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醉書生
-
2 # 海賊說歷史
張遼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將軍,亂世中的牛人,而且志慮忠純!原因如下
他本是朝廷小軍官,後來董卓入京把持朝政,呂布殺了董卓。
張遼選擇投靠呂布,呂布不是個合格的主公,張遼並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後來呂布身死白門樓,張遼只得投靠曹操。
張遼兩次跳槽都是無奈之舉,這種行為在那個亂世也不是太大的恥辱,而且在曹操那裡屢建奇功,曹操非常倚仗張遼。
而呂布就不一樣了,為人狂妄自大,靠背叛獲得權利,這樣的人誰都容不了。
-
3 # 胡侃解密三國
可以這麼說,但也可以從另一面看張遼只跳槽了一次而已,就是從呂布到曹操,而且張遼從未主動跳槽過。但張遼也並非一開始就受到曹操信任的。下面分別看下:
第一次:丁原到何進張遼出身也並非平民百姓,《三國志》說張遼“少為郡吏”,而張遼是雁門郡人,做的自然也是雁門郡的雜役,然後張遼的第一任伯樂丁原發現了他,“召為從事”,雖然沒有什麼品軼但也算是出山了。
然後張遼就被丁原派去洛陽,而當時的洛陽是帝都,權利幾乎都被外戚何進把持,而且這次應該不算是跳槽吧,雖然換了主子,但是原上司主動委派的,現在看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把一員大將就這麼輕易的送出去了,但考慮到當時的年紀可能就能理解了,畢竟當時張遼只有19歲。放到現在也就是剛上大學的時候。
第二次:何進到董卓何進得到張遼後也沒有重視這個年輕小夥子,就安排張遼去河北募兵,兵倒是招了一千多,但是回來後何進就被宦官幹掉了,而董卓成了帝都的掌權者,而此時作為一個下級軍官的張遼根本沒有發言權的,只好隨大流加入了董卓。這完全是身不由己,而且此時年輕又沒啥功勞的張遼幾乎沒人注意,也不能算是跳槽吧。
第三次:董卓到呂布跟上次非常相像,何進是稀裡糊塗被宦官殺了,而董卓是稀裡糊塗被呂布殺了,而呂布殺董卓張遼必然沒有參與進來,主謀是王允和呂布,而且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張遼知曉時怕董卓已經身首異處了。
但這跟何進又有很大不同,因為之前張遼只是下級軍官,而這次張遼已經有了不小的實力了,張遼此時是“北地太守”還領著“魯相”,所以此時張遼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了,但卻沒有獨立的條件,所以只能依靠於某一方,而此時並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跟著呂布,但張遼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
第四次:呂布到曹操這次幾乎是眾所周知了,白門樓呂布殞命,這裡要說明的是張遼並沒有被擒,而是:遼將其眾降。此時呂布已經被擒,張遼抵抗已經沒有意義了,迫不得已只能投降了。
綜上來看,張遼換了5個主子,但沒有一次是張遼主動投降的,幾乎都是迫不得已,無路可選才換的主子。
張遼一投降就受到曹操信任了麼?張遼投降後雖然被封了中郎將,關內侯,但“魯相”卻被曹操任命其他人頂替了,也就是說不允許張遼在地方上保留勢力了,從此張遼純粹的只是曹操手下一將。這跟臧霸留在青州是有很大區別的,雖然這對張遼本身來說或許不算是壞事。
讓曹操對張遼信任的是另外2件事,其一,用曹操的威名勸降昌豨,讓曹操對張遼另眼相看,回來後曹操還特意告誡張遼:此非大將法也,張遼順便拍了曹操一下馬屁: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其二,攻取河北,平定袁尚張遼一直追隨曹操左右的,讓曹操看到了張遼的能力和忠心。
然後曹操才真的信任張遼,後面白狼山斬踏頓,曹操把自己的麾旗授給張遼,天柱山斬陳蘭,梅成,直接給張遼假節。包括後來的合肥之戰,張遼的忠心和能力充分展現,就是曹操死了,曹丕也沒有理由不信任張遼。
綜上所述,張遼“跳槽”飛自願,而且迫不得已的生存必選,信任也並非從天而降,而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爭取來的。
-
4 # 愛尚文史
張遼是聶壹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他的家鄉在幷州雁門郡馬邑縣,位於漢朝的北方邊境,與檀石槐的鮮卑為鄰。
他自幼就經歷了邊塞的戰亂,少年時曾擔任雁門郡吏,從屬於幷州刺史張懿的麾下。常年跟隨張懿鎮守邊境,抵禦胡人的侵犯。
後來張懿戰敗被殺,泰山郡的丁原繼任為幷州刺史,奉命統領張遼等人。因此!張遼歸屬了丁原。丁原帶張遼入京,令他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張遼自然而然成了大將軍府中的屬官。
不久後,何進令張遼前往河北募兵。當他返回京師的時候,何進因剿宦官失敗被殺。如今漢天子的身邊,唯有董卓可以趾高氣昂的發號施令。張遼以及募來的千餘兵馬,於是被董卓收編了。
公元192年五月,司徒王允與溫侯呂布等密謀殺掉了董卓。張遼以兵屬王允、呂布。
從張懿到丁原,再到何進,以及董卓,最後到王允、呂布。整個過程中,不能說張遼是在跳槽。而是從屬。他始終都圍繞著一個點,漢家天子。
