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麟開祥趾

    明太祖驅逐韃虜,定鼎中原。明成祖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驅逐的,防備的,無外乎漠北的蒙古。蒙古逃回漠北,北元一分為二:瓦剌和韃靼。瓦剌和韃靼之間,互相爭雄。到了正統年間,瓦剌逐步強大起來,並且時不時就南下侵擾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實權派--太師也先,經常以朝貢為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因為明朝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進貢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會禮尚往來,賞賜頗為豐厚,並且按人頭派發。這種情況下,也先不斷增加使者數目,最後竟然高達三千餘人。

    當時總覽朝政的宦官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皇帝朱祁鎮時年二十來歲,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經離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腳的大好時機,看到北方韃子如此放肆,頗為惱恨。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朝中大臣勸阻,皇帝不聽,一來是效仿他的父親--明宣宗曾在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打敗漢王;二來為了證明自己,何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

  • 2 # 讀史自省

    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直接導致了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使大明帝國的形式岌岌可危,最後要不是出來個于謙力挽狂瀾,最後明朝的結局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但是明英宗朱祁鎮為什麼會不顧大臣的勸阻親征漠北呢?接下來我來和您分析分析。

    豬油蒙心,明英宗聽信宦官王振的話

    王振本為落第秀才,傳聞又自閹入宮。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愛,被授為東宮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鎮(明英宗)被稱為王伴伴。

    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他以防備大臣罔上為由,勸英宗以重典治國,但因英宗祖母張太皇太后及閣臣“三楊”等齊心輔政,故而不能干預政事。

    正統七年(1442年),張太皇太后死,“三楊”亦相繼老死,王振於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專權八年,被英宗稱為先生。公卿大臣稱之為翁父,爭相攀附。

    (王振影視形象)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力勸英宗親征。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誤行程,行至土木堡時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殺死。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後,下詔為王振正名,並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師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靈。

    土木堡之變

    1449年(正統十四年),明軍在土木堡大敗,英宗被“也先”俘虜。

    明初,蒙古族的瓦刺部比較強大。1436 年,首領脫歡統一了瓦刺與韃靼兩大部 ,立元朝皇族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自稱丞相。1439 年脫歡死,子也先繼承其職位,統屬蒙古各族,握有實權。在蒙古勢力不斷擴大時,明朝內部正值王振專權。政治腐敗,邊防廢馳。

    (也先影視形象)

    1449 年7月,也先舉兵自大同、宣化、甘州、遼東四路攻明。 腐敗的明朝衛所軍抵擋不住瓦刺的進攻,告急文書紛紛報到北京,朝廷一片慌亂。深受英宗寵幸的專權太監王振,家住離大同不遠的蔚州。他害怕瓦刺軍人侵會擄掠他在家鄉的財產;同時還企圖僥倖取勝,以進步提高權力地位,勸英宗出征。而大臣們竭力勸阻,指出當時兵馬糧草不足,一時難以備齊,不應草率出兵。但朱祁鎮受王振挾持,拒絕大臣們的勸阻,冒然決定親征,率大軍五十萬,倉卒離北京出發。

    7月。明軍風雨兼程到達宜府,糧食已接濟不上。士兵們沿途看見明朝敗兵拋屍原野,情緒低沉。叫苦不選。一些大臣 官員多次請求停止前進,都被王振斥退。

    8月1日,明軍在急風惡雨中進人大同。瓦刺軍隊在各路戰場主動出擊,惟獨大同一路,為引誘軍深人重圍,有意撤出塞外,待機襲擊。明軍進人大同後,瓦刺軍隊在各路戰場主動出擊。王振聽到前軍宋瑛、朱冕全軍覆滅的訊息,感到恐懼,忙勸朱祁鎮“班師”。

    回軍途中,王振想邀皇帝到蔚州巡遊,藉以炫耀權勢。隊伍往南走了40裡,王振怕士兵人多,踏壞他的莊稼,下令自原路折回,再往東行。土兵被折騰得疲憊不堪,更耽誤了時間。明軍退至宣府,已被瓦刺軍追上。

