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康運動Chen先生
-
2 # 睿語健行
確切一點說“死肌肉”和“活肌肉”這兩個詞彙是根本不存在的,肌肉沒有“死活”之分,只不過每塊肌肉的功能性不一樣而已,同樣兩個人,身體各部位肌肉的強弱,肯定從力量和敏捷度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體育運動員,短跑和長跑的肌肉不同,跳水和滑冰運動員也不同,體操和籃球,鉛球和柔道等等,雖然他們都是運動員,但身上的肌肉肯定都是各不相同的。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合適的肌肉增長!反之如果讓長跑運動員擁有柔道運動員的體型,只能是適得其反,所以合適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標準的。
-
3 # 書上沒有說
我們日常的正常健身,不存在“死肌肉”,健美也不存在“死肌肉”。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死肌肉這個概念,肌肉都是由肌纖維構成的(伸與縮),
鍛鍊,使得肌纖維增粗增大——肌肉增長。
肌肉用力或者疲勞時,收縮充血以及乳酸堆積,肌肉摸起來硬邦邦的,
但是,練出的(好)肌肉在放鬆狀態下,都是有彈性的。
(就像有人說,女性練翹臀沒啥好的,都是肌肉硬邦邦的——隔人,
這是多麼頭髮長的言語,也可能沒有這方面體會,而人云亦云)。
(圖片源於網路)臀部鍛鍊
我們所說的“死肌肉”:應該是,某些肌肉組相對來說,比其他的發達,
而有時,由於協調性或者身體運動方式的改變
(參與肌肉組的不同。也不可能所有運動,所有肌肉組都參與),
這裡,相對的把一些在某種運動中,用不上或者拖累此運動的肌肉,
可能會被稱為,此運動的無利肌肉,或者有人叫“死肌肉”。
(圖片源於網路)
又或者,國外一些對於肌肉瘋狂者,不在乎健康,而往身體裡注射“油類”物質。這裡肌肉,沒有實際的塊頭力量,外強中乾,也是一種“死肌肉”的表現。
還有透過手術,做的肌肉輪廓,我們應該也聽說見聞不少。
可以適當拉伸,來緩解肌肉疲勞,與乳酸的堆積。
還肌肉一個,應有的彈性之感。
(圖片源於網路)
個人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4 # V健身顧問
死肌肉一說是新手對於力量訓練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僵硬,臃腫,沒有線條都是對死肌肉一詞的解說,除了平常我們需要做好拉伸和放鬆以外,也需要在力量訓練中注意一些事項,讓肌肉得到更好的形態和增長。
在健美訓練中,很多健美愛好者關注的是試舉重量,不大注意肌肉的緊張、鬆弛、力量等動覺體驗。而健美訓練必須達到力竭,肌肉會極度酸脹充血,變得很僵硬。如不注意逐步提高肌肉的放鬆能力,則會影響肌肉力量和圍度的增長。
一、肌肉放鬆的作用
1. 增長肌肉力量,促進肌肉發展
肌 肉力量來源於完成動作時各肌群收縮的合力,各肌群之間的協調性如何則是影響肌力的主要因素。對抗肌不能放鬆,主動肌的力量就會被對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 部。從生理學方面分析,肌肉的緊張與放鬆是在大腦皮層的支配下進行的,當主動肌收縮用力時,對抗肌即處於放鬆狀態;肌肉一次收縮結束後,在下次收縮前應有 一個放鬆過程。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緊張收縮,不能很好地放鬆舒張,則對肌肉的刺激就不易達到較深層次,也就不能有效發揮人體的運動潛能。
2.減緩疲勞,避免運動損傷
緊張收縮的肌肉壓迫肌肉中的血管,影響血液流動。肌肉一旦放鬆,則會大大改善血液迴圈條件,使血液流動比肌緊張時提高十倍多,降低血乳酸含量,對減緩疲勞和避免運動損傷有重要作用。
3.改善動作協調性
運動過程中的有關刺激會使人產生較重的心理負荷,必須讓心理不斷有放鬆調節的機會,才能更好地調控肌肉運動。對初學者來說,肌肉放鬆能提高肌肉、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使動作經濟,輕鬆自如,具有良好的節奏感,從而加快動作的學習過程。
二、提高肌肉放鬆能力的方法
1.透過準備活動培養肌肉的放鬆能力
準備活動要重視柔韌性練習,透過對肌肉、關節的拉伸,逐步提高其靈活性。
2.透過選擇動作培養肌肉的放鬆能力
