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yfzs6690

      不是,在戰國問世,西漢編定,是中醫學奠基之作,提出經絡學說,望聞問切,針灸法等.只是經絡脈穴療法始於黃帝罷了,絕非黃帝所寫。  黃帝內經  【簡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醫學名著之一】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鉅著,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辨證思想。  【內容】  《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裡的一些深奧精闢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薰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名醫。  【價值貢獻】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併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髒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叢書分類】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共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說。  《素問》,在漢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稱得自其師秘藏的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充套件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注重整體觀念,既強調人體本身是一整體,又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生理、病理現象,指導診斷與治療;把陰陽的對立統一看成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人體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會生病,強調精神與社會因素對人體及疾病的影響及疾病的預防,反對迷信鬼神。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誌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該書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部分內容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亦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黃帝內經》的傳說】  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歧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面板,解剖肌肉,結紮。傳說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裡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裡多長時間。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裡,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麼要這樣做。死者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面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髮,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髮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裡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佈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化為灰燼。這也許是《黃帝外經》失傳,至今沒有找到的原因吧!  《漢書·藝文志》記載醫家經典十一家今僅存《黃帝內經》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傳的包括黃帝外經。從《漢書·藝文志》記載的“七經”來看,當時與《黃帝內經》並存的,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  【評價】  《黃帝內經》內容十分豐富,《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等等基本理論;《靈樞》則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等。二者之共同點均繫有關問題的理論論述,並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藥與技術。因此,它成為中國醫學發展的理論源藪,是歷代醫學家論述疾病與健康的理論依據,儘管醫學家學說各異而有爭論但鮮有背離之者,幾乎無不求之於《內經》而為立論之準繩。這就是現代人學習研究中醫,也必須首先攻讀《內經》的原故。因為,若不基本掌握《內經》之要旨,將對中醫學之各個臨床科疾病之認識、診斷、治療原則、選藥處方等等,無從理解和實施。  從文化角度看傳承《黃帝內經》的重要性  張其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授)  我想講三個問題,一個是《黃帝內經》的學術定位;一個是《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關係;另外再講一下《黃帝內經》的現實意義。  