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松下章子

    遊北京門頭溝戒臺古寺小記

    松下童子

    1小時前

    閱讀 42

    帶你去旅行

    2021年2月27日週六,在遊覽完定都閣風景區後,看時間尚早。決定順路到距離最近的一個景區一一一戒臺古寺去參觀一下。

    以前學校去西山植樹,到戒臺古寺來過一次。不過只是匆匆過客,沒留下任何印象。這次重新到訪就算故地重遊了。

    遊覽寺廟文化可不象逛公園,而且初春時節,仍然草木蕭疏,如果進寺廟遊覽不知道看什麼。既不是白來一趟。尤其是這樣著名的古寺更是如此。

    首先,我認為在進古寺之前一定要看一下寺廟的總體介紹。

    戒臺寺在購票之時會附帶一張遊覽圖,但對整個古寺總體介紹有些簡單了。還不如上山入口處,在牆上印製的舊版古寺介紹說明詳細。現把戒臺古寺的舊版介紹說明附錄如下:

    戒臺寺,又稱戒壇寺。位於北京西山的馬鞍山腰,距北京25公里。 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公元581年至600年),原名慧聚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第一段述說了戒臺寺的歷史。)

    遼代鹹雍年間(公元1065年至1450年),有法均和尚在此建壇,金、明清各代都有高僧來此傳戒,並重新修建寺院。明正統年(公元1436年至1450年)改名萬壽禪寺。因為過去經常在此開壇傳戒,故稱戒壇寺

    (第二段述說了戒臺寺的來歷。)

    戒壇寺與浙江杭州的昭慶寺福建泉州的開元寺並 成為“中國三大戒壇” ,而北京戒 臺寺的戒壇,其規模又居三大戒壇之首,故享有“神州第一罈”的美譽。

    (第三段述說了戒臺寺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讓遊客多了一個知識點,知道了中國三大戒壇的名稱和地點。)

    戒臺寺的主要建築坐西朝東,分南北兩條軸線。南軸線上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觀音殿等。北軸線有明王殿、羅漢殿、戒臺殿和大悲殿、此外有方丈院、南宮院、牡丹院、上院和下院等許多各具特色的院落。現寺內還儲存有遼代至民國期間的石碑、經幢、須彌山等寶貴文物。寺外有古香道、摩崖石刻等。

    (第四段詳細介紹了戒臺寺廟的佈局以及寺內現在保留的珍貴文物。而且特別提到了寺外有古香道和摩崖石刻等。可惜我沒找到。據說這兩處景點現在已開僻為單獨的遊覽區一一一戒臺寺郊野公園。就在戒臺寺後面。返家路經此園,見門口停了很多車。無論資訊是否準確。但這個景區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下。)

    戒臺寺以神州第一罈和奇松而聞名。

    古稱:“古樹倚晴峰, 磷老做虯龍,神州第一-壇, 律人海意禪。”現在著名的松樹有臥龍松、自在松、九龍松、抱塔松和活動松等十大名松,此外,還有二三百年樹齡的丁香、四季錦帶、牡丹、太平花等古木名花點綴其間。

    (第五段告訴遊客:你來戒臺寺遊覽寺廟重點應該看什麼。重點應該觀覽:天下第一罈和寺廟中的奇松古柏。並且給遊客指出了寺中有十大名松:龍松,鳳松,鳳尾松,臥龍松,九龍松,自在松,活動松,抱塔松,蓮花松,菊花松。我觀覽了八棵古松。蓮花松和菊花松或許是我錯過了,也可能未找到古松所處位置。我沒有見到,有點兒遺憾。

    至於寺院中的珍貴花木,我們來的時間尚早,未觀賞到。

    戒壇儲存很好。古松四季常青。也就是說戒臺寺重點觀賞的景緻,不受時間限制,一年四季皆可。

    除此之外,還有古井,石經幢,歷代石碑,尤其不可忽視的是年代最為久遠的金碑。遼塔。塔林正在修繕,我沒見到。)

