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悅寫
-
2 # 老薑有大料
作為家長,更應該會引導孩子如何去花錢。現在的孩子不像過去的孩子,他們都有攀比心,虛榮心。很多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多少給多少,這樣就給孩子造成一種家長特別有錢的想法,認為錢比什麼更重要,我的看法是家長多帶帶孩子學《弟子規》,多學一些傳統文化,親子教育,孝道,從小培養更好。
我身邊有這樣一個例子。孩子剛四歲,爸爸媽媽有錢,睡覺的時候讓孩子抱著錢睡,說將來孩子長大能做大老闆。吃飯第一個上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後吃,孩子天天說我是大老闆,都得聽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開心的不得了,說我大孫子好厲害、好聰明。
其實無知的愛就是害。這不都是家長平時一點一滴給慣出來的嗎,從小心裡就裝滿了有錢,只要張口就有錢,等長大了,孩子眼裡沒有任何人。將來怎麼走向社會,多麼的恐怖。我想起了一句話,不管是大人給孩子攢錢不如攢德。厚德載物,才有路。奉勸所有的家長多培養身心靈健康的孩子,孩子沒做一件事兒,是否符合標準,那就看你家長如何去引導。非常重要。
所以要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活著不只是為了錢,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比如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多成長改變,多積攢德行,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
3 # 西西妹啊
給孩子的零花錢,其實並不在多,能讓孩子把少數零花錢,用得恰到好處,那給的零花錢才能起到真正的價值。當孩子抱怨零花錢太少的時候,我想肯定會出現以下這三大型別爸媽:
【第一類爸媽】
“這都嫌少,要知道我們那會兒,覺得一塊錢的零花錢都是多的!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就知道‘敗家’!”
孩子隨口的一句話,就被爸媽不理解的定義為“敗家”,這會讓孩子心裡很委屈,很受傷,會認為爸媽對自己是毫不理解的。
【第二類爸媽】
“嫌少嗎?別人有多少?沒事兒,我們給你的肯定比他的多,這下開心了吧!”
如果爸媽是以這樣的態度來回答孩子的問題,倒是真的討了孩子歡心,但是也讓孩子失去的原有的價值觀。這樣的用爸媽多給的錢以滿足自己的“價值”方式,會讓孩子的虛榮心越來越強。
【第三類爸媽】
“爸媽給你的錢數,是根據家裡狀況來定的。既然,你說的別人的零花錢比你多,那我們來看看給多少合適。”
如果說別的孩子的零花錢都多,那爸媽就要考慮是不是現在孩子需要買的東西多,校園消費值普遍升高。
當然,我們作為家長也不能無視孩子的異議,這時候需要冷靜下來,與孩子好好溝通,詢問孩子都會在哪些地方使用零花錢,並從孩子的口述中瞭解校園周圍的消費情況,再根據家裡的經濟狀況,來決定要不要給孩子增加零花錢。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的成長自然也是在變化著的,那孩子的思想也會是“與時俱進”的,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別等到孩子都開始抱怨自己的“不滿”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那我們這家長可就“不稱職”了。
【那麼,該何引導孩子正確處理零花錢】我的具體做法是:
1、控制零花錢的數目:教育孩子即使家裡有很多錢也不能多要,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刃上,如買學習用品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飢解渴的食物等。
2、制定開銷計劃和收支賬目:今讓孩子明確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幹什麼?,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教孩子學會記賬,要從孩子拿到第一筆零花錢開始,就有意識幫助他建立一個賬本,把收支都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寫明得到多少錢,又用在了何處,花費多少,結餘多少,清清楚楚、一目瞭然。這樣做,既能及時掌握孩子零花錢的去向,又能讓孩子總結出自己既能讓家長老師及時掌握孩子零花錢的去向,又能讓孩子總結出自己
