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青春yang

    一、姓氏淵源:

    1、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孫安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

    遠古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個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了帝位。次子叫安,被封於西戎,他到西戎後建立了安息國(今伊朗)。到漢朝時期,漢武帝派使者張騫至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開始有了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而想當僧人,於是就出家為僧。安清後來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回到祖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便定居了下來,他的子孫也就世代相傳為安氏。

    2、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

    南北朝時期鮮卑族中原有安遲氏,北魏孝文帝在實施全面漢化改革措施時,將其改為安氏,其後代以安為姓,世代相傳至今。

    明朝時期有前元朝人孟格、達色等姓氏,被明太祖朱元璋賜為安氏,其後代世代相傳至今。

    3、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唐朝時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安”為氏留居中原,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

    唐朝時期“安史之亂”的禍首安祿山原為康氏,後隨繼父姓冒姓為安,其後代遂以安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唐朝時期有回鶻、奚族人,亦有人以“安”為氏留居中原,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

    安氏是中國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唐太宗時,由阿拉伯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因其名首音與王、安、萬音相諧,故後人便以此為姓。此外,於唐貞觀初年率部族五千餘人來華定居,並被安置在維州(今四川茂縣),後被授封左右衛大將軍、定襄郡公的安息人(今伊朗)安腓汗其子安附國(右戍衛大將軍、進爵為開國子)、其孫安思抵(右王鈴衛將軍、北平縣公)。安思恭(唐高宗時任魯州刺史),也是安氏回族的早期先民。

    明朝時期來中國的古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蘇祿東王巴都噶·叭喀刺第三子安都魯,其後裔融入回回民族後,也取安為氏,現其家族主要在山東德州、天津兩地繁衍。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安氏是以國名為姓氏。古代安息華人或安華人(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布哈拉省)來中國自居不歸者,大多以安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安氏出自安西王后代。西域學者安清,原是安息國王太子,後到中國,以安息國名首音為姓。《唐書•宰相世系表》中也稱;“安氏……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復入中國,以安為姓。”歷史上的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原東北部,是中國開通絲綢之路、擴大中西亞貿易交往的必經之地,也是許多留居中國的穆斯林之故國。安氏回族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北及西北地區。

    明、清兩朝有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的安佳氏、等眾多別姓,後均改為單音漢字“安”為氏。

    清朝康熙、嘉慶年間,清軍在中俄邊境擊敗沙俄侵略軍,《尼不楚條約》簽定後,俘獲的俘虜沒有開釋,全部押解到北京,由清帝賜姓為安氏並留居中國,其後代遂以安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志》記載,滿族阿爾丹氏,本來是達斡爾族姓氏,世居黑龍江,後改漢字單姓為安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中的安佳氏,本來是錫伯族姓氏,世居普塞屯村(今地待考)。後改漢字單姓為安氏。而滿族中的額勒赫氏,滿語為“平安、康泰”,世居綏分(今黑龍江東寧)、愛琿、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改漢字單姓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化為滿族姓氏後,其後均改漢字單姓為安氏。

    二、得姓始祖:安清。

    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遠古時被封於西戎,後建立安息國(古安息國,今伊朗,在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多里,漢書稱其為西域大國)。漢武帝時,派使者到安息國,始有往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駕崩後,不願繼承國王,欲削髮為僧,於是主動讓位於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陽,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為中國早期佛學做出巨大貢獻。時與太子清一同入漢者皆以國(安息國,今伊朗)名為氏,稱為安氏,後世安氏奉安清為安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安 壽:字厚卿,宋進士第,調蔡州親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閣校理檢正中書,修起居,元豐初使高麗,加左諫議大夫,遷龍圖閣直學士,改戶部尚書,六年同知樞密院,元佑二年進知院事,拜親文殿大學士,授光祿大夫,傳戴宋史,元佑黨人碑,名列政大臣,揮麈前錄稱公,在政府父尚康寧,且具慶焉,宋史載父曰華封光祿大夫,年九十餘歲,子扶,給事中,殉靖康難。是為江蘇安氏始祖。

    安天樂:元至漢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時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縣吉水版籍鵝勁大丘,於明洪武初年來賓慶邵邑,旦落南門數年,轉住城東關外張家衝,歿葬張家衝。元妣,袁氏,系守後哉門袁宦官之女,興扈陳三姐妹,生歿佚葬張家衝。繼妣,何氏,生歿佚葬張家衝。三妣,段氏,生歿佚,葬張家衝。生子五:佐;偉;億;任;伯。是為貴州安氏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四、遷徙分佈:

