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玩的國學

    柳永:大宋之大,竟然容不下一個歌唱愛情的流浪歌手!

    北宋詞人柳永,是北宋文藝界的一個現象級的人物,在他的身上充滿了撕裂感。

    歌女們喜歡他纏綿悱惻的愛的歌唱,經過他填詞的歌曲,必定榮登北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榜首,歌手和詞作共享大名;

    大眾們喜歡柳永的深入人性的歌唱,因為他寫出了作為人,特別是一個生物的人的慾望,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熱戀的歡樂和失戀的悲傷。

    因為在此之前的詞人們,基本上都是虛情假意的無病呻吟。他們看不起那些描寫市井生活,描寫看不起那些燈紅酒綠娛樂場所姑娘們的生活。

    那些高居在廟堂之上的文人們,其實是萬分喜歡柳永那些詞,因為這滿足了他們的偷窺欲,但是他們頂著正人君子的光環,縱然心裡癢癢,但必須不遺餘力的裝。

    就拿宋朝的皇帝來說,宋真宗嚴厲禁止在民間有那麼些靡靡之音的存在,體現出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但私下裡卻是柳永的粉絲,經常讓宮女們演唱柳永的曲子,然後腦子裡一直單曲迴圈。

    那麼柳永呢?柳永是否喜歡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

    他自稱是白衣卿相,自稱已經厭倦了官場,其實在他51歲之前,根本就沒有經歷過官場。

    柳永在科舉考試落第之後,是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的理念的。既然不讓我居於廟堂,乾脆我就找姑娘,和娛樂場所的姑娘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班頭,成為他們的領袖,成為他們經紀人,更是成為他們的生活依靠。因為,柳永的一首詞,可以影響一個行業,提升一個地區的娛樂行業的整體水平。

    柳永成了北宋著名的城市流浪詩人,也成為北宋城市的形象代言人,你看他去過的一些城市,直到現在,文化娛樂業也還是相當發達。蘇州,杭州,揚州,成都,哪一個不是惹人遐想的城市?我想,在城市的燈紅酒綠之處,在鶯歌燕舞的浪漫中,柳永似乎都還在那裡。

    當然,晚年的柳永還是不忘仕途,不忘讓他灰頭土臉,讓他窮困潦倒的失敗的科舉之路。最終他在宋仁宗的格外開恩中,和哥哥一起,考上進士,做過幾任縣官,取得了不錯的政聲。最終做到屯田員外郎,最後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柳永不是看透世事的莊子,他心中始終放不下的就是仕途,就是致君堯舜上的夢想。他那些所謂的奉旨填詞的做法,一方面是想表達自己的不滿,另一方面,也是極端的發洩而已。所以,如果讓柳永用歌聲來總結自己的一生的話,他很可能悲傷地唱起BEYONG的“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下面我們重點談談,為什麼柳永這麼一個揹負理想身負大才的才子,最後落得個奉旨填詞的地步?

    人生若能如此,夫復何求!試問,那些假裝正經,在仕途的路上一路狂奔的人,他們在哪裡?不過是暮色中的荒煙蔓草,風中的一捧黃土而已!

    還是來講講柳永倒黴的原因吧。柳永的一生成於詞,也敗於詞。其中有兩首詞直接決定了他的落魄的中年和潦倒的晚年。

    第一首是著名的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是柳永第一次科舉失敗,寫下的一首牢騷之詞。當時柳永已經寫下了著名的望海潮,聞名天下,他覺得科舉考試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沒想到竟然名落孫山。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大意是說,我的失敗是偶然的,因為我的才華是必然的。既然如此,老子不幹了,不去做官了,去找姑娘們玩去了。

    文人在宋朝雖然很幸福,沒有性命之虞,但是還沒有開放到文人可以挑戰主流價值觀的程度。宋真宗明確禁止那些靡靡之音,而柳永偏要挑戰,結局可想而知。

    於是在第二次考試的時候,就被皇帝直接開掉,說他柳永既然要填詞,乾脆就去做專業作家好了,幹嘛還要考試?所以柳永的前途直接歇菜。而柳永乾脆就破罐子破摔,直接寫個奉旨填詞的牌子,出入於燈紅酒綠,在鶯歌燕舞偎紅依翠中,做江湖浪子去了!

