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儒風

    維生素又名維他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一類有機物質,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種維生素的化學結構以及性質雖然不同,但它們卻有著以下共同點:

    ①維生素均以維生素原(維生素前體)的形式存在於食物中。

    ②維生素不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細胞的組成成分,它也不會產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參與機體代謝的調節。

    ④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計算,但一旦缺乏就會引發相應的維生素缺乏症,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維生素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3大物質不同,在天然食物中僅佔極少比例,但又為人體所必需。有些維生素如 B6、K等能由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合成,合成量可滿足動物的需要。動物細胞可將色氨酸轉變成煙酸(一種B族維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維生素C除靈長類(包括人類)及豚鼠以外,其他動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數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維生素,不必由體外供給。許多維生素是輔基或輔酶的組成部分。

    人和動物營養、生長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機化合物,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健康有極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一般由食物中取得。現在發現的有幾十種,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維生素的發現

    維生素的發現是20世紀的偉大發現之一。1897年,C.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1911年C.豐克鑑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一類含氮的化合物),它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建議命名為“ Vitamine”。即Vital(生命的)amine(胺),中文意思為“生命胺”。以後陸續發現許多維生素,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生理功能不同;也發現許多維生素根本不含胺,不含氮,但豐克的命名延續使用下來了,只是將最後字母“e”去掉。最初發現的維生素B後來證實為維生素B複合體,經提純分離發現,是幾種物質,只是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佈類似,且多數為輔酶。有的供給量須彼此平衡,如維生素B1、B2和PP,否則可影響生理作用。維生素B 複合體包括:泛酸、煙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吡哆醇(維生素B6)和氰鈷胺(維生素B12)。有人也將膽鹼、肌醇、對氨基苯酸(對氨基苯甲酸)、肉毒鹼、硫辛酸包括在B複合體內。

    維生素的概述及分類維生素是人體代謝中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人體猶如一座極為複雜的化工廠,不斷地進行著各種生化反應。其反應與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關係。酶要產生活性,必須有輔酶參加。已知許多維生素是酶的輔酶或者是輔酶的組成分子。因此,維生素是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物質。可以認為,最好的維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質”的形式,存在於人體組織中。

    食物中維生素的含量較少,人體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卻是絕不可少的物質。膳食中如缺乏維生素,就會引起人體代謝紊亂,以致發生維生素缺乏症。如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夜盲症、乾眼病和面板乾燥;缺乏維生素D可患佝僂病;缺乏維生素B1可得腳氣病;缺乏維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陰囊炎;缺乏PP可患癩皮病;缺乏維生素B12可患惡性貧血;缺乏維生素C可患壞血病。

    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詳見下表)有些物質在化學結構上類似於某種維生素,經過簡單的代謝反應即可轉變成維生素,此類物質稱為維生素原,例如 β-胡蘿蔔素能轉變為維生素A;7-脫氫膽固醇可轉變為維生素D3;但要經許多複雜代謝反應才能成為尼克酸的色氨酸則不能稱為維生素原。水溶性維生素從腸道吸收後,透過迴圈到機體需要的組織中,多餘的部分大多由尿排出,在體內儲存甚少。脂溶性維生素大部分由膽鹽幫助吸收,循淋巴系統到體內各器官。體內可儲存大量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和D主要儲存於肝臟,維生素E主要存於體內脂肪組織,維生素K儲存較少。水溶性維生素易溶於水而不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吸收後體內貯存很少,過量的多從尿中排出;脂溶性維生素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而不易溶於水,可隨脂肪為人體吸收並在體內儲積,排洩率不高。分類、 名稱、 發現、別稱 及來源脂溶性 抗乾眼病維生素(維生素A),亦稱美容維生素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多存在於魚肝油、綠色蔬菜水溶性 硫胺素(維生素B1) 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一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 多存在於酵母、穀物、肝臟、大豆、肉類水溶性 核黃素(維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 多存在於酵母、肝臟、蔬菜、蛋類水溶性 煙酸(維生素B3)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P、包括尼克酸(煙酸)和尼克醯胺(煙醯胺)兩種物質,均屬於吡啶衍生物。多存在於菸礆酸、尼古丁酸 酵母、穀物、肝臟、米糠

