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在羅貫中的筆下,諸葛亮被描繪成一位謀略如神、算無遺策的“神人”形象,雖然跟正史形象有很大出入,但他的確是一位極為出色的政治家和謀略家,堪稱三國第一名相。不過,諸葛亮固然絕頂聰明,但獨生子諸葛瞻的表現卻令世人失望,活脫一位“坑爹”的蠢貨。那麼,諸葛瞻到底有哪些糟糕的表現?他最終的結局又如何呢?

    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娶荊州大名士黃承彥之女為妻,但婚後多年一直無子,只好把兄長諸葛瑾的次子諸葛喬收為養子。諸葛喬在江東時,與兄長諸葛恪均以天資聰穎著稱(“喬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與兄元遜俱有名於時。”見《三國志·卷三十五》),等到他被過繼給諸葛亮後,更是受到叔父的嚴格管教,由是才能日益精進。

    諸葛喬成年後出任駙馬都尉,經常跟隨諸葛亮出征,並與霍弋一起參贊軍事、督運軍糧,在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中有卓越表現。可惜諸葛喬福薄命短,年僅25歲便因病去世,時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就在諸葛喬去世的前一年,諸葛亮的獨生子諸葛瞻降生,此時諸葛亮已是將近“知天命”的年紀(虛齡47歲)。

    由於是老來得子,因此諸葛亮對獨子異常疼愛,在留居成都期間,曾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教導他學習。據正史記載,諸葛瞻自幼聰慧過人,讀書過目成誦,表現堪稱神童。起初,諸葛亮對兒子的表現很高興,但不久便察覺他有華而不實、輕浮急躁的毛病(諸葛瞻的堂兄諸葛恪亦是如此),心中不禁轉喜為憂。

    諸葛亮最後一次出兵北伐時,曾經跟兄長諸葛瑾通訊,在誇讚兒子聰明可愛的同時,也對他過於早熟、輕浮急躁的性格表現出擔憂,害怕諸葛瞻將來非但難成大器,甚至還有可能危及家族(詳情見《三國志·卷三十五》)。為此,諸葛亮在前線作戰時,還抽空給兒子寫了篇《誡子書》,一再告誡他要勤學立志,最忌怠惰險躁,其言辭之諄諄,令後世讀來依然感慨。

    就在寫下《誡子書》的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此時的諸葛瞻,還只是個年僅8歲的幼童。由於諸葛亮是個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所以蜀漢君臣、百姓都對諸葛瞻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其父一樣成為才幹卓絕的人物。正是這種過高的期許,再加上諸葛瞻自身的性格缺陷,為他最終的人生悲劇埋下伏筆。

    延熙六年(243年),年僅17歲額諸葛瞻被後主劉禪召為駙馬,授官為騎都尉。此後18年間,諸葛瞻又相繼升任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軍師將軍等職務。在此期間,諸葛瞻儘管沒有耀眼的政績,但每當朝廷頒佈一項好的政令,雖然並非他的建議或倡導,但百姓還是會互相轉告,稱這是諸葛瞻的意思。由此,諸葛瞻在蜀漢的名望與日俱增,而他也很享受這種被追捧的感覺。

    景耀四年(261年),年僅35歲的諸葛瞻出任代理中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與輔國大將軍董厥一起執掌朝政。此時的諸葛瞻,集相權、軍權於一身,成為蜀漢最有實權的人物,真可謂春風得意。然而諸葛瞻雖然當上了宰相,但他執政期間的表現卻極度糟糕,並給國家和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原來,諸葛瞻執政期間,大宦官黃皓干預朝政、排除異己,將蜀漢搞得烏煙瘴氣。對此,諸葛瞻、董厥非但沒有阻止黃皓的不法行為,反而都遷就、庇護他,甚至跟他狼狽為奸。不僅如此,諸葛瞻、董厥還數次誣陷姜維,稱他好戰無功,致使國內疲弊,請求劉禪剝奪他的兵權。姜維畏懼黃皓、諸葛瞻等人,便自請到沓中屯田,不敢再回成都。

    蜀漢的內亂為曹魏進攻提供良機。景耀六年(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派大將鍾會、鄧艾率軍分路伐蜀。結果,當鍾會與姜維對峙於劍閣,勞而無功並準備撤軍之際,鄧艾卻率兵偷渡陰平,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一舉襲取要塞江油,開啟進攻成都的通道。諸葛瞻獲悉江油淪陷的訊息後,立刻率軍對鄧艾進行阻攔。

    然而,諸葛瞻到達涪縣後卻盤桓不進,又拒絕聽從部將黃崇搶佔險要之地的建議,以致坐失破敵良機。在隨後綿竹決戰時,諸葛瞻為自己的愚蠢付出慘重代價,與獨生子諸葛尚同時戰死沙場,年僅36歲。諸葛瞻死後,鄧艾大軍直抵成都城下,後主劉禪遂不戰而降。諸葛瞻一連串的愚蠢表現,不僅讓家族遭遇滅門之災,還間接導致國家滅亡,諸葛亮若地下有知,將情何以堪?

