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平
大理國的開國君主是段思平。段思平,白蠻族,大理喜洲閣洞垮村人,為南詔開國功臣段儉魏之後。南詔中興六年(902年),清平官鄭買嗣篡位自立,國號“長和”,歷時253年之久的蒙氏政權宣告結束(蒙氏立國,初稱“大蒙國”,後稱“南詔”)。長和國建立後,並沒有使南詔後期舊有的社會矛盾得到緩和,26年後,劍川節度使楊幹貞滅長和國,先推舉趙善政即位,建天興國;後自立,建義寧國,楊幹貞得位後,弄權有術,治國無方,且對其他諸姓勢力一概排斥與打擊,引起諸姓勢力的共同不滿。由於受所處特殊時代的影響,時任通海節度使的段思平很早就立下了改朝換代的決心,“常遊山中,得為帝之讖,又每多異徵。”《雲南志略》稱:“思平,蒙清平官忠國六世孫,布燮保隆之子。”說明段思平出身於權勢極重的顯貴之家,祖上世代為南詔大臣;但另據文字記載,段思平出生後,家境已經破落,無依無倚的他,小時候不得不靠幫人牧牛放馬、砍柴伐木為生,長大後,雖說是名門之後,剛入仕途,也只不過擔任了區區小府副將之職,但才幹出眾的段思平因戰功卓著而漸漸得到擢升,當上通海節度使,成為威震一方的統兵大將,開始走上了他的建國之路。為了加快推翻義寧政權的準備,段思平在通海培養自己的勢力,又暗中連結白蠻大姓,散佈一些有利於己的輿論。洱海地區的白蠻領主也很支援他,比如他的好友善巨郡(永勝)城守高方。為了推翻楊幹貞,董、高兩大家族暗地聯絡段思平回洱海佈置反楊義舉。與此同時,曾經經歷了貧困生活、深深體察到民間疾苦的段思平以“爾等協力,我得國必報之,減爾稅糧半,寬爾徭役三載”為號召,獲得眾多百姓的響應,並以“赦徭役”為條件,取得滇東烏蠻三十七部的支援,在石城(今曲靖)會盟集兵舉事。937年12月21日,段思平同其弟段思良,舉兵起事,以董伽羅為軍師。他率領通海自己的軍隊,聯合烏蠻三十七部的兵力,還聯絡洱海一帶的農民、奴隸武裝以求匯合,大舉討伐楊幹貞。軍事行動很順利,因為還有高、董等家族在楊幹貞朝中做內應。大軍很快到達洱海,攻破龍尾城(今下關),楊幹貞的軍隊被打垮,楊幹貞兵敗自縊,義寧政權宣告結束。937年,段思平即位,改國號為“大理”,疆域基本上是南詔版圖,以羊苴咩城為國都(亦名紫城,即今大理)。之所以國號“大理”,有一種說法是,段思平生於喜州,喜州即大釐城,所以,大理政權的得名極有可能來於大釐,段思平將“釐”字改為了“理”字,“大理”,即是“大治”,以寓意他所建立的政權將是長治久安。事實上,段思平即位以後,在其當政的6年裡,也確實勵精圖治,除舊佈新,採取了一系列穩固政權的措施。在推翻義寧政權的過程中,滇東烏蠻三十七部的加盟是關鍵。因此,段思平剛一建國,就首先按起義前許下的諾言,對這三十七部大行封賞,給予了特殊的恩惠政策,穩定了滇東及廣大的邊夷地區。他一方面對義寧舊臣區別對待,赦有罪無子之人,驅逐楊氏邪臣、罪大的交罰爽明正典刑;另一方面對支援他的各種政治勢力大加分封、極盡拉攏,比如封董伽羅為清平官、高方為嶽侯,從而鞏固新建的大理政權,但此舉同時也給子孫埋下了長遠的隱患。由於他“減稅糧、寬徭役”的政策和“更易制度、損除苛令”的改革,緩解了社會矛盾,由此遠近歸心,人心大附。段思平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統一全境,實行分封制,設府、郡、部為地方行政機構,免除了37部徭役,盟誓互相和好,很快使雲貴地區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由於他自認漢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學習儒家經典,使白蠻文化與漢族文化無甚差別,社會生產也得到空前發展,成為大理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國君。段思平為鞏固統治,推行的是領主土地所有制。為了發展生產,安定社會秩序,他停歇兵事,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今天祥雲的段家壩,據稱就是段思平在開國之初修築的水利工程。除此之外,他還推廣鐵製農具和漢族的先進耕作經驗,同時鼓勵發展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這些措施的實行,使大理國時期的農業生產、手工業的總體水平較南詔時期有了明顯進步,畜牧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興的大理政權逐步站穩了腳跟,一時國泰民安。有趣的是,段思平與趙匡胤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同是職業軍人,都是在國家分裂和混亂之際,反戈一擊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統一,立國之後的政權都較弱,不如他們的前朝唐和南詔強盛。段思平立國比趙匡胤早20多年,而大理國又比南宋早亡20多年,因此立國時間大致相當。與南詔國王一樣,段思平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在位6年而卒,傳位給兒子段思英。段思平在位期間,用過兩個年號:文德(938—?)、神武(?—944)。944年,大理國的締造者段思平去世,時年51歲。廟號太祖,諡號聖神文武皇帝。段思平在位六年即死,然而卻為段氏奠定22世之基業(如果算上元朝入雲南後委段氏為大理總管,則合計34世之久)。
