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茶屋

    在江湖上,不乏名家,但是大多數在江湖上出名的都是在某一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的人,多方面成就都可以算得上大家的,在江湖上確實不是非常多。在金庸的小說當中,有一位被稱為“崑崙三聖”的前輩,叫做何足道,何足道是著名門派崑崙派的的掌門人。  

      一提起崑崙三聖何足道,很多人對三聖的第一想法就是三聖指的是有三個人,這三個人合成崑崙三聖,但實際上這三聖其實指的是何足道在三個方面的造詣都極高的原因,這三聖指的主要是琴、棋、劍,作為一個習武之人,精通劍術實在是很常見的一件事,但是一個習武之人琴技高超確實不常見,因此,何足道在江湖上難覓知己,並且加上他自負才華極高,因此從某些方面來說,實際上的他是孤獨的。

      而要考究何足道在這三方面的造詣究竟是多少,我們當然是無從下手,但是從聖字來想,從古至今,有多少人都會下棋,懂琴技,也能舞劍,但是被稱為聖的確實僅此一家,這樣不難看出來,崑崙三聖何足道的名號是江湖上的眾人對他的承認。

      而何足道也完全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稱讚,年僅三十,何足道獨闖少林寺,就可以不費力氣的打敗少林寺的覺遠大師,這憑藉的不是一時僥倖,而是確確實實的真才實學,可見何足道在武功上的鑽研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對於何足道,只能說他確實是一個稀世奇才。

  • 2 # 百味影視音

    崑崙三聖,咋一聽,以為是三人組合,其實不然,就只是一個人,綽號崑崙三聖,以琴棋劍三才藝著名,創造崑崙派後出名。

    至於為何來到少林挑戰,其實跟《九陽真經》有莫大關係,何足道年輕時候在西域已經罕逢敵手,年少天才,難免輕狂,一次遇見從少林偷書的尹克西,讓他代為傳話‘經在猿中’,結果誤傳‘經在油中’,至於對少林下戰書,有以下原因:

    一、少年英才,急於表現。年少成名於西域,更是有崑崙三聖的美譽,當然要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讓自己名聲更加響亮;

    二、認知不足,自以為是。西域多大點地方,自以為在西域是一絕,殊不知是井底之蛙,中原地大物博,人傑地靈,人才濟濟,以為少林寺一群和尚,武功能有多厲害,怕是沒聽過‘天下武功出少林’,才有這麼大的自信;

    三、傳話之誤,一時之氣。受人之託,本來一番好意,卻不被領情,還被少林寺誤會,年少氣盛,又不知少林的厲害,哪能受得了這份氣,便像少林挑戰。

  • 3 # 電影神評論

     崑崙三聖何足道究竟厲害在哪裡。崑崙三聖的名字叫做何足道,一看是一個矛盾的名字,既是三聖,又不足道,實在是清高的很。實際上,自負的何足道久未到中原,對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他心裡還是存在著嚮往,不然也不會那麼幹脆答應別人來傳信。在崑崙山,何足道的琴棋劍術無敵,被尊稱為崑崙派開山祖師,所以他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可以一直牛逼下去。

      不能被忽略的上少林的主要目的。何足道和中原武林聯絡上完全是意外,是碰到了兩個敗類瀟湘子和尹克西,他們在少林偷了《楞嚴經》,被覺遠大師追到華山之巔,在眾人眼皮底下溜之大吉。後來,這兩個人相互猜忌,誰都沒練成武功,反而相互鬥毆而死。臨死前,他們將《楞嚴經》下落告訴何足道,希望他幫忙去中原少林傳訊,但遺言沒說完整,“經在猿中”變成“經在油中”。何足道不僅傳訊,還打了一場架,灰頭土臉返回,自此再不來中原。這也直接導致張無忌後來幸運遇上了真經,命運大轉。