    8月13 日明軍退至土木堡紮營。第二天,瓦刺大軍追到,包圍土木堡,明軍被困兩天,人馬斷水。 也先見明軍人多勢眾, 難以硬攻派人下書詐和,朱祁鎮信以為真,覆信同意。這時兵疲馬困,上下鬥志鬆懈,士兵爭先移營覓水,陣伍混亂。也先乘明軍隊伍動亂不備 ,揮軍衝殺。

    明軍潰敗奔逃,互相踐踏,屍橫遍野死傷過半,騾馬損失無數,衣甲、兵械、輜重物資損失無數。張輔等數百大臣死亡,王振也被亂軍殺死。朱祁鎮突圍不成,與太監喜寧等為也先所俘。

    小結

    1449年的土木之變,是明朝中央軍隊第一次發生的一場失敗戰役。除了軍事指揮錯誤的直接原因外,與長期以來明朝北方邊防被破壞有密切關係,是北方邊防廢弛的必然結果。

    而且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軍火武器研發亦被大大阻礙;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

    明英宗復位後更是殺了以于謙為首等眾多權臣,導致明朝軍政在土木之變之後第二次斷層。隨著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皇帝只能透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以貫徹自己的意志和整個國家的意志,文武大臣和君主離心離德,國勢日蹙。

  • 3 # 歷史小公子

    蒙古不斷擾邊

    幾十年前朱元璋朱棣父子倆,在蒙古草原上打的那叫個昏天黑地!

    結果就是蒙古人不敢南下,進攻大明王朝。

    但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後。

    蒙古人實力在不斷恢復著,又開始了侵擾明王朝邊境。

    作為一個想治理好國家的皇帝那麼他肯定是會著手治理邊患的。

    第二點年少無知,渴望建功立業。

    先祖們的事蹟還回味著在這個時代!那廣袤無垠的大漠。那殺之不盡的蒙古人!

    無不在誘惑著年少的皇帝啊!

    只有去進攻才能獲得父輩們的榮耀,才可以名垂青史,功蓋漢唐!

    所以說內心最原始的渴望在激勵著他前進,去征服那桀驁不馴的蒙古人,

    去向世人證明老朱家的子孫沒有一個是窩囊廢!

    第二點王振也想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太監不可怕,可怕的是既有理想又沒有才能的太監!

    王振 在獲得權利後,他想到的另一件事就是名垂青史,而如何能名垂青史呢,答案不言而喻!

    那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就是最好的例子!

    於是啊,全新天下的王振大太監就挑唆著英宗皇帝啊,去征服蒙古人!

    英宗一聽,英雄所見略同,一拍即合。

    英宗立即下令徵召士兵準備進攻蒙古。全面備戰!

  • 4 # 名留青史

    第一,他想大展拳腳,有所作為。朱祁鎮九歲繼位稱帝,雖然人小,但是志氣卻不小。史書上記載,有一次,他命兵部尚書馬冀、侍郎鄺埜議處邊事,五日還沒有得到答覆,怒氣衝衝地斥責他們,“你們小瞧我是小孩嗎?”說罷竟然將二人打入監獄,明人評論此事時說,"這時英宗已經有鞭撻四夷的氣魄了。"史書上還記載,正統六年十一月,乾清、坤寧二宮,奉天、華蓋、謹慎三大殿落成,定都北京,文武諸司不再稱行在。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明英宗決心效法祖宗,加強北京邊境控制的決心。朱祁鎮剛登基時,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後來,隨著身邊最為親近的祖母和一干輔佐自己的老臣相繼離世,終於可以展開拳腳、建功立業了,故而我相信其內心深處也想親征。

