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皖南小姚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關於超級大國的定義,一般認為起源於1923年,指的是極端強大的國家,其特點是其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並能以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直接或間接對別國進行政治或者經濟干預,甚至可以動用武力達到其利益最大化,謀求世界霸權。

    我們知道作為二戰的戰爭策源地之一,德國在二戰前期一直在進行瘋狂的擴張,其疆域在1941年10月莫斯科會戰時期達到極盛,面積達到65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個億。

    但此時的德國,靜夜史認為並不是超級大國,原因如下:

    1、德國並不是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已經分析過超級大國存在的一個必要條件,即:

    每一個社會制度下,有且只能有一個超級大國。

    二戰之後世界上之所以出現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是因為此時的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已經達到了分庭抗禮的地步,因此在各自的世界裡分別存在一個超級大國,這和超級大國的定義並不衝突。

    而德國和英法美等國同屬於資本主義陣營,雖然德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但是德國無論如何也無法和美國相提並論。

    雖然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德國已經在綜合國力上逐漸超越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但是美國的發展顯然要比德國更加迅速,這使得美國始終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經濟強國。

    我們知道超級大國一定是自己所屬陣營的老大,這樣才有能力在不受他國左右的情況下對他國進行政治或者經濟干預來謀求世界霸權。

    而事實上,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的綜合國力從來沒有超越美國,其海軍和空軍的力量,甚至連衰落的英國也比不上,因此德國一直也不是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

    沒有老大的實力,自然也就不是超級大國。

    2、德國的位置相當尷尬

    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但凡是超級大國,那麼它的國土一定是相當安全的。比如我們的漢帝國,唐帝國以及清帝國,在海洋時代到來之前,東亞區域相對封閉。

    而其後出現的大英帝國,蘇聯以及今天的美國等。在國土上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地理優勢。其中英國的優勢是作為一個島國天然的和大陸隔離開來,而美國地處西半球,南北都沒有強大的力量威脅他的存在,蘇聯則是有恐怖的戰略縱深以及中高緯度的寒冷氣候,這使得蘇聯也成為難以攻下的國家。

    而德國無論是二戰前還是二戰中,其位置都非常的尷尬。德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大陸國家,西有法國,東有俄國,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這使得德國周邊強國林立,對德國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在德國消滅法國之後,由於海軍和空軍力量的相對缺乏,使得德國始終沒有徹底征服英國。而只要丘吉爾不投降,他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接受到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援助,這使得德國在西線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而東部的蘇聯作為德國的既定目標,同樣也沒有坐以待斃,在德國攻陷了大半個歐洲時,斯大林也在密謀進攻德國,這使得德國的周邊始終被虎視眈眈的力量包圍著。

    一般而言,超級大國只有自身國土絕對安全才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對他國進行干涉。而德國的情況恰恰相反,解決自身的國土安全問題尚且難以周全(英國在不列顛戰爭時期曾轟炸柏林報復德國轟炸倫敦),更遑論在全球施加影響力了。

    所以尷尬的位置決定了德國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即使在二戰期間攻下了大半個歐洲也不行。硬性指標不達標

    古往今來,但凡能成為超級大國的,首先一定是領土大國。比如美國937萬平方公里,蘇聯2240萬平方公里,大英帝國3500萬平方公里。

    德國之所以被認為是超級大國,在於二戰期間德國奪取了超過6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是這些領土是德國的國土嗎?答案是否定的。

    德國所謂的新領土,從1939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期間出現了多次巨大的變動,非常不穩定。

    我們知道國土是超級大國賴以存在的基礎,它可以為超級大國的發展提供海量的資源,巨大的市場以及龐大的縱深,為國防工業的佈置提供巨大回旋餘地。

    而這些被掠奪而來的土地,德國本身也從未將其作為自己的國土,除了能夠為德國提供有限的資源,比如兵員之外,並無法為德國提供縱深等其他功能。因此德國不可能以這些領土來佈置自己的國防工業和產業體系,二戰期間德國始終沒有在佔領區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

    因為佔領的領土變動太大,這使得德國沒有穩定的資源供應,加上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註定德國的發展要受制於人。也正因為如此,德國才要不斷的向外擴張,掠奪資源。

    受制於人的國家只能是強國,而不能是超級大國。

    而以掠奪為目標的擴張註定只能在德國本土周邊進行,這使得德國不可能將勢力延伸到亞洲、美洲等全球各地。無法建立全球影響力,超級大國也就無從談起。

  • 2 # 無痕ty

    那可不是運氣的事兒!

