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史自省
-
2 # 小怪軟體管家
大家好,我是愛笑妹,愛笑的我也想讓您笑!
在我看來,唐宗宗李顯真的沒有什麼可取之處,說他昏庸一點問題都沒有!
唐中宗李顯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母親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這樣兩個能力超絕的父母的兒子能力真的是不咋地,虎父無犬子的話放在他身上一點都不合適!
唐中宗李顯原本排行老三,在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才被立為皇太子!雖然最後成為了皇帝,但他的一生卻被三個女人控制,活的真是窩囊!
一開始,在唐中宗李顯繼位之後,在自己的皇后韋后的勸說下,想提拔自己的岳父成為朝廷丞相,唐中宗同意之後,卻沒有彙報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引得武則天大怒,最終被廢除!後來在狄仁傑一幫老臣的支援下,成功復辟唐朝,又重登皇帝寶座!此時的他卻又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皇后,這個女人也不安分,居然愛上了武三思,給他戴了一頂綠帽子,又將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這樣一來,這位皇帝又被架空了!
只是這樣還不夠,自己的女兒都想掌控他,按照《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公元710年,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在一天中午給唐中宗送了一個有毒的餡餅,中宗吃完後,當天便毒發身亡,簡直是悲慘的一生!
就這樣的皇帝,一生活起來就像一個笑話,簡直是無語了!
-
3 # 優秀的米老鼠96
唐中宗李顯,一個昏庸無能的紈絝子弟,唐朝皇帝的位置,傳給了李顯是唐朝皇室最大的玩笑。李顯其人,懦弱、昏聵,既好色又無道,毫無政治上了建樹,剛一即位就要重用外戚勢力,想讓其妻韋氏像武則天一樣的主宰一切。宰相裴炎看到李顯如此胡鬧,立刻報告武則天。武則天下令廢掉李顯,立李旦為帝。武則天的這次廢立挽救了唐朝,同時阻止了韋氏勢力的壯大和專權。
李顯被廢后,與韋氏一起被髮配到房州。即位時,膽大包天,企圖讓韋氏上位。被髮配後,卻又膽小的要命,每次武則天派使者前來,李顯都嚇的要自殺。
李顯的再次復位,是由於李唐王朝的忠臣共同努力的結果,其間,武則天準備立侄子武承嗣為皇儲,遭到狄仁傑、張柬之等重臣的一致反對。李顯的復位與廣大李唐重臣思唐、復唐的正義呼聲不無關係。
張柬之等人發動羽林軍五百餘人譁變,逼武則天退位,擁李顯復位。李顯復位後,大肆重用武氏集團餘黨武三思,又對韋氏干預朝政不予約束,同時與上官婉兒淫亂後宮。李顯的如此行徑,致使擁立他的忠臣張柬之等人被武三思害死,又使武氏集團殘餘勢力再次死灰復燃。
李顯之子李重俊聯合李千里、沙陀忠義發動政變,殺死武三思父子,發兵入宮,準備殺上官婉兒。這一事件最終失敗,被羽林軍討平。此後,韋氏與安樂公主加快了篡奪政權的步伐,安樂公主企圖當上“皇太女”,而韋氏則妄圖效仿武則天當上“中國歷史第二個女皇”,使唐朝再次中絕。韋氏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李顯。致使唐朝再次陷入政治危機。
縱觀李顯的一生,始終被他人所操縱,即昏庸又窩囊,先後受制於武則天、韋氏和安樂公主,使大唐基業屢陷變亂。他在政治上毫無成就,卻在唐朝興衰的關鍵時刻被錯誤的扶上帝位,演繹了一場錯誤的戲碼,最終死在政治鬥爭的屠刀之下,成為政治角逐的犧牲品,可憐、可悲、可嘆、可恨。
-
4 # 經典守望者
被皇位砸中的幸運兒
