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坊間五千年
-
2 # 榮耀歷史
這幾人的關係牽扯著一樁清初公案,就是我們的孝莊太后(即大玉兒)與皇父攝政王的關係,是不是真像《孝莊秘史》中那樣的愛恨情仇。
先理一下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多爾袞的關係:努爾哈赤,統一建州、海西、野人三大女真部落後建立後金,隨後將汗位傳給了八子皇太極;皇太極在位期間,正式稱帝,建立清朝;皇太極駕崩後,九子福臨繼位,即順治皇帝,後清軍入關,統一中原。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十四子,努爾哈赤生前很受重視,他和一母同胞的阿濟格、多鐸原本在努爾哈赤死後,有權力爭奪汗位,最後敗於皇太極。但是多爾袞能力突出,跟隨皇太極東征西討之後勢力強大,皇太極駕崩後,長子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皇位,最後雙方都做出讓步,由福臨繼承帝位,多爾袞輔政。在率軍進入山海關,打下北京後,多爾袞的聲勢達到頂峰,被封為皇父攝政王。
那麼孝莊與這四個男人什麼關係呢?清初,為了拉攏蒙古,後金與蒙古進行大規模通婚,孝莊出自蒙古科爾沁部落博爾濟吉特氏,嫁給了皇太極做側福晉(大福晉是孝莊的姑姑),皇太極稱帝之後被封為莊妃,後來生下了福臨,福臨登基為順治帝,尊孝莊為太后,康熙繼位後,尊孝莊為太皇太后。
所以孝莊是努爾哈赤的兒媳婦,是皇太極的嬪妃,是順治的生母,更關鍵的是他是多爾袞的嫂子。
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建夷宮詞》上面是明朝遺民張煌言作的《建夷宮詞》,就說了一件事,就是皇太極死後,太后新婚。這裡的太后就是孝莊,新婚的物件就是多爾袞。
坊間傳聞為了幫助兒子福臨爭得皇位,知道多爾袞對自己垂涎欲滴,孝莊就拿自己為籌碼,答應下嫁,於是多爾袞支援福臨上位。對於這一秘史有如下幾個佐證:
1、多爾袞攝政稱號
福臨繼位後,多爾袞攝政,其稱號從攝政王變成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這已經在告訴天下人,多爾袞就是皇父,順治皇帝的父親,順治皇帝的母親是孝莊,那麼這中間的關係不言而喻。
2、史書記載多爾袞常到皇帝后宮
多爾袞死後,壓迫已久的順治爆發了,他羅列了多爾袞十四條大罪,宣佈多爾袞大逆不道,剝奪一些封爵,甚至還將下葬不到兩個月的多爾袞挖墳鞭屍。
這十四條大罪中有一條就是多爾袞經常出入後宮,擺明了就是說多爾袞淫亂後宮,具體物件是誰不知道,但是後宮中值得多爾袞如此大逆不道的又有幾人?
3、孝莊死後不願與皇太極合葬
清東陵是清朝入關之後修建的皇陵,早期順治、康熙都長眠於此,從雍正開始修建了清西陵,之後皇帝隔代分別在東西陵安葬。
看清東陵的圖片有些奇怪,因為在陵園的最外側,有一座昭西陵。昭陵,皇太極的陵園,是關外三陵之一,而昭西陵則是孝莊的陵園,孝莊不願意和皇太極合葬是否有所隱情,不願面見皇太極?
4、久久無法入土為安
1688年孝莊去世,康熙在清東陵外側修建了奉安殿停放其靈柩,但是終康熙一朝未將其下葬,直到1725年雍正年間才挖掘地宮下葬,中間長達38年,孝莊未能入土為安,這是康熙在懲罰她嗎?
以上的幾個原因都在指正孝莊與多爾袞那段不正當關係,但是事實如何呢?1、首先第一點,《建夷宮詞》是明朝遺民所寫,總共十首,裡面充滿著對清朝的汙衊,飽含亡國奴對滿人的痛恨,所以關於太后下葬的事情不可全信。
2、多爾袞多次出入後宮,因為沒有詳細記載,並不能直接說明孝莊與多爾袞有染。皇父的稱號其實與歷史上的“亞父”“仲父”等等沒有太大差異,只不過因為多爾袞位高權重,尊為皇父罷了。
3、相比較而言,三四兩點更有說服力,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孝莊沒有和皇太極合葬的原因是她死的時候,皇太極已經去世46年,地宮早已封閉很長時間,孝莊遺言不想再侵擾皇太極安息,另外和皇太極合葬的是她姑姑,皇太極的原配皇后,地宮有沒有她的位置都不知道,所以孝莊遺言不願回關外合葬,想葬在北京附近,和她的兒子、孫子們作伴。
這可難為康熙皇帝了,葬在清東陵不和禮制,因為清東陵是皇帝陵,皇后妃子等等都是從葬,孝莊貴為太皇太后,既沒有辦法單獨建陵,也沒有辦法從葬於順治。在其他地方建陵又違背了孝莊想和兒子、孫子作伴的遺願,康熙沒想到解決辦法,就在清東陵外側修建了奉安殿,暫時停放。
雍正繼位,他提出孝莊去世後國家風調雨順,說明孝莊的在天之靈對現在停放陵寢的地方很滿意,才會保佑清朝,於是下令就在奉安殿處修建陵寢,即昭西陵。
4、最後一點就是康熙不待見孝莊,此事更是無從談起,孝莊去世後的34年裡,康熙親自前往奉安殿祭祀拜謁了26次,而且因為孝莊生前喜歡慈寧宮旁的一座小殿,康熙下令全部拆掉,在奉安殿旁重建,如此種種,完全看不出來康熙對孝莊不滿,反而是慢慢的尊敬。
關於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就像雍正繼位一樣,都是清朝的公案,都有足夠的推測來推翻,但是就是沒有一錘定音的史料,所以這就是歷史的魅力,一切留於後人評說。
-
3 # 生活的仰角L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即清太祖,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愛新覺羅氏,出身建州左衛都指揮使世家旁系,清朝的主要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也是八旗制度的建立者,他將來源於女真諸部的鬆散力量凝聚在八旗制度之下。 努爾哈赤少年時曾以採人參為生,常到撫順關馬市進行貿易活動,後因父祖被明朝誤殺,努爾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遺甲”起兵復仇,開始了其建國稱汗、征戰一生之路。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諡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皇太極: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又譯黃臺吉、洪太主,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1626年,襲承汗位。1636年,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死,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清王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於瀋陽昭陵。
孝莊
孝莊皇后(名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蒙古科爾沁,系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她受封為莊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其一生培育、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君主。順治帝即位後,稱聖母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逝世於1688年1月27日,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最終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
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6歲即位,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滿族。崇德3年出生,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屬相虎,在位18年(1644年—1661年),死後諡號為: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陵寢清孝陵(河北遵化縣清東陵),廟號清世祖。
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別名墨爾根戴青,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極之弟,清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是清朝入主中原的重要功臣。 1635年,多爾袞率軍收降蒙古林丹汗殘部並獲得元朝傳國玉璽。皇太極稱帝后,封多爾袞為和碩睿親王。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佐順治帝,入主中原。1650年冬,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被追封為“清成宗”,諡號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皇帝。
孝莊,皇太極的側福晉
努爾哈赤,皇太極的老爸
皇太極,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順治,皇太極第九子
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孝莊是努爾哈赤的兒媳,是順治的母親,1643年,順治即位,稱聖母皇太后。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兄弟,為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是孝莊的小叔子
-
4 # 猴格大人
孝莊就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她是皇太極的西宮側妃,也是順治帝福臨的生母。1,與努爾哈赤的關係
努爾哈赤是皇太極的父親,身為皇太極的側妃,努爾哈赤自然就是孝莊的公爹,兩人是公媳關係。
2,與皇太極的關係孝莊是皇太極的西宮側妃莊妃,兩人的關係自然就是夫妾關係,一家子。
3,與順治帝福臨的關係孝莊是順治帝福臨的生母,兩人是母子關係咯!