多樣化的動作既能提高訓練興趣,又能全面發展肌肉。
(l)遠近結合 肌肉收縮牽引其所附著的骨骼運動,其中一骨的位置相對固定,另一骨相對移動。固定點在近側時叫近固定,如臥推時胸大肌就是近固定;固定點在遠側時叫遠固定,如俯臥撐時胸大肌就是遠固定。選擇動作時,為提高肌肉的放鬆能力,可以遠近結合,如將引體向上與滑輪下拉一起練,臥推與俯臥撐一起練,等等。
(2)屈伸結合 主要是把拮抗肌群結合在一起練。這種方法能使大腦與肌肉的神經聯絡得到不斷加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放鬆能力。
拮抗肌(功能相反的肌肉,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胸肌和背闊肌,三角肌前束和後束,股二頭肌和股四頭肌等)
3.透過動作練習培養肌肉的放鬆能力
肌肉的放鬆能力與控制動作的能力相關.因此在訓練中要學會隨心所欲地控制動作。
(1)明暗結合 「明」指形式上在做動作,「暗」指自我暗示,默唸。練習中體會「肌肉掛在骨上」的感覺,深呼吸,調整精神狀態,使動作與想像相結合。
(2)快慢結合 緩慢地做動作,可有意識地感覺肌肉的緊張、鬆弛和用力等,並注意體會動作的細節及差異。比如,啞鈴旋內彎舉,旋與不旋就有很大的區別。
(3)動靜結合 靜力收縮與動力收縮相結合,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相結合。
(4)輕重結合 重量的變化能使練習者感到肌肉隨著運動的變化,注意主體用力的意識,達到舉輕若重、舉重若輕之效果。
(5)長短結合 在講究動作徹底性的同時,有意識地練練半程動作,讓動作的幅度有所變化,全程動作和半程動作相結合。
(6)伸縮結合 組間間歇時,將所練的肌肉適度拉伸,使處於緊張而有所縮短的肌肉得到及時的鬆弛和恢復。
4.透過整理活動培養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結束後,要認真做放鬆整理活動,特別是按摩,以促進肌肉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迴圈,改善肌肉營養狀況,消除疲勞,加速肌肉放鬆。有條件的可洗個溫水澡,促進肌肉新陳代謝,使神經系統抑制過程更完善,有利於肌肉放鬆。
5.透過造型動作培養肌肉的放鬆能力。
方法一:隨意將某部分肌肉緊張收縮,使肢體某部位維持在一定位置,緊張5秒鐘,然後使這部分肌肉完全放鬆,讓該部肢體完全下落;或者肢體部位不變,有意識讓某部位肌肉緊張5秒後完全放鬆;主動使各部肌肉輪流緊張放鬆,體會肌肉緊張放鬆的感覺。
方法二:由同伴用語言指示某部位肌肉緊張或放鬆,鍛鍊大腦皮層對肌肉主動隨意放鬆的指揮能力。方法三:經常練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即使不準備參加比賽。因為造型是學會調控肌肉的最佳方法,而不僅是擺幾個姿勢。有時也不妨創造幾個別出心裁的造型動作。
除上述途徑和方法外,還需加強運動解剖學知識的學習,瞭解人體肌肉的結構特點,熟悉主動肌的伸縮走向,養成意守主練肌的習慣,加強主動肌的神經聯絡。另外,使全身肌肉均衡協調發展,上肢和下肢,左邊和右邊,前面和後面,伸肌和屈肌的力量都要相當。要知道某一區域性肌肉過分發達對其他部位的放鬆是不利的。
-
5 # 靜坐竹林看雨聽風
“死肌肉”的說法是指肌肉圍度粗壯、不靈活,缺乏彈性、柔韌性。這也是多數人的一種偏見理解和認識,毫無科學性。
健身運動的方式方法很多,在運動過程中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以及技巧和動作的不同,因此身體肌肉圍度和柔韌性都會不同,尤其是專業運動員顯現的比較突出。短跑運動員肌肉結實粗壯,暴發力強,長跑運動員身形纖細,肌肉結實、圍度不大,但肺活量和耐力強。體操運動員和舉重運動員在柔韌性和力量上就形成很大的反差,這就是運動專案的不同,訓練的方式方法也會不同。
在健身房進行訓練,可分健美、健體和健身。健美:肌肉發達,體格勻稱,彰顯的是人體的力量之美。健體:肌肉結實健壯,形體勻稱,自然優美,展示的是力量與柔韌兼收幷蓄的人體健康的自然之美。健身:透過有氧和無氧運動,以及柔韌性的訓練。來改善體能體質,改善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的功能,以此達到減脂塑身為目的的運動方式。也可以說是各種運動方式方法的統稱。