      很多個“倚天”影視劇取消了何足道。何足道的戲份在“倚天”裡算不上多,但似乎也沒弱化到可以取消的程度,至少在交代故事背景和前因後果上能起到很大作用。比如何足道來少林挑戰,遇上張君寶和郭襄,君寶因為勝利被罰,覺遠大師出手,又救下君寶。何足道返回,《九陽神功》得以保留猿猴腹中;覺遠大師圓寂,張君寶、郭襄分別出走,武當和峨眉自此逐漸誕生。這一切都是源於何足道來中原和他比武失敗。說來也十分巧合,何足道出現的時機,剛好是中原武林高手青黃不接的時候,當時“神鵰”末尾,五絕應該都消失,新的武林高手又未長成,給了何足道一個契機。但偏偏,這個人的運氣又十分差,他要挑戰的是天下武功祖庭少林寺,這注定了他的失敗之路。

  • 4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崑崙三聖何許人也?小哥只能說他是個妙人,他有多妙呢?

    小哥詳細解析。

    崑崙三聖絕妙之一:名號

    “崑崙三聖”是西域人,他醉心於琴藝、棋藝和劍法,在西域名頭很大,他的一位朋友認為他“琴劍棋三絕,可以說得上是琴聖、劍聖、棋聖。”同時,因為他居住在崑崙山,自感“三聖”太過於招搖,有點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所以他改自己的名字為“足道”,連起來就是“崑崙三聖何足道”,意思是“崑崙三聖”,何足道哉?

    所以說,他的這個名號是非常妙的。

    崑崙三聖絕妙之二:三絕

    崑崙三聖自付自己琴法、棋法、劍法三絕,那麼,他的這三絕表現到底如何呢?

    崑崙三聖之琴絕

    崑崙三聖用的琴是非常考究的古琴,原文描述為“郭襄見這琴古紋斑斕,顯是年月已久。”那麼,崑崙三聖的琴藝如何呢?

    只聽得琴聲之中雜有無數鳥語,初時也不注意,但細細聽來,琴聲竟似和鳥語互相應答,間間關關,宛轉啼鳴,郭襄隱身花木之後,向琴聲發出處張去,只見三株大松樹下一個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著一張焦尾琴,正自彈奏。他身周樹木上停滿了鳥雀,黃鶯、杜鵑、喜鵲、八哥,還有許多不知其名的,和琴聲或一問一答,或齊聲和唱。

    聽了一會,琴聲漸響,但愈到響處,愈是和醇,群鳥卻不再發聲,只聽得空中振翼之聲大作,東南西北各處又飛來無數雀鳥,或止歇樹巔,或上下翱翔,毛羽繽紛,蔚為奇觀。那琴聲平和中正,隱然有王者之意。

    透過這兩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出來,崑崙三聖何足道的琴藝當真是高超,一曲《百鳥朝鳳》竟然真的引來百鳥拱衛,齊聲附和,嫣然有百鳥朝鳳之奇觀,可能大家會說,彈名曲有什麼?但是崑崙三聖不單單會彈曲子,人家還會做曲子。

    郭襄只聽了幾節,不由得又驚又喜。原來這琴曲的一部分是自己奏過的《考槃》,另一部分卻是秦風中的《蒹葭》之詩,兩曲截然不同的調子,給他別出心裁的混和在一起,一應一答,說不出的奇妙動聽。

    郭襄心中驀地一動:“他琴中說的‘伊人’,難道是我麼?這琴韻何以如此纏綿,充滿了思慕之情?”

    大家看看,崑崙三聖是不是琴藝確實堪稱一絕?和郭襄分開不過幾個小時,就創作了一首情意綿綿的妙曲,以琴曲表明自己的心意,這要是放到現代,那絕對是世界頂級音樂大師級別,縱觀《射鵰三部曲》,音律方面,估計只有黃老邪可以抗衡崑崙三聖,但是崑崙三聖演奏的曲子以舒緩、美好為主,要講究這個“雅”字,似乎黃老邪也沒有崑崙三聖這般風雅。

    同時,崑崙三聖可以視之為琴魔,因為他在和西域少林高手潘天耕對決的時候,忽然想起來一個絕妙的曲子,他當即要彈給郭襄聽,但是潘天耕並不罷手,所以崑崙三聖一邊用一支短劍和潘天耕打鬥,一邊用右手扶琴,但是彈琴是兩隻手乾的活,一般人肯定會不彈,但是崑崙三聖沒有,他用右手彈的同時,用嘴吹氣,用這個氣勁擊打琴絃,努力為郭襄彈奏一曲,同時,用短劍擊敗了少林高手潘天耕。

    崑崙三聖之棋絕

    崑崙三聖是一個孤獨、高傲的人,他再彈奏完《百鳥朝鳳》後,就用劍在石板上面闢刻了一個圍棋棋盤,自娛自樂,黑子白子互相爭鬥,原文是怎樣描述的呢?

