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任之
-
2 # 沒有跨不過溝
漢高主劉邦打下天下,經歷文景之治,為漢武帝縱橫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漢文帝可是使漢朝強盛的先驅者,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在他登基之路,卻步步驚心?
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是薄姬所生。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代地的叛亂後,就立七歲的劉恆為代王,都城在晉陽。然後他就一直默默無聞守護著大漢王朝的北部邊疆,直到十六年後,也就是公元前180年,政治強人呂后死後,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要迎立他入京為帝。
結果這個訊息最初把劉恆嚇壞了,他認為其中有詐,或許是想加害與他,這個真不是劉恆膽小怕事,如果按照常理來說無論如何皇位都不會傳承給劉恆?
一、劉邦去世後,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繼位,史稱漢惠帝,尊呂后為皇太后。從劉盈當皇帝開始,呂后先後掌權達十六年,“號令皆出太后”。
呂后掌權後就把毒手伸向了其他皇子。
劉邦共有八個兒子,直接被呂后害死的就有三個,先毒殺三子劉如意,又設計餓殺六子劉友,再迫使五子劉恢自殺。期間,長子劉肥僥倖逃過生死劫。
期間,又大封呂氏宗族弟子為王侯,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呂后死後,朱虛侯劉章、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立即行動起來,經過精心籌劃,他們外聯劉氏諸王,內奪兵權,迅速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經過一場腥風血雨的鬥爭,終於滅殺了呂氏集團。
強勢的呂氏被朝廷誅滅,按道理,就算是一定要從劉邦中的兒子選取繼承人,正常情況下也輪不到劉恆繼承皇位。當時劉邦的兒子還有兩個在世,一個是漢文帝劉恆,還有一個就是淮南王劉長。劉長是劉邦少子,劉邦還是非常喜歡他的,而且劉長封地距離長安比代地近的多,他又和朝廷中大臣非常熟悉,所以無論從繼承皇位的合法角度(劉邦的喜愛),還是繼承皇位的基礎上他都比劉恆有優勢的。
二、論功勞來說,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章,因為自己的妻子是呂祿的女兒,知道了呂氏的陰謀,就派人暗中告知他的兄長齊王劉襄,劉襄發兵討伐呂氏,劉章聯合大臣們奪得京城禁軍的統帥權,最終一舉剷除了呂氏的權力,漢朝的統治權又回到了劉氏宗室的手中。在這一過程中劉章和其兄長劉襄立下巨大的功勞。最重要的是劉襄還是劉邦的嫡長孫,又是齊國的國王,齊國是漢朝最大的諸侯國!
在《史記·呂太后本紀》裡有一些隱藏資訊:
呂祿、呂產欲發亂關中,內憚絳侯、硃虛等,外畏齊、楚兵,又恐灌嬰畔之,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猶豫未決。
《漢書·高後紀》也有類似記載:
具以灌嬰與齊、楚合從狀告產。
可以說明,齊國在誅呂中出了大力,理應優先,而朝廷直接跳過他們,選擇劉恆,怎麼能讓他不小心。
三、劉恆在朝廷中沒有任何根基,其母親又出身卑微、背後沒有家族的支援,對朝廷可以說兩眼抹黑,也是不信任朝臣。
在當時局勢複雜,劉恆進入都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原屬下宋昌為衛將軍,統轄京城和宮廷的衛戍部隊,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在宮中巡查警衛,保障他的安全。為絕後患,當晚,派人將劉弘及其四個兄弟殺死在住所內。
萬事妥當之後,劉恆下了第一道詔書,對誅滅諸呂的有功之臣才進行封賞。
最終劉恆順利繼承了皇位,在整個漢文帝統治時期推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朝局穩定、生產力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實力逐漸增強、百姓富裕,漢文帝和他兒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為後來漢武帝開疆拓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3 # 國史春秋
漢文帝的登基之路,算不上步步驚心,小心謹慎倒是有的,這也符合他為人性格。漢文帝的皇位來的很“突兀”,按理說很難輪到他當皇帝,所以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被餡餅砸中了。總之,運氣佔了一多半,好似一位收藏界的小白撿漏了一件商朝的青銅器,乍捧在手裡時,絕不相信是個價值連城的寶貝。
(劉恆劇照)
漢文帝自信不足、小心翼翼是有道理的。
一、當年,父親劉邦立嗣的時候,從沒有考慮過他這個兒子;二、惠帝劉盈去世後,劉恆已經是皇長子的身份,但呂后名義上先後立了兩位少帝(劉弘、劉恭),實際上她已經臨朝稱制,也沒有考慮過他的感受;三、在剷除諸呂的“光碟”行動中,他置身事外,隔岸觀火,寸功未立。所以綜合以上三點,讓劉恆不得不學會了“自知之明”的道理。
但是,有時候命運很神奇,不爭才是大爭,笑到最後者常常是那些“清心寡慾”的人。好比一幫漢子在瘋搶姑娘丟擲的繡球,結果卻意外的落在了一位過路的小相公懷裡。諸呂被滅後,意味著朝廷格局的再次洗牌,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周勃、陳平、灌嬰等為首的軍功集團在繞了一大圈後,將皇位繼承人選的目光落在了代王劉恆身上。
(周勃劇照)
為什麼是劉恆呢?
