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G惠生活
-
2 # A股行情總導演
保護個人網際網路隱私,涉及很多方面,但總之是有辦法的。洩露隱私的主要渠道及應對措施如下:
1. 瀏覽器上網
這是重要洩露途徑,可採用以下措施規避:
(1)普通使用者:採用Firefox瀏覽器並安裝NoScript、uBlock Origin等安全外掛。
(2)進階方案:採用Tor瀏覽器上網
(3)高階方案:採用Whonix系統(內建Tor)
(4)終極方案:採用Qubes+Whonix
安全性依次遞增。可詳見本人文章:
《平靜網頁下的隱私圍獵,你可以選擇奮起反擊》,連結:
https://m.toutiaocdn.cn/item/6657738279988757003/?iid=63357184260&app=news_article×tamp=1550225182&group_id=6657738279988757003&abtest_id=1
2. 手機APP強制授權和過度授權
對於有些強制授權才能使用的APP,建議放棄使用。對於可以不授予的許可權不應過度授權。透過手機許可權設定功能依次檢查每個APP的許可權,清除不應該授予的許可權。比如計算器APP,就不需要獲取相簿及位置許可權,如果索取了這兩個許可權,就很可疑。
對於這一條,能否解決就看你的決心。如果你一定要用這些軟體,就要知道你的隱私已經隨著你的使用,而記錄到了後臺伺服器,有人需要時可以隨時檢視。包括你說了哪些話、你的暱稱、所在群組、你的IP等。詳見公安部官網《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安全評估規定》第五條。
如果你無法忍受這些社交軟體的隱私收集,其實有很多不收集隱私的開源軟體,比如telegram,使用者量也是幾個億,還在不斷增長中。
4. 作業系統(如Windows)從底層收集隱私
Windows收集隱私最為嚴重,如果你把隱私看得很重要,可以選擇Linux系統,它是開源的,可以確定它不會有暗箱操作。
如果隱私安全對你來說至關重要,那麼你可以選擇第一點中的終極方案,採用qubes作業系統。這個是目前頂級駭客發明的最頂級的隱私方案。FBI也拿你沒辦法。
手機使用者建議參考一下本號最近發表的文章:《絕對良心、隱私利器:用它可暴露APP暗箱行為,阻斷隱私竊取》
以上。
新奇界J,專注網際網路隱私保護技術
-
3 # IT人劉俊明
在大資料時代背景下,資料的價值進一步得到了體現,因此科技公司往往比較關注資料的採集,由於資料的價值與資料維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資料採集的維度也通常比較高,這也有可能會觸及到部分使用者的隱私,因此在大資料時代,人們對於個人隱私資料也越來越關注。個人隱私資料的安全保護也是目前各大科技公司比較關注的內容,因為如果不能有效保護使用者的隱私資料,不僅會對公司造成損失,更有可能會失去使用者的信任。
對於廣大網路使用者來說,個人透過網際網路操作所產生的資料往往都有一定的應用邊界,比如購物資料、醫療資料、學習資料等等往往都有明確的應用邊界,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保障使用者的資料不會被亂用,因為資料邊界是資料安全的有效屏障。目前,這道資料屏障雖然掌握在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科技公司手中。但是,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釋出,資料應用邊界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資料洩露等相關安全問題也將進一步得到遏制。從這個角度來看,廣大網路使用者並不需要對自己的隱私資料過於擔心。
個人隱私資料往往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所以對於個人隱私資料的保護是防止個人資料被亂用的前提,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要想保護自己的隱私資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意網路應用對於個人資訊的採集。網路應用對於個人資料的採集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不是必須提供的內容,儘量謹慎對待。
第二:選擇信譽好的網路平臺。往往大型網路平臺都有較為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對於個人隱私資料的保護也會更加全面,所以最好選擇大型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各種網路操作(購物等)。
第三:具備一定的網路安全知識。掌握一定的網路安全知識能夠提升自身隱私資料的保護,比如定期處理電腦上的歷史檔案,安裝必要的防護軟體等等。
-
4 # 媽媽大王6722
大資料時代,個人資訊和資料的絕對保護是不可能的。
大資料產業的發展本身就是基於對個人資訊的深度分析與分享。過度的保護個人資訊可能會阻礙數字經濟的發展。
所以大資料時代,個人隱私的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問題的責任方主要有三個:個人、網路運營商、國家。
個人方面,一定要時刻注意個人隱私的保護。不上非法網站,不隨意註冊個人資訊,經常更換密碼。參與網路活動,要收馳有度,保持清醒的頭腦,切記不可貪圖小利。
網路運營商應該自覺承擔起保護使用者個人資訊庫的責任。禁止洩露、買賣使用者個人資訊。運營商要積極配合國家監管部門的監督。
國家要針對個人隱私問題立法,保護網民個人資訊,同時督促運營商加強保護責任。不斷完善網路安全國家標準,保障網路安全。
社會在進步,大資料時代勢不可擋。只要我們具有自我保護意識,再加上國家和企業的重視,我們可以毫無顧忌的享受大資料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
5 # 樂不思叔
不是大資料時代就存在的問題了!