    那人想了一會,白子不肯罷休,當下與黑子在左上角展開劇鬥,一時之間妙著紛壇,自北而南,逐步爭到了中原腹地。

    透過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崑崙三聖何足道的棋藝“妙著紛紜”,證明他的棋力也是非常高的。

    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郭襄棋力雖然平平,卻也看出白棋若不棄子他投,難免在中腹全軍覆沒,忍不住脫口叫道:“何不徑棄中原,反取西域?”那人一凜,見棋盤西邊尚自留著一大片空地,要是乘著打劫之時連下兩子,佔據要津,即使棄了中腹,仍可設法爭取個不勝不敗的局面。那人得郭襄一言提醒,仰天長笑,連說:“好,好!”跟著下了數子。

    俗話說“觀棋不語真君子”,但是郭襄為人童真慷慨,江湖兒女,沒有那麼多的禮法顧忌,她提醒了崑崙三聖,最終助力他破局。

    崑崙三聖的棋力很強,後面到少林寺挑戰的時候,其中一個專案就是比下棋,但是棋盤被覺遠和尚破壞,崑崙三聖何足道坦然認輸,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崑崙三聖何足道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

    崑崙三聖之劍絕

    崑崙三聖的劍法非常高明,因為他一邊彈琴,一邊用短劍對決西域少林用劍高手潘天耕,最終潘天耕認輸,而潘天耕的武功和當時少林寺無色禪師在同一個檔次,這位無色禪師就是後來少林寺的掌門人。

    崑崙三聖的高超劍法表現,我們可以從他對決覺遠禪師看的出來,因為這個時候的崑崙三聖並沒有藏拙。

    長劍顫處,前後左右,瞬息之間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

    雖然這一十六劍都被覺遠大師用大水桶擋住了,但是崑崙三聖的劍法確實非常高明,如果覺遠禪師拿別的武器,比如長劍或者少林齊眉棍,那麼他肯定防不住崑崙三聖的進攻,因為覺遠禪師根本就不會武功,因此這也是意外中的意外。

    所以說,崑崙三聖的劍法確實精妙,堪稱一絕。

    崑崙三聖為何要挑戰少林寺

    崑崙三聖挑戰中原少林寺,歸根結底責任還在西域少林寺方面,因為西域少林三位俗家高手潘天耕、方天勞、衛天望聽聞何足道居然號稱“劍聖、琴聖和棋聖”,他們認為少林寺在西域才是老大,因此牛逼哄哄的要求崑崙三聖去掉劍聖二字。

    這三人聽到了我‘崑崙三聖’的名頭,要來跟我比劃比劃,一路上揚言說甚麼少林派武功天下無敵,我號稱琴聖、棋聖,那也罷了,這‘劍聖,兩字,他們卻萬萬容不得,非逼得我去了這名頭不可。只可‘二聖’,‘三聖’便不行。正好這時我碰上尹克西,心想反正要上少林寺來,兩番功夫一番做,於是派人跟他們約好了在少林寺相見,便自行來到中原。

    崑崙三聖為什麼不和潘天耕他們三個比呢?原因很簡單,這三人的功夫他看不上,但是人家好歹是“天字輩”,和中原少林寺掌門人天鳴禪師是一個輩分,崑崙三聖認為少林寺源自達摩祖師,而西域少林又源自中原少林,因此他認為西域少林再強也沒有中原少林強,再者要履行承諾,替尹克西帶話給少林寺,因此他就前來中原少林寺,一次幹兩件大事。他施展絕頂輕功身法留言給中原少林寺:“少林派武功,稱雄中原西域有年,崑崙三聖前來一併領教。”

    那麼,崑崙三聖的武功修為到底如何呢?