    後來的仁宗皇帝開恩,讓受過處分的一些人繼續參加考試,柳永才考上了進士,正式進入朝廷官員的序列。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漸亭皋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遊,鳳輦何處,度管絃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這首詞是拍皇帝馬屁的,寫的很用力,但是仁宗對“太液波翻”這一句,極其不感冒,好像是犯了忌諱,總之,仁宗對他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柳永往上升遷的希望徹底破滅!

    所以,柳永成於詞,而敗於詞!

    但最終,我們記住了柳永的名字,記住了他的那些不朽的名篇!而那些假正經的人,只是無名的一堆腐骨而已!

  • 2 # 老衲侃春秋

    01

    趙匡胤是發動黃橋兵變建立的宋朝,所以當上皇帝后,他對武將始終心存忌憚,生怕有朝一日別的將軍也學他,上演一場黃袍加身的歷史劇。

    思來想去,用“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奪取了武將們的兵權,又進行軍隊改革,把軍權牢牢地抓在皇帝自己手中。

    接下來將軍權一分為三,由樞密院掌管調兵權,三衙掌管管兵權,再由皇帝臨時指派帥臣掌管統兵權,這樣人為造成一種“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習將,將不知兵”的局面。

    從那時起,就一直堅守著抑武揚文的基本國策,對武將那是嚴防死守,不留一點空隙。

    武將被限制住了,那麼國家正常運轉靠什麼?自然靠文官了。所以,在宋朝,文官的地位明顯要高過武將,待遇也好得多。

    於是乎滿朝都說孔孟之道,到處充滿了“之乎者也”聲。

    02

    文人的情趣是什麼?飲酒作詩,瀟灑風流。

    宋朝,是那些所謂有情懷的知識分子魂牽夢繞的一個朝代,不殺士及上書言事者的太祖遺訓,使那些大嘴巴的官員們因言獲罪的風險大大減少。而到處充斥的風花雪月社會風氣,更可以讓這些文人雅士們盡情的釋放荷爾蒙 。

    文人們常去的是青樓。那裡是他們感情的港灣,在那裡有詩,有畫,有酒,有玩,有樂。

    其實青樓並不如大家所想象的,裡頭充滿的都是肉慾。

    宋朝青樓裡的女子,多指賣藝不賣身的妓女,古代妓女中只有娼妓是賣身的,歌妓,舞妓等妓女一般都是不賣身的,稱為清倌人。有極少賣身的,那檔次都非常高,個個多才多藝,並且接待的都是些達官貴人,風流才子。

    文人墨客來這裡主要還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在這裡欣賞一首歌伎的甜美嗓音,自然是一種別樣的藝術享受。那麼,要唱歌,就得有歌詞,所以歌詞寫手就應運而生。

    在宋朝,填寫歌詞的文人總體分成兩大派,一派是以蘇東坡為代表,其創作的豪放派歌詞慷慨激昂,他們的歌詞適合於大型宴會中一展歌喉;另一派就是以柳永為領袖,他的婉約派以兒女情長的傾訴為特色,最適合青樓的弱女子來吟唱了。

    柳永的身份,是當時最紅的歌詞作者,而且來頭頗大,因為他是“奉旨填詞”。

    那麼,這麼說起來,這個柳永,他是皇帝的御用文人嗎?御用文人怎麼能到這個地方來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03

    柳永(公元984-公元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因在家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官人。

    柳永性格灑脫,相貌出眾。琴棋書畫,吟詩作賦,無所不通。其中最拿手的乃是填詞。

    公元1008年至公元1024年,柳永參加科考,前後四次都落榜了。於是憤而離開京師,表示再也不參加科考了。

    柳永心死如灰,就此拋卻了功名之心,開始進入市井坊間。他自恃其才,沒有一個人能看上眼。也不屑結交官紳,文友也幾乎沒有,終日在花街柳巷晃盪。

    由於他久富才名,又專門給青樓的歌伎們填寫歌詞,所以在這個圈裡很紅,這些歌伎們都很敬慕他,以見到他為榮。若有不認識柳七官人的,眾人都會認為不夠檔次,不把她當姐妹看。那時在她們中間流傳著這幾句話: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