表面上的理由是,代王劉恆仁義寬厚,性格溫順,尊禮孝,並且是健在的皇長子,而率軍討呂的劉王劉襄、惠帝遺孤(尚有五子)、以及淮南王劉長(劉邦七子)則被排擠出局。因為劉襄有一位被稱作大惡人的舅父,劉長有一個很不善的外祖母,惠帝之子有附呂之嫌。這樣一樣,實際原因就明朗了,擁立劉恆的目的是軍功集團將來的地位不受排擠,利益能最大化。所以不難看出,軍功集團的私心是很重的,換言之,想把劉恆做為他們利益的代言人。
劉恆由局外人變為局內人,出於本能必會如履薄冰,因為無意中被捲入亂局之中,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還不得而知,萬一前方是一個軍功集團為消滅劉氏集團而設的陷阱呢!又不能排除他們篡奪劉氏江山的可能。所以劉恆接到入京登基的訊息後,又喜又憂,猶豫不決,除了召群臣商議外,甚至還卜了一卦。卜辭是:大橫庚庚,餘為天光,夏啟以光。意思是說,劉恆王上加王,為天王,能像夏啟一樣發揚光大祖上的基業。(漢文帝劇照)
要說古人,尤其是帝王,最相信兩件事情,一是卜卦,二是相面。劉恆在得到上天的“暗示”後,又經眾人一番鞭辟入裡的分析,相信事情一多半是真的,於是又請舅舅薄昭先行趕往長安,一探虛實。待舅舅確認訊息準確無誤時,劉恆這才攜眾起程,趕赴長安即位。
事實證明,劉恆即位是漢王朝在諸呂亂政之後的最好選擇。漢文帝既沒有軍功集團想像中的軟弱,自沒有淪為他們手中的木偶,相反還將他們的利益照顧的面面俱到。最重要的是,漢文帝倡導以農為本,多次下詔勸農,並崇尚節儉,以身作則,奠定了漢朝步入強盛的基礎。
-
4 # 達達令觀史
公元前180年九月,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二十三歲的代王劉恆意外的接到了京城傳來的一個喜訊:即刻進京接任皇帝大統,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就這麼砸到了這個一直以來都被冷落的藩王的頭上。原來發動諸呂政變的皇族派和功臣派共同推舉代王劉恆為新帝,此時距呂后過世才兩個月,距呂氏被滅族才一個月,更重要的是呂后扶持的後少帝尚在位,那麼為什麼在明明有皇帝的情況下還要另立新帝,選中的還是不受關注的代王劉恆呢?劉恆在聽到自己成為新帝的時候為什麼沒有馬上進京而是猶豫不決,派人三番五次進京打探訊息呢?
