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謝花開花滿天
-
2 # 大地回春w
水稻爛秧包括爛種、爛芽和爛秧3種。在育秧期間低溫陰雨天氣多,則不利於水稻缺苗的生長,秧苗長勢弱,易受病菌侵害,因而爛秧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時缺秧影響水稻栽插,為防治水稻爛秧,要抓好如下幾項措施。
(1)選種。
要選用穀粒飽滿、發芽率和發芽勢高的種子,雜交稻種子不飽滿粒與飽滿粒要分開播種,分級管理。
(2)曬種。
種子在浸種前要曬種2~3天,以提高種子的吸水速率和發芽勢。
(3)消毒。
種子要用36%三氯異氰尿酸浸種消毒,惡苗病嚴重的地區或品種可用咪醯胺浸種消毒。(4)浸種催芽。
播種前先挑出有病和有蟲的種子,用0.0016%蕓薹素內酯浸種6~12小時,晾乾即可播種。可促進營養物質轉化和胚的萌動,提高抗低溫能力,增加發芽率和發芽勢,促進出苗整齊。
(5)保溫。
採用地膜保溫育秧是防治水稻爛秧最有效的措施,應在播種後立即蓋膜保溫,在現青前一般保持密封,以後要注意通風煉苗,提高秧苗的抗逆性,移(拋)栽前10天左右選擇晴天上午揭膜。
(6)施肥。
在秧田施足有機肥,用壯秧劑或育秧肥等具有防病、化控、營養等多種功能的水稻育秧專用肥料育秧,同時,為促進秧苗生長和分櫱,提高秧苗的抗低溫能力和吸肥強度,增強秧苗綜合素質,在揭膜後還可噴施豐碩481和追施鉀肥。
(7)灌水。
最好採用旱床育秧或拋秧盤育秧,採用溼潤育秧也應在2葉1心前保持畦面無水,以提高秧田的通氣性和促進根系的生長,增強抗逆性。旱床育秧和秧盤育秧整個秧田期旱育,溼潤育秧在2葉1心前旱育,以後可水育,但在揭膜時為防止因生理缺水而死苗,應澆水或灌水。
(8)防病。
一般在種子消毒的基礎上,再應用多功能水稻育秧肥料育秧,基本上都能達到防病的效果,但如果後期發生病害要立即用藥劑防治。
-
3 # 萌簡夕
爛秧為爛種、爛芽和死苗的統稱,一種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另—種是由真菌引起的傳染性爛秧。
1、發病症狀及型別
(1)爛種是指播種後不能萌發的種子或播後腐爛不發芽。
(2)爛芽是指萌動發芽至轉青期間芽、根死亡的現象。中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分生理性爛秧和傳染性爛秧。生理性爛芽常見有:淤籽播種過深,芽鞘不能伸長而腐爛:露籽種子露於土表,根不能插入土中而萎蔫乾枯;蹺腳種根不入土而上蹺乾枯;倒芽只長芽不長根而浮於水面;釣魚鉤根、芽生長不良,黃褐捲曲呈現現魚鉤狀;黑根根芽受到毒害,呈“雞爪”狀種根和次生根發黑腐爛。傳染性爛芽又分綿腐型爛芽、低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病,發病初在根、芽基部的穎殼破口外產生白色膠狀物,漸長出綿毛狀菌絲體,後變為土褐或綠褐色,幼芽黃褐枯死,俗稱“水楊梅”。立枯型爛芽開始零星發生,後成簇、成片死亡,初在根芽基部有水浸狀淡褐斑,隨後長出綿毛狀白色菌絲,也有的長出白色或淡粉色黴狀物,幼芽基部縊縮,易拔斷,幼根變褐腐爛。
(3)死苗指第一葉展開後的幼苗死亡多發生於2—3葉期。分青枯型和黃花菜枯型兩種。青枯型:葉尖不吐水,心葉萎蔫呈筒狀,下葉隨後萎蔫筒卷,幼苗染綠色,枯死,俗稱“捲心死”,病根色暗,根毛稀少。黃枯型,死苗從下部葉開始,葉尖向葉基逐漸變黃,再由下向上部葉片擴充套件,最後莖基部軟化變褐,幼苗黃褐色枯死,俗稱“剝皮死”。
2、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引致水稻爛秧造成立枯和綿腐的病原真菌,均屬土壤真菌。能在土壤中長期營腐生生活。鐮刀菌多以菌絲和厚垣孢子在多種寄主的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絲核菌以菌絲和菌核在寄主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靠菌絲在幼苗間蔓延傳播。至於腐菌普遍存在,以菌絲或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遊動孢子囊,遊動孢子借水流傳播。水稻綿腐病、腐黴菌寄主性弱,只在稻種有傷口,如種子破損、催芽熱傷及凍害情況下,病菌才能侵入種子或幼苗,孢子隨水流擴散傳播,遇有寒潮可造成毀滅性損失。其病因先是凍害或傷害,以後才演變成侵染性病害,第二病原才是綿腐、腐黴等真菌。在這裡凍害和傷害是第一病因,在植物病態出現以前就持續存在,多數非侵染病害終會演變為侵染性病害,病三角中外界因素往往是第一病因,病原物是第二病原。但是真菌的為害也是明顯的,低溫爛秧與綿腐病的症狀區別是明顯的。生產上防治此類病害,應考慮兩種病因,即將外界環境條件和病原菌同時考慮,才能收到明顯的防效。