  • 2 # 揚生解史

    諸葛亮英明神武,諸葛亮的兒子應該也是人中之龍才對。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可惜事與原違。諸葛瞻因其父諸葛亮的盛名,被眾人給予了過高的期望,實際上他聰明有餘,但不具備帥才及決斷力。在鄧艾率兵伐蜀時,他率領長子諸葛尚等人在綿竹進行防禦。但因坐失良機致兵敗被殺,也導致了蜀國滅亡。為什麼會這樣呢?請看詳解:

    諸葛亮老來得子,未及相教已離世

    諸葛亮46歲時諸葛瞻才出世,諸葛瞻八歲時諸葛亮就病折了。諸葛瞻少時雖然聰明可愛,但諸葛亮已料定他難成大業,可惜他已無法親自教導他了,只在臨終前做《誡子書》給諸葛瞻。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⒅,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注: 諸葛瞻沒有學到諸葛亮的兵法。

    盛名難負,被捧殺

    諸葛瞻長大後博聞強記、才思敏捷,並且身居高位。蜀法人士因為懷念諸葛亮,對他都很愛護,朝中也沒人指出他的缺點。諸葛瞻由此養成了聽不進別人勸告的習慣,同時由於被眾人捧的過高,使他沒有認清自身的真正實力,他錯誤地認為自己很強。實際上他沒有真正領軍打過戰,是真正的紙上談兵。

    錯失戰機,父子以死殉國

    景耀六年冬天,魏國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蜀國。諸葛瞻督率軍隊前往抵抗,到達涪縣後卻盤桓不前,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但諸葛瞻由於沒有軍事經驗,故表現的猶豫不決,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鄧艾由於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得以長驅直入。諸葛瞻敗守綿竹,鄧艾遣使送信誘降諸葛瞻,諸葛瞻怒斬鄧艾使者,率軍出戰。雙方在綿竹決戰,最終蜀軍被滅,諸葛瞻父子戰死。

    諸葛瞻錯在哪裡?他臨死前給出了答案

    臨死前,諸葛瞻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

    這就是諸葛瞻犯的錯誤:知道問題而沒有魄力去解決!蜀國對他的捧殺害了他。

  • 3 # 青言論史

    (先糾正一下題主的錯誤,諸葛瞻並沒有被滅門,只是他和自己的長子諸葛尚一起戰死在了綿竹前線而已。其次子諸葛京後來還做到了晉朝的江州刺史,也算是有了個好的歸宿。)

    說諸葛瞻不如乃父,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說諸葛瞻難堪大任,則未免有些太過於嚴苛。公允地說,雖然諸葛瞻的才能不算太過出類拔萃,但是還是能算得上是蜀漢的忠臣良將的。

    一代名相諸葛亮雖然號稱“功蓋三分國”,但是對於個人後嗣問題卻一直沒怎麼重視,以至於直到他四十六歲時才誕下唯一的兒子,也就是諸葛瞻。在他最後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談到了諸葛瞻: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不久以後,諸葛亮去世,留下了年僅八歲(實為七週歲)的孤兒諸葛瞻。

    這麼小就缺失了父愛的諸葛瞻,雖然承繼了武鄉侯的爵位,卻沒有能學習到父親的治國理政的才能。而這對於一個人的培養來說,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畢竟,哪怕有人親自言傳身教,都未必能成才;況且父親早逝,誰又能教導這位年輕的葛侯呢?

    長大成人以後,成為駙馬爺的諸葛瞻的表現也確實難以與其父相媲美——

    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三國志》在這裡是用了春秋筆法的:這位年輕的武鄉侯博聞強記,書畫皆通,卻不見有何為政上的特長。可以想見,他的政治能力恐怕是比較平庸的。

    但是,這並不影響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諸葛瞻和兒子諸葛尚以身殉國的壯烈:

    艾遣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陳死,時年三十七。瞻長子尚,與瞻俱沒。——《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尚嘆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乃馳赴魏軍而死。——《華陽國志》

    後人有詩讚美諸葛亮的《出師表》:“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也許,諸葛亮的長子長孫,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腳。

