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程說歷史

    科舉制是從隋唐到明清時期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選拔國家儲備人才的制度前後延續1300餘年。中國封建社會的選材機制大致經歷了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演變歷程!至隋朝啟用科舉制後,成為歷朝歷代的國之根本。科舉考試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十年寒窗的莘莘學子可以透過這條途徑步入仕途、華麗轉身!然而中國歷史上卻出現了一次科考冤案,致使許多棟樑之才無辜喪命,此次事件的製造者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奪得天下後並沒有立刻恢復科舉考試,而是利用十餘年時間剷除開國功臣,製造了“藍玉謀反案”“胡惟庸謀反案”等一系列冤案,以至於後來朝廷人才短缺,洪武十七年(1384 年)開始制定科試條例,將科舉推向常態化。而“南北榜案”,是發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會試後的一件“奇醜大”事,說它大,是因為一次北方落第舉子的騷亂,最後演變成為一場南北方人對抗的政治運動,朱元璋親自出馬才搞定;說它奇,是因為此科出現了兩榜,初榜公佈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則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說它醜,是因為朱元璋再次施展殘酷手段,藉機剷除反對勢力,製造了二十餘名考官被凌遲處死的血腥慘案。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進展很順利,最終選定51名貢生,在這51人中,朱元璋欽點一甲頭名(狀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放榜後,所有進士都沉浸在喜悅中,奔走慶賀,一甲學子更是受人追捧,道賀者絡繹不絕,狀元郎當屬他們中最風光、最得意的一個,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放榜後的第六天,南京城內出現了騷動,鬧事者都是參加此次會試的學子,他門跑到禮部鳴冤,甚至直接在大街上攔截官員轎子告狀,鬧事的原因竟是因為此次考試上榜的51人沒有一個是來自北方,而全部都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他們認為考試存在徇私舞弊,請求嚴查。很巧的是由於登第的沒有一個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於是落第的北方舉人就群起鬧事,聯名上疏控告考官閱卷不公,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得知後大怒,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新科狀元一甲進士陳安阝等十二人與考官共同複閱試卷,增錄北方籍優秀人才入仕。經複閱後上呈御覽的北方人試卷文理不佳。 訊息很快傳開,朱元璋龍顏大怒,他歷來最痛恨“貪汙腐敗,營私舞弊”,於是下令成立徹查,第一輪調查結果出爐,上榜的51名考生完全是靠真才實學,而北方即便最優秀學子的試卷,答題內容都空洞無理,甚至出現了一些禁忌詞,因此斷定不存在錯判試卷的情況。 結論出來後,落榜的北方學子還是不死心,他們又找出其他的理由,認為調查人員並沒有把北方優秀學子的試卷找出來,而是找了質量較差的試卷欺瞞朱元璋,朝中許多北方籍官員也紛紛支援這種說法,朱元璋聽後更加憤怒,要求重新選拔官員複核試卷,而這次負責調查的官員都是北方人。

    事件最後,終元璋認定本次科舉的主考劉三吾和副主考紀善、白信存在徇私舞弊情況,下詔處死紀善和白信,由於劉三吾年事已高,免除死刑,發配西北,被髮配戍邊的還有榜眼宋琮、探花劉諤等人,狀元郎陳安阝則被判了車裂死刑,他僅僅做了20天的狀元,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變成了冤魂。 不久後,朱元璋親自出題,重新組織了一次會試,考試結果令人意想不到,這次放榜的51人全都來自北方,沒有一個南方人,這次事件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第一次榜單被稱為“南榜”,第二次榜單被稱為“北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那為什朱元璋要設計南北榜呢?朱元璋為什麼會如此興師動眾、大動肝火、屠殺考官制造冤案呢?筆者認為有三個原因:其一,透過此舉收買北方士子之心。其二,考官們沒有洞察皇帝的意圖,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其三,朱元璋藉機剷除反對勢力,加強皇權,實行文化專制。明初,北方士子受到戰亂的影響,一直觀望徘徊,遲遲不願依附明朝,用科舉制度收伏北方士子之心是當務之急。由於各地區存在著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若僅以文章的好壞錄取士子,勢必造成地區間極大的差異,一些落後地區計程車子永無出頭之日,會影響落後地區的發展及政局的穩定。作為皇帝,朱元璋把握的是全域性,考慮的是穩定,只有採取人為平衡的辦法,才能平息北方知識分子的不平,安撫北方舉子之心。

