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學說
-
2 # 鄉村一兵
在當今社會上確實存在著一部分人盲目攀比之風,不附合實際條件給自已造成壓力,產生抑鬱情緒,這種情況只是少數,與臨床上那種抑鬱症有區別,這種抑鬱主要是以焦慮性為主。
經過一段時間調節,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經過心理疏導就能改變過來。
抑鬱症是由多種病因引發的一種神經精神類疾病,
主要有遺傳基因,社會,家庭,婚姻,身體素質,性格,文化教養等因素決定。即有先天因素,又有後天條件。最主要還取決於後天條件。
因此,培養好的性格,保持良好平衡的心態,預防抑鬱症是關健!
我的解答能對你有幫助,敬請關注!
-
3 # 明辨先生的戀愛婚姻路
題主所問的關於抑鬱症的產生問題是不是由於盲目攀比造成的,其實這說明大家對抑鬱症瞭解的並不多,抑鬱症,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並且在軀體上有了一些症狀的表現,嚴重的時候比如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症是都需要進行服藥治療的,同時要配合著心理諮詢的服務的。
至於抑鬱症,我們每個人都有抑鬱的情緒,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抑鬱症,題主所說的情況我覺得更多的是抑鬱的情緒而不是抑鬱症,抑鬱症是需要去醫院進行界定的,由醫生進行判定。
抑鬱症的產生情況,其實有很多種。在這個詞沒有發明之前,我們也有這種表現。簡單地說,抑鬱,就是情緒的持續低落,飲食上,睡眠上或者社會交往上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沒有食慾,沒有興趣,沒有愛好,睡眠困難,失眠現象嚴重,嚴重到有自殺的想法,每天都不願意出臥室,身心比較疲憊。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產生抑鬱呢?
第一,就是,發生重大的事件之後,發生的持續性的低落。比如重要的親人突然過世,自己一時無法走出去這個悲傷的環境,在外界沒有幫助的情況下,自己靠自己的努力也走不出去,這樣的話就會造成抑鬱。
第二,就是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者虐待。比如長期被某個人壓制,這種壓制對於個體是身心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的,了能嘗試了反抗,但是沒有效果後就從內心深處接受了這種被壓制的狀態,並認可這種行為是自己造成的,時間長了就會內化成是自己的錯,這樣會逐漸變成抑鬱。
第三,服用某種藥物等都會出現抑鬱。比如某些藥物會有嚴重的副作用,再加上本身疾病沒有好轉,最終會導致對生活失去希望等。
第四,還有一些特殊的群體會得抑鬱症。據一項資料表明,現在的孕婦不論在產前還是產後,都會得抑鬱症,嚴重的甚至會有自殺傾向。所以,我們要隨時關注身邊的親人,當發現他們經常一個人宅子家裡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
4 # 新媒體矩陣構架師阿羅
是,不是盲目攀比,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找不到自己,哪裡還有盲目比呢?眼睛不知道在哪裡!這病怎麼治,不要臉的誇自己
-
5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先天因素,嬰兒出生的時候先天情感敏銳的人容易會有抑鬱特質
二,遺傳因素,家族內家庭成員有抑鬱症的,尤其是父母雙方,容易得抑鬱症。
三,家庭因素,這個方面會比較多一點
1,兒童陷入困境時,家庭成員的視而不見
2,忌諱表達哀傷的家庭氛圍
3,家庭主流道德將哀傷及其他形式的自我安慰看做自私自利,孩子將培養出內疚感,使其習慣隱藏自己的脆弱,認同嚴厲的父母對自己自身柔弱產生憎惡。
4,父母過度嚴厲,情感上會導致兒童產生被遺棄的感受,從而形成抑鬱傾向
四,社會壓力
五,生理因素,比如產後抑鬱,就是懷孕期間孕酮激素過高而孕後孕酮激素急劇下降而導致的
症狀上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或遲緩為典型症狀。
盲目攀比,並不是造成抑鬱症的原因,至少不是主流的原因。
-
6 # 心理諮詢師李彥
抑鬱症在疾病分類上是屬於情緒障礙的一種,其成因、症狀表現及治療在精神專科方面有專業的解讀。
關於抑鬱症,精神科醫生更有發言權,在這裡分享我個人對於"抑鬱情緒"的理解:
我們身體餓了要吃飯,精神也需要新陳代謝。如果身體總是飢餓狀態,那就會營養不良,然後出現各種狀況。精神上如果總是消耗,也會有類似"乏力"的狀態。抑鬱的情緒就是精神上的“乏力”。
那是什麼讓精神如此"用力"以至消耗到“乏力”?
