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電影愛剪輯

    最會寫女人的,最會拍女人的,最會演女人的”,從《媽閣是座城》開拍以來一直看到有這樣的句子形容這部片子的三位女性主創——原著作者兼編劇嚴歌苓、導演李少紅和女主白百何。

    因為有著原著基礎濾鏡,這部電影自定檔以來就受到了編輯部姐妹的集體期待。

    一早看過電影的我,這就來結合原作基礎以及預告釋出的資訊點(正片中被剪掉了),給寧帶來超全面影評分享~

    首先要寫在前面的是,我知道開頭的三連最會一定會引起部分觀眾的反感“誰蓋章她最會了?”

    但客觀來說,在這個非常“嚴歌苓”的女性故事裡,無論是擅長展現女性情感世界的李少紅導演,還是之前領軍小妞電影、現在肯拿細紋講熟女故事的白百何,都是最佳的一環角色。

    梅曉鷗(白百何 飾)這個行走在澳門賭場的女疊碼仔身上的堅韌性格、曖昧糾葛還有心底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動機們,都在這個非常李少紅式的視聽世界裡被白百何緩緩帶出。

    沒錯,這是一個關於賭場、關於賭博的電影,

    但不同的是,作為主角的卻是一個女人。

    和原作對準2008-2012的澳門賭場不同,電影以梅曉鷗的情感之路為故事線,把故事回溯到了迴歸前的澳門,講出了梅曉鷗和李凱文(吳剛 飾)、史奇瀾(黃覺 飾)故事的開頭。

    作為賭場裡業務不錯的疊碼仔,梅曉鷗時常接待一些來自內地的貴賓,小老闆老劉是他的客戶、地產大商李凱文也是他的客戶。

    她的工作職責就是不需要帶任何個人感情地帶客人賭錢,從他們的流水裡拿取佣金,然後無論輸贏替賭廳把客人的賬單釐清收回,客人如果差賭廳的錢,她就要兜底。

    能做到賭廳的貴賓廳、還能申請追加籌碼額度,足以見得梅曉鷗已經在這一行裡做出了一些名堂。

    可屬於她的宿命故事,其實才剛剛開始。

    無論是否出於梅曉鷗的自願,原本是資產數億李凱文連同自己的身家一起陷在了媽閣,

    原本是北京風頭正勁的雕塑藝術家的史奇瀾,在梅曉鷗帶他進過一次賭場後,徹底淪為了賭徒。

    李凱文和史奇瀾的一輸再輸,輸掉的不只是他們自己的名聲、事業、家庭,

    也包括為他們擔下責任、要債不成替他們先還給賭廳的梅曉鷗的家庭和事業。

    在追要賭債、強制戒賭、沉溺賭博的弔詭輪迴裡,三個人都失掉了自己原本保有的體面和自我。

    梅曉鷗就像扶桑、小漁、王葡萄,帶著女性對苦難的天然承受和無盡包容,永遠在動著自己心底的善念和柔軟“再原諒他一次吧”、“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最後,在作者的安排下,梅曉鷗似乎得到了一些世俗生活裡帶著煙火氣的幸福,

    可好像是因為命運,又好像是因為那股寫入基因裡的屬於梅家人的力量,那種為愛犧牲的力量、熱衷救贖拯救的力量,這一點點塵世幸福也丟掉了。

    多好笑,梅曉鷗從還年輕的時候就身處這個在當時最紙醉金迷、最應見慣迎來送往的城裡,卻固執地永遠敞開著自己心裡的城門,流出自己的一腔病態式柔情。

    最終,她仍然陷在那個有關賭的漩渦裡,順著前行的路走了幾十年,又回到那個圈。

    可即使結局如此,我仍覺得不確定,這一定是一場女性關於愛情的豪賭嗎?

