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暢銷書會
-
2 # 單文鋒中國山水畫
康熙皇帝曾考察八阿哥,但他沒有把握住機會。
但是哪一次這個老八讓康熙失望了?就是國庫虧空一案。
當時國庫快沒錢了,虧空達1200萬輛白銀,這在康熙時是非常巨大的數字,而一直管理戶的就是八阿哥,可是老八不想得罪人,誰來借都給,導致如此局面。康熙說了,要在皇子中挑一個人選,追回國庫欠款,而當時太子在江南沒有回來,如果康熙想讓四阿哥接這個差,就會等老四回來問問,可在沒有老四的情況下,他說給老八聽,畢竟老八當時就管著戶部,接這個差是最合適不過。康熙皇帝想看看八阿哥有沒有擔當,能不能成大事。結果令皇帝失望,八阿哥辭去戶部職位,所以八阿哥在康熙皇帝的心中已經出局。
在康熙眼裡八阿哥只有皇位的野心,沒有大清的擔當。王位傳給他,怎麼能夠放心呢?
康熙是要為大清挑選一個強硬的新主,如果太子不接,只能另選其人。四阿哥出類拔萃,後來證明雍正皇帝是有作為的,擔當得起大清朝重任。
-
3 # 泠聽音樂
第一:沒有一個面慈心狠的母親為他鋪路。
第二:自己以為自己出色就可以得到一切,
沒想到在帝王家這條路都行不通。
-
4 # 一個喜歡思考的學者
八阿哥出身卑微,其母是辛者庫奴婢,沒有什麼外戚勢力,所以八阿哥要想上位,爭取更多支援,只能是廣結黨羽,而這恰恰犯了皇帝的大忌。
八阿哥在太子被廢除後,被群臣推舉為太子候選人,其實已經引起了康熙的警覺。
身為皇子結黨攬朋,威脅皇權,這是一點;其二,八阿哥出身卑微,他母親又沒有強大的孃家勢力,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朝臣支援他,還稱他為八賢王,肯定是私下許諾了不少好處。
一旦八阿哥當上太子,肯定會論功行賞,將來要是當了皇帝,就會濫用國帑來兌現自己的諾言,這於國家不利。
八阿哥要是當了皇帝,肯定會維護那些支援自己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對康熙時期的弊政進行改革。
同時,朝局還會被那些支援八阿哥的人控制,這是最大的隱患。
所以當康熙收到八阿哥送的死鷹後,會大罵八阿哥“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說出當時復立二阿哥為太子只是出於八阿哥結黨成勢,不得已復立二阿哥而平衡朝局的無奈,稱自己與八阿哥“父子之恩絕矣”,徹底斷絕了八阿哥的皇帝夢。
四阿哥的出身比八阿哥好,他母親是皇貴妃。
同時,四阿哥是一個“孤臣”,不怕得罪人,也不用結交權貴,深受康熙賞識。
一個改革家需要的就是不講人情、不怕得罪人的做派。
事實上,康熙沒有看錯四阿哥雍正。
在他在位期間,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三大政策。
攤丁入畝
取消人丁稅,以後田多的多交田稅,田少的少交田稅,無田的不交田稅。
少田無田的窮苦百姓減少了賦稅,多田的富人要多交稅,增加了國家稅收,但也得罪了田多的富人。
火耗歸公
百姓上繳賦稅的碎銀需要熔鍊稱整錠的官銀,這熔鍊過程肯定有損耗,損耗的部分要交稅,這就是火耗稅。
火耗稅是由官員隨意定的,除去上繳朝廷的部分,其餘進入官員腰包。
改革後,統一火耗,統一上繳,動了官員的乳酪,而百姓卻不用再受官員盤剝。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以前的官紳名下的田都是不納賦稅的,改革後跟普通百姓一樣要交稅,要要替國家服役。
這三項政策都是得罪人的政策,動了官紳的乳酪,所以雍正的名聲之所以那麼差都是給這些既得利益者搞臭的。
換了八阿哥肯定沒有這個魄力和實力去推行改革。
雍正改革效果是顯著的。
短短十幾年,把繼位之初虧空800萬兩的國庫變成盈餘6000萬兩,這巨大的反差足以說明問題。
-
5 # 耕耘一鳴
本人認為八阿哥失敗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分析:出生、勢力、康熙的態度
1.、在激烈的皇室權力爭鬥中擁有一個好的出身就等於在權利的起跑線上不比別人落後,擁有一個很好的資格去競爭巔峰權利。在清朝以前的某些朝代有些皇子一出生就被立為儲君,剛出生就已經贏得百分之九十的勝利了,重要性可見一斑。
一個好的出生除了自己的生母足夠強大以外,生母背後的外戚勢力也很重要,又一個強大的外戚勢力作後盾,就算皇帝有什麼想法為了政權的穩定,也要掂量掂量。
綜上所述出生對於一個想取得至高權力的皇子的重要性!然而八阿哥生母據瞭解身份低微,外戚就更很難指望上了,所以在競爭中在這方面形成了劣勢,然而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所以這點是重要因素但並不是關鍵因素!
