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頭馬面兩鬼

    伊朗的石油收入佔外匯收入的絕對大部分,當然美國對伊朗的原油出口清零計劃使伊朗經濟下降那是必然,但是想要徹底阻斷伊朗原油出口也不現實,伊朗其他產業出口賺外匯也在擴大中。

    【普京可以滿足各國的石油需求】

    伊朗原油出口這一塊獲得俄羅斯的力挺,普京近期也說過,在美國清零伊朗原油程序當中,俄羅斯可以保障所需國的購買原油要求,500億美元的商品換油計劃繼續與伊朗跟進,繼續倒賣伊朗原油,昨天俄羅斯高官外交部長里亞布科夫表示,美國的無理制裁不會阻礙俄伊核計劃合作。

    【俄伊核合作繼續】

    伊朗總統魯哈尼4日表示為應對美國對伊朗原油的制裁,繼續轉型擴大非石油產業的出口,多賺外匯。

    伊朗是海灣地區的工業強國,除了石油天然氣之外,還有工礦業,手工業,農業,漁業,旅遊業,還是都比較發達的。各種礦石金屬種類達60多種,年產礦產品幾億噸。伊朗也是個農產品大國,每年出口農產品達到400多萬噸,可以解決近30%的就業率。伊朗手工業地毯非常出名佔外匯收入也不錯,伊朗也是個幹年古城旅遊業也發達,伊朗靠海吃海漁業產品也相當豐富,所以伊朗的形式比當前的委內瑞拉強太多,美國想要徹底整趴伊朗也不容易。

    【伊朗地毯】

  • 2 # 馬克觀察

    伊朗經濟衰退是多方面的,石油出口減少只是其中一個,還有美國製裁對伊生活必需品、原材料的進出口的影響,以及伊朗政策的搖擺等等。

    石油美元與伊朗

    伊朗目前擁有全世界10%的原油儲量和15%的天然氣儲量,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大國”。但是與其他中東石油國家一樣,伊朗的問題也是過於依賴石油出口導致工業化程序的落後與發展失衡。

    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元脫離黃金轉而與石油掛鉤,這直接導致石油出口不得不以美元為貿易結算貨幣。由於美元還得兌換各國的本幣,也就是說美國只需要超發美元小小的升貶值一下,就能讓這些產油國費盡心血賺的錢變得一文不值。

    而美國正是憑藉石油使得美元成為世界大宗商品貿易結算貨幣,從而主導了佔據世界大多數國家貿易結算統計的SWIFT系統的地位。也憑藉該地位,才能想制裁誰就制裁誰。

    伊朗的對策

    伊朗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顯然不會束手就擒,而是有著一些應對措施,儘管並不能完全替代石油出口,但是仍然可以維持基本運轉。

    其次是貿易雙方本幣貿易結算,不經過美元。美國製裁當中有一項,就是對與伊朗進行美元結算的將予以制裁。伊朗與其他國家透過本幣結算,將有效規避觸發這一條款。

    最後是“以物易物”,說白了就是“石油換食品”。這一招當初的伊拉克也用過,因為禁止出口石油,但是民眾得吃飯,所幸直接“以物易物”換飯吃,省去了中間用貨幣。比如2017年伊朗就曾試圖與俄羅斯達成一場以50萬桶原油每日換200萬噸穀物每年的協議。

    美國製裁下的伊朗轉型

    伊朗人其實並不笨,他們也知道需要轉變經濟結構來緩解對石油的依賴,但問題是這個轉型受到很大制約。

    由於自1979年德黑蘭革命開始,伊朗就飽受美國製裁,所以伊朗的轉型之路始終沒斷過。自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以來,就在通訊、運輸、製造、醫療和教育等領域發力,將原油佔出口商品比例從當初的80%,下降到目前的48%。

    而且由於伊朗自身隨時面對美國製裁,所以導致工業產品主要服務於其國內。一旦拿到國外進行競爭,產品經常因為缺乏競爭力而附加值低,這種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創造的財富,還是遠少於石油出口的利潤。

    伊朗想要經濟轉型,就不得不進行私有化改革,但是企業私有化影響到了伊朗保守派和教士集團的實際利益,所以這種改革往往陷入停滯,來自內部的阻力也是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由於目前伊朗石油出口佔收入比例過高,而且其他經濟改革沒有顯著成果,所以短期內美國製裁的影響仍然將十分深遠。