    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04

    正當他真正的決絕了仕途之望時,命運卻突然的垂青了他。這也正應了“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那句古話吧。這就像人生的際遇,當你渴望得到某種東西時,卻總是要經受命運的磨難;而當機遇來臨時,卻是唾手可得一樣。

    公元1034年,宋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

    景佑元年仁宗初親政,是年詔曰: 諸科,十取其二。凡年五十,進士五舉、諸科六舉,嘗經殿試,進士三舉、諸科五舉,及嘗預先朝御試,雖試文不合格,毋輒黜,皆以名聞。(《選舉志》)

    宋仁宗登基之後看到常年考試、屢試不中的舉子很是落魄,於心不忍,於是特下詔書,凡是考進士科過5次,年過50的,其他諸科考過6次,年過60的,進士科經過殿試3次、諸科經過5次,外加真宗朝御試沒合格的舉子,都可以免試,直接當官。

    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柳永聞訊,即由鄂州趕赴京師。果然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年總算是進士登第。中進士後即被授予睦州團練推官。

    過了些時日,翰林缺人,吏部推薦柳永。宋仁宗很欣賞其才華,問呂丞相的意見:朕欲用柳永,卿可瞭解此人?

    做了官的柳永,還是那麼自視清高,不願趨炎附勢,最後得罪了丞相。丞相呂夷簡就沒說好話。回答道:此人雖才高,卻恃才傲物,全不把功名放在眼裡。現任屯田員外,日夜與妓為伴,表示不贊同皇上的提議。

    為了打消皇上的疑慮,對柳永的詞作,呂丞相是當場吟誦。

    《西江月·師師生得豔冶》

    宋代·柳永

    師師生得豔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個打成一個。

    幸自蒼皇未款,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按。奸字中心著我。

    宋仁宗一聽,詞作的格調的確不高,就棄用了。

    沒有升遷不說,官場裡那些投機鑽營之輩,為了拍丞相馬屁,又趁機連連參劾柳永,就這樣被罷了官。

    05

    另外還有另一種說法,柳永作《鶴沖天》一首,全詞如下:

    《鶴沖天·黃金榜上》

    宋代·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中上下闋最後一句非常關鍵,上闋是說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伎譜寫詞章,即使身著白衣,也不亞於公卿將相。

    下闋更是消沉,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願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

    宋仁宗看到這首詞,覺得柳永實在是“狗肉上不了席”,就在政治上否定了他。於是御筆批了四句:

    柳永不求富貴,誰將富貴求之?

    任作白衣卿相,風前月下題詞。(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還有一種說法,宋仁宗想,既然你這麼厭倦皇家的官職,那你還是去填詞做賦去吧,於是御批: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就這樣,皇上的一道御批,柳永的官場夢,頃刻破碎。

    06

    既然丟了官職,那我就順水推舟,於是到哪裡都說自己是“奉旨填詞”,且填得更加放肆。

    今天我們看來,柳詞之俚俗實質上是以市民們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城市生活中市民們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說在題材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對宋詞這一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對詞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所以他的詞作達到“凡是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流行程度,但由於在正統的文人圈中認為這些都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對他的詞作評價不高,以致於否定了他本人的文學貢獻,導致《宋史》中都沒有給他立傳。

    這事說起來,似乎是柳永個人的悲哀,但實在是大宋的幸運。大宋失去了一個輕視浮名的官員,卻收穫了一位卓越的詞人。

    07

    試想大清的文字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甚,140年間沒有出現偉大的作品,也沒有湧現出卓越的文學家,為何?那些個有才的,都被皇上給“咔嚓”了。

    內閣學士胡中藻的一首詩中有這麼一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認為是故意加濁字於大清國號之上,大不敬。那就“咔嚓”吧。可以看出當時的文字獄嚴酷到了什麼地步。

