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太2
-
2 # 文心遠
如你所見,北約確實是在走向分裂。北約之所以會在北約的後臺老闆美國看似霸權鼎盛的時侯,出現分裂,原因自然是由於中國的崛起,給人類文明帶來的巨大影響,所呈現的道路指引和衝擊造成的。是和平道路和霸權道路相互幹架,最終影響的一個小小過程體現罷了。簡單的講,是和平讓霸權有點吃不消了,就導致了依附於霸權的那些什麼組織和聯盟,要以解體為終了。從歷史沿革上看,北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用現在的觀點講,應該是屬於落後產能之列。過去的冷戰對手蘇聯早就不存在了,北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現在看來,鐵幕在哪裡?依我看,其實當今世界最大的鐵幕就是美帝霸權主義。北約的存在之所以要成為歷史,是因為北約存在的最大意義,除了幫美國打倒了一個冷戰對手之外,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幫美國醃割了歐洲,基本上是醃割了自己。看看現在的歐洲各國,德英法之流,有哪一個還有昔日王霸的雄風?如此的賣身依附,結果又換來了什麼?無非是炮灰好使。本以為美歐價值一體,可以分享,不分彼此。哪知道黃毛兒美國優先,逮著誰都要拔毛。只喜歡歐元那點肥水。現在的歐洲,要政治沒政治,要軍事沒軍事,幹什麼都要看美國的臉色行事。用什麼去捍衛歐元那點最後的肥水?故而北約唯有以解體為重生,只有徹底打破對舊秩序的依附,才能重新找回自己。一切都是為了做更好的自己。其實即便是對美國,所謂的霸權,無非就是更好地禁錮自己。北約諸國更不可能向美國那樣重走霸權之路。北約的出路是迎著東方的旭日,去擁抱中華文明。北約的解體,自然順理成章。
-
3 # 見腫消世界
北約正在走向分裂,本人不太認同這個結論,但是北約的分歧會越來越多是其必然。
二,北約是抱團取暖的結果,而北約為首的是美國;美國逐步走向了以自我為中心,牽制北約其他成員國被動跟隨,事後多次證明,造成的嚴重後果美國承擔的少,其他國家承擔的多,或者是美國獲得了利益,其他成員國則是可有可無,所以牴觸情緒蔓延。
三,世界的矛盾更多依賴與政治解決而非訴諸武力,可是美國為了維持北約的存在,總是想方設法樹立靶子,人為製造戰爭條件,嚇唬、裹挾北約成員國,實際上是為了銷售美國的軍事裝備,為美國的軍工體系服務,比如當前的靶子俄羅斯,以經濟發展為主的俄國哪有禍害歐洲國家的心思或者動力,但是北約不斷東擴,不斷演習,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刺激俄羅斯奮起反擊,美國的目的就達到了,但是歐洲國家卻是遭了秧,“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招數,但美國卻是沒啥損失,反而賺得更多,比如原蘇聯國家加入北約之後要更換裝置,清一色的美式裝備,美國能不快樂嗎?提到國防開支,北約成員國想和平也比較難,有些成員國內心反感。
四,美國作為北約老大,北約還設有秘書長等機構,但是美國越來越喜歡自行其是,不商量,不通氣,造成成員國被動應對,這才有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謂的“北約腦死亡”。人云亦云的小國家也就算了,物件法國、德國這樣舉足輕重的國家被完全無視,其首腦機構也是形同虛設;能不動怒嗎?
五,北約充其量是一個軍事同盟組織,他和國家利益相比,孰輕孰重一目瞭然,所以就象土耳其,在國家利益面前,他們當然選擇國家利益,購買俄羅斯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是其具體體現。這樣的狀況不會就此消失而是還會出現,“道不同不相為謀”。
北約以後會變成一個鬆散的組織,一個軍事演習的俱樂部。
-
4 # bindong1
有個成語,叫土崩瓦解,中國的,
有個組織,正土崩瓦解,外國的,
外國的北約,與中國的智慧聯絡上了。
古人:對土崩瓦解做了非常精闢的分析,
閱者都心悅誠服,,
一般來說:土崩於下,瓦解於上;儘管北約土崩的事實並沒有甚囂塵上;瓦解的端倪卻屢見不鮮:
前有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北約已經腦死亡;歐洲的資深大政治家默克爾,趕忙過來補一刀:非也非也:北約仍然很重要,,腳的小坶指對人也很重要耶,,,默克爾實際上是不非馬克龍也!
西歐國家的政客,對民意非常感冒,之所以敢這麼說,說明民間的看法更露骨,
這就是:"土崩"
"土崩"+"瓦解",形象好恐怖哦……,
百年的大變局,就在眼下,
北約名存實亡,是壞事情麼?!
