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鞅論財經

    先理順一下不同增長率的不同特徵。經濟增長率主要還是體現在GDP的增長率,有名義增長率、實際增長率和換算美元的增長率等不同的增長形式。

    通用的GDP都是以名義增長率為基礎的經濟總量,包含了通貨膨脹在內。但在提到增長率卻又是以實際增長率為習慣提法,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一些城市也會故意混淆視聽,把名義增長率當成實際增長率來掩蓋經濟下滑的窘境。

    實際增長率=名義增長率/通貨膨脹。

    而摺合美元的增長率主要是考慮本國貨幣大幅貶值或增值的情況下出現的增長率快速下降和上升的波動。如大幅貨幣貶值的處於經濟危機之中的委內瑞拉,年貶值率高達100萬%。相信本幣的GDP增長率會超乎想象;

    另外,為什麼日本在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後的2、3年時間就開始出現經濟嚴重下滑、房地產暴跌、股市貶值等現象。日本的本幣經濟增長率也是幾乎為負。可是美元匯率從260增值到96,這就使得日本以美元為基礎的GDP還在持續增長,從1985年的1.4萬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5.4萬億美元。

    這就是不同的計算基礎的增長率是不相同的。

    另外,貨幣供應量不增加,經濟的執行情況和貨幣貶值情況如何?

    在通常情況下,貨幣供應量不增加就意味著在持續保持穩定增長經濟的執行下,經濟的實際總量在增加而資金池裡的水沒有增加,那麼水的濃度就會增大,貨幣自然就會值錢,不但不會出現貨幣貶值,反而會出現貨幣增值的情況。

    可一旦貨幣會增值,加上存銀行還有利息,那麼等於可以坐小漁翁之利。這樣大家投資創業和有錢的焦慮狀態就會減弱。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投資積極性也受到打擊,反過來一定會制約的經濟發展的節奏,經濟增長率也會隨之減弱,國家就會出現危機。

    那麼,多少的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才是最合適的呢?

    先說貨幣供應量存量,美國貨幣供應量佔GDP的70%,而中國9月份的貨幣供應量為195萬億,是GDP90萬億的2.15倍,顯然是大大高出了一般的規律,逐步緩解總量壓力是在所難免。

    增長率多少才合適呢?一般是以經濟增長率加通貨膨脹率為基本要求,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接近6%,而通貨膨脹率要求控制在2%~3%範圍,也就是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在8%左右是合理的。

    而這二年來的貨幣增長率都是在8%~8.5%之間,應該是一個合理的區間。只是存量太大,需要慢慢來消化,而房地產這個巨大的資金池出現縮少的情況下,資金又會流向哪裡?流到哪裡,哪裡就會是一個新的火山口。不過看來基礎建設可以承擔此重任,可債務風險卻又會是新的危機!

  • 2 # 西格瑪的化學

    貨幣供應不增加,貨幣增值,其它貶值。舉例子說明。

    假設2000年A國貨幣量是100美元,全國只生產磚頭,2000年生產了1000個磚頭,每個磚頭價格賣0.1美元。

    由於貨幣量不增加,到了2020年,A國還是隻有100美元,但是磚頭生產到1萬個,這時候磚頭價格就是0.01美元。

    很顯然,20年前1美元買10個磚頭,20年後1美元買100個磚頭,磚頭不值錢,錢值錢了。

    不增加貨幣,會導致生產不積極,可以想象。按照這個趨勢,留10美元,到2040年。就可以買到1萬個磚頭,誰都不想搞生產,都想存錢,結果沒有生產活動,A國經濟大崩潰。最後貨幣買不到東西,因為沒生產。A國消失。

  • 3 # 諮詢師天生

    經濟的增長來自於生產端和消費端相互促進相互迴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通貨膨脹率成為了傳導的重要力量,所以通貨膨脹是一個良好經濟增長中必須的產物。如果貨幣供應量不隨著商品總量增加,那麼就可能出現通縮,抑制經濟增長。

    一、經濟是怎樣增長的?

