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甲骨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源頭甲骨文並不是為了當時中國人的語言而創造的文字。而是一種用來向後世人類傳承「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特種圖示。 老子在函谷關就是用這種特種圖示寫下的《老子真經》,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的《郭店楚簡~老子甲》:《老子真經》已經在kindle、噹噹、京東上市,大家可以去看,展現出一種與《道德經》完全不同的,非常完整的內容。主要是講,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如何練習「心智系統轉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老子自己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心得。 第二部分是:這種源頭甲骨文被借用了以後,成為了漢字師祖。 對於這種觀點,大家是怎麼看的?
11
回覆列表
  • 1 # 鮮綠園枇杷汁飲料

    甲骨文是當時巫師用來占卜記事的符號,只在巫師間傳承,後來這種記事普吉開來,最終演化為大家一起用的記事工具,最終成為文字,即為漢字

  • 2 # 墨海遊俠

    首先要弄清楚概念,文與字是兩個概念,現在說的文字基本上是與字的概念一致。“字”是有聲之“文”,而在“字”之前,“文”早已存在,但卻是無聲之文。“字”是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出,“孳乳”而出,無聲之文,和聲相結合,就產生了字。文是字的形象載體,沒有文就沒有字。文簡單的說就是圖案和符號,甲骨文不是憑空捏造產生的,形成甲骨文字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只是到了殷商時期已經成型變成了一套成熟的文字系統。

  • 3 # 矇昧泰晤士

    要是說最早,你可以說是一種圖示。

    甲骨文之前是結繩記事。結繩記事應該發生於定居之後,也就是農業開始出現之後,人們把繩子系成各種形狀記錄數字,後來還有一些系法能記錄事情,當然是非常簡單的記錄,主要是時間日期。比如“五”字,就很明顯來自結繩的樣子。甲骨文的五,是上下兩橫,中間是個X,很想兩根繩子交叉。

    從結繩記事,到甲骨文象形文字,中間發生了轉折。這個轉折就是從主要是數字,開始過渡到主要是“事情”了。這裡可以猜想一下,很可能最初的文字,是“寫”下了繩子的模樣,而不是畫出了事物的樣子。畫下繩子的模樣以後,人們發現這比用繩子簡單多了,因為記錄的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繩子也越用越多,最後都腐爛了,亂套了。所以,人們試圖用畫的方式,把繩子的樣子畫下來用來記事。這個轉折沒有考古文物佐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的原因。

    甲骨文之前的“畫繩”,用的什麼書寫材料?陶板?泥板?木頭?洞壁?岩石?獸皮?骨頭?不得而知。我相信未來考古學家能挖出寫滿了(或刻滿了)數字的陶板來。

    甲骨文應該來自“畫繩”,從畫繩臨摹數字,到畫鳥獸魚蟲之跡,是一個自然的轉變。至於為啥後來刻在骨頭上,很可能是因為陶板不好儲存,或者製作繁瑣,不如骨頭來的容易,遂用大量骨頭來記錄了。還有一點,華北地區古代多野獸,骨頭來的容易,不比兩河流域都是乾旱地帶,少動物,蘇美爾人就地取材只好用蘆葦杆寫在泥板上。

    甲骨文“最初”當然是圖示,也必定是實詞多,說是一種特殊的圖示沒有錯。因為最初的文字,並不是完整的組成一句話,只是簡單的數字加實詞,組合一個圖示,記錄的人明白即可。

  • 4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個人認為甲骨文和道德經和漢朝及漢以前出土的文物都指向中國的道家思想(德鳳、道龍、理中,法)的理論和實踐(道家養生、明心,見理,入道,見智,現慧)。她們的主題主要就是道德文明和龍鳳文明,它們和中國古代的導引,氣功,經絡,武術,數術,兵法,製造都有很大關係。問題中論其甲骨文和道德經的密切關係比現在中國其它文字專家的見解要高明很多,值得有志學習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參考學習。圖示甲骨文的下面部分和秦漢的馬車車軸車輪相似度很多,和太極拳論中【活如車輪】類似,也和道德經中【三十輻共一穀,當其無,有車之用】的意思一致。甲骨文上面部分可解釋為鳳龍合一心,德道同心。甲骨文中間的箭頭既表示進入也表示承託。表示有道德的龍鳳樂意進入道(的核心),進入道的車承託的是龍鳳的精神,道德的榮光。

  • 5 # 西北風212827095

    1、什麼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看不懂。

    2、這種故意用新詞彙難懂詞彙以顯示高深,故做驚人之語以顯示偉大,故意唱反調以顯示與眾不同的做法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盛極一時。

