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能SLI

    縱觀歷史,放眼世界,總能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世間萬物一直處在運動變化之中,它們由弱到強然後由盛而衰。等到新的物種,新的朝代或者新的載體出現就會進行一場大革新。

    美學的進步歷程依然如此,一旦新的載體出現美學便會得到空前的發展。在宋詞出現以前中國的美學一直是由“詩”來擔當,人們練習書法、作畫、交友生活方方面面都有詩的影子。到了盛唐李、杜便登峰造極,他們的詩篇成為唐詩的頂峰之作,自此之後唐詩開始漫漫衰退!直到朝代更替“詞”在宋朝得到極大的發展,蘇東坡作為“豪放派”詞人代表而站到了中國“詞”歷史的巔峰,是宋詞興盛的標誌!

    詞賦的極大發展又推動“美學”大變革,所謂變革歷來都是和以前反著來,以前以“胖”為美現在以“瘦”為美,以前詞藻“華麗雍容”現在“簡約優雅”,趙佶所創作出來的書法、國粹無不迎合時代特色;如果說蘇軾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那麼趙佶在宋代書法和國畫上的成就是宋代的一個高峰!

    蘇軾到趙佶是宋代美學體系從建立到成型的標誌!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處在宋代的美學體系之下,我們仍然追求“瘦美”喜歡“優雅別緻”提倡“簡約”。

    為什麼歷經千年宋代美學仍俱魅力?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千百年來從未出現過一種美學載體是與宋詞是分庭抗禮爭鋒相對的,也就是說宋詞從未被顛覆過,所以宋代美學仍然沒過時。

  • 2 # 悅讀曉說

    宋代是封建王朝文化藝術的頂峰,經濟的發達,加上統治者的偏好,促使宋代美學達到了歷史新高度,由於後邊封建朝代文藝總體是走下坡路,所以宋朝美學成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標杆 。

  • 3 # 沅汰

    所謂“美學”,研究的意象世界。意象指的是包含了獨特思想和情感的“形象”。比如說蘇軾的詩詞、文章,宋徽宗的書畫,都是體思想和情感的載體,重要的是這些載體背後的思想情感,而不是詩詞書畫本身。當閱讀觀賞者在閱讀和觀賞過程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時就是審美的行動,獲得了美學帶來的愉悅。

    宋代的美學思想在經歷過唐代的繁華之後變得洗練而沖淡,非常具有自然意趣和真情實感。蘇東坡的詩詞文章裡體現的是儒、釋、道三者互通的通達與坦蕩,充滿了胸襟開闊的樂觀豁達。宋徽宗的書畫則在精緻的筆觸、高貴冷豔的章法中透露出既真實又有夢幻感的意境。

    宋代的詩詞、書畫、瓷器以及生活方式簡而不陋,雅俗兼備,也就是說既可接地氣又可很高冷,但都不是虛偽的。美學所體現的是思想和情感,思想和情感又體現的是人性,人性不存在過時的問題。

  • 4 # 美人豐盛

    一個政治不太行、積貧積弱的宋朝,憑什麼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審美上的“黃金時代”?而且其美學還能作為中國美學的標準正規化,流傳一千年毫不衰敗?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趙宋之文化最為繁榮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可見宋朝文化之繁榮。

    繁榮的代表就是文化之風在市井。

    宋人愛飲茶,而飲茶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大體分為點茶、分茶、鬥茶等幾種基本形式。這幾種飲茶的形式反映出宋代飲茶之風的精緻化、雅緻化的特點,同時又充滿了競賽的樂趣。

    就鬥茶而言,宋代士大夫之間此項活動非常普遍。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圍繞鬥茶,將採茶、製茶、品茶、茶之效用等寫得跌宕多姿,神采飛揚。

    宋代人喜歡收集高雅清遠的日用器皿。

    他們崇尚古拙清逸、平淡簡易的審美風格。居室中所常見的如香爐、花瓶、茶具、屏風、瓷器等,都是士人日常起居中增添閒情逸致的載體。

    宋代日用器皿中那些散發著清雅淡遠意味的陶瓷器,更是在士人眼中成為日常生活藝術化的一部分:“廳堂、水榭、書齋、松下竹間,宋人畫筆下的一個小爐,幾縷輕煙,非如後世多少把它作為風雅的點綴,而本是保持著一種生活情趣”。