    想象你有一個工廠,工廠業績不錯,銷售的產品總是供不應求,那麼你會作何選擇呢?很簡單的,邏輯就是我要招更多的工人,擴大更多的生產線,來製造更多的商品。

    但是在你的視野之外,看不到的是,如果大家都在同時招更多的工人,就意味著社會上大家薪資正在上漲,失業率減少,所以更多人有錢去消費,你銷售的產品就會有更多的購買者,這樣沒準兒你的產品還是供不應求。

    上圖所示,工資向消費-通脹進行傳導,最終帶來經濟增長。這就是現代經濟學的執行邏輯,在工業革命之後,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經濟社會,已經擺脫了農業社會的束縛,出現了生產與消費的良性迴圈,共同帶領經濟前進。下圖看到,薪資與失業率變化與經濟週期高度重合。

    生產增長之後,工人的薪資出現競爭性的上漲,更多人可以就業,這讓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提升,消費市場受到牽引,市場上商品有更多人購買,物價升高也就是通貨膨脹產生,這樣就讓更多的人願意去生產商品來賣錢,推動了經濟的增長。

    所以可以看到在這個迴圈當中,通貨膨脹是非常良性而且有益的,事實上通貨膨脹一直是經濟資料中最為關鍵的指標之一。在美聯儲的決策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只要通脹過低,就需要擴大貨幣供應量來推升通脹,讓生產端更有意願去擴大生產。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生產下降帶來的是工人的薪資停滯和下崗,那麼消費市場會受到衝擊,讓通脹更低進入惡性迴圈,經濟的衰退週期從此到來。今年由於核心通脹低於2%的目標,激發了美聯儲三次降息,如下圖。

    二、貨幣供應量不增加會發生什麼?

    事實上貨幣供應量不增加,這種事情以前也發生過,這就是以美元黃金掛鉤為核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在這種情景下美元的幣值與大家認為的應透過黃金相互掛鉤,所以美元的幣值不可能發生變化,美元也無法增發。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金本位崩潰,貨幣大規模的貶值。現在很多人還在認為金本位應該存在,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商品的總價值是不斷增加的。這是因為會有更多的人投入生產,讓商品總量增加,更多的人勞動有價值了。如果貨幣不能隨之增發與商品的總價值匹配的話,那麼貨幣不是貶值了,而是升值了,商品價格會出現下跌,這就是通縮。

    而一般情況中,貨幣供應與gdp總是相互適應的,如下圖美國的情況。

    剛才說過良性的通貨膨脹是經濟增長的牽引力,那麼通縮肯定是對於經濟有所傷害的。這就繼續假設你擁有這個工廠,當看到市場上的物價下降的時候,你生產的意願肯定也下降了,這時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關停一些生產線,解僱一些工人,讓成本下降來匹配你的產品價格下降。

    如果通縮持續一段時間生產的去產能就會一直髮生,這樣更多的工人下崗,薪資下降,消費市場會更加的供過於求,導致惡性迴圈,最終經濟減速,大蕭條開始,這也是金本位崩潰的原因。下圖為美國通脹與gdp的對比關係,可以看出,通脹與gdp增長密切相關。

    三、貨幣貶值是為了什麼?

    如果在一個非常理想的經濟環境當中,我們貨幣的總量是隨著生產的商品總價值自由浮動的,那麼貨幣對應著黃金會一直出現貶值,這就是通貨螺旋式膨脹,是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發生的事情。所以在這種理想的經濟環境當中,貨幣貶值的越快就說明經濟發展的越快,不是說物價越高我們就買不起了,而是物價越高我們就有更多的工資來購買了,這也是中國近十幾年來發生的事情。以前可能一塊錢就能吃一頓非常豐盛的宴席,但是有一塊錢的人不多現在幾千塊錢包一桌子菜都很難,但是很多人在節假日都可能用幾千塊錢來消費一次。下圖是中國貨幣增量和通脹。

    但是有兩種情況,貨幣貶值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狀況,這是因為國際經濟當中各國並沒有採用統一的貨幣,經濟情況也各自不相同,在國際商品互相流通,經濟互相影響的狀況下,就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一種貨幣對應其他貨幣出現貶值。

    第1種情況,就是一國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大量的資本流出經濟下行,讓經濟實力不能夠支撐這個國家原本的貨幣價值,貨幣貶值也是自然的事情。

    第2種情況,就是為了支撐經濟,一方面本幣貶值能夠提振出口,另一方面能夠推升國內的通脹刺激生產增長,這就是央行主動的貶值操作,往往透過降息降準或者量化寬鬆的形式實現。圖為歐洲央行在低增長環境下推出的負利率。

    綜上,在一般的情況下,經濟增長是由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共同發展促進的,兩者之間的傳遞依靠通貨膨脹,因此通貨膨脹是經濟增長中不可避免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而在貨幣不增發的前提下,貨幣會出現增值導致通縮,反而限制了經濟的增長,是一種對貨幣金融錯誤的理解。

  • 4 # 金融見聞錄

    經濟是怎樣增長的

    我們可以把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經濟體想象成一個工廠。這個工廠一年的產值就相當於這個國家的GDP。

    那麼影響工廠產值提高的約束條件有哪些呢?

