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孝陵衛小校

    題目的描述顯然又是建立在大明遠邁漢唐的制高點上,明軍很難控制得住自己800米的大刀。

    問題用了一個竟字,言外之意是日本不敢殺明朝使臣才是合理的,他們喝了假酒竟然做出瞭如此膽大妄為之事。

    事實上並非如此,日本根本就不大明是個什麼國家,殺也就殺了。

    日本殺明朝使臣的事件指的是楊載一行,他們出使的時間是洪武二年,除了楊載、吳文華,殺掉了其他五人。那麼詔書中說了什麼呢?

    賜日本國王璽書曰:上帝好生,惡不仁者,曏者我中國自趙宋失馭,北夷入而據之,播胡俗以腥膻中土,華風不兢凡百有,心孰不興憤。自辛卯以來,中原擾擾,彼倭來寇山東,不過乘胡元之衰耳。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宵衣旰食垂二十年。自去歲以來,殄絕北夷,以主中國,惟四夷未報。間者山東來奏,倭兵數寇海邊,生離人妻子,損傷物命。故修書特報正統之事,兼諭倭兵越海之由。詔書到日,如臣,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盜,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

    大致就是要日本國禁倭和稱臣,而且莫名其妙就要抓走日本國王。日本人當時就懵逼了,納尼?咔咔就砍了來使。

    雖然說有倭寇在沿海地區活動,但他們並不是日本某幕府的間諜,不會即使把中國改朝換代的訊息通報國內,更何況日本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日本於元朝的關係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終元世未相通也。”更何況戰亂之際呢?

    洪武三年三月,朱元璋再次遣萊州府同知趙秩出使日本。當年元世祖遣趙良弼出師日本,日本懷良親王問道:“今新天子帝中夏,天使亦趙姓,豈蒙古裔耶?”就是說懷良親王以為趙秩也是蒙古人,日本國內對元明鼎革完全不知道。

    既然日本壓根就不知道大明是啥,也就不存“竟”殺明朝使臣的問題了。

    滅亡日本

    我們上面提到第一封奏疏中有:“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的恐嚇語,按理說狗膽包天的日本國殺了大明的使臣,這口氣不能忍,就是幹,這樣是合理的。

    朱元璋頒發第一道詔書的時候,壓根就不在乎日本稱臣與否,“如臣,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也就是說你要是叫爸爸,就給個答覆,要是不願意就乖乖的別搗亂。

    對於日本殺使焚詔書的行為,朱元璋忍了,他再次派遣趙秩勸良懷稱臣,其文如下:

    朕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古今不易之定理也。……比嘗遣使持書飛諭四夷,高麗、安南、占城、爪哇、西洋、瑣裡即能順天奉命,稱臣入貢。既而西域諸種番王各獻良馬來朝,俯伏聽命。北夷遠遁沙漠將及萬里,特遣徵虜大將軍率馬步八十萬出塞,追獲殲厥渠魁,大統已定。蠢爾倭夷,出沒海濱為寇,己嘗遣人往問,久而不答。朕疑王使之,故擾我民。今中國奠安,猛將無用武之地,智士無所施其謀,二十年鏖戰精銳,飽食終日、投石超距。方將整飭巨舟,致罰於爾邦,俄聞被寇者來歸,始知前日之寇非王之意,乃命有司暫停造舟之役。嗚呼,朕為中國主,此皆天造地設,華夷之分。朕若效前王,恃甲兵之眾,謀士之多,遠涉江海以禍遠夷,安靖之民,非上帝之所託,亦人事之不然。或乃外夷小邦,故逆天道,不自安分,時來寇擾,此必神人共怒,天理難容,征討之師,控弦以待。果能革心順命,共保承平,不亦美乎。嗚呼。欽若昊天王道之常,撫順伐逆,古今彝憲,王其戒之,以延爾嗣。

    內容基本還是以“嚇唬”為主,壓根沒有提日本前次殺使臣的事情,《明國書並明使仲猷無逸尺牘》就記載了朱元璋的態度:“故首命使適日本通好,舟至境內,遇賊殺害來使,詔書毀溺。尋有島民踰海作寇,數犯邊鹵,多略子女,皇帝一欲通兩家之好,悉置之而不問。”