2.、雖然出生不太好,但好在八阿哥人聰明好學,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儘量的去彌補,正所謂有自知之明,就能先人一步,正因這樣八阿哥在朝臣、諸皇子中逐漸落下了個“八賢王”的好名聲,要知道這個名聲對他有多麼的至關重要!
漸漸的八阿哥在朝臣中、皇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實力,大家稱他們為“八爺黨”!八阿哥在其黨內“樂善好施”、“善解人意”,冒似一團和氣,其實“八爺黨”並非外界看的那樣,八阿哥掌管戶部(財政部),各級別官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缺錢花了,怎麼辦呢,就找“樂善好施”八爺吧,就這樣堂堂國庫的錢被他給樂善好施了,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八爺黨,然而這種靠金錢買來的友誼不會長久也不會牢固。再就是康熙大帝突然封了絕對支援八阿哥做皇帝的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身份陡然上升,也絕對具備了爭取皇位的機會,這時十四阿哥瞬間轉變態度,由絕對支援八阿哥改為自己爭取當皇帝,脫離八爺黨並且與八爺黨成為政敵,
“八爺黨”看似強大,實則內部團結並不牢固,一旦受到利誘、打壓表現不出多牢固的政治勢力!
3.、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其高超政治洞察力,帝王之術定能看清那些自做聰明,沒有能力統領一個國家的人!
上面說到國庫被大臣、諸皇子借的已經很空虛了,此時戶部歸八阿哥掌管,出了這樣的事,康熙皇帝並沒有責怪八阿哥!而是此時國庫空虛,國家執行需要錢,沒有錢的國庫怎麼能行,康熙皇帝決定向那些借國庫的人討要借款,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吶,能借出國庫錢的都是掌握實權實力派人物,找他們要錢這是要樹敵啊,而且都是實權派!當年八阿哥拿這些錢結交了不少重臣,此時讓他找他們要錢他沒有去,該他去的他沒有去,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此人在性格上不夠勇敢,也可以理解為沒有帝王的魄力!
與十四阿哥之間的鬥爭多次以卑鄙的手段陷害十四阿哥,可以看出此人心術不正,是個小人,試想千古一帝怎麼會放心將大好的河山交到這樣的一個人手裡吶!
