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2899295280

      勞動著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 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說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裡,中國又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華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裡,文化革命結束了,鄧小平上臺執政帶來了改革開放。 裡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是想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細緻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裡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路遙的精湛的小說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貸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的現狀,在於歷史的延續,在於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另外一個方面,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   路遙,以前我不是很熟悉的一個名字,如今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讀罷全書,我真切感受到:寫作,不是空中樓閣,不是水中望月,而是需要真實的生活經歷做積澱;寫長篇小說更不是說寫就寫的。路遙寫《平》,用了四年的時間觀察,體驗,構思,整理,然而又豈止是四年所能完成的?若不是因為他是黃土地的兒子,又對生活有著執著深厚的感情,又怎能寫出這些親切淳樸的文字?正如他自己在後記中寫到的"其間包含著青春的激情,痛苦和失誤,包含著勞動的汗水、人生的辛酸和對這個冷暖世界的複雜體驗。更重要的是,它也包含了我對生活從未淡薄的摯愛與深情。至此,我也就可以對我的青年時代投去最後一瞥,從而和它永遠告別了"。他的作品真不愧是"用生命寫出的作品"!   平》講述的是黃土高原上一個窮苦農村在1975—1985這十年所經歷的風風雨雨,特別是在改革這個大時代中各色人等的農民家庭的變化以及這許多家庭中的青年男女們的親情,友情,愛情。作者以博大的胸襟和氣魄表現了眾多家庭的酸甜苦辣,把每一家的故事都編排得有情有味,耐人尋味。當然這裡面也相對的對主人公著墨較多,青年中我們熟知並深深喜愛著追求高昂人生的孫少平和田曉霞,立足物質生活的孫少安賀秀蓮,執著愛情的田潤葉李向前,看似小孩其實已會獨立思考的田潤生,還有雖然犯過錯誤受過重創卻仍心地善良的郝紅梅,對待朋友細緻入微肝膽相照的金波,天資聰慧的蘭香......老一輩中樸實敦厚的孫玉厚,為了革命不顧一切的孫玉亭,有頭腦有幹勁的田福軍......還有的角色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人物性格,如二流子王滿銀,跛女子侯玉英。作者筆下眾多的人物形象都是很平凡的生活中小人物,他們的生活也都是很平凡的,種地,挖煤,建磚廠,挖魚塘,都是農民從事的一些司空見慣的職業,然而正是透過這些平凡的人和事,讓我們真切體會到農民的艱辛。   我相信,像我這樣年齡的女生讀了這部小說,一定會和我一樣為《平》中的愛情所感動。在《平》史詩般壯闊的長卷中,愛情,這一美麗的詞兒,充滿了瑰麗的芬芳。路遙曾經感嘆:"雪夜之中,依偎在街角的戀人是最幸福的,也是最讓我羨慕的!"讀這部小說,便能看見這樣的愛情。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甚至孫蘭花與二流子王滿銀的愛情無一不充滿了人性的張力,並在描述的同時新增陝北的信天游,充滿濃情蜜意。下面就不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那些幸福同時又伴有辛酸的畫面——   "正月裡凍冰呀立春消,二月裡魚兒水而水上漂,水呀上漂來想起我的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在潤葉和孫少安的戀情中,出現了三次信天游,那醉人的信天游伴隨著他們的情感世界。孫少安是作家充滿了憐憫與同情的主人公。他是古老的黃土地養育出來的歷史之子。他是一個很早在歲月的煎熬中成熟倔強的農村青年。