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戴鋼盔的ZZZ

    首先,要堅信“孩子還是自己的好”。這不是父母的自我陶醉,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沒有比較也沒有欣賞。平時總感覺自己的孩子驕氣、敏感、太守規矩。一次和他同班的小朋友一起出去旅遊,才知道,這些都不是事啊,當你看到真正的熊孩子的時候,你真會發自真心的感到:孩子還是自己的好啊!

    其次,要堅信“親生的,智商隨自己”。之所以會發脾氣,我主要碰到的是學習的時候,當我費盡口舌在講了一番以後,他仍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狀態時,一股無名努力就會直衝腦門。這時一定要轉移注意力,心中默唸“親生的,智商隨自己”!這既是在轉移自己的怒火,也是在自嘲,同時是在舒緩自己緊張的心情。

    第三,設身處地替孩子想一想。這時要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處於孩子的位置,面對著一個比自己高大、強壯、佔據主要優勢的領導,在怒氣衝衝地批評你的時候,你會怎麼樣?你會反抗嗎?更何況自己是理虧的時候,那就是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下,你還會動腦子思考你不會的問題嗎?那腦子裡絕對是一片空白。

    第四,要適時“中場休息”。在情緒最激動的時候,換一個家長,或者是搞個暫停,大家都轉換個注意力,比如說讓孩子去玩一會兒,自己喝一口水。總之,讓自己冷靜一會兒,重新恢復理智,也讓自己重新梳理解題的思路等等。

  • 2 # 閱讀寫作

    不知為什麼,現在,人們的脾氣越來越大了,而耐心越來越小了、越來越少了。甚至,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也是如此。這樣的家長,其實是在潛移默化中,毀滅孩子的一生。

    謙卑與感恩的人,更寬厚,更有耐心,這是一種沉穩的力量。看看那些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哪一個不具有沉穩的特點?

    很多人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拼命給孩子報班,強化知識的灌輸。其實,孩子有沒有出息,首先在於從小培養他的謙卑與感恩之心,這種沉穩帶給孩子的力量和智慧,將讓孩子一生受益。為什麼?

    灌輸再多的知識,其實都是沒有用的。因為,現代社會,資訊高度發達,獲取知識非常便捷,隨便谷歌一下、百度一下,就一目瞭然,讓孩子一味強化所謂知識的學習,他又能學到多少呢?他能追趕上機器嗎?

    這種落後的學習方式,早就該淘汰了。

    這種所謂的培養,完全是在做無用功。因為,灌輸進去的枯燥而乏味的知識,孩子很快就會忘掉,或者否定——從幼兒園到高中,孩子不斷否定前面學到的知識。等參加工作後,乾脆,把大部分都否定了。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性格的培養,是思維方式的培養。性格理順了,孩子的親和力、凝聚力、組織能力,以及利用、整合資源的能力,自然就有了。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單打獨鬥也註定碌碌無為,善於借力者,才最終脫穎而出。而一個傲慢的怨氣沖天非常容易仇恨的人,是不可能借到力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勞苦一生,卻一事無成的根源所在。

    如果思維方式培養到位了,世間的知識,都能為孩子所用,並且是靈活運用。這個時候,孩子不再是知識的奴隸,而是主人。

    對比之下,現在很多家長其實是在毀滅孩子。

    他們唯恐孩子當知識的奴隸不夠,還要當最下等的奴隸。把孩子的靈性,過人的長處,一點點打掉,一點點毀滅。這種看似為孩子好的做法,實際上是在無情地扼殺孩子。

    很多家長,其實不具備教育孩子的基本的素質。尤其當今社會,一部分家長甚至可以用“混蛋”兩個字來形容。由混蛋教育出來的,要麼是小混蛋,要麼是大混蛋,很難有第三個結果。

    越缺乏感恩心的人,越不謙卑。越不謙卑的人,脾氣越暴躁。脾氣越暴躁的人,距離成功越遠,距離財富越遠。做投資也一樣,如果連起碼的耐心都沒有,只能是給市場送錢的結局。如果有耐心,就會發現,機會其實無處不在。如果帶著謙卑與感恩之心,就能輕易抓住這樣的機會,因為,這樣的機會太顯而易見了。這是就一個具體事件的影響所做的分析,這種結論確定性更高。這樣的機會,一些朋友抓住了,而另一些只顧罵人,機會永遠不屬於他們。這樣的人,一輩子都活在對別人的痛恨中,有些痛恨甚至完全是莫名其妙的,而這種莫名其妙的仇恨,卻需要靠燃燒自己的能量和運氣來支撐。

