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ML隆德

    形式邏輯是基礎學科,對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大有俾益。辨證邏輯只是套用形式邏輯的東西,加了點彎道,沒有什麼突破。

  • 2 # 老開77

    是假話與真話之間的區別是一孔之見與全域性景觀的區別是詭辯丶偷換概念、斷章取義的主觀,與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客觀之間的區別。

  • 3 # 快樂每一天7496

    這是哲學內容有關思維的問題,有愛好哲學的網友和哲學家,可大顯身手回答這個問題。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兩者相依互動運用。如果專用這方面的學術用語,大多數網聽不清聽不懂。還是深入淺出,形象地來回答比較適合網友的要求。例如,抗洪搶險,形式邏輯來考慮,要快速搶時間,但撲了空,那個地方沒漲洪水,必須有個歷來洪水險境的鄉村,是坐車去,還是走路去能準能快呢?又要考慮其路因洪水,能不能驅車前往?政府緊急通知能通往的人馬迅速趕到抗洪搶險,這些思維叫做邏輯思維。到了抗洪搶險之地,如何抗,如何搶,這就要根據洪水的情形和急需之地,戰略戰術高明,這些思維叫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所以形式與辯證的統一觀點,才能達到目的!我是教高中語文退休教師,雖然一輩子教高中語文和任班主任,其哲學問題,一頁都沒有學過和讀過,只是來個飯飽閒扯而已,千萬把我放在門外人為好,實事求是我是個門外漢!

  • 4 # 血色舞臺

    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規律,它是從人正確的思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辯證邏輯是研究客觀世界的運動變化規律,雖然也稱為邏輯,但不是思維邏輯的外化。

    人的思維要正確必須不能自相矛盾,不能前後矛盾,不能把沒有關係的事物扯在一起談,東拉西扯到最後一定會把自己都搞糊塗。形式邏輯就是研究如何能夠不發生自相矛盾的情況。它是從正確或錯誤的思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學問,用以指導寫作和做學術研究,並與科學實驗結合起來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形式邏輯產生以後就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成為科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發展出許多流派,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國在春秋時期就產生了形式邏輯的思想,其成果主要是在《墨子》一書裡。應該說,從那時起華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非常成熟了。《道德經》運用最多的是類比推理,而不是形式邏輯。但到孟子時代,論辯的思維主要就是形式邏輯了。中國古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獻,不管是敘述還是說理,邏輯思維都是非常嚴密的。過去,有人說華人沒有邏輯思維能力是不對的。但華人又的確沒有形成成熟的邏輯學學科,尤其沒有助力科學研究,這是中國的弱項。

    辯證邏輯就是辯證法的思維方式,它是從客觀世界的運動變化中總結出來的,而不是從形式邏輯中推理出來的。中國文化是講究辨證的智者的文化,不把思維物件看作是死的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是活的,處於相互聯絡中的運動中的可變化的東西,這種變化在《易經》和《老子》等經典著作裡表述的非常生動和深刻,不是古希臘哲學所能相比的。古人說“物極必反”“道者反之動”,至今仍然有效,對今人的指導作用非常重要。

    從形式上看,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是完全相反的,所以也有人認為形式邏輯就是形而上學,這是不對的。形而上學是對形式邏輯的誤用,認為客觀世界也是遵循形式邏輯規律的,那就不實事求是了。

  • 5 # 風雨微言

    形式邏輯與辨證邏輯,均屬方法論範疇,用於幫助人們瞭解客觀事物。

    一,關於形式邏輯

    形式邏輯可以直接稱為邏輯。

    它是按照一般事物的已知規律性,擴充套件應用,推論求知的事物。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公式與公式的應用。

    邏輯的特點是:高度的嚴密性。

    公式的應用,不允許岀現任何例外或歧義。當公式的應用岀現例外或歧義時,公式本身就被否定了。

    這一特性,保障了邏輯思維的嚴謹性、純潔性。讓人對事物的認識,最大限度的貼近事物的客觀。

    二,關於辨證邏輯

    辨證邏輯可以直接稱為辨證法。

    這是一種將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按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推論岀答案的思維方法。

