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香學社

    《人類簡史》

    作為一個純正路痴,騎行靠導航,出門靠問路,並且不分東南西北也看不懂地圖。讀書時候我幾乎是無法在腦海中浮現出1個平面的世界地圖的,更別說腦補1個立體的地球了。

    我嘗試在地圖應用中不斷地縮小比例尺,就可以看到一個世界地圖——這個過程很奇妙,從我所在的這個點不斷地飛上高空去看這個世界,彷彿世界就在你手中任君指點。

    讀《人類簡史》恰好有類似的感覺,但比之更甚。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以色列·1976-]眼界非凡,自帶上帝視角,不,簡直是從高維看低緯,那樣縱橫捭闔,遊刃有餘。

    這絕非一本編年簡史,告訴你那一年事情“如何”發生,而是以嚴絲合縫的邏輯告訴你歷史“為何”如此。赫拉利對於宗教、哲學、金融的解讀,是我淺薄的閱讀經歷中,最為熨帖妥當的一種。作者的視角更是全書異於一般意義上的“史書”的關鍵所在,跳脫出人類這個群體,仿若高維生物審視人類的一切,冷靜也不乏溫情——他恐怕是第一個在“史書”中討論個體幸福的人。

    然而讀它時,我近乎全程處於痛苦的狀態,似肚餓似胃痛似心肌梗塞。讀完後更是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遂作此文,望吾輩免受“戕害”

    what?一切都是虛構的故事?

    250萬年前,人類自東非開始演化,此後200萬年間人類不斷演化,雖然有了比較大的腦容量、會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學習能力與複雜的社會結構,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這兩百萬年間做為一種弱小、邊緣的生物而存在——採集植物、吃昆蟲還有跟在強大肉食動物後面吃些腐肉。在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裡,智人穩定居於食物鏈中端,我們只能採集植物和獵殺小動物並被大型食肉動物獵殺。

    直到7萬年前人類學會了八卦,這使得他們能夠明確區分部落中誰比較可靠可信,於是部落規模擴大,人類也能夠發展出更復雜緊密的合作形式。從“欺騙夥伴河邊有獅子”來讓自己獨享果實開始,人類漸漸能夠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資訊。據我們所知,只有人類能夠表達關於從來沒有看過、碰過、耳聞過的事物,而且講的煞有其事。

    《未來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著,中信出版設計的這個封皮甚得我心,這個類膚的質感真的好棒!全書30.7萬字,11章,406頁,建議按章進行閱讀。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人類的新議題,對這個新議題的論證,人類的未來。如果只打算對全書最“勁爆”的地方進行抽離的話,留頭留尾扔中間即可。雖然中間的論證部分很精彩,但我還是覺得有點長,而且翻譯的一般,總覺得有些詞語沒有用到點子上,可能是中國的社會科學領域發展有點慢,有很多新概念或者說新詞,不能合理且優美地用中文直接表達出來。

    我必須宣告的是:我沒看過《人類簡史》以及羅振宇微店裡贈的那本所謂讀書筆記,可能看完以後對這本書的觀點會有所不同。外加我還沒看《失控》《必然》《技術元素》《科技想要什麼》,KK的書我只看完了《新經濟 新思維》,當然這本小冊子真是神預言。

    羅振宇在其年終秀上推薦的書(優酷影片已停播,所謂轉向“得到”。以我的觀點來看,太碎片化的所謂學習,容易讓“成功人士”透過介紹如何成功實現“成功人士”自己的成功。我相信人應該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並且這個結構應該能夠不斷擴充,就好像人的神經細胞。羅振宇的這200期節目我全部看完,只能說,飯得自己一口口吃,不能吃嚼了之後的飯,但還是很感謝羅振宇的節目,畢竟200多期單口相聲,也能聽好久了)。

    按照十折(就是原價)的驚人價格買書一來是為了給那個長篇單口相聲一筆打賞,二來關於所謂未來,我也很久沒有補新知了(上次看這方面的書還是大三的《大資料時代》和塗子沛,可能現在都沒聽過了,然後就不知道自己在忙啥,雖然自己心裡很清楚,技術在飛速發展,天曉得什麼時候跨越質變點完成產業革命。直到阿爾法狗,我明白,該找本書刷刷認知了,所以就看了《奇點臨近》,嗯,除了翻譯的不咋地之外,整本書還是挺不錯的)。