    主要有兩點。第1點是你的生產能力,包括這個工廠的廠房、裝置、人員以及管理能力等等。第2點就是市場需求。

    生產能力和需求是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比如現在市場需求非常旺盛,但是你這個工廠的生產能力跟不上,沒有什麼卵用。如果你一個工廠的生產能力很強,機器也先進,工人也牛×,管理的效率也高,但是呢,你生產了一大堆東西出來,市場上沒人買。這樣嗯,工廠的產值也上不去。(我們當前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產能過剩,需求不足)

    中國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就經歷了上述這兩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生產跟不上需求,經歷了多年公有制階段下的奮鬥,人民群眾財富都有了一定的積累,表現在銀行存款的不斷增加,此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生產跟不上,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後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生產能力日益增強,最終成長為世界工廠,不僅滿足中國人民群眾的需求,甚至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求。隨後生產開始出現過剩,尤其是在經濟危機之後,全球經濟低迷,中國也是這樣。用經濟資料表示就是可支配收入以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趨勢性下降,或者叫做消費降級。於是我們開始去產能和調結構。

    所以,經濟要發展,必須在生產和需求裡面同步跟上,缺一不可。在生產端,生產要發展,需要更好的技術,更高的效率,甚至於更多的知識和更強的人才儲備等等。而在需求端,很簡單,就是需要人們的收入更高,更有錢,人們只有擁有更多的財富,才能夠去消費更多的產品,當然還有更多的人口。人口也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分配製度,如果一個工廠賺了很多錢,但是99%都被工廠的管理層拿走,而人數佔大頭的工人只能拿到1%,那麼工人沒有更多的財富來進行消費。從長久來看,一定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所以分配製度如果不合理,貧富分化嚴重的經濟體,其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制約。

    貨幣供給與通貨膨脹

    前面說到的經濟是如何發展的,我們說到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關係。但是現在並不是以物易物時代,生產和消費之間是透過貨幣來作為交換媒介的。所以貨幣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個工廠今年新生產出來的一堆商品,這些商品要在市場當中賣出去,首先就要求人民群眾有這麼多的貨幣來進行交易,如果貨幣的供應量不足,趕不上經濟產出的速度,就會造成通貨緊縮,如果貨幣供應量比經濟產出大,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的價值相對於商品的價值更低了,商品更貴了。通貨緊縮就是貨幣的價值,相對於商品的價值更值錢了,其反應就是物價下跌了。所以新增多少商品,就要匹配新增多少貨幣。這是一個簡單的對應關係。

    如果經濟,一直在生產更多的商品,但是貨幣卻不增加,必然造成貨幣相對於商品的價值越來越貴,而人們在未來貨幣價值繼續增加的預期下,會更加不捨得使用貨幣,會出現囤積貨幣現象,從而造成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更少,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以及世界歷史上多次出現。其結果就是通貨緊縮,給經濟帶來危害。

    而如果經濟產出不足,政府為了刺激經濟,過多的印鈔。就會造成貨幣供應量,相對於實際產出增加,這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現在有一種流行的理論認為溫和的通貨膨脹是好事,這種看法是學院派的典型,也是一種主流經濟學的看法。但實際上我並不是這樣認為,我認為即使是溫和的通貨膨脹也是分型別的,如果是因為需求上漲所帶來的通脹,這種通脹是一種好事,代表產出無法跟上需求,必然會在未來帶來經濟增長。但是如果是因為貨幣增發超出了實際產出而帶來的通脹,我不認為這種通脹是一種好事,因為這種通脹會逐漸的累積,變成一種資產泡沫,並在債務週期的頂點刺破泡沫,帶來經濟衰退。

  • 5 # 萬事皆空70

    經濟增長其實用gdp的三個核算方式很直觀的說明,

    gdp核算方法包括生產法,支出法,收入法,這三個方法是從不同角度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生產法是指國民經濟三個產業工業,農業,服務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總量減去中間消耗,比如農民生產的糧食減去農藥,化肥等投入,工廠生產的產品減去中間投入,服務業提供的服務減去人工,房租等成本,

    支出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投資是鐵路公路基礎設施等建設,消費是居民的產品和服務消費,出口是指減去進口的淨出口,這投資,消費和淨出口都表現為購買行為,經濟增長越快,購買規模越大,