只是現在關注度高了才出現你反應的這個問題。
不想隱私外洩,在這個時代很難實現!
比如我在用實名手機卡註冊了某某外賣,然後很多不知名的電話,資訊發到我的手機。
你不想洩露你的資訊。手機授權的所有專案都選否定進行了。然後你所有的app都無法使用。呵呵了
-
6 # 小寧的開心生活
隱私是個人的自然權利。從人類抓起樹葉遮羞之時起,隱私就產生了。
而如今,第一,生活中用於驗證身份的手機號,身份證,銀行卡等資訊需要相關機構去保護使用者個人資訊,可現實生活中不法人員買賣使用者個人資訊或惡意洩露,致使資訊洩露的事時有發生,對此應嚴厲打擊,以保護使用者權益。
第二,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對個人資訊的保護,如不在社交軟體過於暴露自己行為軌跡,手機不存身份證照片,不連線陌生wifi等
科技的發展,促進生活的便利,箇中弊端,注意防範。大資料還是有益的。
-
7 # 論新零售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某位大佬曾經說過:現在很多人寧願犧牲部分隱私去獲取便利。這個話雖然不中聽,但是也是大實話。科技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性,但是同時也在不斷的採集我們的資訊。這些資訊有些被利用在了更好的為我們服務,有些被不法分子獲取用在了做不法的事情上。
現階段而言,我們還是有選擇的餘地,可以透過放棄一些便利來保護自己的隱私,例如關閉手機的定位系統,但是這樣的話,地圖導航難以定位,外賣軟體和打車軟體也迅速定位,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透過自己手動搜尋輸入的方式去定位,雖然麻煩了點,但是避免了APP獲取你手機的定位許可權。例如購物的時候,你可以用另外一臺手機去篩選檢視商品,然後鎖定了要買的商品後再直接購買,這樣的話可以避免APP摸索出你的搜尋習慣和購物習慣等等。例如搜尋完資料以後,及時的清理網頁和Cookies,軟體也就無法記錄你的資訊了,但是同時你下一次登入就還需要輸入密碼,網址等等資訊了。是否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保護你的隱私,這個就涉及到一個值得不值得的問題了。
同時呢,隨著大資料的發展程序,未來的科技為了安全和個性化服務,肯定會越來越多的獲取你的個人資訊,否則的話難以提供服務。這個是一個難以逆轉的過程,除非你遠離高科技產品,否則你的隱私就會是一組資料了。
-
8 # 小逗電競
近幾年來,網際網路飛速發展,什麼雲計算、AI、大資料、智慧城市等技術手段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邊,我們正享受著它們給我們帶來諸多的便利,生活中似乎已經離不開了網路。中國網民有8億多,每天透過網際網路產生的資料、消費的資料日益增多,據統計,淘寶一天產生的資料有300TB,這只是其中一家企業,可以想象一下我們國家一天要產生多少資料,資料量之大有多恐怖。
1,大資料帶來的便利
我們每天上網瀏覽網頁,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網頁自動展示你感興趣的內容,我們不再需要搜尋,非常方便。你逛QQ空間,突然空間裡蹦出你十年前的今天發的圖片內容,是不是別有一番感慨,這就是大資料,將你平日網路上產生的資料儲存在大資料系統裡,然後根據你的身份ID,透過大資料查出歷史資料進而展現。
2,大資料對個人隱私安全問題
在這個大資料時代,我們需要保護個人隱私,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同時呼籲國家,要大力監管,宣傳網路安全。
-
9 # 心智互動
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有利有弊,既方便了使用者自身,隱私也被暴露了出來。我們必須意識到,大資料本身並不中立,它反映的是人類真實的社會。
先說說有利的地方:
比如我們在網購的時候,app會根據你的瀏覽記錄,購買記錄來推薦你會喜歡或者用到的東西,列表上都是你可能會喜歡的物品,對你買東西來說便利了更多。