    在人的一生中,因為缺乏基本的感恩心、耐心,白白錯過了多少次機會?! 捫心自問,作為家長,您真的希望你的這種悲苦的經歷讓孩子完整重複一遍嗎?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怨氣太重,仇恨太多,把能量耗盡了,把運氣耗盡了,哪裡還有可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呢?

    別忘了,你的性格,你遇事處理的方式,你的態度,你的點點滴滴,都會完整地傳導給孩子。

    遇事不急不燥。與人相處,不苛求,而是感恩每個人帶給自己的幫助、啟發,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問候,都心存感恩。由此而形成的寬厚、包容,將為自己構建起來一個溫馨而宏大的家園。這是屬於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帶給孩子的是這樣的正能量,孩子將來的成就,一定會超越你,超越很多人。

    感恩朋友們的一路陪伴,無以回報,希望這個系列能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祝願您成為一個沉穩的家長,祝願您的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 3 # 趙州茶話

    能認識到管理情緒的重要,是重要第一步。控制情緒,可以說是最難的事,“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古人的這句話,就是說的對自己的內心管理最難。但是管理情緒也是最重要的事,不然教育孩子不但沒有效果,還會起反作用。教育孩子,如果大人能控制好情緒,基本上教育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有句話叫“好性格的媽媽就是一座好學校”,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都遇到需要管理情緒的問題,因為孩子有時候的表現不如我們的意。可以試著用同理心,換位思考。比如,孩子不會做題目,可能因為他還小,反應不可能像我們大人那麼快,不應該以大人的水平去要求孩子,所以我們需要有耐心。

    也可以當你要發脾氣的時候,趕快做個氣功,把嘴巴一張先吐一口氣,再用鼻子吸口氣,嚥下去,再說要不要發脾氣。

    也可以在自己生氣的時候,暫時迴避,等情緒平復下來再跟孩子溝通。

    最根本的,是要認識到,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大人自我修煉的過程。要把孩子真正教育好,引導好,大人需要修煉,不是隨便什麼樣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動不動大喊大叫就是修養缺乏的表現。我們大人修煉好了情商、情緒、性格,對孩子的情商培養、人格培養,都是直接的榜樣效應。性格差的父母,孩子的性格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大人立足長期修煉的意識,並努力去實踐,是培養好孩子的必經之路。

    怎麼修養好性格?平時就要多培養覺知心緒的能力,多培養靜定的品質,這樣慢慢地,情緒上來了就能覺察和轉化。這就是更深一步的要求了。

  • 4 # 宏志工作室

    首先你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對自己已經有了一份覺察。那帶著這份覺察,我們來回想一下,是孩子的什麼行為引發了你的暴躁情緒呢? 也許是孩子沒聽你的話,也許是孩子沒有按你的要求和標準來做事……等等,總之事情是超出了你的控制是嗎?所以才引發了你的暴躁情緒。那我這裡想給媽以的幾個建議是: 一、放下你心中想“操控”孩子的心,放下“應該”這二個字。 你走的路和孩子將要走的不同,你是用你舊有的經驗來要求孩子,而孩子要去向的是未來。所以,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和你的不同,是正常的。一個人連自己都操控不了,比如說你管不住你的暴脾氣,所以,更不要有操控別人、操控孩子的想法。更不要認為,你是為孩子好,孩子就“應該”聽你的之類的,放下這二個執念,當下次孩子再出現和你想法不一樣的行為時,你會輕鬆很多。 二、暫時離開。 也可能當你放下了執念,可是脾氣有時候還是會上來的時候,你就暫時離開孩子。比如到你的房間去,拿起枕頭摔打,把這一份怒氣發洩出來。因為我不建議媽媽們總是忍著憋著,這樣對身體健康也不利,所以要把它發洩出來。當然,不能摔那些貴重的東西哦,一定要是摔那些軟的摔不爛的東西就好了。這樣發洩完了以後,等你平靜下來、緩和下來,再去處理孩子的事情。 三、看的更長遠。 當你面對又犯錯了的孩子的時候,當你面對孩子一塌糊塗的成績單的時候,你想像一下,五年後、十年後,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是希望他能認識到錯誤改正做得更好是嗎?是希望他能愛上學習是嗎?那想像一下,那現在、你正在做的事、你要所說的話,對你想要的效果有用嗎?有幫助嗎?他聽你一頓責罵,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他知道如何改正做提更好嗎?他能愛上學習嗎?你是想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嗎?如果現在這些,對你想要的效果沒有用,甚至有反作用的時候,那就赽快想想其它辦法和作法。 所以當你看的更長遠的時候,你的怒氣會不會降下來了呢?