  • 3 # 冷眼觀察室

    伊朗賣不出石油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會引發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

    石油收入對伊朗的重要性可以從公開報道中看出,在2014年12月,伊朗公佈的2015年度預算顯示,在油價每桶70美元時,石油收入佔伊朗財政收入的33%,在油價每桶100美元時,則佔37%。這還是伊朗在削減石油收入比例下的情況,可見正常狀態下,石油收入至少佔伊朗三分之一的收入。

    在2018年預算中,石油收入佔財政收入的35%。而且伊朗的財政收入有40%是支付政府人員、軍隊等方面的薪水,30%是社會保障開支,包括低收入群體的食品、醫療補助等。所以伊朗的財政支出,實際上是伊朗內需的重要構成部分,政府工作人員、軍人拿著財政開出的工資,拉動伊朗經濟發展。

    也是伊朗社會穩定因素的關鍵所在。伊朗有2000萬人處於貧困線以下,占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需要依靠伊朗政府補貼的大米、肉類等廉價食品,才能夠生存下去。一旦伊朗財政吃緊,對於低收入群體補貼不利,伊朗社會極容易發生動盪。

    這種情況在中東是常見的,埃及穆巴拉克垮臺的重要因素,就是佔40%貧困人口賴以為生的大餅價格漲價,雖然有歐債危機導致埃及財政收入銳減,無力補貼的因素。但是埃及人可不管這些,穆兄會登高一呼,穆巴拉克迅速土崩瓦解。而穆爾西被政變下臺,也有這個因素。

    所以,石油收入對於伊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關係到伊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性。特朗普對於伊朗石油出口進行嚴厲制裁,是打了伊朗的要害。若不能解決石油收入銳減後帶來的財政問題,伊朗極有可能陷入政治動盪期。

    對於沒有石油可賣的中東國家,譬如埃及,財政收入來源主要有三點,一是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這基本是個固定的數。二是旅遊收入,主要來源於世界各國來埃及進行旅遊帶來的消費,這種創收與世界形勢影響很大,一旦歐洲經濟出現問題,旅遊人數變少,埃及的收入就銳減。三是勞務輸出,埃及人有大量的人員在沙特等國家打工,獲得的收入有一部分寄回國內。

    對於沒有石油等固定收入的國家,通常有兩種,一是大力發展工業,藉著天時地利的因素,成為發達國家,比如日本。二是正在發展工業,但是尚未發達的國家,譬如孟加拉國,有大量的棉紡工業。三就是動亂國家,譬如非洲的不少國家,主要以農業為支柱。

    伊朗也不是發展工業,相對而言,伊朗的工業水平在中東國家裡是數一數二的,譬如水泥、銅產品、瓷磚等,在2012年可以排到世界前十名。但是由於各種問題,使伊朗的工業水平比較低,還不足於支撐伊朗社會的穩定發展,現階段,伊朗對於石油收入的依賴性還是比較嚴重的。

  • 4 # 網言軍事

    伊朗經濟興衰的根本問題不在於石油出口多少,而是其所遭受的長達40年外部制裁能否儘早、徹底地解除。伊朗早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的巴列維王朝時期就開始搞工業化,其基本策略是利用本國豐富油氣資源出口創匯,然後再用所得資金(硬通貨)支援工業化發展

    但是,由於美國為首的西方嚴厲制裁,伊朗被長期排除在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市場和全球貿易體系之外,其設想的工業化道路也無法再走通。伊朗油氣資源雖然豐富,但如果賣不出去就毫無價值

    因為開採石油需要國外技術和資金,而遭到制裁的伊朗不僅原先放在西方的鉅額存款(約1000億美元)被凍結(目前只解凍了290億美元),而且無法從現行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如此一來二去,伊朗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沒有外匯,就無法更新油氣裝置、勘探和開採新油氣田、維持生產並擴大產能。而開採的石油賣不出去,則無法換回硬通貨。

    另外,伊朗經濟要想正常運轉,除發展能源產業外,還要進口各種還無法自給自足,但國計民生又必需的貨物,比如精密儀器、數控機床、過載底盤、商用船舶、機車(含車廂/車皮)、民航飛機(含零部件)、微電子產品、醫療器械,等等。

