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若過

    東吳有地理上的缺陷,一直說東吳有長江天險,但是也困住了東吳的發展。所以孫策周瑜在的時候也是拼命奪荊州,但是赤壁之後,劉備強佔荊州,作為同盟不好奪取荊州,而且當時也沒把握奪取荊州,所以限制了發展。

    而且東吳內部矛盾重重,世家把持朝政,文臣武將都是出自世家。孫策在時使用強力鎮壓。但是反彈也厲害,所以孫策死了。孫權接位時候世家大族並不算臣服,所以赤壁之戰的時候才有大多數的世家勸降,寫投降書。只有魯肅說世家大族都可以投降,孫權不能投降。赤壁之後,孫權都是在安撫世家。

    還有一個原因,東吳多山越,每次打戰的時候山越就出來搗亂了。在後院起火的情況下,只能先平後院。

    所以說孫權前半生沒什麼作為,一、是因為地利限制了發展,沒有奪下荊州沒有出路。二、是整頓世家。三、是平山越。到了後半生才能全力奪取荊州,火燒連營。可惜時不待我。後代無能。

  • 2 # 喵聲歷史

    說到三國,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其中孫權最不引人注目,到底為什麼孫權的影響了這麼低呢?首先從輩分上,曹操和劉備都是和他父親孫堅一輩的人,這就像一堆爸爸中間插隊了一個兒子,給人站錯隊的感覺。

    再從功績上來說,三國之所以流傳之廣,與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戰爭有著莫大的關係,這一點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有大量戰績在身,超神一般的人物,反觀孫權的一生,平淡的像路人甲,他的所有光輝都被麾下的周瑜,陸遜等人遮蓋住。可謂悲催人物代表。

    當然,按理說身為吳國大當家,即使安分啃老,也不至於落下個“孫十萬”,“渣權”的稱呼,壞就壞在孫權是一個才情謀略稍有缺陷還不安分的主。一件件破落事,導致孫權名聲大降,成為了三國鼎立中的那一隻病老虎。最為致命的就是以下幾件事。

    第一,孫權的“孫十萬”的由來,三次合肥之戰估計是孫權一輩子的痛了,第一次合肥之戰雖敗到也沾上個猶榮,後兩次合肥之戰就誇張了,次次是人多打人少,十萬兵馬,碾壓式的實力,一敗再敗,讓人摸不著頭腦。平白給了張遼等人戰神般的稱號,戰術之“渣”,令人歎服,給人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第二,逼死陸遜。陸遜到底有多強我想都不用我多說了吧,甚至有人說,沒有陸遜就沒有三國鼎立的說法,典型“代練”級別的隊友,安靜躺好就能帶你贏,可是孫權既然揹負了“渣權”的稱號,不幹點坑隊友的事,能匹配這稱號麼?首先孫權看不起陸遜的出身,覺得人家土,那肯定得排擠一手啊,加上後面陸遜又插手了太子之爭,那正好,一來二去,名正言順逼死陸遜,吳國躺贏夢就此破碎。

    第四,背棄盟約,坑殺關羽。關羽這人大家都知道,忠義兩全,黑白通吃,曹操都捨不得殺的牛人,所以可以看出關羽有多正直了。沒那麼多小心思的關羽就想著吧,雖然是敵人,但現在盟約在手,倒也是充分信任孫權,可是孫權呢?一個變臉,帶走關羽人頭,這不捅了馬蜂窩了麼,這名聲能好麼。

    所以說,孫權這人評價不如劉備曹操確實是有原因的,一個梟雄,一個明主,你順手補個“渣權”,誰都看著不樂意啊。

    當然,孫權才情謀略也是不低就是了,能跟上兩位大哥的手段,摸爬滾打,雖說敗多勝少,倒也可以算傲視群雄的人物了,可惜瑕疵多了點,不然也不至於低人一等。

  • 3 # 劉不匪

    三國時代,風起雲湧,人才輩出,很多文臣武將都在史書(或演義)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吳國主君的孫權,內安權臣,外拒曹、劉,沒有兩把刷子是做不到的,但有的人會覺得孫權沒什麼作為,這也是有原因的。

