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壯士高歌入長安
-
2 # 瘋癲史鑑
劉備吧,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看到天邊龍卦,曹操就跟劉備說了一番話。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匿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與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如人得志縱橫四海。
劉備雖然打著皇室宗親的旗號出來混,但實際上起點非常低,就是個賣草鞋的,沒錢沒人一窮二白,只是藉著天下大亂,南征北戰用命打出了名氣。不像曹操和袁紹他們至少還有些家底,能夠招兵買馬。
劉備這一生,依靠軍功得勢楊明天下,就像龍遨遊九霄吞雲吐霧。兵敗時投靠別人又能降低姿態,就像龍隱匿藏行,儘可能的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一旦找到機會又能迅速脫身,飛騰於宇宙之間,縱橫天下。
劉備這一生用盡心機,費勁手段籠絡人才,赤手空拳,白手起家,最終三分天下,這種成就是是很多人都向往,卻又永遠都做不到的事兒。在這一點上即便是曹操也很佩服劉備,所以才會說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而已。
-
3 # 伯延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每個人都有每人個人的生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夢想。
有的人想當董卓,有的人想當呂布,有的人想當袁紹,有的人想當曹操。
有的人想當劉備,有的人想當孫權,有人的想當關羽,有的人想當張飛。
有的人想當郭嘉,有的人想當孔明,有的人想當週喻,有的人想當魯肅。
有的人想當阿斗,有的人想當貂蟬,可能也有人想當漢獻帝。
人人有不同的志向,人人有不同的選擇。
而我,願學諸葛亮,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想當諸葛亮,並非我有什麼才能。
而我是仰慕他的才學,仰慕他的風骨,仰慕他的神機秒算。
仰慕他為國為民,仰慕他弘揚正氣,仰慕他鞠躬盡瘁,仰慕他死而後已。
諸葛亮是我心中英雄,為我輩楷模也。
-
4 # 14885143955
應該是曹操法家代表人物,能文能武,軍紀嚴明,治軍有方,善於總結失敗經驗,愛將如寶,念念不忘賢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壯心不已,為統一祖國河山的雄心壯志。
-
5 # 半壺老酒半支菸
要說三國中誰最厲害,應該看正史而不是三國演義,而且按照嚴格意義上來講,三國的真正開始時間應該是赤壁之戰後,結束於東吳末帝孫皓投降。在這期間只有曹劉孫三巨頭,其他的文臣武將都是給他們打工的馬仔,如果這三位不是英雄,那麼所謂的一呂二趙三典韋豈不都成了渣渣?諸葛亮荀彧周瑜豈不是有眼無珠跟錯了人?如果三國真英雄要從曹操劉備孫權三人 中產生,並且要選出最拔尖的那一個,應該是劉備劉玄德——這跟尊劉貶曹無關,咱們說的是他們的奮鬥史。
孫權虎踞江東,連曹操也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孫權後來卻向曹操的兒子曹丕稱臣。孫權的江東基業,不是自己打來的,而是繼承了老爹和大哥的遺產,出了赤壁之戰和偷襲荊州,基本上沒有什麼出色的戰功,曹操手下的一個張遼,就能嚇得江東小兒不敢夜啼。所以孫權雖然是三國三巨頭之一,也堪稱一代梟雄,但是要說他是三國時期真英雄,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會服氣。
曹操是三國鼎立狀態下最強大的一方,孫權和劉備單打獨鬥都打不過他,但是我們不能不說,把曹操稱為第一奸雄第一梟雄都不為過,但是稱之為第一英雄,似乎有點過譽——他也是官三代:祖父曹騰是西漢丞相曹參之後、官至大長秋加位特進,因為迎立桓帝有功,還被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之首。所以曹操一起步就是西園八校尉之一,跟四世三公家的袁紹一起欺男霸女的時候,劉備還在織蓆販履,那時候孫權還沒出生。所以這樣看來,曹操成功有相當一部分是要歸功於其祖其父給他打下了好基礎。
正史記載的劉備劉玄德可不是隻會哭和跑,他從一個寄居在叔叔家混飯吃的沒落貴族,靠著馬販子的資助才拉起一支小得不能再小的隊伍,就敢跟動輒數萬數十萬的黃巾軍對戰(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沒有劉備,自然也就沒有三英戰呂布)。十八路諸侯互相兼併,最後就剩下了曹操和孫權他爹孫堅(後來是大哥孫策),而劉備卻能在夾縫中生存,幾次被打成光桿司令,丟下老婆孩子隻身逃走。 劉備卻實實在在算是個打不死的小強,要是換做別人,不被打死,也憋屈死了。但是劉備愈挫愈勇,最後居然有了跟曹操分庭抗禮的資本,漢中一戰,更是把曹操打得滿地找牙——真把牙打掉了。
劉備雖然在早期總是吃敗仗,但是投靠曹操(不是歸順,他叫曹操為“明公”而不是“主公”,一字之差身份迥然),曹操就斷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投靠袁紹,袁紹出城二百里迎接。要知道,劉備的平原縣令官位,就是幫著青州刺史打袁紹得來的。袁紹能夠“不計前嫌”高規格接待劉備,說明劉備在當時威望還是很高的。三國三巨頭中,要論能力,曹操更勝一籌,但是要論起百折不撓草根逆襲,並且打不死擊不垮,沒有誰能比劉備更厲害,所以驕傲的關羽誰都不服,就服劉備;謀略無雙的諸葛亮誰都不保,只肯為劉備鞠躬盡瘁,您說,劉備不是真英雄,誰還能稱得上真英雄?