    第二,想效仿明宣宗親征,名垂青史。當年朱高煦的叛亂,他父親明宣宗朱瞻基在當時朝臣的建議下,御駕親征,打敗了漢王,成為佳話。有道是“虎父無犬子”,朱祁鎮也想要效仿父親親征,打敗瓦刺,名垂青史。

    第三,他不滿朝臣無所作為的態度和朝廷因循守舊的政治氣氛。文宣二帝以來,輔政五臣一直執行無所作為的政治態度,他們的做法在永樂年間的一系列南征北戰之後,確實具有休養生息的作用,但是長期下去,弊端開始顯現,造成了萎縮、僵化和一蹶不振。

  • 5 # 北派說書人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大體看了一下,所有答案,答案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說明英宗是個傻子,讓一個太監牽著鼻子走,為啥一個皇帝毫無主見,要被一個太監牽著鼻子走呢?我們都知道,這個叫王振的太監,之所以在英宗時期,得意忘形,那是因為在明宣宗時期,被宣宗皇帝看中,專門服侍明英宗的,想想英宗從太子時期便是被這老太監伺候著,自然在很多方面相信這老傢伙,所以後來老傢伙有點飄也是實屬自然。

    然而就在公元1449年,瓦剌屢次北犯邊境,作為大明王朝的主子英宗皇帝自然要打算狠狠教訓一下那些北方蠻子,本來只需英宗皇帝一聲令下調動軍隊就可以,但是為何登基15年後的明英宗腦子真的缺根玄兒,要與王振一起去北邊冒險呢?其實在二叔看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朝中出現了一股勢力,這股勢力讓英宗皇帝心中不快,準備給這股子不宜下手的歪風一個下馬威。

    一個皇帝能夠自己給自己立威的話,一般都是拿

    出點成績來,想英宗皇帝登基以來,功績一直都是平平無奇,一直都是吃著上邊留下來的老本,想要立威,北方瓦剌就是一個很好的物件,所以在王振的慫恿下,踏上了驅逐韃虜的征程。

    那個時候明朝已經很久沒有發生較大的戰爭了,雖然說軍中有不少曾經跟隨朱棣的老兵將帥,但是這次朱棣還是認真了點,覺的無論是從天時、地利自己都穩戰上風,人和?我手下幾十萬明軍精銳,還會怕北方的那些土耗子?只需朕揮手間,就將這些貓貓狗狗灰飛煙滅,結果演砸了!明朝留下來穩定帝位的一眾機構及成員毀於土木堡這場戰爭當中,甚至後來滋養了起了東林黨這群人,讓後邊的皇帝匆忙扶植起宦官勢力來對付東林黨前期的文官集團,因為明朝沒有宰相制度,朝中文官集團無人帶頭,遇到大事都是齊齊下跪,逼皇帝不要這麼做,不要那麼做,明朝皇帝不厭其煩,導致了宦官成了明朝皇帝最為信任的人了。

  • 6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明正統十四年七月,瓦剌兵分四路入侵大明:東路攻遼東,西路攻甘州,中路分兩支進攻宣府和大同,而中路的進攻帶來的威脅也是最大的。因此準確的說,朱祁鎮御駕親征是一次救援宣大防線的防守戰,而朱祁鎮不聽勸阻親自領軍前往完全是由於他情緒過度亢奮、困難認識不足、自身能力認識不足的情況下做出的錯誤決定。

    情緒過於亢奮立功心切

    朱祁鎮在他9歲的時候就繼承了皇位,繼位後國家權力牢牢的掌握在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為首的內閣手中,直到他二十一歲的時候才真正掌握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因此朱祁鎮迫切需要在群臣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從而樹立自己的權威。

    效法先輩

    大明王朝自開國以來:朱元璋武力奪取江山自不必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朱高熾堅守北平,朱瞻基平定叔叔朱高煦叛亂。可以說朱祁鎮的先輩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他,老朱家的人打仗就不帶怕的,面對瓦剌的入侵,朱祁鎮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送上門的機會。