3、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如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帶一天孩子、跟著爸爸上一天班、上社會自己找活幹試著去掙錢等等,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讓孩子知道錢是來之不易的。如果可以的話,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要讓孩子明白,現在向父母親伸手要來的錢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要靠自己雙手辛勤的勞動換來。
4、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逢年過節親戚朋友送來的紅包也會有一筆不小的數目,可以帶著孩子去銀行建立一個專門的賬戶,讓他們懂得把閒置的散錢儲存起來。鼓勵自己的孩子把平時節省下來的一角、一元都存入銀行,積少成多。並且告訴他們存在銀行可以“大錢生小錢”,這樣就能讓孩子逐漸形成一個理財的觀念,加強理財意識。
5、讓孩子明白錢不是萬能的:知識、能力、氣質、性格等好多東西就是用錢買不到的,而一個人再有錢也買不完世上所有的東西。只有勞動、知識、經驗、能力等才是每個人不可少的財富,擁有了這些才能擁有幸福。
6、讓孩子明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在孩子自由支配較多零用錢的情況下,可以透過捐款獻愛心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讓他們有一些物質追求,多一些物質純真,還校園一方淨土。
-
4 # 陪賺是人生
聽完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我首先告訴他錢的來處和去處:譬如這個月我和他媽媽發了多少錢的工資,有多少錢存起來,多少錢留作家用。讓他們知道錢不是憑空得來,而是由父母的勞動才換得的。
另外孩子的要求往往非常多,但是家長總不能時時都滿足,這時候不妨給孩子定一個奮鬥目標,譬如每天都按時睡覺之類的,如果能堅持一個月就滿足他一個願望。這種自己透過努力得來的東西,孩子才會倍感珍惜,也同時將心中濃重的渴望進化成為了努力的方向。
我還在家裡給他建立一種獎勵的機制,鼓勵孩子用做家務來賺取額外的零用,一來激發了他們的鬥志,二來這種來之不易的零花錢,往往讓孩子更能夠理性消費。
最後我說可以在學校給同學買一些小禮品,但這不是炫耀的資本,而是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
-
5 # 禹朵請微笑
謝謝邀請!活在當下社會,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培養孩子價值觀和金錢觀,既不會是培養孩子唯利是圖,也不是培養孩子視金錢如糞土。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金錢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掙到錢和管理自己的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愉快。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讓他們認識錢幣和理解錢幣用途普及金錢概念。比如3-7歲孩子,對於錢概念很模糊,他們只知道錢可以買自己心儀的玩具,只要自己想要,爸爸媽媽就會給錢買,不知道錢是哪裡來的。7-13歲,這個時候要上小學了,也知道錢的作用是用來購買自己所需的用品,我們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儲蓄罐,每個星期給予適當零花錢,普及存款和合理的支出意識,自己購買所需用品,產品不是越貴就是最好的,適合自己也在自己預算範圍之類就好。14-17歲,這個階段屬於青少年,叛逆期,孩子的思想也走向成熟,對於金錢的需求就更多了,儲蓄罐遠遠不夠需求了,我們可以給他開個銀行賬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錢,週末和同學一起去玩,增加同學友誼和交際能力,也需要一定的開支預算。我們可以讓他們做一些,勞動範圍的家務,用勞動換取自己的酬勞和自己學習能力提高爸媽給予的獎勵.透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會更加珍惜,也是積極向上引導。
-
6 # 卜拾粥
以我自己的性格來說,越是限制控制禁止的,我越是被好奇心驅使去接觸,去嘗試,所以我認為孩子的金錢意識應該從更早的階段開始引導。