  • 5 # 百合媽媽讀心理
    (一)那時·曾經

    生命真是一場奇妙的旅行,我曾經是一個脾氣非常不好的媽媽,總是因為孩子的作業完成的不好,而對他發脾氣。

    小的時候,我也常常因為輔導弟弟、妹妹作業而大發脾氣,至今都記得小妹不會做一道題,我講解之後,她仍然不會做,把她罵得狗血噴頭的樣子。

    我大聲地衝小妹吼:“你真是太笨了!這麼簡單都不會!”

    小妹便委屈地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因為我是大姐,又因為她確實不會,所以,她覺得理虧,也不敢說什麼,只是哭啊哭。偶爾可能會說一句:“我以後再也不問你了!”

    現在想來覺得挺對不起小妹的,我比她大7歲,那個時候,她還是個孩子,不知道她被我的話傷得有多深呢。

    後來,當我有了孩子之後,我延續了自己的壞脾氣,把所有的脾氣都發到兒子身上。

    每當我發脾氣的時候,兒子就會很害怕,也很聽話,然後非常理性而平靜地對我說:“媽媽,你不要生氣,你好好地和我講話,比如可以對我說,‘你應該這樣做!’你不生氣,我也會做的。”

    每次發完脾氣,看著可愛的兒子,內心都挺後悔、自責的,也發誓以後再也不發脾氣了,但是,到了下次照舊。

    (二)那年·成長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指責、抱怨外界,好像只有我是對的,都是別人或者孩子的錯。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覺得,這種狀態很不好,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機緣巧合便去聽了一堂育兒講座。

    現在想來,那一堂講座不僅改變了我的育兒觀念,也在冥冥之中將我的人生帶入到了一個新的天地。

    那堂講座讓我幡然醒悟,原來,孩子沒有錯,如果孩子有錯,一定是父母的錯。

    我的真正意義上作為一個母親的成長之路,終於在那一天開啟了。我開始學習情緒管理,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希望自己能夠給到孩子更好的陪伴。

    (三)如今·蛻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快我便從一個無知的媽媽成長為一個智慧的媽媽,我學會了溫和而堅定,學會了耐心地傾聽,懂得了孩子各個年齡段的成長特點,也學到了孩子身上出現各種問題時應對的辦法。

    我不再對兒子發脾氣,而是非常尊重、理解他,平等地對待他,我們可以非常愉快地交流、相處、談心。

    陪伴孩子的成長,實在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因為孩子,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也瞭然一個生命的成長必然伴隨的磨難與羈絆。

    如今,我對自己很滿意,也對自己的孩子很滿意,在育兒這條路上我終於走得淡定而從容。

    所以,我想說的是,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沒有人天生就好脾氣,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學習。

    然而,學習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吸收一些理念與方法,借鑑一些別人的經驗,然後,再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探索最適合孩子的教育之路。

    如此,你也將如我般淡定、從容。

  • 6 # Nicer個人成長

    慢,慢下來你就有機會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它逐漸冷靜,同時也有時間去思考該選擇怎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個方法是我在某篇問答中看見一個小夥伴提到的,當時看到這個建議就覺得非常有道理並且操作也簡單,只要你的心裡和大腦意識裡深刻植入了這個觀點,在你下一次想要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會有意識地讓自己停頓下來,慢慢養成習慣之後再面對孩子時就會更加從容淡定。