2、段思廉
段思廉繼位,相國高氏以此擁立之功,一舉凌駕於諸姓之上。1063年,楊允賢公開叛亂,段思廉已經無力平亂,無奈只好請嶽侯高智升出兵滅之。至是高氏益盛,高智升佔據了整個鄯闡府轄境,段思廉只好晉封高智升為鄯闡侯,賜給王室直轄領地白崖、茹甸兩地,王室實力更加削弱,進一步促成了段氏統治的危機。段思廉時,曾將兵敗逃入大理的兩廣蠻酋儂智高,斬首以獻北宋。段思廉在位31年,用過5個年號,保安(1045—1052)、正安(1053—?)、正德(?)、保德(?—1074)、明侯(?)。段思廉後禪位為僧,其子段廉義繼位。段思廉,廟號興宗,諡號孝德皇帝,史稱段思廉為大理孝德帝
3、段廉義
段廉義繼位,高智升漸漸攫取了全部權柄。段廉義在熙寧九年(1076年),曾派使者入貢宋廷。楊允賢雖敗,但是楊氏實力仍存,1080年,楊義貞再度發動政變,殺國君段廉義而自立,改元德安,號“廣安皇帝”。高智升派兒子高升泰帶兵討逆,誅楊義貞,擁立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自任布燮,以兒子高升泰為繕闡侯。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國權傾朝野,搞得段壽輝和他的繼任段正明都害怕,先後避位做了和尚。大理段氏,從此淪為高氏傀儡,直至大理亡國。段廉義在位5年,用過2個年號,上德(1076)、廣安(1077—1080),史家以他的前一個年號稱之為大理上德帝。
4、段壽輝
段廉義無子,因此高氏擁立其侄段壽輝。高家父子儼然就是曹操、曹丕爺倆,1080年段壽輝即位後,竟因疑懼高氏,常心神恍惚、忐忑不安。該年,“日月交晦,星辰晝見”,段壽輝更以為“天變”,故在位僅一年,就出家為僧,禪位給堂弟、段思廉之孫段正明。段壽輝因逼於高氏的權勢而不自安,遂出家為僧,他用過一個年號,上明(1081),故史稱為大理上明帝。
5、段正明
上明帝段壽輝出家了,高氏又找來段思廉的一個孫子段正明來當國王。段正明,是段壽輝的堂弟,《滇史》稱其“性謹恪尚儉素”,規行矩步,謹身節用。段正明在位13年,為權臣高升泰所篡,禪位為僧,用過三個年號,保立(1082—?)、建安(?)、天祐(?—1094)。段正明諡號保定皇帝,史稱大理保定帝。段正明時,高升泰為相,其弟高升祥為繕闡侯。高升泰權柄自擅,1094年終於撕破臉皮,“正明為君不振,人心歸高氏,群臣請立鄯闡侯高升泰為君”一幕上演,如同魏晉篡奪故事。高升泰廢段正明而自立,改國號為“大中”,改元上治。大理建國已經158年,段家遞傳14主,以段正明禪位為僧而暫告中斷。高氏也終於由後臺躍上前臺,正式取代了段氏的統治地位。自段思平建國,大理政權就可謂是一個各種貴族勢力共同參與的聯合政權。六族大姓中,唯有高氏漸漸坐大,終於篡奪了段氏江山。高升泰在位二年後病重,在國內各方勢力的的制約下,臨終前他眼見高氏勢力不足以完全控制局面,段氏集團還有相當的實力,又有鑑於前代鄭、趙、楊三家不能長久,遺囑其子高泰明還位於段氏。1096年,高升泰死後,高泰明遵照遺囑,將王位還給段氏,擁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即位,仍號“大理”,自己為相。段氏王位失而復得,史稱“後理國”。段氏復興(此後的大理國又稱後理國),政令都出自高氏,段氏徒擁虛位。儘管讓位,高氏依然世居相國,專擅政柄,竭力發展自家勢力,透過分封及分派職官給子弟,佔據了大片土地,形成高家集權統治。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南詔野史》載:“段正淳中興,即以高泰明為相國,傳至國終而後已。”在“後理”的150餘年中,段氏雖為國君,卻基本上有名無實,一切朝政大權仍控制在高氏一門手中,有鑑於此,華人均稱高氏為“高國主”,緬甸、波斯等國進貢,也是先見“高國主”,然後朝見皇帝段氏。後理國從段正淳到段興智亡於蒙古,共傳8世,157年。
6、段正淳