  • 6 # 閒看秋風999

    甲骨文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只不過先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

    閒看秋風下面來說個究竟:

    題主的問題有一點點道理,最初創造甲骨文的先民們恐怕從來都沒有想到要有意去傳遞什麼資訊;所謂甲骨文,也不過是先民們與“上天”的一次次對話,交流。然後根據“甲骨”上火燒過以後留下的裂紋,將裂紋的走勢記錄下來,刻在甲骨上,後人將這個東西稱為“甲骨文”。

    在遠古時期,生產力低下,野獸四處出沒,天有不測風雲,生存環境極為惡劣,先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恐懼,因此,“占卜”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態。

    簡單描述占卜的過程:

    這些先民們尋找一些大的龜甲或者獸骨,經過打磨加工後,成了一片片可以放在火山燒烤的形狀,然後火灼鑽鑿,正面即現“卜”形裂紋——卜兆;

    先民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判斷吉凶,如同現在人們早上起來首先要看看手機一樣的道理——天氣預報說什麼?有沒有約會?哪裡堵車?有沒有飯局?可不可以買股票?等等。

    占卜,也就是用火燒烤了甲骨以後,要請來有威望的老者或者“王”們來解讀(解卜),然後將他(們)所預測的內容刻記下來,如此就形成了後人所說的甲骨文。

    簡單講,甲骨文大多是文字象形,非常藝術化。但是,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圖示,就是一種文字。此外,甲骨文還有大量合體形聲字,如鳳,從凡聲;酒從酉聲;水名如洹,亦從亙聲。假借字也有不少,如:百、千、萬、十干、十二支、方位字東南西北,等等,都是假借。

    這些,當然都是後來專家學者研究得出的結論,當時的先民們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如此“遠見卓識”的。說白了,當時人們占卜,就有點像現在的人扔硬幣,透過正面反面來決定是否做某一件事一樣。

    不過,就卜辭而言,這個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如上述例子的甲骨文字,而不是“甲骨圖示”。

  • 7 # 古城金地140787426

    什麼叫文化?就是文字化。

    什麼叫藝術,藝術是一種技能。是用什麼辦法把要做的事情做的更加極致,更加完美。就是一種技藝的能力。

    而文化是把事物轉化成文字儲存起來這是文化。

    我認為的文化就是文字化。像機械化,數字化。

    把事物使用文字化後的資訊傳遞。

    通常說粗話的人大家認為沒文化,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文化是什麼?就是文字化。把一切事物變成文字的表達,你善於哪方面的表達,就是你在這方面注重學習專業文化。

    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有的人沒有上過學,沒有被文字化過,用文字表達事物和自己內心思想的時候,表達不出來就容易發火,說粗話,特別是在和人有爭議的時候。

    修養不代表文化,修養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扶植修改。

    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主攻的方向也不同,也許他主攻的是別人不知道的專案。隔行如隔山,所以別人不能理解他的專業。

    不同的文化注重於不同的特長,在某些領域精通,就是某種文化水平就高。有文化不是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不一定對每一行都精通。在這一行有文化,到了別的專業就不一定有文化了。就像一個醫生給人看病他有文化,但是給機器看病就無能為力了。同樣道理機械師給機器看病手到病除,給人看病就不行了,因為他們被文字化的專業事物不一樣,學習的方向掌握的文化不一樣。

    他們相互之間的論文交流也會有這個現象,誰都看不懂誰。如果他們相互之間,一個聊病理,一個聊機械,他們誰也聽不懂誰在說什麼,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就沒有被對方的專長文字化過,他們都有文化,誰能說他們沒有文化。只是他們對事物用文字化資訊表達出來的東西不熟悉,在一方面文字化了,在另一方面沒有文字化。

    文化就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象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影片。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這就是文化。

    好的文化能夠明確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傳遞明確的資訊。讓人一看就明白。有的人對文化本身就迷迷糊糊,不懂裝懂還要東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來拼湊,讓看的人一頭霧水。這是不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使用規律邏輯性很強,中國文字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字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意思就變了,結果就不一樣。

    文化是用來傳遞資訊的。邏輯性不強傳遞的的資訊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是從農耕開始的。一年四季種了收,收了種,反覆迴圈,年復一年,經久不變。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守舊的複製文化,守著古老的文字不變。自古至今都是在複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文字化就是學習文字變化運用,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文字化的運用方法,就是自古傳下來的傳統組合變化的方法。

