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然布衣

    現在APP市場分為了蘋果市場和安卓市場。

    安卓市場比較雜,要推廣的話。

    一個是給官方發自我推薦的郵件,爭取首發,做專題等等。

    蘋果市場的話有比較系統的推廣辦法。

    現在APP的推廣渠道主要有ASO和ASM兩種。

    其中的話ASO的話主要方法是透過積分牆和提高關鍵詞覆蓋量。

    而ASM的主要方法則是進行競價排名,現在似乎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的話聯運也是一個規避風險的手段。

    還可以透過地推、換量、預裝等手段推廣。

  • 2 # 活動盒子

    效果類營銷

    任何以KPI指標跟結果為導向的推廣我們定義為“移動網際網路效果類營銷”。電商、金融等APP你的目標結果就是銷售額跟投資金額。工具類、社群類等APP你的指標就是留存率、使用時長、統稱為活躍指標。

    品牌類營銷

    以曝光量百度指數以及傳遞品牌形象為目的推廣我們定義為“移動網際網路品牌營銷”。從小到產品的slogan大到媒體TV硬廣,這些難以精確統計實際效果的事件我們定義為品牌營銷。

    本文我們重點談一談移動網際網路效果類營銷怎麼做。在這之前我還是需要強調一下,效果類營銷的好與壞一方面跟從業者的能力有關係,另一方面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有直接的關係。產品就是萬事開頭的第一位數,效果類營銷只不過是第一位數後面的加成。產品如果是0後面再加多少個0都是功虧於魁。當然對於從業者來說無論什麼產品全力以赴是最基本的職業態度。

    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池一覽

    渠道分發

    第三方應用市場:應用寶、360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PP助手、豌豆莢等。

    手機廠商市場: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美圖手機、錘子等。

    蘋果正版越獄:XY手機助手、愛思助手、itools、同步推等。

    效果類原生廣告

    瀏覽器資訊流:UC瀏覽器、QQ瀏覽器、獵豹、小米等。

    DSP資訊流:有道DSP、多盟DSP、力美DSP、Imobi、Admob、聚效等。

    工具類資訊流:wifi萬能鑰匙、酷劃鎖屏、紅包鎖屏、萬年曆、墨跡天氣等。

    國內網路盟:快友、mobvista、yeahmobi、glispa、matomy等

    SEM/ASO:百度SEM、360SEM、神馬SEM、appstore ASO等

    渠道分發現狀

    我相信最早接觸應用商店推廣的那批從業者一定會懷念那個一個首發就能帶來上萬新增的年代。12年-13年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視窗期,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是主動去應用商店搜尋下載好玩的APP。基本上是哪個排名高哪個被推薦就下載什麼。我們稱那個年代叫小白年代。可是就如我開頭所說的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太快了,短短几年時間湧現出幾百萬款APP。從14年開始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已經慢慢的從去應用商店主動搜尋好玩的APP,到今年的應用商店迴歸渠道分發的本質。

    有一個數據可以告訴大家,目前75%以上的使用者去應用商店都是知道自己要下載什麼,下載完了就閃人不會做太多的停留。所以很多開發者會抱怨為什麼現在首發只有幾百個新增、為什麼買CPT的首頁Banner算下來成本這麼高?為什麼應用商店要開始玩有獎下載、紅包激勵?這一切的本質就是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變了。那針對以上的局勢我們需要怎麼辦?

    如果你的CPT投放成本很高,那麼只投CPD的關鍵詞競價,做CPD的目的是降低獲取使用者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防禦性的手段,防止自己的產品名字被流量劫持。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隨著手機出貨量的不斷增加還可以深挖。如果一家應用商店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嚴重,那麼你就要謹慎了。說明它們開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變現,你的成本會水漲船高。所以,我個人建議今年不要再把太多精力花在應用商店上面。

    原生廣告

    資訊流廣告原生廣告的主分支,本質的核心就是原生廣告。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原生廣告不是品牌廣告,核心的是靠素材跟文案去吸引使用者。如果一張素材上面你又想傳遞品牌,又想獲得好的點選率這個非常困難。使用者更加關心是內容本身,這個是需要所有人都需要明白的最基本的道理。如果2015年是資訊流廣告的元年,那麼2016年是資訊流廣告的爆發年。今年如果你還不做資訊流廣告你後面再做成本會非常高。從15年下半年到16年上半年越來越多的超級APP開始商業化,這是一個好訊息也是一個壞訊息。商業化初期對於開發者開說是紅利期,你獲取使用者的成本很低。但是一旦商業化足夠成熟那麼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本文我會大概的把主流的渠道做個簡單的說明講解,在後期的文章中我會針對每個渠道進行詳細的投放最佳化策略講解。