    1997年, 戒臺寺依法恢復宗教活動,每逢陰曆初一、十五和各種佛教日,均舉辦佛事活動。現在的戒臺寺建有古建園林式大齋堂。

    (最後一段述說了戒臺寺法事活動的日期。)

    其次,我認為在進古寺之前一定要看一下導遊圖。知道你所在位置和各景觀的位置在哪裡,怎麼規劃遊覽路線,否則你會錯過景觀或走冤枉路。

    這一點戒臺寺作的很到位,即有導覽圖,又有景點位置圖。你可以按圖索驥。

    這就是位於寺廟入口處對面牆壁上的景點位置導遊圖,遊客千萬不能忽視。因為進入寺廟後,對古寺的每一個景觀,說明導覽圖上都有編碼數字。可以參照遊覽。否則的話,就真成了逛廟了!

    當然,進寺禮佛參拜者另當別論。

    看了戒臺寺的大概介紹並帶好導遊圖,規劃好參觀線路,就可以進寺廟遊覽了。

    戒臺古寺大門入口。大門是四柱三間的門庭式建築。

    大門門額之上有寺名牌匾,上書:萬壽戒臺禪寺。

    兩側門柱有門聯一幅。

    上聯:混沌初開,五朝秉敕無雙地。

    下聯:乾坤始奠,四海修禪第一罈。

    戒臺寺是國家四A級景區。門票價格四十五元。在購票時會給遊客一個寺廟遊覽介紹圖,六十歲以上老人憑證件免費入寺。

    當然疫情期間要掃碼登記,全程佩戴口罩。疫情期間古寺各殿堂及法事活動暫停開放和舉行。

    進入古寺大門是一個寬闊的平臺。

    在平臺不遠處,你能見到這棵古槐樹,古槐沒有說明。但從圍欄上拴系的祈福黃綢緞帶可以看出,這棵古槐也應屬於寺廟的老壽星了。

    古槐近景。

    我和古槐留個影。

    平臺遠處是一座鐘亭,上面懸掛一口明代古鐘,當然祈福敲鐘是要破費的。

    入口平臺處全景。

    古寺山門殿。疫情期間不開放。

    古寺鐘樓。說明牌沒有標明是現代重建。應該屬於清代建築。鼓樓則註明是現代重建。前面和後面的石碑都是清代碑刻。

    這是戒臺古寺十大名松之一:龍松。

    轉過山門殿就能見到這棵宏偉挺拔的古松。與鳳松並肩而立。

    這棵古松具有500- 600年樹齡,敦實雄壯,遍佈虯結,皮似龍鱗,宛若蒼龍翹首,具有一種陽剛之氣。其樹幹扭曲向南,與對面的鳳松形成了“龍鳳交頸”的美麗造形。

    當前而立的是龍松。它與鳳松交頸而立。龍,鳳松後面是天王殿,鼓樓及歷代碑刻。

    這是是戒臺古寺十大名松之一:鳳松。

    此松位於天王殿之前,轉過山門殿就能看到它。

    這棵古松具有500- 600年樹齡。古松線條順暢,挺拔俏麗,具有一種陰柔之美。其西南側枝條下垂,宛若鳳尾,樹頂似鳳頭,扭頸向北與對面的龍松構成了“龍風交頸”的美麗造形。其形態妙不可言。

    當前而立的是鳳松。它與身旁的龍松交頸並立。

    龍,鳳交頸並立,姿態妙不可言。

    這棵白皮古松在天王殿前面,山門殿的後面。古松主幹粗壯。技杈繁生,伸向藍天。但不知何故。古松沒有說明。也沒有命名。有勤學好問者請教駐寺僧侶。據說此松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幾乎與古寺年歲相當,是古寺先輩主持所栽。至於為什麼沒有命名,他也沒說清楚。不過在我遊覽古寺全程中,只見到二棵壯觀宏偉的白皮古松,另一棵就是位於戒臺之上的著名白皮古松一一一九龍松。是否還有類似的白皮古松,在其他修繕未開放寺院裡,我沒見到,不得而知。

    由於環境空間有限,無法把白皮古松拍全。有點可惜。人站在古松之下,顯得如此渺小!

