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睡在樹上的魚

    要想知道小麥草好還是黑麥草好,首先得了解兩種麥草。

    小麥草——鵝觀草屬,未經加工的植株含大量纖維素,難以消化,但小麥草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維生素B族,和礦物質鈣、鎂、磷、鐵、硒,以及超抗氧化劑SOD、纖維和有益酵素。具有非常高的醫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榨汁加工後可食用,可治療肺部損傷,降低高血壓,排除身體內的重金屬,治療各種血液異常疾病等等,所以一般不用做飼養家禽動物。

    黑麥草——黑麥草生長快、分櫱多、能耐牧,是優質的放牧用牧草,也是禾本科牧草中可消化物質產量最高的牧草之一。且黑麥草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乾草粗蛋白含量高達25%以上,且葉多質嫩,適口性好,可直接餵養各類家禽動物,也可調製成優良的綠色乾草和乾草粉餵養,非常適合各類家禽動物的飼養。

    綜上所述,養鵝當然是種黑麥草好。

  • 2 # 伊木上貝

    種草養鵝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最佳化畜牧業結構的一個重要途徑。種植一畝黑麥草可養鵝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養鵝的3:1降至2:1,每隻鵝可節約飼料糧 7斤左右,種植一畝黑麥草養鵝可節約飼料糧2000斤,等於夏熟每畝產糧2000斤,比種小麥增產1300斤,加上種草比種麥節約成本50元,每畝田一年可增加純收入700元。由於種草養鵝解決了養鵝的飼草問題,養鵝業得到發展,農民還可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將對於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穩定發揮積極的作用。在種草養鵝過程中,要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種好牧草 要種好牧草,首先要選擇好草種,達到既要高產,又要食口性好,還要能滿足不同季節供草的需要。我市屬蘇中裡下河地區,氣候溫和溼潤,夏秋季節野生雜草較好,可以利用,冬季和早春青飼料短缺。劃種選擇應以冷季型牧草為主(如多花黑麥草、冬牧-70黑麥)暖季型牧草為輔(如菊苣、苦蕒菜等)。 其次是加強田間管理。一般草的種籽比麥種要小得多,精耕細作,平整土地就顯得十分重要。要想出苗齊,長得好,還得開好一套溝,加強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工作,要象種蔬菜那樣精心種植牧草。 再次,合理利用,堅持割草養鵝,採用草架飼餵,不搞直接放牧,提高單位面積載禽量。利用的原則是適時刈割,適度留茬,以利再生。飼餵苗鵝需嫩草,刈割間隔時間宜短,青年鵝消化能力強,待牧草長到20-30cm高度時再行刈割,後期要增加刈割頻率,可減緩牧草衰老,延長利用時間。 二、養好仔鵝 養好仔鵝,一要搭建好棚舍,棚址要選擇地勢高,通風好,水源足,排水暢的地方,棚子要達到防漏、保溫、通風的要求,面積按10只/m2計算。附近要有池塘或河流讓鵝子洗浴。配備供溫設施,確保冬季育雛成功,否則有草不能養鵝造成浪費。還要配備料槽、水槽、草架等其它裝置。二是備足補飼精料,單靠吃草不能滿足鵝子生長髮育需要,每隻鵝仔需飼料6-7公斤。補喂原則是育雛期精、青各半,並逐漸減少,青年期以草為主,後期增加用料量,催肥上市,還要根據膘情靈活掌握。三要做好疾病防治和飼養管理工作,實施二針一驅的模式,即打好一日齡小鵝瘟防疫針;15日齡副粘病毒防疫針;40日齡用廣譜驅蟲藥驅蟲。