    如果說他輕鬆擊敗潘天耕三人並不能表明他能擊敗中原少林寺高人,那麼我們看看中原少林寺高僧的表現。

    他這手劃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堂七老無不面面相覷,心下駭然。天鳴方丈知道此人這般渾雄的內力寺中無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風霽月,正要開口認輸,忽聽得鐵鏈拖地之聲,叮噹而來。

    大家看看,何足道只不過露了一手,少林寺輩分最高的七個老和尚就面面相覷了,同時天鳴方丈就準備當場認輸算了,但是覺遠禪師來的真及時,他攜手愛徒張君寶閃亮登場。

    何足道快擊無功,斗然間大喝一聲,寒光閃動,挺劍向覺遠小腹上直刺過去。覺遠禪師用大水桶夾住了崑崙三聖何足道的長劍,崑崙三聖拔不出來長劍,何足道使勁回奪,哪裡動得半毫?他應變奇速,右手撤劍,雙手齊推,一股排山倒海的掌力,直撲覺遠面門。

    這段講的是崑崙三聖的武功修為,他應變奇快,這一掌打成功了,覺遠禪師就要掛彩了,少林寺將名譽掃地,但是張君寶心繫覺遠禪師安危,及時出手,掌擊何足道肩膀,何足道硬接了一下,透過這麼一接觸,何足道已經判斷出張君寶的內功修為要高於潘天耕,這是什麼概念?可見崑崙三聖的武功和少林寺這些人的差距是多麼巨大。

    最終何足道黯然離開少林寺,迴歸西域,再未涉足中原。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噢!

  • 5 # 忠肝義膽嶽老三

    崑崙三聖何足道,乃是西域人士,因為常住崑崙山中,又精通琴,棋,劍三項技藝,當地朋友稱他為崑崙三聖。因怕別人說他狂妄自大,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足道”,合起來便是崑崙三聖何足道。

    若是由此來看,何足道也還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少林方丈天鳴禪師初次見他,聽他說話彬彬有禮謙遜的很,心中還想,這狂生說話也不狂啊!其實何足道的狂,並不是無時無刻都體現出來的,他表面上看起來謙謙君子,其實他的狂,已經深入到了骨子裡。

    何足道留書少林寺,自稱崑崙三聖,卻不綴姓名,可見他對自己崑崙三聖這個綽號是有些得意的。他自改名字為何足道,不過是做做姿態罷了,這根本就掩飾不了他狂傲的內心。少林寺不讓郭襄入內,何足道便登時狂性大發。張君寶為救師父覺遠,打了何足道一掌,也令他非得找回場面,即使是有失身份也不在乎。可見是隻要惹到了他,他的狂性便會發作,卻根本不會在意對方是少林方丈還是掃地小沙彌。

    何足道雖然稍顯狂妄,卻也是一個孤獨寂寞,志向高潔之人。

    崑崙三聖之所以會來少林寺,還是因為受到尹克西的重託來到少林向覺遠大師傳信,只是他未能聽清重傷的尹克西之語,將“經在猴中”聽成“經在油中”,這導致傳出的資訊也是完全是錯誤的,未能真正得到《九陽真經》的資訊。

    郭襄在少林寺附近遊蕩,聽到了何足道的琴聲,如空山鳥語,似乎是個群鳥對答。琴音平和中正,隱隱有王者之意,使得百鳥來朝,盤旋起舞。琴聲能吸引到鳥兒前來,足見其琴音的魅力之大,技藝之深。郭襄由此想到了外公黃藥師的玉簫或可與他的古琴相伴,更是證明了何足道的琴藝之高,竟可與黃藥師的蕭聲相比。

    隨後何足道畫地為棋,自行廝殺,棋藝高超,妙招紛紜,引人入勝。這縱橫十九路,三百六一子的爭鬥,實在是精彩無比,卻也令他自己陷入棋局之中,連郭襄的到來也沒有發覺,可謂是痴迷到了極點。

