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揚一九八八
-
2 # 張賜宏
如果人類生活在水裡會發生什麼?
1,首先是皮膚髮生變故,承受不了。
2,人類靠肺部壓縮空氣來給人體供新鮮氧氣的,肺會失去功能。
3,會停止呼吸,走向死亡。
-
3 # 希望d田野
其實在遠古的時候,地球上人類的源主其實是個兩棲類動物,它和其它生物一樣長期生活在水裡,在食物缺乏的時候經常上陸地找尋食物。後來地球氣候發生了變化,水的溫度越來越低,加上鹽的濃度又越來越高,水裡食物嚴重短缺,而陸地上的食物卻非常豐富,很多生物在進化中逐漸爬上了岸,其中就有我們人類的源主。那麼現在我們人類又為什麼不回到水裡生活呢?這個和人類進化有關,首先人的眼瞼、當然過慮空氣的鰓也完全退化了,人類已經無法適應水裡生活,如果人一旦進入水中,人體呼吸道和肺部就會被水暏死導致窒息,而且人體器官根本無法從水中獲取氧氣。且入水越深壓強越大,人類的器官已無法承受水的壓強…………
-
4 # 造物主20曹黎明
和陸地上一樣,不信,你問一下中國的潛水艇水兵,工資比陸軍還要高,待遇和宇航員差不多,看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美國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了吧?而《海底兩萬》卻講述了二戰時期,德國為日本建造一艘巨大的海底流動城市一一空前絕後的巨大潛艇,人類生活在水中早已不算什麼新鮮事,知道“人造腮”嗎?它比氧氣面罩還先進一一即上個世紀80年代挪威人就發明出來了,戴上它可直接從海水將氧氣轉換出來,就猶如魚腮能過濾海水將氧氣從海水中轉換出來一樣……而我說的是人類能生活在水定的客觀性,但你那種將人類變成魚類的主觀幻想,不是靈感和創意,而是外國電視劇《美人魚》看多了,人生不生活在水中,不是人類說了算,而是造物主說了算,真如你的低智商出題所說,那人類就不可能進化成為今天的萬物之靈了,而真的成為地球霸主恐龍飼養的寵物一一美人魚了!
-
5 # 若愚求樂
我想你有此一問不是為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證明,而是在於“會怎麼樣?”對麼?
假設此觀點確實成立。不外乎,人類又多了一個“夢幻”世界。
“夢幻”你懂的。
人類的一切美好事物,皆因有“夢幻”才得實現。
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陸地、江河、湖海,皆是人類生活的美好夢幻家園。
既然是“夢幻”何不再做大做強呢?
還差一個天空呢?
何不將天空也描繪進來,再畫一幅絢麗多彩世界呢?
哈哈!有夢,總比沒夢強,願一切美好的夢想都能得以實現。
也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一定能實現。
-
6 # 燕善閣茶道師
首先,先說一下人體自身的變化吧,人類要想在水下自由生活,首先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呼吸和水下壓力。
先說呼吸,由於在水中生活,靠肺直接在水中呼吸是不太可能了,嗯(小科普,人類在水下最長閉氣時間只有22分10秒喲,是不是很短。),所以必須需要氧氣供給系統來維持人類的呼吸活動,而現在的普通氧氣瓶僅夠人類在水下活動兩三小時,所以水下生活,一靠進化(長出鰓),二靠科技(供給時間更長的呼吸裝置)。
再說壓力,看過一個新聞,人類探險家在距離深海7公里的底部,發現了與蝦相似但與透明度相似的生物。因此,如果小蝦可以住在那裡,我們也可以吧?不,壓力是真的會殺死你,而且保證你死的很難看。生活在海底的那些小蝦可能對你來說似乎微不足道(嘿嘿,小龍蝦我一人能吃10斤,誰敢一戰)
但他們的身體卻承受著每平方釐米1125公斤的壓力,這還是在他們沒有任何外殼保護的情況下,簡直抗壓小能手啊,所以說不要小瞧皮皮蝦,人家厲害死了(說不定真的可以培育大的蝦,然後當坐騎呢,哈哈),哈哈。
-
7 # 矩陣鏈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創造著一個個驚人的奇蹟,從最初的穴居到今日的高樓林立,人類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腳步飛速前進。隨著地球環境日益惡劣,探索未來居住領域成為科學家研究的課題,儘管移居太空的設想已為人們所熟知,但許多科學家認為,未來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是水下!
