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往今來,在文學作品和人類歷史上有眾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呢?把這些故事分享出來吧。
12
回覆列表
  • 1 # 龍王遇螢

    1.鉅鹿戰役 公元前208年,秦軍將領章邯打敗並殺死楚地將領項梁<項燕之子,項羽的叔父>後,認為楚地已不足為懼,率軍渡過黃河與王離所率領的20萬軍隊匯合攻打趙國,打敗趙國後包圍了鉅鹿城,趙王無奈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派出兩路軍,一路由宋義任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率軍北上解鉅鹿之圍。另一路以劉邦為首攻打漢中,楚懷王許諾誰先攻下漢中就封誰為漢中王。宋義在進軍途中畏戰不前,為項羽所殺,於是項羽被封為上將軍,領兵北上救趙。 公元208年,項羽抵達鉅鹿南邊,項羽先派英布和蒲將軍率軍兩萬渡過黃河,二將過河取得小勝,後項羽展現了他的魄力,率領全軍渡河,渡河後命令全軍打破鍋灶燒燬帳篷,鑿沉船隻,只帶了三天口糧,拼死一戰。,項羽率軍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鉅鹿,打敗保護輸糧道路上的秦軍,斷絕王離的糧草,包圍住王離大軍,項羽的軍隊毫無退路,個個以一當十,不要命的往前衝,經過九次激戰,打退章邯,活捉王離,斬殺蘇角,涉間自焚。這一戰打得楚軍士氣高漲,秦軍人人自危。人們都說項羽帶領的除了自己的五萬軍隊還有諸侯聯軍的十幾萬軍隊,其實事實是,項羽率軍衝鋒陷陣,而諸侯聯軍卻是作壁上觀,不敢上前,而在看到了項羽軍隊的勇猛後,各諸侯聯軍的首領在進鉅鹿城時無不膝行以示敬畏,後來章邯與項羽駐紮下來,兩軍對陣,相持不下,後來由於朝廷的專權,章邯自危,只得投降項羽,自此鉅鹿之戰結束,秦軍主力名存實亡。後來由於秦軍士兵人心不齊,項羽在新安將秦軍二十萬軍隊全部擊殺坑埋。鉅鹿之戰項羽牽制來了秦軍大部分主力,使得另一方的劉邦輕鬆的進入了漢中,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2.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發生於公元200年,曹操於袁紹在官渡相遇,此次戰役雙方軍力相差懸殊,袁紹軍約11萬人,曹操軍約5萬人。雙方相差軍力在一倍以上,可是袁紹並沒有憑藉軍力的優勢改變戰爭形勢,曹操軍隊在戰爭中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戰爭進行了一年的時間,給曹操一統北方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3.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的戰敗使得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三國鼎立的序幕就此拉開。此次戰役曹軍軍隊參戰20餘萬兵力,孫權和劉備的聯軍軍力為五萬,實力相差更是非常的懸殊,最終以聯軍勝利結束。

    4.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到公元222年,這次戰役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劉備稱帝后的三個月後,以為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孫權,孫權知道劉備要向自己發起進攻後,便派特使要求和解,劉備拒絕和解。這次戰役劉備兵力幾乎全部損失了,陣亡數萬人,《傅子》更是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人,僅僅劉備活了下來,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夷陵之戰後的40年的時間使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同時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發生在東晉時期的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當時的社會正處於分崩離析的動盪狀態,前秦處於淝水於東晉交戰。沒想到的是隻有八萬大軍的東晉竟然戰勝了八十萬大軍的前秦,在此戰役後前秦逐漸走向了衰敗並滅亡。

  • 2 # 北樓小主

    1.魯莊公十年春,齊國、魯國之間發生的長勺之戰。齊國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魯國有一位謀士叫曹劌,他請求見魯莊公,要參加對齊國的戰爭。曹劌的同鄉說:“享受俸祿的高官們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其中?”曹劌說:“這些高官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因此他來到王宮要求覲見。曹劌見到了魯莊公,問道:“請問大王憑什麼條件去抵抗齊軍?”魯莊公說:“平時有什麼好吃好穿的,我都不敢獨佔,總是分給大家一起享用。”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每個人,百姓不會因此服從您。”魯莊公說:“祭祀時用的牛羊祭品,我都詳細地稟報給神靈,沒有半點不誠實。”曹劌笑笑說:“小的信用不能讓神信任,神不會為此降福於您。魯莊公想了想,說:“對待百姓們的大小案件,雖然我無法一一明察,但總是儘量按事實和情理來處理。”曹劌這才點頭說:“這是您忠於職守的表現,憑這一點可以和齊國作戰。如果開戰,請讓我跟隨您一起去吧!”