    水溶性 泛酸(維生素B5)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 多存在於酵母、穀物、肝臟、蔬菜

    水溶性 吡哆醇類(維生素B6)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多存在於酵母、穀物、肝臟、蛋類、乳製品水溶性 生物素(維生素B7) 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 多存在於酵母、肝臟、穀物水溶性 葉酸(維生素B9) 也被稱為蝶醯穀氨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 多存在於蔬菜葉、肝臟水溶性 氰鈷胺素(維生素B12)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 多存在於肝臟、魚肉、肉類、蛋類水溶性 膽鹼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一 多存在於肝臟、蛋黃、乳製品、大豆水溶性 肌醇 環己六醇、維生素B-h 多存在於心臟、肉類水溶性 抗壞血酸(維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壞血酸 多存在於新鮮蔬菜、水果脂溶性 鈣化醇(維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發現。亦稱為骨化醇、抗佝僂病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D2即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即膽鈣化醇。這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 多存在於魚肝油、蛋黃、乳製品、酵母

    脂溶性 生育酚(維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發現。主要有α、β、γ、δ四種 多存在於雞蛋、肝臟、魚類、植物油

    脂溶性 萘醌類(維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發現。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統稱,主要有天然的來自植物的維生素K1、來自動物的維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又被稱為凝血維生素 多存在於菠菜、苜蓿、白菜、肝臟特點維生素的定義中要求維生素滿足四個特點才可以稱之為必需維生素:外源性:人體自身不可合成(維生素D人體可以少量合成,但是由於較重要,仍被作為必需維生素),需要透過食物補充;微量性:人體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調節性:維生素必需能夠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或能量轉變;維生素特異性:缺乏了某種維生素後,人將呈現特有的病態。根據這四個特點,人體一共需要13種維生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13種必要維生素。維生素A的生理功能不飽和的一元醇類,屬脂溶性維生素。由於人體或哺乳動物缺乏維生素A時易出現乾眼病,故又稱為抗乾眼醇。 已知維生素A有 A1和 A2兩種,A1存在於動物肝臟、血液和眼球的視網膜中,又稱為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於淡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1是一種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熔點64℃,維生素A2熔點17~19℃,通常為金黃色油狀物。維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環的多烯醇。維生素A2的化學結構與A1的區別只是在β-白芷酮環的3,4位上多一個雙鍵。維生素A分子中有不飽和鍵,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失去生理作用,故維生素 A的製劑應裝在棕色瓶內避光儲存。不論是A1或A2,都能與三氯化銻作用,呈現深藍色,這種性質可作為定量測定維生素A的依據。許多植物如胡蘿蔔、番茄、綠葉蔬菜、玉米含類胡蘿蔔素物質,如α、β、γ-胡蘿蔔素、隱黃質、葉黃素等。其中有些類胡蘿蔔素具有與維生素A1相同的環結構,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故稱為維生素A原,β-胡蘿蔔素含有兩個維生素A1的環結構,轉換率最高。一分子β胡蘿蔔素,加兩分子水可生成兩分子維生素A1。在動物體內,這種加水氧化過程由 β胡蘿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動物小腸粘膜內進行。食物中,或由β-胡蘿蔔素裂解生成的維生素A在小腸粘膜細胞內與脂肪酸結合成酯,然後摻入乳糜微粒,透過淋巴吸收進入體內。動物的肝臟為儲存維生素 A的主要場所。當機體需要時,再釋放入血。在血液中,視黃醇(R)與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以及血漿前清蛋白(PA)結合,生成R-RBP-PA複合物而轉運至各組織。它是1913年美利堅合眾國化學家臺維斯從鱈魚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黃色粉末,不溶於水,易溶於脂肪、油等有機溶劑。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易為紫外線破壞,應貯存在棕色瓶中。維生素A是眼睛中視紫質的原料,也是面板組織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會得乾眼病、夜盲症等。維生素A的生理功能 維生素A是複雜機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素,它以不同方式幾乎影響機體的一切組織細胞。儘管是一種最早發現的維生素,但有關它的生理功能至今尚末完全揭開。維生素A是複雜機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素,它以不同方式幾乎影響機體的一切組織細胞。儘管是一種最早發現的維生素,但有關它的生理功能至今尚末完全揭開。就目前的知識而言,維生素A(包括胡蘿蔔素)最主要是生理功能包括1. 維持視覺維生素A可促進視覺細胞內感光色素的形成。全反式視黃醛可以被視黃醛異構酶催化為4-順-視黃醛,4-順-視黃醛可以和視蛋白結合成為視紫紅質(rhodopsin)。視紫紅質遇光後其中的4-順-視黃醛變為全反視黃醛,因為構像的變化,引起對視神經的刺激作用,引發視覺。而遇光後的視紫紅質不穩定,迅速分解為視蛋白和全反視黃醛,重新開始整個迴圈過程。維生素A可除錯眼睛適應外界光線的強弱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症和視力減退的發生,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有助於對多種眼疾(如眼球乾燥與結膜炎等的治療)。維生素A對視力的作用是被最早發現的、也是被瞭解最多的功能。2. 促進生長髮育