也許跟工作生活中現實的壓力有關;
也許跟自我對於人對於事件等的認知有關;
也許跟自我處理事件的情緒及反應模式有關......
也許一因多果,也許多因一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必要的時候要找到專業人士幫助。
我們都知道"身心一體",身體的匱乏會引來心理的變化,心理的變化也會打破身體的平衡狀態.維繫身心一體的動態平衡是我們日常要關注的事情.
如果發覺自己有抑鬱情緒,不急著假設是不是"盲目攀比"這一個因素,而是先問問自己怎麼了?是什麼導致如此?
多方面的瞭解自己的狀態,多因素地分析。
至於感覺自己抑鬱了,也不必自責或恐慌,及時求醫尋找專業幫助是積極的應對方式。
或者,就像餓了就要吃飯,感覺抑鬱了,就為自己多尋找精神上的滋養吧。
比如:美食可以帶來身心愉悅;
與人交流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支援;
多運動會促進身體產生快樂因子---多巴胺;
跟愛的人做快樂事,在關係的交融中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
7 # 慢時光心靈工坊
我的母親就是一位抑鬱症患者,所以我很難過,現在大家對於抑鬱症還是存在很多誤解,甚至覺得就是“作”和“矯情”惹的禍,其實這對抑鬱症病人來說,相當於二次傷害,會令他們更加覺得不被理解,更加失去生活的鬥志。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抑鬱症的症狀表現。
從醫學標準來說,評定抑鬱症主要看是否有3低現象。即:
1,情緒低落;(一天到晚神情憂鬱)
2,興趣喪失;(幹啥都提不起勁)
3,快樂感丟失;(高興不起來)
另外,患者還會天天感到很疲勞,打不起精神。注意力和記憶力也會下降,睡眠和食慾也會下降。迴避社交,不願與人打交道,對自已也不自信,對前途很悲觀,內心感覺十分的痛苦,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很長,至少兩週以上的時間都這樣,那初步可以判斷,可能是抑鬱症,當然最終確診需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才知道。
第二,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抑鬱症是因為過度攀比,虛榮心導致的嗎?是“作”故意給家人添麻煩嗎?是想不開,心胸狹窄嗎?
抑鬱症發作時,大多表現在情緒上,而認知和行為依然很正常,所以不太能被理解和感同身受,也因此對抑鬱症患者有很大的誤解。
而抑鬱症患者本人對這個病也是很牴觸的,會自責為什麼別人都開開心心的,只有自已天天憂心忡忡,所以他們不敢也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已得了抑鬱症。
其實抑鬱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精神疾病,被很多醫生稱為“心理上的感冒”,各個年齡段,各種職業和社會階層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誰都有可能得,並不是因為“虛榮”或“矯情”,而是一種高發且普遍的心理疾病。
抑鬱症的發作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生活上的刺激,也有可能是生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造成。
第三,抑鬱症的自救與治療
很多抑鬱症的患者不知道自已是得了抑鬱症,也不知道怎麼自救和求醫。再如上很多人都把抑鬱的情緒低落理解為“想太多”,而讓他們有苦說不出,反而有種羞恥感,而不敢求助和求醫,導致病情加重,甚至自殺。
抑鬱症的治療一般是藥物治療,輔助心理治療,同時注重自我調節和運動健身,加上親友的關心和陪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心理韌性,增強自我意志力。
第四,哪些人群容易抑鬱
抑鬱症通常與性別,遺傳因素,社會環境影響,早年創傷經歷等相關。通常以下幾種人群是高發易感人群:
1,產婦。由於剛剛生產完,產婦體內激素髮生很大的變化,加上照顧小嬰兒的疲勞,大家關注力又都去孩子身上,很容易讓產婦患上產後抑鬱症。
2,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有抑鬱症史,都會讓孩子的抑鬱因子被啟用。
3,重大危機,比如高考,失戀,離婚,親人去世,創業失敗等都可能會到發抑鬱。
第五,家人親友如何幫助他們
不要一通說教,講大道理讓他們“想開點”,因為不是他們自已想這樣,而是沒有辦法做到。所以毫無幫助的講大道理,只會讓他的羞恥感加深,無助病情好轉。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陪伴傾聽,跟他們一起玩遊戲,陪著他們加強體育鍛煉和文體活力。讓他們重建生活信心。
所以,抑鬱症並不是由過度攀比導致的。
-
8 # 使用者陳年往事