    收入法是指政府稅收,企業利潤,居民工資的總和,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一年新創造的財富在政府,企業,居民中的分配,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必須保證足夠的貨幣供應量來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因為經濟運轉中的買和賣需要貨幣來連線,同時增長的財富也會增加貨幣發行,如果經濟增長不釋放相應的流動性,那麼就會妨礙經濟運轉,陷入通貨緊縮,讓一部分交易行為因為缺乏貨幣無法成交,影響經濟增長,在通貨緊縮的時候,貨幣是升值的,這與通貨膨脹相反,

  • 6 # 蓉城草根財經

    經濟是在交易中間增長的,交易活動越多,經濟實現增長的可能性越大。我們生產的東西容易交易,就促進商品生產供應。經濟的增長如果只是商品服務供應增長,沒有交換傳遞到消費者手上,這些生產就無效,生產迴圈就進行不下去。進行不下去,經濟就無可增長。

    現代經濟是社會高度分工的市場經濟,商品交換傳遞到消費者,要依靠貨幣中介,貨幣是生產迴圈進行下去的重要一環。經濟交易活動的活躍,貨幣需要量就大,所以,經濟增長,也就是交易數量增長,帶來的也是貨幣需求的增長。

    我們許多人都恐懼通貨膨脹,但是認識不到經濟衰退,工人失業,收入長期無增長的恐懼。實際上,現代的經濟又可以說是合同經濟,企業生產特別是裝置生產,是需要預先訂合同付訂金,貨幣要先準備,所以銀行放貸款實際上促進了企業生產,解決了工人就業的出路問題,也滿足來市場有更加多的商品供應。此外,企業的投資也大量依賴銀行融資,我們的央行發行的貨幣,成全了中國巨大的產能形成。例如我們的液晶屏板的建設需要巨大資金量,一條線動輒幾百億,沒有銀行融資支援生產能力很難形成,現在我們能夠低價購買到液晶電視,70英寸也才兩千多,這得感謝我們的銀行。我們的生產能力增長,能夠招收更加多的工人,工人工資也需要勞動力需求增長去推動。勞動工資與勞動力需求息息相關,企業建設更加多的工廠,勞動力需求才得到增長。

    銀行的貨幣來自於央行和它的信用創造,央行發行貨幣也並不一定通貨膨脹,因為增加了商品的生產和產能的形成,我們國家倒是製造了通貨緊縮是明顯的,因為我們國傢什麼行業都產能過剩,什麼商品除了豬肉都銷售困難。如果沒有銀行貸款的幫助,靠企業的資金積累建設生產線,是沒有這能力的。

    通貨膨脹能夠讓生產企業增加收入,生產商能夠獲得更多利潤,有利潤的事情就會搶著幹,所以通脹能夠促進企業生產,保證商品市場供應,也能夠促進企業增加投資增加產能的積極性。實際上,適度通脹不僅僅有利生產者,也有利消費者。通貨膨脹是潤滑劑,物價的穩定也需要它。例如,我們看一年漲的東西下年就賣不出去了,需要跌價賣,是因為銷售漲價讓更加多的生產商投入了。而價格大跌的時候就沒有人生產了,物價就避免不了的大漲特漲。

  • 7 # 曾銘瀾

    這問題很複雜,簡單明瞭說清楚不容易,看我以前的評論。美國的 貨幣供給才GDP的百分之五六十,這當然也不好。最好M2等於GDP的90-110%間。這個以本幣和美元計算意義有差異。其實就是投資時代,產品服務提供能力(吸收勞動力,收入提高過程)增長為主,這時候m2,社融增長多點(也看投資有多少融資比例),後工業時代,開始以流通增長為主,這時候企業再投資少,盈餘還本,加上社會福利全覆蓋,增收提質,利潤率會提高。品類分化,巔覆式創新多點,科研支出多,大眾有消費支出能力,創新易商業化。美國的網際網路是巔覆性創新,中國是一個新興行業。美國的網約車是商業模式創新,中國是一個新行業。如此類推。通常商業模式創新流行於盛極而衰過程中,普羅大眾支付能力下降,沒時間使用更多產品時代。如此類推。我可以確定,沒我的橫空出世,中國未富先老,100%中等收入陷阱。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能被發現,採納而循序漸進的逆轉乾坤哪不知道。我還是要謀生嗎,謀生之餘還是以“為中國謀未來,還人間一個公道,為人類造服建設基礎為己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元璋為何要實行科舉南北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