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力語文課堂

    《七步詩》的確是曹植所作,創作背景比較悲傷。

    曹操去世後,長子曹丕即位,曹丕的弟弟曹植為丞相。

    曹植很有才華,通曉天文地理,對政事有著獨到的見解,在朝中威望很高。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這裡的曹子建,就是曹植,由此可見曹植的才華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但哥哥曹丕生性多疑善妒,有人說曹植要造反了,於是曹丕就坐不住了,也想趁著這個機會除了曹植:“不是說你很有才華嗎?如果你七步之內做不成詩,那就是欺君之罪。”

    於是曹植在兄弟相殘、心中萬分悲痛之下作成了這首詩。

  • 2 # 國哥愛生活

    七步詩應為曹植所作,從詩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作者的處境與史料中記述的也相近,因為都是同父的兄弟應為親兄弟,兄長這樣迫害弟弟,弟弟的內心將兄萬分憤怒,但又沒有能力反抗,只能在詩中很很地教訓一下自己的哥哥。細讀此詩,隱隱感到無比的怒氣,使曹丕很羞愧。這首詩能留傳到現在,可見曹植在詩詞上的藝術感染力有多大,別人仿寫不出的。

  • 3 # 作者蔣寶兒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署名“曹植”的“七步詩”在文壇、史壇上大名鼎鼎,在詩歌界的知名度,恐怕僅次於李白的《靜夜思》了吧。

      很可惜,它不是曹植所作的,學術一點地講: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該詩是曹植所作,極有可能是劉義慶替曹植寫的,就是那個《世說新語》的作者。

      劉義慶是南朝·宋的皇族(這個朝代太悲催,因為是偏安政權,又短,540年以後,趙匡胤又建了個宋朝,名氣比它大,它只能叫南朝宋,或者劉宋了),宋武帝劉裕的侄子,因為皇族之間互相殘殺,劉義慶作為皇族一員兼文學家,很不喜歡這種局面,於是就想方設法委婉地規勸一下,於是就在自己的小說《世說新語》裡面,借古人曹氏家族的名義,編了個段子,給曹植寫了一首詩:七步詩。

      意在提醒皇族們,大家都是兄弟,為什麼要自相殘殺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劉義慶的原詩是這樣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起來還有點文采,但是不夠通俗,後人就逐漸演化,最後弄成白話文一般:“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很有打油詩的感覺吧!曹植怎麼可能寫出這種詩歌來呢?曹子建的詩才,用粉絲謝靈運的話來講,那是“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的詩,應該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這樣的字句,怎麼會是打油詩呢?

      哦,打油詩的鼻祖張打油是唐朝人。。。比南朝·劉宋還晚。

      話說回來,《世說新語》本來就是筆記小說,看看就行,體驗一下古人的生活、文風,當不得歷史考究。劉義慶這一招很高明,自古以來,文人就喜歡託古言今,自己寫作品打著古人的旗號發表是常事,很多經書都這樣,典故就更不稀奇了。

      再說,劉義慶也不是沒留下破綻(他在公元五世紀就發明了釣魚文?),破綻就在這首詩的標題上:七步詩。

      為什麼不叫六步詩?八步詩?偏偏叫七步詩?況且,走七步的時間就一定很短麼?要是曹植不邁步呢?數字“7”便是詩歌年代的切入點。

      古代認為奇數是不好的,偶數才好,奇、偶這兩個字便可以說明一切,大詩人王維有句詩說“李廣無功緣數奇”,即是說,李廣沒有封侯是因為點背。

      7作為奇數,自然是不受歡迎的,但是這一切到了南北朝就變了,7開始火了起來,就像今天的8一樣,因為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雖然東漢末年已傳入,但直到南北朝,才興盛了起來),據說:“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地下,惟吾獨尊。’”

      7這個數字便跟著佛祖光大了起來,佛教中有七寶、七地、過去七佛、七級浮屠等等,設道場做佛事也以七日為期,叫佛七。當時文人吟詩作賦也以走七步的時間為限,七步成詩也是詩壇一種流行遊戲,怎麼可能穿越到曹魏王朝呢?中間還隔著154年的晉王朝。劉義慶將這段典故移植到曹魏王朝,也可能是一時疏忽,也可能是故意為之。他完全可以不叫“七步詩”,而叫“詠豆詩”等其他名稱的嘛。

      小說、戲劇裡把曹操白臉化,順便把曹丕也白臉化了,其實曹丕也沒那麼壞,也沒那麼笨,曹操、曹丕、曹植並稱三曹,與建安七子一起成為那個年代的文壇大才。而且,曹丕本來就是曹操的嫡長子,曹植是老4,誰繼位不是顯而易見的嗎?要想害曹植的話,“一壺毒酒喜相逢”,便“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了。何必弄得那麼低階呢,唯恐天下人不知,非要大張旗鼓地謀殺,重要的是……還未遂!!!