-
5 # 口水雜談
國防大學教授葛立德認為,北約成員數量擴充以後,內部矛盾越來越多。當前,北約一方面要應對俄羅斯的東山再起,另一方面又要騰出手來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北約作為一個大集體,開始面臨解體之憂。
對俄態度不一:北約分裂的外部催化劑
在對待俄羅斯的態度上,北約內部也意見不一。與歐洲北部的北約成員國將俄羅斯視為威脅不同,德國、法國始終保持與俄羅斯的密切接觸。3月22號,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透過電話討論烏克蘭進行憲法改革和在頓巴斯組織地方選舉的問題。而此前默克爾也曾緊急訪問俄羅斯,並多次與普京親密互動。不久前法國表示希望與俄羅斯重啟核安全峰會。普京還提議與法國共商在敘利亞的作戰計劃。此外,西班牙和義大利則更關切來自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極端勢力威脅,認為北約應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應對極端主義以及毒品、武器走私和偷渡上。
土耳其:北約分裂的內部引爆點
如果說俄羅斯是外部催化劑,土耳其則是北約分裂的內部爆點。去年11月24號,土耳其戰機擊落了一架在敘利亞北部對IS進行空襲的俄羅斯戰機。對於土耳其的舉動,英法等歐洲大國紛紛表達了對俄羅斯的同情,一些北約官員私下裡對土耳其擊落俄戰機提出質疑和抱怨。2003年,美國曾正式要求北約在土耳其部署“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和預警飛機,以幫助土耳其進行防衛。但由於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盧森堡堅決反對在外交手段窮盡之前,制訂軍事部署計劃,北約一直沒能達成一致,而這也引發了北約歷史上最深的“分裂”。
邵永靈觀點:北約的未來取決於美國的支援力度
軍事評論員邵永靈認為,只要中東地區還存在混亂,北約就有持續下去的必要。但從長期來看,北約認為歐洲國家在傳統威脅上面不會存在較大問題,因此這些國家對增加軍費的興趣不大。因為,北約未來的軍費增長將主要依賴美國。正因如此,美國如果為北約承擔過多軍費,反而會削弱自身實力,使美國民眾對北約的支援意願下降。
-
6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北約是一個軍事同盟,實質上也是一個政治與經濟的同盟。因此北約的存在,需要一些基礎:
1,軍事上共同的敵人。
2,意識形態上共同的敵人。
3,牢不可破的經濟關係。
4,值得信賴的主導者。
如今北約面臨的情況是:
1,軍事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顯得太弱,且不具有很強的攻擊意願。俄羅斯與很多北約成員關係還不錯,彼此互相需要。因此北約的存在,並不符合所有成員國的需要了。
2,如今是全球化時代,意識形態之爭已經過時了。
3,世界上原本只有美國這一個主要銷貨市場,美元也是佔絕對統治地位的世界貨幣。北約成員與美國,在經濟上的聯絡,極為緊密。
如今世界有三個主要銷貨市場了,即中國、美國、歐盟。自從歐元出現以來,美元的地位,下降不少。可以說美國對西方經濟的統領能力,大幅下降了。美國已經不能完全掌控盟國的經濟了。
4,美國已不再自信,對盟國做了不少背信棄義的缺德事,盟國不再對美國深信不疑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國主導北約的能力下降了很多,北約成員有了很多可能的選項了,不再過於依賴美國了。北約的確有走向解體的趨勢了。因此很多人有一種感覺,覺得北約正在走向解體。
-
7 # 培君走世界
如果說北約走向分裂,我認為欠準確。北約出現裂痕,這是不爭的事實。先有德法兩國正在策劃在歐盟範圍內建立“歐洲軍”,後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今年二戰勝利70週年會後對記者表示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雖然德國總統默克爾公開批評馬克龍的話“胡言亂語”,但馬克龍說的話何嘗不是默克爾的心裡話呢?馬克龍和默克爾心裡都明白如今的美國和美國領導的北約已經指靠不上,將來還要靠歐洲自己。
再有就是土耳其,雖為北約成員國,竟然不顧美國的多次威脅和制裁,購買俄羅斯S400導彈防禦系統。“北約”建立的初衷,就是對抗前蘇聯及其領導的“華約”,雖然華約已經“樹倒胡孫散”,可俄羅斯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土耳其使用俄羅斯的導彈系統,在美國看來等於北約陣營中的一個逃兵向俄羅斯亮起來“白旗”。
我以為“北約”分裂在短時間內沒有可能。因為美國的霸權還沒有徹底崩潰,餘威尚存。法德等歐洲國家有“另起爐灶”的想法,但還不敢明目張膽的和美國分道揚鑣。但是,長時間看北約的分裂是一定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首先是以法德為首的西歐國家會逐漸失去對北約存在的興趣,會致力於建立自己的軍隊,擺脫美國的控制。而另一方面,北約東擴還會繼續展開,烏克蘭、喬治亞等前蘇聯小國會陸續加入北約,北約的結構面臨重組。也就是西歐的一些國家想出去,東歐的一些國家想進來,大家重新排隊,北約的內部結構會發生很大的調整。
-
8 # 皓月千山
北約成立之初對抗華約的歷史使命可以說已經完結,現在最強大的敵人消失了,其凝聚力跟著下降是預料中的事。
之所以有這個問題,主要是近段時間來,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執意購買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因為這一系統的使用有可能洩露北約的敵我識別的技術或密碼,美國方面也以停售F35戰機作為迴應,這件事可以說是北約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內部衝突之一,但就憑此事就說北約正走向分裂顯然為時過早!