    洪武三年的這次出使,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良懷決定“奉表稱臣,貢馬及方物,且送還明、臺二郡被掠人口七十餘”洪武四年十月到達南京,史稱“太祖嘉之,宴賚其使者”就是說日本殺明朝使者的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因此,朱元璋因為殺使要滅亡日本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海上發兵的考慮

    日本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懷良稱臣也並不能遏制倭寇對沿海的侵擾。而且,懷良年幼,當時日本國內大有與之爭立者,朱元璋當然也瞭解這種情況。因此,倘若明軍要攻打日本,打的就不是某一個政權,而是要一個一個地打,這無疑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整個洪武年間,北方的蒙古人一直是明朝的主要敵人,從洪武三年至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共發動了8次對蒙作戰,他壓根騰不出手出兵日本。

    而且,出兵日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倭寇的侵擾很讓人頭疼,但朱元璋還是“終鑑蒙古之轍,不加兵也。”不僅自己不打日本,還不讓子孫打,將日本定為不徵之國,怕的是子孫因窮兵黷武而造成國內統治的危機。

    總之,明朝打日本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了。

  • 2 # 溫長卿

    因為“不徵之國”是從戰略上考慮的。朱元璋厭惡日本的統治者,那體現在他拒絕朝貢上。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論述為何要設立不徵制度時說的很清楚,“四方諸夷”與明朝往往有山海相隔,打下它的地盤也不足以供養駐軍,當地的民眾也沒法驅使。這樣看來,主動征伐這些國家是沒有戰略利益的。如果後世子孫因為貪功,無故去征伐他們,會白白犧牲人命。

    因此,朱元璋規定,明朝對這些國家只能採取反擊的態度。要集中力量去防範蒙古入侵。

    而在對待各國的具體態度上,朱元璋又有不同。例如對於北韓的開國君主李成桂,他指責李成桂“首尾凡弒王氏四王”,因此他不肯正式冊封北韓國王,還對李成桂派來的使節和貢品吹毛求疵,加以譴責。而對北韓整體上的態度則是“姑待之”,繼續觀察。

    對於日本國的首領,朱元璋指責“雖朝實詐”,勾結奸臣胡惟庸圖謀不軌,因此明太祖斷絕了與日本的往來。既將日本歸入不徵之國,又因其態度不正而拒絕其朝貢、防止其陰謀,這是朱元璋將道德理想與現實需要結合起來,實行穩健的外交政策的表現。

    不過,對於與日本的交往,朱元璋還保有希望。史家已注意到,洪武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間,明朝國子監中有一位名為“滕佑壽”的日本學生,被稱為“日本王子”。無論其真實身份如何,能夠來到明朝應是日本某勢力的代表,而朱元璋則加以厚待,還任以觀察使的官職。

    對於日本統治者,朱元璋是希望他們能解決倭寇的問題。報答條件則是獲得與明朝開展朝貢貿易的權利。但在朱元璋積極接觸日本方面的洪武前期,日本正處於南北朝分裂時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也難以對基層的武裝嚴加約束。由於這個原因,朱元璋逐漸對對日交往減退了興趣。要到建文時期,明朝才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建立了宗藩關係。

  • 3 # 靜說歷史

    因為元朝成了炮灰,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元朝的軍事實力那是毋庸置疑的,蒙古騎兵能讓整個歐洲發抖,還怕小日本?

    但這事就是詭異,元朝打了兩次,敗了兩次,其實是敗給海上的“黑風”,這是元朝被歷史玩得最慘的一次。元朝都打不過,明朝想打也得掂量掂量。

    朱元璋能當上皇帝,證明其人是頗有能力同時也頗有城府,他必然不是爭一時之意氣的主。朱元璋是打敗了很多強勁的對手而登上帝位的,比他更有資格成為皇帝的是陳友諒,然而為什麼沒有呢?一是時運,二是麾下的軍事,三是個人能力。

    成大事的人往往最能沉得住氣,不爭一時之意氣,雍正說:“忍字頭上一把刀,天底下最難的是一個忍字”,朱元璋也是如此。

    明朝的建立是非常不易的,朱元璋當時在陳、張之間是弱勢的,他沒有陳友諒的軍事實力,也沒有張士誠的經濟實力,要想統一天下,他還必須戰勝元朝騎兵,那是天底下最強大的騎兵。朱元璋最終戰勝了這些對手,但對他的消耗也很大。

    明朝剛剛建立,蒙古的殘餘力量還時時威脅大明統治,一個國家剛成立,就面臨北部蒙古勢力,沿海倭患問題,要打仗就需要用錢、用人。可明朝現在哪有錢?百姓得去種地,得交稅,政府才有錢,百姓都去打仗了,誰種地?沒錢?龐大的軍費開支怎麼辦?

