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林6491
-
2 # 小熙為人人
1881年,晚清重臣、湘軍將領劉長佑上書朝廷,預測日本要發起侵略戰爭。
然而清廷沒有采納劉長佑的建議,一是未覺察到日本的侵略性;再則過度自信於世界以中國為中心的“中國中心主義”與“大國論”,認為日本一彈丸小國,不足為慮。
除了劉長佑將軍,甲午戰爭爆發前,袁世凱也洞察了日本的擴張侵略野心,曾上書朝廷:日本在北韓有異動,恐最終會以北韓為跳板,侵略中國。
但因188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在天津簽定條約,約定一旦北韓有事,中日兩國需要派兵前往時,必須知會對方。因此,袁世凱的建議未得到重視。
日本在1894年打敗晚清是個必然,除了晚清的腐朽無能,實際上是伊藤博文構建的立憲制度戰勝了李鴻章那代人堅守的以中國倫常經史之學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術為應用的“中體西用”思想。
-
3 # aircraftone
關於晚清政府。因為慈禧太后和李鴻章採取妥協的政策。割地賠償和賠償大量的白銀所導致的李鴻章模式的洋務外交妥協外交政策。這個問題只有太后和李鴻章知道。其它官員只是猜測。所以才導致了一些好戰派連續向朝廷提出日本要開戰的請求。可是那些大臣們根本不知道李鴻章為什麼不拿他們的建議當回事的根本原因所在。甲午戰爭是最有說服力的典型案例。由於太后和李鴻章的不斷妥協。導致中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而告終。這是華人歷史上的悲劇。
-
4 # 鬼影問道化真身
任何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擴張領土的野心。具體到應不應該擴張,那就得看該國自己的判斷了。關鍵就在於情況是否允許,條件是否合適,代價是否適中。
從睌清時期的亞太形勢來看,經歷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若想擴張,的確正是時機:
Ⅰ,作為東方宗主國的大清朝已是千瘡百孔,而且時局動盪,國政百病叢生,已被西方帝國主義打敗。
2,除了中丶日丶北韓外,其他亞太地區都成了歐美人的殖民地,日本若出兵奪下西方殖民地,也不算有失道義。
3,單個西方殖民者在亞太的實力,並不強大,日本是有機會獲勝的。
綜上所述,晚清時期日本的侵略性是顯而易見的,日本有擴張的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
清朝將領本著對國家負責,防範日本侵略而上書朝廷示警,忠心可嘉。清朝高層卻不予以重視,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
1,清朝外有洋人侵略,內有政局混亂,無暇顧及日本的動向,只能聽天由命。
2,清朝認為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內政安穩了,才能有精力去對抗日本人。
3,當時亞太局面,還是由西洋人主導,西洋人不會讓日本人在亞太做大,後來情況也的確如此。
4,清朝也怕激發中日對抗,到時候讓西洋人鑽了空子,給清朝造成更大的損失,傷及清朝國體導致清朝滅亡。後來中日甲午海戰的爆發,的確給清朝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傷及了清朝的根本。
以史為鑑,可以看出清朝將領並不糊塗,清朝高層對將領們的示警,沒采取相應的措施,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清朝最大的錯誤就是等著災禍的出現,而不去主動化解災禍,其實清朝也是可以主動出擊的,例如:
1,主動加強中日友好,加強與日本各界的友好關係。
2,加強中日貿易關係,將給予西洋人的貿易優惠都同等給予日本人。
3,與日本多溝通多協調,以圖建立雙方經貿協作關係,軍事協同關係。
4,適時攛掇日本去征服東南亞,將西洋人的殖民地奪下來,清朝也適時提供一些便利。如此一來,一方面將禍水引走,另一方面讓西洋人與日本人相爭。說不定清朝還能從中漁利。
其實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遇到困境都不應該消極應對,不能等著災禍上門。而是要主動出擊,有硬實力就要軟硬兼施,硬實力不夠就要用巧實力去應對。無論怎樣都比坐著等死要強得多。
-
5 # 抱香樓主
