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洲軍武通訊

    “三藩之亂”是康熙年間,以吳三桂為首的三位藩王起兵反清的一次歷史事件。當時以吳三桂為首的三位藩王起兵範圍波及到了大半個中國,聲勢浩大,康熙在位時期平定三藩用了大概八年時間。那麼以吳三桂為首的三位藩王為何最終沒能推翻清朝?

    一、雙方軍事實力相差懸殊

    吳三桂起兵造反之時號稱有三十萬大軍,但是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吳三桂的軍隊大部分都是關寧鐵騎。據《清史稿·吳三桂傳》記載: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大約只有10600人。除此之外,吳三桂到雲南後又收服了一批雲貴土司兵,大約5000人。據《清世祖實錄》記載:雲南平西王麾下,綠旗兵及投誠兵共六萬名。也就是說吳三桂起兵造反時兵力最多9萬人。與30萬大軍相差甚遠

    二、吳三桂軍事戰略上失誤

    在雙方軍事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如果吳三桂以拉鋸戰的方式和清朝對抗,幾乎是不可能。所以,吳三桂必須速戰速決,趁清朝還沒有修養好,一舉推翻清朝。但是,吳三桂在佔據半壁江山之後就稱帝了,和清朝展開了拉鋸戰。戰線拉得太長,那麼機動兵力就不足,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吳三桂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清朝消滅了大部分兵力。

    三、吳三桂起兵造反時準備不充分

    清軍能夠入關,吳三桂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初吳三桂並無叛清念頭,他只是向做一個藩王而已。但是,康熙皇帝卻鐵了心要卸磨殺驢,給吳三桂來了個措手不及。吳三桂缺乏軍事政治準備,在起兵後也沒有很好的應對戰略措施。

    四、吳三桂錯誤的政治戰略

    吳三桂反清,一開始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當初是他把清軍引入關內,現在卻又要反清,這就從側面說明了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後來他又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要匡扶明室。隨後,吳三桂又做了一件非常蠢的事,稱帝,並建立大周朝。這又說明了其險惡用心,這也從側面敲響了吳三桂的喪鐘。

    從以上分析可知。吳三桂的私心太重,而且名譽也不好,並且他的軍事政治能力很差,所以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註定要失敗。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首先三藩叛亂的時候康熙已經成年不是小孩子了,已經快20歲也是在孝莊太后的輔佐下親政了。吳三桂等作為明朝降將的壞事做絕,他們叛亂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因素都不具備。所以所謂三藩雖然可以逞一時之勇,但是分立王朝幾乎不太可能。首先大清王朝作為大一統王朝不可能允許這三人列土封疆,更何況三藩即便有機會形成長期與清朝對峙也會彼此內鬥不會分立王朝。整體來說三藩叛亂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所以失敗也成為必然

    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沒有家國情懷,在南明還在的情況下這三人就為了利益叛國投敵充當清朝平定南明的馬前卒。在天下平定獲封三藩後,為了自己的私利再次破壞和平挑起戰爭。更奇葩的是親手殺死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的吳三桂在造反時居然打出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可謂恬不知恥。這是三藩叛亂人和方面的缺陷。

    康熙十二年三藩叛亂時清軍入關已經30年,天下初定飽經戰亂的人們急需休養生息。大清王朝在平定中原後基本繼承了包括科舉制在內的明朝制度,從順治二年就開始開科取士為國家培養人才。清政府把收繳的土地分配給農民,所以社會秩序迅速安定。在這種民心思定的情況下,三藩逆潮流而定為私利發動叛亂是天時方面的缺陷。

    再說地利方面:吳三桂佔據的雲貴、尚之信控制的廣東以及耿精忠負責的福建都是邊境相對貧瘠地區。而富庶的中原以及江南財稅重地兩江都在清政府掌控之中,三藩以一隅抵全國自然只能立秋速戰才有機會迫使清政府列土封疆。但是大清王朝作為大一統王朝已經不允許國中之國的存在,否則大清就會是處處烽火狼煙。所以即便大清剛開始被打蒙了也會拼全力與之周旋,戰爭很快就進入膠著狀態進行了八年。這是三藩地理方面的缺陷。