    一是大明很強。

    朱祁鎮認為大明很強不是盲目自信,他確實有足夠的理由。事實上經過明仁宗和明宣宗的不懈努力,大明的政治、經濟、人口和軍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整個國家的實力顯著上升,史上稱之為仁宣盛世。

    二是蒙古很弱。

    朱瞻基認為蒙古很弱的理由也很簡單,朱元璋消滅將元順帝趕出北京後依然沒有放棄對蒙古部落的打擊,多次派兵征討。朱棣五次深入大漠作戰,把蒙古各部落打的滿地找牙。朱祁鎮的父親明宣宗曾領兵三千狠狠地教訓了來犯的兀良哈萬餘騎兵。因此在朱祁鎮的眼中,蒙古人敢來入侵就是在自討苦吃。

    自我認識不足

    朱祁鎮雖然從小接受帝王教育,但是他沒有經歷過戰火的考驗,這是他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雖然他應該學過兵法,但是完全沒有實際作戰經驗,而正是這樣一個毫無經驗的門外漢卻要去指揮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企圖以人海戰術擊敗身經百戰的瓦剌人,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結語

    朱祁鎮基於自己的一廂情願和錯誤的認知就傾巢出動,讓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失去理智、孤注一擲的賭徒,最終輸掉了自己的所有。

    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朱祁鎮沒有意識到應該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而他的衝動之舉不但讓自己吃盡苦頭,還險些葬送了整個大明王朝。

  • 7 # 毛筍56561098

    朱祁鎮於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生,卒於(公元1464年)。明朝皇帝。宣宗(朱瞻基)長子,母孫氏。出身四個月,就立為皇太子。宣德十年(1435)正月,宣宗死,即皇帝位,時年九歲。

    明朝多賢后,太祖馬皇后、成祖徐皇后、仁宗張皇后,三代均有懿德,這位宣德朝的張太后(仁宗朱高熾皇后)如果為她本身著想,應該立襄王,她可以身份不變,仍為太后;而立皇太子朱祁鎮為帝,她就成了太皇太后,但是張太后還是選擇了孫子。《明史.后妃傳》記:

    宣宗崩,英宗方九歲,宮中訛言,將召立襄王矣。太后遂召諸大臣至乾清宮,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群臣呼萬歲,浮言乃息。

    由於祁鎮年幼,太皇太后暫代政。任用: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股肱"之臣,史稱"三楊"

    聯想起清朝慈禧太后,同治帝死後,無子,應該從旁系立一個溥字輩繼承皇位,慈禧出於私心,如立一個溥字輩,她成了太皇太后,就不能垂簾聽政了。所以她執意立了一個載字輩,讓醇親王之子載湉(光緒丿即位,她仍已太后的名義繼續執政。

    回到正題:

    三楊盡心盡力輔佐幼帝,四海大治。

    正統初年,內有賢后,外有"三楊",在明朝歷史上,是為全盛時期。

    不幸的是,"三楊"犯了一個大錯誤,沒有察覺太監王振是一個小人。

    王振:山西大同人,家貧,自願淨身,進宮當太監。在宣德年間選入侍東宮(太子),英宗一直稱他"先生",對他極其信任,即位以後,授他為"司禮監"。王振,性狡詐,在宮裡擅作威福早見端倪。太皇太后在,他還不敢明目張膽,胡作非為。太皇太后一死,更無忌憚,干涉朝政,甚至秉筆批本,大奴獨攬。英宗也任他所為,不加制裁。太祖年間,鑑於前代宦官之禍,特意造一尊三尺高的鐵碑,立於宮門口,上鑄八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王振進進出出,見此碑,覺得刺心,竟膽大妄為將此碑悄悄移走。這是死罪,卻沒有人告發。

    現在講講"土木之變"