海底基地的探索與突破
海下建築預示著人類未來的生存場所將發生巨大的改變與顛覆。但是,水壓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每下沉10米,海水的壓力就會增加一倍;人在十幾米深處就會感覺耳痛,鼻腔痛;在更深的地方,水壓足以置人於死地;無人能夠赤身下潛到幾百米的深處。雖然海洋的平均深度約為4000米,但人們只能在海洋表面活動,而4000 米深處的水壓幾乎是表面壓力的400倍。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藉助生活艙實現了在海底生存的願望。常見的生活艙有周圍大氣壓生活艙與同一大氣壓生活艙。
透過大氣壓艙,人們可以在諸如“崔羅布斯”與“海羅波里斯”這樣的海底建築中居住、遊玩。
“崔羅布斯”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海面,為義大利風卡洛斯·茲瑪設計集團建造,是房屋、船隻和潛水艇的結合體,無汙染的燃料電池使它能夠安全在水下“著陸”。沿著它那掛露出水面的螺旋形樓梯,人們可以一直抵達海底的房間。“海羅波里斯”是阿聯酋迪拜預計建造的海底酒店,深20米,有220個房間,距海岸線300米,整個專案耗資高達5億美元,海底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
但無論是停駐在珊
瑚礁上的旅遊用艙,還是人類永久的居住地,海底棲息必須簡單、安全,有自我保護功能。因為海水會腐蝕建築的結構,海洋生物還會阻塞建築的管道、通風孔,在外牆上覆蓋厚厚的粘液。而且,海下世界變幻莫測,潮湧、湍流、洋流等,都是建築執行期間所要解決的難題。
另外,海底房屋需要解決空氣和淡水的問題,成年人每天呼吸1.1355萬升空氣,攝入2.5升淡水,因此,足透過再生迴圈等途徑獲得能量。其次,還需要處理一份永遠不會結束的垃圾清單,其中包括人類每天撥出的二氧化碳,固體或液體排洩物,以及生活垃圾。至於那些長期在深海作業的工作人員,還必須克服幽閉恐怖症和孤獨感,正確處理某些機械和自己身體出現的緊急狀況。
由於人在海下的深度超過15米後,氧氣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時就需要呼吸一種特殊的混合氣體。返回海面時,如果浮出水面速度過快,氮氣還會在人體內形成氣泡並堵塞血管,使人患上減壓病,很多患減壓病的人要麼死掉要麼殘廢,因此,患減壓病後,必須進入密封艙進行治療,艙內會重新恢復水下的壓力,然後,透過穩步降低壓力,把人體內氣泡縮小,最終透過氧氣排除這些氣體。
人類實現探索海底目標的第一步
早在數千年前,人類探索海洋的行動就開始了。19世紀,海底探索先驅查爾斯曾發明一種導管,將新鮮的空氣和聲音訊號傳遞到海下幾十米的地方,並把它和一個密封的潛水鐘連線,用於水下維修和打撈失事船隻。查爾斯生於巴哈馬首府拿騷, 1912年,查爾斯的兒子約翰·歐內斯特·威廉森在原有裝置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一個裝有一面很大的漏斗形玻璃窗的觀察艙,他將觀察艙與潛水鐘結合後,用於水下攝影,這就是“攝影球”。攝影球可在海下停留40分鐘左右,1916年,威廉森用它拍攝了第一部海底劇情片《海底兩萬裡》。這部影片上映後,風靡一時,讓人們進入了一個認識新知的領域。