-
6 # 使用者104502318119
曹操被大家稱之為是一代梟雄,如此高的評價應該是一般人很難得到的,古往今來可以被稱作是梟雄的人應該是沒有的,但是曹操卻被賦予了這樣的稱呼,如果說沒有一絲絲的過人之處是不可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的,我們來簡單的說說曹操,說一說這個被大家無盡的詆譭而受了多年的委屈的曹操吧。
當我捧起《三國演義》的時候,最讓我覺得了不得的確實是曹操,他彷彿帶有著獨特的魅力就這樣闖進了我的生活中,而且我必須承認在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太多太多的道理,也正是曹操教會了我很多人生的道路上可以用到的東西,對於曹操除了最初的懷有一顆欽佩之心,到現在已經是一種敬重或者說是一種敬畏之心了,就好像很多年輕人追捧自己的偶像的時候,我覺得曹操可以成為我的偶像並且他在我的腦海中和心目中沒有一絲絲的負面意義的存在。
他其實也恰如一個普通人一般,面對著非議面對著各種社會的動亂,不過他是那個挑起責任的人罷了,就好像是一種歷史的使命感讓他必須要前行一樣,我想不管是誰在當時的環境中能有曹操這樣的勇氣的人應該不多,最讓我感到曹操的與眾不同的時候是曹操對人才的任用上,他沒有過任何一次任人唯親的現象出現,他永遠選擇的都是最為合適的人才,這才是曹操,儘管他多疑,儘管他被太多的人所批判,但是他還是堅持了自己想要的,堅持著自己選擇的。
對於曹操來說,他是可以完全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的,我想這一點現在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恐怕只有曹操敢完全的堅持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哪怕被所有人指責他也在始終堅持著,我們必須承認雖然成為一代梟雄一統天下的思維是很囂張和狂妄的,但是我們卻不能批判成這就是錯誤的,只能說曹操有著超越常人的勇氣和智慧而已。
-
7 # 校外老師
首先說一下曹操。剛開始的時候,曹操刺殺董卓,為大漢王朝除奸,有救天下於水火的英雄氣概。但是後來為了自己,什麼都敢做的那種殘忍與惡又體現出來了。只能稱之為奸雄。
比如說,曹操在逃亡的過程中,錯殺了呂伯奢的一家,後來知道自己殺錯人了。接著又把呂伯奢幹掉。目的是免生事端。但是不要忘了,呂伯奢是冒全家生命的危險來招待曹操的,對曹操是有恩的。曹操敢於殺自己的恩人,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英雄。
孫權呢?他的能力在於守。也可以稱之為英雄。但比起曹操和劉備又要遜色很多。
關羽被後人稱之為武聖人。為了盡義把生死置之度外。可以稱之為名副其實的英雄。但比起劉備又要遜色一些。當劉備知道關羽被東吳陸遜抓到。並且被殺掉之後。馬上決定給關羽報仇。當時劉備心裡也很明白,報仇的時機不成熟,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為了自己曾經的誓言,即使是皇位不要,江山不要了也要報仇。這又是另一種格局。
所以我覺得劉備是三國中真正的英雄。
-
8 # TV小賣部
大家好!我覺得《三國演義》裡有兩個真正的英雄人物,一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就是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篇絕世妙文把他們兩人的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細節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張飛!曹操聞之而喪膽!當陽疑兵,義釋嚴顏!亦是英雄之舉;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是自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單騎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實寫照!但其謀略也相當了得,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大將。從事小心謹慎,人稱常勝將軍!馬超!雖然三國裡沒他多少戲,但他的驍勇卻無人能敵!名門之後,相貌堂堂且武藝高強;黃忠!雖然雙鬢斑白,卻定軍山斬夏侯!還是老當益壯、百步穿楊的神射手!五虎上將也!英雄第一首推典韋:武義超群,忠心不二,為保護曹操在雙戟被胡車兒偷走的情況下一手一人為武器,力戰而亡!可惜死的早,不然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將大方光芒。。。
英雄第二為關羽:文武雙全、談笑用兵、刮骨療傷、笑看春秋!
