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計算機金牛男

    1.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成為歷代推崇的名將之一,“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2.張郃 定軍山之戰中,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3.曹仁 三國時曹魏名將。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仁從曹操多年,屢立功勳。官渡之戰時,曹仁從圍高幹於壺關。當時曹操下令城陷盡坑敵軍,結果連月不下。曹仁向曹操示意圍城必闕,曹操從其言,城池果然立降。錄前後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為南方屏障,封仁徵南將軍。鎮守荊州時,仁曾拒吳將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將關羽於樊城,其間又行安西將軍西拒馬超。文帝時,拜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諸州軍事,進封陳侯。又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進軍襄陽,拜為大將軍。後曹仁奉詔移屯臨潁,左遷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合肥。仁於黃初四年去世,諡曰忠侯,享年五十六歲。

    4.徐晃字公明,河東楊(山西洪洞縣封裡村人)人,徐晃年輕時曾做河東郡小吏,因隨車騎將軍楊奉討伐賊寇有功,被升為騎都尉。公元192年(初平三年),王允和呂布誅殺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攻破長安城,殺王允等人,後又自相火併,在長安大肆屠殺。原跟隨楊奉,曾保護漢獻帝東行,有功。後降於曹操,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於延津率兵擊殺文丑,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鬥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一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讚揚。魏明帝時期,徐晃病逝。

    5.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末三國名將,曹魏開國元勳,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這些是我個人見解大家可以相互探討

  • 2 # 陽光灑過的天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將領,比如蜀漢有五虎上將,那麼曹魏也組成五虎上將誰能上榜呢?

    首先,在正史上,曹魏有五子良將,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這五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人在三國時期為曹魏立下了汗馬功勞,都是可以鎮守一方的大將。若要組成五虎上將,那麼張遼必然應上榜,張遼在合肥以數百騎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震江東。樂進、張郃、徐晃雖戰功卓著,但是要把他們算上五虎上將可能略有不妥,于禁雖然資歷以及戰功的方面跟卓著,但是在樊城一戰投降關羽,晚節不保,所以也不能算上五虎上將。因此五子良將之中,我認為只有張遼能算的上是曹魏的五虎上將。剩下的四人我認為可以是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或者徐晃)。

    所以我心中曹魏的五虎上將人選為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張遼、典韋(或者徐晃)。

  • 3 # 愛尚文史

    曹魏原本就有“五子良將”,而且“五子良將”的說法,是出自於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可以說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不管是軍事能力,還是個人功績,都可以經得起正史的考驗。

    不過蜀漢的“五虎大將”一說,是出自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演義”中,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將關、張、馬、黃、趙封為了“五虎大將”。

    如果曹魏要評選“五虎大將”,那也必須以“演義”而論。而且評選的標準,也只能參考武力值。

    第一位:典韋

    典韋乃為曹操麾下的第一代大保鏢。形貌魁梧,身材雄偉,一雙手戟,重達八十斤,典型的力量型選手。在“演義”中,典韋武藝高強,忠義無雙,是三國最稱職的保鏢之一。一生拯救了曹操三次,常常以一人之力,救曹操於千軍萬馬之中。俗話說“久走夜路必定撞鬼”,在最後一次救曹行動中,典韋終於以身正名,死於亂黨之手,死像慘不忍睹。

    典韋的武藝,在曹營中數一數二,能與之媲美的,僅僅許褚一人。兩人曾大戰數百合,從晨時戰至黃昏,尚未分出勝負。不過典韋有收降許褚之意,或許他的武力值應該高出許褚一頭。

    其他戰績:

    斬殺張邈部眾數十人而走,無人敢擋。殺劉永全家,提頭直出鬧市,數百人不敢近逐虎過澗。持戟步行,瞬間擊敗郝萌、曹性、侯成、宋憲四將,殺散大隊軍馬。瞬敗侯成——瞬敗高順被包圍之際,持戟步行追著高順、侯成砍,三進三出濮陽城,無人敢擋。三合斬殺何儀的副元帥。手提一把腰刀,挾兩個軍漢做武器,殺退了張繡的四寨軍馬。第二位:許褚