    這跟地緣政治有關。

    圍棋有“金角銀邊草肚皮”之說。國家也一樣。

    德國處於歐洲中心,有“歐洲的十字路口”之稱,典型的“草肚皮”,位於“四戰之地”,強大時會被群毆,弱小時被瓜分。所以,從統一時就困難重重,好不容易統一後,兩次崛起的勢頭都被打斷。

    所以現在德國也看明白了,不再尋求征服,而是推動歐洲團結,因為統一後的歐洲,德國是天然的中心。

    而諸如英國、蘇聯(俄國)典型的“金角銀邊”,偏居歐洲一隅,弱小時可以悄悄發展自己,強大時可以爭奪歐洲霸權。

    美國更是孤懸海外,自南北戰爭以來,本土就沒遭到過戰火,反倒幾次去海外摘桃子,輕鬆成為超級大國。

  • 3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我談一下看法。

    偶然性的東西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漣漪,稍縱即逝。同樣,蘇聯能成為超級大國也絕不是完全靠運氣。蘇聯的超級大國之路是各個因素積累起來的。

    礦產資源豐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同樣,無論是蘇聯還是德國,沒有厚實的“糧草”,進攻不能持久,防守又顯無力。

    蘇聯的礦產資源非常雄厚,煤、鐵、銅、石油以及天然氣等重要的戰略資源非常雄厚,除了滿足蘇聯的生活和軍工,常常出口到希臘、烏克蘭和西歐。這樣一個礦產資源雄厚的國家,戰能持久,守城有餘,這是蘇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

    反觀德國,這些礦產資源稀缺,尚不能自給,更不提作戰所需。所以德國的重要的礦產資源都需要進口。這是掣肘德國的重要因素。

    地緣環境優異

    蘇聯的地緣優勢突出,從地圖上看,俄羅斯東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基本沒有強大的敵人;東南是中國和日本,中國在60年代前和蘇聯關係友好,日本則處於戰敗後被美軍佔領,對蘇聯構不成太大威脅。

    而德國地緣環境很一般,首先和法國是百年世仇,兩國從未就阿爾薩斯和洛林歸屬達成諒解;而英國離德國也不遠,奉行“大陸均勢”的英國不會坐觀德國強大;東面就是被瓜分的波蘭和強大的蘇聯。所以,從一戰到二戰,德國一直將避免“兩線作戰”作為戰爭的前提。

    戰略縱深寬廣

    蘇聯的戰略縱深可以說是世界最優良的,歷史上包括拿破崙在內,每次攻打俄國都是因為俄國寬廣的縱深望而卻步。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可以作為蘇聯失利時的退卻之地,反之,則利用眾多的礦產資源興建兵工廠,為蘇軍提供源源不斷的軍備,這是德國所不具備的。

    綜上,豐富的礦產資源、良好的地緣環境和寬廣的戰略縱深,是蘇聯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石,以上三點德國都不具備,這就決定了德國只能成為歐洲的地區性大國。

  • 4 # 歷史神秘人

    德國真的很悲催的命運,老想成為超級大國統治歐洲,但折騰來折騰去就是不成功,被打回了原型。德國出了馬克思等影響世界的思想家,也出過惡魔希特勒等人,不管好的壞的就是不能讓德國成為超級大國,而蘇聯沒解體前那是公認的和美國一樣的兩個世界超級大國啊,為什麼兩者如此不同的命運呢!

    蘇聯國土大,資源豐富,先天優勢好啊,而德國領土比蘇聯少太多了,資源短缺,除了有些煤礦之外,其他資源貧乏啊,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都需要進口俄羅斯的呢。所謂家裡有礦,心裡不慌,蘇聯資源那麼多,還怕不能崛起嘛,只要管理得當,賺錢是沒問題的,有錢了,國家才能強大啊!而德國家裡沒有多少礦啊,還怎麼崛起啊,國家和國家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資源的爭奪,自身資源少,你想在外部和別人競爭,那是很困難的!德國也只好靠提高科技產品對外銷售賺錢了,德國的機床確實不錯,但是現在已經跌落神壇了,前段時間賓士車一出門就漏油就知道德國製造業開始有所衰退了。領土少,資源少,先天不足是成不了超級大國的。