相反,未來的北約還有可能繼續擴大,假設現在沒有領土爭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甚至以色列,都有可能加入北約。
但是,北約不斷擴充套件,自然就會帶來凝聚力下降的問題,作為西方陣營的軍事組織,其內部的利益分歧也是巨大的,這從對待俄羅斯的不同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在北約內部,對待俄羅斯的態度呈現這麼一個規律,對俄羅斯的敵意隨著距俄羅斯的距離的遠近增減,靠近的國家對俄羅斯的敵意就深,這是由於歷史記憶造成的,前蘇聯的加盟國和衛星國之所以加入北約,就是對俄羅斯的警惕和恐懼。這使達成一個各方面都接受的行動綱領非常困難。
但是,軍事力量下滑之後,國際影響力也會下滑,曾經的世界強國英法德等也是不大甘心成為二流強國,什麼事都要美國領頭才能搞定,現在法德牽頭,也想在北約之外另有一支屬於歐洲的武裝力量。這可以視為歐洲大國對美國的某種不滿!但是自二戰之後,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已深,在現有的框架下根本不可能改動。
另一方面,美國同樣對歐洲的這些盟國不滿,現在美國財政赤字高企,軍費支出越來越高,可是盟友們答應的增加軍費的許諾,除了極端仇視俄羅斯的波蘭,其它盟國都沒有實現。這可以說就是當前北約內部的主要矛盾,離解體各幹各的那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完全是兩回事,這只是還需要一次徹底的討價還價就可以解決,可以預料,當俄羅斯或其它大國的軍事威脅繼續存在的前提下,北約不會走向分裂,還會繼續擴大。
-
9 # 新報道視點
北約很團結,沒有跡象顯示北約會徹底分裂,或者誰敢鬧分裂!
隨著蘇軍滅亡,北約老對手已經徹底換了模樣,而歐洲也正處於重要的歷史發展階段,未來歐洲安全到底靠誰,是靠自己那一盤散沙,還是依靠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國家。
雖然歐洲也有自己的防衛組織-歐安組織,但是這個組織不論是體量和歐洲強國的支援力度,遠遠不能和北約相提並論的,可以那就是一個警察性質部隊和,北約這種軍隊集團無法相提並論。美國參與和建立的北約主要目的遏制蘇軍大規模進攻,而隨著蘇軍沒有了,但歐洲各國兵力和軍事力量仍然無法滿足自己防務需求,這就令北約各國軍事力量處於更加薄弱的地位。
北約的任務也隨著冷戰結束改了很多,包括冷戰後的北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保持歐洲安全監理在一個統一的框架內,避免出現歐洲分裂,另一個是北約還在不間斷的擴大,包括東歐國家、波羅的海國家,而北約下一步還要擴大高加索,比如喬治亞,還有烏克蘭等國家。
雖然北約國家目前來看,主要的矛盾和是各國軍費、美軍駐軍、土耳其引進S-400防空導彈,到從客觀來看,這些對於北約歷史上看,真心不是事!甚至可以說這都是小問題,比如土耳其在10月8日要進攻敘利亞北部,打擊庫爾德武裝。美軍就全面撤離了,放土耳其進來。
顯然美國的意圖就是不願意破壞北約內部,雖然美國多次指責德國北約軍費拿少了,但也沒有踢出德國的意思,而北約的主要矛盾並不是很大,反之一些親美國家高度依賴美國,特別是東歐國家,波羅的海國家,是決不允許北約有任何的動亂。所以北約目前還算很團結,並且在霸主美國的領導下,沒有人隨便鬧分裂!