    除了上面這個方法我還建議題主可以買一些關於管理自己情緒的書,以及一些教育類的書籍回來學習參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自己更要提前學習。這裡推薦我最近正在重複看的一本書《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裡面有一小章節是寫“如何處理我們自己的憤怒”的內容,描述了父母不良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以及當我們生氣想發怒的時候可以採取哪些冷靜表達自己情緒的步驟,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父母冷靜情緒還能為孩子展示如何正確處理自己情緒的。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千萬不要想著嘗試幾次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需要一定時間的持久戰,並且中間還可能出現反反覆覆的情況,但為了孩子為了我們自己能成為情緒的主人都應該堅持下去,去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理解自己的情緒也需要得到發洩並找到正確的處理情緒方法,只有父母能從容地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孩子才能從中得到學習的榜樣,也才能在這樣努力學習成長的父母身上獲得受益的成長教育。

  • 7 #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家長經常暴躁且暴力對待孩子,會使孩子慢慢沒有主見,看著震怒中的家長,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達出來;孩子容易失去安全感,經常暴躁且暴力對待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不愛自己,慢慢的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另外,孩子正處於模仿學習的關鍵時刻,家長的這種行為習慣可能會讓孩子也形成這種暴躁的習慣。

    每個人都會有暴躁的時候,壓抑剋制不是好的解決方法,最終可能會失控,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發脾氣的時候不妨換個環境靜下心來,或者出去逛逛街,做做運動,或者跟家人聊聊天。

    如果真的沒有控制住對孩子發了脾氣,事後一定要孩子道歉,跟孩子說明自己暴躁的原因,跟孩子溝通好,慢慢的就可以避免跟孩子暴躁。

    希望每個父母都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跟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 8 # 合肥知道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中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的好情緒能讓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進步的助推器;

    父母情緒不好,會讓孩子感到鬱悶、自卑,是促進孩子消沉、學業止步不前的導火線。

    然而,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永遠不向孩子發火嗎?未必。

    其實,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傷害的真正原因是:家長頻繁地對著孩子發脾氣,就像炮火一般不斷地攻擊孩子幼小的心靈,最終讓孩子的心支離破碎。

    那我們又該如何減少自己的壞情緒,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呢?

    1. 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壞情緒跟自己說“拜拜”

    很多父母的易怒情緒來自於生活或者工作上的壓力和不順心,孩子就很容易成為父母藉機發火的物件。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說:

    研究表明,暴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當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一定不要在這個時候嘗試教育孩子。同時也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解決的方法總比問題多”“我不能隨意衝孩子發火”……然後閉上眼,深呼吸,給自己12秒,你將會逐漸告別壞情緒。

    2. 允許孩子犯錯,不要用一件錯的事去解決另一件錯的事

    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心智不全,有時候甚至難以判斷事情的是非,他們只明白“我要這樣”“我不要這樣”。

    當父母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首先要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可以允許他犯錯”,壓下自己心中的怒火。等自己情緒逐漸穩定下來,試著換位去考慮孩子的當時感受。這時候再告訴孩子哪裡做得不對,會比直接責罵和動手懲罰的效果更好。

    3. 如果發火了,一定不要忘記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還記得可愛的Jasper和火爆脾氣的爸爸陳小春嗎?

    在一期節目中,陳小春因為兒子走路慢,說話語氣特別兇,對著兒子大喊:“你快點走!”

    Jasper就用小喇叭對著爸爸說:“Can you stop angry now(你可以不生氣了嗎)?”

    聽到這句話的陳小春,一下子愣住了,瞬間意識到自己這種怒吼的方式傷害了兒子,於是趕緊跟孩子說:“對不起”,並耐心地等待Jasper一步一步地走上來。到了晚上,陳小春再次跟Jasper道歉,並擁抱了他。

    如果你真的對孩子發脾氣了,不小心傷害了他,請記得跟孩子道歉。所有的親子關係,都是始於愛。希望父母們更不要以愛之名給孩子的童年留下深深的遺憾。很多時候,孩子無需金山銀山,他們更渴望一對情緒穩定平和的父母,一個安全快樂的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吸貓有什麼看法?反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