    未必吧,和史奇瀾之間的相互救贖、彼此深陷也許是兩個賭徒有關於愛、有關於性、有關於瞭解的不斷試探和痴纏。

    但和李凱文之間的情誼,雖然電影礙於時長沒有展開論述,可我相信一定不僅是這樣,男女之間的感情不是隻用愛情這兩個字就概括得完的。

    他對梅曉鷗更像是兄長是朋友,是有一些曖昧但僅限於此的相互欣賞。

    沒錯,比起和梅曉鷗有一個孩子的盧晉桐、和梅曉鷗相互情感糾葛數十年的史奇瀾,李凱文是(至少對我這個觀眾來說)更特別的存在。

    他在賭場上是氣定神閒的大老闆,賭桌下賠掉數億資產也保持著姿態和風度的男人。

    在觀影的過程裡,我有很多次為吳剛老師的演技暗暗鼓掌。

    李凱文從寒門走入商場的傲氣,從雲端跌入落魄的僅此一刻的焦灼,每一個吃得住鏡頭考驗的神情,都是從書裡走出來的李凱文字人。

    而和吳剛老師有很多場對手戲的白百何,則依然保持了自己穩定發揮的演技,基本可以說:她的每個情緒都是對的。

    尤其是酒後帶有一絲醉態時的那一長段內心剖白,

    她和李凱文迎來送往地喂招、試探,這是兩個成年人的博弈,卻足見梅曉鷗在心理按捺了幾十年的酸楚、壓抑、無法自救。

    (吳剛老師就是charming的最佳註釋啊!!!)

    說到這裡,有很值得一提的一點是,也許礙於時長,很多在預告裡都還見得到的原著情節,在正片裡都被刪減掉了,而這些,恰恰就是我覺得最遺憾的。

    這些被刪減掉的關於梅家賭性的來由、關於梅曉鷗名字的寓意、以及梅曉鷗從小揹負的希冀,就是白百何演出的所有“對的情緒”的誘因。

    祖父嗜賭成性敗光家業,自己愛上有婦之夫的賭徒盧晉桐,就像名字裡帶著的鷗字一樣、她像海鷗一樣在賭場上“啃食“著髒東西為生,她憎惡著一切賭徒,卻發現自己和這些賭徒之間早已有著切不開的聯絡,

    她不上賭桌,但早已成了賭徒。

    沒有了這些完整的背景敘述,很容易覺得梅曉鷗的很多情緒沒有來由,沒有足夠鋪墊。

    至於文藝片專業大大黃覺扮演的史奇瀾,在這部電影裡似乎完成了一個賭徒的輪迴,從無知圈外人,到在初上賭場後隨著贏的刺激和錢的心癮的驅動,逐漸淪為賭徒。

    再到他最後成功戒賭,過完三關後俏皮地拍了拍梅曉鷗的肩膀說:“我在這呢”。

    一個完好的史奇瀾回來了。

    這好像是個浪子回頭的美好故事範本,可別忘了,這是一部女性電影。

    戒賭的史奇瀾只是故事,在賭場裡摸爬滾打碰得頭破血流的梅曉鷗,才是真實人生。

    總是將城門敞開的女人,最後,失掉了她的城。

  • 2 # 菸灰飛揚6951205

    看完了《媽閣是座城》。全程沒有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或者特別感動的鏡頭,以至於一張照片都沒有拍。從視聽語言上來說,確實沒啥可圈可點。

    比較動人的是鮮明地人物形象和與之匹配的結局。想說段凱文:他是一個聰明、狡猾、仗義又缺乏自制力的人。

    段凱文是苦出身的學霸,靠著一大麻袋的煎餅,度過了北大的四年,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為了飽腹,不得不把發黴的煎餅在晾在晾衣繩上,將貧窮晾曬到光天化日之下。多年以後他終於成功了,靠依傍著他的羽翼存活的人記起這段往事,只感慨了一句:“段總是特殊材料做的,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壓垮他”。可當時當日的那個小男孩內心的苦痛與掙扎,誰又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呢?也許20年之前,在晾煎餅的操場的某個角落,一個小男孩正哭得撕心裂肺吧。