    曹操年輕時刺殺董卓,後來又回老家徵募鄉勇組建軍隊,攻城略地,迎獻帝,討袁紹伐烏恆,從一介小校尉,到成功統一紛亂的北方、封丞相稱魏王,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謂不蕩氣迴腸。劉備桃源三結義,起於微末,顛沛流離碾轉各地仍雄心萬丈,先後佔據徐州、荊州、益州,文有孔明武有關張趙這樣的人傑,從市井織蓆販履之輩,到自領一軍,到朝堂核對皇家族譜號皇叔,到裂土千里封漢中王,曹魏篡漢後,號承大漢社稷稱皇帝,志在北伐中原、一統天下、恢復大漢河山,不可謂不豪情萬丈。而孫權,看上去,只是繼承父兄的基業,並非自己開創局面,既沒有曹操那樣挾制天子那樣的霸氣場面,也沒有劉備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那樣的豪情壯志,只是窩在江南,死守父兄遺產,甚至在赤壁之戰前夕,曾沉默不語,好像猶豫不決有投降傾向,好像一直都被文臣武將牽著鼻子走。被劉備搶走荊州,開始也不敢動手,派魯肅三番五次去要都灰溜溜的回去了,最後拿回荊州,也是靠在關羽打魏國時偷襲得來。相對曹操劉備,孫權的人生確實不夠波瀾壯闊,看上去難免讓人覺得沒那麼有作為。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在曹操劉備那樣的強大的對手面前,作為晚輩(孫權的老爸孫堅才是和曹劉同一輩)的孫權,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已經很了不起了。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外能擊敗曹操擊退劉備,內能降服權臣,已經很不錯了。曹操看到自己的兒子不爭氣,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曹操有點佔便宜(曹操比孫權大幾十歲,也不能太怪曹操),但也說明了曹操對孫權的認可。

    赤壁之戰和火燒連營七百里,雖然不是孫權親自率軍,但周瑜和陸遜能夠取得勝利,離不開孫權信任和支援。血戰前線,是將軍的職責,運籌帷幄是軍師的職責,孫權作為一國之君,識人用人才是他的職責。孫權任用周瑜,在赤壁打敗了曹操,任用呂蒙、陸遜,在荊州、夷陵打敗劉備,孫權作為國主,關鍵時刻用對人,這就是他的大作為之處,如果只看表面,我們會很容易忽略這一點。

  • 4 # 善良之子86

    總體來說,孫權也是非常出色的。當年接班他哥孫策的江山,年齡只有十來歲,但面對強大的曹操攜大軍壓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居然沒有選擇降,而是選擇戰。於是留下一場貫穿歷史的經典之戰,赤壁之戰。

    雖說赤壁是周瑜的功績,但作為決策者,孫權的敢戰和果斷其實是這場著名戰役的核心。話說如果主公都無戰心,那他手下再多猛將也是浮雲。譬如袁紹。

    所以慘敗後的曹操曾經留下過一句非常經典的點評,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實這句話應該是曹操生涯中為數不多的幾句褒揚話語。能與這句話比肩的,也就只有當年與劉備把酒論英雄了。

    孫權呢,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什麼擴張之心,其實在三國時代,最穩定繁榮的政權就是東吳了。他的總體戰略就是不主動出擊,以守備為主。當然,能佔便宜的時候他也不客氣。只是相對於曹操和劉備兩位,他的這種做法顯得保守許多。

    但也要客觀分析形勢,實際上曹操和劉備已經被形勢逼成了不共戴天,劉備自詡為漢室的代表,對亂臣賊子曹孟德恨之入骨,所以他註定會一生都投入到與曹操的鬥爭中。畢竟,匡扶漢室這個口號太響亮了,劉備和他的追隨者一輩子都活在這個旗幟下。

    曹操呢,其實也不算什麼亂臣賊子,畢竟,搞亂漢室的罪魁禍首不是他,他其實只是判斷清楚了形勢,做了一系列對他最有利的決定罷了。

    而孫權和上面二位不同,他的江山其實是接他哥的班,如果說,他哥孫策沒死,那他永遠也不可能被銘記在歷史中,畢竟,相較而言,孫策似乎比他更加英雄氣概。別的不說,就憑藉了袁術幾千兵馬就可以收復失地,這一點讓劉備,曹操來也不一定做得到。

    孫權在這種環境長大,也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和抱負,他既不想匡扶漢室,也不想向曹操俯首稱臣,所以他選擇按兵不動觀望。我覺得他可能很不希望再把江東子弟帶進兵荒馬亂中吧。

    孫權是可以做出選擇的人,劉備沒辦法,除了幹還是幹,曹操也沒法,碰見要跟自己死磕的劉備,除了奉陪到底也只能奉陪到底。

    不知諸位發現木有,三國裡,除了赤壁之戰,算曹操主動撩了一下孫權,但此後,曹操幾乎沒再主動跟孫權叫過板……同樣的,孫權除了趁勢佔便宜會主動出兵外,甚少主動撩曹操。甚至某些地盤前期雖然佔領,但曹操想拿回來,做做樣子派點兵馬,孫權也會很知趣的主動退兵。

    其實也可以說曹操和孫權心照不宣打默契戰。但其實是曹操摸清了孫權的底線,不打江東的主意,孫權不會死磕,但碰了紅線,孫權會翻臉……

    總體來說,也不是孫權魄力不夠,實力不濟的前提下,擁兵觀望當牆頭草也是不錯的選擇。表面上跟蜀國聯盟,但也不跟曹操徹底撕破臉,很符合江浙地區人民那種精打細算和八面玲瓏的氣質。

