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麟州捉鬼

    江湖好漢把臉面看的比性命重要,搶了他的獅子馬,如同當眾煽了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晁蓋本身也是順毛驢性格,幾句好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哪裡考慮到利害?

  • 2 # 柳生飄雪

    段景柱上梁山時說的很清楚,他盜的那匹寶馬是準備獻給宋江的,根本沒晁蓋什麼事,其實,這也不能怪段景柱不會說話,因為在江湖上,宋江的名聲確實遠大於晁蓋,尤其是在山東,河北一帶,很多江湖人士都不知道有晁蓋這麼一個人。

    正因為如此,身為寨主的晁蓋感覺很難受,眼看自己逐漸被架空,其實這時候晁蓋可以讓位給宋江的,因為宋江的領導能力確實比晁蓋強的多,不要說什麼晁蓋反對招安,這時候,梁山發展還沒有走上正軌,根本就沒有時間考慮招安的事,是晁蓋捨不得寨主的寶座。

    因此,晁蓋想借攻打曾頭市,樹立自己的威望,鞏固自己的寨主位置,至於什麼馬不馬的,根本就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 3 # 周郎顧天下覆

    古人說“無利不起早”,做為一幫嘯聚山林的亡命之徒更是如此。這幫人以義為立身之本,兄弟有難自當兩肋插刀,不會坐視不管。雖然聚眾起義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人只認義氣,只認自己的大哥。晁蓋主動攻打曾頭市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一匹馬,這裡面有很多的故事。

    其一,晁蓋攻打曾頭市是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報仇,挽回山寨的顏面。曾頭市的教頭史文恭打傷了赤發鬼劉唐,還搶走了金毛犬段景住送給宋江的“照夜玉獅子馬”。在宋江打探具體情況過後才發現,這曾頭市有個曾家莊,曾家莊有個曾長者和他五個兒子以及兩個教頭領著曾頭市五六千人馬發誓與梁山勢不兩立。他們在曾頭市做上五十多輛陷車,一定要捉盡梁山頭領送上朝廷。他們還編上幾句話,教市上小兒唱:“搖動鐵環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晃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這讓梁山的英雄怎麼嚥下這口氣,晁蓋能不想著出口惡氣。

    其二、攻打曾頭市不僅能解氣,還能給山寨帶來些收入。要知道,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不是幹別的什麼事,他們的專業特長就是打劫。不打劫就沒有收入,一夥人吃什麼。曾頭市上有三千多戶人家,這可是一筆大買賣,平時還真沒有什麼藉口主動出擊,這次可是一個好機會。

    其三、鞏固自己在山寨的地位,自從宋江上梁山之後自己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了。後上山寨的很多人就是衝著宋江去的,他們也只認宋江。松江上山後也經常領著他的弟兄們一起下山“做事情”,感情也越來越深。相反,晁蓋漸漸地有種被架空的感覺,就連自己的鐵桿兄弟吳用也和宋江打得火熱。從晁蓋攻打曾頭市帶的二十個頭領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水滸傳》裡說晁蓋這次出征帶了20員頭領: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白勝。這些人不是山上元老就是自己親信、亦或者新上山的降將,總之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不屬於宋江一派。做為梁山山寨名義上的老大,晁蓋應該感覺到了自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有些動搖了,所以想做些什麼。

    無論是為了什麼,最後都逃不過“利益”二字。

  • 4 # 牡丹梅花鑫森淼

    除了那匹照夜玉獅子馬,還有幾句小孩子唱的童謠“搖動鐵寰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堅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

    晁蓋聽了大怒,沒人勸得動,點起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從這裡看出,晁蓋攻打曾頭市,非常倉促,可以說很衝動,聽了幾句難聽的話,立馬就坐不住了。

    諸葛亮為了逼司馬懿出戰,難聽的話說盡了,還把女人的衣服扔給司馬懿,司馬懿就像沒聽到,就是不應戰。

    如果晁蓋有這樣的胸襟,就算出戰,也該好好謀劃一下才是,吳用、公孫勝兩個選一個跟隨也好。可是,晁蓋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去。這種作風說明他還停留在草莽英雄的水平上,但不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將帥的風貌。