    多年以後,這個男孩在北京這樣的城市站穩了腳跟,或者說有一點可以呼風喚雨的感覺了,身邊越來越多在他身邊鞍前馬後的人。電影裡說他是位低調謙和的商人,時刻保持著風度,哪怕明明生意已經千瘡百孔,也要用盡一切辦法“粉飾太平”,為持住“成功商人”的體面。在賭場裡流連,一次又一次去賭,靠賭翻本的意念想野草一樣在心裡蔓延。與其說是貪心不如說是,害怕再次被打回到20年前的小男孩,害怕再洗意味那種尊嚴盡失的感覺吧。丟過尊嚴的人內心才最怕再一次丟掉,因為真真切切地知道那種錐心刺骨的滋味,也真的不想在嘗試了。

    他是個活在幻夢中的人。自己給自己打造了這個幻夢,不願醒來。比較玩味的一幕是:已經成為階下囚的他,還在對曉鷗說,你為什麼要去做疊碼仔呢?憑你的聰慧來我公司做個副總也是綽綽有餘的。

    不願醒,或許就不會痛吧。但是生活卻是實實在在的。

    這個人可恨,可恨在騙的曉鷗這樣的單親母親傾家蕩產,到最後還不忘騙她200萬,再去賭場想翻個本;他可佩,可佩用了20年完成了一場驚天逆襲——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農家少年變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可敬在幫過他的大哥出事時,明明自己也身陷囫圇,卻還是給了大哥一筆救命錢,給大哥兒子交了出國的學費。春風得意時也對身邊人非常大方;當然他也可笑,可笑在不止一次地給奢望靠賭翻本,哪怕已經輸的傾家蕩產,還在做這樣一個幻夢。

    可是這就是人吶,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帶著傷生活,在不同的條件下,不由自主地變換著不同的嘴臉,去走過這一遭灰色的人間。

  • 3 # 843943221

    和嚴歌苓小說改編的很多部電影一樣,《媽閣是座城》這次又傷了部分男性觀眾的心,在看這部電影時,男性觀眾能從心裡感受到創作者對男性的某些難以覺察的迷戀和厭惡,看的人相當不是滋味。但多數觀眾只是覺得電影讓人不爽,卻沒有意識到不爽的根源在何處。

    嚴格地說,《媽閣是座城》是部文藝片。當你看著劇中人緩慢而冗長的對話,聽著女主角滔滔不絕地旁白,作為觀眾的你就該意識到,這是一部看似充滿商業元素,內裡卻是不折不扣的文藝電影。

    電影講的是什麼呢?是賭。男人賭錢,女人賭情,籌碼不同,心理機制則殊途同歸。但是,電影並沒有用上帝視角來敘事,而是從女主角梅曉鷗的身份切入故事,從一個賭情的人的視覺去展示那些賭局中的男人。這三個男人分別是梅曉鷗的前夫盧晉桐(耿樂飾)、富商段凱文(吳剛飾),以及藝術家史奇瀾(黃覺飾),三個來自不同世界的男人,在不同階段進入梅曉鷗的世界,他們迷失於賭,而梅曉鷗卻隨波逐流地把感情分別賭在這些男人身上。

    片中的三個男人,代表著三種不同世界的男人。前夫盧晉桐是個賭徒,他迷失於賭場,失去理智,懷孕妻子來到賭桌拉他下場,卻遭至他一頓暴打,這種男人的形象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見到,個別賭徒賭輸了就在妻兒身上出氣,最終鬧得妻離子散。

    梅曉鷗離開盧晉桐,卻一不小心進入賭場,成為賭場的掮客——就是撮合別人來賭錢,自己抽成。此時,梅曉鷗因為有前夫的經歷,她對賭桌有複雜的情感,它既是她生存賺錢的地方,又是她人生悲劇轉折的地方,要不是賭徒的迷失,她又怎麼會和前夫心碎分開呢?基於這種複雜的感情,梅曉鷗試圖在賭桌上找到那些沒有迷失自我的人。於在她在她的客人之中發現了段凱文。段出身貧困,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富翁,他風趣幽默,行為剋制,看上去理智又有風度。梅曉鷗在潛意識裡喜歡這種男人,覺得他只是在體驗人生刺激,不會像前夫那要迷失自我。然而,理智也罷,風度也罷,那只是個別賭徒的表象。當段凱文輸到山窮水盡之時,才發現風度和理智根本不足以彌補迷失在賭桌上的人性。於是梅曉鷗開始把希望寄希望於第三個男人——藝術家史奇瀾。的確,相比前夫盧晉桐和老練賭客段凱文相比,史奇瀾與眾不同。後者並非一個賭徒,是因為他喜歡梅曉鷗,想要了解她,才鬼使神差走進賭場。他有一雙藝術家的手,當雕塑的手用來摸牌時,男人依然會痴迷。梅曉鷗對史奇瀾多少有些愧疚,若不是因為她,一個好好藝術家怎麼會沉迷賭桌不能自拔呢?三個完全不同世界的男人,成為三個不折不扣的賭徒,他們的人生都在賭桌走向失敗。正是這樣的劇情設定,有些觀眾錯以為《媽閣是座城》像一部宣揚賭博有害的禁賭片。但這麼理解這麼部電影顯然過於膚淺。