    何足道說他的琴棋劍三絕中,劍法最遜。但他能以一顆小石子在大理石裡面刻畫棋盤,內力之深厚讓少林眾多高手甘拜下風。他又能以一把長劍斗的身具九陽神功的覺遠大師手忙腳亂,也更顯其武藝高強,技壓少林。

    高人總是寂寞的,何足道獨自撫琴吸引群鳥為伴,自己與自己對弈,無不彰顯著他的清高與孤傲。當郭襄聽懂了他的琴音,令他欣喜不已。郭襄撫琴相贈,贊其志向高潔,更是令他感激不已,心中當有知音之感。而其武藝之高,內力之深,恐怕當世僅次於五絕。

    崑崙三聖何足道是一個既彬彬有禮,又狂傲不遜,既志潔才高,又武藝高強之人。他身具多種絕技,卻又寂寞難遣,知音難覓。他是個多重性格之人,但每一種性格卻又是那麼鮮明,令人捉摸不透,卻也不得不讚嘆其高人!

    何足道的三聖之名響徹西域,這就令西域少林的潘天耕,方天勞,衛天望等三位高手心中不忿,非要讓何足道把劍聖之名除去,變為崑崙二聖。何足道雖然不是太在意虛名的人,卻也不會任人揉捏。恰在此時,瀟湘子和尹克西因為互相猜忌而兩敗俱傷。尹克西臨死之前請何足道前往少林寺轉告覺遠大師,他們三年前在少林寺偷的記載有九陽神功的經書藏在猿猴腹中。

    何足道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決定前往少林。而潘天耕等三人也四處揚言少林功夫天下無敵,還非得要和何足道比試一番。於是,何足道兩番功夫一番做,就約了潘天耕等三人一起到少林寺來比試。

    在少林寺外的一座石亭中,何足道為了向郭襄示好,用一把斷劍便打敗了潘天耕等三人。甚至和三人中武功最強的潘天耕打鬥時竟然盤膝而坐,右手撫琴,左手以郭襄的斷劍對敵,更是用內力將潘天耕的長劍震斷。須知此三人乃是西域少林的高手,他們是和少林寺方丈天鳴同輩,其功夫也幾乎與方丈和無色無相兩位大師相差無幾。何足道能輕鬆打敗他們三位高手,武藝之高令人敬佩不已。

    或許是何足道少林留書顯示了無人能比的輕功,或許是潘天耕等三人的失敗令少林僧人震驚,當何足道前往少林之時,少林寺的嚴陣以待,令人大吃一驚。先是羅漢堂一百零八弟子,這似乎是少林寺羅漢大陣的陣勢啊。接著達摩院十八弟子,這十八人也是羅漢陣的人員配置。再接著是心禪堂七老,這是輕易不出的定海神針啊。然後是少林方丈和羅漢堂達摩院兩位首座和潘天耕等三人。最後是七八十人的少林如家弟子,他們則是被少林寺緊急召回的,少林寺五百里以內的俗家弟子全部回寺聽調。這陣勢,縱觀金庸武俠全集,也沒有第二個人物能讓少林寺如此興師動眾,傾巢而出。

    何足道以驚人的內力鎮住了少林寺所有僧俗人等,若不是覺遠和張君寶出面應敵,少林寺千百年的英名便就此丟掉了。何足道和張君寶定下十招的約定,張君寶以渾厚的內力為基礎,用郭襄所贈的鐵羅漢所學的羅漢拳應付何足道的高超武藝,絲毫不落下風。最後何足道使詐才贏了張君寶。自己卻羞愧不已,飄然而去。

    少林寺因七十年前火工頭陀一事,對於偷學武功者懲罰甚嚴,輕者廢人武功,重者性命不保。覺遠帶著郭襄和張君寶逃走,終於力竭而死。臨死前覺遠大師背誦九陽神功的經文,只有無色,郭襄,君寶等三人在跟前聽聞,受益匪淺。

    何足道雖然出場不多,卻意義深遠,頗有承上啟下之功。何足道挑戰少林寺,引出了覺遠師徒逃跑,更引出了一個武林的新局面。武當,峨眉橫空出世,少林寺中興,皆是由此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四皇的大隊長你覺得誰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