    這一案件,既體現了全國統一形勢發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體現了朱元璋打擊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貫政策。朱元璋是草莽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對他來說,插手“南北榜案”,用幾十個人的腦袋換取北方人心,換取政局穩定,換取天下太平,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況且他殺的那些人都是些自以為是、目光短淺、迂腐頑固、沒有共同語言的南方考官,這更能換取北方士子對他的感恩戴德,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此次事件,開科舉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明一朝遂成定製。

  • 2 # 當代劉邦

    這就不得不提及洪武三大案中的南北榜案。朱元璋開科取士,中榜的竟然全是南方學子,這讓北方學子大為不滿。聚集宮門,抗議。導致宋濂收到朱元璋的懲戒。

    從歷史上看,南方江南水鄉,自古以來多知識門閥貴族。

    南方率先穩定,經濟文化水平較高,而北方新定,大多數前元的只是分子處於觀望態度。並沒有參加此次科考

    北方連連戰亂,知識分子境遇悲慘。

    根據上述情況來看,為了收攏人心,彰顯皇威,顯示公平。另外,朝中大臣大部分是跟隨朱元璋在南方起義的。過多的南方官員會導致官員之間的互相勾結,禍亂朝政。

    此時,已經不是盤踞在江南的吳王了,而是雄踞天下的大明皇帝,要從文化統治上顯示出大明之大。

  • 3 # 考古者說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南北榜”。

    開科取士的科舉考試一般都是採用“全國統一考試”的方式,但是就地域而言,南方總體而言經濟較為發達,書香門第較多,而北方尤其是在大明剛建國時,在長期的混亂中正在慢慢復甦,填飽肚子都是問題,哪有那麼多人有閒工夫讀書。所以往往在錄取的時候南方考生的上榜率遠遠高於北方考生。

    洪武年間,還曾發生了一場大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南北榜案”。因為錄取的考生大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就開始鬧事了,結果驚動了朱元璋,一氣之下把主考官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重新閱卷,全錄北方讀書人。也可能是因為這次事情鬧得太大,之後的考官閱卷也仔細了,考試錄取沒再出過事

    等到明仁宗朱高熾當了皇帝,估計也是體諒考官既要閱卷,又要小心翼翼的均衡南北方錄取人數的難處,乾脆發文件,規定南北考生的錄取比例錄取,如果有30個名額那分配下來就是例是:南方考生16人,北方考生14人。明宣宗朱瞻基再次進行教育改革,將考試卷子分成了南、北、中三份,也就是在一次考試中,南方考生的錄取人數應該佔總錄取人數的55%,北方考生佔35%,中部地區考生佔剩下的10%。

    考試分南北榜其實是統治者籠絡北方士人保持國內政治穩定的一種手段。一方面,北方長期處於元朝統治範圍,明朝初建國,仍有很多人心向大元,或者說畏懼前代統治者重新回來對投機者展開清算,不肯或者不敢與新政權合作。南北榜案已發生,中舉的全部是南方人,這是完全擠壓北方人的政治利益啊,赤裸裸的壟斷啊,更是激起了北方人的不滿。要知道就算在大元,北方的漢人就算是低蒙古人色目人一等,也是有很大機會入仕參與政治的!