    我和古寺老壽星,白皮古松合個影吧!

    這是戒臺古寺的天王殿。只可惜疫情期間,佛寺殿堂全部關閉,暫停一切佛事活動。

    這是戒臺寺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之一:大雄寶殿。

    在大雄寶殿正門上方有一塊橫匾,橫匾上書四個大字:“蓮界香林”。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筆。“蓮界"二字,表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看取蓮花靜,方知不染心”。形容心底純淨,好似蓮花境界。代表佛教的一種法戒。據說乾隆帝不滿六歲,就會熟練的背誦周敦頤的"愛蓮說"。深受他爺爺康熙皇帝的喜愛。

    “香林“二字,形容戒臺古寺香火旺盛。

    在大門兩側有對聯一幅。

    上聯:禪心似鏡留明月。

    下聯:松韻如篁振午風。

    松風水月,正是佛寺景觀之一。

    可惜疫情期間,大殿未開,未睹尊容。

    我身後是大雄寶殿門前的銅製焚香爐。

    戒臺古寺十大名松之一:風尾松。

    這棵古松在大雄寶殿前面,過道的北側。

    古松的形狀與龍,鳳松中的鳳松相似。所不同的之處是樹頂上沒有高挑的鳳頭。下垂的樹枝更加繁茂。線條更加流暢瀟酒。舒展自如。下垂枝條的尖端微微上翅,宛如長長的近乎拖地的美麗的鳳尾。讓每個遊人觀賞後,稱奇讚歎,大自然造就的美妙奇景!

    鳳尾松遠景照。能看到形似鳳尾的松枝近乎拖地。

    這是大雄寶殿右側的伽藍殿。

    登上這個高臺就能看到自在松和活動松。

    這是戒臺古寺十大名松之一:自在松。

    這棵古松據說有五,六百年的歷史。

    古松老幹舒緩,枝葉婆娑,鬱鬱蔥蔥。一年四季雖然飲露餐霜,歷經磨難,嘯風映月,立霜傲雪,但卻依然舒緩有致,儀態大方,怡然自得,逍遙安然。平淡之中更顯得雅韻出姿故稱此松為“自在松”。

    這裡戒臺古寺十大名松之一:活動松。

    這棵古松樹齡有500多年的歷史。

    古松形態宛如一把張開的傘蓋,整個樹冠全靠主幹支撐。古松橫生的細枝相互纏繞,倘若牽動一枝,全樹便隨之搖動,實為“牽一髮而動全身”,故稱此松為“活動松”。

    我記得潭柘寺也有一棵晃動松,就在寺院門口處。不知與此松是否有因緣。

    古寺活動松的巨大樹冠。宛如巨傘。遮天蔽日。

    我與自在松合影。一個人應該學習松樹的精神,傲霸雪,樂消遙。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這是戒臺古寺中軸線的主體建築一一一千佛閣。現在正修繕之中。

    戒臺寺千佛閣始建於遼威雍年間(1065-1075)。明嘉靖十五年(1550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一年大修。後因千佛閣年久失修,於1965年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落地保護性修繕。次年,文草開始,修建計劃無法實施。為了更好的落實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潭柘戒颱風景區管理處報請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批准,2003年7月29日復建戒臺寺千佛閣。

    落架重修至今已近十載,現在又開始進行保護性維修。樓閣四周已用欄板圍圈。加上疫情期間不開放,未睹尊容。

    戒臺古井,這是遊客最容易忽視的一個景觀。儘管有古井導向路標,但很多遊客還是把它錯過了。因為古井在西院的靠牆一側,很不顯眼。

    這口古井雖然表面已破舊不堪,但更加顯得此井古老而蒼桑。

    在古時候,戒臺寺泉水豐富,水質甘洌,因古寺香火旺盛,為了滿足廣大僧侶和香客用水的需求。古寺共開鑿水井72口,由於歷史的變遷,大部分水井已經乾涸並填埋,此井為當時遺留下來的一口古井,還有一口在大齋堂的北側。我沒找到。

    也就是說當年72口古井僅餘現在兩口古井。而且井水已乾涸。井臺已破舊。真的很可惜。物以稀為貴!