段正淳是段正明的弟弟,在位13年,年號有四個:天授(1096,其實叫“高授”才差不多)、開明(1097—1102)、天正(1103—1104)、文安(1105—1108)。他以“中興”自命,實際上不過是在全盤承認高氏的實際權力的前提下過過“中興之主”的癮罷了。段正淳,這位自命為“中興之主”的大理皇帝,儘管大權悉被高氏掌握,有案可稽的幾項政績也均被歷史學家歸入高氏頭上,他還是在王位上穩穩當當地坐了13年。當然,大理國後期包括段正淳的各代國王,其在位的長短,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要不危及高氏的統治,高氏就會“允許”他們坐下去,這也是他們中的多數更加沉迷於佛教的主要原因。1108年,為了得到“善終”,段正淳像那些政治失意的前輩們一樣,出家為僧,將王位讓給兒子段正嚴。此時的大理王室,不但政治上無權,經濟上也已衰落,而高家則據有了更多的土地,高泰明的堂弟高祥明在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居然贈送給段正淳附在土地上的農奴三萬二千戶,不知當時接受臣子“賞賜”的段正淳該是何種心情?“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段家已是窩囊至極。崇寧二年,段正淳遣高泰連奉表入宋,“求經籍得六十九家,藥書六十二部”以歸。段正淳的廟號中宗,諡號文安皇帝,故史稱段正淳為大理文安帝。
4、段正嚴
段正淳之子段正嚴,又名段和譽,1108年繼位,在位長達39年,是大理22帝中在位最久的,而且也非病卒於位,而是出家為僧,得享高壽。段正嚴用了五個年號:日新(1109)、文治(1110—?)、永嘉(?—1128)、保天(1129—?)、廣運(?—1147)。段正嚴年老,因諸子內爭外叛,遂禪位為僧。段正嚴廟號憲宗,諡號宣仁皇帝,史稱大理宣仁帝。據說,他“勤於政事”(《滇考》),“愛民用賢、思攬政權”(《滇史》),“故遠方慕之,悉來貢獻”(《滇記》)。在《宋史》中,也記載了國王段和譽臣服於宋,遣使來朝,並受宋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他勤理政事,愛民用賢,是一個好皇帝,他惟一不能改變的,是高氏專國的事實。《滇雲歷年傳》雲:“正嚴即勵精圖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萬一,蓋勢之所趨如水之就下,回狂障決不可得矣。”1147年,段正嚴退位出家,其原因是“因諸子內爭外叛,禪位為僧”。諸子之爭由高氏諸勢力控制,伴隨著高氏集團的內部傾軋而骨肉相殘,最後,高量成支援的段正興取得勝利,繼承了王位。雖然後理國時期,大理國君只是高氏的擺設,但外交方面還是得由君王出面。段正嚴的主要成就也是在外交方面。他在位時大理和宋朝的往來最多,從北宋一直到南宋。經過他的努力,如第八節所述,大理和宋朝的友好關係,達到有宋一代的最高水平,這就是段正嚴的最大成就了。段正嚴一朝變亂不少,但終究沒有出大事。段正嚴即位時,各方入貢,“七月中元節,各方貢金銀、羅綺、珍寶、犀象萬計,牛馬遍點蒼。”好景不長,北宋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損十六寺”,壞民居無數。後東方三十七部反,相國高泰明用兵平定。高泰明卒後,其八子中“高智昌以罪流死。其下伊、何二人謀為執仇,乘譽入寺進香,圖弒逆,事露被收”,段正嚴卻“嘉二人之義,赦之,為立義士冢”。北宋宣和元年,“慕寧、遠、矣、破、馬”等部落叛,“三月,出師徵之,兵敗”。“三十七部蠻復叛。陷鄯闡,高明清死之”。高氏勢力始終不倒,“群臣以高升泰侄高量成有德,請立為相,號中國公。”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都城羊苴咩,“大火,焚三千九百家”……總之,他這個皇帝當得並不輕鬆。在“後理”段氏的8世150餘年中,段正嚴堪稱其中一個比較賢明的君主了,但由於他在位期間,高氏激烈的內訌引起了政局動盪,諸部不時反叛,加之天災頻繁而降,段正嚴心力交瘁,索然歸隱。
6、段智興
段智興,是段正興(段正嚴之子)的兒子,1171年即位,在位29年,1200年駕崩。雖沒退位出家,卻也是極其崇佛,“智興奉佛,建興寶寺,君相皆篤信佛教,延僧入內,朝夕焚咒,不理國事”。段智興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大理是小國,消耗不起,國力有所衰落。段智興在位時,加修龍首關、龍尾關,加強羊苴咩都城的防禦。此間,大理國內高氏子弟多次混戰。段智興死,子段智廉立。段智興用過5個年號,利貞(1172—1175)、盛德(1176—1180)、嘉會(1181—1184)、元亨(1185—1196?)、安定(1197?—1200)。段智興,廟號宣宗,諡號功極皇帝,故史稱大理功極帝。
7、段興智