    正統八年癸亥夏四月,瓦刺太師順寧王脫歡死。其子也先嗣位。也先不安分,覬覦大明江山以久,從此邊境不寧。正統十四年七月,也先大舉犯境,大同城破,蒙古兵長驅直入,塞外城堡,盡皆淪陷。告急軍報傳之京城。朝廷遣駙馬、都尉井源,各率萬人禦敵。這是正確的應敵措施。哪知井源等剛一走,王振勸英宗親征,擅命"下二日即行,事出倉促,舉朝震駭″兵部尚書鄺野、侍郎于謙,職責所在,當即提出異議。還有吏部尚書王直則率大小群臣,伏闕力諫:"……今敵猖獗,違天悖理,陛下但且固封疆,申號令,堅壁清野,蓄銳以待之,可圖必勝。″但一切均徒勞。

    在王振的裹挾下,英宗率五十萬大軍深入騰格爾大沙漠以北親征。

    出師是七月十七日酷暑,深入漠北還未曾接戰,敗象已呈。方一鼓,眾軍訛相驚亂,王振大怒,悉令掠也先陣,末果,此時,軍中已缺糧,死屍滿路。事實上也先有意誘明軍深入大漠,愈深入則兵愈疲、糧愈乏,處境愈兇險。在大漠中,中郎將朱勇陣亡並全軍覆沒,缺水,掘地二丈不見泉,渴死了不少士兵。此時,王振還作威,無視將士生命,犯了眾怒,被樊忠捶擊後腦死亡,英宗見敗局難挽,盤膝坐地束手被擒。史稱"土木之變"。

    國不可一日無君。九月朱祁鈺(景帝,祁鎮之弟)即位,遙尊祁鎮為太上皇帝。

    時瓦剌內部對也先之專政,頗有不滿,時思推翻之。也先為平息內訌,決心將祁鎮送回大明,以求和解,朝廷得知,遣使送八駝細軟給也先。

    祁鎮回京使,已即皇帝位之祁鈺,本不欲祁鎮南歸(與南宋高宗趙構一樣,使徽宗欽宗蒙塵五國城),迫於群臣之諫,遂迎祁鎮回京,但無意把皇位回給他。祁鎮只好幽居南宮。

    八年(1457)正月,景帝(祁鈺)病重,武清侯石亨等一批大臣發動政變,擁祁鎮至奉天門復皇帝位。史稱"南宮復辟",又稱"奪門之變"

    天順八年(1464)正月,祁鎮病重,臨終前,召太子至御榻前說:"以人殉葬,太殘酷,我所不忍。此酷政始我而止,後世不可再有殉葬之事。"此話傳至後宮,頓時歡聲雷同,后妃宮女以手加額,盛讚英宗之德政。言畢,遂崩。時年三十八歲,前後在位二十三年。尊諡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葬裕陵(十三陵)

    這個事件還有一個重要人物于謙,限於篇幅,以後再述。

  • 8 # 稼軒何必長貧

    土木之變中,朱祁鎮不顧群臣反對,執意御駕親征,主要原因我個人總結如下:

    一 想效法先祖。太祖朱元璋就是馬背上的皇帝,成祖朱棣更是多次遠征漠北,他父親宣宗朱瞻基也曾經親自指揮軍隊評判。在朱祁鎮的骨子裡,是有這種基因的。

    二 渴望建立功業。他想勵精圖治,有所作為。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朱祁鎮剛登基時,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此時終於可以展開拳腳、建功立業了,他自己渴望透過這次親征萬世流芳。

    三 他不文官集團無所事事,因循守舊的政治面貌。仁宣之治中,確實具有休養生息的作用,但是長期下去,弊端開始顯現,造成了萎縮、僵化和一蹶不振。他需要激烈的事件,打破這種沉悶的格局。

    四 宦官王振的蠱惑。雖然這不是主要原因,但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9 # 願你開懷