    不能把精神.物質.工藝.藝術.技能.風俗.習慣.服飾.城市風格.酒.茶......都文字化叫文化,它們的名字不叫文化,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它們的名字就是它們本身,酒就叫酒,精神就叫精神。如果非要和文化硬拉在一起,那就要在後面加上文化兩個字,把這些事物用文字表達出來。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他們也要加上文化兩個字,不加文化兩個字他們該是什麼家還是什麼家。這些都是被文字化中的一個派系。中國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少了哪一家中國文化的根還在。

    考古時曾經挖出一種酒是綠色的,能說它是酒文化嗎?不能,它只是酒,它可以‘被’酒文化,酒後面要加上文化兩個字,才叫酒文化。它背後的故事才是酒文化。它是哪裡生產的,用的什麼材料,它賣給了誰,當時誰喝了,喝酒時猜不猜枚,有什麼規矩。這些才是文字加工過的酒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文化的資訊。把古代文物骨笛資訊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城市遺址不是文化,證明不了誰在那生活,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麼?,生活來源是什麼?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的痕跡,它們必須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以後叫文化。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也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

    最好的方法是文字化,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像有些經書就記錄了很多事。

    好的文化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不能神神秘秘,故弄玄虛,東拉西扯,顯示知道的很多。要能夠表達清楚你的思想,這就是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下五千年賈湖文字就是證據,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優點是:文字簡練表達清楚的象形文字。這樣的文字組合起來的文化表達能力強,文字像照片,把文字的照片組合起來就是電影影片,怎麼組合變化,這是祖傳方法。

    世界上聯合國開會,同樣內容的演講稿,放在桌子上最薄的那份就是中國的。外華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神奇了。

    中國文化的組合排列前後順序,和別的國家文化也不一樣。主謂賓的用法也不一樣。姓名的順序也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就是中國的文字化使用方法。這就是根。

    中國文化細膩邏輯性強簡練明瞭。

    人的智慧進步就是人類文字的出現,用文字儲存資訊。

    有了文字,人類脫離了動物世界成為了人。

    沒有文字之前人和動物是平等的。

    人和動物都是隻有一個腦袋,用腦袋記錄往事。

    有了文字之後人比動物多出個腦袋,記錄的東西比動物多出很多倍,記錄經歷的一切事物經驗。

    有了文字人的資訊傳遞成幾何形式成倍增長。而動物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

    文字記錄了過去現在和將來。文字可以傳遞全世界人類的智慧,可以相互之間交流。

    這就是人獨立於世界智慧的頂端的文字發明。

    有了文字人類智慧開始迅速起步。

    現在已經出現了電腦,它也許不屬於人類的大腦,有可能有一天取代人類的智慧。超越人類,統治世界。

    人把經歷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文字儲存起來就是文化。

    人看到的山水經歷的事情不可能用實物儲存起來。

    只有用轉化成文字的方法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字化——就是文化。

  • 8 # 子衿書法

    甲骨文雖然確鑿的擺放在大眾的眼前,但是其中的疑點眾多。下面我就甲骨文存在的疑點談一談這一突然出現的文字。

    第一個疑問,三千七百年前的甲片和牛骨從外觀上看風化的痕跡並不是很嚴重。占卜時甲骨要用火燒以後,從火燒後的紋路來判斷吉凶。經過火燒的骨片很容易毀壞風化的。這些被發現的甲骨並沒有經過防腐處理,良好的存放設施。而是散亂的分佈在安陽大約三十平方公里的小屯村。這是第一個疑問:風化。

    第二個疑問:它的出土地過於集中。占卜在商周時期,廣泛流行。大事都要先佔卜筮,武王伐紂時,帥八百多大小諸侯聯合,這些大小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卜筮官。在後面的周朝卻沒有發現存留下的甲骨,而更早的商朝卻有十五萬片之巨,不能不讓人產生疑問。第三個疑問,龜甲卜筮在漢代司馬遷《史記》記載,卜筮疇官父子相傳。這就是說,這是一個神秘的職業,外人是無法探知其中奧秘的。所以,龜甲上的文字,我懷疑並不通行的文字,而是專門卜筮職業中的一種文字。即便是當時的人,也看不懂。

    在漢武帝時期,武帝討伐兇奴,凡有一技之人,皆得重用。卜筮者會集於京城,各施神技,預測武帝攻伐有功。盡皆應驗。武帝賞賜巨厚,恩寵有加。有卜筮者便因私仇而妄加殘害,恣意妄為,致人於滅族破門。百官惶恐。為什麼卜筮者能夠挾私仇而公報?皆因不能識別龜策之文。

    甲骨文大約在五幹字左右。它的字意,破解的有二幹字左右,不足一半。即便是破解出來的這些字,誰又能說得清楚它們到底是不是就是原來的字意呢!至於老子的《道德經》之說,乃是現代人玩的把戲,不足論。

  • 9 # 千千千里馬

    首先,文字是語言的高階形式

    人類自從有語言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0萬年以上,至少成熟的語言歷史,也有5萬年以上的歷史呢!