    所以明代嘗試施行南北地區分別錄取的方法是相當有成效的,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北方士族的穩定,收攏了人心,從而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北方的控制。另外,人為的將南北地域通過錄取方式區分出來,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官場中南北勢力的平衡,防止了一家獨大,保證雙方相互制約。

  • 4 # 長風浩蕩

    教育,是個需要相當的前期投入的事情,當然,回報是巨大的。但是,前期需要相當的經濟資源,以供養脫產的老師、場所,以及不能過早的壓榨孩子的勞動。

    在江南被開發出來以後,由於更好的水資源條件,有更大的農業經濟價值,因此江南的“魚米之鄉”,日漸成為國家的經濟中心,而且航運條件也更好,所以普遍上,南方比北方有更充裕的經濟條件供養“讀書人”,就會出現南方平均分數比北方高的普遍現象。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治理而言,當然不能出現一片地區無人參與國家治理的情況。所以才有南北榜,就好像湖北高考分數要比北京高。

    教育,是資源,很寶貴的資源,無論什麼理由,都不能被一部分人壟斷。

  • 5 # 豬哥哥與小龍女

    因為北方考不過南方,不分開最後取士你會發現都是南方人,特別是浙江江西福建這三省是科舉大省,隨便拉出一個都秒殺北方其他省,混考你叫人家怎麼玩

  • 6 # 老衲侃春秋

    我們今天所說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為什麼這麼說?它們的相同點都是牽動全國上下各階層的選拔考試。區別在於今天的高考,連續考三天,一次完成。但古代的科舉,則細分了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共四個等級。

    以上四次考試,以殿試為最高等級。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其主考官相當的牛逼——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公元690年二月,武則天於神都洛陽紫微城的洛城殿策問貢士,開創了殿試的模式。到了明清時期,殿試的程式大致是這樣:

    試前須複試,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

    複試畢,於四月二十一日應殿試,也在保和殿。

    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制策題目,題長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殿試只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

    到了閱卷的這一天,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然後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至此,閱卷老師的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皇帝的事了。

    皇上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

    一甲定完,二甲取三分之一的人數,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

    其餘的就是三甲,大約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公元1397年,明朝的科舉考試如期進行。這本來就是歷史上一次例行的科舉考試,但由於後來發生了一系列事件,才變成了一次很不尋常的科舉考試。

    一是這次科舉考試,是朱元璋洪武年間的最後一場考試,因為第二年皇上就駕崩了。

    二是這次科舉考試之後,發生了一樁血案,朱皇帝竟然把自己剛剛欽點的狀元,連同許多主考官,都給殺了!

    那麼,朱皇帝為何做出這樣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來呢?請耐心聽我道來。

    這次恩科朝廷任命的考試官,為翰林院學士劉三吾、吉府紀善白信蹈。經過層層把關,最後遴選出51人參加最後的殿試。

    殿試的結果,皇上最後賜閩縣陳安阝為第一名、吉安尹昌隆、會稽劉諤分別為第二、第三名。

    但這年的科考卻出現了一種歷史上罕見的奇特現象,這51人中沒有一個人是長江以北的人,全是南方人!

    皇榜一出,輿論譁然,北方的舉子,群情激憤,他們聯袂上書朝廷,說劉三吾等考官都是南方人,這次錄用的全部是他們各自的家鄉人,是營私行為。

    學子們的上書最後報到朱皇帝那裡。其實這時的朱皇帝,他的心裡非常明白。哪個大臣敢在慣以剝皮萱草手段懲罰人的自己眼皮子底下徇私舞弊?出現這種情況,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中國的古代文明,發軔自夏商時代。從那以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原地區始終支撐著中國文化的江山。故史學界將這一時期稱為“中原文化時代”。

    到了唐朝,我們的大唐進入封建社會的頂層發展階段,那時的唐朝是世界上同時期最強大的王朝,形成了“萬國來朝”的興盛局面,帝國的觸角最遠東起北韓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

    這時全國的學風呈現出全國分佈狀態,過去落後的南方學風開始日漸興盛,長江三角洲和杭州灣沿岸人才尤為集中。但仍然表現出北盛南弱的總態勢。

    到了北宋,黃河流域的學風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人才和學風密集於西安-洛陽-開封軸心線上。但南方的區域性地區也有了強力的上升勢頭,其中學風最盛者為福建路,次為兩浙路。

    但歷史走到了公元1127年,一切都變樣了。到這時來了一個急轉彎,甚至可以說是乾坤大倒個。由於金的崛起,他們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北宋滅亡以後,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還大力興辦漕運和開闢了規模空前的海運。由此可以斷言,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

    和經濟相伴的文化、學風,形成了以江、浙、贛為主體的長江下游學風密集區,尤以蘇州人才密度最大。

    我們先看一個統計,歷史的不同時期各省狀元分佈情況:

    先看北宋時期(前三名)

    河南省19名、山東省10名、福建省6名。

    南宋時期狀元地理分佈(前三名):

    浙江省20人,佔南宋狀元總人數的40.80%;福建省13人,佔26. 50%;江蘇省5人,佔 10.20%。

    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北宋時期的河南、山東兩個狀元大省,到南宋時期無一個擠進前三名!