一、皇位候選人大PK呂后下世僅僅兩個月,漢朝宮廷就爆發了一場宮廷政變,以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大將軍灌嬰為首的功臣派聯合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為首的皇族派,誅滅了呂氏全族,結束了呂后控制漢朝中央政權十五年的局面。就在誅滅呂氏後,雖然少帝尚在位,然而功臣派和皇族派卻決定另立新帝,當時皇位候選人中有高帝四子劉恆、七子淮南王劉長,孫子輩中人數也不少,但最有資格、呼聲最高的就是齊王劉襄,我們先用排除法說說這幾個人為什麼被排除在皇位之外:
1、後少帝與呂后有直接血緣關係。後少帝是漢惠帝之子,名為劉弘,他不是惠帝與皇后張嫣的親生兒子,而是惠帝和後宮宮女生的四個兒子之一,呂后殺死了那名宮女,改由皇后張嫣撫養,對外謊稱是皇后所生。第一個被呂后扶上帝位的是前少帝,因為對呂后殺母不滿被呂后所廢,後少帝是第二個被呂后扶持的皇帝。發動這場政變的功臣們心裡清楚,後少帝雖是個傀儡皇帝,但畢竟是呂后的親孫子和呂后有直接血緣關係,如果一旦小皇帝長大成人,能夠獨立行使皇權,肯定不會對這幫功臣善罷甘休,那時候這些人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為了避免秋後算賬必須斬草除根,小皇帝雖然無辜,但必須殺掉,所以後少帝自始至終只是一個可憐的政治犧牲品。
2、呂后對淮南王有養育之恩。其實當時功臣派在商定新君人選的時候,淮南王也被提名了,只是很快就被大家否定了,至於被否定的原因有兩點。《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說白了就是一來四子劉恆比七子淮南王年長,二是淮南王舅父家是個強勢的惡人。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劉長是呂后撫養成人的。劉長的親生母親因為在貫高謀反案中自殺,剛出生不久的劉長便被送到呂后宮中由呂后撫養。對這個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呂后很是疼惜,在她執政的十五年裡雖然迫害了很多劉姓諸侯王,但是從來沒有對淮南王劉長發難,可見二人關係匪淺,基於這個原因,功臣派肯定不會選擇劉長。
3、齊王劉襄勢力太大不好控制。齊王劉襄按理說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首先他在平定諸呂行動中首舉義旗,率先出兵,算是首功,其次他是劉邦的皇長孫,又貴為齊王,繼承帝位順理成章。然而歷來朝臣立皇帝都想找一個溫順聽話好控制的,齊王劉襄在這次軍事叛變中表現出來的魄力與決心功臣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再加上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在滅呂行動中表現出的智慧與勇氣都非常人能比,如果讓劉襄當了皇帝,再加上個精明強幹的劉章,朝堂之上怕是沒有這些功臣派的立足之地了,為了把劉襄排除在外,功臣們也找好了一個理由“今齊王母家駟鈞,惡人也,即立為齊王,則復為呂氏”。和劉長被棄的原因一樣,母家強勢,一旦被立為皇帝,外戚的力量再起強大,這就是齊王劉襄被眾人拋棄的原因。
二、為什麼選劉恆為新帝?在這些現存皇帝以及候選人被排除在外之後,就只剩下代王劉恆了,除了劉恆是唯一人選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太符合功臣派的皇帝人選標準了。
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1、劉恆是劉邦現存兩個兒子中的長子。高祖劉邦有八個兒子,在呂后下世後,現存於世的只有四子代王劉恆和七子淮南王劉長,根據立嫡立長的原則,劉恆比劉長年齡大,所以劉恆符合長子這一條。
2、劉恆的母家薄太后家族是個奉公守法的家族。鑑於呂氏外戚勢力龐大導致大漢政權被呂后控制十五年之久的先例,功臣們這次選舉新帝都把候選人的母家勢力考慮在內,從上文中我們也能看出淮南王劉長和齊王劉襄被眾人反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母家惡”,而代王劉恆的母親薄氏家族一直以來都非常低調,奉公守法,這就成為了劉恆博得帝位的一個政治資本。
3、劉恆是個弱勢皇子便於控制。這一條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這關係到擁立新君的大臣們的安危,當時劉恆給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低調行事、安分守己、從不作妖,這樣一個弱勢皇子比起劉襄之輩當然好控制多了,功臣們為了自己今後在朝堂上的地位,當然會選一個易於控制的皇子,性格溫順的劉恆自然成為了最佳候選人。