    在曹營諸將中,但凡鬥將,許褚的出場率最高,打平的頂級高手也最多。

    比如……

    曾與典韋大戰一天,彼此不分勝負。曾與呂布單挑二十合,彼此不分勝負。單挑趙雲三十合,不分勝負。與馬超大戰兩百多合,依然勝負難分。許褚能打平這麼多一流高手,入選魏五虎是必然的,其他戰績都可以不說了。

    第三位:張遼

    關羽曾經對張飛說過,“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關羽可不常夸人的,張遼能得此讚譽,可見其絕非等閒之輩。

    羅貫中寫張遼非常奇怪,他好像在刻意隱瞞張遼的武藝。在張遼對戰一流高手的過程中,作者很少交代回合數。

    比如在“呂溫侯濮陽大戰”一節,張遼迎戰夏侯惇,作者也只給到不分勝負,並未交代回合數。在“曹操興兵擊張繡”一節,張遼與關羽交手,作者也沒有交代回合說。只不過後來關羽對張飛說了一句“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在“劉玄德敗走荊州”一節,張遼與趙雲交手,原文照樣沒有給出回合數。

    總之,不管怎麼說,張遼的實力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他打平了太史慈、張郃、夏侯惇等人。在對戰關羽、趙雲的時候,雖然沒有交代回合數,但也沒有說張遼敗於關、趙二人。

    第四位:夏侯惇

    從地位以及武力值來說,夏侯惇必須入榜。很多人認為夏侯惇的武力值差,大多是因為他打平了關羽的緣故。不過從他的戰績來看,夏侯惇在曹營,也同樣是不折不扣的高手。

    在“董卓火燒長樂宮”一節,夏侯惇第一次與呂布交手,數合之後,夏侯惇敗走。在“陶恭祖三讓徐州一節”,夏侯惇與呂布第二次交手,此次回合不詳,但並沒有敗給呂布,原文為各自分散。與高順交鋒,四五十合將其擊敗,並差點將其殺死。眼被射瞎之後,忍著疼痛,一合將曹性刺死。第一次單挑關羽,戰十餘合之後,夏侯惇且戰且走,誘關羽深追。且戰且走,可是個技術活,夏侯惇完成的很好。第二次單挑關羽,二十餘合不分勝負,被信使叫停。之後再度交鋒二十餘合,彼此勝負難分。夏侯惇精神抖擻。單挑張遼,勝負未分。博望坡單挑趙雲,趙雲誘敵深入,詐敗而走。總的來說,夏侯惇與呂布的單挑,一敗一平。與關羽的單挑,三次皆平。與張遼單挑,一次打平。與高順單挑,差點要了高順的命。至於趙雲,詐敗而走,不計算在其中。

    第五位:龐德、徐晃、張郃選其一

    龐德幾百合打平關羽的記錄,而且還射了關羽一箭。

    徐晃有戰平許褚的記錄,以及擊敗右臂少力的關羽。

    張郃有戰平張遼,以及多次與張飛打得有來有回的記錄。

    ——參考,“演義”羅本

  • 4 # 連環畫之家

    《三國演義》中,蜀漢有官方評選的五虎上將。而在歷史上,猛將如雲的曹魏陣營也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但這五子良將僅僅是外姓將領中的佼佼者,曹氏和夏侯氏將領不在其中。假如曹魏評選五虎上將,把所有將領考慮在內,應該怎麼選?應該怎麼排名?

    五虎上將的評選,絕不僅僅是按純武力值的排序,而是需要綜合資歷,統帥力,武勇等多個要素。如果曹魏陣營要評選五虎上將,按照曹操的視角,他會選哪些人呢?