    日活:5千萬

    IOS佔比:30%

    女性:45%

    年齡:18-40歲佔比70%

    暢讀

    日活:450萬

    IOS:40%

    女性:50%

    年齡:20-35歲

    基本情況:女性使用者佔比高,暢讀的優勢在於它有很多免費的雜誌資源,並且可以洽談多種合作方式。

    日活:800萬

    IOS:30%

    女性:20%

    年齡:28-45歲

    新浪扶翼

    日活:400萬

    IOS:30%

    女性:30%

    年齡:25-35歲佔比90%

    基本情況:出了新浪新聞APP、wap流量以外還包含了小咖秀、美拍、大姨媽等流量。

    一點資訊

    日活:300萬

    IOS:17%

    女性:40%

    年齡:18-35歲佔比70%

    基本情況:15年年底開始商業化目前屬於紅利期安卓使用者偏多。因為投資方有小米,故小米後臺也可投放。

    Zaker

    日活:500萬

    IOS:50%

    女性:32%

    年齡:21-30佔比60%

    基本情況:一線城市使用者佔比50%,使用者群質量偏高,商業化初期紅利可觀。

    智慧推

    日活:5千萬

    IOS:70%

    女性:40%

    年齡:18-35

    基本情況:包含騰訊新聞、騰訊影片、天天快報資源。IOS使用者非常高,適合大規模放量。

    粉絲通

    日活:5千萬

    IOS:40%

    女性:60%

    年齡:18-25歲佔比60%

    基本情況:微博財報日活1.2億,整體使用者屬性偏年輕化,目前國內最大的開放類社交平臺,粉絲通商業化比較成熟,也是多數開發者必投的渠道。

    廣點通

    日活:1億+

    IOS:40%

    女性:45%

    年齡:18-40佔比85%

    基本情況:廣點通包含騰訊新聞、微信、QQ空間等眾多資源。其中通常投放的比較多的是feeds廣告。這裡麵包含了QQ空間,以及第三方APP例如臭事百科等。體量大,流量參差不齊適合多種型別的APP投放。市面上比較知名的垂直類電商一年投放金額幾千萬到上億。

    日活:5億+

    CTR:1.4% -1.8%

    UC瀏覽器

    日活:5千萬(官方1億)

    IOS:30%

    女性:40%

    年齡:20-35歲之間

    基本情況:國內瀏覽器的流量老大,使用者群覆蓋面廣滿足放量需求但是最佳化難度較高。投放下來成本還是比較高。

    百度貼吧

    日活:3千萬(官方7500萬)

    IOS:30%

    女性:40%

    年齡:18-35佔比80%,整體年齡偏年輕化

    基本情況:學生群體較多但也包含不少衝動型消費使用者,相對來說更適合社交、遊戲、工具類產品投放。

    陌陌

    日活:1000萬(官方2000萬,附近的人PV 1個億)

    IOS:30%

    女性:30%

    年齡:18-32佔比90%

    基本情況:整體投放屬性還是偏CPM,CPC投放效果一般看後期商業化調整。

    DSP資訊流

    如何判斷一家DSP公司的好壞,取決於它們的演算法,對於長尾流量的把控以及核心的媒體的資源。DSP是一個值得深挖的流量池,難度在於平臺的選擇最佳化。對於一些垂直類APP又想獲取精準使用者,可以深挖這一塊。裡面包含了諸多的中小型垂直類APP的長尾流量。同時你也需要做好前期成本極高的準備。

    國內網路盟

    本質上來說跟DSP的性質沒有太大差別,唯一的區別在於媒體的選擇上。會有部分國外APP在國內的一些長尾流量。例如glispa、matomy等公司相對國外資源優勢比較大,滿足開發者短期內的放量需求。整體使用者質量取決於開發者的要求跟最終的把控。