      話說回來,這首詩是誰寫的並不是那麼很重要,詩的寓意是很好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濃於水,莫讓名利淡化了親情,大家都是同胞。

  • 4 # 太行山下小小強

    我覺得這首詩,未必是曹植所做,我的理由主要有三點。

    1、沒有歷史依據

    大家知道,《七步詩》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中,而《世說新語》是怎樣的一本書吶?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從上面大家可以看出一個重要資訊,就是“筆記小說”,就是說這本書,並不是正史,是小說,帶有一定的傳奇色彩和虛構。

    按照《三國志》裡面的記載,曹丕上位之後,並沒有殺曹植,而是咱們常見的“削爵士,免為庶人”。

    2、曹植的詩篇裡面並沒有《七步詩》

    大家知道,作為才子,曹植也是出過書的人,著這些書記載了他的一些詩篇,這裡面並沒有《七步詩》。

    3、曹植對曹丕並沒有多大威脅,曹丕沒必要殺他

    大家知道,曹植雖然才華很高,但是能力並不怎麼樣?可以說是一個書呆子吧,政治手腕明顯不如曹丕,這種人,曹丕沒必要殺他。

    第二就是,就算想殺,也不會找這樣一個理由,人家本來就是專業“詩人”,出口成章,並不是難事,我感覺不用七步,四步就可以,這明顯就是給曹植活路,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所以這首詩大概是後人杜撰,主要是為了表現曹丕的大恩大德,讓其他想爭位的兄弟們看看,我曹丕是很大度的,這首詩雖然一般,但是放在當時的環境中,很恰當。

    這也表現了曹植的高超才華,能在為難關頭,化險為夷。

    這就是很符合後人的意願,是一副“知難而退”,大家各讓一步,相安無事的結局,畢竟誰也不希望看見兄弟殘殺的結局。

    所以我覺得,這首詩大機率是後人的美好幻想,這裡面有很深刻的哲學意味,類似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就是大家要看清形勢,好吃好喝,大家還是朋友,沒必要弄的你死我活。

  • 5 # 文一多

    曹植七步成詩是三國演義中情節,其實,更具史學價值的《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但是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有記載。

    本人被七步詩感動是看87版《三國演義》時,劇中劉歡唱的《七步詩》歌曲。畫面中曹植被步步緊逼,旁邊的曹丕近臣不斷施壓,此時劉歡唱的《七步詩》音樂緩緩響起,如泣如訴十分應景。曹植更是聲淚俱下,邊踱步邊作詩,終於在最後一步時完成了詩作。那個場景不僅感動了在場的曹丕近臣,就連曹丕自己也被感動,最終沒有再尋其它由頭而加害其兄弟。當時看的我也是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至今難忘。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五言律詩堪稱“絕”句,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這是我的評價,不接受反駁。

    過去的封建社會,生在帝王之家並非是好事。兄弟之間甚至父子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相互殘殺的例子不勝列舉。有的只是對皇位的覬覦和渴望,哪有什麼舔犢之情手足之情。

    七步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植,不是我等小民糾結的事,自有史學家們去考證,重要的是世間確實有了這首詩,並廣為傳頌,這樣就夠了。

  • 6 # 復仇甲午

    陳思王曹植的《七步詩》是中國古代最為短小而有名的詩篇之一,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來成了成語,至今引用不衰。但這首詩是不是曹植寫的,卻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古今都有學者認定此詩為偽,理由是幾種古老的曹植集中皆無此詩。這樣來立論,根據似有不足,因為我們知道,最早正式為曹植編定的集子出於他的侄兒魏明帝曹叡的旨意,《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載,太和六年(232)曹植死,時年四十一;過了幾年,景初(237~239)中明帝詔曰:陳思王昔雖有過失,既克己慎行,以補前闕,且自少至終,篇籍不離於手,誠難能也。其收黃初中諸奏植罪狀,公卿以下議尚書、秘書、中書三府、大鴻臚者皆削除之。撰錄植前後所著賦頌詩銘雜論凡百餘篇,副藏中外。這個集子顯然不全:另據曹植本人先前所說,他自己選編自己的辭賦,刪定別撰,為前錄七十八篇(《前錄自序》),這些還不是他一生辭賦的全部,就已經有這麼多;而奉旨編撰的欽定本全集,包括賦頌詩銘雜論在內卻一共只有百餘篇——這裡一定被刪掉了很多作品。