西爾維婭·威廉森·門羅是約翰·歐內斯特·威廉森的女兒,至今,她仍儲存著這個攝影球。它不僅是一個在探索海洋領域中做出巨大貢獻的裝置,而且,對於門羅來說,它還具有見證成長的特殊意義。攝影球的上面有個大管道與水面相連,門羅出生9周後,她父親便帶著她順著管道的梯子爬下去,攝影球中的工作人員手遞手把她傳遞到40英尺的海下。之後,她父親把她捆在他的背上。當時,有很多鯊魚來回遊動,但當時的門羅並不知道這種生物為何物,或許在她幼小的心靈裡,只是充滿了好奇。後來,她在海洋中睡了一覺,很快,這副童話般的照片被刊登在各類報刊雜誌上,記者們都叫她“小船長”。
作為最原始的海底房屋,攝影球讓世人對定居海底的可行性充滿希望。遺憾的是,這套裝置存在一定缺憾,由於空氣是透過一個軟管開口從海面進入的,並與海平面保持相同的大氣壓力,因此,如果軟管或玻璃一旦破裂,哪怕一個微小的裂縫,只需幾秒鐘,海洋就會吞噬人們。
第一位水下建築師打破水下人類生活新記錄
20世紀40年代,雅克·庫斯托開始利用蛙人裝置探索水下王國。雅克·庫斯托拍攝了很多海底紀錄片,吸引了數百萬觀眾。在他去世後,他的兒子讓·米歇爾·庫斯托繼承了父業。
讓·米歇爾·庫斯托一直想成為第一個水下建築師。1962年,他在法國馬賽紅海岸邊 ,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個長期海下科研生活艙“康謝夫”。在康謝夫生活艙中,讓·米歇爾·庫斯托等人創下了水下人類生活的新紀錄,5名潛水員在10米深的海下度過了30天時間,另兩名潛水員還在海下25米深的地方,生活了整整7天。今天,雖然紅海中只遺存著康謝夫II代的殘跡,但它仍然昭示著過去的輝煌。
就在讓·米歇爾·庫斯托進行海下科研的時候,美國海軍也開始了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在大西洋彼岸的百慕大群島海域,美國海軍建造了“海底實驗室”。1964年,4名美國科學家進入實驗室,在海下58米處生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海底生活計劃得到了突破性進展。1965年,“海底實驗室2號”被投入南加利福尼亞海灣62米深的海底。除了一個17平方米的起居室,裡面還配有熱水器和冰箱。在這個舒適的環境中,潛水員斯科特·卡朋特連續生活了30天。他在這個看似狹小的空間裡,沒有受到任何限制,他隨心所欲地生活,在床鋪上享受美味的食物,收聽優雅的音樂,不時翻閱書籍,幾乎與陸地上的家沒有區別,他唯一遺憾的是,妻子不在身邊,否則這個海底之家就更完整了。
至今,斯科特對當時的情形仍然記憶猶新,他記得,當他躺下休息的時候,迷迷糊糊中傾聽著暗礁發出的細碎聲,或在半夢半醒間,透過床腳的大窗戶看著魚兒游來游去窺視著他,感覺十分不可思議。
但1969年發生的一幕慘劇卻導致了海底實驗室被擱淺在歷史的角落。當時,“海底實驗室3號”在加利福尼亞海灣185米深的海底處,突然出現小規模的氮洩露。在進行查修時,一名研究人員被一個有缺陷的校準器奪去了生命。這次重大事故,使得所有工作都被取消。
生活艙中曾進行世界上第一例外科手術
在佛羅里達蔚藍的海灣內,還有一個海下棲息艙——“寶瓶座”。寶瓶座距海岸線5公里,重82噸,長14米,被固定在近20米深的海底,上面則是一個繁茂的珊瑚礁。