13歲輟學回家務農。與父親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孫少安知識不多,但是他不保守、有創新精神,他興辦了磚廠。他秉承了太多傳統道德,當青梅竹馬的田潤葉向他發出愛的訊號的時候,他退縮了。不是他內心沒有激情,也不是他不向往浪漫的愛情,而是兩人之間的差距以及貧困的家庭帶給他的自卑心理,還有他的現實主義思想,他選擇了賀秀蓮。面對孫少安的退卻,潤葉表現出十分堅強的品格。她寧願從繁華的都市尋覓這個從土裡刨食的漢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無法從痛苦中走出來甚至在和李向前結婚之後很久都沒有改變自己的感情並因此在精神上受著折磨,文中幾次描寫她幾近崩潰的愁容。與潤葉相比,少安顯得過於軟弱,他雖然偶爾也會觸景生情,但大多數時間是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況,尤其是和秀蓮的感情竟然好得不得了,   "有沒有比你更寬闊的河流,愛耐基;有沒有比你更親切的土地,愛耐基;有沒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難,愛耐基;有沒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愛耐基。"   較之孫少安與田潤葉的"平民式"的愛情,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則帶有濃厚的現代意味。書中的男主人公孫少平無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有志青年腳踏實地的高昂的人生歷程......與那個特定時代的許許多多農村青年一樣,孫少平似乎應該安於現狀,過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娶妻生子......的程式化的生活,因為他沒有機會上大學,又出身貧窮本分的農民人家。他註定要像他父親那樣,在這個祖祖輩輩都週而復始的土地上以同一種姿態旋轉,跳不出這個圈子,——這就是中國的農村,中國的農民。但少平他畢竟是讀過許多書的知識分子。他了解農村,也瞭解自己,他從不懼怕勞動,決不同於他那個遊手好閒的姐夫王滿銀。但也不願和他哥哥少安一樣,單純追求一種物質生活上 的富足。他決不鄙視農民,但卻不想在土地裡平淡一生,正像他在給妹妹蘭香的信中說的那樣:"......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他已經在信中設計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他是幸運的,父親,哥哥,妹妹,讓他感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金波,王世才夫婦,讓她體驗到真正的友情;田曉霞,讓他享受到甜蜜、崇高的愛情。但少平的路畢竟是坎坎坷坷,多磨多難的,他一個人在黃原城拼命地幹活,從一個攬工漢到一個正式的煤礦工人,他流的汗水幾乎可以成河,背上的傷疤層層疊疊,甚至有些慘不忍睹。然而這算不上什麼苦難,他是農民的兒子,受點苦和累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而田曉霞的死對他卻是致命的打擊。他們不同的出身,卻有著同樣高昂的靈魂,共同的志趣和責任感,彼此真誠地幫助,使他們從純潔的友誼發展到熾熱的愛情,那種情到深處的默契讓我們都怦然心動,而田曉霞卻因救人而犧牲,也許每位讀者讀到那裡都會忍不住流下淚水。尤其是文中描寫到田福軍給少平看那三本日記時,那段場面這樣寫道"孫少平接過這三本彩色塑膠皮日記本,隨手打開了一本,那熟悉的、象男孩子一樣剛健的字便跳入了眼簾——......酷暑已至,常去旁邊的冶金學院游泳,曬得快成了黑炭頭。時時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這想念象甘甜的美酒一樣令人沉醉。愛情對我雖是"初見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塵泥,飄飄欲仙了。我放縱我的天性,相信愛情能給予人創造的力量。我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驕傲。是的,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地與愛人一起奮鬥並不斷地自我更新的過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鬥爭!你有沒有決心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犧牲,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愛情的標準,否則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騙......