    三藩在政治上缺乏群眾基礎,沒有明確遠大的目標以至於功敗垂成

    三藩根本沒有遠大目標,起兵叛亂的原因也是不能滿足他們永鎮轄區的願望。說白了他們起兵的目的也是列土封疆,從來沒有推翻清朝取而代之的想法。再說他們也不可能有這個想法,因為三藩平等誰也不會聽誰的。吳三桂夢想是效仿明朝沐王府時代永鎮雲貴;而尚之信則向盤踞兩廣;耿精忠同樣想時代做福建的土皇上。所以他們起兵的目的是以打促和,逼迫清廷列土封疆把南方數省割讓給他們。為了達到目的吳三桂在打到長江的康熙十四年,委託西藏五世達賴向清政府斡旋。他們可以類似宗藩關係臣服大清王朝,但是他們是在做夢。本來清朝政府是讓西藏出兵平定吳三桂的叛亂,怎麼可能答應吳三桂的無理要求。

    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也是宦海浮沉的老人,他們怎麼會不明白一旦叛亂就沒有回頭路。發動叛亂在清廷看來就是藐視皇權,必定會不死不休。而吳三桂還有以打促和的幻想,這隻能讓清朝調動全國力量堅決平定。

    三藩起兵時的臨時盟友是所有反清復明的勢力或者說是野心家(也有真心想復明的義士),他們都想在三藩起兵時渾水摸魚撈取好處。但是吳三桂搶先用大周的稱謂就已經宣告反清復明聯盟的破裂。不但清廷視三藩為叛逆,就是真正反清復明的也會視他們為叛逆。況且早就有三藩唯利是圖早已經臭名遠揚,其他反清勢力不可能與之為伍。比如盤踞臺灣的延平郡王一系,自認為與三藩平等不可能與之合謀。

    軍事策略失誤,在選錯進攻方向同時突破也不夠堅決

    三藩實力弱、地盤小且相對貧瘠,雖然有三藩之用半天下的說法但是無論積累多少畢竟是有數的。所以不能和龐然大物的大清王朝拼消耗,應當速戰速決平定天下才能免除悖逆大禍。但是三藩在逼近長江時突破不夠堅決:吳三桂不過長江與清軍對峙;耿精忠殺福建總督範承謨後與吳三桂合併殺入江西,在連續遭受打擊後居然還重新投降清軍被殺;而尚可喜根本就不想反叛,直接出兵與吳三桂火併。知道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囚禁尚可喜造法。可想而知這三藩造反猶豫的吳三桂反而成了主力,而兩位兩藩幾乎成了打醬油的。相當於清朝用一國打吳三桂一藩,結果可想而知。

    縱觀歷史我們可知,通常南方勢力北伐通常有兩種方式:第一、諸葛亮北伐曹魏方式“出巴蜀,據關中,塞餚、函自固”。第二種沿長江順江而下切斷清朝財稅重地為己用,然後或北伐或就地建立政權。這是太平天國的建國模式,吳三桂都沒有采用。他們採用的是最笨打算沿著關羽北伐的想法,硬拼破荊襄後直搗中原。可惜這一路清軍部署重兵,直接擊潰吳三桂。

    小結:

    綜上所述三藩叛亂再一開始如果沒有用三板斧的方式把清朝打蒙兵臨京城,那等待三藩的必然是慘痛的失敗。果然經過八年艱苦的拉鋸戰三藩之亂被徹底平定,三藩列土封疆的美夢最終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 3 # 十分之七君

    我們看看這個題,

    前提條件一:康熙年幼。在古時候年幼至少是15歲之前吧,那時候他還沒親政。

    前提二:三藩同時發難。

    要達到的結果:分立王朝。

    如果是這樣的假設和結果,可以。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九日,不滿八歲的康熙登基。

    康熙16歲親政,此時清軍入關不過二十五年。就算多爾袞和孝莊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以少數人口的外來民族,使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原大地安穩臣服。如果三藩在此之時同時起事,必定天下大亂,各個反清復明勢力必定會參與,揭竿而起,清朝很有可能陷入多面作戰,內外交困。

    而且三藩發難在康熙年少未親政時,此時朝中大權旁落,政基不穩,鰲拜掌權,矛盾重重,難以做到君臣一心,八旗將士不一定能發揮戰鬥力。

    康熙平定三藩的過程中,君臣上下一心,許多明智決定才挽救危局,一戰平三藩。而鰲拜掌權沒有康熙的政治格局,更注重自身利益,難以如此堅定平蕃亂,說不定會和談妥協。

    三藩這邊隊伍都是自己多年帶出來的嫡系,而且戰事剛休不久,戰鬥力仍在,而且他們部隊都是明朝戰鬥力更強的隊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戰力更是強悍,在武力上不一定輸給八旗兵,完全有能力分立王朝。

    三藩從三面北攻,再與反清勢力合作,約定割據天下,大事也不是不可成。雖然天下人不齒三藩的漢奸行經,但是對清朝也是亡國滅種的仇恨。有機會回覆恢復明朝自然會奮力一博。

    吳三桂等人漢奸出身,想再反清朝統一全國,自然更受唾罵,不得民心。推翻清朝統一全國雖然可能性極低,但要說只是分立王朝,割據一方還是很有可能的。

  • 4 # 媚之夭夭

    康熙幼年時期,如果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同時發難能分立王朝嗎?