    十折的價格其實只是現階段貴,經常逛張大媽的應該能感覺到主流B2C企業的圖書優惠越來越少,電子商務崛起那會帶來的圖書低價不會持久,以月常的某企業勳章券為例,2月份的200-80券,其公佈的領券成功人數印象中是23000,而3月份的200-80券已經成了24000(據微博資訊,這次勳章券分多次發放,3月10號上午10點發放6000張,3月11日零點發放6000張,還有12000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放的,反正熬到零點搶券,我也挺心累的由奢入儉難吶)雖然很多書很爛,但是選書這種事情是需要交學費的,不論是自己看還是跟著“成功人士”都是要付出學費的,人的閱讀品味是一定會變化的。看書這件小事,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時間。請不要說看啥都一樣,《如何閱讀一本書》最後附了一張書單,裡面的很多書基本上就沒參與過B2C的圖書專場。

    2016年的圖書市場,出現了一大堆簡史比如《極簡XX史》。我十分理解這件事情,畢竟現在人都忙,哪有時間去啃史家們寫的牆磚。如果發揮一下極限思維,最簡單的史書不就是年表麼?中華書局就有,做的和奏摺似的,讀書的時候可以腦補自己是四爺在批奏章(別想吳奇隆那樣的,多數人頂多是陳建斌)。歷史是人類站在當下看過去的總結,也是利用這個總結尋求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更是利用這個總結預估未來的手段,對一段一地之歷史,藉助這類簡史入門是自選動作,入門以後透過更多的閱讀做擴充套件,是規定動作。

    本書起手指出,隨著歷史的程序(後邊不要念詩!),饑荒、瘟疫、戰爭已經不再是人類的主要議題(每一個人類的個人的努力實現了這一切),人類的主要議題將會是長生不死、幸福快樂、升級成神。對全書進行梳理,首先是人與其他動物有什麼不同,以此說明當人成為神之後,神人會如何看待未成神的人,其次第二部分論證人文主義是如何影響和改變了這個世界,(對於人文主義這個詞是全書的重點,作為一個讀者,其實我覺得這個詞用的並不好,但又不知道能用什麼詞來代替掉),第三部分則是對未來的估計和預言。這個預言則是一個可以直接匯出的結論:一切都是資料,信資料得永生。

    本書提供了一個從資料來觀察世界的角度。從資料角度解析歷史的話,可以發現歷史的程序是這樣的:增加處理器數量,增加處理器種類,增加處理器之間的連線,增加現有連線的流通自由度。用另一套話來講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創新的作用,更大的市場,更加自由的市場。書中還有一個總結很棒,將文化史和政治經濟史更緊密地串聯起來:歷史是個意義不斷解體的過程。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產業革命,有三個流的速度是不斷加速的:資訊流,能量流,物質流。第一次產業革命從地底下召喚出了煤炭,以此為動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紡織工業破局,人類走向全球市場,物質流和能量流都在加速。最早的火車肯定不如當時成熟的馬車來的快。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大規模地應用石油,汽車開始賓士在路上,電力廣泛應用,化學工業蓬勃發展,糞便終究比不過合成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物質流和能量流更快了,電報、電纜、電話,讓資訊流極大加速,全球更加緊密地成為一個統一大市場。而我覺得《未來簡史》這本預言存在一個問題:能量流的爆發在哪裡?沒有能量流的繼續加速,書中的預言會實現麼?

    最後,作為個人,要看到的是,蒸汽機車開動了,雖然這車很慢,很醜,但是還是應該義無反顧地跳到火車上去,珍妮機已經到了,為什麼要抱著單錠紡紗機不放呢?雖然搗毀機器這種事會再次出現,畢竟同一件歷史事變會出現兩次,只不過,在這裡兩次都是鬧劇!