從歷史來看,日本侵略中國,這是一種既定的現實。自從明朝開始,日本的浪人,就開始在中國沿海掠奪。這是日本多少年以來的既定國策,可惜,滿清的統治者們卻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日本的侵略性是它自身的條件和思想意識所決定的,這並不因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日本是一個島國,從根本上有危機意識。他們生活在一個地震帶上,人口密集,資源匱乏。所以,這個民族一直以來被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懼所籠罩。尋找出路,是它們的終極理想。
再有,日本信仰神國皇道,他們雖然曾經接受過中國儒家文化的薰陶,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思想根源。本身的歷史發展,讓他們相信強權是解決他們根本問題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明治維新之後,他們無比崇拜西方的侵略政策。
次之,日本民族一直是欺軟怕硬。二戰之後,面對著投下兩顆原子彈的美國,他們卻像祖宗一樣地供奉著。當年,他們像小學生一樣來唐朝學習,只因為我們的先人待他們於友善,所以他們才會不重視你!像美華人,用原子彈摧毀他們的城市,炸死他們的國民,他們才會像供奉祖先一樣的虔誠。即便是美國大兵騎在他們姊妹女兒的身上,他們反倒認為是一種榮耀。
清朝末年,有不少仁人志士都對日本的侵略性有清醒地認識,也曾經反應到清朝統治者的跟前。可是因為歷史的原因,清政府已經腐敗到了極點,也還停留在泱泱大國的神話之中。而一些大臣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矇騙統治者。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受日本的侵略,從1895年到1945年,整整度過了苦難深重的五十年。到今天,我們的華人竟然還沒有清醒的認識,把日本當成友好鄰幫。卻不知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再幹出資敵的事情來,就和歷代的漢奸沒有什麼區別了!
-
6 # 洛水清風
甲午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惶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清政府在日本軍事壓力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而為日本躋身世界列強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最不願打這場戰爭的是李鴻章,如果光緒帝聽從了李鴻章的建議,甲午戰爭不能說避免,最少可以延遲他的到來,能給清朝提供足夠戰爭準備時間,也許就不會輸的一敗塗地。
戰前,清政府形成兩派力量,一派以光緒帝、翁同龢為代表的主戰派,另一派以慈禧太后、李鴻章為代表的主和派。光緒帝剛剛親政,渴望透過一場勝利,來樹立自己的威望,鞏固自己地位。慈禧太后怕戰爭影響了她的六十大壽因而主和。但因為當時主戰派佔上風,慈禧也不敢公然表明態度,怕背上畏戰怯戰的惡名。
李鴻章是對敵我雙方的力量做過深入研究才提出主和。因為北洋水師自1888年建立以來,就沒有新增過任何船隻,艦齡老化。與日本新式戰艦相比,火力弱 ,射速慢,艦速遲緩。日本的明治天皇,為了加強日本海軍的建設,甚至都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反觀清朝,不僅不增加海軍軍費,還因為給慈溪辦六十大壽,挪用了海軍經費。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連槍炮都沒錢購買,再加上訓練廢弛,戰鬥力地下,不過是個一個龐大空殼而已,與野心勃勃的日本海軍不可同日而語。
李鴻章明白,只要清朝從附屬國北韓撤軍,日本就沒有發動戰爭的藉口,清朝在外交上將取得主動權。但是求勝心切的光緒帝則不這麼認為,他在給李鴻章的諭旨中說:彼頓兵不動,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將來進剿,徒勞往返,屬殊非計。
就這樣,最後一條阻止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路,被光緒帝堵死了。李鴻章只能硬著頭皮與日本殊死一搏。也許,戰爭還沒開始,李鴻章就已經預感到失敗的命運,但做為一個臣子,他只能奉命而行。
-
7 # 冥蝶讀書
光緒三年(1877年)十月,中國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來到日本。
十一月初三深夜,琉球使臣馬兼才來到使館痛哭,說受琉球國王之命前來求助。當時日本要求琉球廢除與清朝的藩屬關係,馬兼才哭訴說一旦如此,琉球必將亡國。