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所生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前面還有兩個哥哥李弘和李賢。這兩個人都非常的賢能,李弘寬仁溫和,李賢精明幹練,太子的位子怎麼輪也輪不上李顯。所以唐高宗對於這個兒子也疏於管教,他自幼養成了一種散漫的紈絝子弟習氣,非常喜歡鬥雞走狗,不學無術。李唐皇室當中有許多的才子,武則天的四個兒子中只有這個李顯不是才子。所以,學術涵養也造成了李顯從一開始就不是君王之才,只能做一個安樂王爺罷了。不過,天有不測之風雲,李顯的運氣非常好。他的哥哥李弘身體很不好,在青年時期就驟然夭折(有人懷疑是武后下毒)。他的二哥李賢又因為和武后的關係變得惡劣,被人抓住私藏甲冑的把柄,扣上了謀反的帽子旋即被廢。皇位就落到了這個李顯的頭上。加上當時的唐高宗已經接近油盡燈枯,風燭殘年,李顯就得以順利繼位,史稱唐中宗。
糊塗皇帝與昏庸政策唐中宗在位時期也有許多昏庸的舉措,最著名的“以天下與韋玄貞有何不可,怎吝一侍中”的事件暫且不提。就說他神龍政變復位後所做的荒唐事就不勝列舉。首先,
復故司空、英國公李勣官爵,令所司為起墳改葬。甲申,制文明 已來破家臣僚所有子孫,並還資廕。其揚州構逆徒黨,唯徐敬業一房不在免限,餘 並原宥。也就是說他恢復了英國公李勣的官職,但是卻不赦免在揚州叛亂的徐敬業等人。要知道當時徐敬業造反是為了維護李唐社稷,擁護李顯復位,這樣的做法明顯讓人寒心。甚至他還在武則天退位後,在武則天面前嚎哭不已,聲稱後悔逼迫母親讓位的不孝舉動,這也讓天下人失望。最重要的是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神龍元年二月下令大封武氏族人
“特進、太子賓客、梁王武三思為司空、同中書門下三品,加實封五 百戶,通前一千五百戶。丁卯,右散騎常侍、定安郡王、駙馬都尉武攸暨封定王, 為司徒,更加實封四百戶,通前一千戶。”五月下令罷免神龍政變中為首的張柬之等五人的官職,只是加封了空虛的郡王爵位。
侍中敬暉封為平陽郡 王;侍中桓彥範扶陽郡王,賜姓韋氏;中書令張柬之漢陽郡王;中書令袁恕己南陽 郡王;特進崔玄暐海陵郡王;並加授特進,罷知政事。同時他還大肆重用和尚道士為官,並且授予爵位。神龍二年春正月丙申,僧會範、道士史崇玄等十餘人授官封公。不久,五位在神龍政變中為他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大功臣被他全部貶謫:
六月戊寅,特進、 朗州刺史、平陽郡王敬暉貶崖州司馬,特進、毫州刺史、扶陽郡王桓彥範瀧州司馬, 特進、郢州刺史袁恕己竇州司馬,特進、均州刺史、博陵郡王崔玄暐白州司馬,特 進、襄州刺史、漢陽郡王張柬之新州司馬,並員外接,長任,舊官封爵並追奪。凡此種種都證明唐中宗李顯真的不適合做皇帝。他不僅連基本的政協善惡都沒有概念,並且也沒有一個國君應有手段氣度。這也致使他最後死於自己的皇后和女兒之手。可以說是昏庸至極,令人唏噓。
結語:俗語有云: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可笑張柬之、敬暉等人不辨是非,不察善惡,將一個政治低能兒硬扶上寶座。結果是神龍政變五大功臣反而被自己的敵人武氏宗族徹底打垮,大多死於流放地。而李顯本人更是中華歷史兩千年中少有的昏庸君王,他不僅將身邊的重臣良將全部趕走,更是重用被自己奪走了皇位的武氏家族的人物。可能在他心裡,他們仍然是情誼深厚的表兄弟,是一家人吧。但可惜的是,這個昏庸皇帝最終也死在了家人手裡,也是求仁得仁吧。
-
5 # 譜寫歷史長歌
唐中宗李顯當然昏庸。
1.失言被廢
唐中宗李顯,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第三子,繼位後就是活脫脫傀儡皇帝,生母武則天臨朝稱制。
朝廷大事皆決斷於武則天,武則天是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唐中宗為了對抗武則天,重用自己皇后韋后的親戚,試圖建立支撐皇權的政治集團。
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且又準備下詔火箭式提拔為侍中,唐朝的侍中就是宰相級別。
受高宗遺詔輔佐朝政的中書令裴炎一聽大驚失色,驚呼萬萬不可呀!