段祥興之子段興智,是大理國的末代皇帝,在位3年,有一個年號:天定(1252—1254)。他後來投效蒙古統治者,又擔任了7年大理總管,死後蒙古給他的諡號是“向義天定賢王”。13世紀中葉,崛起於北方草原的蒙古帝國把戰場直接推到了南宋沿邊,由於連續進攻均達不到目的,遂決定採取史無前例的迂迴戰略,先從四川附近的吐蕃地區以達大理,再從大理對南宋腹地發動進攻,一直僻地自守的大理國從此身不由己地捲入了宋蒙戰爭之中,併發生了激戰。當時,大理國第21代國王段祥興在位。1251年,段祥興去世,段興智繼位。段興智繼位後,大理終於抵擋不住蒙古兵的又一輪進攻,段興智成了大理國的末代帝王。大理的亡國,比金朝亡得遲,而比宋朝亡得早。次年9月,蒙哥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元代的憲宗皇帝,在位期間,先後統一了大理國、吐蕃—今西藏、滅木刺夷—今伊朗、滅報達—今巴格達)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臺統軍,發動了對大理國的大規模征伐,兵分東、西、中三路。忽必烈親率中路軍,於1253年10月過大渡河,抵金沙江,多位酋長歸附,獻計用革囊渡江,蒙古軍遂用皮筏(將剝下的完整牛皮或羊皮的四肢、肛門等處紮緊,然後充氣作飄浮器材。單個皮囊當地人稱之為“橫吞”,皮筏即由多個這樣的皮囊拼扎而成。)渡江,到達今天的雲南麗江,即歷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勸降,大理相國高泰祥主張堅決抵抗,殺了使者。12月,忽必烈大軍一路直下,長驅直入,進軍龍首關,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隨後,兀良合臺率領的蒙古西路軍也渡江到麗江縣塔城、巨甸、石鼓。東路軍過金沙江到達楚雄、姚安。這樣,三路大軍對大理城形成包圍之勢。大理國內各族的貴族分子紛紛降蒙。當時的大理國,軍事力量並不薄弱,但為了削弱段氏勢力,控制國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國軍隊的精銳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則著力發展自己的地方武裝,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當薄弱。段興智與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戰,慘遭大敗,棄城而逃,各奔一方,蒙古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地攻佔了大理都城。忽必烈命令姚樞裂帛為旗,上寫止殺,分頭號令各街巷,於是軍民安定。姚樞還蒐集了大理的圖書檔冊。蒙古兵在姚州抓獲高泰祥,“泰祥奔姚州,被執,諭之降,不屈,命斬於五華樓。”高泰祥臨刑,嘆曰:“段運不回,天使其然,為臣殞首,蓋其分也。”忽必烈認為他是忠臣,對其後代“許以世其官”。後來,高氏子孫有的被封為姚安、鶴慶等地方的土司,世代承襲30多代,直至改土歸流。1254年,忽必烈北歸,留兀良合臺繼續進攻。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興智。段興智被擒後,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見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懷柔,賜金符,令其歸國,繼續管理原屬各部。此為1254年,大理國從段思平至段興智,共傳22代,歷317年,於此滅亡。段興智不但撿了條命,還得到蒙哥汗的賞識繼續掌管雲南,說不定比當初受高氏欺壓時還舒坦些,不由心花怒放,對蒙古感恩戴德。次年,段興智向蒙古獻大理國地圖,蒙哥汗大喜,賜段興智號“摩訶羅嵯(意為大王)”,段興智把政事暫時交給弟弟段實,主動與其叔父段福率領大理舊軍充當前鋒,協助蒙將兀良合臺繼續平定大理尚未歸附的地區。沒過多久,大理全境皆歸附於蒙古汗國。蒙古得到大理國5城、8府、4郡、37部。1260年,段興智再次北上朝覲,死於途中,蒙古遣使弔祭,諡號“向義天定賢王”。次年,忽必烈令段興智之弟段實繼任大理總管,段實也像他哥哥一樣對蒙古特別效忠,深得忽必烈讚賞,對他“示至優之渥”,“以彰同視之仁”。自段實之後,終元之世,段家世襲大理總管,為蒙古統治者效力。不過,即使是“堂堂大元”,也有覆滅的一天,後來明軍平定雲南,消滅了元朝的殘餘勢力雲南梁王,接著攻下大理,段氏12代大理總管的時代也告終結。“元跨革囊”是雲南歷史的里程碑。此後,雲南以一個行省的形式被納入中國版圖。自唐以來大理城作為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時代結束,雲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
