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戰爭是殘酷的,“勝者王,敗者寇”,彼此在戰場上廝殺,拼的是命,俗話說得好“人命觀天”,把生命看的比天都大,而戰場上卻是以命相搏,恩怨同樣大於天。因此,這種怨恨是很大的,面對曾經的敵人,咬牙切齒之恨。曾經的過去,戰俘被隨便屠殺,奴役,販賣。一旦被俘虜就等於下了地獄。

    1929年7月27日在日內瓦簽訂的《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對戰俘的各種待遇有著明確的規定。早在1907 年10月18日《海牙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就曾對戰俘的待遇有過詳進的闡述,這些善待戰俘人員的公約就像一輪Sunny給被俘人員帶來的光明,但有Sunny也必然會有Sunny照不到的地方。這一幕就出現在了二戰中的美蘇兩大勝利者的Sunny下。

    納粹德軍是入侵蘇聯的罪魁禍首,蘇聯人對德軍的憎恨可想而知,德軍自然也知道做了對不起蘇聯的事,一旦被俘就不會有好結果。然而德軍最後戰敗了,無條件投降,這就必然要當俘虜,而且必須就地投降。而德軍正是因為怕蘇聯的報復才選擇美軍,當時美軍曾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詞,加上對蘇聯人的恐懼,很多德軍士兵都願意像美軍投降,所以人數眾多,德軍原本希望受到優待,最起碼不會被虐待,最次也不至於被處死吧?然而,德軍千想萬想,想盡了所有的不幸也沒有想到結局會如此慘狀,下面兔哥帶大家看看美軍二戰中的萊茵大營有多慘。

    萊茵大營;如果譯成中文就是萊茵草地營,美吧,然而卻是美軍在萊茵河的西岸邊建立的用於關押德軍戰俘的營地,說到營地必須要有營房,而這裡最宏偉的建築卻只有鐵絲網,也是唯一的人工建築裝置了。這些俘虜起初是德軍B集團軍的人員,B集團軍被以美軍為首的盟軍包圍,其元帥瓦爾特.莫德爾下達的最後的一個命令就是解散軍隊,然後自殺,這些德軍成了沒孃的孩兒,落入美軍手裡,人數達32萬之眾。隨後隨著納粹德國覆滅,戰俘越來越多,這些像美英投降的德軍戰俘基本上都被關押在萊茵河畔,多達17處,跨度達到了350公里河段。總人數達500萬之多,佔二戰前德國總人口的6%。

    美英兩國私下商定;在德國,奧地利領土上投降的德軍士兵被定性為“被繳械的敵人”,也就是不屬於戰俘,而是沒有武器的敵人,這是英美髮明的新名詞,主謀是艾森豪威爾。並且規定,這些人不受日內瓦公約的保護,不接受日內瓦組織提供的食品,藥品,不許日內瓦公約組織的監督,對外封閉大營內的任何訊息。這樣萊茵大營就成了美英制造的人間地域。

    萊茵大營的狀況;被關押的人分成多個營地,按類關押,德軍國防軍女助手、醫務兵、兒童兵、傷病員、黨衛軍、衝鋒隊等等。每個營區分成若干兵營,各兵營用鐵絲網圍成隔離帶,這些俘虜就像是豬羊一樣被關進鐵絲網,分成每五千~一萬人一堆的鐵絲網籠子裡,新來的2~4天不給一滴水一粒米。為了躲避雨水,他們像老鼠一樣挖洞休息,沒有廁所,汙垢遍地,瘟疫橫行,由於河灘屬沙質地層,加上人多踩踏,把人壓死洞穴裡的比比皆是。提供食品後也是像徵性的,根本就吃不飽。整個大營沒有一個醫療所,飲水裝置,更別提消毒。其實整個營內地區美軍看守人員嚴禁入內,讓這麼俘虜自生自滅,其慘狀無法用語言表述,人間找不到第二處了。