平時注意觀察鵝群,做到三看,一看精神,二看採食,三看糞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抓好溫度、溼度、空氣新鮮度的控制和日常消毒衛生工作。 三、搞好草鵝結合 種草為了養鵝,養鵝是種草的目的,種草、養鵝是兩個相聯的環節,只有緊密結合才能成功。在實施種草養鵝這項工程時,首先要規劃好種草品種、面積和養鵝的數量及批次,做到有草就有鵝,草能滿足供應,鵝能及時消化。現介紹二種模式,供參考。 模式1。歐花黑牧草或冬牧-70黑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供草期11月至翌年6月上旬,畝產量可達8000公斤,分批刈割餵鵝,每畝可養鵝300只左右。分3-4批套養,第一批11月份進雛30只/畝,元月底上市;第二批元月底2月初進雛50只/畝,4月上旬上市;第三批3月初進雛120只/畝,5月中旬上市;第四批4月初進雛120只/畝,6月上旬上市。這種模式解決了稻麥產區種植業結構調整削減小麥面積難的難題。 模式2。菊苣或苦蕒菜。菊苣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種多年利用,第一年產量低,第二年進入盛產期,畝產量8000公斤,供草期4-11月份。苦蕒菜屬一年生牧草,品質好,蛋白質含量高,3月份播種,畝產4000公斤,供草期4-11月份。菊苣有短暫的高溫季節生長緩慢期,而苦蕒菜7、8月份氣溫高生長最旺盛,兩種牧草兼種,能收到互補效果。這種模式輔以野生雜草,每畝可養鵝300只左右,分3-4批套養。第一批4月中旬進雛30只/畝,6月下旬上市;第二批5月份下旬進雛100只/畝,8月上旬上市;第三批6月中旬進雛100只/畝,8月下旬上市;第四批8月上旬進雛80只/畝,11月份上市。 牧草的產量與管理有極大的關係,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每次刈割後適當多施肥料,搞好水肥管理,才能提高產量,提高品質。種草養鵝還應根據牧草長勢,適時調整鵝群數量,防止飼草不足或浪費。兩種模式並用可以常年養鵝。 種草養鵝模式三種 種植業結構的養鵝生產的發展提供了極好機遇。種草養鵝已經成為各地多種經營發展新的增長點。養殖戶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準適合當地的種草養鵝推廣模式。 1、養鵝生產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適宜種植多花黑麥草。多花黑麥草為禾本科越年生牧草,秋季播種,生長到第二年夏季死亡。它再生能力強,耐刈、耐牧,右以多次收割利用。產量較高,畝產可達5000公斤以上,肥水充足時可達8000-9000公斤。黑麥草品質優良,適口性好,鵝愛吃。對於種鵝下半年需要的青料,可以種植蘇丹草解決。蘇丹草是一年生牧草,春季播種,秋季死亡,供草期6-10月,畝產4000-5000公斤。雖然產草量、草品質和適口性不太理想,但蘇丹草易栽培,只要掌握最佳刈割時間,還是能滿足養鵝需要的。 2、下半年種草養鵝時間安排。隨著各種優良品種鵝的推廣,孵坊開孵時間提前,11月份就有苗鵝供應,多花黑麥草應在10月下旬收割水稻前7-10天套播。這樣,多花黑麥草當年11月底12月初就可以收割利用。以後根據草的生產情況和鵝的需要反覆收割,一般在黑麥草株高30-60釐米時刈割。從播種至次年5月底可收割4-5次,每次相隔25天左右。蘇丹草適宜春播,一般在株高70-80釐米時刈割利用。飼養菜鵝11月份即可購進苗鵝,以充分利用多花黑麥草。飼養種鵝,在清明前選留符合品種要求的種鵝,根據孵坊需要種蛋的時間做到適時開產。 3、合適的種養比例、種草面積可根據養鵝數量規劃。為了充分提高養畜量,減少種草面積,養殖戶可利用一些天然牧草,在桑地的農戶可以在桑地種蔬菜餵鵝。