《黃帝內經》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剛才放的由廣州電視臺拍攝的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中,各位專家的說法很多:焦樹德先生說是一本養生的書;有人說是醫學著作;還有人提出來是一部人文學著作,因為它包羅永珍,裡面有醫學的、倫理學的、哲學的、天文學的、地理學的、心理學等等的內容。那麼究竟怎麼定位這本書呢?首先,它當然是一本包羅永珍的書。現在要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問題,我下一個不太恰當的定義,它可能是一部人文科學和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書,或者說它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學特色的醫學著作,它創造了一個以人文科學為特徵的醫學體系。這個體系與西醫是不同的,西醫是以自然科學為特徵的醫學體系。《黃帝內經》裡面講到了藏象、經絡,體現在哪些篇目呢?主要有《金匱真言論》、《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論》、《五臟別論》,還有《經絡論》、《皮部論》等等,這些是講中醫的生理的。《內經》還講到疾病的病因、病機、病證,如《風論》、《痺論》、《咳論》、《痿論》、《瘧論》、《厥論》等等。講診斷治療的篇目也有很多,如《素問》裡就有《脈要精微論》、《三部九候論》、《診要經終論》、《刺熱論》、《刺齊論》、《刺禁論》等等。因此它無疑是一部醫學著作,是中國傳統生命科學的著作。  為什麼說它又是一部人文科學的著作呢? 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 黃帝內經》是人文的,而不是純自然的。它是以人為核心,講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質。它具有一種強烈的人文關懷,具有人文性。  第二, 《黃帝內經》講人的生命都是有差異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說,它強調的是“辨證論治”,注重人的特異性、特殊性。它還非常強調人的體質,如《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所指。實際上,人還不止二十五種體質,還可以再擴充套件。《黃帝內經》就強調人的個體性,或者叫特殊性。  第三, 《黃帝內經》講人的生命是整體的,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不能分割,人自身各髒象之間也是不能分割的。比如說《生氣通天論》、《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等等篇章,都是強調人與天的不可分割性,整體性。  第四,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可以給它定性的。但是人的生命不是透過現在試驗室裡面試驗分析的,不是可以用數學描述的,不是定量的。這可以稱為直觀性或模糊性。  第五, 《黃帝內經》認為人是生動的、鮮活的,不是冰冷的。也就是說,它不太重視屍體解剖。《黃帝內經》以前是講解剖的,雷公學派就強調解剖。比如在《靈樞?經水篇》就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後來《黃帝內經》卻不講解剖了,這是一個轉變。這一點可稱為動態性。  所以《黃帝內經》所建構的這門中醫科學,是一種具有人文科學色彩的醫學體系。人文科學不是社會科學,也不是自然科學。它具有主體性、獨特性、個體性。《黃帝內經》以先秦人文哲學為基礎,不僅將先秦人文哲學作為建構醫學體系的指導,同時還把哲學的概念範疇直接運用於醫學。我堅持認為只有明確了《黃帝內經》這種人文科學的醫學著作的學術定位,才可以認清中醫體系與西醫體系的差別,傳統中醫是以人文科學為基礎的醫學體系,現代西醫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醫學體系。  第二個問題,簡單地介紹一下《黃帝內經》的文化淵源。我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時間是在漢武帝以後,但不排除它的一些篇章是在戰國時期形成的,但最後出版的時間應該是在漢武帝以後。由此它必然受到漢武帝之前的先秦哲學思想的影響,諸子百家對《黃帝內經》都有影響,但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先看儒家,《周易》、《尚書》可以看成主要是儒家的著作(當然也有一些道家的思想)。《周易》裡面的“陰陽”哲學,《尚書》裡面的“五行”學說,還有《論語》裡講的“兩端”、“中和”、“和為貴”、《孟子》、《中庸》的“陰陽五行”構成論、“中庸”方法論,對《黃帝內經》都有直接的影響。現存《孟子》、《中庸》裡面雖然沒有“陰陽五行”的記載,但是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行篇》,學者經研究認為就是思孟學派的著作,思孟學派的五行是:仁義禮智聖(信)。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也可以看成是儒家。儒家思孟學派、鄒衍陰陽五行派的“陰陽五行”學說對《內經》理論體系的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家對《黃帝內經》的影響就更大了。比如王冰編的《黃帝內經》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非常強調上古真人,這是道家的一種理想人格。還有為什麼《黃帝內經》託名“黃帝”?這可能是受西漢初年黃老學派的影響。黃老也屬於道家。《內經》重“道”,講“陰陽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醫之道”、“養生之道”、“養長之道”,這是受到《老子》萬物源於“道”思想的影響。