第一,想要孩子有正確的金錢意識,必須先讓他了解錢財來之不易。因為現在大部分都還是獨生子女,父母兩人加上祖父母四人,全家六個人都寵一個娃,不是一定會使孩子變得嬌縱,但是肯定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一個是愛比較,另一個就是索求無度。好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逛街就買玩具看見什麼玩什麼,厲害的不給買就滿地打滾,讓父母臉上無光。我只想說,抱怨孩子不懂事之前你們是否檢討過自己?孩子要買玩具的時候你拒絕過嗎?或者說你跟孩子談過嗎?一次兩次還行,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習慣了你們的妥協,這也算是自食惡果。所以如果想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不是說非要帶著孩子去憶苦思甜,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意識的暗示孩子錢是怎麼來的,我自己使用的辦法就是比較法。比如我兒子去超市,看上了一個79的玩具,我會先說自己沒錢,買不起,如果這招不管用,我就聲東擊西,承諾不買玩具就可以給買薯片,我家兒子小吃貨,一般這個肯定妥協了。有的時候也會非常強硬,必須要買,我就帶著他繼續看其他的玩具,邊走邊報價,會說這個便宜可以買,東西也更多,他一般還是會矯情我不要這個我就要那個,然後我繼續帶著他轉,並且跟他扯東扯西的聊,不一會他就忘記剛才自己要的是什麼了,這個時候我會提出去買薯片,那麼他混亂的腦子就突然被薯片佔據了,就乖乖跟我買吃的去了。其實不管手段如何,你必須要讓他知道,100元的車,如果買別的等價的或者他喜歡的可以買多少,讓他自己多衡量,比如100塊可以買14筒薯片,比如100塊可以買11個奇趣蛋,讓他自己衡量到底哪個更合適。
第二,適當給孩子花錢的機會。我有的時候買東西就會給孩子錢讓他去付,其實他也不知道到底這是多少錢要找回多少錢,但是那種付錢的感覺他肯定是體會到了,這就好比你在大街上走著,撿到了100元,你會選擇存起來嗎?不會,肯定第一時間花點,給孩子零用錢他們的感覺就是如此,白來的,不花也費了,不如全部花了,沒了再要唄。就好像很多人付賬用現金特別肉疼,可是刷支付寶微信就感覺那錢不是自己的一樣。多鍛鍊孩子付賬的能力,久了他也就知道到底這錢的價值是多少。
第三,最好給孩子以月為單位或者周為單位給予零花錢,比如說一週100元,學費雜費不包括在內,孩子可以擁有完全的支配權,但是時間是固定的,提前花光了就是光了,不給額外再給。這就要求做父母的必須堅定立場,就像信用卡提額一樣,可以給予一定的福利,考試進步或者做了好事可以適當提額,當然考試落後或者做了壞事就只能減免了,為了避免糾紛,父母可以跟子女簽訂紙上協議,不要以為這種行為傷感情,說了卻不做到可能更嚴重一些。
最後,我希望無論什麼的孩子,家長都要給予百分百的信任,沒有壞孩子,只有父母以為變壞了的孩子。
-
7 # Hannah1228
孩子有金錢意識是好事,有助於孩子提高財商,有時間可以看一下 富爸爸窮爸爸 這本書,教育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金錢,合理的安排。
-
8 # 陽光語言矯正師
現在的寶寶實在太幸福!因為他們現在擁有的物質,實在太豐富了!
除了物質的滿足,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情感教育。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一直錯失了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
有位媽媽每天睡前,總愛跟孩子談到學校日常,正在上小學的兒子語帶驚訝地分享:“原來我們班級有的小朋友還沒有去過海洋公園呀!連迪士尼樂園也沒去過”,兒子還很得意的說,“同學們都羨慕我的書包比他們的好,我那個文具盒好多同學都搶著看”
媽媽想了想,自己的孩子去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幾乎有時間就去,跟逛自家陽臺一樣,可是孩子完全沒有意識到,外出遊玩的花費是個什麼概念。於是試著問了孩子:“你知不知道一家人去一次海洋公園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買多少玩具呢?不是每個家庭也有錢花在這些活動的呀!”兒子有些迷茫:“這些不是應該的嗎?每次我想去玩,媽媽都能滿足我的願望,下次過生日,我都想不出來去哪裡玩了!”
媽媽接著問:“那平時如果你需要錢了怎麼辦?”孩子接著回答:“爸爸媽媽錢包裡有的是錢啊,隨便取的呀。”
父母不想讓孩子亂花錢,可又極度滿足給孩子的金錢需求,孩子對金錢有模糊的認識,講道理教育即可,但是孩子對金錢有了錯誤的認識,那就不是簡單的大道理能夠說服的,因為孩子對金錢的誘惑是沒有理智和抵抗力的。其實不止孩字,有時候作為父母也難以分清金錢觀的底線在哪裡?使用標準在哪裡?
