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G數字經濟產業圈

    6 月 14 日,華為首次證實了鴻蒙計劃。據路透社報道,華為公共事務和關係副Quattroporte Andrew Williamson 在墨西哥城舉辦的一次活動中表示華為正準備推出一款替代作業系統,但他指出這不是華為想要的,我們非常樂於繼續作為安卓大家庭的一員。但鴻蒙的確正在測試,主要在中國市場。」他還補充道,我們大概還會嘗試將其商標化。Williamson 透露,如果緊張局面升級,鴻蒙將在數月內準備就緒。

    壁立千仞,颶風安撼?

    特朗普政府立下層層鐵幕,切斷谷歌、ARM、英特爾、AMD等命脈企業與華為的業務往來。

    逼上梁山,華為兩項「備胎」技術一夜轉正,擲地有聲,一手是晶片「海思」,另一手便是作業系統「鴻蒙」。

    鴻蒙,HongmengOS或HomonOS,是華為正在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業系統,基於Linux,力圖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慧穿戴等裝置,以形成一套統一的作業系統平臺。

    餘承東表示,如果安卓應用在作業系統上重新編譯,執行效能提升超過60%。

    這套系統的意義重大,不僅是在「數字鐵幕」的大背景下為華為爭取和保留市場話語權,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科技相關產業提供系統層面的安全和保障。

    但與此同時,要在超過八成市場份額的安卓地盤上分一杯羹,樹立起華為的一席之地註定是一場棘手的長久戰,而紮實的底層技術和持續的生態運維能力將會是華為能否再造一個「系統帝國」的決定性因素。

    七年潛行

    一場釜底抽薪的反擊註定只能暗中潛行。

    2012年的一天,任正非和部分華為技術高管在深圳一幢臨湖別墅裡閉門會議數天,話題落在「減輕對於安卓的依賴」。

    此時,任正非和一眾高管已經意識到,隨著智慧手機對安卓系統的依賴越來越高,一旦中美爆發貿易戰,使用安卓系統的華為手機將可能會面臨危險。

    「我們現在做終端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 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任正非吐露「心聲」。

    隨後,由華為三位輪值董事長之一的徐直軍等高層領導的專業作業系統團隊成立,並作為絕密專案不斷推進。

    為此,華為內部建立了一個專門的區域來容納作業系統團隊,也有專門的安保人員負責相關區域的安全工作,只有研發OS系統團隊人員可以進入,並且員工一旦進入該區域,就不能使用私人手機。

    「華為在自主作業系統上投入規模不小,陸陸續續投入了幾百人」,知情人士透露。

    而讓「鴻蒙」系統真正浮出水面的還在於特朗普政府五月以來的各項「禁令」,平靜的華為潮水之下,「鴻蒙」提速推進。

    5 月 15 日,美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美國企業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裝置,這一直指華為的決定瞬間拉響了防備警鈴!

    此後,各種所謂的實體清單、ARM 晶片斷供、Google 暫停部分業務、IEEE 禁止華為員工參與等動作不斷,更是時時揪緊了華人的心。

    5月21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迴應,華為正在研發下一代作業系統(OS),最快將於今年秋天、最晚將於明年春天面市。

    緊接著,「華為鴻蒙」商標現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商標局網站,華為於2018年8月註冊的商標獲批,商標專用權期限為10年。

    5月底,外媒曝光疑似華為鴻蒙系統的介面截圖,其稱今年3月華為在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申請了外觀專利設計並於5月14日公佈,同一天華為申請了「ARK OS(華為方舟系統)」。

    該專利包括顯示選單、應用程式、應用商店,整體的設計佈局和形狀看起來與華為EMUI系統非常相似,只是一些UI元素髮生了很小的變化。

    除了使用者介面,螢幕截圖還提到了「安卓綠色聯盟」,這是一個包括華為、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和網易在內的開放非盈利組織,旨在共同提升中國安卓應用體驗。但該訊息目前沒有獲得任何官方確認。