    德國當地居民包括紅十字組織,德國社團組織等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給戰俘送些食物,然而,艾森豪威爾下令禁止,凡是給戰俘吃的發現立刻槍斃。瑞士紅十字會送來了食物,藥品被艾森豪威爾下今送回,由此看美國這是故意的,並且嚴密封鎖大營和外界的一切聯絡,雖然地方部門和國際紅十字組織想法設法接近大營,但都沒有成功。這樣一來,萊茵大營裡到底死了多少人沒人能說清楚,就是被埋在洞裡的就不計其數,美軍自己都未必清楚。

    到底死在萊茵大營裡多少戰俘,沒有確切數字,有關這方面的書籍有過幾個版本,按照推測,死亡人數75萬~100萬左右。而美國給出的數字是5000人。具體數字也只有艾森豪威爾知道吧。

    西伯利亞德軍戰俘營;又一個Sunny照射不到的地方,二戰中,德軍被蘇聯俘虜人員有250~310萬左右,死亡為138~220萬。和美軍對戰俘的手段不同,蘇聯是判刑,沒人審判,成建制的一塊判,刑期沒準,然後就是勞動改造,少吃多幹。不白養閒人,因此有病受傷的就等於死刑。兩個戰俘營都是戰爭的犧牲品,也是人類文明的陰暗面,沒有區別,都是人間地獄,什麼戰俘條約就是一張廢紙,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性。

  • 2 # 美好生活需要激情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一句話沒:“盧比揚卡包吃住,萊茵大營食宿自理。”盧比揚卡指的就是西伯利亞戰俘營,蘇軍關押德棍的地方。萊茵大營嘛,就是美軍關押德棍的地方。

    這大概是西伯利亞戰俘營的畫風

    這個大概就是萊茵大營的畫風。

    就事實而言,萊茵大營的死亡率要高於西伯利亞戰俘營。所以很明顯,這幫德棍向英美投降而不向蘇聯投降的做法是錯誤的。總的戰俘死亡率,蘇軍俘虜的是10%左右,美軍是15%-20%之間。

    當然了,我說了不算,我們看看倖存的那些德軍士兵自己怎麼說的。

    這本書是《黑色雪絨花》,一名德軍北方山地師軍人的回憶錄。

    萊茵大營指的是美軍在萊茵河西岸地區用鐵絲網建立起的一條350km長的戰俘關押區。之所以選擇在萊茵河西岸,是為了解決戰俘的飲水問題。

    實際上以美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加上萊茵大營沿河而設立,他們完全有能力保障這500萬德軍戰俘基本的生活需求。然而他們並沒有這樣做。

    出於對德軍戰俘的不信任(畢竟人數太多了,害怕兵變),美國陸軍上將巴頓直接下令中斷了對關押戰俘的糧食供給,連水都很少。在長達1-2周的無補給狀態後,才有極其少量的食物和水被分發給戰俘。

    然而幾個月之後,500萬戰俘保守估計至少都死了75萬以上。(極少數有被調查過的戰俘關押區的死亡率都在13%-20%之間)

    有些人肯定會說:美軍是自己都沒吃的了。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紅十字會的醫護人員前往萊茵大營的時候,卻被美軍給打了回去,甚至還因此發生了流血事件。說白了,餓死這幫戰俘,本就是美軍的本意,殺雞儆猴免得這幫戰俘搞事。

    艾森豪威爾針對德軍戰俘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他們不是戰俘,他們是沒有武器的敵人。”

    能說出這種話,您還指望善待戰俘?現在在德國,萊茵大營的原址都是禁止開發的,生怕挖出來的死人骨頭影響了美德的外交關係!