    目前,歐美對伊朗的制裁涵蓋了導彈/武器工業、核工業、能源/石油工業、銀行業、航運業、國際貿易、保險業等眾多關乎伊朗國計民生的“命脈”經濟領域,而年收入(工商業+走私)超過120億美元、在國民經濟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革命衛隊也被美方列入制裁名單。

    原本在一個正常的貿易環境中,伊朗賣油氣或出口其他貨物賺來美元、歐元等外匯,再用其購買上述高精尖商品即可。但是,制裁導致伊朗既“缺錢”,也很難買到“貨”,這事就尷尬了。

    舉個例子——由於外部制裁,許多國外石油公司撤離,導致伊朗能源工業所獲技術和資金銳減,引發石油產量下降(從2011年末的每天近400萬桶降至260萬桶)。但是,油井也不能說關就關,因為再次恢復生產“昂貴且耗費時日”

    無奈,伊朗只好在國內興建儲油罐,甚至將幾十萬噸乃至上百萬噸原油裝進油輪,讓其變成漂浮在波斯灣的“移動儲油罐”。可接下來問題又來了,外部制裁讓許多國家減少甚至中斷從伊朗購買石油,從而使伊朗每年損失600億美元

    另外透過保險業“設限”,全球95%的油輪船隊不敢再承接伊朗石油運輸業務,因為歐美會嚴厲懲治“抗令不遵者”。所以到頭來,和伊朗做生意就變成了一樁風險極高、可能血本無歸的高危行業,2家東方電信企業“中招”據說就有這方面因素。

    長期的全方位封鎖和制裁,迫使伊朗將“走私”上升到戰略高度,當成了維繫政權存續的“法寶”。如今的伊朗,三分之一的進口貨物源自走私,總價值高達55億至60億美元,個別年份甚至超過170億美元。有資料顯示,伊朗三分之一的家用電器是走私貨,手機的這一比例更是高達75%,香菸、毒品的年走私金額也有上百億美元。

    然而,鼓勵走私說到底是“飲鴆止渴”,其對伊朗國民經濟,特別是本土工業損害極大——由於逃避關稅、“物美價廉”,大量偷運進國內並在黑市銷售的國外農產品、服裝、紡織品、家電,嚴重衝擊了伊朗上述產業的發展,每年導致各項經濟損失約130億美元,並使多達60萬人失業

    經濟陷入惡性迴圈的伊朗,近年來也想過一些應對之策,比如推行進口替代戰略、啟動實施“抵抗經濟”,等等。進口替代這個不難理解,就是加大自給自足力度、減少進口依賴,所以外界看到伊朗在某些領域頗為“自立自強”。

    比如,伊朗基本農產品自給率已達到90%,年產值近500億美元,年出口額10億美元,吸納了全國六分之一的勞動力並貢獻了GDP的10%。早在2007年,伊朗就變成了小麥淨出口國,此外其還是全球最大的藏紅花、開心果、蜂蜜、漿果、魚子醬生產國。

    又如,伊朗國防工業在過去25年中“大踏步前進”,使之成為中東擁有較完整軍工體系的極少數國家之一。如今的伊朗,能夠自行研發、製造輕武器、火炮、坦克、裝甲車、通訊偵察器材(含自研發射衛星)、電子戰裝置(包括雷達)、各型導彈(含彈道導彈)、無人機、輕型艦艇(包括袖珍潛艇和氣墊船),還逆向仿造出了美製F-5戰鬥機,甚至探索開發單座隱身戰機

    特別是伊朗仿製、改進的多型精確制導武器(地地導彈、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軍用無人機,在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和葉門戰場上經受實戰考驗,取得了擊傷擊毀以色列和沙特艦艇,殲滅上千輛各型軍車(型號包括美製M1坦克和M2步戰車、法制“勒克萊爾”坦克、俄製T系列坦克和BMP系列步戰車,以及各種防雷反伏擊車和武裝皮卡)的戰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正是獨立自主的軍工體系給了伊朗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並與強敵長期周旋的底氣

    與此同時,伊朗從2007年起開始推行“抵抗經濟”,旨在促進自力更生、挫敗西方制裁,其措施包括減少進口汽車和奢侈品(限制硬通貨外流)、增強工業裝置中國產化率、推動“易貨貿易”,等等。比如2013年伊朗就以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原油,充當購買東方315節地鐵車廂的貨款