    據最新訊息統計,華為已至少在9個國家申請了「鴻蒙(Hongmeng)」作業系統的商標,包括中國、高棉、加拿大、南韓、和紐西蘭等國。

    昨日,再下秘魯一城,訊息顯示,秘魯反壟斷機構Indecopi在5月27日已經收到了華為註冊「Hongmeng」作業系統商標申請。

    積極申請鴻蒙商標之外,華為還力邀安卓應用開發者加入華為開發者社群,將應用釋出在華為應用商店中,目前這一社群由56萬開發者構成。

    福布斯6月初訊息,鴻蒙作業系統或將搭載華為今年第三季度推出的Mate 30正式問世。

    昨天,向來精準掌握電子行業動態的分析師郭明錤爆料,鴻蒙系統手機將在今年10月出貨。

    他還預測,假設美國對華為出口管制維持現況不變,華為手機2019年出貨量可能達到2.15–2.25億部。

    註定路不好走

    在智慧手機非常成熟的當下,安卓與iOS生態早已枝繁葉茂。

    2007年前後,在Linux核心的基礎上,谷歌推出了安卓系統,蘋果推出了iOS系統,一個走開源開放路線,一個走封閉自有路線,朝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經過近12年的生態建設,兩大陣營號令天下的局面已然形成。

    據市場諮詢公司Gartner資料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佔全球市場份額85.9%,iOS系統佔據14%,兩者市場份額之和近乎壟斷。

    華為此時進入似乎難度更大,鴻蒙系統能否取得成功仍然個未知數。即使是微軟、三星強勢入場,曾經掀起浪花,但已成為先烈。

    不願受制谷歌,2011年,三星擬開源bada系統

    2009年,三星手機在作業系統平臺上遭遇谷歌和蘋果的激烈競爭,急需尋求突破。三星曾高調推出bada系統(海洋系統),後整合進Tizen系統,試圖與安卓、iOS三分天下,但一直沒有其他廠商願意使用,三星自己打法也不堅決,安卓與自家系統兩邊用。

    到今天,bada幾乎銷聲匿跡,三星全線手機產品都使用安卓系統。

    不甘心的還有PC時代的「霸主」微軟,曾一手打造了全球普及度最高的Windows作業系統。在智慧手機市場初期,它也想分一杯羹,野心勃勃地推出了Windows Phone作業系統,並藉助雄厚的財力強推。

    當時諾基亞、HTC、三星、LG等都曾推出基於WP系統的手機,儼然要成為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然而好景不長,到2017年底WP系統僅佔全球市場份額0.1%,隨後被微軟拋棄。

    一位資深智慧硬體負責人向機器之心表示,安卓系統能做起來,除了開源、免費外,當時Java程式設計師居多,谷歌在框架上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把安卓框架中應用層和底層驅動層耦合起來,讓Java程式可以直接在上面獨立開發,這樣方便Java應用快速應用,生態得到快速擴充。

    而反觀Windows Phone作業系統,除了微軟一直固守PC業務,企圖用一個Windows征服全球外;Windows Phone沒有海量優秀的應用做支撐,忽視相容性和生態建設是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智慧手機早期,三星微軟等巨頭都已失敗,可見自研作業系統是一件成功機率極低的事情。

    再造一個「帝國」

    一套作業系統能否成功主要有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技術能力,主要包括Linux系統裁剪後的穩定性,驅動層的相容性與效能,以及射頻通訊系統的整合能力等。

    另一個就是生態能力,如何搭建一個豐富的應用生態系統。尤其是後者,往往決定成敗。

    從技術能力來看,華為在作業系統上的投入顯然不小。

    前文提到,華為在自主作業系統上陸續投入了幾百人,尤其是2017年,還引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海波。

    這位80後教授擔任華為OS首席科學家、作業系統核心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作業系統與並行分散式系統。除了履歷金光閃閃外,其所在團隊近五年在作業系統領域頂級會議(SOSP)上發表論文排名全球第四。

    有訊息稱,華為作業系統是位於杭州的尤拉實驗室研發的,但現在這一作業系統據傳已轉入消費者業務體系。

    上述資深硬體負責人也向機器之心表示,華為在作業系統上應該早有積澱,因為華為海思很早就開始做移動晶片,在晶片開發的測試階段,往往用自己的單系統進行驗證,首先是驗證晶片的功能,然後反過來驗證晶片對作業系統的相容性,因此往往手機廠商都會有一套自己相對獨立的系統。