    正因為如此,餘下的這口古井才更具有觀賞價值

    這是戒臺古寺當中的道觀建築一一一九仙殿。殿堂門口有對聯:上聯:登高矚目開蓮界。下聯:下殿臨閣伴老君。疫情期間不開放。透過玻璃窗窺視了一下。殿臺之上供奉有濟世仙,體道仙等九位鶴髮童顏的仙人道長。不清楚多大歲數,都修道成仙了,肯定應該是軀體不滅,洪福齊天了。

    九仙殿兩側分別是財神廟和關帝廟。我對道教的東西不太感興趣。在這樣著名的佛門淨土,摻和些道教的事物,我個人總覺得有點兒彆扭。看古寺介紹,寺廟佈局可沒有道教九仙殿,財神廟之類的建築。簡介也沒說戒臺寺是釋,道合一的寺廟。估計是後人見縫插針按排的,以前或許是閒置的廟堂建築。

    這是戒臺寺十大古松之一:臥龍松。位於古寺戒壇平臺之上。

    這棵古松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松主幹蜿蜒橫生,鱗片斑斑。宛若一條剛降雲雨甘露而歸的蒼龍。古松主幹爬過石欄,舒適的府臥在一塊石碑上歇息。

    石碑上刻有:臥龍松。三個大字。

    石碑題字:“臥龍松”三個大字由清代恭親王奕忻親筆手書。

    也是古寺十大名松之中,唯一立碑題字的古松。只可惜顧此失彼,石碑題字沒拍到。

    我記得在觀看電視劇“走向共和”之中,有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李鴻章到戒臺寺,拜訪當時隱居於古寺的恭親王奕忻的情節。拍攝的外景地就是古寺戒壇。

    據說現在古寺中還保留有恭親王奕忻,隱居古寺時,曾使用過的傢俱。可惜展廳不開放,未見到。

    臥龍松正面圖。

    臥龍松樹冠近景照。

    這是戒臺寺十大古松之一:九龍松。

    千年古松也位於古寺戒壇平臺處。

    這棵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松。樹高18米多,胸徑2米有餘,遮蔭面積達500多平方米。此樹一干分9股,伸向藍天,樹幹上鱗甲斑駁,霜皮半脫,宛如九龍騰舞,狀欲飛天。極為壯觀!

    古松圍欄四周系滿了祈福的黃綢緞帶。

    古寺千年古松一一一九龍松遠眺。

    戒臺寺十大古松之一:抱塔松。

    千年古松也位於古寺戒壇平臺之上。

    這棵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松。那5米多長的主幹橫 空越過臺基邊沿上的矮牆,兩條粗大的枝杈扭轉著,盤繞在臺基下方遼代名僧法均 大師墓塔的兩側。現在此樹雖然僅存右側 的一根抱塔主枝,但仍不失古松抱塔的風韻。真乃千古奇觀!

    抱塔松側面圖。

    抱塔松側面圖。

    戒臺寺千古奇觀一一一獅虎象古柏。

    此古柏也位於古寺戒壇平臺處。

    古柏已有千年歷史,樹幹近一米的位置有個大樹疤,遠看像虎頭,近看是大象,樹疤的右下部分形似獅子頭,整個樹疤看似象一頭完整的雄獅,人們戲說獅,虎,象三種動物是在戒臺寺修行千年才得已上樹,今日才得此奇觀。