  • 2 # 青辰zq

    剛開始我是帶著好奇去看的,不過一看就停不下來那種。

    尤瓦爾·赫拉利橫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生態學、政治學、文化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簡單而精準的為我們介紹了人類的發家史以及對未來的猜想,不得不說一句天才。

    能以一己之力遊走諸多學科還遊刃有餘一句佩服不足以表達我的情緒……

    在浩瀚的文字記載歷史中以精簡精確的言語告訴我們人類的宗教、文化、國家、法律、信貸產生的源頭。

    我們人類一直以來都非常弱小,但是人類最後卻主導了世界為什麼。

    “語言”是我們稱霸世界的秘密。

    “農業”人類發展農業之前人口不足800萬,農業革命後人口幾何級身上遞增。

    “帝國”因人口迅速增長為了方便分配土地、水、資源等而產生的組織。

    “貨幣”因帝國內貨物價格不一導致交易困難從而產生貨幣。

    “宗教”宗教誕生前信仰主要分為泛神論、多神論、一神論,為了方便帝國思想的整合宗教因此誕生。

    “未來”自古以來人類一直飽受饑荒、戰爭、病痛的困擾也一直為此而努力著,現在饑荒基本沒有了,戰爭也消失了,那麼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長生”其實是未來,有史以來人類也一直在為長生而努力著,只是一直沒有成功而已。

    “人類”未來人類或許是半有機半無機的姿態(一半肉體一半機器),也有可能是生化生命的狀態……

    人類會成為神一般的存在嗎?

  • 3 # 小一大書悅讀會

    一、《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的副標題是:從動物到上帝,該書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一部重磅作品。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我們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瞭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

    演化的觀點並不是唯一判斷物種成功與否的標準。它一切只考慮到生存和繁殖,而不顧個體的痛苦或幸福。雖然就演化成功而言,馴化的雞和牛很可能是最成功的代表,但它們過的其實是生物有史以來最慘的生活。動物的馴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蠻作為上,而且隨著時間的前行,殘忍程度只增不減。

    ——第五章 史上最大騙局

    1896年,嚴復先生譯成《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中國近代最有影響力的觀點之一,然而《天演論》從未安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今日之中國似乎較之當年有過而無不及,它從知識分子的口袋裡溜出來,爬進了眾多民眾的心坎。

    當拜金主義橫行之時,有人把這當作“適者生存”,崇拜金錢就是商業社會最大的適應;當青年放棄甩開易碎的夢想、踏入腥風血雨的跑道,人們議論“物競天擇”,競爭是上天選擇的手段,沒人有放棄競爭的權利,棄權等於淘汰;當制度不興、良善受欺之時,既得利益者宣稱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們把持權柄、阻礙變革卻狡辯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彷彿人類花費百萬年進化而來的文明制度,遠比不上茹毛飲血的叢林法則。

    而大多數被人魚肉的普通民眾也樂得接受這樣的理論,它為被剝削、被壓迫、被奴役的人們找到了自我解脫的出口:我這樣卑微正是因為我弱小,我備受欺凌因為服從強者是自然賦予的使命,可是這種觀點卻偷換了一個核心字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等於“物競天擇,強者生存”。

    比起語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會習俗,錢的心胸更為開闊。所有人類創造的信念系統之中,只有金錢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的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年齡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視。也多虧了有金錢制度,才讓人就算互不相識、不清楚對方人品,也可能攜手合作。

    ——第十章 金錢的味道

    單說咱們常見的家畜——豬,變身食物正是豬適應自然的結果,自然殘酷、天敵眾多,依附其他強大生物存活似乎是不錯的求生手段。人類這一目前階段最具統治力的生物,成為豬利用的工具,雖然個體的幸福得不到保障,但生物基因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儲存,基因的儲存與傳承才是生存,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同理,在植物界進化成功的例子是小麥,作為一種對生長環境有嚴苛要求的植物,它向人類獻祭自己的大部分子孫換取人類的保護,用一個不甚恰當的說法:人類以為自己種植小麥,其實是小麥在奴役人類。

    所以,誠如所見:在生物進化領域,適應並不等於強大,恐龍碩大無朋,在天災面前卻無處躲避;自然選擇層面的競爭不以個體為考量而是審視物種整體,在整體存活的大目標下個體的幸福完全可以犧牲。這確是事實,殘酷的事實。

    面對如此冷血的自然,人類能夠登上頂端的,是因為選擇了一條不太一樣的、更危險的路徑:沒有追求獅虎猛獸一樣極致的“強”而選擇比豬牛更進一步的“適”。放棄迅捷靈活的四足選擇直立行走,擴充套件視野,解放雙手;放棄強健的肌肉選擇更大的頭腦,製作、利用工具,極大提高適應性。