迄今為止,寶瓶座已與各種藻類和積垢共同生活了20年。生活艙裡有可容納6人的休息室,有配餐室和食品櫃,還有衛生間和工作站,以及與陸地聯絡的通訊裝置。寶瓶座建於1986年,主體由兩釐米厚的鋼板製成,外層船體上覆有一層一釐米厚的絕緣層。科學家們在這裡研究海洋、全球氣候變化給海洋帶來的影響,以及在未來深海基地將會需要的水下醫療技術。
寶瓶座是一個周圍大氣壓艙,被稱做“月池”的艙口向海洋開放,那裡的大氣壓是海洋表面的2.5倍。許多研究專案都在艙體外完成,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自由進出,研究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潛到海底或是在暗礁上做研究工作。如果研究染員返回水面時,不想花費太長的時間進行減壓的話,那麼,只能在寶瓶座裡待上80分鐘。儘管寶瓶座可以透過軟管從海面攝取空氣,但為了防備萬一,每個研究人員都有備用氧氣罐。艙裡還設有一個叫做眺望臺的避難所,有獨立的氧氣來源。
在寶瓶座上,先後有400名研究人員完成了70多個科學研究專案。但每天他們仍要面臨一些瑣碎的挑戰,比如,他們需要把補給沿著管道拖到溼漉漉的房間裡貯存;在狹小的空間裡解決個人排洩和衛生問題;忍受脫離Sunny和新鮮空氣的心理隔絕感……所有這一切,都使這裡成為太空旅行模擬試驗場。
因為寶瓶座的空間環境與探索太空的環境十分相似,因此,寶瓶座的另一項任務是在水下進行太空緊急醫療演練。
寶瓶座上曾經進行過世界上第一例海底外科手術。梅蘭·安瓦里是遠端電視外科手術的權威,他在加拿大安大略市聖約瑟夫醫院裡透過衛星的傳送,指導一位潛水員執行手術。這起將小型解剖刀與大型衛星連線到一起的歷史事件,可謂人類探索海洋的里程碑事件。
同一大氣壓環境可克服海底各種挑戰
雖然寶瓶座為人類探索海洋創造了非凡的條件,但周圍大氣壓生活艙也許並不是未來人們想象的海底居住點、實驗室、度假村、及海底城市的基礎。周圍大氣壓生活艙的內部壓力與外部海水的壓力相同,但越潛往深處,壓力就越大,猶如一隻倒置的玻璃杯,讓人完全暴露在巨大的深海壓力下,而且,在返回海面前,潛水員必須經過一個減壓過程,而則可以省去這一步驟,因為同一大氣壓生活艙的壓力則與海面上的正常大氣壓相同。
海底就遊弋著成千上萬個同一大氣壓生活艙——潛水艇。但早期的潛水艇大都不安全,對海底世界的探索也是以戰爭為目的。比如,南北戰爭時期的“亨利”號潛艇,就曾使3名船員喪命。船員們幾周甚至幾個月都在擠在充斥著噪音和熱氣的空間裡,生活空間被壓縮到一張床那麼大,個人隱私像Sunny和新鮮空氣一樣無影無蹤,就是最大的潛水艇,也容易讓人患上幽閉恐怖症。
1969年,NR-1潛水艇出現,將潛水艇的設計目標推向了更高層次。NR-1潛水艇與凡爾納筆下“鸚鵡螺”號最為相近。NR-1長約30米,體型較小,下潛深度接近1000米,是“導彈發射”潛水艇和“偵察”潛水艇下潛深度的兩倍。從打撈失事戰鬥機的殘骸,到機密的冷戰冒險,可以說無所不能。NR-1本身自帶的核反應堆還可以提供無限能源,只有在食物告罄時,它才會浮上海面。一般來說,它會在海下至少持續工作21天左右。NR-1充分證明了同一大氣壓環境能夠克服深海生活的各種挑戰。
無論是在海下,還是在太空,同一大氣壓的優點遠遠大於周圍大氣壓。在距地面300多公里處的國際太空站,就是一個密封的同一大氣壓生活艙,即使執行一年的任務也不會有任何減壓需要。
開發海底城市勝過開發太空領域