    三,兩者的明顯區別

    邏輯著重於事物的橫向的、同一個層面上的關係。在同一個層面上,一道公式就適用於所有事物。例如:萬有引力公式,適用於所有宏觀物體。

    辨證法著重於事物的縱向的關係。多個層面上的事物,互相影響,產生岀獨特的結果。

    四,兩者的走向

    邏輯的特點是嚴謹性,因此其應用十分高效,十分明晰。

    但是,也正因為其嚴謹,一旦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整個體系就受到懷疑。例如,牛頓學說遇上“兩朵烏雲”,便一籌莫展。

    辨證法的應用,並不能導岀具體的、明確的答案,只是提岀一個大致上的方向。由此,不同人的使用,可能得岀各不相同的答案。

    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認可“權威”求岀的答案。

    久而久之,難免走向權威論證和偏信,很容易偏離事物的客觀。

  • 6 # 白鶴排雲

    形式邏輯講思維規則,不涉及具體息維內容,但若不按邏輯規則的思維所得出的具體判斷或結論等,必定是謬誤的。

    辯證邏輯,是按事物具兩面性,是對立統一的觀點去看待事物的一神思維方法。

  • 7 # 圓明抱拙6

    西方人只善於運用邏輯的思維方法。但是我們中華文化中超級微妙的大智慧的思維方法。瞭解中華文化中這種智慧的奧妙,對於我們這個時代,有可能會來提升整個人類文明的品質。

    這是從西方傳過來的思維方法,到今天還沒有用我們傳統的智慧來觀察一下。

    所以我們不瞭解西方文化這些思維方法的真優點,更不瞭解他的缺點。

    西方的哲學名為愛智慧。但是不是有真正的智慧呢?到現在西方人還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不能融合。宗教科學哲學還是三分不能融合,這種現象非常多,這表明西方人沒有真正的智慧來觀察。

    中國的哲學應該稱為中國智慧學。把中國的智慧學等同於哲學來認識,比較一下可以,但是完全等同於西方的哲學觀點來認識,這無疑是自我矮化削足適履,這是要傍西方的文化來顯示。

    中國的智慧學裡面隱藏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邏輯的思維與直覺的思維,非常的完美的融合了。直覺,有本覺、始覺、圓覺、妙覺之分,這都是關於準確認識我們人自性的智慧方法。

    對於這些微妙的智慧的思維方法,西方的哲學沒有這樣的學問。邏輯思維的思維方法正是定向的、直線的,比方說西方的哲學家尼采就對這個問題深入批判過。

    到了量子科學時代,西方的哲學已經不能勝任,對於現代科學進行指導,所以現在很多的西方人他們高喊哲學已死。

    我們中華的這種智慧學才能對現在的西方文化,現代的文明,現代的科學方法來進行提升,來經提供智慧的方法。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中華文化的這種意義。

    對於我們人本身的奧妙不瞭解,所以他們的思維方法,主要的就是邏輯的思維方法,用中華的文化來以觀察,西方人就處在一個初級的水平,

    中華里面的智慧方法,瞭解人的本性的奧妙,這本性也叫真空。

    真空之性的應用叫:圓照法界。

    這超越了光的速度這個概念。

    叫:不生不滅之境。

    把握這個真空之性,就能處在大定之中,無量無邊的宇宙,無量無邊的世界,無盡的法界,都會包褢在這種大定之中,不去不來,要用則隨機而應。用一個比較籠統容易理解的話,已經快的到達沒有來去。