無論是在張懿麾下,還是在丁原、何進、董卓、王允的麾下,張遼都是漢臣,是朝廷的命官。他的最高領導是漢天子,而並非董卓、王允等人。
在董卓、王允掌權期間,張遼沒有跟他們狼狽為奸。相反!他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嚴格的說,他並不是董卓、王允的家臣,而是天子的臣子。
在李榷、郭汜寇長安之際,由於朝廷兵馬被李郭擊敗,作為保衛京都的重要將領之一,張遼被迫跟呂布逃出了京城。從屬於呂布麾下,但他以北地太守和魯相的名義,在呂布軍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
張遼沒有做過任何有失“忠義”的事。
反觀呂布
呂布第一任老闆是幷州刺史丁原,丁原一手提拔了呂布,讓他擔任主簿,對他非常親近。換句話說,呂布是丁原的真正心腹,是丁原的家臣,是丁原集團的核心成員。
由於董卓與丁原政見不一,董卓以利益誘惑呂布,呂布親手殺掉了自己的主子丁原。
呂布很快得到了董卓的信任,成了董卓集團的核心人物,期間與董卓狼狽為奸,董卓所幹過的壞事,有一半都是他的功勞。
董卓得到呂布,比丁原更加親近他,給他拜將封侯,並誓為父子。
但是!呂布卻因與董卓的侍婢有染,害怕董卓知道了怪罪。在司徒王允的攛掇下,親手殺掉了董卓。
呂布自己給自己打上了一個“弒君悖父”的標籤。無論在封建帝王時代中,還是在我們的當今社會中,最為人不恥的一件事就是“弒君悖父”。這種人被視為“不忠不義”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加之後來呂布又背叛劉備,暗中搶奪了劉備的徐州,更加使人覺得,這個人徹底是個弒君悖父、反覆無常的小人。留之則無益。
所以!曹操殺呂布而重用張遼,是因為這兩人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差別。
-
5 # 不沉的經遠
張遼的跳槽次數確實不少,不過他不是惡意跳槽,自然不像呂布那麼招人厭。
說起呂布,大家都會想起演義裡張飛罵的那句“三姓家奴”。這雖然只是小說家言,不過呂布先是殺了一手提拔自己的幷州刺史丁原,接著又殺了誓為父子的董卓。最後和曹操交戰打敗以後去徐州投奔劉備,又雀佔鳩巢奪了徐州,是一個真正的反覆小人,在三國時期名氣極差。
說起來張遼改換門庭的次數也不少,比呂布還多。不過他做事不像呂布那麼沒底線,所以名聲沒呂布那麼糟糕。
他原本丁原手下的從事,和呂布也算同出一門。後來丁原命他率兵入京,在何進手下任職。何進又讓張遼去河北招募士兵。結果等張遼招募了千餘士兵返回京城的時候,何進已經被十常侍所殺,手下兵馬大多被董卓吞併。張遼剛來京城不久,無處可去,此時董卓又控制了朝廷,自然也只能歸順了董卓。
然而沒多久呂布又殺死了董卓。張遼只是無奈之下才歸順董卓,和他並無太多深交,自然不願意陪著董卓殉葬。相比之下,呂布好歹也算同鄉,所以張遼就歸降了呂布。後來呂布被李傕、郭汜擊敗,張遼跟著呂布敗走。直到曹操消滅呂布以後,張遼再次歸降了曹操。
我們可以看到,儘管張遼先後換了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五個上司,比呂布還多。但是他投何進是奉了丁原之命,而離開何進、董卓、呂布都是在他們敗亡之後,並非在他們生前背叛。
用現在的話來形容,就是張遼是在公司倒閉以後再謀出路,和呂布哪種動不動就殺上司的做法完全是兩回事,所以兩個人的名聲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即使如此,張遼剛歸降時曹操並不見得多信任他。在剛歸降時,張遼只是被封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而張遼在呂布手下是魯相,相當於郡守一職,從官位上來說還下降了。而且和張遼差不多時間歸順的臧霸被封為琅邪相,地位也高於張遼。所以這一時期的張遼並沒有太受重用。
只是張遼武藝高強,又善於帶兵,在曹操手下屢建戰功。特別是在和袁紹的戰爭和平定河北時張遼表現出色,才得以脫穎而出,慢慢和于禁、樂進、張郃、徐晃等人並列,成為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大將之一。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曹操、曹丕時期,真正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員還是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皇室宗親。外姓大將真正掌握兵權,還是夏侯氏、曹氏兩大宗親衰落以後,此時張遼早已去世。
所以總體來看,曹操和曹丕對張遼的重用還是有一定保留。
-
6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這個問題說的確實不假,張遼的跳槽次數多於呂布,為何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
這其實是個考驗人性的問題,人性是複雜的,張遼和呂布做人的行為準則和性格有很大的差別,兩人最終的結局也說明了這一點。
張遼跳槽與呂布跳槽有本質上的差別,張遼有底線,呂布卻沒有。1.先來說呂布。
呂布武藝高強,是三國曆史上的猛將,也是割據一方有實力的群雄,先後投靠過丁原、董卓、袁紹和劉備,史書上說呂布“輕狡反覆,唯利是視”,就是一個見利忘義反覆的小人。為何這麼說呢?