    我們要知道,無論是嚴歌苓的原作,還是電影本身,都在講述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感情故事。盧晉桐、段凱文、史奇瀾分別代表著不同層次的男性,透過女主角的觀察視角,梅曉鷗呈現出超級自戀的價值觀。她信賴賭場生存,卻看不起賭客和混跡於賭場的人,她夠冷又夠狠,所以才能賺得缽滿盆滿。可是她又無法超越對自我的迷戀,總想寄託一些愛意在某些男性身上,一次次經受“渣男”的洗禮。如果說,前夫盧晉桐是喜聞樂見的賭徒形象,對他失望是一種庸俗常態;那麼富商段凱文從風度翩翩到喪失自我,則代表著對理性世界的失望;藝術家史奇瀾是為精神世界而活的人,當他迷失自我後,則代表著對男性精神世界的失望。

    對這些不同男性失望的過程中,梅曉鷗都非常痛苦,畢竟她內心深處“愛”這些男人。這可能就是故事最為有趣的地方,也是創作者嚴歌苓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她讓梅曉鷗迷戀男性卻又對男性充滿厭惡。而嚴歌苓又非常擅長於描寫在特殊環境中男性的醜陋,導致很多男性對於嚴歌苓的電影總是很難接受,而梅虹鷗既是掮客又勸人戒賭的行為,自然也就引發部分觀眾的反感。當然,拋開創作者迷一樣的價值觀,《媽閣是座城》也有一些別的值得說道的點兒,比如白百何和吳剛的演技,白百何之前的商業片都是歡脫的形象,難得在《媽閣是座城》展示她欠缺已久的嫵媚成熟,看著她豆大的眼珠掉下來,真是迷人到骨子裡;吳剛的演技向來以穩著稱,他在片中從開始到風度翩翩,到後來山窮水盡的失控,相當富有層次感;至於黃覺,他太迷人了,落拓又不能自控的藝術家形象,一出場就自帶荷爾蒙效應。但這一切特點都難以掩蓋故事本身的緩慢和曖昧不清的感情細節,對於看慣了直給的快節奏電影的觀眾來說,也很難給予它更多的喜歡。

  • 4 # 影樂無極限

    以《媽閣是座城》為節點和中心,嚴歌苓的書寫,從女性地母般神性轉向了女性“在地”的“女人性”。嚴歌苓在女性敘事層面從“天上”,落到了“人間”。人物背後,是隱含作者對女性、人性等很多方面理解的變化,是隱含作者的即使不是道德觀也至少是價值、精神心理維度的變化……是作者寫作內裡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創作的轉向。如果說《媽閣是座城》之前的嚴歌苓的作品,隱含作者常常是一個對女人的妻性、母性乃至地母般神性持認同和欣賞態度的表現者的話,《媽閣是座城》的隱含作者,是一個將女人的包容一切、“化腐朽為神奇”地母般神性褪去,對現代女性在經濟、情感等方面的生存困境作出考察的體驗者和思考者。