“艾德貝爾”號也可以證明同一大氣壓海底基地存在的可能性。“艾德貝爾”號為現年30歲的卡爾·斯坦利所制。斯坦利曾在“艾德貝爾”號上停留過17個小時,3個球形吊艙的設計完美地消解了深海帶來的壓力。斯坦利15歲時就建造了他的第一艘潛水艇“海蟲”,這艘潛艇被3個國家下潛過550多次。斯坦利本人曾帶領遊客在加勒比海水中潛水接近1000次,最深可達900米,是那些耗資幾億美元建造的作戰潛水艇下潛深度的兩倍。
最新的一個水下居住區“溫特貝斯阿爾法”,也是同一大氣壓生活艙,即使下降到3000英尺的海底,人們還是可以像在陸地上一樣行動自如。對同一大氣壓的充分利用,喚起了眾多探險家建立海底城市的夢想。許多海洋研究人員都認為,海底城市是最可行的人類未來水下居住模式。
試想一下,在幾百米深的海底,佇立著巨大的居住配套設施,人們在同一大氣壓設施內生活,開著小型潛水艇穿梭在家與工作單位之間,身邊往來著各種海洋生物,生命第一次得到圓融貫通。
同一大氣壓生活艙給科學家們帶來大量靈感,美國康涅狄格州大學海洋技術基金會設計出一個先進的海洋基地,人們可以搭乘電梯進入基地內部。其中,垂直運輸艙是海床上的科研艙、補給船及航行器的連線紐帶。這些自我推進的艙體還可以從主體分離出來,載著科學家到其他地方開展工作。
隨著對海底城市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意識到,水下居住區還隱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尤其是那些靠近海床散熱口的地方。從海床散熱口流出的海水溫度高達371℃,而出口周圍的海水則是4℃,二者之間的溫差意味著巨大的動力能源潛能。如果在此建立熱量迴圈發電機的話,可以提供大量電力,還可以種植農作物,吸收二氧化碳,再釋放氧氣。散熱口處的黑煙由高溫中溶解的礦物質形成,只要冷卻下來,這些礦物質就會自動分離出來,將其透過冷凝系統存放到運料船上運回海面,就可以產生純金屬產品。
人類總是計劃離開地球,去往月球和火星修建居住點,但海洋中埋藏的豐富資源是月球上的6倍之多,或許開發、收穫海洋深處的富饒物產,建立安全可靠的永久性海底城市是更好的選擇。
回覆列表
如果人類生活在水裡會發生什麼?
如果人類生活在水裡會發生什麼?我覺得這個得腦洞大開一下,因為我們現在“上岸”咯,追溯到地球剛開始有生物的時候,那個時期從單細胞的藻類生物,慢慢開始了進化,然後就是類似魚類的物種,我看網上有網友調侃的圖片,就是一條上岸的魚長腳了,只因要好好適應新環境。
由此可見,如果那條魚沒有上岸,我們至今生活在水裡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但也有可能別的生物跑到岸上,出現了其他物種也說不定哦。
試想下,如果我們生活在水裡,然後我們旅遊就是去某大陸游玩,一切都會顯得那麼新奇,很多植物、水果我們沒吃過,好可惜哈。也許生活在水裡的形態就是美人魚的翻版哦。其實,人類以前應該有一段時間還真是如此,看看嬰兒baby,剛出生就會游泳哦,不用教。而且嬰兒對水很親近,畢竟他們在母體裡的時候,就是待在“羊水”裡面的。
所以,人類生活在水裡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隨著時間推移,為了適應環境、適應生存,人類“上岸了”而已。如果還意猶未盡的話推薦看看電影《美人魚》、科幻片《星際特工》參考下水下物種的生活方式。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