    伊朗的民用工業(包括通用航空)發展勢頭也不錯——2008年引進俄羅斯和烏克蘭技術生產“伊朗-140-100”輕型運輸機(2014年墜機事故後全部停飛),2012年造出波音737-800客機模擬器, 2016年8月展示了最大推力10噸的“國家渦輪噴氣發動機”(逆向仿製上世紀50年代的通用電氣J85渦噴發動機),2018年12月造出熱力發電用蒸汽輪機,等等。

    2015年,伊朗又啟動了石油工業裝置中國產化專案,希望實現從鑽頭、無縫井管到壓力泵、壓縮機在內的全套油井開採裝置自給自足。另外,伊朗還是中東-西亞汽車產量最大(年產約140萬輛)、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傳統手工業最發達(吸納520萬人就業,僅地毯出口就佔據全球30%市場)的國家。

    從整體來看,現在的伊朗經濟規模與奧地利基本相當(GDP超過4500億美元),是中東第2大經濟體。雖然由於外部制裁,伊朗經濟還面臨很多困難,但其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天然氣、石油儲量分居世界第一和第四,有色金屬儲量居世界前列)、龐大且受過良好教育(成人識字率93%)的勞動力群體、相對穩定的社會治理體系和基礎不錯的工農業底子,並手握1300多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和黃金儲備,使得該國具備成為發達經濟體的潛力,抗風險能力也較強,美國要想單純靠制裁(核協議簽署後,歐美利益出現分歧)搞垮伊朗,可能性不大。

  • 5 # 睛天209465281

    伊朗的產業佈局和社會發展的動向有問題、在中東諸國中同時都以輸出能源為主的國家中、它不如卡達、阿聯酋丶沙特等國做的好、這幾個國家在很早以前經濟丶產業就開始轉型升級了,在科創領域它根本和中東小巨人一以色列無可比性,這也許和它的國體有根本的原因一政教合一、它是一個較封閉的國度試想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你再搞閉門造車的那一套是沒有任何出路的。

  • 6 # 使用者21370627218

    對於世界上許多一般的國家來說,國家資源豐富就是一把雙刃劍即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養活全體人民,又使全體人民養成懶墮,不思進取,坐吃山空的習性,更有甚者象薩達姆,卡扎菲之流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所得錢財在世界上胡做非為,惹事生非,不光把自己玩死了,還把整個國家和人民帶進無窮無盡的災難之中。委內瑞拉也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世界上資源豐富而又全面發展的國家一個是加拿大,一個是澳洲。而象我們的近鄰日,韓由於國土面積峽小,資源潰乏反到激發了兩華人民的鬥志,不管制造業還是來料加工業都做到了世界前茅,令世界刮目相看。

  • 7 # 社會臉譜

    肉爛在鍋裡,油裝在家裡。買貨無門賣貨無人,靠海吃海靠油吃油。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如果伊朗不賣石油的話,它還能賣什麼?這麼多年的制裁和封鎖,導致伊朗在輕工和重工的發展上已經明顯落後周邊鄰國了,更不要說落後世界強國了。雖然之前某些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無論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還是精工業,都需要非常尖端的技術來支援和源源不斷的人才結構的支撐,而這麼多年的封鎖,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伊朗只能閉門造車。當然,外出留學的交流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只不過由於相關政策的影響,伊朗的旅遊業一直是限制發展的狀態。

    創造不出足夠的外匯,那不能引進足夠的資本或者資源。而迫於美國等方面的壓力,無數想去開墾或者說去淘金的跨國公司最後也都知趣的離開的。說白一點就是,伊朗確實缺錢,但是還有點底兒,關鍵是沒人賣他。

    當然,伊朗人也逐漸的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外部的限制確實太多了,而似乎伊朗人已經有點習慣了。努力發展與石油有關的工業和相關產業,雖然起步落後了,但是最起碼算是動起來了。而一直以來依靠著波斯灣的海岸線優勢,默許的走私貿易也一直或多或少的幫助伊朗慢慢的前行。而這樣的走私貿易也並沒有被打壓,可見如此“雙贏”的事,有關國家還是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現在的彩禮高,報一下你家鄉的彩禮是多少?一定要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