回覆列表
  • 1 # 小作手的十倍之路

    春秋時期,“一乘”統一是指一輛兵車和後面跟著的計程車兵。

    據《司馬法》等古籍講,一輛兵車一般後面跟計程車兵人數在72人左右,兵車上還要配3個甲士,其中一個來駕駛,另外兩個是左右護法,抵擋兩側來敵,也就是說春秋時期所謂的“一乘”大概是有75名士兵。

    要知道,那時候可沒有現在武器裝備中的坦克裝甲車什麼的,所以古代的戰車就相當於現在的坦克了,對付步兵還是相當容易的。

    所以,各國軍事力量的衡量,也主要是以有多少“乘”戰車為主。

    春秋時期,晉國的實力是穩坐老大的位置的,城濮之戰的時候晉國只有700乘,可到了春秋末年,晉國的兵力至少有接近5000乘了。

    齊國,史料沒有直接記載齊國有多少乘兵力,但我們可以從側面推斷一下,戍衛之戰,齊桓公行軍300乘,伐晉損失500乘,艾陵之戰損失800乘,所以齊國至少也是上千乘的級別。

    楚國大概是春秋時期軍隊人數最多的,楚靈王時單拉出來每個縣的兵力就有上千乘,再加上其他部隊,應該是萬乘的級別了。

  • 2 # 真誠地看著你

    《周禮》: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天子)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天子)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天子)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天子)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 天子軍將士的官階,普遍比諸侯軍將士高一個級別,諸侯一開始也大多沒有上大夫卿。 根據《周禮》,天子之下為:公(六軍統帥,馬車125乘,視同周制侯爵馬車125乘)、天子的上大夫卿(六軍統帥,馬車125乘,視同周制侯爵馬車125乘、周制伯爵馬車100乘)、天子的中大夫(師統帥,馬車25乘,視同周制子爵馬車50乘、周制男爵馬車25乘)、天子的下大夫(旅統帥,馬車5乘)、天子的上士(馬車1乘,100人)、天子的中士(丘牛大車1乘,25人)、天子的下士(5人)。所以《禮記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對)侯(錯),天子之(上大夫)卿視伯(對), 天子之(中)大夫視子男(對),天子之元士視附庸(錯,元士的概念是商朝制度亂入,《禮記王制》是漢朝山東儒生收集整理的東周戰國時收集整理的資料,比西周要晚,所以夾雜了很多商朝齊國的晚商制度進去)。而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孟子在《萬章》裡說: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對),大夫受地視伯(錯),元士受地視子男(錯,元士的概念是商朝制度亂入)。需要區分:分管領地和實際俸祿田,這裡說的卿的田和地,是指卿所分管領地,實際俸祿田要小得多。諸侯的卿比天子的卿的地位低一個級別,所以諸侯的卿比實際擁有這些田和地的公侯要矮一等。《左傳•僖公二十九年》雲:“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 諸侯官制,中間貌似有幾次名稱改革: 1、諸侯國和《周禮》的遂人一個級別。《禮記王制》諸侯之上大夫卿(西周諸侯只有中大夫卿,春秋兼併擴張後,諸侯才有由天子下令授命的上大夫卿)、下大夫(師長)、上士(旅長)、中士(卒長/族長)、下士(兩司馬),凡五等。何休《公羊傳》隱公五年注說:“天子六官[軍],方伯[公爵]二官[軍],諸侯一官[軍]。”侯,分為:1、夏制的侯爵,沒有參與周滅商的戰爭,只有4個方百夏裡也就是1個方百周裡的封地,所以孟子說“公侯百里”,和周的子爵一樣的封地;2、親周王室的侯爵,擁有4個方百周裡的封地,理論馬車400乘,其食者三之一,400/3=125,125乘,小國一軍。 《國語•魯語》:“天子作官(軍),公帥之,以徵不德。元侯[魯侯]作官(軍),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魯侯]。自伯子男,有(下)大夫,無(中大夫)卿,帥賦以從諸侯。”《左傳》《國語》是春秋末期寫成,但是是西漢末年才被從金文篆書翻譯成現代文字,而對《公羊傳》註釋的何休是東漢人,此時“自”這個軍事單位已經不見於金文很久,而“軍”這個軍事單位還沒在金文裡出現,很可能商朝這個字念屍,因為商朝的旅就有三千人,而周朝的旅只有五百人,所以把它提升為官,通假軍,而另外用師尚父的師字作為軍事單位,而後世儒家多出山東,山東齊國保留了大量商朝制度,所以漢儒見到這個字的時候,又解讀錯了。諸侯以下的伯子男,不算諸侯(廢話)國,算附庸國。《公羊傳•隱公五年》:“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西周的一個侯爵只有2個師長中大夫卿,也不可能在天子出兵時,全員出擊而不留守,所以承擔封建義務時有卿無(一個滿編的)軍。伯子男能夠跟隨天子軍出擊的兵力則更少。《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軍,古文官字通假軍字)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周的伯300裡,其食者三之一,最多隻有100乘,4個師。周的子200裡,其食者四之一,最多隻有50乘,2個師。周的男100裡,其食者四之一,最多隻有25乘,1個師。這些是總兵力,還需要留些防守,能夠出兵的兵力則更少,一個男爵有一個師五個旅,能派出兩三個旅就不錯了。 《禮記王制》:天子,三公、九卿(西六軍加東八軍,天子自將一軍,三公九卿各將一軍,留守成周一軍)(一國27大夫、81元士是商朝制度亂入)。。。大國[魯國],三卿(上大夫,軍長),皆命於天子。次國[公爵國],三卿,二卿(上大夫,軍長)命於天子,一卿(中大夫,師長)命於其君。小國[侯爵國]二卿(中大夫,師長)皆命於其君(軍長),下大夫(師長)五人(兩人為後備),上士(旅長)二十七人(兩人為後備)。

