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肥胖小么妹

    由於商鞅變法,秦的國力可謂是一下子飛昇。然後那六國呢本身國力就不如秦,但是他們聯合團結一下應該還是能保得住國的,結果呢,秦朝派了個六寸不爛之舌來一個個遊說啊,破了他們的縱橫,一個個的擊破嘛。而且遊說時是保證他們的國家安全(大概意思就是:南韓,我要打楚國哦你不要來干涉,什麼?你擔心唇寒齒亡?沒問題噠我不會打你嘛,誒喲我們是兄弟誒不說這些,balabala....然後每個都這麼說,六國就覺得,誒喲你保證了誒,正好那個國欺負過我你去吧去吧祝你成功這種想法)你就說放在今天如果是你你信嗎?(小劇場 |xx公司對x公司說:我要吞併那幾個企業了哦你別干涉別幫忙哈,我吞了他們強大了不會吞你。|咱們肯定不信啊但當時他們可不就信了嗎)所以他們就分散了,誰也不幫誰最後還是唇寒齒亡了。所以我個人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團結,信了秦那個騙子的鬼話!

  • 2 # 三十屙疾者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答案便是《過秦論》早就告訴我們了,秦為什麼能滅六國?秦滅六國,非秦之功,乃六國賄秦也。即:秦能滅六國,不是秦的功勞,而是六國爭相向秦討好的緣故。第二個問題,不便回答,因為多如牛毛。僅舉一例說明而已。即: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

    張儀為秦國瓦解合縱聯盟,組織連橫陣線去遊說楚王說:“秦國土地廣闊,佔有天下之半;武力強大,可與諸侯對抗;四境有險山阻隔,東邊又繞著黃河,西邊還有險要的屏障,國防鞏固如同鐵壁銅牆,還有戰士百多萬人,戰車千輛,戰馬萬匹,糧食堆積如山,法令嚴名,士卒赴湯蹈火,拼死戰鬥毫不畏懼,國君嚴厲而又英明,將帥足智多謀而又勇武,假如秦國一旦出兵,奪得恆山的險隘就象卷席那樣輕而易舉。這樣,就控制了諸侯要害之地,天下要頑抗的必然遭到滅亡。再說,搞合縱聯盟的人,無異於驅趕群羊去進攻猛虎,弱羊敵不過猛虎,這是很明顯的。現在大王不與猛虎友好,卻與群羊為伍,我認為大王的主意完全錯了。

    如今天下的強國,不是秦國,就是楚國;不是楚國就是秦國,兩國不相上下,互相爭奪,勢不兩立。如果大王不與秦國聯合,秦國出兵殺將進來,佔據宜陽,南韓的上黨要道被切斷;他們進而出兵河東,佔據成皋,南韓必然投降秦國。南韓投降秦國,魏國也必然跟著歸順秦國。這樣,秦國進攻楚國的西邊,韓、魏又進攻楚國的北邊,楚國怎能沒有危險呢?況且那合縱聯盟,只不過是聯合了一群弱國,去進攻最強的秦國。以弱國去進攻強國,不估量強敵便輕易作戰,致使國家貧弱而又經常發動戰爭,這是危險的做法,我聽說:兵力不夠,切勿挑戰;糧食不足,切勿持久。那些主張合縱聯盟的人,誇誇其談,巧言辯說,讚揚人主的節操和品行,只談好處,不談禍害,一旦楚國大禍臨頭,就措手不及了,所以希望大家要深思熟慮。

    秦國西有巴、蜀用船運糧,自汶山起錨,並船而行,順長江而下,到楚都有3000多里,用船運兵,一船載50人,和運3月糧食的運糧船同行,浮水而下,一日行300多里,路程雖長,卻不費車馬之勞,不到10天,就到達?關,與楚軍對峙;?關為之驚動,因而自竟陵以東,只有守衛之力,黔中、巫郡都會不為大王所有了。秦國又出兵武關,向南進攻,則楚國的北部交通被切斷,秦軍攻楚,三月之內形勢將十分危急,而楚國等諸侯的援軍,要在半年之後才到,這將無濟於事。依靠弱國的救援,忘記強秦迫在眉睫的禍患,這就是我為大王所擔憂的。