4,與多爾袞的關係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也是皇太極的十四弟,順治帝福臨的十四叔,所以,孝莊與多爾袞是叔嫂關係。
至於太后下嫁攝政王,則是千古疑案,誰也說不清攝政王到底娶了孝莊沒,但是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多爾袞攝政時,孝莊還只是莊妃,並不是太后,所以說太后下嫁肯定不是她。她是在多爾袞死後才被尊為昭聖皇太后的。
就是這樣。
-
5 # 文史侃大山
孝莊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與努爾哈赤的關係:天命十年(1625年)孝莊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孝莊為努爾哈赤的兒媳婦。努爾哈赤是她的公公。
孝莊與皇太極的關係孝莊與皇太極為夫妻關係。天命十年嫁給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封孝莊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帝即位,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
孝莊與順治的關係孝莊與順治為母子關係。 順治為清朝的第三任皇帝,由於繼位時年齡尚小,尤其叔父多爾袞把持朝政,孝莊皇后垂簾聽政,順治帝小時候純屬傀儡皇帝。後來多爾袞去世,順治才得以恢復大權。但是由於其缺乏經驗,剛愎自用,孝莊在朝中依舊有很強的話語權。而且對順治的嚴格要求,導致母子二人關係緊張。 孝莊文皇后侄女嫁給順治,順治卻強硬廢后。更加深了母子之間的矛盾。後因順治迷戀董鄂妃,而孝莊卻不同意順治立其為皇后,母子之間隔閡更深,在董鄂妃去世後,順治傷心過度,不顧國家社稷出家為僧,也讓孝莊對其徹底失望。後順治去世,孝莊扶持孫子康熙上位。
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多爾袞為皇太極努爾哈赤的親弟弟,多爾袞一生功勳顯赫,清朝定都北京後,多爾袞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從國事上看,孝莊與多爾袞乃君臣關係,從家事上看,孝莊與多爾袞為叔嫂關係。
多爾袞一生功勳顯赫,清朝之所以能夠成功定鼎中原,多爾袞居功至偉。清朝定都北京後,多爾袞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多爾袞一生功勳顯赫,清朝之所以能夠成功定鼎中原,多爾袞居功至偉。
歷史上對於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關係,一是說二人為夫妻關係。明朝遺臣張煌言在他的著作《建夷宮詞》中寫道:“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明確指出孝莊太后下嫁給了多爾袞。考慮到張煌言是明朝人,有故意抹黑清朝皇室的嫌疑,所以他的這首《建夷宮詞》只能當作旁證。
但是多爾袞死後即遭到順治的清算,其中有一條罪狀是“親到皇宮內院”。皇帝的後宮是非常私密的地方,能進入裡面的一般只有皇帝,即便是成年皇子都不得入內。但多爾袞卻能進入後宮此外,在《清世祖實錄》中提到過“睿王(多爾袞)攝政時,皇太后與朕(順治帝)分宮而居,每經累月,方得一見”。清朝皇帝講究的是以孝治天下,當時孝莊太后住在慈寧宮,順治皇帝住在乾清宮,兩宮相隔並不遙遠,為什麼要“每經累月,方得一見”呢?是不是因為二人已經洞房,所以順治不方便去給母后請安呢。 至於第二種關係,二人之間可能真的只是以禮相待的叔嫂關係了。
-
6 # 澳古說歷史
其實這之中孝莊與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的關係是清晰無比的,可能有疑問的就是和多爾袞的關係。
孝莊與皇太極的關係。滿蒙聯姻在清初(後金),是清朝奉行的最基本的國策,為了聯蒙抗明,所以滿蒙雙方都會互相娶或嫁對方的公主或貝勒。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天命十年(1625年),身為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的孝莊就嫁給了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即位稱帝,孝莊受封為永福宮莊妃。
孝莊與努爾哈赤的關係。孝莊是皇太極的側福晉,那自然就是努爾哈赤的兒媳婦。
孝莊與順治的關係。崇德三年(1639年),孝莊在永福宮生下順治,也就是孝莊是順治的生母。
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理論上來說,作為皇太極的弟弟,孝莊自然是多爾袞的六嫂。但是現在史學界流傳著“孝莊下嫁多爾袞”一說,所以可能孝莊是多爾袞的妻子。
而史學界會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主要依據三點:其一明末抗清英雄張煌言寫的一首詩,《建夷宮詞》中的一首曾這樣寫道“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此時北京城早已被佔,慈寧宮自然就是清朝的太后所住,而在當時太后就是孝莊,所以自然這首詩就是寫孝莊的,那麼“太禮恭逢太后婚”不就是說孝莊大婚嗎?那在當時誰有資格娶孝莊呢?當然就是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多爾袞啦。
其二據蔣良騏《東華錄》記載,詔告多爾袞的罪狀中,不僅有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還有多爾袞“又親到皇宮內院”的記載,這似乎就是在隱喻著什麼。
其三孝莊死後在遺囑中特意說道“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就是不與皇太極合葬,這句話看似是為了不驚擾皇太極的安眠,但是是不是也是在說明著另外一種問題,就是孝莊下嫁多爾袞,她沒有臉再去見皇太極了呢?
當然針對以上的幾點論點,清史學家孟森先生在《太后下嫁考實》中曾一一反駁過。
他在開頭就曾說“清世雖不敢言朝廷所諱之事,然謂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攝政王,則無南北,無老幼,無男婦,凡愛述故老傳說者,無不能言之。求其明文則無有也。”,就是說太后下嫁一說在清末之前從未出現過,無文獻記載,甚至連坊間傳聞都沒有。
然後他首先對張煌言寫下的那首詩做出了反駁,其言“此則言之鑿鑿矣。然遠道之傳聞,鄰敵之口語,未敢據此孤證為論定也”,就是說張煌言乃是明人,對清朝難免會有汙衊之處,且只有這個證據不足以證明孝莊曾下嫁給多爾袞。
同時對於“皇父”之稱,他也做出來解釋,他說道“文之為稱,古有“尚父”、“仲父”,皆君之所以尊臣,仍不能指為太后下嫁之確據”,就是古代就有君主稱臣子為“尚父”、“仲父”的(如周朝姜子牙被周王稱“尚父”,嬴政稱呂不韋為“仲父”),所以照此為例,順治稱多爾袞為“皇父”無可厚非,仍不足以當做太后下嫁的證據。
至於“又親到皇宮內院”,又沒有明指是孝莊,或許是宮中其他妃子也未嘗不可能啊。
此外,對於第三點孝莊不與皇太極合葬,來作為孝莊下嫁一說孟森先生更是嗤之以鼻。其言“此說姑作為官文書藻飾之辭,不足恃以折服橫議。但太宗昭陵,已有孝端合葬;第二後之不合葬者,累代有之。......況列帝之後皆有此例乎”,就是說首先昭陵已有孝端皇后陪葬,況且歷代皇后不與皇帝合葬的又不是沒有,如孝惠皇后就與順治分開葬。
所以綜上所述,太后下嫁一說並不能被明確的下定論,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真的,我們也只能姑且的等著最後能有讓人為之信服的證據的出現吧。
-
7 # 豪哥讀史
孝莊太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原名布木布泰,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13歲那年,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深受寵愛,皇太極登基後被封為莊妃,生有皇九子福臨,也就是日後的順治皇帝。孝莊一生最為人熟知的,也是最大的謎團,就是她和多爾袞的關係。想要說清楚孝莊太后下嫁這個問題,就要先介紹一下福臨即位的過程。
1643年8月9日(舊曆)亥時,51歲的皇太極在瀋陽清寧宮暴卒,因為事前毫無徵兆,再加上皇太極並沒有指定接班人,所以王公大臣們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喪事同時,也在互相觀望,一場皇位爭奪戰蓄勢待發。
清朝在康熙皇帝之前,並沒有明確的皇位繼承製度,只是根據努爾哈赤臨終前的遺命,透過八和碩貝勒共同商議的方式選出繼承人。皇太極去世的時候,在滿清統治階層具有話語權的主要有7位王公貴族,分別是:
睿親王多爾袞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穎郡王阿達禮豫郡王多鐸如果論資排輩的話,3位郡王顯然無法和4位親王相比,鄭親王濟爾哈朗是皇太極的堂兄弟,也就不在繼承人範圍內。那麼,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其實只有多爾袞、代善和豪格三人。
其中,代善曾經是努爾哈赤看好的接班人,在皇長子褚英被殺後,他一度是大家公認的太子人選。只不過,代善的一些行為惹惱了努爾哈赤,最終沒能順利即位,他已經對殘酷的政治鬥爭感到厭倦,再加上此時年老多病,對於皇位並不是多麼感興趣。
不過,代善是正黃旗和鑲紅旗的掌權者,他的態度將會對事態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多爾袞和豪格想要繼承皇位,必須想辦法得到代善的支援。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當時35歲,多年來四處征戰,對後金政權和滿清王朝立有大功。而且,豪格得到了兩黃旗和正藍旗的鼎力支援,代善和濟爾哈朗也傾向於讓豪格即位。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最喜歡的一個兒子,自幼聰明伶俐,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更是優秀的戰略家和政治家,雖然年紀比豪格小3歲,但是他是豪格的叔叔,在滿清統治階級中的地位也很高。多爾袞的兩個兄弟阿濟格、多鐸都支援他繼承皇位,再加上身後有兩白旗勢力,多爾袞和豪格的競爭力其實不相上下。
在決定繼承人的會議上,鰲拜和索尼提議立皇子,結果被多爾袞趕了出去。緊接著,多鐸表示,要麼他哥哥(多爾袞)即位,要麼他自己來,也被多爾袞否決。多爾袞提議代善即位,後者以年老體弱為由婉拒。事情發展至此,豪格認為皇位非他莫屬,當有人提議讓他即位的時候,豪格竟然表示自己“福少德薄”,然後直接離席退場。
這時,支援皇子豪格即位的兩黃旗大臣和支援皇弟多爾袞即位的兩白旗大臣紛紛拔出佩刀,眼看著就要火併。就這樣,會議陷入僵局,多爾袞仔細思考後認為,哪怕自己強行登基,也只會導致八旗爆發內亂。但如果讓豪格登基,他作為對方的競爭對手,肯定會第一個被剷除。
於是,多爾袞提議由他和濟爾哈朗擔任輔政大臣,讓皇九子福臨即位。這樣一來,豪格、代善、濟爾哈朗等人都無話可說,隨即同意了多爾袞的提議。至於多爾袞為什麼要在皇太極的眾多兒子中選擇福臨,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第1,福臨當時只有5歲,年紀最合適,以便他長期把持政權;
第2,福臨的母親莊妃不僅受皇太極寵愛,而且地位比較高。
當然,多爾袞和莊妃年紀相仿,兩人私下裡肯定有交集,但他們有沒有就福臨即位一事達成某種協議,史料沒有記載,我們也不好妄加猜測。1644年,福臨正式登基,是為順治皇帝,母親莊妃為皇太后,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左右攝政王,後來濟爾哈朗被排擠出核心權力層,滿清政權實際上由多爾袞掌控。
在多爾袞執政期間,孝莊太后和他之間究竟有沒有發生什麼,史書沒有記載,當然即便真有私情,史書也不會記載。不過有三件事情,讓後人不得不懷疑孝莊太后和多爾袞之間的關係。
一、從叔父攝政王到“皇父”攝政王
從血緣關係上來講,多爾袞是福臨的叔叔,因此順治皇帝即位後,多爾袞就被加封為叔父攝政王,後來又加上一個字,稱為皇叔父攝政王。到這裡還沒有任何問題,既能顯示順治皇帝對多爾袞的敬重,又能體現多爾袞僅次於皇帝的地位。
但是不久之後,多爾袞變成了“皇父攝政王”,這就有些不合情理,無論是誰提出的建議,或者是多爾袞和孝莊太后有什麼考慮,這背後都一定有隱情。要知道,叔叔和侄子再親,也比不過親生父子,更何況順治皇帝一天天長大,他不可能不清楚“皇父”的含義,滿朝文武也沒有提出異議,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可能是大家對孝莊下家多爾袞事實的預設。
二、順治皇帝對多爾袞的瘋狂報復
平心而論,多爾袞對清王朝定鼎中原立有大功,他的貢獻不亞於開創後金基業的努爾哈赤和建立滿清政權的皇太極。因此,多爾袞在世的時候享有極高的待遇和地位,他和順治皇帝的關係也處得比較好。
但是當多爾袞死後,情況突變,順治皇帝似乎早有預謀,他要將自己壓抑多年的不滿發洩出來,同時也要徹底擺脫多爾袞和母親之間道不清說不明的曖昧關係給他造成的負面影響。
於是,順治皇帝下令將多爾袞的罪行昭告天下,撤銷所有的爵位、諡號,連宗籍都被削奪。更令人震驚的是,順治皇帝竟然派人將多爾袞挖墳掘墓,鞭屍梟首,曾經不可一世的“皇父”攝政王、義皇帝,死後僅僅1個多月就變成了千古罪人。
三、孝莊太后的反常喪葬儀式
孝莊太后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君王,對清王朝有大功,不過有一個細節很容易忽略,她和兒子順治皇帝的關係非常不好。隨著年齡增長,順治和孝莊太后頂著乾的次數越來越多,很容易讓人懷疑,這與孝莊和多爾袞的曖昧過往有一定關係。
孝莊太后去世後,康熙皇帝下令將慈寧宮拆建遷移到孝陵附近,臨時建造了一座宮殿,稱為“暫安奉殿”。就這樣,孝莊太后的靈柩竟然在這個臨時宮殿裡停放了38年,直到雍正皇帝即位後,才下令將孝莊太后安葬。
不過,清廷為孝莊太后單獨修建了一座陵墓,在清朝的喪葬制度中,這極為反常。要知道,孝莊太后是皇太后,也就是皇帝的正妻,按照制度,死後應該和丈夫合葬。
康熙和雍正肯定不會故意“坑人”,清朝之所以採取這種特殊的喪葬方式,應該是孝莊太后曾經留有遺命。那麼,唯一能解釋的原因,就是孝莊太后對皇太極有愧,不敢死後與他相見,至於是哪方面有愧疚,可能和多爾袞有極大的關係。
個人觀點:孝莊下嫁多爾袞是存在的,但不是明媒正娶地“結婚”,而是私底下有密切的情感聯絡,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2個理由。其一,滿族部落文化中有兄終弟娶其嫂的風俗,即便孝莊太后真和多爾袞在一塊過日子,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其二,多爾袞和孝莊的時代,清朝已經受漢文化影響比較多,兩人畢竟身份特殊,即便兩人有私情,一旦公開化,傳出去多少有點不好聽,很可能會給那些反清人士提供更多抹黑滿清政權的說辭。
事實上,我們今天看到關於孝莊和多爾袞私情的記載,最直接的資料就是南明舊臣張煌言的《建夷宮詞》,而在官方史書中沒有任何相關記載。因此,孝莊下嫁多爾袞可能發生過,但出於政治原因進行了保密,但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部分訊息洩露出去後,被某些帶有反滿情緒的人添油加醋,就成了現在流傳很廣的各種野史故事。
-
8 # 靈楓歷史閣
順治是孝莊和皇太極的兒子,24歲去世,生了14個娃。他這麼能生,得感謝叔皇父多爾袞,也得感謝母親孝莊。
努爾哈赤是一代傑出梟雄,皇太極、多爾袞都是他的兒子,這兩人都和孝莊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而順治是孝莊的兒子。
孝莊,本名“布木布泰”,是個非常傳奇的女人。
她歷經4位帝王,串聯起了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還和重兵在握的多爾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她是科爾沁上美麗、有福氣的小公主,而“孝莊”,是她死後,孫子康熙皇帝給她的諡號。
孝莊與努爾哈赤,簡簡單單的公公與兒媳。
在很多影視劇中,努爾哈赤非常喜歡孝莊,經常把她接到身邊小住。
不過,在歷史上,兩人並沒有曖昧關係,只是簡簡單單的公公和兒媳。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時間線上來推論:
努爾哈赤,本來是明朝建州的左位指揮使,不甘寂寞四處征戰,統一了建州各部,自立為汗,建了“後金”政權。
孝莊與努爾哈赤的交集,應該在1625 年3月。
這一年,13歲的孝莊被親哥哥送到盛京,專門給皇太極當側福晉,與親姑姑哲哲共事一夫。
雖說,孝莊名份上是個妾氏,但到底是科爾沁草原的小公主,努爾哈赤多少還是會出席婚宴的。
而就在幾個月後,努爾哈赤就繼續出門征戰了,中途患上了毒疽,迅速離世。
按照這個速度,孝莊和公公努爾哈赤,應該是沒有多少來往的。
孝莊與皇太極,無可奈何的夫妻
孝莊嫁給皇太極之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嫁給了皇太極,生下了好幾個女兒。孝莊嫁給皇太極的12年後,她的親姐姐海蘭珠又嫁給了皇太極。
這姑侄三人,接連被科爾沁送到皇太極身邊,目的只有一個:努力生兒子,鞏固科爾沁和皇太極的關係。
《清史稿》: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來歸。
皇太極活著的時候,姑侄三人中最慘的,就是孝莊。