三、步步驚心的登基之路那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皇位,劉恆是不是立即動身前往京城登基呢?並沒有,在呂后的淫威之下苟活了十五年的劉恆那種小心謹慎已經深入骨髓,這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他還要小心斟酌,為此他做了如下工作:
1、召集大臣商議。首先他召集了他的臣子們進行商議,聽聽大家意見究竟該不該進京。大臣們一聽這個訊息立馬炸了鍋,隨之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這些功臣都是高皇帝的元老,個個精通權謀,滿腹陰謀詭計,絕對難以相信,大王應該稱病不去靜觀其變。另一種認為,高皇帝創立的劉姓江山穩如磐石,不是誰能輕易撼動的了的,況且高皇帝目前只有兩個兒子,大王是長子,仁效賢能,天下聞名,是皇位的不二人選,請不要有任何顧慮,即刻進京即位。劉恆聽了大家的意見,沒有立即表態。
2、拜見母親薄太后。這麼大的事情,自然要跟母親商量一下,而且薄姬雖然不受寵愛,但是畢竟在宮中多年,對功臣派的周勃、陳平、灌嬰等人應該比較瞭解,徵求一下母親的意見肯定沒錯,然而母子兩人商量了許久還是沒定下來。
3、占卜。既然人心難測,那就看天意吧,劉恆又找來龜甲進行占卜,得到的卦象是一條很大的橫向裂紋,這意味著代王要做天子,卦象大吉。劉恆雖然心中大喜,仍然沒有立即動身。
4、派人進京打探訊息。為了確定訊息的可靠性,劉恆又派了舅舅薄昭前往京城拜見太尉周勃,周勃詳細的向薄昭說明了推選劉恆即位的來龍去脈。薄昭火速趕回代地,向劉恆彙報了會見周勃的情況,讓劉恆不要再有懷疑,大臣們是真心擁戴他的。這樣劉恆的一顆心才放回了肚子裡,立即下令飛車趕往京城。
5、二次派人入京。到了京城附近,為了安全起見,劉恆再次派了中尉宋昌騎快馬到京城觀察局勢,宋昌到了渭橋,丞相陳平率百官相迎,宋昌立馬回報劉恆,劉恆這才乘車趕到渭橋與眾臣相見。
6、辭讓登基。朝臣們見了新君,周勃立馬獻上玉璽,然而萬萬沒想到劉恆居然推辭不受,他對周勃說:“到代邸再面議把”。然後大家到了劉恆的駐京辦,大臣們以陳平、周勃為首,大家都請求代王登基,然而劉恆還是不接受,反覆辭讓,直到陳平說了請大王為了宗廟社稷、天下百姓登基稱帝后,劉恆才“勉勉強強”答應即位。
四、達達令說從劉恆登基的過程我們不難看出,在看似風平浪靜、被幸運砸中的表象之後,實則隱藏著人心浮動、步步驚心,在剛剛經歷過的誅滅諸呂、喋血京師之後,面對狡詐的功臣派和強大的皇族派,劉恆對皇位伸出的橄欖枝是左思右想、一再試探,所幸在排除萬難之後,一切都塵埃落定,劉恆終於登基稱帝,開啟了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
5 # 豆漿叔叔講史
權利鬥爭向來你死我活,漢朝建立之時,戰國遺風尚存,王侯本無種的想法沒那麼深入人心。陳平周勃雖有野心,但也只是想讓自己過得舒坦點,畢竟那時候沒有王莽呢!原本定下來當皇帝的劉長,性格和劉邦很像,陳平覺得找一個窩囊廢當傀儡皇帝比找一個強大的皇帝要好,於是權臣們商議找一個最廢物的人當皇帝——千古第一明君,劉恆!
劉恆一點根基都沒有,最不受待見,平日也傻乎乎的,是最符合陳平周勃要求的皇帝。可被權臣控制之下的皇帝多難做,劉恆心裡一定是有預期的,可天子之位有人不想做嗎?如同下棋,反覆拉鋸,驚心動魄,也就在所難免了。
只是精明一生的陳平沒想到,他親手選上來的傀儡,竟是超乎想象的強大,不但很快收拾了所有權臣,而且建立的制度,定下的思想,開創的盛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成為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核心,其德千古!本想找個廢物,卻挑出來一條龍!
回覆列表
這一點首先要看漢文帝當皇帝之前的歷史。
在此之前,漢高祖功臣勳貴在周勃和陳平的帶領下,聯合各地諸侯王,主要是齊國一系的諸侯王,以軍事政變的方式將呂氏在朝堂、軍隊中的勢力徹底的剷除。甚至連少帝都被幹掉了,要知道少帝可是惠帝的親兒子,在這次風波中惠帝的兒子都被幹掉了。為什麼要幹掉呢,因為這幾個兒子都與呂氏有關,其母族都與呂后有關,甚至有的就姓呂。
周勃等人為絕後患,所以將與呂氏有關的幾個人都乾死了。諸呂被殺乾淨後,再立一個老劉家的皇帝成為重中之重。這時候有人提議立齊王劉襄。劉襄是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不論嫡庶的話,劉襄是老劉家的長子長孫。而且在反對諸呂的過程中,劉襄更是第一個拉起軍隊和諸呂乾的人,哪怕是周勃和陳平的勢力也壓不住劉襄。所以在提議劉襄當皇帝時周勃等人是猶豫的。正巧這時候有人說了,劉襄的舅舅們飛揚跋扈,恐怕將來會成為又一個呂氏。正好猶豫的周勃等人,就坡下驢,否了立劉襄的提議。然後選來選去選中了老劉家的小透明代王,也就是漢文帝。
但是,周勃等人萬萬沒想到,文帝雖然透明瞭半輩子,但是政治手腕確實整個漢朝首屈一指的人,一兩年時間內,漢文帝肢解了周勃陳平集團,短短一句話將周勃打發到自己打的封地種地,從一個半傀儡式的人物,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