    但他認為即將推出的鴻蒙系統應該仍是基於Linux系統打造,之所以說它能相容安卓應用,是因為本質上它們(鴻蒙和安卓)都是基於Linux核心演化而來。

    此外,華為海思本身具有射頻晶片,以及完善的射頻通訊協議棧,這也是華為構建自身作業系統的優勢所在。

    由此來看,華為做作業系統在技術實現上並不難。

    任正非在今年5月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也說過,作業系統在技術上不難,難的是生態。我們是不是能做好一些簡單的作業系統?現在我們還不能肯定說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會努力。

    顯然蘋果與谷歌長達十幾年建立起的iOS與安卓兩大陣營,會是華為構建作業系統的巨大挑戰。

    在生態建設方面,今年4月華為推出一款被稱為「安卓效能革命」的方舟編譯器,它是為華為EMUI9.1作業系統打造的一個編譯工具。據華為稱使用方舟編譯器後,系統流暢速度可提升24%,系統響應速度可提升44%,並且第三方應用操作流暢度可提升60%。

    其原因是:現有安卓系統中有一道繞不過去的坎,被稱為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它包含翻譯器和編譯器,主要作用是把Java語言轉換成機器能夠讀懂的語言,從而讓應用程式方便的跑在安卓系統上。虛擬機器原本有利於Java應用程式的開發和安卓生態建設,但語言轉換往往會造成應用卡頓和佔用磁碟空間,影響使用者體驗。

    方舟編譯器最大的優勢就是繞過虛擬機器,可以直接將Java語言轉換成機器碼。也就是說透過該編譯器,開發者的應用在上架應用商店前就已轉化為機器碼,因此可以在手機上快速安裝、啟動和執行,從而減少作業系統的執行負擔。

    餘承東之所以說安卓應用在鴻蒙系統上重新編譯,執行效能可提升60%,可見這一編譯工具起了重要作用。

    在郵件中,華為談到自身作業系統的優勢在於,近兩年智慧手機出貨近3.5億部,華為應用商店的月活躍使用者可達2.7億人。目前華為智慧手機銷量僅次於三星,位列全球第二,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機器之心,谷歌的暫停合作,意味著華為無法使用谷歌的產品,主要是未開源的安卓版本、Google Play框架、YouTube等服務,對於對谷歌服務較為依賴的歐、亞使用者來說,這將對華為海外業務造成衝擊,需要透過鴻蒙系統向海外使用者提供服務。

    相較而言,華為國內業務受影響很小,因為華為EMUI系統是基於安卓開源版本打造,應用生態早已本土化,並不涉及谷歌太多應用。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統計,2018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為2.06億臺,其中在中國大陸的出貨量為1.05億臺,海外銷售佔比接近一半。

    因此,海外市場將是鴻蒙系統真正落地的關鍵,應用生態的構建更是迫在眉睫。可以看出,華為並非另起爐灶重新打造系統生態,為了儘可能快的獲得應用,它採取相容安卓的方式,使原有安卓應用可以直接跑在作業系統上。

    據瞭解,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華為內部造一個配合鴻蒙系統使用的APP生態,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

    當談及鴻蒙系統能否在生態構建上取得成功時,業內人士向機器之心表示這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鴻蒙系統活下來問題不大,尤其是國內市場,但想要在美國的禁令下,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生態的培育需要時間,且不說安卓與iOS兩大陣營已經非常成熟。

    此外,他還稱註冊商標往往要9個月,這意味著華為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無法在國際上使用鴻蒙商標。

    郭明錤預測,搭配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將在今年10月出貨。不過他認為,預期鴻蒙手機初期無法滿足非中國市場中高階使用者的應用程式生態需求,故會定位低端市場為主。在區域出貨方面,鴻蒙手機初期出貨主要集中在中歐、東歐與新興市場。

    華為西歐業務副Quattroporte Tim Watkins 最近也曾表示,華為的作業系統已在中國部分地區測試,預計很快能推出。

    目前,網傳360、騰訊、小米、OPPO、vivo等中國企業紛紛加入鴻蒙系統的實測,但這一訊息被小米公司產品總監否認。並且網傳資料稱,鴻蒙系統測試機數量已達數百萬臺。

    上述業內人士向機器之心表示,華為有這麼大的使用者體量,三四百萬臺的灰度測試(軟體更新、改版往往會先在小範圍測試)並不奇怪。

  • 2 # wangjunbao

    華人口14億,去掉30%的漢奸,再去掉20%的沒有能力消費的(經濟能力,身體原因),還剩50%也就是7億人陸續換機,鴻蒙他一定行

  • 3 # 五四瘋哥

    不是能否打破,而是必須打破,這已經是關係到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生死的關鍵戰役,輸了的話以後很長時間中國企業的角色只能是現在的聯想這樣了。