    所以明朝必須避免打仗,至少要避免多線作戰。

    然而“倭患”問題也確實是困擾大明的一個毒瘤,“倭患”長期在東南沿海威脅著當地百姓的安全,平均每年爆發兩次大的戰鬥,令朱元璋很惱火。

    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鎮守廣東,在沿海要地設定衛所,派兵防守,一邊發國書給日本,希望建立睦鄰友好的關係,這樣彼此花費的成本最低。

    日本當時處於戰國時期,南北分裂,南北對中國的態度不一樣,朱元璋沒送對信,接信的那位對中國態度強硬。於是朱元璋二次送信,這次的語氣很強硬,態度很不友好,說如果不聽話就要打,搞得懷良親王大怒,一口氣斬殺了明朝五位使者。

    朱元璋大怒,然而僅僅一年之後,他再次派使者帶著東西出使日本,終於軟化了對方立場,也送東西回來說是要交好。

    但朱元璋低估了日本的實力和意志力,懷良親王並非日本是國君,只是一個山大王,他不代表日本主流的意志。

    真正讓朱元璋下決心攻打日本,是洪武十三年、十四年跟日本的交往,之前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就不恭敬,每次來上貢都不帶印信,這次帶來一封徵夷將軍的信函,寫得極其囂張,讓朱元璋很不高興。

    朱元璋回覆了一封信,日本不甘示弱,針鋒相對,寫得文采飛揚,辭采華茂。

    “臣聞三皇立極,五帝禪宗,惟中華之有主,豈夷狄而無君……”

    朱元璋大怒,然而劉伯溫就勸他,說元朝厲害吧?打了兩次都不行,還全軍覆沒,我們貿然去打,只怕勝算不多。

    劉伯溫也沒多說,直接上了一道賑濟災民的摺子。朱元璋一看,嘆息道:“天下未定,我怎麼忍心再添戰事?”就打消了進攻日本的念頭。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做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日本一個小破島,歷代統治者都沒將它太當回事,打下來爭一口意氣罷了,對於中原以農業為核心的傳統經濟模式,日本確實無用。

  • 4 # 劇透歷史

    朱元璋厭惡日本,主要源自於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國思想和倭寇對明朝沿海周邊的侵擾劫掠。而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則又是出於歷史殷鑑和明朝的戰略地緣政治考量。

    在元朝忽必烈執政期間,曾派使者出使鎌倉幕府打算“文服”日本列島。但外交文書中“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等傲慢威脅性的辭令,以及日本由來已久的對南宋正統思想的認可,使得以幕府“執權(實際最高權勢者)”北條時宗為首的高層統治者做出了拒絕向忽必烈稱臣的決定,甚至違反“兩國相爭 不斬來使”的外交慣例毅然斬殺了元朝使者。盛怒之下忽必烈先後組織兩次針對日本的大規模渡海登陸軍事行動,但均無功而返,並被後世史學家認定為是消耗元朝國本、導致蒙古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與此同時在日本國內,執行100多年的鎌倉幕府受土地兼併、商品經濟衝擊、武士集團內鬥、社會矛盾激化等問題影響,產生了許多“無產無業”失去生活經濟來源的武士“浪人”,他們以“報復元朝兩次攻伐”為藉口,開始漂洋過海以劫掠元朝和北韓沿海地區為生,對兩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倭寇的劫掠行動深惡痛絕,也曾一度萌生攻伐日本的念頭,可在元朝的歷史借鑑下打消了用兵的計劃,但貧農出身的朱元璋下了一道十分草根接地氣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在軍民海防層面預防倭寇入侵。 另外一個極其重要而現實的原因,應該就是漠北草原北元朝廷的地緣威脅。徐達攻佔元大都驅逐元廷後,元順帝帶著蒙古族民全身而退,遊走在成吉思汗活動過的草原上與明朝分庭抗禮,有明一朝都未能將蒙古殘餘勢力清除殆盡,始終是威脅明朝北部邊境的巨大隱患。在此嚴峻形勢下,如果朱元璋以舉國之力攻伐日本,則必然會造成國內的軍事力量空虛,給北方的蒙古騎兵以可乘之機,威脅明朝的生存。