    出發時,他不聽任何人的意見,作戰時,還是不聽任何人的意見,這就是一意孤行,剛愎自用。和尚帶路,他一點都不懷疑,即便林沖提醒,他也不在意,他只管帶人黑夜裡往前衝,這裡可是曾家的家門口。他對曾家裡面的情況一點都不瞭解,就只管衝,說明他盲目冒進,說明他不懂兵法。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要他稍微有點兵法知識,就會先派人打探情況,再拿出方案,這才是一個頭領該有的樣子,這麼氣沖沖的,什麼情況都不知道,中了箭,搞得讀者疑神疑鬼懷疑宋江害他,簡直就是害人害己,五千人死了一大半,究竟這裡的意義何在呢?一匹馬、幾句難聽的話跟他自己的命和兩千多人的命相比,孰輕孰重呢?

    從後面宋江攻打曾頭市來看,石勇,楊林說曾頭市史文恭口出大言:“要與梁山泊勢不兩立”,史文恭是曾頭市出謀劃策之人,出主意在曾頭市南北兩邊各挖了十多個大坑,上面虛浮土蓋,專等梁山好漢到來。

    如果宋江等人和晁蓋一樣只管衝,那宋江等人可能死得比晁蓋還要慘。但宋江先後派出戴宗、時遷兩人分別打探情況,把曾頭市的部署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宋江等人不會中計,再大的坑,也能繞開,最終打敗曾頭市。

    打探情況,摸清底細,宋江和晁蓋的最顯而易見的區別就在這裡分高低。

    從童謠、晁蓋和曾頭市對陣時史文恭彎弓插箭、史文恭口出狂言、挖坑等一系列的描述,可以判斷:晁蓋中箭時突然撞出來的一彪軍馬就是史文恭的埋伏、計謀,那個箭就是史文恭射的,他之所以要在箭上刻名字,下毒,就是為了一舉拿下晁蓋,到朝廷邀功請賞。

  • 5 # 青衫素人

    晁蓋怒打曾頭市,而且在這場地方黑幫之間的戰鬥中,梁山的大boss晁蓋卻離奇命喪曾頭市,這段故事情節堪稱全書疑點最多的幾個故事情節之一。

    晁蓋主動提出攻打曾頭市,難道真的只事因為曾頭市搶了段景住送給宋江的照夜玉獅子馬嗎?

    首先,筆者在讀這段原著的時候,發現了很多的疑點:

    第一,段景住想入夥梁山,按理來說,他的拜山之禮本應獻給一把手晁蓋,但他卻點名道姓是獻給二把手宋江的。

    第二,段景住初見宋江時,已經說了一遍這匹馬本來就是獻給宋江的馬,這時候晁蓋是並不在宋江身邊的,因為晁蓋並沒有參與收復芒碭山,但蹊蹺就在段景住上了山之後,又開始說“這匹馬是送給宋江的獻禮”。這段邏輯真的非常蹊蹺。

    第三,打探情報本身應該讓機警、八面玲瓏之人去,時遷、白勝,哪怕石秀都可以,但偏偏是宋江派戴宗去的。如果是因為戴宗腳力快,而選派他去刺探軍情倒也說得過去,但問題就出在當時的梁山和曾頭市並未撕破臉皮,也就是說雙方都不急於開戰,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派更加適合刺探軍情的時遷和白勝不是更加適合麼?而且戴宗本身就與宋江交情匪淺,所以他回來對晁蓋以及眾頭領是這麼說的:“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而且從後來曾頭市的一系列言行來看,似乎他們也不知道領兵前來對戰的是晁蓋,無論是曾家兄弟還是史文恭、蘇定、還是哪兩個假僧人,從頭到尾都沒提過晁蓋、宋江、吳用三個人的人名。只是說“反國草賊,解上東京”。