    再說,大王曾與吳國交戰,五戰三勝滅亡其國,但您的兵卒已盡,又遠守新得之城,人民深受其苦,我聽說:進攻強大的敵人則易遭到危險;人民疲憊窮困,則易抱怨君主。追求易受危難的功業,而違背強秦的意願,我暗自為大王感到危險。

    至於秦國之所以15年不出兵函谷關進攻諸侯,是因為它有吞併諸侯的野心,楚國曾與秦國交戰,戰於漢中,楚國被打敗,通侯、執圭以上官爵死了的有70多人,終究失掉了漢中。楚王於是大怒,出兵襲秦,戰於藍田,又遭失敗。這就是所謂‘兩虎相鬥’啊!秦國和楚國互相削弱,韓、魏兩國卻儲存實力,乘機進攻楚國的後方。出謀劃策是沒有比這再錯誤的了,希望大王要深思熟慮。

    而若秦楚結盟後,秦國出兵進攻衛國的陽晉,必定卡住諸侯的交通要道,大王全力進攻宋國,不到數月,就可以滅宋,若再繼續東進,泗上十二諸侯就全為大王所有了。在諸侯中堅持合縱聯盟的蘇秦,被封為武安君,出任燕相,暗地裡與燕王合謀進攻齊國,瓜分齊國。他假裝在燕國獲罪,逃到齊國,過了兩年,事機不密,陰謀敗露,齊王氣憤,便車裂了蘇秦,一貫靠著欺詐誆騙、反覆無常的蘇秦,想要圖謀左右天下,統一諸侯,這明顯是不可能成功的。

    現在,秦、楚兩國接壤,本來是友好的國家。大王果真能聽從我的勸告,我可以讓秦太子做楚國的人質,讓楚太子做秦國的人質,讓秦女做大王侍奉灑掃之妾,並獻出萬戶大邑,作為大王的湯沐邑,從此秦、楚兩國永結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如果真是這樣,我認為沒有比這更有利於楚國的了。所以秦王派我出使貴國,呈獻國書,敬侯您的決定。”

    楚王說:“楚國地處窮鄉僻壤,靠近東海之濱。我年幼無知,不懂得國家的長遠大計。現在承蒙貴賓的英明教導,我完全接受您的高見,把國事委託給您,參加連橫陣線。”於是他派出使車百輛,將駭雞犀角、夜光寶璧獻給了秦王。

  • 3 # 大智若愚WJW

    學歷史的都知道,秦國的強大得益於改革,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中央集權,地方郡、縣兩級的政治制度。大大增強了中央的權利!改革戶籍制度,以達到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實行連坐制度!

    經濟上廢除井田制,土地自由買賣,統一度量衡,鼓勵百姓耕織,極大的激發了百姓的生產熱情。

    軍事上獎勵軍功,推崇戰功!實行軍功制度。嚴禁私鬥。大大提升了秦軍的軍事戰鬥力!以上是變革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而其它六國並不是一同被滅的,化整為零,分而劃之的滅亡,其他六國各懷鬼胎,也不團結,或多或少的犯錯,增加內耗,此消彼長,而秦國統一六國也就成了大勢所趨!

  • 4 # 九狼

    先說秦國為什麼能制霸六國,自身具備哪些優勢呢?