所以說健身中的死肌肉的說法是不存在的,運動的專案品類不同,方式方法不同,肌肉圍度大小也不盡相同。不過,任何運動專案,在運動前和運動結束後,都應多做柔韌性的抻拉和放鬆運動,儘量保持肌肉的柔性和彈性,以防止在運動過程中造成拉傷和扭傷。
以上所述都是個人觀點和經驗之談,如有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
6 # 尚形健身
所謂的"死肌肉",是指在運動中肌肉收縮的情況下,沒有參與正常工作的肌肉纖維個數的多少,通俗一些的講就是沒有做功或者效率差的肌肉,但有一點"死肌肉"是存在於相對運動專案來說的,比如舉重運動員的肌肉形態和運動發力的方式,要是在跑步運動中,無法保持長時間的協調持續運動,就會被稱之為死肌肉。要知道肌肉的鍛鍊方法與結果有關,怎樣的鍛鍊就會造成怎樣的結果,比如側重肌肥大的健美訓練,還有注重力量的力量舉訓練,甚至是長跑運動員們的耐力訓練,最終結果都是為了其結果服務,肌肉發達與敏捷性和靈活性是成反比的,總會有一個偏向性,所以你要將力量舉運動員和長跑運動員比長跑,這當然是比不過了,而你要將兩者比臥推,那當然是力量舉運動員更厲害,就像是拿跑車對比卡車,雖然都是車但實際上天差地別,所以不要說什麼死肌肉了,沒有什麼東西是萬能的,特別是肌肉,辛辛苦苦鍛煉出來的肌肉,被拿去和其他東西作比較,還被說死肌肉,我想是個人都會鬱悶的。
這裡有海量的健身冠軍課程等你來漲知識哦。
-
7 # jianxing2000
很多人都知道訓練結束後要做拉伸,要不然就會出現“死肌肉”。那麼“死肌肉”到底是什麼呢,健身真的存在“死肌肉”嗎?所謂的“死肌肉”,就是在運動中沒有參與正常發力的肌纖維所佔比例較高的肌肉。簡單來說就是在運動時,力量貢獻較低的肌肉。
對於“死肌肉”這個概念,並沒有嚴格的規定標準。由於每個人對這個概念的理解都不盡相同,因此很難定義“死肌肉”到底是什麼。關於“死肌肉”的更多內容,詳細介紹如下:
對力量貢獻不大的肌肉是“死肌肉”關於“死肌肉”的狹義概念,可以理解為對身體力量貢獻很低的肌肉。這種肌肉的特點是肌纖維粗大、供血量少、肌肉伸縮能力差,即使在放鬆狀態下也是硬邦邦的。雖然“死肌肉”不是透過鍛鍊得到的,但卻與鍛鍊密切相關。
在鍛鍊結束後,如果立即停止運動進行休息,沒有及時拉伸或做適量低強度的運動及按摩,肌肉就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儘快恢復肌纖維的正常長度。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肌肉纖維積聚在一起,使肌纖維的伸縮能力下降。
肌纖維長時間積聚在一起,會使肌肉在放鬆狀態下也會變得硬邦邦的。肌纖維的伸縮能力下降,會直接導致肌肉的彈性降低,這無疑會大大降低肌肉的整體力量。
訓練結束後馬上休息,肌肉中滯留的營養物質及氧氣會被肌肉纖維緩慢吸收,從而導致肌纖維生長、變大。雖然在一次訓練中肌纖維的生長量很小,對肌肉圍度的影響也不大,但經過長期的多次訓練後,肌肉的整體圍度會明顯增加,從而出現“死肌肉”。
靈活度差的肌肉是“死肌肉”有些人看到肌肉圍度很大的男性健美運動員,會說:都是一身“死肌肉”,不好看!那麼在這裡,“死肌肉”的概念就是指靈活度差的肌肉。為什麼練出來的肌肉靈活度會很差呢?
這主要與訓練方式有很大關係,如果經常採用單一的訓練動作,進行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的無氧訓練刺激肌肉生長,而很少採用複合動作訓練,就會使肌肉協調發力的能力大幅下降。這樣一來,自然就會使肌肉的靈活性降低,鍛鍊得到的肌肉也就會成為某些人口中的“死肌肉”。
誠然,對身體某一部位肌肉進行孤立訓練,確實是促進肌肉快速生長的好方法,但缺乏實戰性較強的複合性訓練動作,會使肌肉的反應能力及協同發力能力大幅下降。
因此,對於實戰性很強的格鬥、搏擊類運動員來說,除了要進行動作單一的孤立訓練外,還要透過加強實戰性很強的複合動作訓練,來提高肌肉的反應能力及協同發力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鍛煉出靈活性較差的“死肌肉”。
充血前後肌肉圍度變化不明顯的肌肉是“死肌肉”關於死肌肉還有一種理解方法,那就是運動充血後與運動前相比,肌肉圍度變化不明顯的肌肉是“死肌肉”。“死肌肉”中的“死”,可以理解為無變化的、沒有生機的、不活躍的。
因此,在運動前後肌肉圍度變化不明顯時,就可以理解為肌肉不活躍、無變化,是“死肌肉”。比如,與體操運動員相比,健美運動員的肌肉就是“死肌肉”。那麼,決定肌肉在充血前後變化是否明顯的因素是什麼呢?是肌肉中白肌的含量!