    破局必須從國內,至少我們佔據地利和人和,國內市場足夠大,而且華人都十分支援華為,能夠給華為一定的試錯空間。

    作業系統破局,生態是關鍵,初次推出鴻蒙,勢必要藉助安卓原有的生態,這也是不得已,跑安卓應用,可能是鴻蒙只不過是安卓換層皮,和雲OS那樣,或者是虛擬機器裡跑安卓應用。這還不能算是真正破局,可能更徹底的是以後有單獨的鴻蒙app,但現在都講究標準統一,本來一個應用就已經要開發安卓和IOS兩個版本了,再來第三個,不知道接受度怎麼樣,破局還很難,要給華為時間。

  • 4 # 雨夜行路914

    微軟的作業系統一流吧,塞班當年橫掃一切吧,英特爾CpU世界第一吧,現在的手機裡哪裡又有它們的市場?除美國外,有哪裡的大國比得了這些一個公司?絕對沒有!當然海軍講我們關起國門玩自己的幼兒系統,當宇宙第一強系統,那好吧,算有吧,自己好好玩吧!

  • 5 # 科技之窗

    華為作業系統會出現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處於打磨階段,所以這時候並不會對當前的iOS與Android系統格局產生大的影響。而且根據華為官方訊息,前期鴻蒙希望將首先在國內市場普及,由於鴻蒙系統可以相容安卓應用,所以在國內推廣並不複雜,而且華人接受程度比較容易。第二階段衝擊海外市場,這次俺是關鍵,如果海外市場對華為鴻蒙系統認可,那麼華為作業系統已經證明成功了,但這也是華為當前最大的難點。畢竟海外市場對於Android系統比較青睞,如果華為自家的系統能夠比Android系統更具特色,相信海外市場還是能夠慢慢接受華為作業系統。

    上面是兩個理想階段,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從零開發一個作業系統,工作量確實不小,而一個系統能不能成功不在於作業系統本身,而是生態,一個系統開發出來,沒有人給你適配應用,那這個系統就不可能大規模被使用。

    所以華為研發一個絕妙的工具便是方舟編譯器。研發手機app的廠商,把已經開發好的安卓程式直接用方舟編譯器編譯一次,生成的程式,華為自家的“鴻蒙”作業系統就可以認識了,不需要廠家另外開發,省下了巨大的工作量。華為巧妙地以方舟編譯器為橋樑,繼承了原安卓生態鏈裡的所有元素,借力打力,而不是從頭再來,重建一個生態。

    所以總體來看,如果兩個階段能夠取得成功,足以證明華為作業系統能夠贏得市場認可。但是谷歌也認識到了安卓作業系統的不足,也在開發新的作業系統,也像“鴻蒙”一樣支援多種裝置,新系統名叫Fushsia。所以,華為的“鴻蒙”要確保比谷歌的Fushsia更快面市!

  • 6 # 愛思考的奧特曼

    這裡我想先說一下,鴻蒙打破的不是作業系統的僵局,而是國內系統生態圈的僵局。我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從技術方面分析,我這裡換個角度思考一下:

    從安卓和ios在國內剛開始使用再到現在大面積普及,期間還是經歷了不少動盪的。對於使用者來講,習慣成自然,用著順手就是好事。但對於中國移動裝置開發總體來看並不是好事——晶片,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另外,由於缺乏相應的管制,環境還是比較糟糕的,各種劣質app層出不窮(多見於安卓),嚴重影響用於體驗。

    鴻蒙推出的意義就在此,他可以體現出一個標準化,這正是今天我們所欠缺的,最起碼對於國內是這樣。

  • 7 # 派客俠眾創星球

    這是另一個問題的闡釋

    一,鴻蒙帶來的是一個生態圈的大洗牌

    二,出貨訊號前些時日任正非在華為的內部會議講話,毫無疑問,可以出貨

    三,鴻蒙的問世,隊華人手機消費觀的改變與衝擊,也有預定的決定作用

    四,在蘋果官方宣佈手機降價時,6.18這個特殊的日子,手機銷售榜單,蘋果又列第一

    普遍價值來看,這是科技沿革的變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聯儲降息對於全世界和美國會有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