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山在海南之濱,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大光明山也。故瓊州歷來即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南山側望之東瑁西瑁二島,相傳即觀音挑土之遺蹟。唐天寶年間,律宗祖師鑑真和尚五次東渡日本受阻,登陸南山,得觀音護持,第六次東渡成功。其後,日本遣唐僧東密祖師弘法大師西來求法,亦為颱風阻至南山,得觀音加持,經泉州至長安求法成就。蓮花為觀音菩薩三昧耶形,其種子字為紇哩 ,表諸法自性清淨亦如人之肉團心,似八葉蓮花,本體原自清淨。《崖州志》載:“光緒六年(公元1881年),三亞鴨仔塘村(南山東南麓)忽自產蓮花,葉甚茂,三年乃謝。光緒二十三年,復產,愈甚,至今愈茂”。由此可見南山與佛門之殊勝因緣也。
南山居瓊州之南,山高五百餘米,形似巨鰲,古稱鰲山,實為觀音菩薩慈航普渡坐騎之相也。山勢迤邐疊翠,丘陵環抱,祥雲繚繞,氣象萬千。面朝南海,碧波千疊,晴光萬重,浪激石音,水映天色,實有海天佛國,菩薩攝受一切眾生之勢。鑑於廣大信眾要求,天時地利人和,時際因緣成熟,經阮崇武先生倡議,中國國務院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海南省人民政府於1993年(佛曆2537年)正式批准興建南山寺,先後又批准在寺側興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百○八米巨型觀音銅像。山之毗鄰,左為天涯海角,右為大東海,蓋“大生態、大文化、大環保”之大悲大曼荼羅也。
南山寺佔地四百畝,仿唐風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鐘鼓樓、轉輪藏、法堂、禪堂、齋堂、觀音院、方丈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莊嚴肅穆,清淨幽雅。入其境也,正如《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說:“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此真觀音菩薩說法之大道場也。南山寺於佛曆2539年(1995年)十一月十一日奠基動工,建設者真心誠意,費盡周祥,為時兩年半,大雄寶殿、兜率內院、仁王殿大功初成,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親筆題寫“南山寺”和“海天叢林”。恰逢佛曆2542年(公元1998年),乃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紀念年,觀音南巡,法雲南被,於4月12日,隆重舉行盛大祝聖祈福觀音大法會。仰仗菩薩加持,普門供養,謀者建者,施者受者,無不解脫,悉入大悲性海,功德無量,普皆迴向。謹志緣起,泐碑頌告:南山建寺,弘揚大悲。生生不息,胎藏仁胚,同等同體,人本所歸,自在無礙,舒人心蕾,行深般若,靡不加被,正法長住,佛日常輝。世界祥和,中國騰飛,供養受益,切行慈悲。
中國南山在海南之濱,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大光明山也。故瓊州歷來即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南山側望之東瑁西瑁二島,相傳即觀音挑土之遺蹟。唐天寶年間,律宗祖師鑑真和尚五次東渡日本受阻,登陸南山,得觀音護持,第六次東渡成功。其後,日本遣唐僧東密祖師弘法大師西來求法,亦為颱風阻至南山,得觀音加持,經泉州至長安求法成就。蓮花為觀音菩薩三昧耶形,其種子字為紇哩 ,表諸法自性清淨亦如人之肉團心,似八葉蓮花,本體原自清淨。《崖州志》載:“光緒六年(公元1881年),三亞鴨仔塘村(南山東南麓)忽自產蓮花,葉甚茂,三年乃謝。光緒二十三年,復產,愈甚,至今愈茂”。由此可見南山與佛門之殊勝因緣也。
南山居瓊州之南,山高五百餘米,形似巨鰲,古稱鰲山,實為觀音菩薩慈航普渡坐騎之相也。山勢迤邐疊翠,丘陵環抱,祥雲繚繞,氣象萬千。面朝南海,碧波千疊,晴光萬重,浪激石音,水映天色,實有海天佛國,菩薩攝受一切眾生之勢。鑑於廣大信眾要求,天時地利人和,時際因緣成熟,經阮崇武先生倡議,中國國務院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海南省人民政府於1993年(佛曆2537年)正式批准興建南山寺,先後又批准在寺側興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百○八米巨型觀音銅像。山之毗鄰,左為天涯海角,右為大東海,蓋“大生態、大文化、大環保”之大悲大曼荼羅也。
南山寺佔地四百畝,仿唐風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鐘鼓樓、轉輪藏、法堂、禪堂、齋堂、觀音院、方丈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莊嚴肅穆,清淨幽雅。入其境也,正如《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說:“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此真觀音菩薩說法之大道場也。南山寺於佛曆2539年(1995年)十一月十一日奠基動工,建設者真心誠意,費盡周祥,為時兩年半,大雄寶殿、兜率內院、仁王殿大功初成,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親筆題寫“南山寺”和“海天叢林”。恰逢佛曆2542年(公元1998年),乃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紀念年,觀音南巡,法雲南被,於4月12日,隆重舉行盛大祝聖祈福觀音大法會。仰仗菩薩加持,普門供養,謀者建者,施者受者,無不解脫,悉入大悲性海,功德無量,普皆迴向。謹志緣起,泐碑頌告:南山建寺,弘揚大悲。生生不息,胎藏仁胚,同等同體,人本所歸,自在無礙,舒人心蕾,行深般若,靡不加被,正法長住,佛日常輝。世界祥和,中國騰飛,供養受益,切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