    這裡面是有能量的。這種能量非常微妙,叫:真性。

    這樣的思維方法能獲得超級的智慧。叫:圓通,亦叫:圓覺。

    在我們中華的文化中具備這種智慧的人會成為:菩薩摩訶薩。

    對傳統文化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有這種大智慧的方法存在。

    但是我們很少用來與現代的文化進行溝通,所以我們大部分人能夠了解這樣的智慧奧妙。

    要來研究人的本性,要來研究人的本性真空的直覺圓覺,必須瞭解一些裡面的法則規律。

    《參禪法要》:心即性,性即心。

    這是什麼意思?這首先要有準確的用功方法。

    心即性:在每一個當下,此心的作用處悟性,此性叫:真性。

    在當下處顯真性,須離於兩邊,更加簡單的說:離念。古代的祖師說:離念即真。《起信論》說真如門如何入:離念得入。

    關於這真性,古祖形容:色裡膠青,水中鹽分。第六醫師,這是妄心,雖妄卻具真性,沒有了解智慧的方法,普通人怎麼能夠悟握此妙真性?

    性即心:由真性而悟圓妙真心,這時候,圓覺就顯圓照之妙。

    這妙心與心即性之心有異。沒有覺悟圓妙真心,我們在用心的時候都是有定向偏向的。

    離念是般若之因之始之顯之德,真性是法身之德,此性本來清淨是解脫德,所以當下一念具三德秘藏。這個特性叫:圓。

    當下圓脫,叫:頓。

    頓悟法身,圓具一切,能悟本來現成一切具足之秘。

    只必須用功下手,用功的時候正確,這個方法至簡至易,至圓至頓,絕諸對待而無我相人相,了一切法不被法縛。

    心性實一體,放在一起說:圓妙真心寶明妙性,更說為:圓通、圓覺、法身。

    這個妙法是我們中華智慧的千古傳承,對於這一點,大祖師對此都有直指。如《壇經》: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有的祖師換一種說法說:就體消停得力遲,從緣薦得相應疾。

    自從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提倡但誦《金剛經》即能見性,這部經典在中國就廣泛的流傳流通。

    按照禪的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見性成佛,為什麼要提倡受持這本經典呢?

    這裡面是有秘密的。

    見性:離於兩邊直顯真性,悟法身之體,此所顯現的特性,祖師說為:向上一路,這種方法看起來唸念見性,但是般若的觀照,就在這個過程中顯現了,這個方法很容易開啟般若智慧之門。

    我們看看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學佛多少年了,但是怎麼來起般若的觀照呢?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禪宗為什麼歷史上出現那麼多大祖師?就是因為這種方法很容易開啟智慧之門。

    智慧的門打開了,那麼己心就與《金剛經》相印了。

    在什麼地方相印呢?或者這樣說,這種相應在什麼地方體現呢?

    在經中,佛教授於聲聞之法的般若觀法,也教授菩薩行六度的般若觀照。

    禪宗的行人,如果悟道法身,就能以一心照了萬法。這在《壇經》叫:自性般若,這個時候,般若法身解脫就一念中具。

    這種方法非常容易開智慧之門,這在《壇經》叫:三藏十二部在人自性本自有之。

    瞭解我們中華文化裡面是超級微妙的識別方法,能夠帶來不一樣的觀察,對於很多領域都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比方說現在的西方科學非常注重大腦的研究,也想知道意識的奧妙。他們不停的在研究,但是很難達到圓滿的境界。