肌肉中白肌含量的高低,對肌肉力量及爆發力的影響很大。白肌的肌肉纖維粗大,而且不含或含肌紅蛋白很少,因此在未充血時肌肉體積較大、顏色較淺,被稱為白肌。白肌相對缺乏毛細血管,因此持續供能能力較差,運動充血時不能容納較多的血液供給能量,在充血前後體積變化不太明顯。
與白肌相對應的是紅肌,紅肌爆發力偏弱但耐力很強,有利於進行持續時間較長的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紅肌的肌纖維較細、肌肉體積較小、富含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在運動充血時可容納較多的血液有利於持續供能,在充血前後肌肉體積的變化很明顯。
綜上所述,肌肉中的白肌越發達,充血前後肌肉圍度的變化就越不明顯;肌肉中的紅肌越發達,充血前後的圍度變化就越明顯。因此,肌肉中的白肌含量越高、紅肌含量越低,充血前後肌肉的變化就越不明顯,也就越接近於“死肌肉”。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死肌肉”沒有明確標準,因此不同的人對“死肌肉”的見解也不一樣。在訓練結束後,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或拉伸運動及按摩,可有效避免“死肌肉”。在增肌訓練中,加入難度比較複雜的複合動作,可增強肌肉的靈活性、避免出現“死肌肉”。
-
8 # 使用者57062060881
死肌肉只不過是一些人意淫的想法,根本不存在。只不過一些人的肌肉比較大,一些運動會受限,比如胸肌比較大,二頭比較大的人洗澡的時候,自己想搓搓背,著實很困難。再者肌肉比較大,拮抗肌比較強,運動速度會變慢是真的。
-
9 # 絕不減肥的S肥仔
“死肌肉”通俗來說是身上的一大塊一大塊的肥肉,本人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死肌肉”,我們在健身看到的人家身上一大塊的肌肉,動來動去,那就是“活肌肉”,因為他們不停的運動,強化自己的,把自己變得更漂亮,接下來重點來了,“死肌肉”每個人就是有的,就是我們身上一大塊肉就是死肌肉,你平時不動就像我們躺在床上不動,一個懶,我們懶去運動,身上的肉越來越多,“死肌肉”就變得越來越大塊,而且對身體的健康受到影響,嚴重對生命有危險,祝廣大“死肌肉”的人去運動,變成肌肉男吧
-
10 # 街頭徒手
我主要是玩街健的,個人觀點,所謂的活肌肉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來控制自己,所謂的死肌肉就是用自身的力量操控某個物體,所以說死肌肉力量可能會比較大,但是協調 靈活度跟不上,活肌肉就是利用自身力量和肌肉操控自己的身體完成某些動作。
回覆列表
死肌肉和活肌肉,這是兩個最近很火的詞。給大家普及一下基本概念~~~
死肌肉,就是大塊大塊的雞肉,哦不,是肌肉,持有這種肌肉的人大多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就是好看!好看!好看!有什麼用(其實我是羨慕的)。活肌肉,跟死肌肉正好相反,那是相當的厲害啊,能打能跑,運動能力超強,跟泰森一樣。
死肌肉,俗稱僵硬肌肉,書上說,訓練造成的肌肉破壞,但是破壞程度沒有那麼誇張,只不過是肌肉纖維構造發生了一些紊亂而已。肌肉纖維斷裂,也就是健身者經常說的肌肉撕裂,是判斷健身者訓練效果的標杆,如果肌肉纖維過度使用直到壞死,由於蛋白質分解酶的作用,壞死的纖維會分解為氨基酸並溶解掉,壞死部分會有新的肌肉纖維再生,這個時候再不斷訓練的話,肌肉就會越來越纖維化,也就是“死肌肉”。健身者為了增加維度,會不間斷的鍛鍊這樣的“死肌肉”。
光從外形上就判斷死肌肉其實是不科學的,很多短跑運動員和格鬥家都身形壯碩,你也不能根據這個說他們練的是死肌肉吧,光從肌肉維度大這樣的判斷也太單薄啦。
通俗一點說吧,活肌肉就是你的身體爆發力、協調性、速度、敏捷度、反應力的綜合體現。各行各業的活肌肉都不相同,從搏擊專案看,拳擊和摔跤的活肌肉就不一樣,體現在你對這項技法的運用是不是夠嫻熟。
如何練成活肌肉呢,根據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就是不要“孤立訓練”。很多健身者為了最大化訓練效果,每天儘量只練一個肌肉群,比如週一練肩、週五練胸什麼的,這樣的訓練非常適合健美選手。但是咱們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嘛。原則是每次訓練都儘量把全身力量都用上,而且不要練到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