    之所以能糾錯,是因為有多少土地決定有多少人口,極限的戰爭必然是圍繞人口來進行軍事編制,只要還原了度量衡,就能還原出軍制。 度量衡的衡,也就是重量,主要是用來交租子交稅的。先秦對私田實行的是原始平均主義,奴隸主要發財只能打公田的主義,私田的公民一開始要承擔打仗的義務,因為民兵缺乏戰鬥慾望,後來才開始對私田收稅,養職業、半職業軍人長期作戰。

  • 3 # 穿越再現彼岸

    春秋時期的兵制是變化的,一般一乘兵車有30人,10名甲士,20名徒兵,其中3位甲士乘車,7位甲士步行,15個徒兵跟隨,5位是負責後勤計程車兵。有的史書記載五人後勤不算在內,一乘兵力有25人。在雙方對戰時,一乘兵力中原諸侯國配置為75人,25人的後勤,唯獨楚國的一乘兵力為125人。每個國家對這種兵制的配置是不同的,不能單純用兵車衡量。

    周朝時期規定天子六軍,大諸侯國三軍,中諸侯國二軍,小諸侯國一軍,一軍約為一千乘兵力,這是周朝的規定,到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的爭霸也加劇,軍制規定也被破壞。(古代戰車模型)

    春秋時期晉國的兵力有多少?

    史書上沒有明確春秋時期各國的具體兵力,只能從軍的制度和戰爭情況來估計晉國兵力的發展和規模。

    曲沃武公(晉武公公元前754-公元前677年)時期,周朝只給了晉國一軍的編制,也就是千乘之國。晉國作為一個大國肯定不滿意,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軍力,晉獻公時期增加為2軍,也就是兩千乘的兵力,晉文公時期擴充套件為三軍。晉楚城濮之戰時晉國、齊國、秦國的聯軍有8-9萬人,而楚國有11萬人,是春秋時期非常大規模的戰爭。此戰過後,晉文公重耳將晉國的軍隊擴充套件為六軍。(晉文公重耳劇照,他在位時擴充晉國軍隊到六軍)

    之後晉國發展中,軍隊的編制在五軍和六軍之間徘徊,很多士兵沒有戰車統一指揮,稱為徒兵。因此晉國的軍力在5000-6000乘的兵力常備軍,具體兵力在15-18萬之間,按照30人一乘統計,戰時的兵力一乘一般是臨時組成的戰隊,不能作為統計的目標。

    春秋楚國的兵力。

    春秋時期楚國地盤比較廣闊,是諸侯國中兵力最為雄厚的,別的諸侯國一乘戰時兵力100人,它的兵力是125人,不按照常規出牌。

    其實楚國是三軍的配置,後來的發展卻遠遠超過了三軍的數量。城濮之戰時,楚國兵力達到11萬人,而晉國等三國聯軍也不過8-9萬人,讓其他諸侯國感到害怕,戰後紛紛增加軍力配置。(城濮之戰圖)