謝邀!憂鬱症是盲目攀比造成?還是人為因素?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至今醫學界沒有一個明確合理的解釋,西醫說大腦線路出現紊亂,中醫說人的情志不暢,五臟六腑陰陽失調,也有人說與遺傳因素和社會環境、工作環境、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以及重大疾病的轉移有關,我就納悶了為什麼同樣的環境,一樣的事,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應,有的人積極面對生活,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是是非非和風風雨雨,充滿Sunny相安無事。而有的人經不起嚴寒酷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高處不勝寒,為生活瑣事不是蹦跳如雷,就怨天尤人,甚至跳樓自殺。還有的人條件優越,工作體面,收入豐厚,總是笑對他人,有誰相信他會患了憂鬱症,又為什麼?如果患憂鬱症是攀比的原因,那麼只是憂鬱症的導火索,而真正的原因是患者的性格,而人的性格培養在於早年母親的扶養到位和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換句話說多數患者都與父母早年扶養不到位何和虧欠有關,也與幼小心靈受到創傷過密切相關。這就埋下了心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隱患,成年以後的孩子一但遇到什麼刺激和打擊,不是患上精神病和心裡疾病,要麼走上犯罪道路,這就是憂鬱症的根源。
憂鬱症除了家人和患者配合治療,堅持服藥和必須堅持中醫調理,以及家人的理解和陪伴之外,透過治療症狀消失,恢復常態,患者有必要自我反思自己,找出自己患病的主觀原因,開啟心結,原諒他人,放過自己,清除心靈的垃圾,讓心靈更明亮、透徹,千萬不能活在他人的世界裡,而要活在當下,自覺自醒自悟,才能恢復身體強大的治癒功能,以防復發。否則,吃再多的藥,自我不療傷,總是糾結過去,怪罪他人,不但難以治癒而且容易復發。因此,不能改變世界,唯有改變自己。
憂鬱症患者,不管什麼原因導致,再多的糾結過去已經無意義,只有重視、藐視和接受、瞭解它,積極治療,放下自我,才能越來越好。
-
9 # 蜜柚s
患抑鬱症有多種原因:
1、大腦中產生的某種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減少,導致人的情緒動力下降。
2、生活持續不幸,承受的壓力持續增多,對未來悲觀失望。
3、抑鬱症也有遺傳傾向,如果父母一方患有抑鬱症,則子女患抑鬱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有些人遺傳了家族的患病基因,並在環境的激發下患上了抑鬱症。很多慢性病對病人長期折磨,最終引起病人情緒上的抑鬱反應。有一部分人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思維模式扭曲,最終引發抑鬱症。處於特殊的生理階段也有可能而引發抑鬱症,比如產後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老年抑鬱症。
所以抑鬱症不一定僅僅是盲目攀比造成的。
回覆列表
盲目攀比會造成心理負擔,長期心理負擔可能造成抑鬱情緒。但這不是形成抑鬱症的主要原因。
抑鬱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麼呢?1、遺傳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的患者,那麼家庭成員患此病的危險性較高,這可能是遺傳導致了抑鬱症易感性升高。其中雙相抑鬱症的遺傳性更高些。然而,並非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都會得抑鬱症,而且並 非得了抑鬱症的人都有家族史,這表明遺傳給並非是唯一決定性的患病因素。
2、生物化學因素
證據表明,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發病的重要因素。現在已知,抑鬱症患者腦內有多種神經遞質出現了紊亂;抑鬱症患者的睡眠模式與正常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藥物能導致或加重抑鬱 症,有些激素具有改變情緒的作用。
3、環境因素和應激 嚴要的喪失,人際關係緊張,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這些都會促發抑鬱症。有時抑鬱症的發生與軀體疾病有關,一些嚴重的軀體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發作,激素紊亂等常常引發抑 鬱症,並使原來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鬱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質濫用的問題。
4、性格因素
有下列性格特徵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鬱症:遇事悲觀,自信心差,對生活事件把握性差,過分擔心。這些性格特點會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並干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這些性格特徵多是在兒童 少年時期養成的,這個時期的精神創傷影響很大。
總之,抑鬱症是遺傳、心理和社會環境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應結合患者的情況具體分析。
得了抑鬱症怎麼辦?每個人有時都會經歷悲傷。但抑鬱更重要。抑鬱是一種持續超過幾天的極度悲傷或絕望。它會干擾日常生活的活動,甚至會造成身體上的疼痛。幸運的是,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