  • 4 # 伊耆角木

    題目本身就有問題,諸葛亮談不上謀略入神,諸葛瞻也不是滅門。蜀漢的滅亡非人力所能挽回,而諸葛瞻本身也沒有受過諸葛亮太多教誨。

    一、諸葛亮並非謀略如神

    我們從來不否認諸葛亮是個人才,而且可以說是個全才。未出茅廬先為劉備定下“隆中對”策略,是個戰略家;出使東吳促成孫劉聯盟共抗曹操,是個外交家;籌措糧草,從嚴治蜀,是個政治家;南征南中北伐曹魏,是個軍事家。但是,諸葛亮絕不是小說中那個“多智近乎妖”的形象。歷史上,在劉備去世前,諸葛亮基本沒有參與什麼軍事行動,劉備死後雖然南征北戰,但也很少有非常精彩的謀略。沒有火燒新野、沒有草船借箭、沒有空城計,更沒有一個錦囊讓將領們到地方拆了就照著做。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也犯過嚴重錯誤。那就是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力排眾議,讓沒有足夠軍事經驗的馬謖鎮守街亭要地,最終慘敗。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也是最有機會成功的一次北伐功敗垂成,而此後曹魏也就有了充足準備,之後的北伐更難有所作為。這種嚴重的用人錯誤證明了諸葛亮會犯錯,諸葛亮尚且如此,何況諸葛瞻?

    二、蜀漢的滅亡很難挽回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天下三分,益州疲弊”,這是大實話。東漢末天下十三個州,曹魏佔九個,蜀漢在失去荊州後只有一個益州。根據史書記載,蜀漢滅亡前大概有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口。曹魏大概六十六萬戶,人口四百四十萬人。這怎麼比?

    這種巨大的差異不僅體現在人口上,還有人才、糧草等各個方面。隨著時間的推演,這種差距會一步步拉大。曹魏佔九州之地,人口規模龐大,兵源充足,糧草豐沛,更是人才層出不窮,而蜀漢只有一個益州,自然人才凋敝,後期已經六十多歲的老將夏侯霸從曹魏投降蜀漢,就參與了姜維好幾次北伐。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無人可用啊!

    沒有足夠的兵源,沒有充足的糧草,沒有優秀的人才,滅亡豈能是一個人才可以挽回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兩個人才的優異本領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一些差距,但畢竟有個限度。

    三、諸葛瞻本人沒受多少諸葛亮的教誨

    雖然是諸葛亮的兒子,但不可能受到諸葛亮真傳。首先看年齡。諸葛瞻生於蜀漢建興五年(227年)七月,諸葛亮在建興十二年(234年)九月就去世了,那時候諸葛瞻只有七歲。不僅如此,諸葛亮從諸葛瞻出生次年的建興六年開始,就不斷進行北伐。六年間五次北伐,大多數時間諸葛亮都是出兵在外。即使在朝中之時,諸葛亮也是事無鉅細,一應承擔。這種情況,怎麼可能有時間好好教諸葛瞻,就算教了,七歲不到的孩子,放在現在也就剛上小學一年級,能學多少?

    不過諸葛瞻其實也很不錯了,雖然才能不見得多好,但志氣上沒給父親丟人。在鄧艾滅蜀之戰中,諸葛瞻拒絕鄧艾許以封王的誘惑,與長子諸葛尚在綿竹英勇戰死。諸葛瞻確實有些問題,在掌握大權時不能對宦官黃皓進行遏制,在最終出兵時又不能及時接受黃崇意見搶奪險要阻擋魏軍,但是他至少正直忠誠,毫不畏死,在蜀漢滅亡之際,其實已經比大多數官員強很多了。

    最後,諸葛瞻不是被滅門的。他和長子諸葛尚在綿竹戰死後,其次子諸葛京並沒有被殺,而是在西晉擔任了郿縣令和江州刺史。

  • 5 # 我們的三國

    諸葛亮46歲那年終於得子,取名諸葛瞻,字思遠。這個名字取自詩經“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透過名和字,我們可以窺見這樣一幅景象:身為人父的諸葛亮由於常年在外駐軍,準備北伐事宜,很少有回到成都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所以妻兒便日復一日地在錦官城上遠眺漢中,歌唱著“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的樂府民歌,思念著遠方的的親人。

    “瞻”這個名字,還蘊含了父親諸葛亮對於兒子的期許——他希望兒子能夠高瞻遠矚,志存高遠,成為有用的人。諸葛亮和別的父親不一樣,當代為人父母者,大都希望自己兒子是小神童,從小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越聰明越好,前段時間的天才兒童曦曦便是典型案例。可是諸葛亮目光非常長遠,他曾經給兄長諸葛瑾寫信時說自己兒子:“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嫌棄兒子太早慧,將來不能成大才,這恐怕是獨一家了。

    不管怎麼說,諸葛亮是沒能見證兒子日後的人生了,但他的預言無比準確。

    諸葛瞻逐漸長大,越來越有了他父親的容貌和風度,又工於書畫,由於蜀中父老對諸葛亮的的無限追思,他們把所有的愛惜都給了諸葛瞻。

    “年十七,尚公主,拜騎都尉。其明年為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諸葛瞻仕途顯達,平步青雲,升官如同坐火箭,一路官至軍師將軍。那正是當年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封給諸葛亮的官職,由劉備在建興年間首創,唯諸葛亮一家,別無分店,現在子襲父位,可見劉禪對諸葛亮的懷念。