段思平
大理國的開國君主是段思平。段思平,白蠻族,大理喜洲閣洞垮村人,為南詔開國功臣段儉魏之後。南詔中興六年(902年),清平官鄭買嗣篡位自立,國號“長和”,歷時253年之久的蒙氏政權宣告結束(蒙氏立國,初稱“大蒙國”,後稱“南詔”)。長和國建立後,並沒有使南詔後期舊有的社會矛盾得到緩和,26年後,劍川節度使楊幹貞滅長和國,先推舉趙善政即位,建天興國;後自立,建義寧國,楊幹貞得位後,弄權有術,治國無方,且對其他諸姓勢力一概排斥與打擊,引起諸姓勢力的共同不滿。由於受所處特殊時代的影響,時任通海節度使的段思平很早就立下了改朝換代的決心,“常遊山中,得為帝之讖,又每多異徵。”《雲南志略》稱:“思平,蒙清平官忠國六世孫,布燮保隆之子。”說明段思平出身於權勢極重的顯貴之家,祖上世代為南詔大臣;但另據文字記載,段思平出生後,家境已經破落,無依無倚的他,小時候不得不靠幫人牧牛放馬、砍柴伐木為生,長大後,雖說是名門之後,剛入仕途,也只不過擔任了區區小府副將之職,但才幹出眾的段思平因戰功卓著而漸漸得到擢升,當上通海節度使,成為威震一方的統兵大將,開始走上了他的建國之路。為了加快推翻義寧政權的準備,段思平在通海培養自己的勢力,又暗中連結白蠻大姓,散佈一些有利於己的輿論。洱海地區的白蠻領主也很支援他,比如他的好友善巨郡(永勝)城守高方。為了推翻楊幹貞,董、高兩大家族暗地聯絡段思平回洱海佈置反楊義舉。與此同時,曾經經歷了貧困生活、深深體察到民間疾苦的段思平以“爾等協力,我得國必報之,減爾稅糧半,寬爾徭役三載”為號召,獲得眾多百姓的響應,並以“赦徭役”為條件,取得滇東烏蠻三十七部的支援,在石城(今曲靖)會盟集兵舉事。937年12月21日,段思平同其弟段思良,舉兵起事,以董伽羅為軍師。他率領通海自己的軍隊,聯合烏蠻三十七部的兵力,還聯絡洱海一帶的農民、奴隸武裝以求匯合,大舉討伐楊幹貞。軍事行動很順利,因為還有高、董等家族在楊幹貞朝中做內應。大軍很快到達洱海,攻破龍尾城(今下關),楊幹貞的軍隊被打垮,楊幹貞兵敗自縊,義寧政權宣告結束。937年,段思平即位,改國號為“大理”,疆域基本上是南詔版圖,以羊苴咩城為國都(亦名紫城,即今大理)。之所以國號“大理”,有一種說法是,段思平生於喜州,喜州即大釐城,所以,大理政權的得名極有可能來於大釐,段思平將“釐”字改為了“理”字,“大理”,即是“大治”,以寓意他所建立的政權將是長治久安。事實上,段思平即位以後,在其當政的6年裡,也確實勵精圖治,除舊佈新,採取了一系列穩固政權的措施。在推翻義寧政權的過程中,滇東烏蠻三十七部的加盟是關鍵。因此,段思平剛一建國,就首先按起義前許下的諾言,對這三十七部大行封賞,給予了特殊的恩惠政策,穩定了滇東及廣大的邊夷地區。他一方面對義寧舊臣區別對待,赦有罪無子之人,驅逐楊氏邪臣、罪大的交罰爽明正典刑;另一方面對支援他的各種政治勢力大加分封、極盡拉攏,比如封董伽羅為清平官、高方為嶽侯,從而鞏固新建的大理政權,但此舉同時也給子孫埋下了長遠的隱患。由於他“減稅糧、寬徭役”的政策和“更易制度、損除苛令”的改革,緩解了社會矛盾,由此遠近歸心,人心大附。段思平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統一全境,實行分封制,設府、郡、部為地方行政機構,免除了37部徭役,盟誓互相和好,很快使雲貴地區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由於他自認漢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學習儒家經典,使白蠻文化與漢族文化無甚差別,社會生產也得到空前發展,成為大理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國君。段思平為鞏固統治,推行的是領主土地所有制。為了發展生產,安定社會秩序,他停歇兵事,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今天祥雲的段家壩,據稱就是段思平在開國之初修築的水利工程。除此之外,他還推廣鐵製農具和漢族的先進耕作經驗,同時鼓勵發展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這些措施的實行,使大理國時期的農業生產、手工業的總體水平較南詔時期有了明顯進步,畜牧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興的大理政權逐步站穩了腳跟,一時國泰民安。有趣的是,段思平與趙匡胤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同是職業軍人,都是在國家分裂和混亂之際,反戈一擊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統一,立國之後的政權都較弱,不如他們的前朝唐和南詔強盛。段思平立國比趙匡胤早20多年,而大理國又比南宋早亡20多年,因此立國時間大致相當。與南詔國王一樣,段思平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在位6年而卒,傳位給兒子段思英。段思平在位期間,用過兩個年號:文德(938—?)、神武(?—944)。944年,大理國的締造者段思平去世,時年51歲。廟號太祖,諡號聖神文武皇帝。段思平在位六年即死,然而卻為段氏奠定22世之基業(如果算上元朝入雲南後委段氏為大理總管,則合計34世之久)。