    自從法國大革命之後,全球人民逐漸同意“自由”和“平等”都是基本的價值觀。然而這兩者根本就相互牴觸!想要確保“平等”,就得限制住那些較突出的人;而要人人都能“自由”,也就必然影響所有人的平等。自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全球政治史可以說就是講述著要如何解決這種矛盾。

    ——第九章 歷史的方向

    人類進化史就是從“強者生存”向“適者生存”轉變的過程,而人類文明史正是一個擺脫叢林法則的過程,我們不再遵從野性而選擇理性,遠離蠻荒尋求智慧的曙光。百萬年前,非洲大地,靈長類動物中的一支嘗試著直立行走、嘗試著製造工具,百萬年後,我們居然看見了住宅、橋樑、手機、衛星,現在,這種靈長動物還嘗試著向各種神明祈禱、嘗試著尋找地球之外的他族。從動物到上帝的過程中到底經歷了什麼?這本書希望尋找答案,窺視其中的關鍵選擇:適應遠比強大重要,文化遠比武力強大。

    這些遠古人類和一般動物比起來就是沒有什麼特別。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後代某一天竟能在月球上漫步、分裂原子、瞭解基因碼,還能寫寫歷史書。說道史前人類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們在當時根本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也不見得比大猩猩、螢火蟲或是水母來得多。

    ——第一章 人類:

    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二、《未來簡史》

    這本書以人類的貧窮疾病戰爭為開端,你也許無法現象,一場疾病就能夠奪走三分之一人類的性命,作者以告別貧窮和疾病戰爭之後的未來時代為時間線,提出人類尋求幸福快樂永生與神性為目標的新議題。

    作者透過與其他動物相比較,來揭示智人的存在,以及揭示了這個世界的宗教和人文主義夢想可能導致人文主義的崩塌。看似沒有規則的背後,其實有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智人追求幸福快樂成為神人的過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這個魔盒裡面裝的是資料魔鬼,這個魔鬼不斷吸收人類上傳的資料資源之後,胃口大開,甚至具備了左右人類感知、意識的超能力。

    最後作者的結論是:信資料得永生!

    作者認為這是一種新的主義,它將是未來的主宰,它將是那個未來的主宰,它既非倡導人即是神的人文主義,也非倡導人人皆可皆應享有精神肉體的自由的自由主義,資料主義將是未來的最終話語!

    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資料為王的年代,民主選舉制度都有可能消亡。那麼,最終的權利會在誰手上?答案是:極少數億萬富翁和少數利益集團。

    那我們這些無名的蟻族地位何在呢?

    其實我們並不是百無一用的,至少我們也是這個巨大系統中的一個微小晶片,我們至少透過我們的記錄、上傳、分享,餵養著這個資料猛獸,只是我們普通人明知我們在失去自由,失去隱私,卻依然在樂此不疲。

    正如資料主義時代,新的座右銘(或墓誌銘)是:“如果你體驗到了什麼,就記錄下來。如果你記錄下了什麼,就上傳。如果你上傳了什麼,就分享”。

    在你記錄上傳分享的瞬間,網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某種你我都無法參透的演算法將它變成某種立刻或者未來可用的資料資源,為某些特殊精英群體所擁有,且可隨意把玩!

    最後,作者把視野放大到整個生命,提出了三項息息相關的發展:

    第一,科學正逐步聚合在一個無所不包的教條之中,也就是認為所有生物都是演算法,而生命則是進行資料處理。

    第二,智慧正與意識脫鉤。

    第三,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慧的演算法,可能很快就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

    有這樣三個希望你常掛於心的關鍵問題:1.生物真的只是演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資料處理嗎?2.智慧和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慧的演算法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首家五色閱讀俱樂部 匯聚獨特五色悅讀者

    1.每個人都是一本獨特的書,閱讀、思考和分享,助你由小我成就大我。

    2.每份“小”小的能量,匯聚成“一”本“大”而厚的思想之“書”。

    3.因你同行,閱讀的路上“悅讀”越讀,風雲際“會”,共閱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荔枝樹怎樣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