通常每畝多花黑麥草可以養200只菜鵝,每隻菜鵝需要青料30公斤左右。分批飼養菜鵝,分段收割利用黑麥草,既有利於現割現喂,又能保證青飼料經常供應。例如,養500只菜鵝可規劃種多花黑麥草2.5畝,分2-3批飼養。 種草養鵝餵魚肥田增產增益 江蘇省金壇市涑瀆鄉專業戶朱羅小以田為業,自1996-1999年從自家承包的120畝農田中劃出50畝地,秋種時不種小麥和油菜,只種飼料(黑麥草),開展了草一鵝(魚)一稻種養的多元結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幾年來冬作農業每畝淨增效益508.80-587.20元,同時也改善了農田的生態環境。 一、種草套養、調優結構 種草套養即是秋種草、冬春養鵝 (魚)、夏栽稻。秋種草則為水稻收穫前3-5天將黑麥草草種套播於田中,畝播2.5-3.0kg種子,當水稻收穫後追施高含量複合肥20-30kg/畝,促使黑麥草早生分櫱快長,生育期利用季節為11月至來年6月,可刈割4-6次,畝產鮮草6000-8000kg。冬春養鵝(魚)則為11月底購首批鵝苗(尤昌鵝)進行攔網圈養,分期套養鵝四批,每批歷時60天出欄,同時前批與後批分別間隔30天套養,即第一批養至30天時進第二批鵝苗,待第一批成鵝出欄後進第三批鵝苗,第二批成鵝出欄後再進第四批鵝苗,整個養鵝週期歷時120天;於此同時,春季氣溫回升,黑麥草生長旺盛,草料餵鵝尚有剩餘時可刈割用作魚飼料,據實踐每畝田可解決500尾成魚3個月的青飼料。夏栽稻則分採用直接泡田後淺旋耕或耕翻壓青後栽水稻。冬作農業採用種草養鵝(魚)轉制方式,解決了種麥效益低之現實,開創了產業結構調優的先河,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培肥地力、改善生境 歷年冬作種草養鵝能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物理性狀,促進良性迴圈。實踐證明,每畝黑麥草可養鵝35-40只,同時可增加優質有機肥300-500kg,收到了邊用邊養的效應。據歷年水稻收穫後採土樣測定分析,末種草養鵝前的基礎地力分別是:有機質15.3/kg、全氮0.97mg/ kg、鹼解氮109.4mg/kg、速效磷3.5mg/kg、速效鉀54mg/kg、容量1.31g/cm3、總孔隙40.3%;種草養鵝後第一年土壤理化性狀即為有機質 17.6g/kg、全氮1.08g/kg、鹼解氮138.3mg/kg、速效磷8.8mg/kg、速效鉀88mg/kg、容重1.l2g/cm3、總孔隙度50.6%;第二年為有機質19 .4g/kg、全氮1.16g/kg、鹼解氮154.lmg/kg、速效磷11.4mg/kg、速效鉀99gm/kg、容重0.93g/cm3、總 孔隙度為54.4%;第三年為有機質20.2g/kg、全氮1.21g/kg、鹼解氮163.5mg/kg、速效磷13.2mg/kg、速效鉀106mg/kg、容重0.89g/cm3、總孔隙度56.1%;第四年為有機質25.7g/kg、全氮1.38g/kg、鹼解氮177.6mg/kg、速效磷17.5mg/kg、速效鉀1l9mg/kg、容重0.85g/cm3、總孔隙度57.9%。實行種草養鵝不僅杜絕了冬作麥油生產使用農藥所產生的殘留,而且培肥了地力,大大減少了水稻生產中化學肥料的用量,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及其綠色食品的開發利用。 三、高產穩產、促進增收 草食稻種養結合,既確保高產穩產,又促進增收,與同類型田塊的麥、稻輪作方式相比,節本、增谷、增收成效顯著。節本:由於優質有機肥的不斷投入,栽種水稻時即可減少化肥用量,尤其是氮化肥,從歷年稻作實際施氮素水平來看,畝產600-650kg稻穀只需施10.25kg純氮,比一般常規田節省l0kg純氮,若每公斤純氮按3.60元計,每畝則節本36元。