    其實,這個如果,結合當時三藩待遇和態度,幾乎不可能發生!三藩之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勢力最大野心也最大!這個吳三桂自從盤踞雲南,悠哉悠哉做他的逍遙平西王!相信,康熙如果不下令撤藩,吳三桂也不會反清了!這一點上吳三桂也有自知之明!

    既然題主來個假設,也可以分析看看!

    康熙八歲登基,就算當時朝局不穩,吳三桂這個時候率領三藩同時發難,也未必分立朝廷!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吳三桂就算振臂一呼,另外兩個藩王未必聽他的!

    如果吳三桂,覺得年幼的康熙登基是個機會,率領人馬反清!同時,叫另外兩個藩王:尚之信,耿精忠,也一起!未必他兩個人會跟著幹!

    理由有三:

    1.耿精忠和尚之信覺得跟清廷彼此相安無事,沒必要冒這個險!

    2.那個時候,吳三桂做平西王不久,沒有和攢多少家底!尤其是財力!因為開戰,就是錢銀打仗!

    3.作為前明遺臣,降清的吳三桂不忠,很多人不願意支援他!

    這就說明了,那個時候的反清,未必見得是一個好時機!

    二,鰲拜和他的八旗子弟!

    就算吳三桂率先發難,當時朝中文有重臣索尼,武有重臣鰲拜!

    一旦開戰,鰲拜就會率領他的八旗勁旅衝在最前面!

    那個時候,八旗子弟入關不久,非常的驍勇!

    事關基業危亡,八旗子弟勇猛上陣,那是必須的!以吳三桂之勢,能抵擋八旗勁旅的鐵蹄?!

  • 5 # 楊善鑑

    可能性不大,一是因為清朝初立,其八旗兵力經多年征戰,實力很強,簡單說能打。二是朝庭內部即使康熙幼年,但以鰲拜為首的統治集團能征善戰,能力也強。三是三藩除平西王吳三桂兵力較強,其餘平南王和靖南王實力較弱,又地處邊陲,財力上也難與清朝抗衡。四是三藩之王皆為降清將領,幫清朝滅了自己原來的主子,按華人幾千年忠君思想,三藩起兵反清的正當性會讓世人不齒。五是三藩之間各懷心思,特別是平南王尚可喜與靖南王耿精忠,跟隨吳三桂起兵最好結果也無非封王,還有可能丟掉腦袋,再者即使有逐鹿天下之意,苦於實力弱小,成則為吳三桂做嫁衣裳,敗則丟了身家性命,故先觀望,但很快選擇投降。

  • 6 # 使用者94738516596

    別說康熙幼年的時候三藩有沒有機會,其實在康熙決定撤藩的時候三藩都是有機會的。三藩之亂之所以失敗,一是不得民心,二是心不齊,三是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

    滿清雖然在吳三桂投降之後入關,但是入關之後的滿清其實實力還是不能夠和南明對抗的,還有李自成,張獻忠這些勢力。但是關鍵就是當時投降清朝的人太多了,最具代表的就是三藩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吳三桂本來就是鎮守山海關的,還有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就是明朝毛文龍的參將,毛文龍被殺之後投降了後金。尚可喜也是毛文龍的部下,跟隨毛文龍鎮守遼東,後來也是投降後金。而滿清入關之後,其實當時就是漢人幫助他們打天下的,這些人就是滿清的先鋒。可以說滿清的半壁天下都是這些人打下來的。而滿清統一之後呢,這些人也坐大了,還是以這三藩為代表,其實他們三個加起來的實力早已經超過了清廷。所以在康熙登基之初,三藩是絕對有實力和清廷對抗的。三藩之亂一開始的時候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但是最後三藩之亂還是被康熙平定了,為什麼呢?

    其一就是不得民心,吳三桂造反的時候還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但是他就是大明最大的叛臣,漢奸。如果不是吳三桂滿清能那麼容易入關嗎?最後還殺了南明永曆帝,這個時候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還有多少漢人願意跟隨他呢?而且後來自己還稱帝當皇帝,就更不得民心了。還有耿精忠,尚可喜哪個不是大明的子民,而且還都是明朝的將領,最後都反叛了大明,這樣的人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會有多少人相信呢?