    第四,戴宗說完這些話,宋江和吳用、以及眾頭領都沒說話,晁蓋卻第一個被激怒,他點兵就要去打曾頭市。

    第五。一直以晁蓋智囊身份陪伴左右的吳用卻一言不發,甚至在晁蓋出征這個節骨眼,他居然沒有隨軍前行,一直到晁蓋都點完兵出征了,吳用才說軍旗腰折是不祥。

    從頭至尾彷彿都有一種無形力量去促使晁蓋去打曾頭市,而且種種跡象表明,晁蓋此去,絕對凶多吉少。

    第六,曾頭市兵馬五七千,更兼史文恭、蘇定這般英勇,難道不應該經過周密的籌劃再採取軍事行動麼?事實證明晁蓋攻打曾頭市時,不光吳用沒有隨軍參謀,甚至連一個像樣的戰略部署都沒有,這很不符合吳用的風格,而且和很不符合邏輯。對比後來宋江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吳用的戰略部署,簡直是天上地下。

    第七,以史文恭的能力無論如何都犯不著放冷箭,甚至是毒箭去殺晁蓋。他更犯不著在毒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這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的事情。而且從原著描寫來看,隻字未提史文恭,所以說晁蓋中箭的現場,史文恭在不在都不一定。晁蓋一直到臨死,史文恭都沒說是自己殺的晁蓋,晁蓋從頭到尾也沒有一口咬定就是史文恭殺的自己,只是說“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顯然晁蓋對於是誰殺的自己是持非常謹慎態度的。

    那麼晁蓋的這句遺言到了宋江嘴裡,就完全給史文恭定了罪,他轉個身對眾頭領是這麼說的:宋江道:“晁天王臨死時囑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誓箭在彼,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讎,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其次,晁蓋和宋江本身就貌合神離、摩擦不斷。

    比如晁蓋為了答謝宋江,居然派劉唐去送錢財答謝,口說無憑,甚至還寫信。

    後面發生的事也確實讓宋江成功下水。

    劉唐本身面部特徵非常明顯,赤發鬼,做事也很莽撞,自己本來就跟鄆城縣的步兵都頭雷橫交過手,這樣的一個人在鄆城縣的軍警系統絕對是頭號通緝犯,而且這樣的人居然在鄆城縣縣衙對面的茶館等宋江,也就是說他在朱仝、雷橫兩個都頭眼皮子底下等宋江。一但劉唐被抓,那麼這封信絕對會落入官府手裡,後果可想而知。

    口說無憑,立字為證。這封信雖然沒有被官府繳獲,但居然被宋江的外宅閻婆惜發現了。

    而且宋江被拖下水之後,他也知道是誰坑的自己,他寧可去柴進那裡,也不願意去梁山,甚至他在上梁山前,往梁山輸送了很多親信,比如花榮和秦明,這就已經非常能說明問題了,所以作者在寫這段時寫的十分巧妙。

    宋江上山後,兩個人貌合神離,分歧不斷。

    宋江提招安,晁蓋就反對招安。

    晁蓋想殺楊雄和石秀,宋江直接就反對殺楊雄和石秀,等同於救了楊雄和石秀。

    這關係就很微妙了。

    最後,宋江在一系列戰事中,威名遠揚,外人只知及時雨,不知晁保正。

    至少在段景住這個外人眼中,梁山只知宋公明而不知晁保正。

    再加上宋江在一系列對外戰事中,收復了一大堆好漢,這就導致梁山多數人都以宋江馬首是瞻。

    所以晁蓋表面上是為了梁山的面子去打曾頭市,實際上難道不是為了領導權、為了給自己立威而發動戰爭麼?