    安氏起源於漢朝西域國家入中原定居者,多出自昭武九姓,後又加入鮮卑、胡人等少數民族血統,是一個剛開始就象徵民族融合的姓氏。

    昭武九姓,是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對中亞西部十來個小國的總稱。其王均以昭武為姓。人種主要是粟特人或其後裔,泛稱為“昭武九姓”。漢文史籍稱其原住祁連山北昭武城,曾被匈奴擊走,被迫西遷至中亞河中地區。

    昭武一詞的語源,目前尚無定論。史籍《新唐書》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為昭武九姓,而以東安國、畢國、捍、那色波附於其間,曹國又分為東、西、中三國。另據史籍《北史》、《隋書》記載,烏那曷、穆國、漕國也是王姓昭武的國家。據史籍《隋書》記載,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今甘肅臨澤),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姓。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業。

    粟特人在歷史上素以善於經商著稱,長期操縱絲綢之路上的轉販貿易。早在東漢時期,洛陽就有粟弋(即粟特)賈胡。敦煌古代烽燧下曾發現寫在紙上的“古粟特語信柬”數件,其內容反映了東漢末年、西晉末年粟特人的經商組織和活動。南北朝以來,昭武九姓經商範圍更加擴大,並不時為一些國家承擔外交使命,如公元545年北周曾派遣酒泉胡安諾盤陀出使突厥。在唐朝時期,經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稱為興生胡或簡作興胡,從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看,興胡與縣管百姓、行客並列,表明他們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分或社會地位。

    六世紀中期,昭武諸國相繼臣屬西突厥。七世紀中期歸附唐朝,受安西都護府統轄。同時開始遭受阿拉伯帝國侵襲。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賜封的王號,反抗阿拉伯帝國。八世紀下半葉諸國逐步消亡。昭武諸國概況如下:

    康國:在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大臣三人,共掌國事。兵馬強盛,多是赭羯(戰士)。唐高宗永徽時以其地為康居都督府,授其王拂呼縵為都督。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則天封其大首領篤娑缽提為康國王。公元712年大食破其城國,國王烏勒伽投降並締結條約,但於唐開元七年(回曆百年,公元719年)覆上表請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唐朝政府封其子康國王咄曷為欽化王。

    米國:米國治缽息德城(今片治肯特),與康國關係密切。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為西突厥所破。唐永徽五年(回曆33年,公元654年)又為大食所破。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以其地為南謐州,授其君昭武開拙為刺史。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曾兩次遣使來唐朝的米國王當即片治肯特領主迪瓦什蒂奇,於公元722年被大食人所俘,旋被殺。公元731年康國王烏勒伽請唐封其子默啜為米國王。公元744年,唐朝政府賜米國王為恭順王。公元760年以後片治肯特廢棄。

    曹國:西曹治瑟底痕城(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省伊什特汗市),與康國關係密切。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朝政府封康國王烏勒伽之子咄喝為曹國王。唐天寶三年賜曹國王為懷德王。中曹治迦底真城(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省凱佈德縣)。東曹首府布恩吉卡特,一說在今烏勒提尤別,一說在烏勒提尤別西南之沙赫里斯坦。公元722、740年曾量詞屈服於大食人。但直到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尚上表唐朝請擊黑衣大食。

    何國:何國在今撒馬爾罕西面。永徽時以其地為貴霜州,任何國君為刺史。

    安國:安國在今布哈拉地區。唐顯慶時為安息州,任安國王為刺史。其王別頓之遺孀可敦在七世紀下半葉多次抗擊大食入侵。其子安國王篤薩波提一度被篡位,公元709~710年由大食埃米爾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篤薩波提為王,但在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篤薩波提曾向唐朝上表乞師以抗大食,後被大食人所殺,其子屈底波曾遣使來唐,公元751年亦被大食人所殺。阿悉蘭在位七年,被大食國哈里發下令殺死,其兄弟在位七年,於公元782年(一說公元783年)又被殺,其國遂亡。在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獻所稱的粟特境內,還有東安國、西安國、畢國、史國、石國等國。

    石國:石國在今塔什干一帶。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唐以瞰羯城為大宛都督府。公元713~714年大食人曾侵入石國。唐開元初封其君莫賀咄吐屯為石國王。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伊捺吐屯屈勒嗣立,曾請求唐朝政府討伐大食國。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莫賀咄吐屯復助唐朝政府擒突騎施可汗吐火仙,被封為順義王。公元740年,大食國的埃米爾納斯爾入侵。唐天寶九年(公元750年)石國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林城),擊敗唐朝將領高仙芝大軍。公元753年,唐朝政府曾封石國王子那俱車鼻施為懷化王。石國至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尚遣使朝貢於唐朝。