而不利的地方也有很多,大公司都被爆出很多洩露使用者隱私的事件,更別說有些小公司利用你的個人隱私來牟利。可能你上午還在諮詢或者留下了聯絡方式,下午就會有一堆相關的機構給你電話,問你要不要貸款,要不要裝修,要不要買房等等。
在這個大資料時代,我們就如透明人一樣在網際網路中行走,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記住,或許大資料會比你自己更瞭解你自己,但是隱私安全和相關法規的建立也要跟上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
-
10 # 時間客
我們本無隱私可言。大勢不可逆轉,體驗在認知上。
回答這個主題之前,需要重新認知下我們的隱私範圍。
網際網路時代,甚至未來的時代裡,我們大多數資訊都是公開的,除非你不參與社會活動。而在未來,關於我們生物資訊才是最重要的隱私,這個隱私一旦暴露後果不可設想。
我們看下現在身份識別技術,從密碼、指紋到人臉。身份識別的技術越來越高階,但並非不可破解,我甚至在想未來的身份識別技術會不會升級到基因識別:智慧識別能夠識別到面板表面的dna,然後完成裝置的解鎖。我相信這個可能已經不遠。
我們再來描述另一個場景,去年及現在,區塊鏈技術還在被大家不斷的討論,其實如果深入瞭解區塊鏈技術的人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當未來你電子錢包的金鑰是字串,而且是隨機在變化,你怎麼能記住這些字串,如果能真正保證到不被洩露且自己能夠記得,最好的方式是不是需要提升目前的身份識別技術?
過去從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兩個重要階段,我們大多數人完成身份的網路化,今天海量的資料庫都有我們的一些身份資料甚至是行為資料,如果說你的隱私在今天能得到保證,這個難以保證?除非你沒有信用卡、沒有學歷資訊、沒有繳過電費水費,沒有租過房,沒有簽過任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等等,事實上,這些行為大家不可避免。(還記得前面爆出來的簡歷大資料公司嗎?你以為你的資料是孤島,其實所謂大資料,本身上就是祛除孤島,產生連結才是大資料分析)。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我們基本資料很難說有隱私可言。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儘量確保自己的資料安全,尤其更重要的隱私能得到保護。一旦我預想的新身份識別技術普及而來,如何保護自己更重要的隱私才是更重要的。
https://www.toutiao.com/i6676385573529190915/
回覆列表
我認為目前來看,很難。
即便在生活中處處小心的人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資訊洩露,沒有人能夠孤立於網際網路時代——即便有人能夠孤立於網際網路,又怎麼能避免“人肉搜尋”呢?人們的資訊時時刻刻都是暴露的,只是我們普通人看不到而已。
只要我們上網、只要註冊成為XX的使用者,就會有資訊的洩露。即便提交資訊的時候對方都會信誓旦旦的保證資訊的安全和隱私的保護,但是誰有能夠真正做到萬無一失呢?Facebook都存在這麼大的漏洞,誰又能保證自己沒有呢?
我個人是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的,願意用自己的隱私換取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但這也是基於信任和無所謂,並不意味著對隱私洩露毫不在意。
打個比方形容我的態度,獲取你資訊的各種公司都是漫威的超級英雄,大家的資訊就是超級英雄的能力,超級英雄的能力該不該受到監管?獲取資訊的公司該不該收到監管?資訊和能力該不該受到監管?超級英雄是不是值得信任的?獲取資訊的公司是否值得信任?
我個人強烈建議政府監管,不僅監管公司,尤其是要監管這些公司獲得的資料是在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