2、段思廉
段思廉繼位,相國高氏以此擁立之功,一舉凌駕於諸姓之上。1063年,楊允賢公開叛亂,段思廉已經無力平亂,無奈只好請嶽侯高智升出兵滅之。至是高氏益盛,高智升佔據了整個鄯闡府轄境,段思廉只好晉封高智升為鄯闡侯,賜給王室直轄領地白崖、茹甸兩地,王室實力更加削弱,進一步促成了段氏統治的危機。段思廉時,曾將兵敗逃入大理的兩廣蠻酋儂智高,斬首以獻北宋。段思廉在位31年,用過5個年號,保安(1045—1052)、正安(1053—?)、正德(?)、保德(?—1074)、明侯(?)。段思廉後禪位為僧,其子段廉義繼位。段思廉,廟號興宗,諡號孝德皇帝,史稱段思廉為大理孝德帝
3、段廉義
段廉義繼位,高智升漸漸攫取了全部權柄。段廉義在熙寧九年(1076年),曾派使者入貢宋廷。楊允賢雖敗,但是楊氏實力仍存,1080年,楊義貞再度發動政變,殺國君段廉義而自立,改元德安,號“廣安皇帝”。高智升派兒子高升泰帶兵討逆,誅楊義貞,擁立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自任布燮,以兒子高升泰為繕闡侯。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國權傾朝野,搞得段壽輝和他的繼任段正明都害怕,先後避位做了和尚。大理段氏,從此淪為高氏傀儡,直至大理亡國。段廉義在位5年,用過2個年號,上德(1076)、廣安(1077—1080),史家以他的前一個年號稱之為大理上德帝。
4、段壽輝
段廉義無子,因此高氏擁立其侄段壽輝。高家父子儼然就是曹操、曹丕爺倆,1080年段壽輝即位後,竟因疑懼高氏,常心神恍惚、忐忑不安。該年,“日月交晦,星辰晝見”,段壽輝更以為“天變”,故在位僅一年,就出家為僧,禪位給堂弟、段思廉之孫段正明。段壽輝因逼於高氏的權勢而不自安,遂出家為僧,他用過一個年號,上明(1081),故史稱為大理上明帝。
5、段正明
上明帝段壽輝出家了,高氏又找來段思廉的一個孫子段正明來當國王。段正明,是段壽輝的堂弟,《滇史》稱其“性謹恪尚儉素”,規行矩步,謹身節用。段正明在位13年,為權臣高升泰所篡,禪位為僧,用過三個年號,保立(1082—?)、建安(?)、天祐(?—1094)。段正明諡號保定皇帝,史稱大理保定帝。段正明時,高升泰為相,其弟高升祥為繕闡侯。高升泰權柄自擅,1094年終於撕破臉皮,“正明為君不振,人心歸高氏,群臣請立鄯闡侯高升泰為君”一幕上演,如同魏晉篡奪故事。高升泰廢段正明而自立,改國號為“大中”,改元上治。大理建國已經158年,段家遞傳14主,以段正明禪位為僧而暫告中斷。高氏也終於由後臺躍上前臺,正式取代了段氏的統治地位。自段思平建國,大理政權就可謂是一個各種貴族勢力共同參與的聯合政權。六族大姓中,唯有高氏漸漸坐大,終於篡奪了段氏江山。高升泰在位二年後病重,在國內各方勢力的的制約下,臨終前他眼見高氏勢力不足以完全控制局面,段氏集團還有相當的實力,又有鑑於前代鄭、趙、楊三家不能長久,遺囑其子高泰明還位於段氏。1096年,高升泰死後,高泰明遵照遺囑,將王位還給段氏,擁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即位,仍號“大理”,自己為相。段氏王位失而復得,史稱“後理國”。段氏復興(此後的大理國又稱後理國),政令都出自高氏,段氏徒擁虛位。儘管讓位,高氏依然世居相國,專擅政柄,竭力發展自家勢力,透過分封及分派職官給子弟,佔據了大片土地,形成高家集權統治。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南詔野史》載:“段正淳中興,即以高泰明為相國,傳至國終而後已。”在“後理”的150餘年中,段氏雖為國君,卻基本上有名無實,一切朝政大權仍控制在高氏一門手中,有鑑於此,華人均稱高氏為“高國主”,緬甸、波斯等國進貢,也是先見“高國主”,然後朝見皇帝段氏。後理國從段正淳到段興智亡於蒙古,共傳8世,157年。
6、段正淳