      而在小說敘事藝術方面,《媽閣是座城》也是需要認真研究的作品。但卻一直受忽視和缺乏好的評論,這是因為既往的不回到文字和文學本身的研究方法,很難歸納和總結這個小說。長篇小說《媽閣是座城》在嚴歌苓的創作歷程中,具有頗為獨特的藝術特徵和美學意義。錯時的故事序列和敘述,產生無比曖昧的精神氣質,製造懸念迭生的敘事效果,故事在懸念與驚奇構成的複合體網路裡往前推進。小說在敘事節奏、敘事視點等很多方面表現出新質。嚴歌苓的《媽閣是座城》在結構、敘事以及由之關涉的對人的情感、人性心理表達的種種曖昧,不僅使這部小說具有明顯不同於她此前作品的創作新質,而且對於當代小說如何在形式方面、敘事結構等方面獲得成熟、圓融的現代小說經驗,提供不無裨益的思考。

  • 5 # 影視凌凌漆

    我看完電影《媽閣是座城》後,覺得它拍的還是不錯的,用一部電影的時間,還原了過去20年澳門的發展變化歷程,裡面幾個主演的演繹也是有聲有色,性格鮮明。但是,也從網路上看到了很多不太好的評論。我覺得,這種觀眾評價嚴重兩極化,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導演,編劇,演員的強強聯合,觀眾期望值很高,結果電影上映後沒有達到這種高期望。於是,前後對比產生的心理落差,導致了評價的兩極化。

    在電影《媽閣是座城》播出之前,大家的期望很高。因為不僅是大名鼎鼎的李少紅導演,她曾經導演過《橘子紅了》《大明宮詞》《紅樓夢》等,而且是三大金牌編劇強強聯手,蘆葦,嚴歌苓,陳文強,此外還有吳剛,白百何,黃覺,曾志偉,劉嘉玲等實力演員加盟助陣,那麼,按照大家的想法,一定是一部非常優秀,可以接近《霸王別姬》那樣的作品。但是,電影真正上映後,這種前後對比所產生的心理落差,讓大家失望了,覺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於是,評價開始出現兩極化的趨勢。其實,我看後覺得倒不是那麼失望,感覺裡面的文藝氣息濃厚,攝影鏡頭也都不錯,人物語言和心理描寫拿捏和處理也非常到位。

    2.導演用一部電影的時間,去展示一部電視劇的內容,詳略處理不當以及整理控制的力度不夠,導致了評價的兩極化。

    導演李少紅在電影《媽閣是座城》裡面,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展現了澳門將近20年的發展變化歷程,這其中有幾件大的歷史事件,比如澳門迴歸,金融危機,非典等,如何處理好這些關鍵性大事件,並將其與電影整體敘事結構和風格相統一,都在考驗劇組的鏡頭排程水平。可以說,導演的想法是非常好的,透過梅曉鷗和三個男人的故事,展現出澳門這個城市的風土人情,以及人們對於命運的無奈。但是,在敘事結構上,詳略如何把握,哪裡應該略去,哪裡應該詳實描寫,都考驗著導演的排程水平。可能這方面沒有很好地符合觀眾的預期,導致了評價的兩極化。

    3.導演對於現實主義題材的把握,不像原先對於古裝題材那樣熟練,導致了評價的兩極化。

    李少紅導演之前成功的幾部作品,無論是《橘子紅了》《大明宮詞》,還是《紅樓夢》,都是古裝題材,這次執導這麼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而且時間跨度這麼大,想要表現的東西很多,都想裝進去,表達出來,對她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是對於段凱文和史奇瀾這兩個人物的表現上,如何表現出他們對於賭的痴迷,那種痴的狀態,如何更好地掌控,確實是個不小的考驗。他們在賭的過程中,並沒有對手,完全是靠一個人的神情和狀態,來表現那種贏的喜悅或者輸的沮喪。

    此外,對於梅曉鷗這個人物的表現,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尤其是她的這種平衡心理,一方面對於客戶的保護,維護他們的利益,一方面對於自己從事行業的負責,維護行業的利益。同時,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在維繫一種平衡,一種在理性和感性之間遊走的平衡感。這兩種平衡,是需要她細細體會,才能實現深刻把握的。這幾個演員在演出這種狀態後,如何通過後期的剪輯把他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這方面的處理不當,就會導致觀眾評價的兩極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柳永為什麼會落到一個奉旨填詞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