    二、宋人的藝術生活化

    文化繁榮的當然不只是宋,但是宋代美學之所以能流傳至今,還有一個特點居功至偉,那就是宋代美學的藝術生活化。

    “雅俗兼備”的宋人對生活意境有很高的追求。

    比如,當今在日本和中國時尚圈慢慢流行起的“性冷淡風”。

    這種去繁求簡、質樸素雅,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極簡主義風潮,曾瀰漫在宋朝服裝、家居、建築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細節裡。

    比如茶具,要求絕對單純,就是圓、方、素色、質感的單純。宋朝人用墨畫畫,燒單色釉瓷器。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

    漢唐的豪邁粗獷、堂皇富麗在此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平淡天真、直率自然、古樸簡約、閒和嚴靜的禁慾系和性冷淡風的審美。

    在老莊、禪宗和理學的影響下,內斂而保守的風尚成為宋代主流。五大名窯中的汝窯作為極簡的代表作,它只有一種顏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沒有任何花俏的紋飾,而且造型簡單素雅,猶如現今極簡主義的作品,有一種樸素的內涵,與經久耐看的質感。

    在書畫方面,宋代的書法山水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和風格,美學影響從未衰減。唐朝的美是富麗堂皇,到宋朝竟敢用墨來畫畫,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還要高,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貴。

    宋朝歌頌梅花、枯木,他們含蓄內斂包容,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把缺陷變美,花很美,枯木也美,裂紋也可以構成美,鷓鴣斑、兔毫、窯變都是缺陷之美,美無所不在,只待發現美。

    歐陽修說過:“道尚取乎反本,裡何求於外飾。”大致意思是:我們追求的道,就是返璞歸真:我們追求的理,不用加任何裝飾。

    宋代美學在追求理性的同時,又走向生活。

    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促使中國的休閒文化在宋代全面興起乃至繁榮。

    三、宋代美學成就最高

    有人說,宋代美學領先世界一千年,也就是說,東方美學的當下,仍然是由宋代美學引領的。

    元代撰寫的《宋史》曾說:“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由此可見趙佶作為政治家的失敗,但他卻推動了繪畫藝術的極大發展。

    宋徽宗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並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

    舉幾個宋是文明高峰的例子。

    第一,還是要提宋汝窯,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全世界都在仿宋瓷)

    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是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

    其二,宋的版書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化,它的排版印刷方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美的。

    在拍賣市場,宋版書是一頁頁賣的。十一世紀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術,讓當時的知識、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還影響到十五世紀德國古騰堡聖經(第一部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聖經)的印刷。(圖為宋的版書 南宋張即之書金剛經)

    其三,是畫作。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想要“奢侈”地把這三張畫掛在一起看是不可能的,因為太珍貴。(圖為《谿山行旅圖》范寬)

    有人說,能驗證一個歷史階段文化是否繁榮,就看詩人生活得如何。

    宋朝的文人不僅活得好,還有這自己獨特的生活品味。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他們可以潛心詩詞歌賦、繪畫、音樂、書法,成就斐然,並被世所公認。

    可能因為如此,所以,宋代的“文化人”面對權利和財富時也不曾貪婪,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山水。

    生活得很自信,感悟生命比權力和財富更高的價值所在。

    這就是宋代美學過了一千年還不過時的原因吧!

  • 5 # 翰林手繪裝飾

    從蘇軾來說,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豪放派詩人,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畫行文講究無拘無束,任意揮灑,以表達自己的主觀思想為主,不受外來思想意思約束。

    趙佶是北宋時期的皇帝,一個皇帝不研究政治和軍事,整天痴於金石書畫,因為自己是最高領導人,所以在當時辦了很多公辦畫院,養了很多畫家,由皇家發工資給畫家們。

    畫家們有很多題材,內容,什麼畫法,都是皇上趙佶老早擬定好的。

    趙佶本人的畫風就比較工整細緻,整幅畫一筆一劃一絲不苟,畫的非常細膩逼真。這一點正好和蘇軾的風格不同。

    由於是皇家畫院畫的畫,全國各地的畫院也都跟著皇家畫院的風格走。這樣就影響到了全國各地老百姓的審美觀。當時沒有相機,沒有印刷品,只能靠手工去畫。所以,宋代出了很多流傳後山的名作。