哲哲佔了大福晉的名義,一直都是正妻,雖然沒生下兒子,但好歹與皇太極有過夫妻情深的時候,後來也是相敬如賓。海蘭珠,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女人,是滿宮嫉妒的物件。帝王明目張膽的偏愛,在她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唯獨孝莊,在嫁給皇太極之後,情感備受冷落,地位一降再降。
天聰初年,皇太極剛當上汗位,孝莊是西宮福晉,後宮中排名第二。
天聰六年,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嫁給了皇太極,被封為東宮福晉,孝莊的西宮福晉自然就排到了第三。
天聰八年,皇太極娶了察哈爾林丹汗的遺孀,孝莊的地位又降一級
天聰八年,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來到了盛京,此後寵冠後宮,孝莊的地位再次下降……
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重新冊封五大福晉,孝莊排名第五,比她後來的三位,都排名在她的前面。
我想,如果不是孝莊的家世背景擺在那裡,她極有可能跌出前五,連五宮之一都佔不到。
在皇太極的後宮裡,孝莊的不受寵是擺在明面上的。
她生活的資本和勇氣,基本全靠孃家撐著。
幸運的是,孝莊生下了九皇子,有了福臨之後,她等於有了後盾。而這個後盾,將會開啟她後半生的輝煌。
崇德八年,皇太極在盛京猝死,生前沒有立儲。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勢力最強,對皇位虎視眈眈。
最終,兩虎相爭僵持不下,推舉了六歲的福臨當皇帝。
《清史稿·卷四·本紀四》: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儲嗣未定。和碩禮親王代善會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群臣定議,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
在多爾袞和豪格眼中,福臨就是個6歲的娃娃,他的母親孝莊就是個不受寵的妃子,拿捏起來應該相當容易。他們將明面上的鬥爭,隱藏到了暗處。
只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多爾袞也好,豪格也罷,他們都小看了孝莊。
孝莊與順治,一對冤種母子
順治幼年繼位,勢力不足,按照道理來說,在這種朝局困境下,他們孤兒寡母應當非常容易培養感情。
但偏偏,這對母子關係非常不好。
一來,孝莊和順治,都是強勢的人。
皇太極活著時,孝莊很少展露鋒芒。
一方面是因為皇太極並不喜歡過於太聰明的女人,他喜歡的是溫柔、會撒嬌的海蘭珠;另一方面,是孝莊沒有發揮的空間。
她看得非常清楚,無意爭寵,只想好好在後宮待著,做好科爾沁與皇太極之間的橋樑。
但是如今的形勢大不一樣了,她必須殫精竭慮為兒子思考,前朝後宮的所有事情,都必須在掌控之中。稍有不剩,她們母子可能連渣都不剩。
可是,孝莊沒有想到的是,順治雖然不到10歲,卻也是一個非常強勢、有主意的人。在尚武精神的薰陶下,福臨自小就有好勝的性格和天然的優越感,不允許自己的權威受到任何挑戰。
乳母想要陪他坐輦,他會毫不猶豫地拒絕:“此非汝所宜乘。”
這樣有主意的順治,根本受不了孝莊的強勢,母子倆難免有爭端。
二來,孝莊控制順治的婚姻,而順治剛好又是個情種。
為了能夠鞏固與科爾沁的關係,孝莊把順治的後宮安排得明明白白。
最開始,孝莊強行讓自己親哥哥吳克善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當皇后。順治不喜歡,強烈要求廢后,幾年後這位博爾濟吉特氏成了靜妃。
看這架勢,孝莊又趕緊從科爾沁另找了一個博爾濟錦氏,來給順治當妃子。
可是,接二連三送來的蒙古美女,都不是順治想要的,順治喜歡的是漢文化、通文墨、懂詩書的董鄂妃。
董鄂妃入宮後,基本是專寵,順治甚至還鬧著要立她為皇后。
自然,這一要求被孝莊狠狠拒絕。母子倆的關係,繼續惡化。後來董鄂妃早早去世,順治只能追封董鄂妃為皇后。
《世祖實錄》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后諭旨、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倐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諡號。諡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母子倆的這個結,更是打不開了。
三來,孝莊與多爾袞之間,被傳得不清不楚,順治作為皇太極的兒子,根本不能忍。
從年齡上來看,孝莊和多爾袞只差一歲。孝莊成為太后時是30歲,多爾袞31歲,正是男女火旺的年紀。
因為政務,兩人又經常在一起商討、爭議,討價還價時是獨處。外界有些傳言,自然也是在所難免的。
而順治,貴為一朝天子,是皇太極的兒子。在他的觀念裡,母親孝莊絕對不可以和別的男人不清不楚,否則就是對皇太極的褻瀆,是對皇帝的褻瀆。
但很多事情,是孝莊和多爾袞的交易,她願意為兒子付出,卻不想要兒子知道。在前面的基礎上,兩人的誤會只會越來越重。
多爾袞和孝莊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是政敵,是情侶,但不可能是“夫妻”
其實,到現在為止,孝莊和多爾袞之間的事情,尤其是“太后下嫁”,依舊是清朝三大謎案之一。
但是我認為,孝莊和多爾袞,可以是政治盟友,也曾是政敵,但絕對不可能當過“夫妻”。就算是有曖昧,最多也就是“緋聞物件”。
孝莊入盛京之前,應當從未見過多爾袞。入後宮之後,她就是皇太極的老婆。以孝莊的智慧和受冷落程度,她應該很清楚,如果她與小叔子多爾袞不清不楚,毀掉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有家族。
這種事情,孝莊不會做。
皇太極死後,孝莊和多爾袞,曾是很明顯的政治盟友。
多爾袞扶持順治,目的是想要攝政,比起豪格,孝莊孤兒寡母,自然更好控制。而孝莊,就是想要利用多爾袞的這種心態,逐個擊破。他們兩人,各有算計。
初期,多爾袞以清朝祖製為由,限制順治和孝莊的見面次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孝莊一個月只能見順治一兩次。其餘的時候,都靠著蘇麻喇姑給兩人偷偷傳遞訊息。
後來,孝莊和順治藉著多爾袞的手,扳倒了豪格。豪格在幽禁過程中被多爾袞害死,孝莊和順治還落了個仁慈的名聲。
《清史稿·卷四·本紀四》:辛丑,和碩肅親王豪格有罪,論死。上不忍置之法,幽系之。
在明面上,孝莊和順治讓多爾袞出盡風頭,讓他當攝政王,權傾朝野,免掉他的跪拜禮。甚至,孝莊還讓順治叫他“皇父”……
可實際上,當時大清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多爾袞打下來的,清軍能夠順利滅掉李自成,穩住朝廷,也都離不開多爾袞。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多爾袞,就是在明晃晃地“為他人做嫁衣”。而這些“嫁衣”的背後,很多時候都是孝莊和多爾袞博弈、商討的結果。
因此,有他們曖昧不清的傳言,也並不稀奇,而且這種男女曖昧,還有可能是真實。
畢竟感情向來是最不受控制的東西,以多爾袞的腦子,也許猜出了、看出了孝莊的利用,但這種利用一沒有實質傷到他的利益,二還帶有情感因素,選擇忽視也未嘗不可。
不過,關於“太后下嫁”的傳言,我認為它一定是謠言。
太后下嫁,最早來自張煌言的《建夷宮詞》,這張煌言是明朝遺民,本就對滿清有偏見。而他給出的依據,還是民間走訪、道聽途說。
這樣的宮闈秘事,宮廷正史 、野史不提及,你一個民間小老百姓倒是能聽說?
當然,還有人拿孝莊不願意和皇太極合葬也作為支援“太后下嫁”的理由。但我認為,這就更加可笑了。
就憑皇太極生前對孝莊的態度和恩寵,是個女人都一定不想繼續合葬,這和嫁不嫁多爾袞無關。
作為妻子,孝莊絕對對得起皇太極,作為母親,她也想把最好全部都給順治,恨不能為他遮擋一切風雨,強迫他娶妻,鬥多爾袞,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聲……
但年輕的順治,似乎並不領情,他認為孝莊不支援自己,把這些都當做了母親的政治慾望和控制慾。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一路上,父母總希望幫我們避掉更多的坑。可是,很多時候,正是父母的深謀遠慮,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他們太渴望被理解和支援了。
孝莊,終究是沒有等到母子和解那一天。1661年,24歲的順治去世了。他生了14個孩子,因為朝政有母親出力,軍事有皇叔多爾袞出力,他可以全身心投入愛情之中,並在悲傷中追隨董鄂妃而去。
這一次,孝莊牽起孫子玄燁的手,繼續走向龍椅。
好在,孫子康熙給了祖母理解和尊重,也讓孝莊得以安享晚年。
-
9 # 藍風破曉
孝莊串聯起了大清初期的政治格局!