    西方人研究人的大腦有意識,我們看到。可以打兩個比喻,一個就像未成年的兒童在研究。再一個就像是瞎子摸象。

    這裡面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意識侷限於我們的大腦之中。

    意識是可以超越我們的大腦的侷限。也可以超越到異次空層次。這兩點西方人都沒法研究。或者說西人把這2點再去分科研究。但是他們沒法整合在一起。

    在中華的文化中看到意識出了我們大腦的門戶,就在印堂或祖竅這個地方。

    更加微妙的,奇妙的,就是一個經過智慧訓練的人,可以透過我們身體上的任何一個毫毛空竅出入。

    意識是怎麼來的?從西方人的觀點來說,意識是客觀事物在大腦的反應。用中華的智慧方法來觀察,意識是靈妙的妙性對外在客觀或資訊的妙明作用。

    把這兩種理論放在一起可以融合嗎?外在的客觀反映,深層的意識反應,這兩種相互作用,產生了意識的活動。

    能對外在的客觀產生妙明作用的,這不是大腦,是圓妙真心寶明妙性。

    西方人從大腦認識是從有形的方面來認識。中華的智慧是從無形的妙性真性這個微妙的能量層次來認識。

    從妙性真性這個微妙的能量層次來認識,對有形的大腦才能從根本上來提升顯現其潛能。

    中國的文化中會看到這樣的讚歎:白毫宛轉五須彌。或曰:眉間毫相。這個就是從妙性真性光明的層次來說的。

    我們看到西方人還在研究有形的大腦。但是中國的智慧早就能夠運用各種各樣微妙的能量。早就達到了光的層次。

    在中華很多古老的典籍之中,都有圓通、圓覺、圓妙、圓照這樣的描述。圓,思維的狀態是圓的,可以上下左右十方同觀,而不是一條線的,單方面的。這都是關於我們大腦、意識的古老智慧的方法。

    有形的大腦是生滅的。一口氣不來,這個大腦停止了工作,那麼你到哪裡去了?大腦的這種研究沒法回答。於是西方人又展開了另一個關於人靈魂的研究。等到人死了,再去研究這個靈魂。我們看到西方人把大腦與靈魂分開來研究。

    妙性真性是不生不滅的,華人不叫靈魂,叫寶明妙性圓妙真心,我們在今生在當下就能來把握應用,來觀察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世界。

    抓住佛教裡面超級微妙的智慧識別方法,就找到了佛教的根本,這樣也就能迅速的瞭解東西方文化,他們的自己的特點特性奧秘。

    什麼是根本呢?能夠離開意識的分別,能夠顯現本性的妙性真性

    抓住了這個根本,你就能來轉識成智慧之用。這就是說你會用智慧來觀察生活,不是用意識的分別妄想。

    這種能夠轉變自己的思維方法,也能夠觀察我們現實的生活。

    轉物即同如來。

    學佛我們是學的如來的智慧,古代的人叫:如來性,菩薩行。

    我們可以看到學佛不是簡單的名相分別。不是叫我們心外去求佛,而是叫我們認識自己的本性,學會用智慧的方法來了解身心天地與的萬物。在瞭解天津宇宙萬物的時候,能夠同時提升本心,現顯自己的妙性。

    我們現在學西方的文化,所用的思維方法是意識的分別,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邏輯思維。

    但是佛法裡面有很多微妙的思維方法:止觀,摩訶止觀、妙奢摩他、妙三摩地、妙禪那,圓覺、一行三昧、一相三昧。。。。。。

    學佛的方法必須正確。同樣研究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也必須找到根本。

    現在我們看到了嗎?我們不用中華的智慧來觀察西方的文化,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自己沒有創造性,西方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幾十年了,關於這個邏輯思維,我們大多數華人還是沒法搞清楚,只有少部分的人才能瞭解一點。我們也不能瞭解西方人這種思維方法的侷限性。

    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們用中華的智慧來觀察現代西方人的文化,會迅速帶來巨大的創造性。

  • 8 # 希望民富國強

    形式的意思只是走一個過程,只是嘴巴說說,作表面工作,沒有實際行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光說不練,而辮證邏輯就是糾正常人的思想,預防人們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而作出極端的事情為禍更多的人以及國家,所以如果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跑偏了而另一部分人必須得保持清醒的正常思想時刻提醒

  • 9 # 嘮悟聊齋

    『嘮悟聊侃.誠惶誠恐』謝謝約答。就思想覺悟這個領域而言。我自感我還是孩童。處於”對哲學ABC喜歡並期望入門”階段。所以,由於前因。我此刻看見這個題目的第一反應和感覺。就是”攪腦仁兒”,伴之以還有種”說不出來的那種『痛』或言『空』。這個我必須承認!

  • 10 # 使用者蒙童

    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本質區別,一個是形式的,講程式,講歸納與演繹,前提失真,推理為假;一個是內容的,講本質真實,從全面的聯絡的和發展的觀點認識和看待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辯證邏輯即哲學的辯證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病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