何如璋深知琉球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他於1878年5月致信李鴻章,指出如果琉球一旦滅亡,日本接下來就會將目標指向北韓、臺灣,嚴重危害中國的安全。
作為外交官,何如璋在信中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立即派軍艦至琉球,表明力爭琉球的態度,爭取外交主動;
中策:透過外交途徑提出,若日本攻琉球,中國必救;
下策:將琉球問題上升到國際問題,借國際公理來談判解決。
何如璋自己的傾向是上策或者中策,在不破壞中日團結的前提下,武力謀求和平。
然而李鴻章的答覆是,上策和中策都是小題大作,日本人一定不敢吞併琉球,下策才是出路。恭親王奕訢也表示同意。
沒多久,日本就駐軍琉球,何如璋向日本抗議,中日關係惡化。
但清廷始終沒有意識到琉球的戰略重要性,反而歸罪何如璋。
李鴻章認為何如璋“雖甚英敏,歷練未深,鋒芒稍重轉至激生變端”,也就是說何如璋的抗議是導致了中日關係惡化的罪魁禍首。
1882年,何如璋被調回國,與何如璋持相同立場的駐日參贊黃遵憲被調任美國舊金山總領事。
(黃遵憲到了美國後專門寫了一本《日本國誌》,希望清廷瞭解日本,提防日本野心,但此書在完成後8年才得以刊行,刊行時正是甲午戰爭失敗後的第二年。總理衙門的官員看到後感慨,如果早幾年看到,也許就能省掉馬關條約要賠償的兩億白銀了。)
日本獲得了琉球,有了繼續侵略的跳板。同時日本還試探出中國外表強大,實則不足為懼,野心進一步膨脹,就有了後來的侵略北韓和甲午戰爭。
類似的事情有很多,現代人往往會用一個詞來評價,就是清廷腐朽。然而腐朽這個詞解釋不了任何問題,也不能讓後人從中汲取教訓。
清廷忽視日本野心,是因為當權者缺乏正確預見未來發展的趨勢,而他們之所以缺乏這個能力,是受到他們思維方式的限制,這種思維方式的形成又和環境有關。
一、99.9%的人會錯誤預測未來現代人並不比晚清的當權者聰明多少,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當航天科學家宣佈要建造宇宙飛船時,99.9%的人都認為這是痴人說夢,他們覺得人類要飛向宇宙至少是100萬年之後的事情。
facebook準備進軍日本時,人們普遍認為日本人不會接受實名註冊的社交網路。然而幾年之後,日本的facebook使用者已經超過了2000萬。
只有0.1%的人能夠預見未來發展,他們認識到了社會發展的規律,能夠看清社會的變化。比如喬布斯在20世紀80年代就預見到智慧手機的普及,新加坡之類的國家成功預見到了國際經濟的變化,抓住了時機,實現了經濟騰飛。
99.9%的人和0.1%的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思維方式。99.9%的人只會根據眼前發生的事情來預測未來。
晚清當權者並非不知道日本在實施明治維新,但他們認為明治維新不過是一次普通變法,類似中國古代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比如浙江巡撫陳其元在1874年的《日本近事記》中將明治的倒幕運動看做是篡國,甚至呼籲派兵直搗長崎,恢復幕府。
受曾國藩器重的金安清在《東倭考》中說:“今之倭王,驅將軍而自主其權。焚詩書,易服色,其遠大之志,一如趙武靈王之類。”
由此可見,晚清當權者根本就認識不到日本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李鴻章等人實施的洋務運動,其實質還不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變法。晚清當權者的認識,還停留在器物層面,認為當時中國只是武器裝備不如西方,所以搞了箇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
即使是看出日本野心的何如璋,在一次和日本人對話的時候,也認為日本“改從西法,以求富強,是求救時之策,但改服制和曆法,似乎有些過了”。
二、環境對思維方式的限制從現在的視角來看,當時清朝已經很落後了,需要進行徹底的變革。
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果沒有緊迫的必要性,人類是不會努力的。只有具體的危機到達威脅生存的程度,人類才能感受到變革的必要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時清朝的當權者是感受不到壓制日本的必要性的,他們沒有感覺到日本的威脅。
明朝建立了中華宗藩體系,中國是中央之國,四周都是四夷。清朝繼承了這一體系,在乾隆時期,完善了宗藩體系,連當時的葡萄牙、荷蘭、英華人都被當做四夷來對待。
日本一直處於中華宗藩體系之內,華人普遍的概念就是日本是一個撮爾小國,再怎麼折騰,也翻不出浪花來。
在當權者的認知裡,四夷唯利是圖,用利益安撫即可,他們絕沒有挑戰中央帝國的實力。