-
10 # 木春山談天下
北約這個組織,其實是早就應該走入歷史的產物,還能維持到今天,已經疲態盡顯。
從長遠看,確實會分裂。
不過這個分裂的嚴重程度是要打個問號的。木叔的基本觀點是——
不是說分裂了北約就沒了,或者說對北約帶來嚴重影響。
只要北約國家的目標沒變,意識形態沒變,北約就算分裂,也還會換一個模式“脫胎換骨”繼續用北約的過去方式來進行未來的挑戰應對。
所以,別以為北約分裂就萬事大吉。並不是如此。
也就是說,北約分裂不分裂,歐洲和美國也不可能徹底鬧掰。
以下可以詳細探討。
其實談到北約分裂,已經有過一次嚴重情況了。那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戴高樂時期的法國,退出了北約。要知道,60年代的時候,可要比如國際關係緊張多了。那時候法國的做法,在西方看來簡直是離經叛道。但結果如何?北約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每手到任何影響。
反而是法國後來覺得離不開北約,在幾十年後的薩科齊時代,法國又重新加入北約了。
原因就在於木叔剛才提到的,歐美的目標基本一致,意識形態也高度契合。這是他們成為盟友的基礎。也就是說,他們和別人的區別就在於以上兩點。如果以上兩點的分歧加大,他們才可能真正分道揚鑣,那樣的分裂是喜聞樂見的。
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兩點在歐美之間很難完全擴大分歧,頂多是細枝末節的不同,而不是主流的矛盾。
比如針對俄羅斯,歐洲和美國並沒有嚴重的利益分歧,只是在是嚴厲禁運還是在積極接觸上有手段的不同而已,但遏制該國的長遠計劃,始終是歐美共識。
所以,北約這個組織,在這個手段不同上會產生的一些吵嘴和爭執,導致北約出現分裂,是個必然。北約太累了,老對頭已經沒了幾十年了,北約還在掙扎,顯然有問題。
所以,這個模式也應該逐漸走入歷史了,被一個新的體制所取代。
只是這個分裂結果或者新體制,要是沒有新東西裝進來的話,還是舊瓶裝新酒。對國際局勢沒有本質上的影響。
回覆列表
如果尊重事實,那麼就得承認北約已經走向分裂。
首先是土耳其,土耳其雖然沒被開除出北約,美國還在拉攏它,但土耳其回不到從前,這是事實。不僅僅是因為S400問題,而是土耳其要恢復走一戰後的老路,也就是說,土耳其願意在歐美與俄羅斯之間搖擺,而不願意單靠一頭。土耳其的祖上奧斯曼是個大國,由於一戰時站錯了隊。所以,“色佛爾條約”剝奪了它的一切,經過抗爭,“洛桑條約”使它保持了現在這個樣子。二戰時,土耳其分外謹慎,軸心國,同盟國多次引誘,土耳其都沒動心,埃爾多安或許要繼承凱末爾當時的政策。
其次是法德兩國,法國從來不是北約組織的核心,它是北約內部的攪局者,它曾經退出北約,重新返回時也是三心二意。馬克龍在紀念一戰百年時公開提出要建立歐洲軍,希望把歐洲的防務握在歐洲人的手裡。這種想法雖然得到美華人的痛批,但馬克龍仍不為威權所動,在多種場合不斷推銷他的理念,使歐洲軍的想法有了一定的市場。來看看德國,德國最清楚北約明為防俄羅斯,實為怕德國重新崛起,一向對軍事行動不積極的德國,對歐洲軍大力支援。德國是歐盟領導,未來的歐洲軍可能就是德國麾下的軍隊。所以,歐洲的主體力量是要脫離北約的。
最後看美國和英國,美國是北約的龍頭老大,北約實際就是美國的。但美國現在開始把北約當作“提款機”了。美國要求北約國家漲軍費,2%到4%,漲軍費幹什麼?買美國的武器;“老歐洲”買飛機,“新歐洲”換裝,去俄式蘇式裝備。美國廢中導,是為了讓盟友買中程導彈;美國不讓土耳其買俄羅斯的S400,也是為了讓土耳其買它的“愛國者”。總之,都是錢,美國要把一切都變成錢,這種做法直接把北約的盟友關係推向了懸崖。英國向來唯美國馬首是瞻,但近來在很多事上也不太配合美國,英國正在多事之秋,它更再乎自己因脫歐是否國土分裂,而不是北約的分裂。
美英法德,各懷異志,北約還能撐下去嗎?在中東,美國搶佔敘利亞的油田。遭到了歐洲各國一致反對;美國廢除《伊核協議》也遭到了英法德等國家的反對;美國組織海灣護航聯盟,歐洲大國均不參加。北約軍事同盟國之間的關係已發生了質的變化,北約不分裂沒有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