    如果某些人要黑蘇聯虐待戰俘,那麼請把美軍也帶上。當然了,無論是蘇軍還是美軍,他們對待戰俘的方式相比德軍都是溫和至極的。

    說完萊茵大營,再來說說西伯利亞戰俘營。

    先說個題外話,被蘇軍俘虜的戰俘只要身體沒問題,去西伯利亞戰俘營活著的機率大約有95%,傷病也是有機會活下來的。但是要是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法國,南斯拉夫這些國家俘虜,幾乎死亡率是100%。要知道,英軍向南斯拉夫移交的12萬德軍戰俘全部被殺。

    回到正題,蘇軍總共俘虜了570萬德軍,死亡60萬,最終回國510萬。而德軍俘虜了516萬蘇軍,最終生還僅100萬。

    所以說啊,蘇聯人對待德華人太仁慈了,換咱們去肯定的全部處死。

  • 3 # 一學思一

    我們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我們深陷於國家衝突的漩渦之中而不自知,國家間的競爭不僅僅是軍事政治和經濟上的,還有輿論上的,為了保持優勢或打擊敵人,擁有的手段之高超讓人歎為觀止,事實上,我們真的很難認清與政治有關的事實了,如同盜夢空間般的世界。

    不管是嚮往資本主義制度的人還是社慧主義的捍衛者,都未能反思自己所說的是不是對的,最後變成了立場之爭。

    馬的思想是偉大的,但他不是聖人,他也有錯的時候,用基本正確的基本原理去處理不全面甚至是錯的材料,怎麼可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給蘇聯洗白的是在無視組成蘇聯的主體俄羅斯的過去的社會風氣,這樣的人是歷史虛無主義,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影響的,沙俄對蘇聯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蘇聯的黑歷史不能成為一種制度的錯。

    資本主義真的會被替代嗎?物質基礎真的決定上層建築嗎?不一定,事物都是相互影響的,只考慮這些是不行的,嗎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認為人是極具可塑性的,歷史侷限性讓嗎的這個觀點不正確,人類有天生的,由基因決定的天性,這些天性並不會斷掉這條路,但有可能讓人類永遠不選擇。

    對歐美等國家來說,資本家的功能完全可以被取代。資本家不是必須的。

  • 4 # 薩沙

    萊茵大營是網上用來黑美國的一個段子。

    我就再說一遍。

    但巴克切並沒有說他講的是歷史,只是自己一些回憶和猜想。

    經過反覆對比,史密斯發現巴克切的結論,竟然是因為他秘書的錄入錯誤。這個不上道的秘書在抄錄檔案檔案時,竟然漏敲了一個0,導致其書中計算的某集中營的死亡率,被誇張了十倍,將實際上為3%的死亡率,誇大為30%。

    因巴克切在書中列出了參考的資料,史密斯稍微一對比就很輕鬆的發現了這個錯誤。

    但巴克切卻不知道。他用此死亡率和其他數字去估測全部戰俘的死亡,結果數字被大大誇張。

    史密斯的觀點得到史學界的認可。

    西方社會出書自由,你說失蹤1000萬德軍戰俘也是可以的。

    搞笑的是,到了中國,巴克切的猜想竟然就成為了事實。

    其實用腳指頭都可以想到,當年德軍投降以後,在萊茵大營的戰俘一共有500萬人。

    如果死了100萬,就等於死了五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

    早就應該搞得全世界皆知了,比納粹屠殺猶太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實際上,這麼多年卻沒有這方面的訊息,為啥?

    因為根本就不存在。

    美方公佈的“萊茵大營”的全部死亡人數為5000。

    而巴克切另一個證據,盟軍戰俘營的一份戰俘人數變動記錄,也是他無意或者故意搞錯得出錯誤結論。

    這份戰俘變動表中,有著數量極為巨大的其他減少專案。

    巴克切認為這就是死亡的戰俘。

    然而,史學家查詢這份檔案的原始記錄,上面清清楚楚寫著其他減少是因為66萬德國民兵沒有被當做軍人,稍微關押就草草釋放。

    結果,這66萬都被巴克切胡亂解釋為死亡。

    後來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巴克切承認這是他的失誤。

    軍事史專家 Albert Cowdrey認為即便5000人的數字可能偏小,但無論如何高估萊茵大營的德軍戰俘死亡率,均不可能超過1%,也就是死於美軍手中的德國戰俘不超過五萬六千人。