    一、商鞅變法,大家都知道秦國之所以能夠強大起來,商鞅變法的作用不容小覷。商鞅在秦國執政近二十年,貫徹法家變法方略。使秦國的面貌煥然一新,至於具體的變法措施,在這裡我們就不贅述了。尤其是在秦國庶民也可以憑戰功封侯,這一點六國之中幾乎沒有。所以秦軍的戰力相當強悍,魏武卒和他們比起來都有些距離。因此秦軍也被稱之為虎狼之師,這一切和商鞅變法是分不開的。而且商鞅變法在秦國深得人心,雖然商鞅被車裂了,但是他的變法措施卻貫徹下去了。所以秦國依然能夠保持強大。二、明君輩出,戰國時期秦國自秦孝公起到秦始皇中間幾乎沒有昏君,唯一一個窮兵黷武的秦武王在位沒多長時間,就因為舉龍文赤鼎而死。縱觀秦國這幾代君王,我們會發現這裡面很少有昏聵之人。這就保證了秦國的國策能夠長久的執行下去。反觀其他六國幾乎是昏君輩出,祖輩上的一點功績救護被他們都給敗了。三、秦國獨特的地理位置,秦國地處西陲。可以說秦國的先祖幾乎是在和戎狄的少數民族戰爭中生活的,因此秦人都有好戰之心。經過商鞅變法,大家都勇於公戰怯於私鬥。在秦惠王時期,秦國吞併了巴蜀,有了穩固的大後方,這是其他六國所不具備的。後來又修築了都江堰,將蜀地變成了天府之國。所以秦國才能夠在與六國的戰爭中擁有強大的物資供應。四、人才濟濟。在李斯的《諫逐客書》中他曾經論及秦國的人才,秦國雖然地處西陲,但是六國之人紛紛湧入。他們在這裡得到重用,強秦和為秦國服務。所以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也就不奇怪了。我們再說一說六國犯了哪些戰略錯誤

    戰國二百多年,最後以秦滅六國結束。許多人不禁要問,秦國也只是個諸侯國,不論人口、土地、人才都遠遠弱於六國,聯合起來的六國不可能被秦國吞併。其實,秦國之所以能笑到最後,一是秦國的偶然性與優勢性,二是六國犯了不可挽回的戰略錯誤。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秦國身邊就會有一個強大的晉國,統一天下就很難實現;如果沒有數代英明的秦王,治國策略偏離軌道,秦國也不會這麼強大。這便是秦國的偶然性,但是除了這個因素,六國所犯的錯才是主因。有人認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1.趙國

    三家分晉之後,趙國成為三晉中最有能力阻擋秦國東進的國家。但是趙國偏偏出了一個壯年就退居二線的趙武靈王,不僅如此,他還讓大兒子做代王,小兒子做趙王。之後趙孝成王聽信讒言,不信廉頗,導致長平大敗。最後,如果趙王遷信任李牧,趙國也不會迅速敗亡

    2.南韓

    南韓的悲劇是韓非生不逢時。韓非是比商鞅更偉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如果能得到韓王的信任和重用,有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一定能讓南韓強大起來。但是,韓非出生時,秦國大勢已成,而南韓國力卻大大不濟,歷史沒有給韓非時間和空間,這是韓非的悲劇,也是南韓的悲劇。3.魏國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首霸,而且持續近百年,如果照此下去,完全有可能統一天下。然而,魏國因桂林之戰、馬陵之戰一蹶不振,傑出的人才不斷外流,比如吳起、商鞅、孫臏、范雎等。戰國末期,魏王又將能幹的信陵君罷免賦閒。如此治國,焉能不滅?

    4.燕國

    燕國國力弱小,又位於偏遠的遼東之地,本來無關大局。可是,燕國卻享受了秦國“遠交近攻”的一切好處。一是燕國弱齊,齊國是東方大國,是秦國的主要對手,燕國卻積極謀劃五國伐齊,佔領齊國五年之久;二是燕國疲趙,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需要休整,可這個時候,燕國對趙國發動了戰爭,打了三年。5.楚國

    楚國是七國中土地面積最大的諸侯國,也是力量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然而,戰國時期,楚國的政治昏庸,明君極少,李園的誤國更是加速了楚國的滅亡。

    6.齊國

    齊國是傳統的諸侯強國,有明顯的地理優勢。但是,五國伐齊,田單復國之後,齊國就一蹶不振,沒有了當年的雄風。齊國片面吸取五國伐齊的教訓,對韓、趙、魏坐視不救,明哲保身,齊王企圖做五百里封王,可惜,這一切都只是夢。六國都犯了這麼多戰略的錯誤,焉能不敗?再加上秦國六世英明的秦王,秦一統天下就成了必然。

  • 5 # 小怪軟體管家

    大家好,這裡是小青春。

    我們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秦王掃六合而一統天下”,說的就是秦始皇統一了六個國家,結束了戰國紛亂的格局,真正的統一了古代中國,成立了秦朝,而秦王嬴政也成為了第一任皇帝,也就是始皇帝。那為什麼秦朝能制霸六國呢?