    但歷史已經證明了很多次,凡成大事者,都是把自己逼到絕路上的人,沒得選,要麼殺身成仁,要麼大事已定。所以東吳後期被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時間問題而已,無論魏國勝還是蜀國勝,最終都會吃掉它。可以大膽的預測下,如果當年諸葛亮蕩平了魏國,佔領了魏國要地,躍居為三國中最有實力者,那不消說,魏國會和吳國馬上結盟,以我對三國時代的理解,如果劉備在,可能還能勉強維持局面,但劉備一死,諸葛亮會馬上舉兵拿下東吳。畢竟拿下東吳比拿下魏國容易多了。江東富庶,人才又多,拿下東吳無異於讓整個蜀國實力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

  • 5 # 星途史話

    個人感覺,一是東吳太順了導致孫權存在感有些薄弱,二是三國演義影響太大,尊劉貶曹沒有東吳啥事兒。

    最早從孫堅處來看吧,孫堅在黃巾起義時因軍功積累一直做到長沙太守。孫堅死後,其子孫策向江東發展,公元196年,東漢朝廷封孫策為”吳侯”。孫策死後,其弟孫權接掌兵權。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公元229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就以“吳”為國號。為區別於前12世紀至春秋戰國之際存在的諸侯國吳國,以及五代時期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史學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統治者的姓氏稱之為孫吳。因其居於三國之東,而有東吳之稱呼。看吳國疆域,自孫權執掌兵權以來,雖說東吳並未有什麼城池被攻佔,但疆域也並未有所擴張,吳國國策給人的感覺就是休養生息,固國安邦,即使後面稱帝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好像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

    再看蜀國魏國,戰亂幾乎沒有停止。劉備就不用說了,從最初的身無長物,腳無寸土,但後來借荊州,取西川,得漢中,一步步得來江山,雖說有部分是哭來的,但絕對更多的靠的是硬仗。魏國的江山幾乎都是靠的曹操,後面曹丕曹睿就沒得什麼了,曹操力戰袁紹,平定西涼也是經歷大小戰爭無數,所以孫權與他們相比經歷的戰爭實在少了太多,自然就給人一種沒什麼作為的感覺了。

    實際上,孫權軍事能力可能確實稍弱,但若說他毫無作為就太冤枉他了。政治上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後,就開始推行屯田。東吳屯田分軍屯和民屯,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須種田,免除民役。經濟上他開通海道,便利了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的交通。此後,歷東晉南朝,這條航道便日益繁忙起來,成為六朝時期江左地區與東北地區交通的重要線路。不僅僅對當時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

    至於評價,他哥哥孫策評價的是很中肯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權本來就不是爭天下的人物,但守自己一方百姓,或許少有人能出其右。

  • 6 # 星勝

    其實,孫權沒有曹操、劉備那麼燦爛奪目,不僅是他們各自秉性不同,更多和江東的戰略方向相關,或者說整個江東的發展基調,註定了孫權的上位和他的執政風格。

    單論個人綜合素質,孫權的確不如曹操和劉備。當然,這樣比較有點欺負孫權,因為曹操劉備和他父親孫堅是一代人,但是,我們就按同輩比較,孫權和曹丕劉禪較量,明顯也是第二名。

    但是,這是個錯覺。能撐起三足鼎立的一足,孫權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的,曹操和劉備可從不敢認為孫權是兒子輩的,隨時可以吊打一番,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曹操和劉備都曾敗在他的手下,並且是慘敗。

    孫權的過人之處在哪裡呢?我們來找找。

    赤壁之戰是曹操慘敗,我們記住了周瑜。火燒連營直接幹沉了劉備,我們記住了陸遜。可氣不?孫權在哪兒呢?

    應該說孫權對憑藉長江天塹打防守反擊是驗算得非常精確到位的,對手下的謀臣戰將瞭解得真是瞭如指掌。他坐在水邊,靜靜地抽著煙,打火機就在手裡捏著,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誰來都行,誰來誰火。

  • 7 # 老儒說歷史

    一、孫權的江山是繼承而來

    孫堅的江東是繼承其兄孫策,並不是自己一點一滴打下來的,他只是守土而已。

    二、孫權戰功不行

    孫策死的時候,曾說過,如果論帶兵打仗,孫權不如孫策,如果論知人善用,孫策不如孫權。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孫權帶兵不行,只能治政,在後期,孫權帶兵攻打合肥大敗而回,也可以看的出。

    三國亂世,戰功也是最好的表現,劉備和曹操他們的江山都是自己拼下來的,戰功不菲,不像孫權沒什麼戰功。

    三、孫權也是厲害的

    孫權接替江東的時候,剛18歲,按照古時還未成年,卻能把江東治理的井井有條,極為不易。

    孫權很好地完成了守衛江東的任務,不僅壯大了東吳,還稱帝,功勞比孫策,孫堅更好!