    楚國討伐鄭國時用兵600乘,可是兵源配置隨意浮動增加,不能按照正常600乘的兵力計算楚國的軍隊。在有些戰役中,楚國兵力雄厚,軍隊眾多,像晉國這樣的大國都不敢輕易開戰,只能看著楚國作戰。楚國楚靈王時期(公元前529年去世),楚國展現的部分兵力是4000乘,還沒有統計其他未統計區域的兵力。

    春秋時期楚國的兵力一直是一個謎,它的兵力預估在5000-10000乘的兵力,是諸侯國中最強大的。

    春秋齊國時期的兵力。

    春秋時期齊國就是一個大諸侯國,兵力配置有三軍,也就是可以配置3000乘的兵力。

    1.戍衛之戰,齊桓公用兵300乘,全部進攻型配置軍隊,30000人左右。

    2.艾陵之戰(前484年),齊國戰敗損失人馬10萬,戰車800乘。

    3.鐵之戰(公元前493年左右),晉國打敗齊國,俘獲千乘齊國軍隊的物質。

    春秋時期齊國的兵力也沒有限制在三軍基礎上,而是不斷增加兵力,發動對外戰爭,預估她的兵力也達到了5000乘以上。(齊桓公形象圖)

    戰國時期,西漢劉向說,“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戰國策》也因此而得名。

    萬乘之國是指:齊、楚、燕、韓、趙、魏、秦,所謂的戰國“七雄”,戰國時期第一等級的軍事強國;

    千乘之國是指:魯、宋、中山、衛、鄭。這五個國家是戰國第二等級的軍事強國。

  • 4 # 欲雲談史論今

    春秋時期列國兵力都是不停變化的,那些能維持到春秋中晚期的諸侯國,兵力都比春秋初期時要大幅提高了。春秋初的戰爭規模,大多是數百乘;可到了春秋中晚期,戰事動輒上千乘。那麼,一乘到底有多少兵力?

    《司馬法》說,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但這應該是戰國以後改良的軍隊編制,未必合於春秋時制度。按《周禮·地官司徒·小司徒》所言,一軍總人數為12500人,以一千乘計算,車兵三千人,每乘的徒兵剛好約十人左右。春秋列國承周制,大致也是保持這樣的兵制:在赤狄入侵邢、衛之際,齊桓公曾派公子無虧率兵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保護曹國;城濮大勝之後,晉文公派駟介百乘、徒兵一千到周王室獻楚捷;公元前484年魯正卿季孫肥派出甲士七千人去抵抗入侵的齊國軍隊,這七千人大致是由500乘車兵(1500人)、徒兵5200人(另有300人是主將子路親兵)組成。足見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一乘兵車大致就是三名車兵配十名徒兵。

    那麼具體到晉國、楚國、齊國這三國各有多少乘兵力?

    在曲沃代晉之後,晉武公得到了周王室的正式承認,當時周王室允許晉國保持一軍的規模。如果這一軍是指《周禮》中的一軍,那麼就是千乘兵力。到晉獻公時期,為了方便征討他國,建立起上、下兩軍。這是否意味著晉國總兵力達到了兩千乘的規模?

    這種說法是值得懷疑的,關鍵在於前後兩個“軍”的含義其實並不同。

    歷史上晉人多次增設軍隊編制,常常是為了賞賜那些貢獻良多的大臣,提拔他們成為卿士。晉國每軍究竟有多少乘兵力,卻不一定:城濮之戰時,晉人出三軍,總兵力不過七百乘;鞍之戰時,晉人同樣是出三軍,卻有八百乘兵馬。

    由此可見,雖然晉獻公雖然建立了上、下兩軍,但每軍兵力應該不過兩三百乘。否則,城濮之戰晉國出動三軍、不就應該有三千乘兵馬了嗎?所以,晉獻公之前雖然有千乘之國的名頭,但其國力無法長期維繫這麼多的軍隊。千乘之國,不過是描述其戰爭潛力罷了。

    但到了晉文公時,晉國國力已超過了千乘。城濮之戰晉人七百乘軍隊分成三軍,大致是中軍三百乘、上下軍各兩百乘。晉文公執政期間,晉國最多時設立了五軍,那麼總兵力在900乘上下。此外,晉人還擁有抵禦狄人的“三行”之兵,雖然“三行”可能為徒兵,但晉國總兵力超過千乘是綽綽有餘的了。

    邲之戰失去霸主地位後,晉人專心向赤狄發起進攻,把領土擴張到上黨盆地。由此,晉國兵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所以,在鞍之戰時,晉人雖然同樣是派出三軍,但總兵力已提升至八百乘。八百乘兵馬,大約是中軍三百乘,上下軍各二百五十乘。