  • 6 # 有雪片片57321

    宋江三打祝家莊是一隻雞惹的禍,晁蓋攻打曾頭市又是為了一匹馬,小小物件何至於勞師動眾,大起干戈?都是藉口而已,宋江三打祝家莊有三個原因:一.宋江初到梁山,根基不穩,只怕不能服眾,所以急於立功以壓服眾議;二.梁山也是在成立之初,江湖上威名不足,正好藉此一戰給朝廷一個下馬威;三.梁山是靠打家劫舍起家的,物資上除了殺燒搶掠沒有其它來源,祝家莊物阜民豐,正好可以用來充足倉廩。有此三樣好處,那鼓上蚤時遷順手牽羊偷來的一隻報曉雞便成了這場戰役的敲門磚,光榮地上了史冊。

    那麼回過頭來再說晁蓋攻打曾頭市涉及的那匹馬,名為照夜玉獅子,本來是劉唐搶來孝敬晁蓋的,不想被曾頭市的人搶去,還霸道無理地打傷了劉唐,那劉唐可是最初追隨晁蓋上山落草的元老級兄弟,所以晁蓋一聽此事,火冒三丈,大發雷霆,即刻就要點兵去蕩平曾頭市,搶回照夜玉獅子馬,為劉唐報仇,那麼問題出現了,晁蓋真的是為了一匹馬和劉唐要去衝鋒陷陣嗎?真的不是。

    水泊梁山剛剛因為一隻雞的問題平了那實力雄厚的祝家莊,此時是梁山為了在江湖上站腳立威,道義上還說得過去,現在又為了一匹馬,再起戰端,似乎,顯得梁山無事生非,小題大做,有點亂髮淫威的感覺,而且剛打下了祝家莊,兵馬都還沒有好好休養生息,正是人心思定的時候,實在不適合打這一仗。可那晁蓋任憑誰來勸阻,只是不聽,那他為什麼這樣執著?不是為了報仇,也不是為了照夜玉獅子,晁蓋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名為報仇,實則是因為他那個好兄弟宋公明,為什麼這樣說呢?

    自從宋江上山,勢力一天天膨脹,漸漸有飛星趕月的態勢,晁蓋真的感覺到了威脅,所以他如果再不去建功立業,只怕這山寨之主的位置要坐不穩了,因為事實上,宋江確實方方面面都勝過晁蓋,只不過晁蓋佔了先入為主的優勢,那麼宋江有哪些方面強過晁蓋呢?

    一.人心

    說到人心,其實晁蓋也不差,江湖上聞名遐邇的托塔天王,義氣昭著,否則也不可能有力量聚攬群雄一起去義劫生辰綱,可是遇到宋江他就不靈了,為什麼?難道宋江比他義氣更甚嗎?不是,直覺上宋江沒有晁蓋義氣,晁蓋對於義氣來得更直,更憨,更實在,但是有一點他不如宋江,宋江除了仗義疏財之外,更加懂得收服人心的外交手段,只這一點,就能落下他十萬八千里了,比如楊雄石秀來投,晁蓋死死盯住時遷偷雞的事情,認為壞了梁山名聲,不肯招納;宋江則高瞻遠矚,寬宏大量,偷雞事小,義氣事大,所以三打祝家莊,那楊雄三兄弟此後自然甘心任宋江驅馳。

    而且我們可以發現此時晁蓋這一黨只有林沖,阮氏兄弟,劉唐等初上梁山的幾個兄弟,其餘的如花榮,王英,李逵,二龍山的武松,魯智深,楊志,孫二孃等人都是投奔宋公明的大名而來,所以現在論人心所向,晁蓋已經明顯落於下風了。

    二.功績

    論功績,宋江上山就立了第一功,三打祝家莊,威風宇內,為梁山打響了名號,在江湖上奠定了根基,而晁蓋,空空如也。

    所以此時的晁蓋急需戰功來穩定他老大的位置,而且當時的宋江已經漏出要走招安路線的意思,這是晁蓋所不能容忍的,這也是晁蓋與宋江最大的不同,晁蓋的義氣止於兄弟,而宋江的義氣忠於國家,所以一個是道義,一個是忠義,晁蓋或者可以不在乎梁山的寨主之位,但是有了這個分歧點,他就不能讓步,這大概也是他臨死之前折箭為誓,指任下一個山寨之主的原因吧!

    所以,晁蓋才會抓住曾頭市搶馬的嫌隙,非打不可,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7 # 西府趙王爺

    打曾頭市,馬只是藉口!堂堂晁天王,豈會為小財而如此大動干戈?