此外老子、莊子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聚氣養氣”、“求生之厚,長生久視”等思想,更是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的養生、預防、醫療等博大體系的形成。  先秦的儒家、道家對《黃帝內經》的這種影響可以用來解釋《黃帝內經》以前為什麼講解剖、講物質實體、講形態學,而到《黃帝內經》反而不講了呢?這不能不是受到文化的作用、哲學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作用。  最後一個問題,講一下《黃帝內經》的文化地位與現實意義。  從文化意義上來說,中國傳統文化說有儒家、道家,這個中間差一個醫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陰陽角度來看,儒家是崇陽抑陰,道家是崇陰抑陽,醫家是既崇陰又崇陽,既不抑陰也不抑陽。《易傳》說:“一陰一陽之為道”,《黃帝內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強調了陰陽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陰偏陽,那就是病態,中醫的目的就是調整陰陽,達到“平”“和”的狀態,到了“和”的狀態,病就治好了。醫家是陰陽的和合派,可以看成是《周易》陰陽和合思想的最完美的繼承者,它對中國歷史上的君主治理國家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歷史上的開明的君王都強調陰陽的和合。以至後來清朝的皇宮--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其取名就是出自《周易》的《乾卦?彖傳》“保和太和,乃利貞” 。“和”是一種調和的狀態,“和”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價值趨向。  《黃帝內經》在醫學上的意義就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有別於西醫的醫療思想、醫療方法,即非對抗性治療的思想,和合的思想,以調和為主的治療方法。《黃帝內經》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建立了另外一種科學形態。科學也應該是多元的,科學絕對不僅僅是17世紀牛頓力學以後的現代科學這種形態。現代科學有三個特徵:一是邏輯推理,二是數學描述,三是實驗驗證。它有一個物質實體和形態。而《黃帝內經》提供了以整體論、模型論、過程論等等為特徵的科學形態。它具有人文科學的性質,強調個體性、特殊性,它不提供一種公理。西方科學是唯物論的,是建立在物的層面上的。陸廣莘教授剛才提到了“唯實論”,陳立夫先生提出“唯生論”。實際上中國的哲學不能用西方哲學唯物、唯心的模子來套用,中國哲學是物心合一的,是生生不息的,不是物的哲學,而是人的哲學,是生命哲學。中醫就是以這麼一種哲學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在這麼一種哲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當然不可能等同於西方在唯物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長期的實踐證明,中醫學這種科學形態對解決人的生命問題是有用的、有效的。  《黃帝內經》所建立起來的中醫學在現代社會如何發展?這的確是一個戰略問題,是一個關係到中醫學生死存亡的問題。面臨現代化的挑戰,現在提出了“中醫現代化”的口號,我並不反對中醫的現代化,問題的關鍵是怎樣現代化?現在絕大多數人認為中醫現代化就是要中醫現代科學化,這是本人不敢苟同的。我曾經在1999年發表了一篇《中醫現代化悖論》的文章,我想說明的是這樣一個悖論:中醫能夠實現不改變自己非現代科學特色的現代科學化嗎?毫無疑問中醫不是現代科學的,其理論內涵、思維方式、學科特色都不同於現代自然科學,所以中醫的現代科學化就必然要把中醫的理論內涵、思維方式,把中醫的特色都拋棄掉,試想這種“現代科學化”的結果,中醫還存在嗎?因此我給出了一個等式:中醫現代科學化=中醫西醫化=中醫毀滅化。因為在目前的醫學領域,代表現代科學的學科就是現代西醫,所謂中醫現代科學化實際上就是中醫的西醫化。這在我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西醫已經按照現代科學的模式在飛速發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只需要拿來為我所用,而不必要把自己變成他的樣子。  再看目前的中醫現代研究,很多人都是努力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尋找或證明在中醫理論中、在《黃帝內經》裡有很多觀點和西醫是一致的、相同的,以說明西醫有的內容,我們中醫也有,由此證明我們中醫是科學的。這種研究的結果導致了西醫的譏笑,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中醫裡那些和西醫相同的內容,是西醫裡最粗淺的東西,如一些解剖常識等。如果從這方面去比較,就是用我們的短處比人家的長處,這是沒有意義的。解剖可以說是最初級的,《黃帝內經》以前中國是講解剖的,而到《黃帝內經》卻不講解剖了,可能這正是《內經》的偉大之處,因為它不是從物質層面,而是從資訊層面來看待人的生命;不是用對抗性手段,而是用調節、調和的手段來處理生命問題。我認為中醫應該對自己有信心,而且一定要以實踐為評價標準,而不是以符合不符合現代科學為評價標準,要唯實,檢驗中醫是否科學的標準不是西醫,也不是現代科學,而是實踐,只要有效、有用就是科學的。這次抗擊SARS過程中,中醫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它的科學性。  總之,《黃帝內經》作為中醫藥文化的源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應做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傳承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最火文案短句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