沒有了康熙皇帝這個關鍵因素的支援基本上沒有希望了
-
6 # 不當王爺好多年
八阿哥跌倒,誰也不怪,就是他爹康熙的緣故。
在中國古代數百位皇帝中,能夠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皇帝屈指可數,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和清聖祖康熙皇帝這六位皇帝,其文治武功足以彪炳天下,堪為古代帝王典範。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最早冊立的儲君,往往下場都不怎麼好,有的被廢,有的被幽禁,有的甚至悽慘死去。再擴大點講,他們的兒子下場都不太好。
康熙8歲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個小孩,其中兒子35個,活下來的24個(序齒的),女兒二十來個,活下來的不清楚。而且康熙的兒子們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時候出現了九子奪嫡的局面,令老頭兒大為頭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問題,許多人都覺得是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敗筆。
康熙這當皇帝一當就是六十一年,他也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基本上沒出什麼大亂子,所以有人把康熙歸為歷史上最好的皇帝。雖然這個最好皇帝稱號有一些爭議,但是康熙時期的大清朝的強盛,是毋庸置疑的。正因為他太強了,所以他的兒子就慘了。天家無親情,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什麼都是多餘的。尤其康熙是個控制慾狂強的人,任何人有威脅他權威的可能,那就自身難保啦!
康熙的這個第八個兒子,從小就受到康熙的疼愛,在十七歲的時候就成為了貝勒。八阿哥負責管理圖書館,並且還重建了東嶽廟。康熙對這個兒子的表現非常滿意。而八阿哥也非常有野心,當太子被廢掉之後,他覺得自己是有機會成為太子的,機會只要一出來,他絕對不會鬆手。八阿哥雖然非常符合做一個皇帝的資質,但是八阿哥還是有一些心急,為了讓康熙立自己為皇帝,他讓一個叫做張明德的道士,在康熙面前說好話,美言自己。並且說自己的卦象適合做皇帝,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康熙不但沒有被打動,而且八阿哥在康熙心目之中的位置還大大降低。
更要命的是,胤禩天資聰穎,才華優裕,待人寬和,廣結人緣。朝堂上下交口稱讚,稱之為“八賢王”,就連康熙的哥哥,裕親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薦他。康熙一廢太子後,命諸臣推舉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胤禩,說明其人心所向。胤禩是阿哥黨的首領人物,所謂阿哥黨,是針對太子黨所言。可以說,胤禩與他的集團,當年應該做過不少將太子推下位子的謀劃。阿哥黨中,有不少的朝廷重臣,也有胤禩的弟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禎。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強大的勢力集團。
然而胤禩集團太過於出風頭了,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康熙老頭連自己最心愛的兒子皇太子的權利過甚都會心有不滿,何況這個母親出身微賤的兒子。
二廢太子之後,群臣還是支援胤禩的。然而康熙對這個兒子打定主意是提防的,前次說他是少不更事,這次乾脆就說他是居心險惡了。約莫康熙五十三年時候,康熙的壽日,胤禩因為母親忌日的原因不能親自拜壽,派人送去兩隻將死之鷹。康熙大怒,立刻罵胤禩不忠不孝,連帶罵他為辛者庫賤婦所生,並且聲稱父子之恩斷絕。並停爵停俸。在我看來,以康熙的睿智,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事出蹊蹺,但是他非但不命人調查,而是借題發揮,說明他已經毫不顧惜父子之情了。可能皇八子在朝廷上下的好名聲對他來講的確是個不小的威脅,他害怕有朝一日被逼宮,所以一定要打消胤禩以及他的黨羽對儲位的幻想。
同年,胤禩感染了傷寒,幾近斃命。康熙當時在承德,只是批覆:勉力醫治。後因康熙要御駕回暢春園,路上會經過胤禩居住的園子,此時的胤禩已經人事不省,然而康熙依然要讓其他兒子將其移回京城。原因竟然是,不希望路過的時候碰到不好的事情,康熙是個講求迷信的帝王,他儘量遠離這些可能帶來晦氣的事情。至於兒子的死活,他並沒有放在心上。最搞笑的是,當皇九子胤禟堅決反對,說將死的人了,不應該挪動。康熙居然說,這可不是我逼你們要挪走他的,你們回頭不要怪到我頭上。