    趙佶本人不但畫的非常好,而且書法也是一流的,瘦金體書法就是趙佶創造出來的。字型修長,一筆一劃工整勁道,看字型非常有精神。

    民間也深受影響,學習之風蔓延全國。

    當時的老百姓在生活中也受影響,以瘦唯美。唐朝是以胖唯美的。

    這種審美觀影響了以後的幾個朝代,一直延續到今天。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美術界,現在國家的幾個重點美院,凡是學習國畫的,一律要求要把宋朝的畫多多學習,宋代繪畫的重要性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朝代。

    由於宋代的畫用筆用墨非常講究,盡力精緻刻畫細微,畫起來一定不能草率。這其實就是一個治學的精神,宋代的畫,很多都是非常仔細認真刻畫的,這一點任何朝代也代替不了。

    這就是當今美術學院要把宋畫列為重點學習的原因。

    蘇軾的豪放風格也影響著當代文壇和畫壇,

    很多書法家畫家一直都書寫蘇軾的詩詞,畫蘇軾詩詞的意境。以蘇軾的詩詞意境來表達畫家心中的景象。

  • 6 # 方哲健康生活

    宋代美學的產生基於宋太祖趙匡胤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國宗旨,給文人創造了極寬厚的社會環境,使宋朝文化空前繁榮。宋代美學摒棄了唐風的奢繁華麗,避免了審美疲勞,並以簡馭繁創新發展,從皇帝到士大夫及至平民都得到普及,提升了審美趣味的思維空間。可以說以蘇軾為代表、到宋徽宗北宋結束,宋代美學綿延千年,對後世影響深遠。

    一、宋詞美學

    在繼續和發展唐詩的基礎上,音樂文學——詞,到了宋代進入繁榮興盛的歷史顛峰。宋詞在三百餘年的兩宋文壇上,如牡丹吐蕊、麗日中天,美不勝收,蔚成風氣。宋詞與唐詩、元曲並立,成為聳立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宋詞是倚聲曲歌唱的文學,詞調是詞的腔調,又叫詞牌,也就是歌譜。不同的詞牌因唱腔、聲情而異,如《滿江紅》激昂慷慨、《木蘭花慢》和諧宛轉。王易《詞曲史》稱:“真、仁、神三宗俱曉聲律,徽宗之詞,尤擅勝場。”宋詞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前期小令成為北宋詞壇的報春花;柳永的慢詞創作給宋詞帶來根本性變化,其白描的藝術手法,創造性地使宋詞進入新階段;蘇軾的《東坡樂府》成為宋詞發展的里程碑,其豪放詞派給後世以巨大影響,以蘇軾為代表一時名家如黃庭堅、秦觀、晁補之、王安石、謝逸等各以特異光彩妝扮璀燦詞壇;周邦彥為代表的格律詞派被稱婉約派典範;李清照為代表的“易安體”清新雅潔別樹一幟。儘管“詞牌”未流傳下來,但宋詞之美給人帶來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宋詞美學體現在音樂美、韻文美、意境美,且鑑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念,一樽還酹江月。(宋.蘇軾)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宋.李清照)

    二、書法美學

    宋朝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書法“四大家”,集天真爛漫、筆情墨趣之美。

    蘇軾書法重寫意,具有用墨豐腴、體度莊安、氣象雍裕、藏巧於拙的特點,是“氣勢欹傾而神氣橫溢”的大家風度,世人將蘇軾的《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黃庭堅書法結體是從顏真卿處得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器宇軒昂,個性十分顯著,獨創“黃體”。其中有《苦筍賦》、《荔枝綠頌》等華章傳於後世,而《苦筍賦》以其俊美的行書字型格外的引人注目。

    米芾書法受唐朝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影響,具有筆迅勁健、盡勢欹變,結字放達、含穩婀娜,章法氣韻、兼顧細節,書寫隨變、獨出機巧等特點,今傳王獻之墨跡《中秋帖》,據說就是他的臨本,形神精妙至極。