    那麼文字的歷史呢?假如我們把中國所有的各種“文字”的歷史合在一起,也沒有1萬年的歷史!

    從5萬年就有成熟語言,到五萬年以後有文字,人類要經歷多少代人的努力啊!

    那麼,為什麼要產生文字?當然是語言有很多缺陷。

    比如,一千年以前的事情,要叫一個人憑一顆腦袋記下來,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人類希望有一個把一千年甚至一萬年也忘不了的事情記錄下來的辦法。

    這個辦法,唯有“文字”能辦到。

    但是,怎麼才能創造文字?人類即使創造了文字,就有“文字”嗎?

    例如,甲骨文就是“文字”嗎?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真的問得不錯。

    我們直接說,甲骨文真的還不是“文字”。

    這是什麼原因呢?甲骨文明明百科全書都說了,是中國最早系統性的文字,你說不是文字就不是文字了?

    這個問題真的有些難。

    文字有特定的意涵

    我們今天看甲骨文,只是看結果,沒有看原因。

    甲骨文創造之初,真沒幾個人認識這種文字的。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甲骨文還不是普世使用的所謂“文字”。而是巫師與上帝溝通的“語言符號”,這些語言符號,真的不是當時知識分子都認識的“文字”,而是巫師代表上帝說的話,巫師是“記錄”了上帝的語言,給商王說明的一個“證據”,這個證據,就是甲骨文這種文字。

    有了甲骨文這種文字,感覺,上帝真是這麼說的。

    這就是甲骨文使用的真正意義和本來面目。

    我們今天所謂的文字是什麼?比如,今天也有道士畫符,這些符籙也是根據漢字再創造的,我要問你,你認為這是“文字”嗎?

    絕對不是,這些符籙,是道士與神溝通代理神的意志的語言,與甲骨文的作用沒有任何區別!

    但是,甲骨文被周朝人繼承以後,結果發生了質的變化。

    周朝利用甲骨文作為語言工具了。

    這是因為,甲骨文雖然不是語言“文字”,但是,它還是代表語言的一種完整的符號,這是真的。

    比如說,甲骨文裡的人,到了周朝還是人,甲骨文裡的帝還是帝,意義也沒有任何變化。

    從神秘的符號,到真正的語言文字,周朝是一個分水嶺。

    例如,周朝出現了《詩經》和《左傳》。為什麼商朝沒有《詩經》和《左傳》?

    我們確切的回答是,因為商朝人,雖然創造了文字,但是,並沒有發現文字可以記錄詩歌,可以寫歷史。

    你以為商朝沒有詩歌?沒有歷史?有這樣的道理嗎?

    當然,周朝對文字也進行改革。

    老子使用文字寫《道德經》肯定是大眾通行文字

    到老子時代,也就是《左傳》產生的時代,中國的文字已經完全非常成熟,而且進入文字現代化時代了。

    比如,文字的記錄功能,寫作功能,公共服務功能都已經非常成熟,與我們今天沒有任何區別了。所以,著書立說,就有了社會價值和社會基礎。

    如果像甲骨文時代那樣,就是你寫出一本歷史書了,沒有人認識文字,這書有用嗎?

    但是,周朝就有用,因為大貴族小貴族,還有沒落貴族,這些文化階層,都是文字的使用者。

    所以,老子著書肯定是用周朝大眾化的文字寫的,絕對不會是另搞一套的什麼神秘文字。

    老子著書為的是“立言”,結果,一本書是文字極少有人懂,你是這老子真的會老糊塗嗎?

    至於甲骨文時代,文字有什麼神秘的意涵,那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 10 # 樸心若水

    甲骨文和西方字母文字有根本區別,西方字母文字是次生語言,原生文明被滅絕之後,沒有誰知道這些符號是什麼意思,於是新的統治者借用原來的符號,賦予新的含義,為了方便書寫變形簡化,導致符號已經看不出本意,參見日語,就是借用了中國的草書作為基本符號,搞的有點四不像。

    甲骨文字身就是符號,代表著人類對世界的基本認知。每個字都有完整而獨立的含義,是為數不多的原生文明文字,文字的字形字意能一脈相承。

    語言早於文字產生,比如動物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甲骨文一開始僅僅是記事的符號,為了方便交流,必然會與語言結合,賦予各個符號當時的發音,從而變成記錄語言的工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劉震雲、易中天和餘秋雨,誰在自己的文化領域成就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