    與視黃醇對基因的調控有關.視黃醇也具有相當於類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促進糖蛋白的合成。促進生長、發育,強壯骨骼,維護頭髮、牙齒和牙床的健康。

    3. 維持上皮結構的完整與健全視黃醇和視黃酸可以調控基因表達,減弱上皮細胞向鱗片狀的分化,增加上皮生維生素又名維他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一類有機物質,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種維生素的化學結構以及性質雖然不同,但它們卻有著以下共同點:①維生素均以維生素原(維生素前體)的形式存在於食物中②維生素不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細胞的組成成分,它也不會產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參與機體代謝的調節③大多數的維生素,機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必須經常透過食物中獲得④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計算,但一旦缺乏就會引發相應的維生素缺乏症,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維生素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3大物質不同,在天然食物中僅佔極少比例,但又為人體所必需。有些維生素如 B6、K等能由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合成,合成量可滿足動物的需要。動物細胞可將色氨酸轉變成煙酸(一種B族維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維生素C除靈長類(包括人類)及豚鼠以外,其他動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數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維生素,不必由體外供給。許多維生素是輔基或輔酶的組成部分。人和動物營養、生長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機化合物,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健康有極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一般由食物中取得。現在發現的有幾十種,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 2 # Jack准將

    在古代,咱們中國一直覺得遊牧民族沒有綠色能源和蔬菜來源,全部靠掠奪而來,是不正確的,遊牧民族顧名思義是考養牛養馬養羊的動物作為民族的發展來源,古代遊牧民族的牛羊不一定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貿易而存在,更多的是出售給各國,尤其是咱們中國,其次說遊牧民族天天以肉食為主,其實是以訛傳訛的,遊牧民族要吃上肉也是富裕階級能吃上,窮人根本不可能,幸運的能撿點別人的骨頭吃就算是謝天謝地了,富人階級咱們就不代表了,你們心裡也清楚,咱們就說窮人階級是怎麼解決碳水和維生素的。

    其一呢,就是遊牧民族的婦女都會組團出去採摘植物的果子、蘑菇、藥材、根基和一些能吃的野菜等帶回去補充自己的能量

    其二呢,就是自己養的牲畜去作貿易,去貿易區換很多的東西,其中就包括了補充碳水和維生素的資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比如茶。