當權者最擔憂的是中央帝國內部的危機,所謂內憂大於外患,太平天國就是典型的例子。
甲午戰爭之前,雖然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但對當政者都沒有產生根本上的觸動,因為這些戰爭,無一例外,敵人更多是衝著商業利益來的。
何如璋作為駐日公使,能夠切身感受到日本的變化,因此對日本的野心有直接的覺察。
但清朝當政者可沒有這種切身體會,他們身邊都是跟自己一樣思維的人。雖然李鴻章等人跟西方人有接觸,但他們沒有見過西方社會,更不可能有切身感受。
因此,他們的思維不可能有突破,依然停留在一千多年前的儒家理學思維模式下。
在這種環境下,即使有人有一些想法,也會被身邊的人吞沒。
三、怎樣才能有效預測未來,搶佔先機瞭解歷史的目的不是苛責古人,更不是傳遞仇恨,而是讓今人警醒,對國家和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國家層面,晚清當政者沒能預見到國家的威脅,導致了甲午戰敗的屈辱。
對個人來說,有更多的人由於沒有預見到時代的變化,導致了個人生活上的困境。
比如說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很多人開始擔憂自己的工作未來是不是會被機器人取代,陷入了苦惱之中。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方法,而這些方法對國家和個人都有益處。
1、堅持從原理思考的方法
我們需要養成從原理思考的習慣。
任何系統都是為了滿足為了某種必要性而存在,隨著時間推移,原本有效率的系統會逐漸變得不合時宜。
在過去,由於時代變化緩慢,沿用過去的方法是可以的。但是現代,時代變化非常快,過去的方法已經完全不適用了,我們現在都不能重複父輩的那種生活方式了。
從原理思考,就是需要考慮我們當下從事的活動是為了解決怎樣的問題,從歷史規律中去發現這個原理,如果這個問題有了更加有效率的解決方法,之前的方法就沒有必要堅持了。
2、瞭解科技現狀
科技推動了時代的進步,我們需要了解科技發展的現狀,來判斷自己從事的活動是否符合時代需求。
有一個段子,一個人因為盜竊BP機被判了十年,出獄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挖出埋在地下的兩大箱BP機,想發一筆財。實際上,BP機早已經被時代所淘汰了。
晚清洋務運動時,一些人主張建設鐵路,但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理由就是鐵路會破壞風水,當然背後更深的因素是因為通了鐵路,會導致大批漕運工人失業,而古代漕運導致了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
鐵路修築計劃最終被廢棄,連修好的一段鐵路,也被拆除了。
就在全世界大修鐵路,進行工業化時期,清廷卻主動阻止了這一科技。
我們不談這一措施帶來的惡果,至少可以說明,晚清當政者並不瞭解世界科技發展的現狀,更不瞭解這一科技對國家會帶來什麼影響。他們只看到了鐵路會導致漕運工人失業。
3、抓住時機
理解了事物發展的原理,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方法,接下來還需要在合適的時機行動。
何如璋提供給李鴻章的上策和中策,是基於當時日本明治維新還沒有完成,軍事體制改革沒有完成,海軍力量也很薄弱的基礎上,中國相對日本還是有優勢的,因此,他主張先發制人。
不過清朝當政者看不到這一點,他們也就不可能抓住這個機會。
十幾年之後,清軍和日軍同時進入北韓,袁世凱等人也提出過先發制人,但為時已晚。日本明治維新已經完成,日本的軍事力量得到了質的飛躍。而清軍卻還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北洋水師十年未新增過新軍艦。最終,在甲午戰爭中,清軍慘敗。
要想抓住時機,可以不斷試錯。比如國家改革時,找地方進行試點,要允許犯錯。這也是改革開放成功的一大因素。
總而言之,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後人需要汲取的教訓是去尋找社會發展的規律,更好的應對未來。
回覆列表
謝邀!可說晚期時代的清朝政府,是以囯土遼闊,物產豐富和世界各囯來比是盛世強國,於是就關閉囯門不與外界接觸往來,對於外界各囯的政治、經濟丶軍事等各領域發展變化什麼樣深為不知,也不去研究探測。只求花天酒地榮華富貴的腐敗享樂。在這期間朝庭大臣發現日本有侵略大清動機,於是上書朝庭但得不到朝庭對此重視。結果是日本以軍事實力之強不斷地進行侵略。這就證明腐敗的晚清朝庭不著重拿治國的發展為重中之重的重視,只追求享樂而導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