沒有這個女人,大清可能會亂得一塌糊塗,大清往下的延續,很有可能難以為繼。
1、孝莊的出身
孝莊不是女真族,是蒙古人,而且來頭很大,她的祖上是哈布圖·哈薩爾,這曾是大蒙古國的“箭聖”,更重要的是,此人是成吉思汗的親弟弟。
這一支延續下來,就成了蒙古科爾沁部的一支了。
到孝莊的爺爺莽古斯時,已經是“箭聖”的第十八代了。
當時,建州女真崛起,努爾哈赤開始發展宏圖偉業。對於建州女真的崛起,莽古斯等人非常的不安。
1593年,女真族的四部海西葉赫、哈達、烏拉、輝發,加上蒙古的科爾沁、錫伯、卦勒察3部,還有建州女真的下屬部落長白山珠舍裡、訥殷2部,這九部,總共湊了3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努爾哈赤這一脈。
不得不說,比起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這一脈,所謂的“九部討伐”就像個笑話,一戰,“九部”就被擊潰了。失敗後,莽古斯等人準備議和了。
這樣的態度,努爾哈赤喜歡得緊,多一個聽話的盟友,要比多一個敵人好得多。
結交一些人,無非就是三樣,一是給予地位,二是給予金錢,三是給予美女。
前兩者自不必說,努爾哈赤還安排了美女,做莽古斯的女人。
對於這樣的努爾哈赤,莽古斯很佩服。
幾年之後,莽古斯的的美麗女兒額爾德尼琪琪格(哲哲)許給了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1614年,哲哲正式嫁給了皇太極。
這就是著名的“孝端文皇后”。
到這一步,我想大家都明白了:
期初,皇太極是孝莊的姑父,努爾哈赤就是孝莊的爺爺般的人物。
努爾哈赤和孝莊沒有直接的關係,當然,後來,漸漸有了“關係”。
2、孝莊與皇太極的關係
草原部落,遊牧民族,有時候很不講究,繼子可以娶後母,兄弟也可以娶嫂子。
公元625年,皇太極也娶了老婆的侄女,這就是孝莊。當時,孝莊僅僅13歲。
那一刻,姑父成了老公,以前的老爺爺努爾哈赤成了自己的公公。
我想,到此你已經明白了孝莊和努爾哈赤、皇太極的關係了:
努爾哈赤曾經是孝莊的爺爺輩人物,後來成了公公;皇太極原來是孝莊的親姑父,後來成了孝莊的老公。
關係理清楚了,很多人一定和好奇,為啥皇太極要娶孝莊這個“內侄女”呢?
這事和哲哲有關。
1614年,哲哲嫁給了皇太極,可是,十年過後,仍然沒懷孕。
那個年代,嫁到大戶人家,一旦生不出兒子,待遇就要降了何況一個也沒有生?
哲哲是科爾沁蒙古部落的代表,如果她失寵,科爾沁部羅就會“失寵”,因此,科爾沁部落、哲哲一起商量要再嫁一個好生養的過來。
選來選去,13歲的孝莊被選出來了,估計是“面像富態屁股大”。
孝莊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努兒哈赤還沒有死呢,但卻給姑姑帶來了好運氣,姑姑很快生了個女兒,之後,姑姑和侄女,賽跑似的,在9年之間,又各生了兩個女兒。
科爾沁部落急了,自己家族的女子們怎麼回事,連一個兒子都生不出來嗎?這不行啊!
於是,在公元1634年,科爾沁部落的吳克善送來了另一位科爾沁美女,這就是著名的“海蘭珠”,他是孝莊的親姐姐。
到這裡,一個皇太極,成了姑姑、侄女三人共同的丈夫。
這太為難孝莊了,自己家的老公,也是自己的姑父,也是自己的姐夫。
3、孝莊與順治的關係
海蘭珠來了後,快速得到了皇太極的喜愛。
看來,皇太極和曹操一樣,對熟女興趣更大啊!
海蘭珠來了後,地位扶搖直上,很快成為嬪妃中的佼佼者,地位僅次於姑姑哲哲。
1637年,海蘭珠生了一個兒子,皇太極一激動,大赦天下,可見對海蘭珠的喜愛了。可是,很快,這孩子就夭折了,這讓皇太極和海蘭珠痛不欲生。
此時,孝莊在後宮的地位實在是低,勉強排在第五位。
1638年3月,孝莊生了大胖小子,這就是福臨,從此,孝莊有了極大的話語權,命運發生極大的轉折。
1641年,海蘭珠病逝。
姐姐病逝,兒子漸漸長大,孝莊的地位大幅上升。
1643年,皇太極死了。
姑姑哲哲和孝莊共同的丈夫撒手人寰了。
一個皇帝死了,最重要的是,把接班人選好。
皇太極的接班人角逐很厲害,最厲害的兩個人物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和大兒子豪格了。
雙方爭執不下,眼看後金就要走入分裂的狀態。此時,有人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可以推福臨上位。
建議一出,馬上得到響應。
在豪格看來,自己當不了皇帝,弟弟當也可以。從多爾袞一方看來,福臨要比豪格上位更好,他們這一方的風險也會降低。
於是,福臨上位了,這就是順治皇帝。
一句話,孝莊就是順治皇帝的親媽,如假包換的那一種!
4、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
這是一段非常複雜的關係,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段關係。
從各種歷史資料的推理來看,多爾袞大機率和自己嫂子孝莊是情人關係。為何這樣說呢?
一是,多爾袞和孝莊的來往非常頻繁且親密。
二是,多爾袞為了順治的江山做事不遺餘力,而且在勢力非常強大的時候,都沒有把順治推下皇位,“篡權奪位”對多爾袞來說,其實不是難事。
三是,入關後,多爾袞先後被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從叔父到皇叔父,再到皇父,稱呼的改變說明了一切,說多爾袞和孝莊沒關係,鬼都不信。更誇張的是,多爾袞死後,還被追封為清成宗。
但是,多爾袞死後僅僅兩個月,就被順治掘墓鞭屍,如此行為,能看出順治對多爾袞的恨意,除非是殺父之仇,除非是辱母之恨,否則斷難做到如此。
或許,多爾袞和孝莊也曾情投意合過,但孝莊一定不是純粹的和多爾袞好,一定有政治目的,孤兒寡母,需要強勢人物庇護的。
多爾袞死了,順治一定明白了很多事,開始掘墓鞭屍。
一百多年後的1778年,乾隆才為多爾袞平反。
總之,多爾袞是孝莊的小叔子,同時,又扮演了孝莊的情人的角色。
我們從前往後看,哲哲、孝莊、海蘭珠,讓蒙古科爾沁部和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部建立了非常緊密的關係,這關係對清朝的發展,非常重要。
孝莊成了皇太極的妻子,生了小順治,讓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時,有了第三種選擇,避免了女真的分裂。
入關後,孝莊依靠小叔子兼情人的多爾袞,快速穩定了全國,而孝莊的付出就是自己。如果不是孝莊,多爾袞篡權奪位的機率會增加很多倍。
如果不是孝莊,順治死後,小康熙就無法順利掌權,大清隕滅的風險依然很大。
還是開頭那句話,孝莊幾乎串聯起了大清初期的那50年,如果沒有孝莊,大清很難國祚達到276年。
-
10 # 紀元的尾聲
孝莊太后可謂是大清的一位傳奇女性,她的一生,經歷了大清“五位”統治者(包括攝政王多爾袞在內),見證以及引導了清朝廷的崛起以及在中原的生根發芽,她在大清的地位,甚至比後來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都要高上許多。