    鞍之戰結束後,晉人就把軍隊擴充至六軍。按照鞍之戰的配置,六軍大約是一千五百五十乘。如果“三行”還保留著,那麼晉國軍隊規模已超兩千乘。雖然不久後,晉國又將兵力縮編到四軍,但晉可組成兩千乘軍隊是毫無疑問的。

    此後,晉國實力繼續增強。

    公元前529年,晉人組織平丘會盟,為恐嚇諸侯,晉國三軍畢出,兵力達四千乘,中軍、上軍、下軍兵力都在千乘之上!考慮到國內還需要留足夠的兵力防禦強秦及各個方向上的戎狄,那麼晉人實際兵力應該到了五、六千乘,也就是七、八萬人左右。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晉人的軍隊體系下還有戎狄之兵。崤之戰、鞍之戰時,戎狄之兵都曾參戰。如果包含戎狄之兵,晉國實際兵力應該是多少,就不好估算了。

    齊國軍制在管仲改革後,軍隊組成與周制不同。齊國每一軍是一萬人,如果以每乘車兵三人、徒兵十人計算,約合700乘。管仲總共設立了三軍,那麼齊軍在齊桓公時代總兵力為兩千一百乘。考慮到國內防務也需要預留軍隊,齊國實力在三千乘上下。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發展長期停滯不前,因此其國力到春秋晚期也沒能增加多少。艾陵之戰中,齊國派出三軍對戰吳、魯二國。吳國三軍兵力約三萬,共約兩千一百乘,魯國可能派出了五百乘兵馬。為了與吳、魯二國對抗,齊國總兵力也應該在兩千六百乘上下。為防止夫差故技重施、再派出軍隊海上偷襲,齊國國內應該還留有千乘兵馬。也就是說,到春秋晚期齊國軍隊規模最大也就四千乘。對比齊桓公時代,軍隊數量增加實在不算多。

    這是齊國在春秋時期的狀況,戰國時代自然不比春秋了。

    楚國在春秋初時大量吞併周邊小國,不斷滅國為縣,使得楚國實力異常強大。

    公元前657年齊桓公率鄭、宋、衛、魯、許、曹、陳等等諸侯國伐楚,可卻不敢深入南陽盆地,最終只是在召陵與楚人達成了一個聊勝於無的和平協定。這次伐楚,齊國應該是三軍畢出,共兩千一百乘兵馬;鄭、宋、衛、魯、陳都是千乘之國,大約各出三百乘(後世齊景公在與魯定公結盟時,曾要求齊出兵、魯必出三百乘);許、曹二國實力稍遜,大約各出兩百乘兵馬。這樣諸侯之軍總兵力達四千乘左右。而楚人卻毫不畏懼地與諸侯聯軍對抗了數月,足見當時楚國至少已達四千乘實力了。

    從楚成王到楚靈王,期間楚國又吞併了不少諸侯國。所以,楚靈王曾經誇下海口:“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諸侯畏我乎?”楚靈王將陳、蔡、東不羹、西不羹都滅為縣,徵兵潛力就陡然增加了三千乘,那麼楚成王之後歷任楚王所滅的那些諸侯國其徵兵潛力又有多大?

    以此而推算,如果不算陳、蔡等在楚平王時復國的諸侯國,春秋中期以後,楚國真實軍力達五、六千乘以上其實是相當保守的估計。這一規模,與另一“超級大國”晉國基本相當。當然在進入戰國後,楚國透過更加肆無忌憚的吞併、實力進一步增強,發展成為萬乘之國。而晉國卻遭遇“三家分晉”,從此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之上。

    以上就是晉、楚、齊三國的具體兵力情況。

    此外,晉、楚、秦、齊號稱匹敵之國,順便推測一下秦國的兵力狀況。公元前541年,秦景公之弟秦後子逃亡晉國,攜帶千乘車馬跟隨。雖然這千乘車馬並非戰車,也可推測秦國戰爭實力也在兩、三千乘之上。考慮到自秦穆公時起秦國就與強晉長期抗衡,那麼秦國此時應該不會弱於晉國太多。晉國此時約五六千乘兵力,那麼秦國大致也在四千乘兵力左右。

    整體上,除了楚國,春秋時期沒有諸侯國能達到萬乘之國的實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伊朗,是不是已經放棄了對馬杜羅政權的顛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