英雄第三江東小霸王孫策:勇猛過人、白手起家、不信邪魔,典型的唯物主義先行者,給其弟孫權留下了江東碩大的家業。
英雄第四馬騰、公孫瓚,為國家守衛邊疆多年,馬騰也參與了刺殺董卓的計劃,最後興復漢室顯出了自己的生命。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名揚天下,連趙雲都出自他的手下,可惜因地域限制和手下無良將而過早的夭折了。
我覺得曹操劉備等這些君主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還是因為用人得當,自己並不能算是十分優秀的,曹操雖然是才華橫溢,但是沒有手下眾多名將的輔佐也難成霸業,這些君主拿現在的話來說也就是關係學和管理學學的好而已,只能算是個成功的CEO!孫策手下同樣是猛將成群,謀士如雲,怎麼能說江東無人呢?一人之力又怎麼能建諾大基業?
我覺得三國史上的490多位有名有姓的君主、謀士、將軍很多都是英雄,都必然有其人格魅力所在,按人口比例也是千萬中選一
從政治能力來看,當首推曹操、劉備、孫策,謀士中以諸葛亮、荀彧、郭嘉、賈詡為首,魏蜀各有五虎將,吳有五儒將,此外呂布等皆為一時之雄。
曹操,心狠手辣卻知人善用是梟雄,劉備,表面仁厚卻懂得棄子而獲猛將之心是奸雄,孫權雖坐享其成稱王江東,其父兄打下江東好局,但我們都知創業難,守成更難,守得住好局並能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和文有諸葛武有關張的劉備當中,斡旋帷幄,保持這個好局,所以他是英雄,其他人都是文臣武將之流,不足而論。準確說,三國演義中,不存在英雄。英雄是什麼樣的人?英雄,應當是項羽那樣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不能成就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他們的目標多數是成就或者幫助主公成就大業,那麼就不能講究所謂的英雄的限定。孔明為了戰爭的勝利,幾乎滅藤甲一族,這是英雄所為?武將大多有勇無謀,智勇雙全的武將大多沒有成就。所以說,你問誰是真正的英雄,還要看你對英雄的定義是怎樣的。項羽式的英雄,有孫策。但是三國盛產梟雄,曹操、劉備等等人都稱得上梟雄。
-
9 # 目西
要說誰是英雄,我們得定義一下“英雄”。比如這個,魏明帝時期的劉邵在其著作《人物誌》第八篇《英雄》中寫道:“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照這個標準聰明又大膽就是英雄。所以有床頭捉刀者乃真英雄,有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爾。也有人說,英雄是為了集體和別人犧牲自己。根據這個定義的話,豫讓為了智伯家族,可以吞炭毀容,以至於死去。他是不是為了某個集體,某些別人而犧牲自己?答案,是的。那這樣他是不是英雄?