然而胤禩還是活了過來,像小強一樣頑強地活了下來。只是從此以後,他不再有希望繼承康熙的大業了。後來康熙老頭可能也覺得自己做得過了頭,下詔恢復了胤禩的爵位俸祿。但是,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貝勒而已。事實上,直到這個時候朝臣都還是支援胤禩的,大學士李光地(看過康熙王朝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出名的人物)在康熙五十六年,還曾經說過:“目下諸王,八王最賢”。
問題是,攤上這種爹,你越優秀,你威望越高,他必然越防你嫉你壓你。所以,八阿哥沒坐上皇位,就因為他爹。
-
7 # 陳小佳
作為歷史迷我是鐵桿八爺黨,八阿哥在九龍奪嫡中最後慘敗收場令人十分惋惜,但我認為這樣的結果也是必然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出生低微
八阿哥的生母是良妃,良妃出生辛者庫是清朝後宮中身份最低的后妃,雍正生母德妃出生也不高原先只是一個宮女,可好歹人家親爹也是一個小官,而良妃只是一個粗使丫頭,也因為這樣八阿哥一生下來康熙就把他交給大阿哥的生母惠妃撫養。康熙皇帝還是很看重嫡庶出生的,從他對唯一的嫡子皇太子胤礽的珍視程度可見一斑,所以出生低微是八阿哥最大的劣勢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隱痛,也正因為如此別的皇子都有母家庇佑而八阿哥自幼寄人籬下所以養成了溫潤如玉的性格,說到這裡還是挺心疼八阿哥的,父親是一國之君政務繁忙膝下兒女眾多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關注到老八,而母親由於出生低微在後宮根本說不上話,我想這樣的環境下八阿哥是敏感又自卑的,所以他對一眾兄弟都是客客氣氣,彬彬有禮的,這樣的性格也為他後來奪嫡爭取了更多的人緣。 二、黨羽眾多
八爺黨是九龍奪嫡中勢力最強的一支,上至皇親貴胄裕親王福全、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下至文武百官大學士阿靈阿、國舅佟國維全是他的堅定擁護者,八阿哥廣結善緣,為自己積聚了一批鐵桿粉絲,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八阿哥卻能讓這些兄弟擁戴自己必然有他的人格魅力,但他這樣太出風頭的做法犯了康熙的忌諱,槍打出頭鳥,八爺黨關係網複雜黨羽眾多引起了康熙的反感,在第一次廢太子後康熙讓眾臣推舉合適的太子人選,老八被眾人推舉為太子人選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康熙意識到他的兒子們為了儲位之爭鬥爭得多激烈,於是又匆匆復立胤礽為太子。我覺得這也是八爺黨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誰來做太子這個決定權在於康熙,八爺黨縱然聲勢浩大但得不到康熙的認可一切都是無用功,畢竟不是我們這會兒民主選舉,這點八阿哥真應該學學雍正韜光養晦。
三、子嗣不旺
身為儲君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前提得有後繼者阿,八阿哥有一妻兩妾卻只有一個兒子,古代就是普通大戶人家也是要多子多福的,更何況是皇家,憑這一點康熙也不會考慮八阿哥當太子。有人要說了八阿哥當時還年輕,說不定以後能多生幾個呢,八阿哥唯一的兒子弘旺出生時他已經27歲“高齡”了,在這個年紀老四已經兒子好幾個了(雖然有夭折了)。
四、妻子不賢
八阿哥的福晉郭絡羅氏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安親王一家在康熙朝也是顯赫至極的,八阿哥與安親王府結親也在無形中拔高了他的身價,第二代安親王瑪爾琿就是八爺黨的擁護者,郭絡羅氏自幼喪母從小在安親王府長大,被嶽樂視為掌上明珠,嬌慣寵溺不已,遂養成了潑辣強悍的性格。八阿哥懼內皇室中人人皆知,康熙更是當眾訓斥郭絡羅氏沒有修養、妒忌心強以致胤禩差點絕後,這樣的女人將來如何母儀天下,當萬民表率?不過我私下卻覺得八阿哥對郭絡羅氏是真愛,幾十年如一日專寵她一個,號稱清心寡慾不近女色的雍正當親王時妻妾也有五六人,如此看來八阿哥在一眾皇子中也算是清流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康熙根本沒考慮過讓老八當太子,至於雍正繼位是否合法至今還是個謎,不過我私以為這裡面還是存在諸多疑問的,比如為何康熙駕崩後雍正關閉宮門長達九日,我很不喜歡雍正,因為這個人薄情寡義對待兄弟子侄、臣功下屬一律刻薄寡恩,為人又剛愎自用,不過對於當時康熙留下來的爛攤子他也不失為一個好皇帝。
回覆列表
提到清史中著名的九龍奪嫡事件,不少人對奪權失敗的八阿哥胤禩懷有強烈的同情心,遺憾這位“溫潤君子”未能當上皇帝。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康熙在臨終時選擇了胤禩,而不是四阿哥胤禛,那麼清朝將會如何走向呢?