    蔡襄書法裡有晉唐神韻,為宋朝楷書的第一人,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

    除了“四大家”代表宋代書法藝術成就,不得不提宋徽宗創立的瘦金體,所謂“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強烈個性色彩,“如屈鐵斷金”,堪稱前無古人。

    三、繪畫美學

    宋代繪畫代表人物為李公麟、蘇軾、文同、米芾等,藝術上力求洗去鉛華而趨平淡素雅,崇尚天真清新的風格。兩宋時期湧現出仲仁、揚無咎的“墨梅”,文同的“竹”,蘇軾的“古木怪石”,米芾、米友仁父子的“雲山”,趙孟堅的“水仙”等典範,成為後世文人畫家追隨學習的畫典。

    宋代山水花鳥畫較前人有著飛躍的提高,藝術上大大超越了唐代。五代宋初繼北方山水畫代表荊浩之後,又產生了山水畫壇三家——關仝、李成、范寬,“三家鼎峙,百代標程”,成為當時中國山水畫的第一個高峰。范寬的作品《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就可一覽其山水畫主峰凸兀、氣勢偉峻,顯咄咄逼人之威嚴。

    而宋徽宗亦醉心於書畫,親掌翰林圖畫院,倡寫生,重真實,擅山水、人物、花鳥,畫風謹細,設色明麗。培養了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一批傑出的畫家。其中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謂宋代民俗風情畫,象一部紀錄片,讓後世瞭解宋代城集民風。宋徽宗還倡導編撰了《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兩部圖書,輯錄了大量名家書畫,成為中國書畫史上的重要資料。

    四、宋瓷美學

    宋瓷美學最基本的特徵是追求圓、方、素色、質感的純淨,簡約的美學表現形式其實難度最高,因為需要鑑賞者對作品美學產生思想昇華,滿足審美趣味的延伸,收到餘味無窮的美學效果。“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代表了宋瓷顛峰,而宋朝以前中國的燒製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五大名窯實質代表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

    據說藝術皇帝宋徽宗做了一個夢,他夢到在大雨之後,天空出現了一抹奇怪的青色,讓他十分喜歡,於是寫下一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並要求工匠按照他的夢境燒造這種顏色的瓷器,最終汝窯的工匠實現了他的願望,完成了天青色汝瓷的燒製。

    正是宋人,超脫了唐三彩的美豔,將宋瓷那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美學智慧、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以特有的瓷文化形式傳承了下來,影響了後世。

    五、茶道美學

    茶道在宋代日臻完美,形成了茶境、茶藝、茶禮、茶修等完整的茶道文化。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朝代象宋代那樣重視茶飲,宋代城市中茶坊到處可見,《東京夢華錄》載,朱雀門外“以南東西兩教坊,餘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而且宋代茶肆十分重視美化擺設,到了南宋,更是精心佈置。據記載,當時杭州茶肆“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大茶坊更是富麗堂皇,講究文化裝飾,營造品飲環境。

    宋代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全憑士大夫的推崇。當時文人雅士的集會稱為雅集,文人喜歡以文會友的雅趣,或曲水流觴、飲酒賦詩,或遊山玩水、吟詩酬唱,或品茗賞茶、對弈書畫,或論文答辯,絲竹並奏。關於茶道美學蔚然成風,且看蘇軾作品

    《詠 茶》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宋·蘇軾)

    《試院煎茶》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今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常苦飢,分無玉碗捧娥眉,且學公家作茗飲。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宋·蘇軾)

    而宋代茶道文化的完美,也與僧侶道人的“禪學”有密切關係,所謂“禪茶一味”。

    不僅文人雅士,宋代連皇帝也嗜茶,並親自撰文,宋徽宗不僅撰《大觀茶論》論述點茶、分茶,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且看“點茶”何等講究——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麵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洋洋灑灑,極盡茶趣美學之能事。

    綜上所述,宋代美學集中體現為“風雅”,詞雅、書畫雅、瓷雅、茶事雅。如果拋開作為“最委屈亡國皇帝”的說法,宋徽宗趙佶無疑是一個全能的美學藝術家、高雅的鑑賞家,也完全可以說從蘇軾到宋徽宗,宋代美學影響後世一千年也不過時,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大家預測一下穆里尼奧新賽季會去哪個俱樂部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