    於是,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雙方軍隊擺開陣列。魯莊公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擊了三次鼓後,曹劌才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這時魯國計程車兵如猛虎下山,英勇無敵,齊軍被打得大敗。

    魯莊公要下令乘勝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了車,認真察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然後又登上車,扶著車前的橫木仔細遠望齊軍的隊形,最後說:“可以了。”於是魯軍乘勝追擊齊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戰爭結束後,魯莊公向曹劌請教得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主要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待到第三次擊鼓時,士兵的勇氣就消耗盡了。齊軍三次擊鼓後,勇氣已盡,而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我們能戰勝他們。剛才大王下令追擊時,我恐怕有埋伏,於是便仔細觀察。我看齊軍戰車車輪的痕跡混亂,又望見他們的軍旗東倒西歪,所以才讓您下令追擊他們。”

    2.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3.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4.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 3 # 楊大喵喵喵123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故事,相信大家在課本上都學習過赤壁之戰。

    那赤壁之戰就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雙方實力對比:曹操23萬大軍,孫劉聯軍5萬人。結果:曹操北撤,損失過半,而孫劉則大獲全勝。

    同志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208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利用草船借箭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瓜分去荊州的一部分。

    從而迎來三國鼎立時期,當然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這都不是事兒!

  • 4 # HinewPark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另外還有伊闕之戰、柏舉之戰、牧野之戰、陰晉之戰、井陘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夷陵之戰……

    (圖源網路,侵刪)

  • 5 # 王者榮耀曜缺瑤

    剛好小魔最近在看孫子兵法,在孫子兵法上剛好看到了一篇關於以少勝多的文章↓

    赤壁之戰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領軍號稱83萬人馬從江陵順江東下,浩浩蕩蕩,向東吳進發,兵到之處,荊州劉琮已望風投降。原在荊州依附劉表的劉備只得領兵退至鄂縣樊口。這時,諸葛亮對劉備說:“當下形勢危急,請讓我去東吳向孫權求救吧!”劉備同意了。 諸葛亮到了東吳,在魯肅的陪同下去紫桑口會見了孫權。諸葛亮對孫權說:“當今天下大亂,您起兵江東,劉備聚軍漢南,與曹操爭雄天下,現在曹操已大體平定北方,將要進攻東吳,其前鋒目前已佔據荊州,聲勢之盛,真可謂威震海內。請您仔細權衡,如果能以關越之眾曹操抗衡,就可早日與之絕交;否則,便可收拾軍馬.降歸曹操算了。眼下情勢已很危急,您需早作決斷,再有猶豫,後果將不堪設想啊!”孫權聽了這話,心裡老大不高興,便反問諸葛亮道:“果真如你所說,那你們的劉皇叔為何不去投降曹操呢?”諸葛亮見孫權答話有機可乘,便進一步施展起激將計,說道:“古代田橫只是區區一名齊國壯士,卻寧肯堅守節義,也不甘屈辱,我劉皇叔乃堂堂漢室後裔,英才蓋世,海內人土望風景仰,紛紛表示願意歸附,怎會甘心臣服曹操呢?他已下定決心與曹操抗爭到底,即便是被打敗了,那也只能歸咎於天意!”孫權聽了這話,果然被激怒了。說道:“我堂堂孫仲謀,頂天立地,豈能以江東之地,10萬兵馬,受制於曹操?!我意已決,誓與曹操爭一高低!不過,當下要阻擋曹軍進攻,非劉備兵馬不可,而劉備卻是新敗之兵,不知能否當此重任?!”諸葛亮眼見自己聯吳抗曹的激將計已有端倪,只是孫權心裡還多少有些疑慮,便又進-步分析說道:“我劉皇叔兵馬雖是新敗於長坂坡,但仍有關羽率領的水軍精銳1萬,另有江夏劉琦擁有的兵馬也不下1萬。曹軍人數雖多,卻是遠道征戰,已經疲弊不堪,此次追趕劉備,輕騎天夜,急行軍300裡,土卒們氣喘吁吁仍是追趕不上,足見曹軍已是強弩之末了。何況曹操的北方兵,不慣於水戰,而荊州軍民又多是被逼歸附,並非心服。因此,只要您派出猛將領兵數萬,與劉備兵馬協同作戰,必可大破曹兵!成敗之機,就在今日哩!"聽了諸葛亮這番分析,孫權十分高興,便與張昭、魯肅等人進一步商議破曹之策。