1、讓孩子瞭解金錢的功能:金錢是一種生存方式,是交換滿足需求的交際過程。
2、錢從哪裡來?如何來?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錢需要付出勞動和汗水才能得到,而不是開啟錢包點開手機,就能輕易得到。
3、消費有度:錢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孩子要明白那些是必須的花費,那些是滿足他娛樂的額外花費,如果不分明白,他就不會有消費計劃和節制。
4、不要攀比虛榮:金錢不代表地位,不代表優越,金錢也有買不到的東西,比如智慧,情感等。讓孩子不要以金錢為傲,覺得有優越感,這樣會顯得很膚淺,成為別人眼裡討厭的人。
5、金錢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教孩子如何正確消費,利用金錢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滿足孩子的更高的精神引導。比如慈善,捐獻等形式的分享。
金錢的多少,能夠決定很多事情,這也是社會的縮影:家住豪宅的大有人在,住在廉租房的也數不勝數。看見別人的富裕,不必自卑與自憐;眼見別人的貧窮,也不應歧視與白眼。
-
9 # 小譚妹兒
孩子有金錢意思了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什麼叫正確引導呢,是既不給孩子樹立家裡很有錢的觀念,也不樹立家裡很窮的觀念。
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兩種觀念的不好之處 。那我自身來舉例,我從有金錢觀念之後媽媽就開始給我樹立我家很窮的觀念,別人家的小朋友有零花錢,我沒有,我也不敢我問媽媽要,因為我知道我們家很窮。褲子破了一個洞,不敢喊媽媽買新的,自己補一個很醜的疤,穿到學校裡,我總感覺到別人拿著異樣的眼光看著我。我從那以後都很自卑,這種自卑一直伴隨著我在現在。高中的時候想去學美術,因為明白家裡“很窮”為什麼打引號呢,因為家裡還是能夠供我讀美術的,這是我回來讀大學才知道的,就這樣我沒有學美術卻選了一個美術專業的大學,既已普高生的分數去考美術專業,分數上佔不著選學校的優勢,又沒有美術基礎。真的是害慘我了。包括對我現在的消費觀也很有影響,稍微買點貴的東西就內疚,不自在
另一種觀念,家裡很有錢,或者是沒有金錢概念。那我一個姐姐舉例,家裡家境也是很一般,她卻從小吃好的穿新的,也沒有存錢意識,到參加工作也是掙一分用兩分,多數時間還要家裡補貼。後來結婚了也是年年用光老公的工資,老公受不了就不給她管錢了,她就去貸網貸,現在老公也和她離婚了,網貸也還沒還完。
所以正確的金錢觀很重要。
-
10 # 御貓老師
今天你我回避對孩子金錢的教育,那麼必然今後有一天,有人會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過去的教育,“羞於”談錢。我們是崇尚讀書的社會,“君子不言語利”、“錢乃身外之物”等等說法,讓我們大人在孩子面前對錢慎言。我年輕的時候就很怕告訴孩子某某東西很“值錢”,怕高額的代價給孩子壓力,怕金錢“汙染”了孩子的心靈。其實現在想來,這樣反而使得孩子從小沒有對金錢正確的概念,不會花錢,更不會規劃金錢,繞了很大一個彎路。
後來我反思,到底應該由誰,應該什麼時候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金錢教育呢?
孩子的正確金錢價值觀到底是要一個怎樣的過程去面對和學習而來呢?
“體驗掙錢”,正是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不論是讓孩子透過一定的勞動掙錢,還是帶孩子一起開動腦筋,陪著他們做點“小買賣”掙錢,都能讓孩子體驗掙錢的艱辛、樂趣、付出與回報,將“金錢來之不易”的觀念融入到世界觀中,更早地認識人生與社會。
但是,很多家長在這裡會進入一個誤區,就是讓孩子幫忙家務,然後按勞動量給錢。曾經很多書籍、專家都建議過這種方式。但我建議,勞動掙錢最好是脫離家庭環境,帶孩子前往公眾場所勞動,參與社會勞動,而不是以家務換錢。
這是因為要讓他們從小知道,家務是家庭中每個成員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讓他們從小就學會承擔人生角色中應盡的責任,避免孩子養成“不給錢就不做家務”的習慣,甚至進而形成“一切都用金錢衡量”的極端狀況。
不管家長是否願意讓孩子從小體驗賺錢,我們都已經步入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物質社會,孩子一開始就是一個天然的“消費者”,今天你我回避對孩子金錢的教育,那麼必然今後有一天,有人會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每個校園有多少孩子在攀比名牌?
有多少孩子每個生日大肆宴客,一擲“千金”?
去年的一些調查:國內一些城市的小學生生日宴已經是10萬一場,堪比婚禮的全套配置,從無人機到全程紀錄片攝製組,應有盡有。
更為觸目驚心的是,每年有多少未成年人盜竊,多少未成年人搶劫?
大資料顯示:中國青少年犯罪是逐年增高,主要集中在搶劫、搶奪、盜竊和傷害上。在14-15歲階段的犯罪案例,這個比例高達了92%。
這一切,都反映出父母對於孩子正確面對金錢教育的脫節如果孩子們完全不知道不知道父母為了賺錢付出了多少血、淚與汗水,不明白金錢應該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那麼我們怎麼要求他們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為人父母,我們不光應該給孩子花錢,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掙錢和花錢。這也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吧。
回覆列表
當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孩子有金錢意識是必要的,但要合理引導,比如教給理財方法,設家庭記賬本,個人儲蓄卡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