孫少平的視線被淚水模糊了"讀到這裡的我早已淚流滿面了。多麼年輕可愛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女孩子啊,她那樣熱戀著她的"掏炭的男人"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嗎?難道是因為這種愛情不符合世俗的邏輯嗎?總之,作者這樣安排這對我們深深喜愛的男女青年,著實讓我們更加被這本小說吸引住了。   還記得那個郝紅梅嗎?就是給少平帶來了痛苦初戀的人兒啊。上高中的時候,郝紅梅為了和班長顧養民在一起,放棄了和少平之間的美好的初戀。可憐的姑娘卻因為臨畢業時一次偷竊行為,被那個注重門風的家庭拒之門外。當潤生到鄉間一家小攤吃羊肉餃子的時候,發現那個揹著孩子的老闆娘居然是已經沒了丈夫的同學郝紅梅。美麗的郝紅梅的不幸激起了潤生想保護她的強烈願望。對於潤生來說,姐姐不幸的婚姻讓他開始接觸愛情,對於女人,他既充滿嚮往又本能地躲避,郝紅梅開始就在他面前表現出了一種難以掩飾的自卑感,反倒大大地刺激了他的男子漢氣概。他喜悅地感到,他在紅梅面前才是個真正的男人。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光"。當漂亮、白淨,大眼睛流動著熱情的光彩的金波唱起熱淚漣漣地反覆唱《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時候,很多讀者的眼前模糊了。是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他心愛的姑娘。他不能忘記她。這是永遠的愛,永遠的傷痛!整整八年,他的夢魂還在遠方的那片草原上游蕩,尋找失落的馬群和那個黑眼睛紅臉蛋的牧馬姑娘。八年以後,當他再次尋找那位姑娘的時候,卻已經物是人非事事休。青春之花,永遠地凋謝在了這片草原上,這是壯麗的凋謝。文中用一段強烈的抒情表達金波神聖深沉的感情"別了,草原!別了,雪山!別了,我親愛的姑娘!無論你此刻在什麼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滿地生活在人間。我會永遠珍藏著你的微笑,你的歌聲,一直到我閉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樣會不息地唱那支歌,那支青春和愛情的歌;願你常能聽見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地企望,某一天,甚至我們已白髮蒼蒼,我們或許還能相見;如若不能,哪怕是在夢中,或在死後的另一個世界裡......別了,我心上的人啊!"   在很多男性的心中,孫蘭香是《平凡的世界》裡最有光彩的女性。她具有智慧、道德、和寬容。蘭香應該是出生於70年代初的人。時代造就了她與她的哥哥姐姐不同的命運。她成了這個家庭裡學歷最高的人。在大學裡,她會像哥哥一樣也會懷念那個生她養她的小山村但已經幾乎完全擺脫了農村氣質,認識了她的"那個男人"吳仲平。對事業共同的追求是牽引他們走到一起的紅絲帶。關於他們的愛情,文中通過幾個細節描寫表現得淋漓盡致,如一開始吳仲平默默地給蘭香佔座,到一起研究學習問題,再到看電影,後來請她到家裡吃飯。"蘭香漫步在這迷人的夏夜,心中湧動著青春的熱潮。她突然渴望立刻找到仲平,對他說,我去你們家!   "青線線(那個)藍線線,藍格瑩瑩彩,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的愛死個人!五穀裡(那個)田苗子,唯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兒呦,數上(那個)蘭花花好......"很多人詫異於蘭花與王滿銀之間的感情,然而,看看親愛的蘭花的表現吧,她不怕這個家窮。她從小就窮慣了。不管別人對她丈夫怎麼看,這個忠厚善良的農家姑娘,始終在心裡熱愛著這個被世人嫌棄的人,因為在這世界上,只有這個男人,曾在她那沒有什麼光彩的青春年月裡,第一次給過她愛情的歡樂啊!她為王滿銀生下了狗蛋、貓蛋,盡心盡意地操持著這個家。這個樸實的農村婦女的愛情,直到現在,在中國貧困的農村裡依然有著普遍意義,那就是,當她將自己第一次交給一個男人時,甚至僅僅是有了第一次的身體上的親密接觸,她就認定了自己是那個男人的人了。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所謂路遙知馬力,其實第一次接觸作家路遙是緣與他的名字,所以自己曾無聊得唸叨過一段時間,但慢慢的也就把他忘掉了,後來很偶然的機會從同學那裡知道他是個作家,但,僅此而已,壓根不曉得他有什麼曠世之作,也猜不起他在文壇單憑什麼能有自己的盛譽。。。直到自己在一個路邊小攤上看到《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才真正的從骨子瞭解到一個作家,認識一段歷史。   