    因此,在忽必烈的歷史教訓和北方蒙古勢力威脅的雙重考慮下,朱元璋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意在將防守重點穩定在北方長城一線,確保明帝國的江山穩固、長治久安。

  • 5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因為當時日本南北朝時期亂,使臣是被倭寇殺的,非官方所為,老朱就沒追究。朱元璋主要後來關心的是日本對明的態度還有倭寇的問題。對於從明朝至日本的路程時日,依據曾任洪武朝第四次遣日使者的克勤記載,其曾 “於五月二十日,命舟四明,三日至五島,五日而抵博多。”即僅僅三日即抵達日本五島,五日即到博多。宋濂在《送無逸勤公出使還鄉省親序》中也記載: “無逸等自太宰府登舟,五晝夜即達昌國州,已而赴南京,仍見上端門。”

    與二者類似的後世《戒庵漫筆》中關於嘉靖時期使者蔣洲使日的路程時間記述: “入大洋,又四日抵五島。”《籌海圖編》中關於倭寇從日本至明朝的路程時間記述: “每歲倭舶入冦,五島開洋,東北風五六晝夜至陳錢下八。” 《圖書編》記述日本國情時有: “平戶之西為五島,五山懸海,相錯而生,其中其岙可泊。乃日本西境之盡處也。過此西行連五六日,四望無山,直抵陳錢壁下。”“始倭之通中國也,實自遼東由六朝,及今乃從南道浮海,率自溫州寕波以入,風東北迅,自彼來此約可四五日程,而西風迅,自此之彼約亦四五日程。”

    則根據以上諸多記述,在風向允許情況下,從寧波至五島似乎僅需四、五日即可。且洪武朝首次對日遣使又未真正抵達日本,只是“舟至境內”即回,如若如此,則路程時間很可能更加縮短,16日內往返也並非不可能。即如若此路程時間誤差不大的話,《實錄》中關於洪武二年正月首次遣使日本的說法很有可能屬實。

  • 6 # 逗B的沙雕

    在明朝時期,小小的日本國屢屢對明朝不敬,甚至還將朱元璋派到日本的使者而砍掉,而朱元璋並沒有深究此事。那麼,日本為什麼敢於羞辱大明王朝?面對日本的羞辱,朱元璋又是怎樣做的呢?

    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國書到日本,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希望他們來朝貢,二是責令他們解決擾明倭寇問題。結果,國書送達後,日本不僅沒來朝貢,反而砍了使者的腦袋。泱泱天朝大國被小小島國羞辱,朱元璋惱羞成怒,揚言出兵,要征服日本。

    針對朱元璋的開戰威脅,日本攝政王懷良親王針鋒相對,寫了一封回信。這封信不卑不亢,綿裡藏針,表面上給了“天朝”面子,實際卻暗藏“奉陪到底”的強硬。

    小小日本,為何敢殺大明使臣?這首先與兩場歷史鉅變有關。其一,南宋滅亡;其二,日本抗元。

    南宋滅亡前,中國是日本的榜樣。南宋滅亡的時候,日本舉國茹素,進行哀悼。可見,日本的“中華情結”何其深厚。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不來朝貢,造大船7000艘,兩伐日本,結果船隊均被颱風摧毀。而日本不戰而勝,透過抗元,日本認為,大元朝的軍隊那麼能打仗都是我手下敗將,日本大大提高了戰勝中國的信心,對中國不像以前那樣崇拜。

    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大明王朝在日本人的眼裡,已經失去了正統地位。中國自南宋以後就不再是他們崇尚的正源華夏文明瞭。

    朱元璋鄙視日本由來已久,在他眼裡,日本就是個“國王無道民為賊”的小丑。但日本卻認為自己比明王朝更有資格繼承中華大統。大明與日本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然而,面對朱元璋的步步緊逼,日本當政者還是寸步不讓。他們除了上述兩個原因,還有什麼更撐得住的理由呢?

    懷良親王認為,中國作為一支大陸力量,對外張力極其有限,從未有徵服海上島國的記錄,何談海戰勝利經驗?所以,這個執掌日本大半江山的王者,雖承認本國實力還沒有強到能戰勝中國的程度,但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遠征軍都做不到的事,朱元璋的戰爭威脅不過是說大話而已,所以自己也來個以牙還牙,放出“大話”—放馬過來,俺不怕你!