    朱祁鎮的祖父仁宗和父親宣宗在位是很短的,分別在位十個月和十年。因此,英宗朱祁鎮是幼年繼位,在正統十一年之前,英宗還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小皇帝,但是在這段時期,因為前有祖父和父親二位皇帝的仁宣之治的鋪墊國家安定,朝綱有序,國家富足。不僅如此還上有太皇太后張氏輔政,下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傅協助朝綱,所以說,正統前期,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

    但是隨著太皇太后和三楊陸續離世,按理說,英宗這時應該著急,因為北方瓦剌入侵,並且直逼京師,而身邊的前朝大臣都已離世,年紀輕輕的英宗能否擔起這副重擔。

    就在這時,一個人重要人物出現——王振,此人是幼年時照顧和教育英宗的宦官,也是明朝四大宦官之首。因為從小就被宣宗安排在英宗身邊,致使英宗和他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繼位後,很多方面的事都要詢問王振意見。三楊死後,英宗更是器重王振。

    王振這個人很瞭解英宗,當英宗詢問是瓦剌南侵我大明時,問該如何應敵,王振立馬就說出讓英宗親征瓦剌。其實,英宗對親征是有顧慮的,王振看出了英宗的顧慮,又說:“我大明是國富民強,兵強馬壯,天下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天子之國,聖賢之邦,何懼瓦剌蕞爾小國。且瓦剌屢犯我大明境界,罪不容誅,理當伐之,以儆效尤。萬歲應率天子之師,帶甲百萬,效我太祖皇帝北踏蠻夷,一戰功成,安我大明萬世太平,造福萬代,後世子孫以歌之,敬之,效之。以示我大明之威,中華之武,如若此,萬歲定當留名萬事,功利千秋。”英宗聽了這番話,像是被打動了,心裡也有底氣了,決定御駕親征。

    正統十四年,英宗命朱祁鈺留京監國,親率大軍50萬征討瓦剌,可是在土木堡這個地方被瓦剌圍困,並且切斷大軍水源,致使軍心大亂,大軍毫無鬥志,50萬大軍捐軀塞北,英宗皇帝被俘,自此,大明國力由盛轉衰。

    綜上所述,英宗皇帝不顧大臣勸阻定要親征瓦剌的原因有。王振等宦官奸佞之臣的慫恿;能制約英宗的大臣去世,英宗想施展拳腳,建功心切;北方瓦剌已經不是以前的蒙古鐵騎,且內部矛盾不休;英宗等支持者高傲自大等。

  • 10 # 雙人魚說歷史

    朱祈鎮為何不顧大臣反對親征漠北?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效法先祖,建功立業,做一個有所為的英明國君。太祖朱元璋出生於布衣,尚且能驅除韃虜,滅掉前元,把北元王朝趕到了荒涼的大漠。成祖朱棣曾“五次親征漠北”天子守國門,打的蒙古是徹底抬不起頭!自己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也曾隨祖父一塊親征過漠北,而且在戰爭中異常勇猛!經過前五朝的勵精圖治,明朝的國力軍力空前強盛,對外戰爭信心滿滿,要學先祖去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2蒙古擾邊,外患未除!正統四年(1439年),瓦剌首領也先繼位,六年後,瓦剌徹底擊敗了兀良哈三衛,控制了女真族,此時的蒙古其實上已經完成了統一。下一矛頭直指明朝邊境,這對於明王朝來說,威脅極大!趁其剛建政權(羽翼未豐),民心初定,要徹底擊敗它,要想達到這一軍事目的,非御駕親征不可!

    3太監王振的蠱惑,我個人覺得這是他親征漠北最主要的原因: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第一太監王振是他名義上老師,他聽這個司禮太監的話,“明史錄”他喊他一口一個“先生的,他很尊敬他!第二朱祈鎮當時只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血氣方剛,被身邊人一蠱惑很容易衝動!第三 從後來的“土木堡全軍覆沒”中的種種跡象來看,王振是二十萬軍隊的實際領導者,不然這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蒙古人建立的帝國中只有莫臥兒帝國延續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