    晁宋矛盾

    宋江落草後,原本已晁蓋為核心的水泊梁山,瞬間變成了宋江拉攏人心、施展手腕的平臺,三打祝家莊的勝利,更是顯示了宋江出色的指揮能力和領導能力,雖然宋江不是梁山之主,但宋江的威望顯然已經達到了比肩晁蓋的地步,大有功高震主之勢。

    漸漸的,宋江的手越伸越長,屢次以“哥哥是一寨之主,豈可輕動”為理由,阻止晁蓋下山征討,看似是為了晁蓋著想,實則是在阻止晁蓋立威,晁宋二人貌合神離。

    不臣之心

    梁山泊的勢力分佈並不均勻,死心塌地追隨晁蓋的英雄,只有曾經和晁蓋一同“智取生辰綱”的劉唐等人,另外以林沖為首的梁山元老們也可以算在晁蓋的勢力範圍內,但加起來一共才10人。

    而宋江上山之後,竟然有27位慕名而來的英雄加入梁山,心甘情願的成為宋江的勢力。

    晁蓋嘴上不說,但心裡卻不是滋味。

    宋江拿下祝家莊後,又收了孫立、李應、扈三娘、王英、四位英雄和十二位步兵頭領,宋江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晁蓋如坐針氈。

    宋江在梁山站穩腳跟後,大力推行“詔安政策”,這與晁蓋“反抗朝廷”的思想背道而馳,而梁山的大部分兄弟們都表示支援宋江,晁蓋對此一籌莫展。

    最令晁蓋氣氛的是,打敗祝家莊之後,宋江和吳用竟然私自決定梁山好漢們的封賞問題,晁蓋的權力徹底被架空,此時的晁蓋急需要打一場足以立威的戰爭,來找回自己失去的威信。

    殺人立威

    不知天高地厚的曾頭市兵馬教頭史文恭,出手打傷了水泊梁山的元老級人物赤發鬼劉唐,還劫走了“夜照玉獅子馬”史文恭的行為使晁蓋顏面掃地。

    劉唐是晁蓋的拜把子兄弟,這打狗還要看主人,史文恭明顯不把晁蓋放在眼裡,如果晁蓋坐視不理,豈不是受天下英雄恥笑?豈不是讓水泊梁山的招牌蒙羞?豈不是顯示了自己的無能?

    因此,曾頭市必須要打,而且不能“小打小鬧”,打就打個“驚天動地”,打出“梁山老大”的威風,讓梁山上的好漢們看一看,誰才是真正的梁山boss。

    激怒朝廷

    曾頭市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城鎮,掌管著曾頭市的“黑社會老大”曾弄是個金華人,曾弄手握雄兵,家資千萬,在宋朝官場上頗有人脈,是個手眼通天之人,因此,梁山攻打曾頭市就等於公開和朝廷叫板。

    “你宋黑子不是想舔朝廷的腳丫子嗎?我晁蓋偏不讓你如願!詔安?想都別想!”

    “死”有蹊蹺(猜想)

    眾所周知,晁蓋是中毒箭而死的,毒箭上刻著“史文恭”的名字,但奇怪的是《水滸傳》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能夠說明這支箭是史文恭射的證據。

    那麼問題來了,箭是誰射的呢 為什麼不偏不倚射在了晁蓋的身上? 為什麼其他人沒有中箭? 為什麼箭上有毒? 為什麼只有這支箭上刻著史文恭的名字? 會不會是栽贓嫁禍? 我認為,這隻箭是專門針對晁蓋而射的。

    試想一下,晁蓋死後誰獲利最大,宋江!

    既然是猜想,我們不妨猜的再深一點。 曾頭市和梁山井水不犯河水,為什麼要非要和梁山作對?

    為什麼曾家五虎無緣無故的說出“捉晁蓋,殺宋江”這句話?

    我認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宋江和吳用這對基友事先安排好的陰謀,宋江引誘晁蓋一步一步的走入圈套,等晁蓋一死,他就能左右梁山,成為第一把交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熹宗朱由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