    果如日本所料,儘管日本一再不敬,朱元璋仍然只是大話壓人。堂堂中華之主,卻受到夷狄小國如此奚落。“帝得表慍甚,終鑑蒙古之轍,不加兵也。”而作為開國雄主,連一代天驕的蒙古人都被他趕到了漠北,日本如此無禮,朱元璋為什麼不征討?

    其實,他不是忌憚日本“神風”,也不是害怕重蹈蒙古之轍。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從政治上考慮,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養生息的重要,不願再起干戈,在祖訓裡他不厭其煩地告誡後代不要“窮兵黷武”。從戰略上考慮,北方的蒙古殘餘才是心腹之患,日本雖然不臣,但遠在大洋深處,勞師遠征,勝敗難料,他不願意冒這個風險。況且,日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中國一個省都與之相當,對老朱來說就是一塊蠻夷之地,對大明根本就沒有什麼大的誘惑,充其量老朱只是把日本當做一塊雞骨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且還是有刺!

    其次,雖然明朝陸軍實力強大,海軍發展迅速卻沒有大力發展水軍的需求,但和日本海軍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畢竟人家是島華人民,靠水而生,海上實力自然很強大。

    當然,如果朱元璋能預知他一手開創的大明江山後世屢遭倭寇侵犯,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把百戰之師打造成水中巨龍,不惜一切為子孫拔掉這根荊棘。

  • 7 # 神遊五千年

    洪武年間,日本倭寇就常來大明東南沿海一帶為非作歹,據說次數還不少。朱元璋除了調兵佈防,譴責威脅日本外,似乎什麼也沒做。甚至朱元璋還下令後代不準攻打日本,這是為什麼呢?也許從《明太祖寶訓》裡能知道個大概。

    《明太祖寶訓》,差不多就是朱元璋語錄,裡面記載了朱元璋對諸多事物的看法。對於海外蠻夷,朱元璋曾說,“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至於為什麼不征討呢,朱元璋接著說,領土廣闊並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濫用民力才是惑亂之源 。

    朱元璋舉例說,隋煬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隋煬帝興師征討琉球,焚燒了琉球宮殿,滅了琉球,俘虜男女幾千口人。然而結果呢,那小地方,那麼點人,沒什麼用,還不夠塞牙縫呢。隋煬帝這樣做,不過是徒慕虛名。最終使得隋朝疲弊不堪,身死國滅,被天下人譏笑。最後朱元璋說道,西北才最應該重點防禦。

    從朱元璋話裡可知,朱元璋之所以會下令子孫不攻打日本,是因為打日本等海外國家得不償失,指不定還會像隋煬帝一樣,國破家亡,為天下笑。另外,在朱元璋主持編撰的《皇明祖訓》裡,也明確記載,朱元璋為防子孫有好大喜功者肆意征伐,才立下這等規矩,其目的是要保住朱家江山永不倒。不得不說朱元璋少了點漢武,唐宗的霸氣。

  • 8 # 史學的小冊子

    《太祖寶訓》,差不多就是朱元璋語錄,裡面記載了朱元璋對諸多事物的看法。對於海外蠻夷,朱元璋曾說,“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至於為什麼不征討呢,朱元璋接著說,領土廣闊並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濫用民力才是惑亂之源 。不讓去

  • 9 # 塗塗愛生活呀

    明太祖朱元璋自開國之後,為了讓子孫治國有據可依,便特地制定了《皇明祖訓》,對各方面的問題都作了細緻規定。在這部長長的祖訓中,他開篇就確立了十幾個“不徵之國”,也就是子孫不得與之交戰的國家。在這些國家裡,日本國就赫然在列。然而奇怪的是,對於不攻打其他國家,朱元璋給出的解釋都是這些國家有心朝貢,因此不須攻打,唯獨對日本,朱元璋卻說,這日本國陰險狡詐、“謀為不軌”,因此千萬不要和這個國家有過多的往來。

    的確,朱元璋對日本的鄙視,可謂深入骨髓。他常常對著大臣和子孫痛罵日本反覆無常,就連在一首誇讚日本進貢的摺扇的詩中,都不忘罵日本人是“肆志跳梁”的跳樑小醜,並在結尾寫道:“今知一揮掌握中,異日倭奴必此變”,提醒自己注意日本的異常動向。更有甚者,洪武初年,日本國王兩次派遣使者前來朝貢,竟都被朱元璋拒之門外。朱元璋不僅不接收日本的貢品,還把前來出使的日本使者軟禁在四川、陝西的寺廟中,令他們沒法回國覆命。此外,按照慣例,日本國王要接受中國的冊封,而朱元璋卻拒不冊封日本國王,一直到朱元璋死後,朱棣即位,日本的天皇才獲得了朱棣頒賜的龜鈕金印,被明朝正式冊封為“日本國王”。