    誰知張昭懾於曹軍聲威,不贊成迎戰,在場的還有一些人也附和他。魯肅心裡雖然主戰,但見主和派人多勢眾,便暫時保持緘默,只是私下裡向孫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並且建議孫權把都督周瑜從鄱陽召回,共商大計。應孫權之召,周瑜從都陽回來了,聽說張昭等人力主和議,心裡很是不滿。便在孫權而前慷慨陳詞,說道:“曹操託名漢相,實是漢賊。你以英武之才,擁有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糧足,英雄歸附,正當橫行天下:為漢室除殘去穢,,怎可輕言請和?何況曹操進犯東吳,無異於是自己前來送死,當然應該迎戰。依我分析,現今北方並未完全平靜馬超:韓遂還在關西.成為曹操腹背之患;曹軍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要他們拋棄鞍馬,改用舟船,與我爭鋒,已是不利;加上時值隆冬嚴寒,曹兵不服水土,必多疾病:如此種種,都是曹操用兵之忌,而他卻倒行逆施,豈不是自投羅網?有些人只聽說曹軍有80餘萬,便誠惶誠恐,倡言主和,殊不知只需仔細籌算,便知曹軍號稱83萬,實有兵馬不過15~16萬,加上荊州劉琮的7、8萬降兵,也不過20餘萬人,何況荊州兵馬是新降之兵,心存狐疑,未必願為曹操賣命。因此,看來曹兵人數眾多,其實並不可畏。我請求挑選精兵5萬,前往迎敵!"聽了周瑜對敵我雙方實力和天時、地種隋況的分析,孫權大為興奮,斥責主和派是“只顧妻子,挾持私慮",全然不把天下安危放在心上。當即決定先撥3萬精兵,準備好船糧戰具,交由周瑜率領前往迎敵。

    卻說周瑜領兵出戰,與曹軍在赤壁遭遇。這時,曹軍土卒因多患疾疫,故與吳軍接戰初戰不利,不得已,只好退軍回至長江北岸,吳軍則在南岸紮營。戰鬥空隙時,廚瑜部將黃蓋對周瑜建議說:我軍面臨以寡敵眾形勢,恐難持久,何不使用火攻取勝呢?周瑜聽罷黃蓋之計,拍案叫好!當即下令用蒙銜鬥艦10艘,載七枯草乾柴,灌進桐油,外面用布帷遮蓋,艦上插上旗幟。同時又準備批小船系 在大船尾部。-切準備停當,黃蓋便先給曹操寫信,詐稱願意投降,曹操將信將疑,最後還是答應了。

    這天,正是東南風颳得很緊,黃蓋率領10艘大艦走在最前面,行至江心時,更是升起風帆,加速前進,其餘的船隻也隨後跟上。這時,曹操的軍土見南船紛紜而至,紛紛出營駐足觀看,都說是黃蓋領兵前來投降了。說時遲,那時快,當著黃蓋的船隻進至離北岸曹軍戰船很近時,突然各船同時起火,火烈風猛,船進如箭,一下子就燒到曹軍船上,曹船連在一起, -時無法解脫,不-會兒, 便統統燒起來了,熊熊火焰,直延伸到岸上曹營,曹軍人馬猝不及防,燒死溺死的不計其數,餘下的也慌忙逃命曹操則領著一支殘兵從華容道上敗走,路泥濘路滑,跌跌蹌蹌,狼狽不堪。戈口備、周瑜率領大軍水陸並進,緊追不捨,直把曹操追到南郡,這時曹操的軍馬已是死傷大半了。不得已,曹操只得命令曹仁、徐晃堅守江陵,命令樂進堅守襄陽,自己則領兵敗回北方了。