    首先排除掉典韋、許褚這種僅有武勇而沒有統帥能力的保鏢型將領。其次,曹操比較看重自己家的人,也就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將領。考慮到本家和外姓的平衡,估計五虎上將的名額會按3比2來分配,也就是三名本家將領,兩名外姓將領。在《三國演義》中,張郃給夏侯淵當副手,而且要聽從曹洪的節制,也充分說明了曹操對本家將領的重視,所以五虎上將中本家的三將會排在前三名。

    本家三個名額應該沒有太大爭議,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

    夏侯惇雖然在演義中和歷史上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的戰績,但是論資歷卻一直是曹營的No.1。樹立夏侯惇的高階統帥地位,也是曹操穩定軍權的手段之一。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命夏侯惇督二十六軍。當時一軍大約有三四千人,夏侯惇督二十六軍,大約10萬之眾,基本上相當於曹魏軍隊的大部分了。要知道曹操命于禁去救援樊城抵擋關羽,才統帥七軍。可見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甚至高於關羽在蜀漢的地位。所以夏侯惇位列五虎之首也是順理成章的。

    夏侯淵,優秀的騎兵統帥,擅長長途奔襲。在廣闊的西北大地,夏侯淵率領的騎兵在平定韓遂、馬超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奪取漢中後,曹操命夏侯淵駐守漢中,擔任西北方面軍總司令。《魏書》裡,曹操評價夏侯淵“虎步關右, 所向無前”,可見曹操對夏侯淵的欣賞。

    曹仁,從歷史上說,曹仁的軍事能力是曹魏集團的本家將領中最強的。曹操打西線,他就守東線,曹操北退,他就負責守荊州一線,是曹操手下最放心的統帥。尤其是在樊城抵擋住關羽的猛烈進攻,可謂是防禦型良將。

    外姓將領中的兩人肯定出自五子良將,樂進作為張遼的副手,首先排除。張郃更多活躍在三國中後期的戰爭舞臺,前期僅作為夏侯淵的副手,也排除。剩下的三人,張遼長期擔任東線總司令,且有“威震逍遙津”的光輝戰績,肯定入選。徐晃和于禁也都是曹操非常看重的人才,曹操評價徐晃統軍有周亞夫之風,而於禁也是受命於為難之間,率領七軍去救樊城。比較二人地位,于禁要略高於徐晃。于禁在216年就累功升為左將軍,並且假節鉞。而徐晃在220年才升為右將軍,職銜低於左將軍。

    綜上,如果曹魏是在前期(219年之前)評選五虎上將,入圍的會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張遼、于禁。219年相繼發生了定軍山之戰以及關羽水淹七軍。夏侯淵陣亡,于禁被俘。220年,夏侯惇病逝。曹魏的創業名將們開始逐漸凋零了。

  • 5 # 海納百川233699882

    曹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其實這不是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杜撰的賣點,他也是根據陳壽所編的正史《三國志》而來。陳壽在《三國志》作傳時候,就是這個排序。就是這個排序引起後人的好奇心,讓很多人會感到奇怪:曹操陣營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怎麼就不如劉備缺兵少將還能有人被評上五虎上將,而曹操陣營只能是五子良將。懂軍銜的人立馬知道上將和良將的差別,就好比現代的上將和中將一樣,差了一大級別。有人會說三國時期,魏蜀是兩個國家軍銜沒有對等性,這種認識是正確的。就那中國和北韓的軍人的軍銜就沒有可比性。北韓的軍隊沒有中國的多,但是北韓人民軍的軍銜卻比中國軍隊的高,北韓除了大元帥,元帥,次帥,將官有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而華人民解放軍將官目前只有上將、中將和少將,一目瞭然兩個國家在軍銜上是不對等。

    今天現代人為了娛樂,要給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曹魏陣營裡評出五虎上將來。這個評選標準只能參考曹魏戰將在與東吳和蜀漢交戰中誰的武力值高,和戰略計謀巧,取得勝利多,才能當選曹魏陣營裡的五虎上將。

    參考《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所描述的戰爭場面,個人評出的五虎上將是:

    第一名、許諸字仲康,譙國譙人。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未投奔曹操前與典韋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跟誰曹操後與典韋一起統領虎衛軍,負責曹操的警衛工作,對曹操忠心耿耿,數次在危難中救曹操脫險,很受信任。因為他十分勇猛,增在對馬超和張飛的單挑中不分勝負,所以有“虎痴”的綽號。他當選五虎上將之一理所當然。

    第二名、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身高約1.75米。使一口大刀,武功高強,遊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著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