呂布一開始是幷州刺史丁原提拔起來的,丁原任命呂布為主簿,待呂布不薄,結果隨著何進被宦官所殺,董卓霸佔京師,為了榮華富貴,呂布被董卓收買,殺了丁原吞併了幷州軍隊。
投靠董卓後,與董卓情若父子,因與董卓的小妾私通,被董卓發現,懷有私怨,與王允合謀殺了董卓,董卓罪大惡極,死不足惜,殺了董卓後呂布平步青雲,假節,儀同三司,呂布是出於公義還是私怨利益大家可以細品一下。
董卓舊部李榷郭汜反攻長安,呂布無法可去,去投靠袁術被嫌棄,去投靠袁紹,結果兩人互相猜忌,袁紹想派人刺殺呂布,呂布只好星夜逃亡。
在佔據兗州後被曹操擊敗,再次無立足之地的呂布去投靠了剛領徐州牧的劉備,結果趁著劉備與袁術交戰的時候,不顧道義奪了徐州,害得劉備無處安身立命等等。
這些都是正史裡記載的事情,從呂布這些經歷可知呂布跳槽多次,殺丁原和董卓完全是利益驅使,被袁氏兄弟嫌棄猜忌,好不容易劉備肯收留他,結果鳩佔鵲巢,奪了徐州等等,這也不難發現在白門樓的時候,呂布希望劉備能為他向曹操求情,劉備會說出丁原和董卓的下場來提醒曹老闆,呂布這個人真的不能留。
2.說完呂布,我們再來說下張遼與呂布有何不同。
張遼少年時便被舉薦為了郡吏,後來被丁原發掘,任命了從事,讓他帶兵去京城為大將軍何進效力,何進讓張遼去河北招募軍隊,說明張遼的才能得到丁原和何進的認可,可還沒得到募兵結束,何進就被宦官密謀所殺,當時董卓已經掌控了京師,張遼只好歸順了董卓。
事後,董卓倒行逆施被王允與呂布合謀殺了之後,張遼統兵歸屬於呂布,他倆本來都是幷州軍出身,張遼那時候是北地太守,魯相,與呂布並沒有上下級的關係。
呂布被曹操在下邳俘獲後,呂布求降被拒,最終被殺,張遼乘勢率軍投降了曹操。
張遼從來沒有背主弒主,也沒有為了利益和權利去做一些違背道義的事情,都是在主公被殺後才去投靠他人,這點比呂布強上百倍,兩人高下之分顯而易見。
3.最後說下為何張遼會得到曹氏父子的重用和信任。
瞭解曹氏軍隊的結構組成,其實就知道曹氏父子對外姓將領並沒有真正的信任,曹氏的軍權一直掌握在自家人手裡,諸曹夏侯一直是活躍在軍界的關鍵崗位上。
其實張遼靠著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和軍功逐漸獲得了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
張遼跟隨曹操平定河北的袁氏,白狼山一戰讓曹操真正發現了張遼勇武和鬥志,合肥之戰張遼憑藉數千人成功守住合肥,並兩次抓住戰機主動出擊,差點活捉孫權等等。
曹操時期,張遼官職是徵東將軍,都亭侯,到曹丕時期,張遼因在合肥一線守衛疆土有功更受到敬重,曹丕錢張遼為前將軍,進封都鄉侯,曹丕賜予張遼各種榮耀來彰顯對張遼的看重,同年,曹丕稱帝,再封張遼為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張遼久在軍中,患病之際,曹丕遣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審視其疾,並令虎賁衛士們往來傳達張遼病況,為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張遼久病未愈,曹丕乾脆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營,自己則車駕親臨,握著他的手,賜給他御衣,太官每天來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轉後,張遼便返回其屯軍之所駐軍,忠於職守。到張遼逝世後,張遼更是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可見曹丕對張遼的信任和重用。
總結:張遼跳槽次數多於呂布,大多是迫於形勢,張遼並沒有做過任何令人不齒的事情,但呂布為了利益背主弒主,反覆無常,最終呂布沒有好的下場,而張遼遇到明主後,兢兢業業,為曹氏立下汗馬功勞,成為曹氏外姓的五子良將之一。 -