段正淳是段正明的弟弟,在位13年,年號有四個:天授(1096,其實叫“高授”才差不多)、開明(1097—1102)、天正(1103—1104)、文安(1105—1108)。他以“中興”自命,實際上不過是在全盤承認高氏的實際權力的前提下過過“中興之主”的癮罷了。段正淳,這位自命為“中興之主”的大理皇帝,儘管大權悉被高氏掌握,有案可稽的幾項政績也均被歷史學家歸入高氏頭上,他還是在王位上穩穩當當地坐了13年。當然,大理國後期包括段正淳的各代國王,其在位的長短,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要不危及高氏的統治,高氏就會“允許”他們坐下去,這也是他們中的多數更加沉迷於佛教的主要原因。1108年,為了得到“善終”,段正淳像那些政治失意的前輩們一樣,出家為僧,將王位讓給兒子段正嚴。此時的大理王室,不但政治上無權,經濟上也已衰落,而高家則據有了更多的土地,高泰明的堂弟高祥明在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居然贈送給段正淳附在土地上的農奴三萬二千戶,不知當時接受臣子“賞賜”的段正淳該是何種心情?“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段家已是窩囊至極。崇寧二年,段正淳遣高泰連奉表入宋,“求經籍得六十九家,藥書六十二部”以歸。段正淳的廟號中宗,諡號文安皇帝,故史稱段正淳為大理文安帝。
4、段正嚴
段正淳之子段正嚴,又名段和譽,1108年繼位,在位長達39年,是大理22帝中在位最久的,而且也非病卒於位,而是出家為僧,得享高壽。段正嚴用了五個年號:日新(1109)、文治(1110—?)、永嘉(?—1128)、保天(1129—?)、廣運(?—1147)。段正嚴年老,因諸子內爭外叛,遂禪位為僧。段正嚴廟號憲宗,諡號宣仁皇帝,史稱大理宣仁帝。據說,他“勤於政事”(《滇考》),“愛民用賢、思攬政權”(《滇史》),“故遠方慕之,悉來貢獻”(《滇記》)。在《宋史》中,也記載了國王段和譽臣服於宋,遣使來朝,並受宋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他勤理政事,愛民用賢,是一個好皇帝,他惟一不能改變的,是高氏專國的事實。《滇雲歷年傳》雲:“正嚴即勵精圖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萬一,蓋勢之所趨如水之就下,回狂障決不可得矣。”1147年,段正嚴退位出家,其原因是“因諸子內爭外叛,禪位為僧”。諸子之爭由高氏諸勢力控制,伴隨著高氏集團的內部傾軋而骨肉相殘,最後,高量成支援的段正興取得勝利,繼承了王位。雖然後理國時期,大理國君只是高氏的擺設,但外交方面還是得由君王出面。段正嚴的主要成就也是在外交方面。他在位時大理和宋朝的往來最多,從北宋一直到南宋。經過他的努力,如第八節所述,大理和宋朝的友好關係,達到有宋一代的最高水平,這就是段正嚴的最大成就了。段正嚴一朝變亂不少,但終究沒有出大事。段正嚴即位時,各方入貢,“七月中元節,各方貢金銀、羅綺、珍寶、犀象萬計,牛馬遍點蒼。”好景不長,北宋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損十六寺”,壞民居無數。後東方三十七部反,相國高泰明用兵平定。高泰明卒後,其八子中“高智昌以罪流死。其下伊、何二人謀為執仇,乘譽入寺進香,圖弒逆,事露被收”,段正嚴卻“嘉二人之義,赦之,為立義士冢”。北宋宣和元年,“慕寧、遠、矣、破、馬”等部落叛,“三月,出師徵之,兵敗”。“三十七部蠻復叛。陷鄯闡,高明清死之”。高氏勢力始終不倒,“群臣以高升泰侄高量成有德,請立為相,號中國公。”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都城羊苴咩,“大火,焚三千九百家”……總之,他這個皇帝當得並不輕鬆。在“後理”段氏的8世150餘年中,段正嚴堪稱其中一個比較賢明的君主了,但由於他在位期間,高氏激烈的內訌引起了政局動盪,諸部不時反叛,加之天災頻繁而降,段正嚴心力交瘁,索然歸隱。
6、段智興
段智興,是段正興(段正嚴之子)的兒子,1171年即位,在位29年,1200年駕崩。雖沒退位出家,卻也是極其崇佛,“智興奉佛,建興寶寺,君相皆篤信佛教,延僧入內,朝夕焚咒,不理國事”。段智興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大理是小國,消耗不起,國力有所衰落。段智興在位時,加修龍首關、龍尾關,加強羊苴咩都城的防禦。此間,大理國內高氏子弟多次混戰。段智興死,子段智廉立。段智興用過5個年號,利貞(1172—1175)、盛德(1176—1180)、嘉會(1181—1184)、元亨(1185—1196?)、安定(1197?—1200)。段智興,廟號宣宗,諡號功極皇帝,故史稱大理功極帝。
7、段興智