    張遼歸操後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遼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衰先鋒斬烏丸單于踏頓與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厚孫權引軍入叩,張遼率隊迎擊,一八百之眾襲孫權先鋒,挫其銳氣,侯孫權軍感染瘟疫,敵軍撤退,追擊時,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威天下,拜威徵東將軍。

    第三名、樂進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華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其貌短小,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跟誰曹操南征北戰,戰功無數,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敵,斬袁紹部將淳于瓊。遊從幾袁紹子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樂進與張遼、于禁、張郃、徐晃號威名將。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非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後來從曹操徵孫權,假進節。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雨合肥。有以樂進數有軍功,遷右將軍。

    第四名、張郃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張郃歸操後雖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遷民於漢中,進攻巴西宕渠,被張飛擊敗。後任蕩寇將軍。219年,從夏侯淵應戰劉備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兵陳倉。

    曹丕稱帝后,勝左將軍,峰毛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破蜀君先鋒馬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

    213年,領並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諡曰壯侯。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第五名、徐晃,字公明,河東楊郡人。曹操手下名將,武藝高強。歸附曹操後,作戰勇猛,兼有謀略,深得曹操喜愛。徐晃最出名的功績是“計敗韓馬,解圍樊城”。

    建安十六年(211年),馬超、韓遂在關右地區興師伐曹。為避免關內聞風響應,曹操在積極做好出徵準備的同時,先期派徐晃前往汾陽駐守,以安定黃河以東地區。曹操大軍到達潼關後,擔心被馬超拒受,無法渡過黃河,便遊將徐晃召來,問計於他。

    徐晃此時已對敵我形勢瞭如執掌,便胸有成竹地說:“如今我軍已到達潼關,可敵軍仍然不去守圍蒲坂津,可見他們是缺乏謀略的。這樣的好機會必須抓住,所以請你給我一支精兵,渡過蒲坂津,去截斷敵軍的後路,掩護大軍渡河。”曹操點頭稱是,派給徐晃四千精兵。

    徐晃渡河後未及安營,第軍將領梁興便率五千人馬殺到,企圖趁徐晃立足未穩剿滅。徐晃鎮定自若,指揮士卒從容應戰,將梁興擊潰,於是在河西穩住了腳跟。不久,在徐晃的策應下,曹操大軍過了黃河,並最終打敗馬超等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宇圍樊城,並且水淹七軍,全殲前來援救樊城的于禁、龐德等軍。曹操大驚,只得重新徵調人馬,委派徐晃統領前往救援。當時關羽在郾城駐有軍隊。徐晃督軍來到後,故意在道路上挖掘壕塹,作出要截斷關羽後路的姿態。

    蜀軍中計,放火燒掉了營盤,撤離郾城。徐晃由此得以佔領郾城。然而繼續進兵,直逼關羽在樊城的包圍圈。關羽親自引軍出戰。徐晃與關羽平素相交甚厚,因此兩軍對壘後,二人並未交戰,而是遙相共語,傾訴別情,互道仰慕。

    然後,徐晃突然回頭厲聲向軍中傳令:“有得關雲長頭者,賞金千斤。”關羽大驚,慌忙問道:“公明何出此言?”徐晃正色道:“如今各為其主,國事為上,不敢以私廢公。”於是擊鼓大進,關羽抵擋不住,引軍退走。徐晃乘勢追擊,直殺日蜀軍包圍圈中。手衛樊城的曹仁見狀也出城夾擊,裡應外合,大獲全勝,關羽不得不撤除了樊城之圍,率軍退還。

    曹丕即位,拜徐晃為右將軍,先後進封逮祿鄉侯、揚侯。後來徐晃和夏侯尚一起在上庸擊敗蜀軍,徐晃留鎮陽平關,遊被改封為陽平侯。威明帝曹睿繼位後,因徐晃在襄陽力拒東吳名將諸葛瑾,又為他增加食邑二百戶,使起總共享有三千以百湖封邑。

  • 6 # 愛家4561

    曹魏五虎將如下:張遼徐晃張郃文聘龐德。于禁每骨氣,為將之道忠心釋主,方為主將,樂進武力一般,好呈匹夫之勇,不可為主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鬥魚“第一奶奶”火了,PDD搜喬碧蘿照片,看到真容後,說了2個字,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