7 # 韶華傾夢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張遼雖然“跳槽”的次數不亞於呂布,但是兩者的性質卻不太一樣。
在東漢時期,為官途徑主要靠徵辟,而在徵辟制度下,又有著二重君主的關係。呂布因弓馬嫻熟,驍勇尚武而任職於幷州。在丁原被漢帝任命為騎都尉時,任命呂布為主簿,對他十分看重。可在董卓率西涼軍入京城後,以利誘呂布。
呂布最後殺了丁原以作晉身之資,被董卓任命為騎都尉,也就是呂布老主公之前的職位。而且,董卓對呂布誓為父子,對他更是不乏信任。克盡管這樣,呂布最後還是夥同司徒王允密謀,最終殺死了董卓。
而後,呂布又先後投靠過袁紹和劉備。而在徐州時,劉備好心接納他,但呂布不以此為恩,而是趁劉備征討袁術之際,直接率軍奪取了徐州。所以說,呂布為人雖然驍勇尚武,但是卻見利忘義,反覆無義。
正因為如此,呂布才被人所不恥,認為是“三姓家奴”。
與之相反,張遼雖然先後投靠過張遼、何進、董卓、呂布,以及曹操等人,但是究其所作所為來看,和呂布的反覆相差甚遠。
在最初的時候,張遼年少聞名,在家鄉雁門郡擔任郡吏。而等到丁原擔任幷州刺史的時候,徵召張遼為從事。從這方面來看,張遼除了和漢帝有第一層的君主關係外,他和丁原還有著第二重君主關係。
但是,當時何進聽從袁紹的建議,廣邀天下豪傑義士入京來剷除宦官。在這樣的情況下,丁原派遣張遼帶兵入京城,讓其聽從大將軍何進的統屬。因此,在這個時候,張遼並不是自主脫離丁原的,而是聽從丁原的差遣,這也就沒有“跳槽”。
到了京城後,何進雖然直接統屬張遼,但並沒有留他在京城任命,反而是讓張遼去河北募兵。但關鍵的是,張遼雖然募兵千餘人,但是何進卻被宦官所殺。而這期間,董卓又掌控了京城,吞併了何進原先的部屬。
張遼本就是何進的部屬,這麼一來,張遼自然也就歸董卓所統屬。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張遼棄官不做,否則照樣要聽命於董卓。所以,在這方面來看,張遼似乎也沒有主動“跳槽”,而是情非得已。
接下來,呂布和王允密謀,最後殺死了董卓。在京城混亂的情況下,張遼選擇跟隨呂布撤退。但在跟隨呂布的時候,張遼和呂布並不是君臣關係,一定程度上來說,更像是合夥人的關係。畢竟,張遼本身就有朝廷所封的北地太守和魯相一職,而且還是統兵從屬於呂布。
所以,張遼在呂布軍中是有一定的獨立性的。
等到呂布被曹操殺死於白門樓後,張遼也就投降了曹操。到了這個時候,張遼和曹操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君臣關係。
但是,張遼畢竟是降將的身份,他初入曹營的時候,並沒有被曹操所重用。當時,曹操更多重用的是夏侯氏和曹氏家族的子弟,而像張遼這樣的外姓武將,很難能夠一蹴而就的做到高職位。
張遼最初也是被曹操任命為中郎將,還不如與他一同投降的臧霸的地位高。畢竟,臧霸不僅是琅琊相,曹操還把青徐二州的事務委託於臧霸。但好在,張遼是一個有才幹有膽識的將領,在隨曹操的征戰中,張遼陣斬蹋頓、大破烏桓;合肥之戰威震江東,張遼從而被升遷為徵東將軍。
而到了曹丕執政時期,張遼又被升遷為前將軍,賞賜給張遼的帛多達千匹,谷多達萬斛。
所以說,張遼能夠得到曹操和曹丕的重用,主要是因為張遼忠心於曹魏,而且有才幹和膽識。正因為如此,張遼才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回覆列表
信任不見得吧。身邊不是還有雷點樂進跟著嗎?張遼的幾次跳槽。都是跟著上司的。而且最後曹家當了皇帝。有話語權。自然對他的評價都很高。肯定也有對他不好的評價。只不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被淹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