李顯就非常不爽了,老子是皇帝,想任命誰當宰相誰就能當,甚至大怒道:“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
我就算把大唐天下讓給我老丈人韋玄貞都可以,難道還捨不得讓他當個侍中嗎?
裴炎聽後,這是什麼荒唐話,扭頭就迅速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大怒,同年二月,繼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軟禁。武則天立第四子李旦為皇帝,是為睿宗,李旦又被迫禪讓給武則天。
2.神龍復位
軟禁期間的李顯每天都憂慮惶恐,失眠早醒,甚至一度想自殺,成了抑鬱症患者。這樣一直持續到十三年後,武則天秘密派使者召李顯回洛陽,復立為皇太子。
這一次能復位後的李顯積極拉攏武家,中國歷史上因為一句失言丟掉了皇帝位也是沒誰了。李顯很注意搞好與母親武姓家人的關係,兩個女兒全部嫁給武則天兩個侄子。
神龍政變後,李顯終於復皇帝位。
李顯復位後,重新立韋氏為皇后,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神龍政變的功臣竟然不加信用。
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韋后還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氏和武則天的殘餘政治勢力結成聯盟,非但沒有鞏固李顯的政治地位,反而架空了皇權,左右朝政。
3.昏庸寵奸
這一點大臣們都看在眼裡,但是無可耐何,前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是個膽大的人,拼死上奏,言皇后干預國政,安樂公主、武延秀等人危害國家社稷,中宗非旦沒聽進去,反而大怒,在大殿裡讓人活活打死燕欽融。
安樂公主立志學武則天當皇帝,想當皇太女,中宗不答應,安樂公主和韋后乾脆毒死了中宗。
李顯就這樣結束了自己悲哀的一生,只能說當初武則天廢李顯廢的很對!他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被生母所廢,被親生女兒和老婆聯合謀殺,被親家綠。復位之後,李顯依然毫無覺悟,不剷除武家殘餘勢力,還培養出新的武則天韋氏,庸庸碌碌,無所作為。
-
6 # 柳氏異聞錄
這個問題吧,若干年前我大概會回答說是。因為他在位那幾年確實沒有把武周的爛攤子給收拾了,還在縱容自己的妻女跟武家人一起把武周時期的一些弊政延續下去,具體的表現出來,大概是當初幫他上位“五王”陸續被貶黜,武三思等人繼續被重用,跟武周時期沒什麼兩樣,李家說復辟,其實還在被壓制的階段。春風得意的家族多了一個韋氏。韋后和他們孃家人,以及支持者們幹著阿武當初幹得事情。這顯得李顯實在很沒有作為。因為李顯的時代比不了貞觀永徽,後來比不了開元。
但是,李顯的時代只是一個過渡。作為個過度時期,顯然沒辦法跟治世相比。過渡時的當家人,超有能力者大概是類似李世民這樣可以結束一個亂世,開創一個盛世。一般的人呢,大概就是隨波逐流,碌碌無為。但是,這種要說是昏聵,其實不如說是平庸。只不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般人的平庸在李顯變成昏庸。但其實,李顯並沒有那麼糟糕。起碼他上位之後,平反了不少武周時期的冤假錯案。至於重用武家人和韋家人的事情吧,分兩個面來說。先說武家人吧,他們在倒除張易之兄弟的事情,跟李家人的立場是一樣。李顯上位過程當中,武三思也不是半點力都沒有出的。再者,當年阿武在明堂有讓李家人和武家人一起立誓和睦。外加,武家在武周時期經營這麼多年,也不是一下就能剷除的。從人情和現實,李顯一上位就拿武三思開刀這不是太現實的。韋家人嘛,這是李顯刻意扶持出來的結果。這個結果嘛,一方面出於他跟韋后患難與共的舊恩情,另一面扶持韋家人也是現實的需要。單純扶持宗室的話,要知道當時宗室的代表人物是李旦啊。李顯未必不了忌憚他的弟弟李旦。因為李旦在當皇嗣的時間實在比他舊太多了。再者,李顯從房陵回來之後,他得到太子位,還真的謝謝李旦願意讓這個位置出來給他的。介於李旦的聲望,李顯不太可能單純扶持宗室。當然,李顯也沒有不扶持宗室。他那個時代大概想搞武氏、韋氏、李氏三家平衡。結果不幸玩崩盤了。
最後,取代他的人吧,說是李旦,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李隆基。李隆基前期又實在是一個能力爆表的人。對比之下,自然顯得李顯很無能昏庸。但其實,李顯只是平庸而已。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第三子。前後兩次當皇帝(第一次只做了55天的皇帝),共在位五年半。李顯是有一定的歷史功績的。他在位期間(主要是第二次),致力於恢復唐朝舊制,倡導免除租賦,注重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往來。還實施過和親政策,金城公主就是他在位期間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的,這保證了邊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但這掩飾不了唐中宗李顯昏庸的一面。
1身為帝王,出語不當。唐中宗李顯,第一次上位時,已經有28歲了。由於以前有監國經驗,又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所以,李治駕崩後,作為太子的他繼位名正言順。但,當時已是太后的武則天卻還以皇帝年幼,不熟悉政務為由臨朝稱制,抓住權力不放。