    明朝建立後實行的教育體制和考試製度,非但沒有改變這種趨勢,相反則繼續拉大。

    這一次的恩科,最終有資格參加殿試的,無一個是北方人!更別說出狀元了。所以北方的學子們寒了心。

    面對強大的輿論,朱元璋下令,重新梳理考卷,在落榜者中再補錄一部分學子進來。並指定侍讀張信、侍講戴彝、右贊善王俊華、司直郎張謙、司經局校書嚴叔載、正字董貫、長史黃章、紀善周衡、蕭揖,以及剛剛經廷試取錄的陳安阝、尹昌隆、劉諤,每人各批閱十份試卷。

    皇帝都發話了,那就認真的調閱試卷吧。但是結果出來後,讓朱皇帝還是感到很鬱悶——北方的舉人還是無一人合格!

    “這幫蠢人,不能領會聖意。”朱元璋急召主考官劉三吾。

    誰知這個劉三吾是個只認死理的腐儒,堅決反對。

    朱元璋一看一個耄耋的老頭子都來頂撞自己,怒不可遏的問道:“你這樣堅持己見,是不是包藏私心?”

    這個帽子扣的劉三吾差一點給壓趴下。他委屈的回答:“如果聖上懷疑老臣有私,那儘可另外派人複審。”

    竟然敢這樣頂撞聖上!朱元璋動了真氣,革去劉三吾的翰林學士銜,待家候審。

    這邊說不通,那就找別人。於是又另派翰林侍講張信等人,再次前往復查。

    可是這一次張信卻讓他老人家失望了, 這些被派去複審的官員,其實都很清楚皇帝的意思,就是要給北方舉子一個交代,好下這個臺階。

    但是他們看來試卷以後,依然覺得,北方舉子的試卷,確實不如南方的。張信拿著幾張試卷請朱元璋過目:“這些試卷與前榜錄取的試卷相對照,發現竟比不上前榜末名中試者的文章。”

    此結論出來後,北方的舉子們更又理由可挑了,他們製造輿論,認為張信他們故意挑了幾分劣捲來搪塞皇上。

    不按自己的意圖辦事,現在又弄成如此糟糕的局面,朱元璋怒不可遏。他指責官員們互相包庇,有意矇蔽自己,一氣之下把這些官員都交刑部嚴加拷問。

    刑部的官員們倒很能領會聖意,於是捏造出劉三吾、張信等人乃反叛朝廷的“藍玉餘黨”。

    報告一出來,朱皇帝馬上御批:白信韜、張信等其他同科試官凌遲處死,這些處斬的人中就包括狀元陳安阝。劉三吾因已85歲,念其曾為太子老師,免死發配充軍邊塞,會元宋琮也予充軍。

    隨後,朱元璋親自閱卷,欽定任伯安等61人為進士,這回全是北人,無一南人。史稱“南北榜”之爭。又因第一榜發於春,第二榜發於夏,亦稱“春夏榜”。

    朱元璋此舉,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選拔人才了,而是具有明顯的偏向性。從而使持續了上千年的科舉所具有的公正性被拋到了一邊。但是這沒辦法,科舉雖然主要,國家的政治大局更重要。

    就這樣,為了朱皇帝的大局,剛剛被他欽定御批的狀元郎,可能帽子都沒有捂熱乎,結果是吃飯的傢伙就被砍掉了。

    參考資料:

    《明史》清·張廷玉

    《明太祖實錄》

    《中國文化地理》王會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年

    《明代進士的地理分佈》吳宣德 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與美女政治家南子交往為何被後世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