    所以在那個朝代好容易出個大才子紀曉嵐,他卻一輩子沒敢著書立說。為何?紀曉嵐很清楚,文人的骨氣再硬,也比不過乾隆爺的鋼刀硬,他也怕“咔嚓”。

    總結起來看,歷朝歷代,都遵循著這麼一個規律,在政治高壓下,文化藝術很難有真正的繁榮,但有時候卻鳳毛麟角的出現偉大的作品;而寬鬆的政治環境的確能促進藝術的繁榮,但卻很難出偉大的作品。這是否是一個悖論?當然,這是文學評論家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了。

    08

    不管怎麼說,生活在宋仁宗時代,真是柳永的幸運。奉旨填詞就去奉旨填詞吧,讓那些青樓女子唱一唱御批的淫詞,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唱不誇大宋的江山。可見宋仁宗的確當得起一個“仁”字。

    所以後來的柳永,是打心眼裡感謝皇上的,他說“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儀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風采,天下百姓都擁戴宋仁宗。

    柳永的才能果然沒有白瞎,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屬於柳永首創的,共有一百多個。詞至柳永,體制始備,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

    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後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09

    但柳永的晚年,生活卻比較悲慘。他去世後,沒錢安葬,是那些平日裡仰慕他的青樓歌伎,大家湊錢埋葬的他。

    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沒有親人祭奠,他以前給填過詞的那些歌伎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吊柳會的風俗在當時很有影響力,成了北宋時期清明節習俗中的一大人文景觀。後來有人在其墓前題詩:

    樂遊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

    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這首詩對柳永得不到公正的評價進行了傾訴,那些所謂的風流名仕,還不如這些歌伎們重情重義,因為她們知道柳永的價值,真正珍惜他的才能。

    10

    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柳永身前在尋常巷陌中的巨大影響力,也反映出了柳永身前對女性的尊重。他除了用眼睛來觀察歌伎,還用心靈來感受歌伎們的思想。

    生活中真實的歌伎們比一般世間女子精神上負擔更重,她們的內心充滿著矛盾和怨恨,柳詞成功地揭示出她們心靈深處的隱秘,將她們的“苦”描寫得真摯感人,催人淚下。

    歌伎們唱著他填的詞,成為一個活生生的女子,她們美貌、多才多藝,但是命途多舛,惹人憐惜。

    因為他的詞,表達了女性壓抑的心情。所以他的新詞一出,馬上就成為流行歌詞,並不奇怪。

    作為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大詞人,他開創的婉約派,由於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柳詞在詞調的創用、章法的鋪敘、景物的描寫、意象的組合和題材的開拓上都給後人以啟示,對後世文人詞的創作及對後來的元曲、小說等的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我認為柳永的詞在今天看來是“雅俗共賞”,是中國文壇歷史上的瑰寶。

    一代詞詞宗就是一代詞宗,千年後他的詞作還有著無比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

    《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李燾

    《避暑錄話》宋·葉夢得

    《醉翁談錄》南宋·羅燁

  • 3 # 浮沉於史

    柳永“奉旨填詞”完全是自找的,還沒到二十歲,他就已經小有名氣,是公認的才子。

    少年得志嘛,然後參加科舉,打算把自己賣與帝王家,可問題是他沒考上。

    柳永面子上掛不住,心裡愁啊,怎麼辦呢?好辦,他是文人,文人發愁了那不就該填詩作詞了嗎?於是柳永提筆就寫:“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要知道,那時候的詩詞不是用來唸的,是用來唱的,而且還有樂譜。

    然後一唱,成為了流行曲,就傳到了宋仁宗耳朵裡。

    宋仁宗一看,你這人也忒假了,趕緊去低吟淺唱吧,別掙什麼浮名了。

    於是大筆一揮,絕了柳永入仕之路。柳永從此也就在各地青樓流轉,當然,與他一起流轉的,還有他的詞。

    凡水井處,皆能歌柳詞。這個是一個典型的“作”的故事,這就跟現在的人想考公務員是一樣的,嘴上唸叨公務員不好,完了又拼命去考,要是面試的時候你也能吐槽兩句,估計面試官會如你所願。

    不過柳永還算是幸運的,他不死心,並且最後還真的做成了官: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

    柳永的最後一個官職是屯田員外郎,所以我們也稱他為“柳屯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武俠作品中你認為哪(幾)種武學最難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