    DSP跟網盟是一個比較雜的流量池,裡面會包含很多大的媒體的長尾流量。而且比較難判斷來的流量是哪個媒體,因為他們會去找很多下家,你根本不清楚流量是哪裡來的。所以不建議大金額的投放,同時需要把控好使用者質量。如果你不想透過刷量去衝擊APPSTORE的排名,那麼或許DSP跟網盟是個不錯選擇。保證了流量的真實性的同時又可以提高分類榜的排名。

    ASO

    15年初到15年中旬你如果玩ASO,那麼我可以說你還是比較厲害。例如比較知名的某進口零食APP、某招聘APP。他們確實透過ASO最佳化獲得了大量使用者。但是16年的ASO已經爛大街了我個人不建議去玩。首先成本變高第二很難穩定獲得大規模真實流量還冒著被投訴的風險。當然小公司光腳不怕穿鞋的可以試試。

    ASO(蘋果商店搜尋最佳化)分為三個步驟。

    ●關鍵詞的覆蓋:透過開發者組詞的方式的讓產品覆蓋更多的有效關鍵詞,通常主流在500-2000之間。這是ASO的第一步,通常這一步是最基礎的不會帶來任何效果。

    ●關鍵詞排位的最佳化:例如你的產品覆蓋了百度這個關鍵詞,那麼你需要通機器刷,或者微信積分牆任務的方式把你的產品的排位提升到前五。目前機器刷存在巨大風險,主流的是透過例如錢咖、應用試客等平臺以CPA單價3.5-4元/A的模式去釋出任務,在某時間段進行大規模的重複任務。相對來說風險較低,但是還是建議中小型開發者做一個副應用。

    ●維持排位:15年下半年市面上主流做20個詞,要最佳化一次就可以維持較長時間。但是16年的蘋果演算法調整,現在需要每天進行排名維護。

    ●加急稽核:appstore加急稽核本質上是透過技術手段快速跳過蘋果的稽核,不存在代寫加急郵件或者跟蘋果有關係一說。

    渠道誰都知道,到底該怎麼玩?

    就如我一開始所說的,今年資訊流廣告是重點。如果你的月預算在300萬-800萬基本上騰訊系、阿里系、百度系、超級APP系的資訊流流量可以滿足你的放量需求。簡單的說你投滿10-15個主流資訊流渠道基本滿足你的KPI需求。

    至於DSP、CPA網盟、垂直類APP等等都是作為長尾流量的補充。而資訊流渠道本質上的難點在於渠道的最佳化跟渠道的管理。為什麼同樣的渠道你的競品投放成本比你低,ROI比你高?本質上是你的競品在最佳化層面做的比你好。通常投放資訊流一般很少會跟直客合作,通常會跟代理商合作。那麼好的代理商跟差的代理商決定了你的成本跟ROI。當然部分公司也會有自己的最佳化團隊,但是我的理念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代理商實力:首先我們要判斷代理商是否為一級代理商,這個決定了代理商跟媒體的關係跟獲取資源的能力。通常我個人建議可以直接跟媒體方進行洽談,瞭解媒體現階段的真實情況,在根據自己的產品去做判斷是否適合投這個媒體。

    最佳化團隊的能力:每一家代理商上門過來跟我談都會告訴你我們家最佳化師很牛,通常我們只需要關注三點。一是是否有同類產品的APP在跟他們合作,合作的效果怎麼樣,例如啟用成本、轉化率、CTR、ROI等詳細的資料。二是詳細看一下同類產品投放素材的案例圖片,素材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能夠吸引目標使用者群。三是如果讓代理商根據你們的產品製作一個投放策略以及預估一個成本以此考核。通常好的代理商只有10%的最佳化師是真正有實力的,通常只服務大型客戶。所以後期合作哪個最佳化師負責你們的產品需要明確清楚。

    代理商的返點政策:返點政策水比較深,簡單的說你需要清楚媒體給到代理商的全額返點為多少。目前市面上的代理商通常不會全額返點,除非你投放量極大後天硬。但是我們需要透過各種手段多方評估篩選出最有誠意的代理商。例如智慧推因為返點力度大,返點的比例影響著你最終投放的成本。通常你一句“我手上也接觸了很多家代理,你報個你們最大的返點力度”基本可以大概摸出對方的誠意。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同行老大跟哪家合作,你就找哪家談。