    像《七步詩》這樣的詩篇,在欽定本中刪去不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或者更準確地說,這一篇非刪不可,因為這首詩諷刺打擊的物件不是別人,正是魏明帝曹叡的父親魏文帝曹丕。曹植這首詩當時一定非常遭忌諱。寓禁於編,早已發凡起例於曹叡,到清朝,乾隆皇帝搞《四庫全書》,則為其集大成而尤其著名者也。

    關於《七步詩》及其產生的背景,見於《世說新語文學》: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可知在劉宋時代,此詩尚頗為人們熟知,且有故事流傳。好詩總是禁而不止的。《世說新語》是一部高水平的名著,其中的材料往往被視為重要的史料。據此則《七步詩》自應確認為真。

    又《太平廣記》卷一七三引《世說》,其中《七步詩》的文字也是六句,僅個別字句略有異同。只是此詩的文字有繁簡之別,另有一種四句本,《文選》卷六十任彥升(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陳思見稱於七步句下李善注引《世說》雲:

    文帝令陳思王七步成詩,詩曰:萁在灶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裡文字比較簡略,不知是李善所見之《世說》即已如此還是他在引用時有所刪節。由六句壓為四句,很像一首唐人的五絕。古書註釋中的引文往往並不嚴格按照原文引錄,為簡明起見可以有所省略,而為了引文的通妥流暢起見,又相應地改易少數幾個字。這種作風到晚近以來還有,某些老派學者的引文有時不盡忠實於原文,就是這種老傳統在起作用。

    與六句本原詩相比,李善注所錄之四句本保留了它的主要內容,而將詩的前兩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刪掉了。刪掉這兩句,詩的妙喻仍在,主要意思也沒有變化:拿豆秸草作燃料來煮豆子,本是同根生的東西如此相煎甚急——現在是親兄弟相煎甚急,令人不勝感慨。

    此後更流行的文字則將李善注所引本的首句改為煮豆燃豆萁(《詩紀》卷十四引一作本)。這樣一來,詩的開頭就把豆和萁一道提出,更便於為下文張本,看上去要比一開始就突如其來地說萁在灶下燃更穩妥自然一些。這一改動不知出於何許人,其人實為高手。

    曹植原作六句本顯得比較古樸。這首詩的生長點在於燃豆萁煮豆子,那麼煮豆子是要做什麼呢,詩的前兩句說得很明白: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這是當時的一種食品加工方法:先把豆子煮熟,然後讓它發酵,加上鹽和若干香料,做成豆豉或稱鹽豉,不加鹽的則為淡豉,均為美味,其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汁液,尤為常用的調味品(詳見《齊民要術》卷八《作豉》)。在魏晉時代,豆豉算是新興的美味,所以曹植在詩中詳細言之。而到唐人或更後的讀者心目當中,豆豉乃是十分普通的東西,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這些話完全可以不去多說。某一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對文學創作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從《七步詩》的變遷看去,改詩有時同科技水平之與時俱進也不無關係。

    《世說新語言語》記載了西晉的一個小故事: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雲: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北方貴公子王濟(武子)看不起從南方來的亡國之餘陸機,以羊酪為天下美味,而陸機則以蓴(蓴)羹來與之對壘。做蓴羹須下鹽豉,味道才能勾得出來;陸機認為羊酪雖好,也就相當於未下鹽豉的蓴羹——北方的美味乃是二流貨色。由於政治歷史的原因,當時北人南人互存偏見,所以往往有這樣鬥法式的問答,現在看去頗不足為訓,但由此可知鹽豉在魏晉時代的地位甚高,也可知曹植寫詩時為什麼那樣不惜筆墨。

    這樣看來,今天重編注曹植的詩,《七步詩》應予錄入,並當以《世說新語文學》所引之六句本為準;至於後來的變成四句的刪節本(李善注所引者)和進一步修改本(《詩紀》所引者),可以不管,也可以作為附錄列入備考。前人或謂《七步詩》繁簡二本並佳。多二語,便覺淋漓似樂府;少二語,簡切似古詩。(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六)其說頗有見地,但乃是從藝術角度出發的比較論;如果從文獻角度著眼,則自當以六句本為基準。