    一般認為,500萬德軍戰俘中,死亡的最多在1萬人左右。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傳染病流行,而美軍的青黴素還只能滿足自己的軍人需要,難以供應這麼多德華人。在黑市上,青黴素比黃金價格還要高。

    史學家認為,巴克切只是打著歷史的招牌寫了一本小說,裡面的資料都是胡亂找來的。

    自然,巴克切也沒說自己的是歷史研究者,所以這樣胡寫小說對他的聲譽也沒有損害。

    反美歸反美,不要選用這種小說作為證據。

  • 5 # 紅色手電筒

    首先,所謂的萊茵大營本身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東西。在二戰歐洲戰場結束時,大批德軍投降,其中的確是德軍都是爭取向西方的盟國軍隊投降,而儘量從蘇軍的佔領區向西逃。正在搜身的德軍俘虜,一般來說對於黨衛軍俘虜,同盟國方面的態度是比較嚴厲的,戰後黨衛軍也被定為犯罪組織,成員並不享受戰俘的待遇。戰爭初期被俘的大量蘇軍被解決掉的非常多。比較著名的蘇軍俘虜,雅科夫-朱加什維利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只能問德軍自己,德軍在蘇聯的領土上乾的壞事太多,包括屠殺平民,焚燬糧食,摧毀工廠礦山等等一系列的戰爭暴行,幹這個事的不止是黨衛軍,國防軍也參與在其中,而德軍對待被俘的蘇軍也是進行了大規模的虐待以及屠殺,德華人總是渲染蘇聯戰俘營的可怕,但是蘇聯戰俘在德國的命運更慘,甚至有相當數量的蘇聯戰俘為了能夠活得好一點而不惜充當叛徒。在白俄羅斯戰役中被俘的德軍在莫斯科遊街,蘇聯人稱他們是戰爭期間第一批進入莫斯科的德國士兵。到了戰爭末期,德軍中這些小孩十分常見。

    在1945年德國投降以後,投降的德軍分別被法,英,美,蘇四個國家分別關押,其中法國關押94萬人,死亡2.5萬,英國關押364萬人,死亡1300人,美國310萬人,死亡5000人,蘇聯一共俘獲240萬人,死亡45萬人,這個死亡比例的確是非常高。不過和蘇聯人在德國戰俘營的待遇相比還算好的,蘇聯一共有405萬人被俘,在德國戰俘營死亡約180萬,同時還有1800萬平民在戰爭中死亡。蘇聯除了軍人還有大量的平民被德國抓走當作奴隸使用。他們的死亡率也很高。

    德華人對蘇聯戰俘的手段,其實大部分德華人都知道,當德軍開始向本土敗退的時候,德軍開始擔心被俘以後的命運,的確是害怕蘇聯人的報復,而且蘇軍在進入德國本土比如東普魯士地區的時候也的確發生了屠殺平民的情況,所以德軍在東線的抵抗意志要比西線強的多,德軍的指揮官甚至在說,死守住東線,直到美華人來踢你們的屁股。當德國敗局已定的時候,大量德軍向西爭取向盟國投降也就不足為怪了,特別是一些黨衛軍部隊,由於在東線的血債太多,落到蘇聯人手裡肯定沒有個好。在前邊說的德軍俘虜死亡的45萬人中,有9萬多是在送到戰俘營之前死亡的,很多可能就是被路上幹掉了。

    對於美英方面和蘇聯方面的硬體條件上來說,也肯定是美英方面的條件要好一點,蘇聯本身在戰爭中遭到了巨大的損失,自身的糧食供應都是問題,在戰爭結束以後,蘇聯也出現了饑荒,對於戰俘的供應自然不可能好到哪去,而當時美英方面,由於有美國這個巨大的戰爭基地作為後盾,供應方面要比蘇聯好的多,象美國兵已經吃到吐的午餐肉,在其他國家都是硬通貨和美味佳餚。