    戰國時期秦國原本是西邊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甚至差點被旁邊的魏國滅國。秦國真正的強大起來,是在秦孝公時期。秦孝公時,商鞅由魏國入秦國,開始商鞅變法,此後的的秦國大力獎勵軍功,嚴禁私鬥,獎勵耕織,嚴明於法,秦國的軍事實力,生產力迅速提高,逐漸成為強國。在秦武王時期向東攻擊南韓,秦軍進入到東周洛陽。再到秦昭襄王時期,剪除義渠,不僅使秦國沒有後患之憂,而且還使是秦國擁有了大規模的騎兵部隊,而秦莊襄王時期,擊破楚國東周的合縱攻秦,滅亡了東周。再到秦王嬴政繼位之時,秦朝已經有1/3的天下,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再加上嬴政的勵精圖治和野心勃勃,秦國制霸六國簡直輕而易舉!

    那六國又犯過什麼錯誤呢?

    趙國:趙國貪心上黨,但是卻沒有能力搶到,結果引火燒身,引發長平之戰,臨陣換將,任用紙上談兵的趙括,結果趙國青壯40萬人被坑殺,國力大損。後趙王聽信讒言,殺了李牧,自斷臂膀。

    魏國:戰國後期的魏國,只知道畏懼秦國,只要秦國一打,就割讓土地,唯一一個讓秦國擔心的信陵君魏無忌,還讓魏王給坑死了!

    楚國:春申君黃歇專權與於前,李園作亂於後,楚國自亂陣腳。

    總而言之,秦國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的走向!

  • 6 # 劉航廷12138

    看大家都在回答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其實我感覺這就是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給強加上的。我來補充一個很多人都會忽略但是比較嚴重戰略錯誤。那就是五國伐齊。

    很多人看到這就有疑問,你說對秦國的戰略失誤,跑到齊國幹嘛?彆著急,接下來我會給大家解釋。

    在戰國中期,能和秦國角力的也就只有齊國,二國稱東帝西帝,兩國都互有勝負。甚至齊國在匡章的帶領下攻下函谷關。所以在當時其他各國都相對比較安全。

    但是隨著齊國吞併宋國,戰國的恐怖平衡開始打破。由於齊閔王田地好大喜功,步子邁的太大使其他各路諸侯都對齊國表示不滿,再加上老仇人燕國的挑撥,在樂毅的帶領下有了五國伐齊的這場好戲。雖然後來田單復國,但是齊國國力大不如從前。這場好戲最大的贏家不是報了仇的燕國,而是除掉一個心腹大患的秦國。

    自此秦國攻打山東六國再無半點顧忌,而且齊國也是冷眼旁觀的看著秦國攻打其他五國,最後直接投降的下場。試問倘若長平之戰齊國援助戰國,或者秦國傾全國之力打楚國的時候,齊國出一點力就足以擊垮秦國。

  • 7 # 彼岸歷史

    六國在與秦國的對峙和交戰過程中犯了很多戰略性錯誤,比如“合縱”的不徹底、聯盟的不牢固、戰略思想的陳舊等等,但最嚴重最典型的錯誤還屬“遠攻近交”,而這其中做得罪差的又屬齊國。

    一、“合縱”的不徹底。這一點最典型的體現就是“五國攻秦”。從公元前四世紀末六國感覺到秦的威脅到嬴政當國,一共發生了五次攻秦。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在位,在魏國公孫衍的操縱下,趙、魏、燕、楚、韓五國發起第一次對秦戰爭,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合縱”。第二次,公元前298年,齊、韓和魏三國參與了攻秦。第三次是公元前287年,五國打到了函谷關,但因內訌而撤退。第四次進攻於公元前247年,五國大軍打到函谷關再次無功而返。第五次是公元前241年,嬴政當國,這是最後一次聯合進攻秦國,五國依舊戰敗。這幾次攻秦的共同點是虎頭蛇尾,要麼是因為聯軍意見不一,要麼是因為秦國的分化瓦解,再要麼是因為五國之間爭權奪利,反正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尤其是最後一戰後,六國對秦國完全變成守勢。