抑鬱症,也被稱為主要的抑鬱症或臨床抑鬱症,是美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2014年,美國估計有1570萬成年人-約佔美國成年人總數的6.7%-至少有一次主要的抑鬱發作,根據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
理解抑鬱
抑鬱症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不同的人,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經歷了以下症狀的組合:
長期的悲傷或空虛的感覺。無助或絕望的感覺。內疚感或毫無價值的感覺。憤怒和易怒。焦躁不安。很難集中注意力。疲勞。睡眠模式的變化。食慾會改變。慢性疼痛,頭痛或胃痛。對活動失去興趣。遠離朋友和家人。死亡或自殺的想法。抑鬱症是由遺傳、生物、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綜合造成的。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和患有嚴重慢性疾病(如心臟病或癌症)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生活的重大變化、創傷和壓力也會導致抑鬱症的發作,儘管有些抑鬱症的發作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外部原因。
抑鬱症的治療
抑鬱不是軟弱的表現。這不是你能“振作起來”的東西。這是一種需要專業治療的疾病。然而,在適當的照顧下,人們會感覺更好。
抗抑鬱藥物可以幫助減輕一些人的抑鬱症狀,特別是在重度抑鬱症患者。心理治療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是單獨治療還是與藥物聯合治療。心理治療的好處可能具有持久的效果,即使在治療結束後也不會出現症狀。
看心理醫生談抑鬱症
有執照的心理學家是訓練有素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士,他們有幫助患者從抑鬱症中康復的經驗。幾種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已經被證明可以幫助個體從抑鬱中恢復,特別是那些有輕度到中度抑鬱的人。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抑鬱症患者:
找出導致他們抑鬱的生活事件,幫助他們找到改變、接受或適應這些情況的方法。為未來設定現實的目標。找出扭曲的思維過程或無助的行為,這些行為會導致絕望和無助的感覺。培養應對症狀和問題的技巧,識別或預防未來的抑鬱症發作。兩種最常見的基於證據的抑鬱症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治療方式,在這種療法中,患者學會識別和管理可能導致他們抑鬱的消極思維和行為模式。CBT幫助患者識別無用或消極的思維,改變不準確的信念,改變可能使抑鬱症惡化的行為,並以更積極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人際治療是一種治療方式,患者透過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以更健康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學會改善與他人的關係。IPT幫助患者解決或適應困擾生活的事件,建立社交技能,組織人際關係,以增加對應對抑鬱症狀和生活壓力源的支援。沒有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法。治療師與他們的病人密切合作,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計劃,以滿足他們獨特的需求和關注。心理治療可以幫助病人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壓力和管理他們的抑鬱症狀。這些策略可以導致康復,並使病人在最佳狀態下發揮作用。
若要在您所在地區找到有執照的心理學家,請使用心理學家定位器.
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鬱
抑鬱症在青少年中很常見。據NIMH統計,2014年,據估計,美國有280萬12至17歲的兒童(超過11%)至少有一次嚴重的抑鬱症狀。
青少年經常喜怒無常。但是,如果你的孩子非常易怒,有持續的動力問題,或者持續兩週或更長時間的悲傷,那麼讓他或她評估抑鬱是個好主意。
雖然抗抑鬱藥物對兒童和青少年是有效的,但它們可能對年輕人產生副作用,包括增加自殺念頭的風險。因此,許多父母和醫療保健提供者寧願先用心理治療來治療孩子。CBT和IPT都是治療青少年抑鬱症的有效方法。研究還表明,抗抑鬱藥與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在治療青少年抑鬱症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好訊息是大多數孩子都能從抑鬱中恢復過來。然而,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患有抑鬱症的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後復發的風險更高。CBT和IPT都能幫助孩子識別抑鬱發作的跡象,這樣他們就可以監控他們的症狀,如果他們再次發作,他們會很快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