關於“孝莊”這個稱呼,當孝莊太后還在世時,其實是並不存在的,因為孝莊之稱,乃是後人給她追封“諡號”,全稱是“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因為清朝不管是皇帝還是後宮的諡號都很長,所以大部分都選用簡稱),而孝莊的本名叫做“布木布泰”,是來自蒙古的博爾濟吉特家族。
所以,孝莊太后和後來的慈禧太后有一點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孝莊乃是蒙古族,慈禧仍舊屬於滿族,從這個角度來講,孝莊得到地位的難度,是要高很多的。
而關於孝莊的傳奇,以及他和幾位大清統治者間的羈絆,還得從滿蒙的聯姻說起。
努爾哈赤的崛起,滿蒙聯姻的形成。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大清的“祖地”赫圖阿拉建立“大金”政權,史稱後金。
這個政權乃是努爾哈赤對抗大明的開始,因為此前和明朝廷的種種矛盾,讓努爾哈赤的野心再也無法抑制,最重要的是,努爾哈赤已經逐漸統一了女真,並且懾服部分蒙古部族,他有了足夠的力量來正面對抗明朝廷,這股力量,比起明成祖、明宣宗北伐時候的敵人,都還要更加強大。
雖然說後金乃是遊牧政權,但卻並不代表著努爾哈赤是一個莽夫,他知道光靠女真的力量,是難以擊敗大明的,因為女真的勢力只在遼東地帶,而蒙古草原的力量,則是大面積輻射著、威脅著明朝廷的北方,所以“聯合”,才是努爾哈赤的重中之重。
對於蒙古,努爾哈赤堅持“恩威並施”,戰爭征服的手段很多,但是柔和的手段也不少,其中最讓蒙古人死心塌地的,就是他的“聯姻”策略。
只有聯姻,才能讓兩個民族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努爾哈赤一生有四任大妃(正妻、嫡妻),可四任大妃都是來自於女真部落的,之所以努爾哈赤自己沒有和蒙古聯姻,就是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時候需要的締結的關係太多了,根本都還輪不到蒙古。
所以想要和蒙古聯姻,並且讓蒙古的女子嫁到女真“不卑微”,努爾哈赤只能安排自己的兒子們和蒙古聯姻。
所謂“不卑微”,便是要給予蒙古嫁來女真的女方“正妻”的地位,而不是小妾的地位,因為只有是正妻,生下的兒子才會是“嫡子”,也只有是嫡子,才有最大的繼承權,如此一來,滿蒙聯姻所產下的後代,就是滿蒙關係穩定的最好保證。
在公元1614年,這時的努爾哈赤還沒有建立大金政權,不過卻早已經安排上了他的兒子們和蒙古貴族的婚姻,這一年,正是皇太極的第一任“大妃”(當時稱作嫡福晉)哲哲從蒙古草原出嫁給他的一年,而哲哲,乃是孝莊和海蘭珠的姑姑。
博爾濟吉特家族乃是大清滿族後世最可靠的血緣夥伴,原因就是在後金建立之前,雙方已經開始聯姻了。
除了哲哲以外,博爾濟吉特家族的布木布泰,在公元1625年也踏著姑姑走過的路,嫁給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極,這一年布木布泰才十二歲,因為姑姑乃是“正妻”,所以她只能當一個妾,做一個側室(當時稱為側福晉)。
這顯然是努爾哈赤和博爾濟吉特家族對兩個家族關係的“再次加碼”,之所以布木布泰會這麼年幼就嫁給皇太極,都是因為哲哲嫁給了皇太極這些年,都還沒有生下孩子,這顯然不符合博爾濟吉特家族的追求和利益,所以他們再次選中了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
孝莊在入關前的地位及存在感並不高。
孝莊生於1613年,在她未滿一歲時,姑姑已經出嫁了,她的“姑父”皇太極比她大了二十一歲,二人的年齡差距很大,但在政治聯姻面前,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所以孝莊,她是努爾哈赤的“兒媳婦”,雖然地位不是最高那個,但的確也算是努爾哈赤的兒媳婦。
或許因為嫁給皇太極的時候比較年幼,加上這本身就是一樁政治聯姻,孝莊可以說根本沒有受到過皇太極的什麼寵愛,甚至於,皇太極只是把孝莊當作“生育工具”,不排除博爾濟吉特家族本身都是這樣想的,在政治的角度來想問題,孝莊受不受寵,根本不重要。
或許是命運使然,孝莊嫁給皇太極不久,她都還沒有見過自己的“家公”多少面,“家公”努爾哈赤就駕崩了,公元1626年,在和袁崇煥對戰失敗後留下舊傷的努爾哈赤病亡,在他去世後,他的兒子皇太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繼承了汗位。
成為了大汗的皇太極,立即冊封自己的後宮,孝莊的姑姑哲哲被立為“大妃”,是為後宮之首,而孝莊則是被立為西宮福晉,地位僅次於哲哲。
由此來看,也許感覺孝莊的地位好像並不低,可事實上,這也只是“看起來”罷了,因為在不久之後,孝莊的地位會一次次被取代,一次次下降。
比如在1632年,又有一個“博爾濟吉特氏”嫁給了皇太極,史稱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當她和皇太極成親後,立即就被立為“東宮福晉”,地位要比孝莊高,所以孝莊在後宮中的地位排到了第三,而這,還不是盡頭。
在兩年後,皇太極又把蒙古林丹汗的“遺孀”博爾濟吉特氏納入自己的後宮,林丹汗的這個遺孀,正是後來的皇太極的“淑妃”,她的地位也高於孝莊,孝莊因此在後宮再次排在了後面。
林丹汗乃是蒙古抵抗後金“融合”的典型人物,他和大明聯合起來,阻止後金對蒙古草原的征服,可惜他卻被皇太極打敗,只能逃往青海,最終在青海染病去世,他的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因此改嫁給了皇太極。
從這一點來看,博爾濟吉特家族對愛新覺羅的投資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不管是年幼的還是二婚的,全部都用上了。
雖然孝莊一直都有給皇太極生孩子,但問題是她生的都是女兒,並沒有生出兒子,所以就沒辦法在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地位。
在淑妃嫁進了皇太極的後宮後,還不是孝莊地位降低的盡頭,因為不久之後,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也會嫁給皇太極,而讓人感到奇妙的是,皇太極一生都沒有對孝莊表現出多熱忱的態度,可海蘭珠,卻讓他愛得死去活來。
公元1636年,皇太極將大金的國號改為“大清”,後金政權也正式從一個汗國變成了一個帝國,整體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蛻變,既然帝國的體系建立起來了,而且皇太極也成為了皇帝,那麼他的後宮,也同樣要跟著“改變”。
皇太極將自己的後宮冊封了主要的“五妃”,這五妃分別是中宮皇后哲哲,東宮宸妃海蘭珠,西宮懿靖大貴妃娜木鐘,次東宮淑妃,次西宮布木布泰(孝莊)。
這五妃都是來自於“博爾濟吉特家族”,不得不說,博爾濟吉特家族的投資十分到位,將皇太極的後宮都佔據了,而孝莊能進入這五妃之列,很有可能是因為她的出身,跟她是否受皇太極寵愛,並沒有任何關係。
入關之前,孝莊的地位便是如此。
改變孝莊後半生的男人:多爾袞。
皇太極在世的時候,孝莊的地位和存在感非常低,那麼孝莊又是怎麼蛻變到後來的孝莊太后的地位呢?