平凡的人徘徊在平凡的世界,腳踏實地的邁著人生的每一步,或是充滿了荊棘,或是經歷了大風大浪,但他們演義的終究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是現實讓他們慢慢的明白了人活著其實不是隻是等待和價值的等價交換,知道了人明明處在水深火熱,但為什麼還垂死掙扎的活著,也同樣曉得了在舞臺上怎麼詮釋自己的角色。。。也之所以他們想了這麼多本不該想的事,有了這樣對生活的無限投入,很多平凡的人才會有了脫胎換骨的轉變,有的人會棄惡走向了善,(諸如孫少平的姐夫就是如此的)有的人又從善變成至善,體現出做人的一種真善美的本質,儘管命運有時候會捉弄一下那些用心體驗生活的人,但他們活的終究是不平凡,所以平凡的人往往擁有不平凡的人生,這也就司空見慣,不足為怪了。   據說,路遙是利用六年的時間花在了這本書上,內容貫穿了十年間社會歷史的動盪變遷,併成功刻畫了在此歷史過程中各個人物的變化和人與人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田,孫2家,包括金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就不再是單純的深究一段時期內人的生活狀態,也在某種層面上再現了文革時候人們的原貌,囊括了平凡的人的愛情,友情。。。現在我就簡單的舉3個典型的人物代表   1:孫少安是孫玉厚家的長子,雖然是中學畢業,但是家境的貧寒讓他過早地踏上了社會,與父親一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成了家庭的主心骨。他幹活是一把好手,所以成了生產隊長,而且是有名的一隊隊長。也因為家境的限制,他忍痛放棄了田潤葉對他的感情,娶了一位樸實的山西姑娘。因為窮,許多人看不起他們,但是生活的艱辛使他逐漸成熟起來,也使他不斷想方設法地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辦起窯廠燒磚,在經歷了不少苦難後,他終於成了村裡最先富起來的農民,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雖然有他思想的侷限性,但是這樣的人物無疑是農村改革中的先進代表,是真實的。   2:他的弟弟孫少平是個有志青年,高中畢業後,也是因為家境的貧寒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踏上了社會。他為人家打短工,由於肯吃苦,差點成了人家的上門女婿;他又到城裡打工並贏得了同學田曉霞的一段愛情;他後來又光榮地當上了煤礦工人,當上了工段長,成了模範。生活沒有壓垮他,反而磨練了他,使他不斷成熟起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3: 田曉霞的父親雖然是省委書記,但田曉霞沒有躺在Sunny下,而是透過自己努力成為了一位光榮的記者,並最終在一次搶險中殉職。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對孫少平的愛情可以說是轟轟烈烈,雖然他們之間的地位懸殊如此巨大。   。。。   記得不久前還在書上看到過尋根文學一度風行,尋根文學也因此受到過文壇的質疑,他們認為文學的筆鋒不應該只指向過去的故事,而是要寫些以後帶科幻性質的書,也不為一件壞事,但是無奈於現在中國的幻想類小說只簡單的停留在玄幻小說的層次上,大多僅供娛樂,諸如郭敬的經典之作《夢裡花落知多少》和臺灣作家蕭鼎的《誅仙》包括很多類似的書,只能作為快餐文化走進廣大受眾。相比很多庸亂的的一些記錄歷史的書來說,我倒覺得80年後的一些文學作品到現在風靡的網路文學寫的更活點,也顯得更豐滿,他們儘管在文學上沒有太多深邃的東西,但是終究是一種進步,而不象尋根文學那樣,讀者群只侷限在過去經歷過的人身上,並且大都拿不出經典,很多時候壓根存活不了多長時間。再者說了以前提到的是“作者之死”到現在的“讀者之死”,一個作家若真想走的穩當一點,走尋根路線還是需要做好思想準備的。當然,《平凡的世界》雖然也是寫了過去的故事,但不同的是,作者用了6年的時間,真正的深入了生活,真切的感受到那個年代的人們是如何在一條線上掙扎或是奮鬥的,用心灌注的作品,自然不同於碼字,他更容易同讀者引起一種共鳴,所以它的出現仍可以被讀者看重,併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不管怎麼說,對於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還是認為很成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邊有沒有男生讓你有時候感覺他是個女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