  • 8 # 漁經獵史小仙女

    曹操:“我要更多的權力!”

    劉備:“我要恢復漢室,最好也有權力!”

    孫權:“有便宜就佔,最重要江東無事就好!”

    三國的君主一直以來都在各個方面被拿來做比較,而大多數人的排位順序都是曹操>劉備>孫權。(不排除有人覺得劉備發家困難,而把他排在第一。)

    孫權在這三人之中,似乎一直都是比較沒有話題性的人物,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有幾點。

    野心不夠大

    孫權是幸運的,有前人為他打下了江山。當然,繼承家業以後,孫權的表現還是令人頗為滿意的。

    大多數人覺得孫權沒有擴張之心,一直只想安穩地守住江東。

    因為當曹操和劉備在爭個你死我活的時候,孫權很多時候都是抱持著在看熱鬧的心態。

    但是,孫權一開始的野心不大,其實另有原因。

    在孫權剛剛接手家業的時候,手上就只有丹陽、吳郡、豫章、會稽這四個郡。人口相對來說很少,生產力自然也就不高。

    沒有人口,沒有生產力,自然也就談不上徵兵討伐,一統天下等等之事了。

    孫權決定先把內政搞好,同時一點一點地擴充套件疆土。

    有了這個目標以後,孫權可以說是專心致志,用了大約二十年的時間,把原有地盤擴張到二十幾個郡。୧(๑•̀◡•́๑)૭

    不過,由於當時是三分天下,這遊戲自然要有三個人來做主角。相互比較之下,對守護家業更加有興趣的孫權,看起來就沒有曹劉二人那麼光彩奪目了。

    再者,同樣貧瘠的蜀國,卻勇於不斷和曹操叫板,就更加顯得孫權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了。

    但孫權也不是一直縮在自己的地盤,只要不會折損江東利益,他還是願意登場作戰的。

    軍事能力較弱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孫權能交出來最亮眼的戰績,當然他身後的周瑜、魯肅等人也是功不可沒。

    此外,還能讓人記住的就是合肥之戰了,雖然也不是什麼光彩戰績。

    孫權前前後後一共征討了合肥四次,但沒有一次是成功的。

    第一次,孫權帶著大軍親政合肥,但始終沒有攻破,最後只好撤軍。

    第二次,剛和劉備合好,他又帶著大軍出征合肥。這一次還帶了淩統、甘寧、呂蒙等人,照這陣勢來看,勝算好像挺大的。

    結果,沒想到張遼直接來到孫權旗下,差點就把他生擒。後來,孫權決定撤軍,卻在中途再次遭遇張遼的突襲。

    幸好身邊有呂蒙、甘寧等人的誓死保護才成功脫險。

    按《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二·吳住傳》所記:

    權反自陸口,遂徵合肥。合肥未下,徹軍還。兵皆就路,權與淩統、甘寧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統等以死扞權。權乘駿馬越津橋得去。

    這一戰,張遼以少勝多,成就了自己的威名,而孫權卻被現代人調侃為孫十萬。

    第三次和第四次,孫權幾乎已經放棄了攻佔淮南的願望,只是以騷擾為目的。

    四次作戰裡面,第二次的作戰是孫權最讓眾人所詬病的。認為他十萬大軍打不過七千實在是太丟臉,所以評價他軍事能力差。

    個人認為,合肥之戰是一場攻城戰,它不同於赤壁或者是夷陵之戰。

    按《孫子兵法·謀攻篇》所言: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算是一種消耗戰,比的不只是兵力,還有補給力和意志力。

    所以,孫權最後撤軍,也算不上完敗,只是他很清楚,在經過張遼的突襲以後,已經對吳軍計程車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相信是經過一番盤算,孫權覺得攻不下來,才選擇撤軍。但是,沒有防備確實是孫權等人的失誤。

    除了合肥,其實孫權在早前的皖城和濡須的作戰表現也還可以。不過,對比曹操劉備的話,確實是稍遜一籌。

    總結

    實際上,孫策在臨死前對孫權所說的話,很好的概括了孫權的能力。

    按《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所記:

    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認為孫權沒有想要爭天下的心,但是守護家業還是能做到的。

    而孫權也確實是沒有辜負哥哥的期望,甚至將家業擴大了,只是他的表現無法掩蓋過曹操和劉備兩人,加上在戰爭年代沒有特出的軍事能力,所以常讓人覺得他沒什麼作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甲午戰爭中,清軍的陸軍真的打不贏日本陸軍嗎?為何淮軍會一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