段祥興之子段興智,是大理國的末代皇帝,在位3年,有一個年號:天定(1252—1254)。他後來投效蒙古統治者,又擔任了7年大理總管,死後蒙古給他的諡號是“向義天定賢王”。13世紀中葉,崛起於北方草原的蒙古帝國把戰場直接推到了南宋沿邊,由於連續進攻均達不到目的,遂決定採取史無前例的迂迴戰略,先從四川附近的吐蕃地區以達大理,再從大理對南宋腹地發動進攻,一直僻地自守的大理國從此身不由己地捲入了宋蒙戰爭之中,併發生了激戰。當時,大理國第21代國王段祥興在位。1251年,段祥興去世,段興智繼位。段興智繼位後,大理終於抵擋不住蒙古兵的又一輪進攻,段興智成了大理國的末代帝王。大理的亡國,比金朝亡得遲,而比宋朝亡得早。次年9月,蒙哥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元代的憲宗皇帝,在位期間,先後統一了大理國、吐蕃—今西藏、滅木刺夷—今伊朗、滅報達—今巴格達)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臺統軍,發動了對大理國的大規模征伐,兵分東、西、中三路。忽必烈親率中路軍,於1253年10月過大渡河,抵金沙江,多位酋長歸附,獻計用革囊渡江,蒙古軍遂用皮筏(將剝下的完整牛皮或羊皮的四肢、肛門等處紮緊,然後充氣作飄浮器材。單個皮囊當地人稱之為“橫吞”,皮筏即由多個這樣的皮囊拼扎而成。)渡江,到達今天的雲南麗江,即歷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勸降,大理相國高泰祥主張堅決抵抗,殺了使者。12月,忽必烈大軍一路直下,長驅直入,進軍龍首關,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隨後,兀良合臺率領的蒙古西路軍也渡江到麗江縣塔城、巨甸、石鼓。東路軍過金沙江到達楚雄、姚安。這樣,三路大軍對大理城形成包圍之勢。大理國內各族的貴族分子紛紛降蒙。當時的大理國,軍事力量並不薄弱,但為了削弱段氏勢力,控制國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國軍隊的精銳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則著力發展自己的地方武裝,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當薄弱。段興智與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戰,慘遭大敗,棄城而逃,各奔一方,蒙古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地攻佔了大理都城。忽必烈命令姚樞裂帛為旗,上寫止殺,分頭號令各街巷,於是軍民安定。姚樞還蒐集了大理的圖書檔冊。蒙古兵在姚州抓獲高泰祥,“泰祥奔姚州,被執,諭之降,不屈,命斬於五華樓。”高泰祥臨刑,嘆曰:“段運不回,天使其然,為臣殞首,蓋其分也。”忽必烈認為他是忠臣,對其後代“許以世其官”。後來,高氏子孫有的被封為姚安、鶴慶等地方的土司,世代承襲30多代,直至改土歸流。1254年,忽必烈北歸,留兀良合臺繼續進攻。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興智。段興智被擒後,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見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懷柔,賜金符,令其歸國,繼續管理原屬各部。此為1254年,大理國從段思平至段興智,共傳22代,歷317年,於此滅亡。段興智不但撿了條命,還得到蒙哥汗的賞識繼續掌管雲南,說不定比當初受高氏欺壓時還舒坦些,不由心花怒放,對蒙古感恩戴德。次年,段興智向蒙古獻大理國地圖,蒙哥汗大喜,賜段興智號“摩訶羅嵯(意為大王)”,段興智把政事暫時交給弟弟段實,主動與其叔父段福率領大理舊軍充當前鋒,協助蒙將兀良合臺繼續平定大理尚未歸附的地區。沒過多久,大理全境皆歸附於蒙古汗國。蒙古得到大理國5城、8府、4郡、37部。1260年,段興智再次北上朝覲,死於途中,蒙古遣使弔祭,諡號“向義天定賢王”。次年,忽必烈令段興智之弟段實繼任大理總管,段實也像他哥哥一樣對蒙古特別效忠,深得忽必烈讚賞,對他“示至優之渥”,“以彰同視之仁”。自段實之後,終元之世,段家世襲大理總管,為蒙古統治者效力。不過,即使是“堂堂大元”,也有覆滅的一天,後來明軍平定雲南,消滅了元朝的殘餘勢力雲南梁王,接著攻下大理,段氏12代大理總管的時代也告終結。“元跨革囊”是雲南歷史的里程碑。此後,雲南以一個行省的形式被納入中國版圖。自唐以來大理城作為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時代結束,雲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