增谷:四年平均畝產增32.8kg,若百公斤稻穀按142元計,即增收46.58元。增效:就種草養鵝而言,每畝草料可飼養35-40只成鵝,每隻成鵝平均增益11.68元,畝增效益則達408.80-467.20元;同時可刈割剩餘鮮草用來餵魚,每畝又可增效100-120元,連同節本增谷增效每畝淨增效益591.38-669.78元。改變冬作傳統的種植方式,發展種草養鵝(魚),既最佳化產業結構組合,促進良性迴圈,又使冬作農業得到多途利用,是農業生產挖潛增收的有效舉措。 種草養鵝的技術要領 1、要選擇優良牧草品種:以進口特高四倍體多花黑麥草種為最好,該品種葉長而寬、生長快、結實遲、產量高。禁用農家自留草種播種。 2、要適時播種:一般不應遲過10月中旬,稻草輪作的推廣稻套草,稻草的共生期可以 達到三週,水稻收割後應立即清除稻草騰田讓茬,防止焐傷草苗,開溝理墒,追施苗肥,促進牧草轉化生長。 3、要合理刈割,嚴禁草田放牧:牧草長至25cm以上時便開始刈割,刈割時離地面留茬5cm,以利再生長,為防止纖維木質化,應及時刈割,保證牧草的鮮嫩,提高利用率。任何時間都要禁止在草田中放牧,以免造成牧草浪費。 4、要施足肥料:實踐證明,每畝牧草整個生長期需保證純氮40千克,基肥還需有機肥和磷、鉀等複合肥。追施氮肥很重要,每次刈割前3~5天施肥可以便於肥料吸收和防止肥水傷苗。 經測算,透過上述幾項關鍵措施,每畝牧草鮮草產量可達5000千克左右。種草的目的是養鵝,生產效益的體現是養好鵝。 5、要抓好養鵝的幾個關鍵環節: 一是選好種。選擇適合本地區飼養的品種。例如,蘇北地區適宜的飼養品種是新揚州鵝和隆太雜交鵝,它們羽毛潔白,生長快,飼料報酬高,適應性強,一般情況下,65日齡體重在3.25千克左右。二是選好苗。要選擇具有先進炕孵技術的,按防疫、消毒程式實施生產的炕坊,品種特徵明顯、生長髮育好的苗鵝進行育肥飼養。三是分好批。每畝牧草可養商品鵝100~12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飼養,否則會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鵝不夠吃,後期草老鵝不能吃的矛盾。合理的批次是冬鵝飼養量佔30%,早春鵝佔40%,遲春鵝佔30%。四是補好料。牧草養鵝也需補充精料,一般每隻商品鵝約需精料4~5千克,精料要求營養全面,並要實行階段飼餵,最好使用顆粒飼料。五是做好防疫。要按程式對鵝進行防疫,對種鵝未進行小鵝瘟注射或種鵝防疫時間較長的種蛋孵出的苗鵝,應在出殼24小時內注射小鵝瘟疫苗,10~14日齡時注射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疫苗。育雛期應給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藥物飲水,遲春鵝在25日齡和45日齡分別用廣譜驅蟲藥進行驅蟲。同時要十分重視消毒工作,養殖場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六是育好雛。育雛是養好商品鵝的關鍵階段,雛期的苗鵝體溫調節差、消化功能和抗應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嚴格按有關技術切實掌握好育雛階段的溫度、溼度、密度、分群、開水、開食等關鍵工作,確保雛鵝的成活率。 春季提高雛鵝成活率的措施 春季氣候寒冷潮溼,致病因素多,剛出殼的雛鵝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強, 因此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否則,容易引起疾病發生,重者導致死亡。