所以我認為,承認什麼人是英雄,以哪些論點來支撐自己的英雄,背後其實是自己的一些價值觀的反應,很多時候為了表明價值判斷,我們會給“英雄”加一些修飾詞,組成一個偏正詞語,如“人民英雄”、“民族英雄”、“個人主義英雄”。這又涉及到一堆概念!太複雜了。
回來問題,你認為三國裡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背後的關鍵是,你在哪一方面認可他,哪一方面否定他。
而價值觀的問題,最後往往造成“道不同不相為謀”,爭來爭去也整不出個所以然。
以下是私貨時間:
毛教員在實踐論中說到。
人類的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人的認識主要依賴於物質的生產活動,逐漸的瞭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性,人和自然的關係;而且經過生產的活動,也在各種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關係。
人的認識,在物質生活以外,還從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與物質生活密切聯絡),在各種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種關係。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
由物質生產活動形成人和人的各種關係,就會產生基於這種關係之上的“英雄”,他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當時的客觀條件,有些甚至還透過實踐很大程度上達到了自己所預想的結果,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漢末之亂的根本是什麼?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坍塌,東漢末年出現了天大的自然災害,同時在整個東漢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門閥世家,還有那個皇帝制度,換句話說當時的社會關係,無法應對生產力出現的危機。導致很多人活不下去。黃巾首亂,天下大亂。
怎麼才能恢復生產力,重建穩定的生產關係?矛盾的爆發如何解決?除了戰爭我還真想不到啥辦法,因為各有各的主張,而且各自不同意對方的主張,這是客觀現實。準不能大家腦子裡一下子出現了個奇思妙想,且人人都認同,而且具備可實行吧,那人不就成了神!這正是悲劇所在!在天下大亂的鬥爭中,殘酷的實踐中,人們會形成新的認識。
舉一個例子:九品官人法。在戰亂之中,出現了一批有能力的新人,如何將這些新人納入到最強的統治體系內,就有了九品官人法,根據個人才德受官,我願稱之為“文藝復興”,跟西漢察舉有點像。而且察舉制下的秀才和孝廉也確實被包含在了九品官人法裡面。
秀才和孝廉被舉薦後進行考試,其考試成績由中正認可為鄉品。是不是有點科舉的樣子。然而你不能違背當時客觀的物質生產水平和社會關係。那就是門閥豪族是真的存在,而且讀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兒,生產力水平低下也導致大多數人根本沒法看書學習。於是九品官人法,不可避免的貴族化了。接下來魏晉到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寒族和士族是不斷鬥爭的,一直到隋唐有了科舉制。到宋活字印刷一出來,知識傳播更廣泛,參加考試的人就更多了。
你讓曹魏直接跳過門閥,直接吸收下面的百姓,跟百姓走到一起,這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且不具備物質基礎。要不然也不會這麼麻溜的被司馬家取代。
從這個方面來看,曹操帶有“英雄”的性質。他屯田,他選官,就算是完全為了個人的利益,也確實在客觀上解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崩塌的現實問題,將社會一定程度匯入正規,用我們現在的觀點看推動了前進。
同時還是用我們現在的觀點看,曹操有沒有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沒有!為什麼?我們說這是客觀的“階級侷限性”。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人與人的關係都在不斷調整。這中間經歷了非常殘酷的鬥爭,也有較為溫和的鬥爭如科舉制度。
到今天為止,現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有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資本社會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無法解決。新自由主義者認為,現有體制就可以解決這個矛盾,所以有歷史的終結。
那麼如何讓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不再以劇烈的鬥爭方式展現出來,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們最後要躬那種行,就讓我們在實踐中展開吧。
回覆列表
劉備,走大運的體力勞動者,可以說小兵起家。三國裡但是能被稱作主公的出身最低的可能就是劉備和董卓了。再就是殺豬的何進。
他從年輕的手工藝者,靠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帶著兩個小弟,不斷依附過去的老同學起家。做到三分之一天下之主。
撇開三國演義,三國志裡對劉備的軍事指揮和戰略能力非常的認可,他打仗有勝有敗,但是始終敢打。贏得再多,也敢繼續下注。這是英
他起家之後見過無數的割據領袖,這些人要麼想把他當下屬,要麼想把他做朋友,即使被他算計了地盤和人馬,絲毫不損毀他的名聲。往後依然有人收留他。這是雄。
在東漢末年,他沒有出身,就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援,比不了曹操,但是他手下的北方氏族和知識分子,是成分最複雜的,走到哪裡,收到那裡。沒有祖蔭,朝廷裡沒人,比不了袁紹,但是能混上漢獻帝頒發的皇叔憑證。他能有得就是自己而已,讓任何大佬一眼看見他就知道這個人厲害,不簡單,能成事。
劉備實為三國第一大英雄,如果不是運氣不好遇到曹操,孫權,他是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劉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