    其三呢,就是遊牧民族在特定的地方可以自己自給自足生產一些補充自己能量的農作物等。

    其四呢,就是民族爆發戰爭,遊牧民族本身就是馬背上的民族,喜歡掠奪和侵略,所以到了別人的地方就是三光政策來補充自己所需,能搶多少是多少。

  • 3 # 冷兵器研究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澄清一個事情。雖然中國史料中常常記載遊牧民族“人食畜肉”。但根據現代中外歷史學家的研究,古代牧民吃不起肉是常態。

    古籍中籠統認為牧人以肉類為主食,往往是文人缺乏實地考察的臆想和傳聞。現代牧區豐富的肉類供應,則要歸功於現代畜牧獸醫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貿易經濟對畜牧業全方位輔助和引領。在近現代之前(牧業被納入市場經濟之前),世界各個型別的遊牧經濟人群皆普遍依賴乳產品為食。

    作為補充,古代遊牧民族其實也進行採集和農作的。可食的植物根莖、野果、野菜、菌菇等等都是牧人的採集物件。民族誌資料顯示,在添補牧人食物上,採集常比狩獵更可靠和重要。特別越是艱困的情況下,人們便越依賴採集食物維生。

    中原人的歷史文獻裡常有匈奴儲存粟米,以及某年他們的作物收成欠佳(谷稼不熟)或匈奴派軍隊屯田等的記載。比如“匈奴復使四千騎田車師”,“遣左右大將各萬餘屯田右地”等等。前蘇聯與蒙古國的考古學者在貝加爾湖附近,也曾發現匈奴時期當地住民的穀物遺存、農具以及村鎮遺址。當然,遊牧民族從事的農作大多是遊耕。他們只在春季出牧時簡單地整地、播種,然後離去開始遊牧,秋季回來收成;有多少算多少,遇上乾旱也可能毫無收成。

    說到底,草原自然環境惡劣,遊牧民族之所以總想南下,還不是因為條件太苦了,想南下搶點什麼。

    至於什麼“狼圖騰”之類,遊牧民族能打的說法,也是扯淡。看看整個歷史,遊牧民族是在草原沙漠上吃沙子的時間多?還是入主中原的時間多?

    真能打,怎麼總在草原上吃沙子啊?

  • 4 # lipuren

    “古代不事工作的遊牧民族”一語不當。遊牧,包括在草原上放牧牛羊、擠奶、奶肉加工、逐水草而居的搬遷等等,就是他們從事的主要工作。怎麼能說他們“不事工作”呢!

  • 5 # HuiNanHistory

    這是一種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漢人對遊牧民族的臆想。

    誰說遊牧民族只吃肉,不吃糧食主食、蔬菜的?千萬不要有這種誤解。

    遊牧民族的農業

    我主要以匈奴為例。

    事實上,匈奴就保持著一定規模的農業。根據《史記》記載,元狩四年(前119)衛青出擊匈奴時:

    窴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軍留一日而還,悉燒其城餘粟以歸。

    這裡說的很清楚:

    匈奴儲存了大量粟米,說明匈奴平時是吃糧食的。這些糧食有不少都是匈奴自己種植的:

    例如,在後元元年(前88),匈奴地區遭受數月的雨雪災害,導致“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足以說明匈奴在發展農業。

    誰說遊牧民族不吃蔬菜?

    除了畜牧以外,遊牧民還有“採集經濟”。

    例如,可以組織不能上戰場的婦女、老人和小孩,到各處去進行採集。任何可使用植物的根莖、果實、葉子,還有一些菌菇(像是蒙古草原就生長著口蘑),都可以成為大家的食材。

    由於沒有進行實地考察,所以在很多漢人的臆想中,遊牧民只畜牧吃肉,但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總而言之,刻板印象要不得,希望大家銘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CBA11月剩餘賽程來看,哪支球隊最有可能穩居排名第一?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