筆者根據實踐總結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如下: 1、場地選擇與消毒:購進春雛鵝前半個月,應把飼養場地、裝置徹底沖洗乾淨,然後用15%生石灰或2%燒鹼水消毒,再用清水沖洗;鵝棚完全封閉,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第二天開門和開窗通風排氣;墊料用的稻草消毒後曬乾。另外,消毒前應把鵝棚和裝置、用具進行維修,飼養場地包括運動場地和游泳池修整,保持運動場地平坦和游泳池不漏水。 2、嚴抓保溫和防溼:修整鵝棚以增加鵝棚保暖性和牢固性,備足育雛用的竹籃和保暖物品及消毒過的幹稻草,雛鵝調節體溫能力差,保溫時間為2-3周,保溫時間長短和溫度增減,要根據環境氣溫變化和雛鵝生長髮育情況而定,通常是1-5日齡為26-28℃,6-10日齡為24-26℃,11-15日齡為22-24℃,16-20日齡為20-22℃,往後保持,18℃以上,日常注意觀察,防止相互取暖而發生擠壓(夜間用竹籃分裝春雛鵝),過夜時更應注意定時檢視,遇有擠壓,用手撥開。如果春雛鵝蜷縮擁擠而不食,鳴叫低沉,說明溫度過低;當春雛鵝散開,張嘴呼吸,絨毛潮溼,飲水數增加,叫聲高而短,表明舍溫過高,對上述情況應及時調整溫度,減少或增加通風。潮溼對雛鵝的危害性很大,且影響生長髮育,溼度大,春雛鵝容易受涼,導致傷風感冒、下痢等;高溫高溼時,鵝體向外散熱受到抑制,影響新陳代謝,食慾下降,抵抗力減弱,也容易得病。一般溼度保持在60-65%。隨著春雛鵝日齡的增長,採食、飲水與排糞量增加,鵝棚溼度增大,因此應做到勤換勤墊,應每天更換一次乾草,適量撒佈生石灰、草木灰,通風換氣,降低鵝棚內的溼度。 3、選出好鵝苗:購苗時,應當選擇有嚴格防疫和消毒制度、種鵝體格健壯、出雛率高的種鵝場。 雛鵝應選出殼早、體重大、體質、外貌優良、絨毛鬆軟,口鼻、肛門乾淨和無分泌物,活潑好動,叫聲洪亮的。 4、適時飲水,開食和放牧:應先飲水後開食,如先開食後飲水或連續數頓不飲水, 雛鵝遇水則暴飲致病, 俗稱(搶水)。 通常出殼10-15小時絨毛幹後,就發出叫聲,能起身,如用手指引誘,大部分伸頭張口啄食手指,有開食姿勢,可飲0.02%高錳酸鉀水溶液和含維生素B1、B6的水。條件許可時,在春季晴天的中午,將雛鵝放到清潔的河水中,水深不超過雛鵝的踝關節,讓雛鵝自由飲水,首次飲水時間不能太長,以3-5分鐘為宜;雛鵝的飲水量根據氣溫情況而定,一般每天2-3次;如遇氣溫較低時,可在室內用水盒飲水。開食時, 用篷布或塑膠薄膜鋪在地上,撒上清洗晾乾的絲狀青飼料(如萵苣葉、甘藍、黑麥草)和已用水浸泡過的碎米(先淘淨,浸泡1小時),然後將雛鵝放入,任意吃食,隨吃隨加。 應當充分保證青飼料的供給,適量增加日糧中的蛋白質,不喂發黴變質的飼料,做到定時定量,少給勤加,每2-3小時喂1次,每天喂6-8次;一週齡的雛鵝,每晝夜餵食6-7次,白天5-6次(2.0-2.5小時一次),晚上餵食是養好雛鵝的重要條件,同時也可檢查溫度防止擠壓。7日齡後,在氣溫24℃以上晴天,可先在淺水塘內放水;10日齡後可在溫度24℃左右的晴天,選擇在有水有草的地勢平坦地方放牧放水,讓其自由採食,適當運動,提高適口性。 如遇天冷陰雨時,在半月齡以後放水。初放水時間要短,隨日齡增加而延長;放牧放水時要注意預防驚群、日曬、雨淋、驚雷和鼠害。 5、合理分群 因春季天氣變化極大等因素,時常會出現行動遲緩、食慾不振、精神沉鬱、排糞異常等病雛,應將病雛鵝隔離,按大小、強弱分群飼養。 6、搞好防疫和消除鼠害 春季天氣寒冷潮溼, 細菌、病毒最易侵入,引發疾病,所以出殼後按免疫程式進行預防接種,才能保證雛鵝健康生長。 在日常飲水中加入大蒜素或飼料中拌入大蒜素,青飼料新增穿心蓮、魚腥草,以防止白痢、大腸桿菌。鼠和蛇對雛鵝危害最大,常在晚上咬死雛鵝, 所以夜間應有燈光並加強看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幼兒常見重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