    德國位置欠佳,有什麼動作會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德國在歐洲的位置實在不好,在歐洲的“十字路口”上,周邊一票的敵人,東邊有俄國,身邊有英國法國,你德國想做老大,我英法俄都想當老大啊,沒辦法,只好打吧,把你幹掉不就成老大了嘛!結果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就是被英法俄加上個美國群歐之中失敗了,所謂雙手難敵四拳啊,德國再牛也幹不過人多群歐你啊,德國的人緣政治環境實在太差了,德國的野心大家都知道,都防著德國崛起呢,所以德國有什麼舉動都會被其他國家打壓,只能困在歐洲這個籠子裡出不去啦!蘇聯的位置至少比德國好多了,雖說蘇聯的出海口還是被美國和北約圍困,但至少能出的去,別人還真不敢強攔著,畢竟蘇聯可是核武器大國啊,你德國不是核武器大國啊,德國海軍一直被英國法國的海軍困著呢,打也打不過,還怎麼擴大影響啊!蘇聯不同,別人想要徹底困著蘇聯海軍出海是不行的,要打,誰有把握幹掉得了蘇聯海軍啊!德國海軍不同,和蘇聯海軍不在一個檔次上,英法海軍就可以把德軍給幹掉了,看看現在的德國海軍,軍艦沒有幾艘,都是老掉牙的軍艦,海軍不強就不能保證自己的海外貿易利益,超級大國不僅是陸上大國還是海洋強國。德國的陸軍兵力還真不怎樣,坦克沒多少輛,跟美國打伊拉克,還天天喝啤酒吃臘腸,戰績沒有,啤酒肚卻大了,這樣的陸軍實在丟臉啊!德國陸軍和海軍都不行,兩樣都缺,還怎麼成為超級大國啊!

    德國的福利太好,嚴重拖累了國家經濟,民眾沒有奮鬥的意願。德國可是高福利社會啊,民眾不用怎麼幹活,享受著各種福利真是爽啊,就像不用幹活就能領救濟金,誰還有動力去幹活啊,只是福利是依仗國家經濟能力強大,經濟一旦不行,就容易釀成社會矛盾了。這些年,歐洲經濟經過金融學危機,整體衰退,德國雖說經濟沒有下滑,但是長期下去必然會出問題。經濟不好,福利發不出去,民眾怨氣大,必然反抗,那麼民粹主義就抬頭了,政治就陷入動亂了,各種民粹黨興起對保守黨進行衝擊,這些年,歐洲不就是出現很多民粹黨嘛,法國的,義大利的就鬧的挺兇的。國家政治都不穩定了,每天都在內訌之中,亂個沒完,還有精力建設國家嗎?國家的強大,需要穩定的內部環境,德國的高福利嚴重拖垮了經濟,必定導致社會矛盾,進而影響整個國家的穩定,說白了,政治亂了,社會也亂了,打成一鍋粥,還想成超級大國,做白日夢呢!

  • 5 # 小緣觀世界

    一、來說說德國的運氣怎麼沒有蘇聯好了,德國又有多強?

    德國的運氣不好就不好在天時不太好,希特勒上臺後國內瘋狂團結,生產力和工業水平很發達,但同時期的其他強國的殖民地很多,打個比方說蘇聯在列寧沒推翻沙俄時侵佔中國的領土都比德國大好多倍,後來這部分領土被蘇聯繼承。即使國土面積小但是依然擋不住德國想要更加強大的野心,因此德國也想要對外擴張,發動了二戰。德國在二戰中有多強?怎麼說呢,先給你大致說一個小故事:不列顛空戰中,德軍的運輸機數量比英國參加此役的所有飛機還要多。 德軍在《凡爾賽和約》中限制保留陸軍10萬,而在進攻蘇聯時戰鬥部隊加上後勤超過300萬,而那所謂的十萬人基本上不是黨衛隊就是軍官。強悍的沒法說。 至於德國的戰車幾乎就是德國的標誌,虎式,豹式的實力是不容小視的,一輛虎式守在橋頭幾乎可以阻擋一整個步兵師(前提是彈藥充足)。蘇聯的T-34是因為數量優勢才勉強能在大規模坦克戰中戰勝。 你可以這樣想,什麼叫“世界大戰”,什麼樣的國家足以發動“世界大戰”。就連今天的美國也沒有這個實力。

    二、為何蘇聯能成為超級大國?