    其二就是心不齊,本來三藩心就不齊,當時三藩之亂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但是當時臺灣的鄭家又去和耿精忠爭奪地盤,進攻福建,耿精忠也是沒辦法腹背受敵,最後只能投降清廷了,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最後也只能投降了。這個時候就只剩下吳三桂了,而且內部問題不斷,比如說孫延齡本來就是從清廷投降過來的,後來又被吳世璠殺了。這個時候吳三桂能守住就不錯了。

    其三就是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其實三藩之中不管是吳三桂,尚可喜,還是耿精忠最多隻是一個帥才,而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料。尚可喜,耿精忠就不多說了,一心的只想保住自己。吳三桂本來都佔據了大西南,但是最後還是沒有過長江,這個時候吳三桂也只是想保住這半壁江山,而不是繼續北上。

    所以說三藩之所以失敗,而不是自身實力不夠,而是敗在了自己手裡。

  • 7 # 小林讀史

    三潘之敗,其責任不在吳三桂。吳三桂乃是統兵名將,兵法之強鮮有敵手。可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三藩初時,以吳軍之通連連得利,後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稱王,被吳世璠殺死在桂林。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1678年)六月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吳三桂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形勢陡變,吳軍眾心瓦解。吳世璠繼承王位,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三藩之亂結束。在在藩之亂1673年—1681年。 縱觀三藩之亂,與影視小說上相差天地。三藩之亂,源於康熙削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以年邁之軀不得不反。 清軍更不像影視上那麼英勇。吳三桂本有許多致命傷,年事已高,子孫無挑重擔之人,年老髮妻死亡,身體不適,精神不佳……但清軍在正面依然不敵吳三桂。可見其人威望之高,統兵才華之強。吳三桂在1678年的病亡,是導致吳軍戰力急劇下降的直接原因,可見其子孫中無人擁有吳三桂一樣的威望。 而降於康熙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呢?耿精忠1682年被誅,尚之信1680年被康熙賜其自盡。 可見康熙是無論如何都會找理由誅殺他們的,就像劉邦誅殺異姓王,趙匡胤杯酒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看著劉伯溫被毒死……一樣。 只不過吳三桂看得比耿,尚二人清楚,態度更加明確而已。 至於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懸殊對比……這些東西只不過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 “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透過這些東西誰能分析出弱小清軍可以奪取龐大的大明江山呢????…… 什麼批三藩造反的人為什麼不想想。 三藩若一心想反,機會多得是,在順治離位,鰲拜專權,清政府內鬥不斷,吳三桂更加年輕,清政府各方勢力割據之時,三藩為什麼不反?為什麼偏偏要等要康熙羽翼豐滿,康熙主動提出消藩之後才反?這不是對自己極其不利嗎??雖稱三藩,但耿、尚這兩股勢力反覆無常,與吳並稱三藩感覺不太妥當,僅是康熙清庭一方的說法。實際上是吳軍(大周)與清軍的雙雄對壘,至於耿、尚、孫僅是夾縫中的勢力而已,準噶爾、鄭氏並無直接參與。 吳三桂的一生是風光的,是無奈的。少年成名,保明朝,抵清名將。受崇禎帝常識。李自成後院起火,逼死崇禎,屠城,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大殺朱明後裔。李自成不思抗清,反而主動攻擊前線的以“吳三桂”為首的抗清將領和軍隊。殺吳三桂全家。逼得以吳三桂為代表的許多明將明臣紛紛投靠於清軍。吳三桂為向清政府表忠心,幫清軍攻城掠地,建立赫赫戰功。坐鎮雲南號“平西王”,本來可以說此生已達巔峰,接下來只要過好日子就行了。但康熙帝橫空出世,滅鰲拜,平三藩、明鄭、準噶爾,開創大清聖朝。康熙帝乃是千古帝王,絕不允許鰲拜及其他輔政大臣,三藩,明鄭,準噶爾……干預自己的統治…… 康熙雖說“撤亦反,不撤亦反;與其遲撤而養旤益深,不若早撤而除患較易。”但事實上只是康熙一人單方面的說法而已,並無證據。可康熙堅決撤藩的決心卻是朝內朝外都感受得到。帝王在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講。皇命就是天,皇上之言,天下人聽之行之則可,無需思考是非對錯。帝王說一切不聽我命者或我看不順眼者皆是賊,那就是賊。這叫“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君讓臣亡,臣不死,就是逆賊。 康熙、朱元璋、漢徹、劉邦……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天天睡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