    渠道的管理:在於根據每天投放的資料,進行及時的最佳化調整。以及對於代理商的積極性、壓力的把控。在精力跟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通常可以跟兩家實力相當的代理商同時合作。讓雙方之間有競爭關係跟壓力。其次跟最佳化師的深入交流至關重要,最終把控的就是每天代理商發給你日報的結果。

    渠道的最佳化週期:任何渠道一開始投放通常會出現成本很高的情況下,因為大多數媒體的賬戶需要透過十幾天的賬戶最佳化。這就是賬戶的質量度,你的賬戶質量度越高,你後期投放的成本就越穩定。同樣的出價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曝光。所以千萬不要前幾天投放成本高,馬上就暫停廣告這是大忌。

    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流量池

    我最近還是會聽到一些公司抱怨沒有推廣費用,老闆不願意給錢推廣。實話說我為這家公司擔憂,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已經進入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蛋糕就這麼大有資源有資金的公司的使用者會越來越多,沒資源沒資金又不捨得花錢的公司將會被市場淘汰。身為效果類營銷從業者的責任就是把每一分錢花出效果,錢就是你的彈藥。一切的推廣都是以目標使用者群為方向,清楚你的潛在目標使用者群在哪,他們通常使用什麼樣的APP。然後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流量池,不同的產品流量池都是不一樣的,流量池就是你的資源。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媒體渠道,在渠道的分配上按照渠道ROI進行合理的預算分配。保證每季度有新的渠道進來舊的渠道淘汰,建立起良性迴圈的流量池。

    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是世界上最沒有忠誠度的使用者,這導致了一年一個局面。去年投放效果好的媒體搞不好明年就不行。所以從業者一定要時刻關注市面上比較火的APP,一旦在商業化初期跟他們合作那麼你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http://www.huodonghezi.com/news-1008.html

  • 3 # 異江燈情

    想要推廣一款APP,如果想要在iphone上推廣可以在App Store上進行投放,如果想在Android機上推廣的話,可以在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上進行投放。

    以上的推廣方法都是屬於新使用者獲取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使用者安裝APP後的再營銷,即使用者活躍度提升、使用者喚醒、使用者召回等。這方面目前在做的平臺比較少,以海外相對成熟的APP再營銷平臺舉例,網頁端主要是Google再營銷,移動端則是REMERGE再營銷。透過對使用者進行精準細分,可以實現將個性化內容和情境關聯性強的訊息相結合,在現有使用者瀏覽其他應用的時候向其推送符合情境的廣告。根據每位使用者在營銷漏斗中的位置,向其傳送個性化、精心製作的廣告,促進使用者的進一步行為,最終達到再營銷的目的。目前國內廣告主也開始逐漸重視APP再營銷,尤其是對出海應用來說,透過APP再營銷來提高應用內收入可以說是極為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方式了。

  • 4 # 就是ayu

    類似抖音、直播這類新平臺崛起的流量紅利,對於實體店的推廣也有一定的作用,對於 線上 更是一波很好的流量。

    現在抖音上很多廣告,你刷一刷都會看到,就算沒有興趣但是人們還是會掃一眼,那換個思路,如果有興趣,人們選擇點進去看,這不就成為了你的使用者了嗎。

    微博熱搜前兩天還出現了快手某wh帶貨XXXXXX...可見利用好流量,還是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按展現曝光收費。 目前主要有兩種投放方式:排期模式和競價模式

    排期模式的價格就是固定的,一般是提前預定排期,鎖定曝光量,保價保量,合約購買流量。可以投放圖文或者影片,根據不同的城市,投放價格50-180元/千次展現。

    競價模式的價格是廣告主自己出價,廣告主可以在投放過程中靈活調整廣告設定,對廣告曝光進行出價,透過實時競價的方式與其他廣告主競爭從而獲取廣告曝光,不斷最佳化廣告投放效果。根據不同的城市,投放圖文或者影片,價格不同。核心城市最低100元/千次,重點城市最低60元/千次,普通城市最低30元/千次。

    三、本地公眾大號軟文推廣

    因為有一定信服度,並且是在本地,更容易勾起人們的興趣,人們會有想去的慾望,再配合福利活動,效果就很好了。

    四、自媒體

    自媒體做起來不易,找到各平臺,根據平臺規則,進行推廣,需要一個過程積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多疑的表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