中宗為了儘快收回權力,就放手使用親信。這期間,李顯把自己的皇后——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這是把一個芝麻官提升到了一方大員,本來已引起了朝廷的非議。但他不僅置若罔聞,還變本加厲,準備下詔將韋玄貞提拔成侍中(宰相)。
中書令裴炎(受高宗遺詔輔佐朝政)一聽大驚失色,開門見山地指出了中宗任人唯親的弊端。年輕氣盛的李顯非常生氣,口不擇言:“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說完,把裴炎轟了出去。
裴炎很焦慮,就把這荒唐話向武則天彙報了,武則天一聽勃然大怒,於是與裴炎密商。在同年二月,把繼位才55天的李顯廢為廬陵王。
2.允許皇后參與朝政,遠賢臣。
身為廬陵王,過著軟禁生活,李顯每天都惶恐不安,甚至一度想自殺,這樣提心吊膽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十三年 。直到耄耋之年的武則天秘密派使者召李顯回洛陽,復立為皇太子。
復位後的李顯積極拉攏武家,生怕再次得罪了母親。李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武則天孃家的兩個侄子。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成功發動神龍政變後,李顯終於復辟了帝位。他又立韋氏為皇后,再次破格追封韋后之父韋玄貞為王,並允許韋后參預朝政,匪夷所思的,他沒有徵用張柬之等神龍政變的功臣。有點昏聵了。
韋后還和武三思關係曖昧,並且和武則天的殘餘勢力結成了聯盟,幾乎架空了皇權,左右了朝政。
3.親近奸佞,濫殺忠良。
皇帝即將成為傀儡,大臣們心知肚明,但沒人直言。前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是個忠誠膽大的人。他冒死上奏。力據地揭露韋后生活糜爛、干預國政,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及武延秀等人胡作非為、危害國家社稷,中宗不僅沒聽進去而採取措施,反而勃然大怒。並下令在大殿裡活活打死了燕欽融。
安樂公主立志學奶奶武則天當女皇帝。她想讓父親封她為皇太女,中宗自然沒有答應,安樂公主和韋后母女合計,在餅中摻藥,毒死了中宗。
回覆列表
我是觀史聞趣我來回答
唐中宗真的實在是太昏庸了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隴西成紀人,656年出生於長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首次繼位被廢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
嗣聖元年(684年)改年號為嗣聖。由於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李顯重用韋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裴炎立馬錶示不可。李顯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二月,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
膽小如鼠李顯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十四年,他被囚禁後不久,母后武則天登上了皇帝寶座,成為一代女皇,這期間,揚州發生了徐敬業等人的兵變。不久,宗室琅玡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也相繼起兵。他們都打出了反對武則天、匡復廬陵王的旗號。這一形勢,不僅沒有讓被廢的中宗皇帝看到多少希望之光,相反,更加劇了內心的憂懼。中宗多年來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夢驚醒。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在房陵忐忑度日,一度惶恐異常想要自殺,
嫁女求榮聖曆元年(698年)三月,李顯結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陽。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 。李顯被重立為太子之後很注意搞好與母親武姓家人的關係,出於這一動機,他決定和武氏聯姻。就這樣,他的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位侄孫武崇訓,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中宗與武家結親,無疑是想透過裙帶關係穩固確立自己的地位。
重用外戚,武則天親戚,不聽從忠臣良言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神龍政變,
李顯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 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
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
韋后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李顯對此也無能為力。
被皇后毒死,昏庸至極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皇后和李裹兒合謀下毒暴斃身亡 ,終年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