    二、聯盟的不牢固。這一點最典型的是齊、楚聯盟,最悲催的是楚懷王。公元前312年,齊、楚挾前一年勝秦之餘威簽訂戰略友好協議,這讓秦國惶恐不已。在這一背景下,張儀來到楚國,提出了一個讓楚懷王無法拒絕的動議:如果楚、齊絕交,秦國將把六百里商於之地送給楚國。結果楚懷王腦子一熱就同意了,在果斷迅速地與齊國實現斷交後,秦國的許諾卻成了“六里”。惱羞成怒的楚懷王以舉國之力伐秦,卻不料三戰三敗,反而連關中六百里都給丟了,國勢從此更是一蹶不振。

    三、“遠攻近交”的錯誤戰略。代表國家是齊國,代表人物是孟嘗君,代表戰役是齊、韓、魏三國聯軍伐楚、伐秦。先說伐楚。公元前301年,由於不滿意楚國與秦國結盟,孟嘗君約上韓、魏兩家大舉伐楚,搶得冶鐵名城鄧和宛。但由於齊國和這兩座城市不接壤,於是就都歸到了南韓名下,齊國下力不討好、賠本賺吆喝。而這兩座城市在八年後的“伊闕之戰”中全成了白起的戰利品,相當於齊國給秦國作了貢獻。再說伐秦。以第三次“五國攻秦”為例,這次是由齊國確切說是由孟嘗君發起,目的是為了報“雞鳴狗盜”之仇,齊國聯合韓、魏伐秦,經過兩年鏖戰,秦昭王認輸,還割了幾座城池給韓魏。這次伐秦,不僅齊國還是給別人做嫁衣),而且秦國的報復很快就來了,這就是公元前293年的“伊闕之戰”,韓、魏二十四萬顆人頭成為秦軍領賞的工具,“白瘋子”白起也由此一戰成名。對於“遠攻近交”的錯誤性,秦國名相范雎有中肯評價:“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闢千里,膚寸之地無得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

    而與之形成顯明對比的就是秦國的“遠交近攻”,比如結交齊國、蠶食韓魏,一步步實現戰略東移。同時還故意挑起其餘六國的矛盾,使其自相殘殺或者互不救援,最後讓秦國大得“漁翁之利”,當六國最終發現這一苗頭時已經為時已晚。

    四、戰略思想的陳舊

    這一點一方面體現在打仗上。從春秋到戰國,是“禮崩樂壞”最為嚴重的一個時期,其中的一個重要標誌就體現在打仗方式的改變上。原來的戰爭也是一種“禮”,比如“觀兵”和宋襄公的“不重傷”、“不傷二毛”以及“不鼓不成列”等等,不光不搞陰謀詭計,就連殺人都很少。但是,在秦國首創的獎勵機制(人頭)和白起的具體操作下,“以戰為禮”一步步過渡成為攻城掠地和殺人盈野,“伊闕之戰”和後來的“長平之戰”就是典型案例。不過,其他六國對此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還是以“五國攻秦”為例,前四次雖然對秦人有生力量形成了一定打擊,但卻幾乎沒有對其造成領土和人員上的削弱,這就很容易讓秦國在短時間內緩過勁來並對六國實行報復。這一點的反例就是“長平之戰”後被嚴重削弱的趙國。

    另一方面體現在所謂的“霸主”理想上。春秋第一霸齊桓公的指導思想是“尊王攘夷”,靠得是以德行威服諸侯,從齊國後來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們一直在延續著前人的老路,最高理想還是齊桓公那樣的傳統意義上的霸主——不殺人不滅國,打服了就行。像在對秦戰爭中,不管優勢多麼明顯,只要是秦國一示弱一認輸,以齊國為首的聯軍馬上退兵。這樣一來,雖然顯示出了大國的泱泱風度,但卻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到頭來坑得是自己。

    秦滅六國,雖然主要靠的是變法自強、王權的強化、人才的合理使用以及數代帝王的一以貫之等,但其中也有六國自我墮落和自亂陣腳的因素。所謂“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此秦國和六國之謂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荒野大鏢客2hdr校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