    上述諸國均在窣利(粟特)境內。

    火尋等國:火尋即花拉子模,在阿姆河下游兩岸地區。烏那曷,舊安息之地,都城在阿姆河西,東北去安國二百公里,西北去穆國一百餘公里。穆國,都城在阿姆河西,亦安息故地,東北去安國二百五十餘公里,東去烏那曷一百餘公里,今名查爾米。

    漕國:當即漕矩吒,都鶴悉那,今名加茲尼。八世紀初起臣屬罽賓。

    在南北朝時期,姑臧等地就有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在唐朝,碎葉、蒲昌海(今新疆羅布泊)、西州、伊州、燉煌(今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涼州(今甘肅武威)、長安、藍田、洛陽、關內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都有昭武九姓胡的聚落。公元630年,東突厥頡利可汗降靠唐朝,原突厥中的昭武九姓部落隨之入塞,唐朝政府為安置這批昭武九姓而特別設定六胡州。據敦煌寫卷《光啟元年沙州、伊州殘地誌》,唐朝在今新疆羅布泊地區有康國大首領康豔典建立的五六座移民大城鎮;敦煌郡敦煌縣從化鄉住著昭武九姓人三百餘戶,人口當時有一千三四百人。在內地,許多昭武九姓人散居各地,其聚居者往往自有統領,稱作大、小首領;在戰亂時期往往自有城主(如伊州)。唐玄宗開元九~十年(公元721~722年)攻陷六胡州的康待賓、安慕客、何黑奴、石神奴等,皆是昭武九姓人;安史之亂的禍首安祿山、史思明亦為營州(今遼寧朝陽)雜胡,也是昭武九姓人的後裔。

    昭武九姓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亞音樂、舞蹈、曆法傳入中原,而中國的絲綢、建築、冶金技術及其“四大發明”傳到西方,昭武九姓人無疑是重要的媒介。他們還在中原四周的遊牧汗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別是把粟特文字帶入突厥、回鶻汗國。其影響所及,回鶻文、蒙文、滿文均可溯源於粟特字母。

    安氏名人多出唐朝以後,如唐朝有中書令安重晦、宋朝有石匠安民、元朝有四川提督參贊安慎、明朝有寧國府通判安孝宗、清朝有安致遠等。

    安息國的安氏自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氏繁衍迅速,後安氏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士族大舉南遷,安氏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定地帶,故南遷安氏,多出甘肅支脈。此期,北方安氏雖籠罩於戰火的陰影中,卻也有發展。三國曹魏有安同,遼東人,太武帝時進爵高陽公,曾以高官佐輔曹家王室,晚年又大興寺塔,其族大支多,甚為興旺。

    北魏時期,有鮮卑族安遲氏改姓安,居於河南洛陽,後漸與漢族安氏融合,不分彼此。

    唐朝以後,安氏族人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唐朝有安祿山,為居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隨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氏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脈。後安祿山叛亂遭鎮壓,安氏分逃於各地。

    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人士大舉南下,安氏族人也多攜家南徙於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明清時期江蘇無錫、金匱多安氏。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安氏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朝有閩、粵沿海之地安氏渡海入臺,進而徙於新加坡等國家。

    山東日照安姓是相傳明洪武年間,長支孀居夫人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日照西碌軸溝,次支男性長者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雲南景洪。

    今日安氏尤以河北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安氏人口的25%,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氏,上述三省安氏約佔全國漢族安氏人口的51%。

    安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約二百四十萬餘,佔全華人口的0.15%。

    五、郡望堂號:

    安氏望出姑臧、河內、武陵。

    1.郡望:

    涼 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先後為前涼、後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於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永寧元年(公元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設州治於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於原城之外增築四城,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東晉太元年(公元376年)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姑臧,豪右七千餘戶被徙往關中。東晉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呂光據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後涼,立國都於姑臧。晉義熙二年(公元406年)曾被後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髮□檀進駐姑臧,晉義熙四年(公元408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王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於晉義熙八年(公元412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並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涼降於北魏,魏收姑臧城內戶口二十餘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此後,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稱世。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土人士避難西入涼州,姑臧成為保留漢族文化的重要據點,同時又是佛學東傳的要地。後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地講經,大興佛教。北涼時,沮渠蒙遜尊西域僧人曇無讖為國師,在此譯出《大般涅□經》等十幾部經典。

    武陵郡:漢高祖劉邦置郡,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漵浦),轄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貴州省東部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龍勝等地。東漢時期後移臨沅(今湖南常德)。以後郡境漸次縮小。隋朝時期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湖南常德)。隋、唐兩朝改為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時期改為常德縣。今為湖南省常德市。

    河內郡:晉朝人認為,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迴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2.堂號:

    濟世堂:資料有待補充。

    中和堂:資料有待補充。

    天全堂:資料有待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古代歷史上,帝王死後,後宮嬪妃是怎樣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