    曹丕打壓迫害乃弟曹植用心良苦,手法甚多,原因無非是曹植曾經是他的競爭對手,一度似有可能繼承父王曹操的地位。曹丕當了皇帝以後對曹植防範、報復甚嚴,無所不用其極。帝王式的思維往往如此。專制主義導致人性嚴重異化,中國古代皇室成員中父子、叔侄、兄弟們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史不絕書;但是就此寫詩的人不多,好的更少,此《七步詩》所以可貴而傳誦甚廣也。

  • 7 # 宋朝小炮哥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曹植七步成詩是三國演義中情節,其實,更具史學價值的《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但是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有記載。

    本人被七步詩感動是看87版《三國演義》時,劇中劉歡唱的《七步詩》歌曲。畫面中曹植被步步緊逼,旁邊的曹丕近臣不斷施壓,此時劉歡唱的《七步詩》音樂緩緩響起,如泣如訴十分應景。曹植更是聲淚俱下,邊踱步邊作詩,終於在最後一步時完成了詩作。那個場景不僅感動了在場的曹丕近臣,就連曹丕自己也被感動,最終沒有再尋其它由頭而加害其兄弟。當時看的我也是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至今難忘。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五言律詩堪稱“絕”句,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這是我的評價,不接受反駁。

    過去的封建社會,生在帝王之家並非是好事。兄弟之間甚至父子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相互殘殺的例子不勝列舉。有的只是對皇位的覬覦和渴望,哪有什麼舔犢之情手足之情。

    七步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植,不是我等小民糾結的事,自有史學家們去考證,重要的是世間確實有了這首詩,並廣為傳頌,這樣就夠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在野史裡記載了一件事,說曹丕稱帝后對曹植心懷忌恨,有一次命曹植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如做不出來就將行大法處死。

    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又被小說家演化為只有四句的《七步詩》,知名度很高。

    但曹丕稱帝后他們兄弟二人見面次數極為有限,曹丕拿作詩這種小把戲為難詩才橫溢的弟弟,於情於理於客觀情況都不大可能。被貶後曹植很快又被改封為鄄城侯、鄄城王,一直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遇事無不小心謹慎。

    有一次曹植奉詔入京,快走到洛陽時突然內心裡感到了無名的驚懼,就丟下隨行人員騎馬微行入京,他偷偷地去見了大姐清河長公主,想讓她帶著自己到哥哥面前請罪。

    曹植不見了,關吏不敢怠慢馬上報告,曹丕派人沿著來京的路線搜尋,沒有找到。太后聽說後認為曹植自殺了,在曹丕面前痛哭。

    過了一陣曹植散著頭髮、光著腳並且自行揹負刑具來了,太后才轉悲為喜。曹植後來又被改封為雍丘王、東阿王,不僅有人監管,而且封地也變來變去,日子很不好過。

    曹植的哥哥曹彰也沒好到哪裡,曹操在時封他為鄢陵侯,曹丕稱帝后晉升他為公爵。曹彰本以為自己與其他兄弟不同,他帶過兵,對國家有用,所以應該另有安排,但詔書下來他也跟兄弟們一樣就國。

    曹彰很不高興。鄢陵這個地方也不好,屬經濟落後地區,曹彰想改為中牟,這裡不僅經濟發達而且離洛陽不遠,曹丕答應了,封他力中牟王,但不久就改封為任城王。曹植奉詔入京的那一次曹彰大概也來了,但他卻莫名其妙地暴死在洛陽。

    有野史說,曹丕邀曹彰在卞太后那裡下棋,一邊下一邊吃棗,曹丕把毒藥弄在棗蒂中,自己只吃沒毒的,曹彰不知道結果中毒。

    卞太后拿水想救他,曹丕早已密令左右把瓶罐都毀了,卞太后急得只能光著腳跑到井邊想去取水,可水還是沒打上來,過了一會兒曹彰就死了。

    這個記載也不足信,曹彰是不是曹丕殺的先不論,即使是,曹丕殺個人也不必費這麼大的事,更不會當著母親的面。這個記載與《七步詩》一樣都屬於杜撰。

    不過,曹丕稱帝后曹彰、曹植以及其他幾位宗室的處境確實很不好,遣散出京、一再遷封,內部又有人監視,過的日子連普通人都不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真的有那麼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