這裡就需要提到孝莊命運的貴人:多爾袞。
公元1643年,因為海蘭珠去世所造成內心過度悲傷的皇太極也跟著離開人世,在他駕崩之前,他沒有立下繼承人和遺詔,所以導致他的弟弟多爾袞和他的長子豪格爭奪大清的皇位。
這場爭奪,還是多爾袞更勝一籌,只不過,豪格沒當上皇帝,多爾袞也沒當上,當上皇帝的,乃是孝莊的兒子,愛新覺羅·福臨。
福臨誕生於1638年,因為在福臨之前,皇太極和海蘭珠的兒子早夭,所以皇太極對此後出生的兒子都沒有表現出什麼父愛的態度,福臨就是如此,所以他在六歲的時候能當上皇帝,跟皇太極沒有關係,而是和多爾袞有關係。
在多爾袞和豪格對皇位無休止爭吵的時候,多爾袞卻提出讓福臨來當這個皇帝,自己只當輔政的攝政王,這個提議很合理,可大家不知道的是,為什麼多爾袞選了福臨。
有的史書說,在多爾袞和豪格鬥爭期間,孝莊的侍女蘇墨爾(蘇麻喇姑)和多爾袞往來密切,甚至孝莊都有多次和多爾袞的接觸,所以福臨的皇位,跟孝莊與多爾袞的交涉息息相關,這也難免後世人給他們兩人安排了“曖昧關係”的藝術形象。
在福臨登基後,孝莊的身份一躍成為了“太后”,比自己的姑姑哲哲都要高,所以孝莊的地位改變,也不是皇太極安排的。
而多爾袞和孝莊的具體關係,歷史根本沒有給出任何記載,唯一的線索就是,多爾袞在大清入關後,要求福臨對他的稱呼從“叔父攝政王”變成“皇父攝政王”,換句話來講,那就是多爾袞要福臨喊他做父親。
是什麼事情讓多爾袞有勇氣這樣做,當孝莊還在世的時候,多爾袞都絲毫不怕太后的憤怒讓福臨喊“皇父攝政王”,這背後的因由,不得不說十分耐人尋味。
公元1644年,多爾袞擊敗李自成後帶著清朝廷入住北京,進入了北京後,多爾袞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改變天下人對大清的態度,主要還是暴力政策,譬如剃髮令,也是有了多爾袞的存在,大清才迅速地穩定了局面,直到公元1650年多爾袞在河北去世,大清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政體了。
順治、康熙時代:孝莊地位最高。
在多爾袞去世後,順治也只是十二歲的年紀,仍需要有人輔政,這個時候,孝莊做為太后,就不可能再讓什麼“攝政王”冒出頭來,於是她開始了“輔政”的歲月,走上了歷史上幫兒子掌管江山的太后女強人道路。
或許博爾濟吉特家族也沒想到,他們的“投資”,竟然是孝莊的回報率最高,而他們也是大清的“外公”、“外戚”,地位自然是不容小覷。
孝莊走上政治的道路,也可以說是“後知後覺”,或許她自己都沒想過能發生如此巨大的變遷。
此時的孝莊,已經經歷了四位“皇帝”了(多爾袞在去世後曾被追封為清成宗),要說朝堂上的話語權,孝莊既是太后,又經歷瞭如此多的變遷,自然是十足。
後來福臨長大後,孝莊也沒有抓著權力不放,而是讓兒子親政,所以孝莊和那些戀權的女強人不同,她十分維護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孝莊後世好名聲的根源。
只可惜福臨福薄,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染上了天花,最終匆匆駕崩,在離世前,他結合了母親孝莊的意見,立了年幼的玄燁為太子,在他駕崩後,玄燁登基為帝,時年僅有八歲,玄燁也就是大清的聖祖皇帝:康熙。
因為孫子年幼,孝莊還是要幫忙輔政,顧命大臣主外,孝莊負責把關,而康熙也在祖母的保護下安全長大,康熙因為年幼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極少,幾乎是等於沒有,所以他和祖母很親,他一生最尊敬的,就是自己的祖母孝莊。
有了孝莊的陪伴,康熙成為了一個年輕有為的皇帝,在康熙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687年,孝莊病逝,享年七十五歲,在她去世之際,康熙悲痛欲絕,甚至自稱“臣”祈求上蒼,減去自己的壽命給孝莊續命,可這始終只是幻想。
孝莊在去世之前,要求康熙不要將她和皇太極合葬,而是埋葬在“關內”(皇太極葬在遼東,屬於關外),康熙應允,後來由雍正建立了“昭西陵”,讓孝莊在此長眠。
結語:
將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也算在大清皇帝之列,大清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其中孝莊就經歷了四位皇帝,若是將被追封為清成宗(後來被廢除)的多爾袞也算在其中,那麼孝莊就經歷了五位皇帝,所以說孝莊的地位和歷經的歲月,那是十分之厚重的。
而孝莊,也從青蔥少女,成為了一國之母,從考慮自己的心事,變成國家大事,這其中的蛻變,是她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若說這不是命運,又有什麼能夠解釋呢?
孝莊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傳奇”,她不戀權,也不懦弱,保護著年幼的兒子和孫子安全地接過權力,這種行為是偉大的,正如康熙在痛哭流涕時所說,若是沒有祖母的庇護,他的將來,或許就不存在了。
-
11 # 九零後說書人
1648年。36歲的多爾袞來到侄兒老婆的房間,杜勒瑪知道躲不過,身上的衣裳自然落下。多爾袞開口道:“放心吧,你丈夫豪格犯的錯,不會牽連你和孩子們!”話音剛落,兩個人默契地進行撲克運動。孝莊得知訊息,心裡盤算道:好傢伙,終於逮到機會了。
《清實錄·世祖實錄》中有記載:“睿王墳園,因伊罪惡竟行毀壞,似屬太過。其房屋門牆俱著修理,柱用黑色,仍命信郡王撥人看守。”
雖然順治並沒有直接承認是他下令對多爾袞“挖墳鞭屍”,但是也可以看出來在多爾袞死後,屍體確實受到了非人對待。
多爾袞乃是清初權勢最盛的攝政王,大清王朝能夠入關,也是靠著他打敗李自成,之後勸說吳三桂投降換來的。那麼,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王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順治皇帝如此氣憤,竟然對自己的叔父下此毒手?
順治與多爾袞之間的矛盾,主要是因為孝莊太后,一位歷經四代君王的女人。
01:孝莊,蒙古草原的最美女子,小名“大玉兒”
孝莊太后,家族為成吉思汗家族之姓氏博爾濟吉特氏,從姓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其不一般的出身。孝莊的父親布和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貝勒,所以孝莊在蒙古的時候,也是一位公主。
孝莊出生後不久,她的父親就給她取名布木布泰,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天降的貴人”。古人講究名字的寓意,這個名字也昭示著她不平凡的一生,
孝莊出生的第二年,建州女真與科爾沁部交好,想要透過聯姻的手段加強聯絡。
於是,孝莊年僅15歲的姑姑就被嫁給了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這次聯姻為以後孝莊進入紫禁城墊下基礎。
13歲時的孝莊已經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因貌美加上顯赫的家世,成為蒙古草原最炙手可熱的女子。
但是,科爾沁部卻面臨著巨大威脅,此時的建州女真族早已不是安於一處生存的部落了。
努爾哈赤打敗了其他女真族,實力迅速發展,成為盤踞在東北地區的大氏族之一。而女真族與明朝的鬥爭也愈演愈烈,戰爭已經波及到蒙古科爾沁部。
經過慎重思考,漠南蒙古做出決策:再次聯姻!