康熙在任時為體現寬仁氣量大,對下屬過於縱容,以至於康熙末年吏治敗壞,土地兼併愈演愈烈,百姓生活日益艱難,但官僚士大夫們卻過著高人一等的富貴生活。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下江南救災,秉持了一貫的冷麵作風,逼大鹽商捐款。上書房就有大臣評價說“這差使換了八阿哥他們,肯定不會這麼幹”,從中可見八阿哥胤禩為人深得臣心。
沒錯,是臣心,而不是民心。
胤禩飽讀史書,是個聰明的文化人,他知道得罪官僚士大夫階層是自找麻煩,老百姓雖然人多,不過都是螻蟻,他們的利益算什麼,千秋萬代後自己是書中讚歎的賢人就好,畢竟史書都是官僚士大夫寫的。
在奪嫡過程中,胤禩堅信能幫助他的必然是這些官僚階層。所以,他的奪嫡原則就是拉攏他們。胤禩自認為這個算盤打的精明,即使康熙有傳位給其他皇子的想法,只要自己能得到京城官場大多數人的支援,照樣能把對方拉下馬。
所以,當四阿哥胤禛得罪朝廷官員時,八阿哥胤禩基本上都是火上燒油,他樂見於胤禛得罪讀書人,因為這樣他就多了幾分勝算。但是這樣勝算是虛浮的,都說八阿哥胤禩是奪嫡的熱人選,說白了,他只是靠收買人心得到那些官僚的好感而已。
如果康熙真的傳位於八阿哥胤禩,胤禩斷然不會大刀闊斧修改弊政。胤禩一旦上位,依然會當一個“溫潤帝王”,繼續讓利於官僚階層,看到官僚士大夫侵害百姓利益時,胤禩絕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胤禛不同,他有心扭轉康熙末年的弊政,救民,必然要得罪官僚階層。從胤禛即位成為雍正帝后,就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從中就可以看出,胤禛一開始就註定要做”寡人“,不與官僚士大夫為伍,他將官僚們從百姓那裡奪去的利益,再還給百姓。
雍正毫不手軟的強迫自私自利的官僚們讓利於民,讓他們感到了肉痛和心跳,特別是攤丁入畝,嚴重損害了官僚階層的利益,他們不恨雍正才怪,於是他們要反抗,要開罵,手誅筆伐雍正是古往今來第一暴君,甚至捏造雍正得位不正的流言蜚語。
說雍正是暴君,終究到底只對官僚階層而言是暴君,對於廣大底層百姓來說,雍正則是個好皇帝。只有百姓安穩,鞏固了社會底層,才會出現清王朝巔峰盛世。
其實康熙晚年已意識到弊政的危害,但精力已然不夠,要穩住危機四伏的清朝江山,他不會選擇一味學自己寬仁,卻學不像的胤禩,而選擇雷厲風行的接班人是最適合的,於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四阿哥胤禛乘龍登頂。
胤禩本質不是壞人,但境界確實不高,他看到的只是太和殿的皇帝寶座,胤禛則放眼於清朝的江山穩固,心繫天下,一心要解百姓疾苦,這也是八阿哥胤禩最終功敗垂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