    蘇聯並不是二戰後才成為超級大國的(二戰前應該說是強國而不能稱為超級大國),1、蘇聯成為超級大國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只是由於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可以比較有效的安排資源流向,所以重工業方面發展迅速,在相對於歐美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別人達到的水平而已,但也埋下了市場體制問題,最後導致經濟崩潰;

    2、美國本身有比英國更多的資源,而且利用兩次世界大戰進行了大量軍備輸出和吸收逃難資本、避戰人才,充實了本國的人才和經濟基礎,而英國二戰期間收德國轟炸造成了基礎設施損毀,經濟環境倒退,加上一戰前由於經濟體系活力差導致被美國超過,應該不是“一度”了,美國自從超過英國以後到現在都沒有再讓英國追上來;

    3、蘇聯計劃經濟初期對於基礎設施和體系的高速發展很有用,但到中期,缺乏了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和創新興導致了活力疲弱,加上政治制度的內部衝突,積累下來就成了解體的原因;

    所以德國要進行侵略擴張才能保持強大,如果不進行侵略的話就會一直落後與蘇聯的發展,這是由於人口地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所以蘇聯可以成為超級大國而國不行。

  • 6 # 平安讀歷史

    眾所周知,二戰之後世界上只有兩個超級大國,他們分別是美國和蘇聯。而且現在蘇聯已經解體垮臺了,真正的超級大國只有美國一個。德國的實力一度很強,但是確實欠缺了些運氣,再加上地緣位置實在是太差,導致一直不能成為超級大國。

    一戰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並且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殖民地遍及五大洲,軍艦橫行四大洋,可謂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但隨著多年來世界形勢的發展,美國和德國他們的實力逐漸趕上來。在歷史書中說過,在1894年的時候,美國的經濟超過英國,德國隨後也超過英國,他們先後都對英國的老大的位置形成了威脅。很多人都說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戰爭,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國為了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而英國為了保住霸權,所以雙方及其盟國大打出手,最終整個世界都遭殃。

    可惜德國空有雄心壯志,運氣實在是太不好了。所以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實力都非常的強,但是兩次都失敗了,淪為任人割宰的戰敗國,並且承擔了鉅額賠款和領土的損失。而英國衰落之後,美國和蘇聯成為世界的霸主,也就是傳說中的超級大國。要說德國的實力那麼強,並不是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不過,由於德國的地緣環境實在太差了,身處眾多國家的包圍之中,空有強大的實力,卻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而照我看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和蘇聯,他們都有很強的運氣。因為美國的實力比德國還強,照理說應該比德國對英國的威脅要大一些。可是世界上的事總是那麼不公平的,因為美國遠離歐洲大陸,國內又奉行孤立主義,加上美國和英國又同文同種,所以一時之間英國集中力量去對付不聽話的德國,而沒有管實力更為強大的美國。

    現在很多史書提到,美國的孤立主義總是說是美華人自身所為,但我總感覺,這個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看起來更像是華人所說的韜光養略。加上美國的地緣環境好,不用和英國發生多大的衝突,而德國就不行了,地處歐洲大陸和英國隔著實在太近,很容易形成雙方之間的矛盾。德國崛起後,世界的殖民地瓜分的差不多了,德國強行佔領了幾個殖民地,得罪了英國。而一戰前,德國又不知道韜光養略,和英國展開海軍軍艦競賽,這樣雙方的戰爭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看了德國爭霸的歷史,我感覺德國兩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挑起戰爭,把英法等強國最後整的都衰落了,讓美國撿了個大便宜,美國最後成為世界的霸主,真正的超級大國。德國兩次挑起戰爭都只是為了美國做嫁衣裳而已,而且德國還當了惡人,最後美國都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而德國戰敗不說,領土也大批的丟失。所以不得不說美國的運氣好,當然這與美國的地緣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在二戰的時候,德國的實力應該在蘇聯之上,但是最後德國由於和整個世界作戰成了戰敗國,而蘇聯卻幸運的成了戰後的超級大國。仔細分析蘇聯的地緣環境,確實也比德國好很多。蘇聯有廣闊的領土,有很深的戰略縱深,雖然德國打了很多勝仗,但是自始至終都無法消滅蘇聯。二戰之後蘇聯成了戰勝國,還得到了德國的和其他國家的大片領土,實力空前強大,可謂是自彼得大帝以來俄國最好的時代,成為了兩大超級大國之一。

    看美國和蘇聯的超級大國之路,只能說,想做超級大國確實需要很好的運氣。德國的實力不可謂不強,但是由於地緣環境太差,再加上運氣不佳,兩次世界大戰都做了惡人,成了戰敗國,喪失了大批領土。不過雖然德國沒有成為超級大國,但是德國經濟發展的很好,現在德華人的生活水平和福利都很不錯。而作為超級大國的蘇聯,最後卻國家解體,人民生活水平極差,可見德國沒有做超級大國,說不定也是德國的一個幸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初期有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