這次的聯姻人物就落到了孝莊頭上,年僅13歲的她,成為科爾沁部的一張王牌。族長希望孝莊的出嫁,可以為科爾沁部帶來轉機,於是,皇太極連續娶了姑侄倆。
孝莊在哥哥的護送下,來到建州,成為皇太極的側福晉。
雖然孝莊當時的年紀小,但是因為實在是太美了,很快就受到了皇太極的喜愛,科爾沁部也算是鬆開了一口氣。
從此,這個來自草原的女孩子,帶著家族的希望,開始在紫禁城生活數十年。也許在那個時候,她自己都沒有想到一輩子會經歷那麼多的事,對整個清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02,孝莊與努爾哈赤:複雜的近親、姻親關係
就在孝莊嫁給皇太極的第二年,征戰四方的努爾哈赤抱著遺憾離世了。這位後金的第一位大汗活著的時候,為了建州女真四處征戰,成為大明朝最大的威脅。
雖然勞苦功高,但努爾哈赤在征戰的過程中,大肆進行殺戮,尤其是在攻打遼東的時候,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殺了個遍,致使遼東人大面積反抗。
而努爾哈赤因為這件事非常鬧心,無心處理政事。
後來,努爾哈赤發起寧遠之戰,卻不敵袁崇煥的紅夷大炮,被迫退回盛京。遺憾的是,就在當年,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一個多月就病死了。
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八子皇太極繼承了王位。而作為努爾哈赤的兒媳婦,皇太極的側福晉孝莊,也就成了新皇帝的西宮福晉。雖然孝莊是努爾哈赤的兒媳婦,但是因為建州女真與科爾沁多次聯姻,雙方都有親屬嫁過去。
努爾哈赤有一位側妃,也是來自博爾濟吉特氏,她的父親與孝莊的爺爺是親兄弟,所以她是孝莊的姑姑,那麼努爾哈赤也就是孝莊的姑父。
神奇的是,如果孝莊沒有嫁給皇太極,那麼從皇太極的皇后關係算,皇太極也是孝莊的姑父,努爾哈赤算是孝莊的爺爺輩。但是納穆賽的兩個孫女,分別嫁給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倆父子。從這很繞的關係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清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近親結婚非常恐怖。
03:孝莊與皇太極:他是自己丈夫,也是姑父
封建社會時期,道德倫理並非像如今這般重要,尤其草原遊牧民族,豪氣不拘小節,大汗去世了,兒子可以娶繼母,同時弟弟也可以娶嫂子。
孝莊13歲的時候,嫁給了自己親姑姑的丈夫,與姑姑共侍一夫。雖說孝莊嫁給皇太極是受家族安排,但是這其中跟她的姑姑哲哲,有很大關係。
哲哲與皇太極年紀相仿,但是自從嫁給皇太極後10餘年,她都沒有生育孩子。
要知道部落聯姻,為的就是加強彼此之間的親密度,所以生育子女,就可以長久地把這份關係延續下去。
哲哲沒能生下孩子,可把科爾沁部著急壞了,因為皇太極的後宮不止這一位女人,別的女人生下男孩,遲早會母憑子貴,地位超越身為皇后的哲哲。
所以,為了更好地把握住皇太極的心,哲哲想到了年輕貌美的侄女孝莊。並且根據“老人”的經驗,孝莊的形態是可以生下兒子的。
姑侄倆的關係非常好,後來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也嫁給了皇太極,但是哲哲對孝莊明顯好於海蘭珠。在哲哲的照顧下,孝莊很快地就熟悉了滿族的生活習慣,再也不是那個單純的女孩了。
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冊封后宮時,孝莊被封為莊妃,居永福宮。但是在這個時期,她的地位並不高,後宮嬪妃中排第五位,在後宮的日子裡,孝莊先後生下了三女一男,
好日子總會到頭的,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喜愛達到了一個痴迷的程度,後宮其他嬪妃敢怒不敢言。孝莊自然也不例外,雖然為皇帝生下了皇子,卻並沒有因此提高地位。
所以,孝莊與自己的“姑父”丈夫,感情並不深。只能說當初單純的孝莊,想著會在後宮跟皇太極恩愛的過一輩子,奈何自古帝王本無情,泡沫破碎後,也只能認真地生活著。
老天有時候很愛開玩笑,本以為能夠繼續為皇太極生子的孝莊,怎麼也沒有想到,隨著親姐姐海蘭珠的去世,自己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643年一天,對孝莊影響極大的皇太極因為海蘭珠的去世,加上心神不寧、工作煩勞,在盛京猝然離世。
30歲的孝莊成了寡婦,雖然沒有丈夫在身邊,但孝莊的人生也迎來了新的轉折點。
在多爾袞的幫助下,原本毫無勝算的兒子順治當上了新的皇帝。而因為兒子的原因,她得以成為太后,沒有像皇太極其他的嬪妃搬居到側殿,埋沒在時光裡。
那麼,多爾袞為何願意幫助孝莊這對母子呢?這還得從多爾袞與孝莊的關係說起。
04:孝莊與多爾袞:是小叔子,也是“藍顏知己”
瞭解孝莊和多爾袞關係的人都知道,這倆人不是簡單的叔嫂關係。皇太極當年去世的時候,時間匆忙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關於誰當皇帝,朝廷鬧得不可開交。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皇長子豪格和多爾袞都是有力的競爭者。豪格背後有老親王代善的支援,但多爾袞也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勝出。鬥爭持續了一個多月,最後結局卻讓人想不明白,永福宮莊妃6歲的兒子福臨成了皇帝。要知道在此之前,誰都沒有把皇位和這個孩子聯絡到一起過。
於是,關於多爾袞和孝莊之間的傳言就開始在後宮流傳了,甚至關於倆人怎麼約會的細節都有詳細的說法。更嚴重的時候,傳言太后將要下嫁給多爾袞,因為這件事,順治跟自己的皇額娘鬧翻過。
先不論孝莊和多爾袞是否真的有私情,但就說在皇位爭奪時期,多爾袞的臨陣倒戈,也足以證明倆人關係肯定不一般。要不為何還有其他皇子,卻單獨選擇了順治呢?
而且多爾袞只比孝莊大一歲,倆人有很多的共同話題。
尤其是在順治剛繼位的時候,根本不會好好“工作”,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做主,這也就為倆人的交往提供了充分的時間。
長期在一起商議事情,倆人的關係與日俱增,有時候可能會不太注意尺度。而長大一些的順治明白了男女之事,多次看見自己的媽媽和叔叔在一起親親密密,自然是十分生氣的。
就在多爾袞去世的兩個月,他的屍體就被人挖了出來,各種凌辱,足可見順治的氣憤程度。要不是因為孝莊的原因,順治何以生這麼大氣,這裡更坐實了倆人關係的不一般。
05:孝莊與順治:是母親,也是師長,更是對手
孝莊生下順治,成就了她的太后之路。也是因為這個兒子,孝莊成為了清初最有影響的女人。說起來,孝莊與順治不僅僅是母子,倆人還是師生與對手的關係。
順治剛出生沒趕上好時候,父皇沉迷於宸妃,不理會自己的母妃,所以連帶著順治也不吃香。但是隨著孝莊與多爾袞交好,順治的一生也發生了改變。
這種改變在起初並沒有給順治帶來快樂,因為成了皇帝,就不能與孝莊住在一起。加上當時多爾袞經常與孝莊私下見面,順治在也不方便,所以多爾袞命令順治每個月只可以跟孝莊見一面。
心思敏感地順治在心裡十分忌恨多爾袞,奈何自己沒有能力與之對抗,就把這股氣撒到了自己的母親身上,所以孩童時期的順治讓孝莊傷透了心。
即使孝莊也無法接受不能見兒子這件事,但為了兒子的長久發展,只能嚥下苦水。
在那段時間裡,她不能時刻教育自己的孩子,經常讓身邊的嬤嬤去看望順治,教育他如何處理當下的困局,所以孝莊也算是順治的老師。
好不容易順治長大,多爾袞也病逝了,孝莊以為自己可以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順治也不省心,結婚以後不喜歡孝莊為他挑選的皇后,反而是跟董鄂妃愛的死去活來。
甚至在董鄂妃去世之後,順治無心朝政,還妄圖想要出家為僧。
孝莊前期做的一切努力付之東流,她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就請了玉林大師前來開導順治,可謂是費盡了心思。
最後順治雖然沒有出家,但是幾個月後,順治因為憂思過度,生病去世了。而在這幾個月,孝莊為了讓順治振作起來,想了各種辦法,倆人也變成了對手的關係。
寫在最後:
滿清王朝直到福臨即位,才真正入主中原,成就了大清200多年的歷史。而在這些特殊年份中,孝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兒媳、妻子、情人到母親,她見證著王朝的發展。可以說是這些君主的一系列動作,才讓當初的少女大玉兒一步步成為後世知名的“孝莊太后”。
努爾哈赤統領建州女真東征西討,才會與漠南蒙古聯合,這是孝莊加入清廷的基礎;哲哲遲遲嗎沒有生下孩子,是導致孝莊“被迫”南嫁的直接原因;皇太極喜新厭舊,將孝莊推向了多爾袞的“懷抱”;和多爾袞聯合,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順治。
把這幾個男人的生平聯絡在一起,就會呈現出孝莊“傳奇、輝煌”的一生。而由孝莊串聯起來的清初50年,成就了大清200多年的歷史。在順治去世後,孝莊帶著年幼的康熙,一步步將大清王朝推向鼎盛。
回覆列表
為方便理解,姑且這麼類比吧:努爾哈赤就好比唐朝的李淵,皇太極就好比李建成,多爾袞則好比李世民。如果唐朝沒發生玄武門之變,李淵的帝位就由李建成繼承,再假如李建成早死,李世民就成了皇叔。
清朝就是這樣的情況,皇太極是大清第一位皇帝,他死後由年幼的順治繼承了帝位,多爾袞就作為攝政王,幫助順治完成皇太極剩下的工作,所以功勳非常巨大、有威脅到皇權的危險。
孝莊是皇太極的皇后、順治的皇太后。清朝入關後,孝莊需仰仗多爾袞完成統一大業,所以二人間接觸是頗多的,野史中也就產生了各種不好的傳聞。
順治帝自然無法接受母親如此受人編撰,於是多爾袞就死了……死因不明,成了歷史謎案、大家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如果你是順治,將會如何處理多爾袞的問題?
多爾袞的死又造成了鰲拜的崛起,因為孝莊、順治和幼年康熙,孤兒寡母的都需要有人保護,這才又出現了康熙除鰲拜的事情,其本質與多爾袞的死應是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