    “景耀四年,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

    這時諸葛瞻才三十五歲。而和他一起掌管尚書事的董厥,是諸葛亮時期的府令史,當年被丞相諸葛亮所稱讚提拔。其他同時期擔任重號將軍的,幾乎都是老資格的人物,如鎮北大將軍王平,劉備時期即投降蜀漢,一路參與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鎮西大將軍胡濟,早期擔任丞相府主簿,諸葛亮將他與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並論。只有諸葛瞻未立軍功,卻因為其父親的聲望,官至衛將軍,統領宿衛親兵,也就是拱衛成都城,直接護衛皇帝的羽林軍。

    父親諸葛亮像是閃耀著光芒的星月,照亮蜀漢的浩渺蒼穹,蜀人追思亮,不免將所有的期待加之於父親去世時年僅八歲的諸葛瞻身上。每當有一個好的政策頒佈,即使不是諸葛瞻提出的,也都被歸結於諸葛瞻名下。史書記載,“美聲溢譽,有過其實。”

    由於陳壽記載的簡略,諸葛瞻近二十年的官宦生涯顯得亂作一團,含糊不清,我們只知道,後期他主要做了兩件事:制止姜維北伐、試圖除去宦官黃皓。

    先說第一件事。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蜀漢四相之一的費禕死後,姜維更加失去了制衡,開啟北伐之路,最後因為兵疲馬困,百姓多有怨言,國內反對北伐的呼聲日益高漲,諸葛瞻和董厥商量,要用閻宇代替姜維擔任大將軍。

    但是此時,姜維因與宦官黃皓不和,畏懼黃皓加害自己,就帶著軍隊跑到沓中種麥子去了,諸葛瞻的計劃於是落空。

    第二件事,除黃皓,也沒有成功。黃皓得後主劉禪寵愛,在朝中枝連葉附,諸葛瞻也莫可奈何。

    諸葛瞻三十七歲那一年,也就是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鄧艾、鍾會、諸葛緒帶領三路大軍南伐蜀漢。軍國倉促,大戰在即,鄧艾奇兵偷渡陰平,蜀漢朝廷亂成一鍋粥,先前沒有絲毫經驗的諸葛瞻掛帥出征,終於覆敗,與長子諸葛尚一同戰死綿竹,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臨終前,他大喊:“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諸葛瞻一死,蜀漢朝廷人心士氣頃刻分崩離析,後主派侍中張紹前往雒城,將降書順表送給作為勝利者的鄧艾。順便說一句,這個張紹是張飛的小兒子,張飛九泉之下,不知作何感想。

    作為勝者的晉朝,對諸葛瞻的評價基本上是貼標籤式的,這是位忠臣,他忠心可鑑,但是並沒有什麼用。

    我們應該批判諸葛瞻嗎?畢竟,他身為國家重臣,卻不能像父親一樣矢志北伐,軍政大權一把抓,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令人遺憾。可是,對於失去父親那年才八歲的瞻兒來說,所有的榮光都來自那個遙遠的,已經去世的父親,所有的苛責也都因為他是諸葛亮的兒子。

    諸葛亮都做不到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諸葛瞻自然也不能。

    我猜諸葛瞻可能會想,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父輩的旗幟要由我來接著扛?也許在太平盛世,諸葛瞻會是一個精通書畫的文人,而很不幸他是諸葛亮之子,他必須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和安危,無論自己願不願意。

    這讓我想到了哈利.波特。哈利一定有過這種疑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就得是救世主,所有的壓力要我來承受,你們都指望著我能解決問題,我能拯救世界?就因為我是“大難不死的男孩”?

    可我卻真的嘆惜那個八歲喪父,一生為父輩的夢想而活的諸葛瞻。父親的光環有多麼耀眼,留給他的陰影就有多麼寬廣,諸葛瞻無處可逃。可以說,他的一生,作為神明遺留人間的唯一骨血而活著,無時不刻不被人拿來與父親比較,活得也一定很辛苦。

    最終,他沒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便只好飛蛾撲火,以身殉國。前半生的榮華與讚譽,如今全化作綿竹城下累累屍骨,只留給後人嘆息。

    對了,歷史後來開了個玩笑,東吳光祿大夫紀陟給自己兒子起名紀瞻,字思遠,與諸葛瞻同名同字,或許是巧合,也可能是出於對武侯的致敬。紀瞻效忠於晉,為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立下汗馬功勞,終成晉朝一代名臣,不負這個寓意深遠的名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系車除了輕還有什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