    這處景觀值得遊客仔細觀賞。我眼神不佳,只看到了一種動物一一一獅子。

    我在古寺戒壇平臺處留影,在我身後就是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詳細描述的三株千年古松一一一抱塔松,臥龍松,九龍松以及千年古柏一一一獅虎象柏。

    戒臺寺石經幢。位於戒壇平臺之上。

    此經幢立於遼代康元年間(公元1075年)。是為了紀念遼代名僧、戒壇建立者法均大師而立。為八 面石柱體,上刻尊勝陀尼經咒,是北京地區儲存最完 好,也是最古老的石經幢。

    很值得遊客仔細觀賞。

    抱塔松和石經幢。

    戒臺寺經幢式墓塔。位於戒壇平臺之上。

    這座經幢式墓塔,立於元代至正28年(公元1369年)。為八面石柱體,上面記述了元代至正年間戒臺寺住持月泉新公長老的生平。經幢上部分有8幅樂圖,樂伎手裡分別拿著笛、琵笆、琴、排箭等樂器,載歌載舞,形象生動,表明了古代戒臺寺與海外交往甚廣,是難得的石雕藝術珍品,可惜我對樂器比較生疏,仔細觀賞了石柱上的八幅樂圖。有的古樂器還是沒辯認出來。

    我想這應該是手拿笛子和古琴的樂伎手石雕。栩栩如生,歎為觀止。

    這是戒臺古寺中唯一的一塊用磚砌碑樓加以保護的石碑。也是古寺中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塊石碑一一一金碑。位於古寺的戒壇平臺之上。

    金碑也稱作傳戒大師的遺行之碑。碑文主要記述了遼末金初,燕京馬鞍山慧聚寺(今戒臺寺)。第三代主持傳戒大師的生平行為和事蹟。此碑建於金天德四年(公元1152年)故又稱金碑。距今有860多年的歷史。堪稱古寺碑刻之祖。

    磚砌碑樓已有開裂,應該加以維護了。這麼貴重的一塊石碑,應該建碑亭加以保護。

    在古寺戒壇一側,有遼代高僧法均大師的墓塔。即古寺景觀之一:遼代雙塔。古松所抱之塔就是遼代高僧法均大師的墓塔。

    遼代雙塔。都是遼代高僧的墓塔。

    這是古寺戒壇平臺。平臺影壁上寫有大大的“戒”字。平臺上有古松一棵,後面遠景是遼代雙塔。人說不能與寺廟中的古塔拍照。只好照一張遼塔遠景吧。

    在戒壇不遠處有一株千年古銀杏。樹幹粗壯,枝杈繁多,真乃老當益壯。

    古寺之中,有近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紀念碑以及朱自清石刻雕塑。栩栩栩如生,動人心絃。我就以紀念碑朱自清所寫“潭柘寺戒壇寺“散文片段結束我的拙文:

    戒壇在半山上,山門是向東的。一進去就覺得平曠,南面只有一道低矮的磚欄,下邊是一片平原,平原盡處才是山,與眾山遮蔽的潭柘氣象便不同。進二門,更覺得空闊疏明,仰看正殿前的平臺,彷彿汪洋千傾。這平臺東西很長,是戒壇最勝處。眼界最寬,教人想起"振衣千仞崗“的詩句。三株名松都在這裡。“臥龍松“與"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勢,身軀奇偉,鱗甲蒼然。有飛動之意。"九龍松"老幹槎丫,如張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當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迴流連,不是匆匆一覽所可領略。

    一一一節選朱自清《潭柘寺戒壇寺》。成文於一九三四年三月。

    真不愧是大家手筆!寥寥數語,讓人讀後豁然開朗,拍案稱奇!

    再見了,戒臺古寺!既然朱自清先生囑咐:“此地最宜低迴流連,不是匆匆一覽所可領略。”那我就抽時間,下次再來拜訪!

    帶你去旅行

    9.1萬篇內容 66.6萬人參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鄭芝龍可看作是關羽的化身嗎?位極人臣和異姓結拜是共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