    漢朝時期,中國賜給日本的“漢委奴國王”金印那麼,朱元璋對日本的厭惡到底從何而來呢?明朝初年,日本常常有倭寇來騷擾明朝沿海的山東、浙江、福建等地,燒殺擄掠,擄走當地人民。他們手段狠毒,卻又行蹤疏忽,總是小股部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此很難防禦。於是,朱元璋便派人告訴日本國王,要管束好日本人,不要來中國作亂,否則就要大軍壓境,攻打日本。可是,等日本第一次嚮明朝進貢的時候,朱元璋就被日本國王傲慢無禮的國書氣的怒火中燒。這日本國王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在國書中寫道:“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這意思就是說,你明朝儘管來打吧,我們日本自然有抵禦你們的方法。朱元璋對日本的鄙視,可謂深入骨髓。他常常對著大臣和子孫痛罵日本反覆無常,就連在一首誇讚日本進貢的摺扇的詩中,都不忘罵日本人是“肆志跳梁”的跳樑小醜,並在結尾寫道:“今知一揮掌握中,異日倭奴必此變”,提醒自己注意日本的異常動向。

    更有甚者,洪武初年,日本國王兩次派遣使者前來朝貢,竟都被朱元璋拒之門外。朱元璋不僅不接收日本的貢品,還把前來出使的日本使者軟禁在四川、陝西的寺廟中,令他們沒法回國覆命。此外,按照慣例,日本國王要接受中國的冊封,而朱元璋卻拒不冊封日本國王,一直到朱元璋死後,朱棣即位,日本的天皇才獲得了朱棣頒賜的龜鈕金印,被明朝正式冊封為“日本國王”。那麼,朱元璋對日本的厭惡到底從何而來呢?

    明朝初年,日本常常有倭寇來騷擾明朝沿海的山東、浙江、福建等地,燒殺擄掠,擄走當地人民。他們手段狠毒,卻又行蹤疏忽,總是小股部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此很難防禦。於是,朱元璋便派人告訴日本國王,要管束好日本人,不要來中國作亂,否則就要大軍壓境,攻打日本。可是,等日本第一次嚮明朝進貢的時候,朱元璋就被日本國王傲慢無禮的國書氣的怒火中燒。這日本國王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在國書中寫道:“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這意思就是說,你明朝儘管來打吧,我們日本自然有抵禦你們的方法。

    朱元璋看到這種回覆,自然火冒三丈,當即斥退了日本使者。可是,明朝畢竟還剛剛建立,百廢待興,這時就遠征日本,實在有些力不從心。而且,日本國王還特地提到了元朝時,忽必烈派水師攻打日本,卻被“神風”吹得大敗而歸的故事。這前車之鑑,朱元璋也不得不防啊。日本孤懸海外,如果勞師遠征,必然會傷及剛建立的大明的元氣,所以,他不得不擱置下攻打日本的念頭,並告誡子孫,不要輕易攻打日本。

    此外,朱元璋拒絕與日本往來,也是因為漢奸太多。總有人受金錢的誘惑,去給日本人當奸細,為日本人帶路,這令各地的守土官員非常頭疼。朱元璋對這種漢奸毫不手軟,專門下詔,責令地方官,一旦抓獲奸細,就要立刻“押赴京師,明正典刑,斬首示眾”。然而,縱使朱元璋這般痛下狠手,奸細仍然不少,於是朱元璋只好下令,嚴禁明朝人與日本人接觸,如果沒法接觸,某些人自然也就做不了奸細了吧。然而,朱元璋的小心防範,只能防的了一時,卻防不了一世。雖然在洪武后期,倭寇有所收斂,但等到明朝中後期的嘉靖年間,倭寇又再次猖獗起來。在嘉靖三十四年,幾十個倭寇來到南京城下,竟然把上千明軍殺的丟盔棄甲。於是,便有了民族英雄戚繼光挺身而出,抗擊倭寇,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嘉道中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