  • 6 # 秘聞獨家偵探

    我講個田忌賽馬的故事。在講這個故事之前,我先交待一下當時的時間、人物及背景。

    時間戰國時期。

    人物齊王,齊國的國君,即齊威王;田忌,齊國的大將軍;孫臏:軍事謀略家。

    背景賽馬,是用金錢下注的一種賭博遊戲,在當時的齊國非常流行,特別受到齊國的王公貴族們的青睞。而當時的孫臏正在齊國,他因在魏國遭受迫害,便流亡到齊國,受到田忌的尊重和禮遇,田忌經常向其請教兵法謀略。

    下面就講講田忌賽馬的故事。

    田忌非常喜歡賽馬,家裡養了很多馬,他按馬的資質分將其為上、中、下三等。他和別人賽馬時,慣用的策略就是用上等馬與對方的上等馬比,用中等馬與對方的中等馬比,用下等馬與對方的下等馬比。他認為,比賽取勝,說明馬的資質好;比賽失敗,說明馬的資質弱。

    有一次,田忌與齊王約定,兩人要進行一場比賽。田忌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將自己的上等馬優中取優,選出最強的一匹馬參賽。同樣,他對中等馬和下等馬也各自選出最強的一匹馬來參賽。可是,到了比賽的時候,田忌每一局都輸給了齊王。他考察了齊王的馬匹,發現每個等級的馬匹都比自己的馬要強壯,田忌於是認輸了,他輸得心服口服,便準備離場。

    這時,觀賽的人群裡有人在向田忌打招呼。田忌望過去,見是自己的朋友孫臏。他過去,垂頭喪氣地嘆口氣,說:“大王的馬匹太厲害了,我根本沒有勝算。” 孫臏卻不以為然,他拍拍田忌的肩膀,說道: “大王的馬是比你的好,但是也有辦法贏他。”田忌不相信,瞪了孫臏一眼,說: “你在開玩笑呢!” 孫臏肯定地說:“你再同大王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 田忌疑惑地問: “可是我沒有更好的馬了,怎麼辦?”孫臏說: “就用現有的馬,一匹也不用換。” 田忌連連搖頭,說: “那還不是老樣子?還得輸!”孫臏附耳向田忌說了一通,便拍著胸脯,斬釘截鐵地說: “你按我說的去辦吧!”

    這時的齊王,他贏了田忌正洋洋自得,看見田忌與孫臏迎面走來,便哈哈大笑說: “田大將軍,難道你還不服氣嗎?” 田忌向齊王施了禮,商量著說:“大王,我能否再和你比賽一次?咱還按老規矩,三局兩勝。”齊王一聽,心裡暗笑,臉上露出了一絲輕蔑。他說:“那好!現在就開始吧!”

    比賽開始了,田忌在孫臏的指導下,先用下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賽,第一局便輸了。齊王哈哈大笑,說: “想不到呀!這就是孫臏出的對策?”田忌和孫臏根本不理會,接著用上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去賽,第二局獲勝了。 齊王這時有點慌,他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第三局,田忌拿中等馬和齊威王的下等馬比賽,又勝了一局。至此,齊王徹底輸了,他目瞪口呆,怎麼也想不到,同樣的馬匹,只是調換了一下比賽順序,比賽結果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總結一下這個故事,田忌相比齊王,處於弱勢,但是最終取得了比賽的勝利,關鍵因素是採用了孫臏的計謀,其核心思想,就是用我方的優勢攻擊敵方的弱勢,正是兵法中避實就虛的靈活應用。喜歡的朋友,請 +關注 我,天天有故事,感受浮世背後的歲月靜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三國裡誰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