    當然,美英方面也曾經下過一個不許和敵人親近的命令,在美軍攻入德國本土的時候,由於德國本土在戰爭中破壞比較小,而且德國從歐洲各國搜刮各種物資來保障德國,所以德國本土的日子還不錯,這使美國大兵差生了一種對於戰爭意義的質疑,後來在發現了德國的集中營以後,美軍爭取讓大部分美國士兵來參觀集中營,就是在給普通計程車兵上一上政治課,讓士兵明白戰爭的意義,同時下達不許和敵人親近的命令。

    而美軍在解放集中營的時候,也出現了槍斃俘虜的情況,或者搶劫俘虜的現象。不過這些都是少數情況,蘇聯人搶德華人手錶的情況也不少見。不過,總體來說,同盟國方面對軸心國戰俘還是按照日內瓦公約對待,包括蘇聯。不過,德國俘虜在蘇聯還是被罰做苦工,一般是10年左右,象世界第一空戰王牌哈特曼就是1955年才從蘇聯回到西德的。

  • 6 # 讀史自思
    只有度過眼前的難關,保留下生命,才有機會去判斷萊茵大營與西伯利亞哪個更幸運。01德國主動進攻蘇聯,給蘇聯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德軍的判斷是“降蘇”的風險遠大於“降美”的。

    德國發動閃擊波蘭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戰事的消耗,必然要尋找更多的資源來支撐戰爭。蘇聯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並且當時的蘇聯由於進行了各種政治清洗,軍隊的骨幹損失慘重,真是符合德國戰略的下一個物件。

    德國發動對蘇聯的入侵,著名而慘烈的戰役的代表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從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結束,歷時近3年,造成了1500000士兵和平民死亡,受傷與失蹤人員不可計數。

    所以,在美國與蘇聯同時打到柏林的時候,只能選擇“降美”把命保下來再說,“降蘇”可能就得為之前的德國侵略行為付出生命代價,而看看之後蘇聯對日本戰俘的手段,這種可能性很高的。02蘇聯是意識形態之上,而德國軍民已經在希特勒時代受夠了這種苦,自然會選擇“降美”

    德國之所以能憑藉一國之力單挑整個歐洲外加蘇聯,就是希特勒政府透過從意識形態上把全國繫結到了戰車上,從而能集合全國的資源(人力與物力),導致整個德國民眾生活缺衣少食,死亡率大增。

    如果選擇“降蘇”,則還是生活在這種意識形態中,生活的改變是看不到希望的。而同時期的美國則是另外的一種經濟形態,底層人是可以不用吃飯發愁,還有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

    最後,讓我們進行換位思考,也是會選擇“降美”而不是“降蘇”。人,先得把生命保留下來,才能有改變的希望。

  • 7 # 誰可比親心

    萊茵大營虐俘應該是誇大其辭的,大家想想,美國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仇恨德華人?這樣的話英法更應該虐殺戰俘才對啊。論仇視,美國更應該虐殺日軍戰俘才對吧!畢竟死於日軍手中的美軍更多,日本是東方黃種人,但是美國反而沒有太多的懲罰日軍戰俘,而且還阻止了蘇聯人進攻北海道。其實二戰後期美蘇已經是貌合神離了,都是在考慮如何爭取戰後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虐殺幾十萬戰俘是難以想象的,畢竟很多德軍將領都沒判死刑啊,幾十萬德軍是戰俘,但是也是精壯勞動力啊,為了戰後西德重建,對抗蘇聯,個人認為萊茵大營虐殺俘虜事件是謠言

  • 8 # 湖北電機廠退休職工

    頭腦清醒一點看世界,不要忘了地緣政治的因素,德國是歐盟的頭羊,代表絕大多數的西歐,又是北約成員,他跟美不跟蘇順理成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常規賽MVP的最低順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