生產上低溫缺氧或暴熱、高溫燙芽等引發。青、黃苗枯一般是由於在三葉左右缺水而造成的,如遇低溫襲擊,或冷後暴晴則加快秧苗死亡。
3、防治方法。
秧田選擇在肥力中等、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地勢較高的地方。芽期保持畦面溼潤,不能過早上水。在有暴風雨、冰雹或霜凍時,短時間灌水護芽。從1葉1心起可適當建立水層,至2—3葉期,可相應加深水層,但不可淹頂。採用旱育秧稀植、薄膜覆蓋、溫室蒸汽育秧能減少爛秧。浸種要透,以胚部膨大突起,穀殼呈半透明狀,達過穀殼隱約可見月夏白和胚為準,但不能浸種過長。
防治水稻爛秧的關鍵是抓育苗技術,改善環境條件,增強抗病力,必要時輔以藥劑防治。
(1)改進育秧方式。
因地制宜地採用旱育秧稀植技術或採用薄膜覆蓋或溫室蒸氣育秧,露地育秧應在溼潤育秧基礎上加以改進。
(2)精選種子。
選成熟度好、純度高且乾淨種子,浸種前曬種。
(3)抓好浸種催芽關。
浸種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穀殼呈半透明狀,達過穀殼隱約可見月夏白和胚為準,但不能浸種過長。催芽要做到高溫(36—38℃)露白、適溫(28—32℃)催根、淋水長芽、低溫煉苗。
(4)提高播種質量。
根據品種特殊性,確定播期、播種量和苗齡。日均氣溫穩定透過12℃時方可播於露地育秧,均勻播種,根據天氣預報使播後有3—5個晴天,有利於谷芽轉青來調整浸種催芽時間。播種以谷陷半粒為宜,播後撒灰,保溫保溼有利於紮根豎芽。
(5)加強水肥管理。
芽期以紮根立苗為主,保持畦面溼潤,不能過早上水,遇霜凍短時灌水護芽。
(6)藥劑防治。
旱育秧、水育秧和塑膠軟盤育秧,播種後每平方米用綠亨1號1—1.5克,或綠亨1號0.5克加綠亨2號3—4克,與過篩的溼潤細土10—20千克充分摻勻,均勻撒於播種後的秧田或育秧盤上作蓋土。
水稻秧苗1葉1心期,每盤用15%立枯靈液劑0.9克加水1升噴灑。苗床土壤消毒,用3.2%惡甲水劑(育苗靈)300倍液噴灑,用廣滅靈水劑100—200毫克/千克,浸種24—48小時或於1葉1心期噴灑500—1 000倍液。對由綿腐病及水生藻類為主引起的爛秧,發現中心病株後,首選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65%敵克松可溼性粉劑700倍液。對立枯菌、綿腐菌混合侵染引起的爛秧,首選40%滅枯散可溶性粉劑(40%甲敵粉),100克可防治40平方米或240個秧盤,預防時可在播種前拌人床土,也可在稻苗的1葉 1心期噴灑。治療時,可在發病初期噴灑,先用少量清水把藥劑和成糊狀,再全部溶人110千克水中,用噴壺噴灑即可。
(7)提倡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水稻新技術。
水稻地膜覆蓋能有效地解決低溫制約水稻發生爛秧及低產這個水稻生產上的難題,可使土壤的溫、光、水、氣重新最佳化組合,創造水稻良好的生育環境,解決水稻爛秧,創造高產。
-
4 # 冰糖先生
為有效防治水稻爛種、爛芽、爛秧,建議措施如下:
1、澆足水,防低溫。在低溫來臨之前,苗床要澆足水,待天氣轉晴後1-2天,慢慢排水。由於播種後,天氣還不穩定,應經常關注天氣預報,還要警惕“倒春寒”對秧苗的影響,提前做好護苗準備。
2、通氣秧田。既要秧田透水,以利種子發芽出苗,又要通氣,便於秧苗紮根生長,從而可有效防止爛秧。做法是:先把田耕耙整細,起溝做畦,施足底肥,把畦面泥塊打碎,初步耙平;然後放水浸泡,再進一步把畦面整平抹光。
3、計劃育秧。掌握適宜播期和確定適宜秧齡,以避免爛秧。水稻正常出苗所需的溫度為15℃,因此在露地育秧時,當氣溫穩定上升到12℃左右時開始播種為宜。
4、稀播勻播。秧田播種量應根據秧齡長短及育秧季節氣溫高低而定。原則上要求稀播勻播,使每株秧苗都能得到足夠的Sunny、空氣和養料,達到生長健壯。如播種過密,則會造成後期秧苗受光量減少,髮根力降低,苗體不壯,易爛秧。
5、培育壯秧。培育壯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也是防止爛秧的前提。可採用溼潤育秧辦法培育適齡壯秧。在立苗期,一般只在秧田溝中灌水,保持田面溼潤通氣,而不灌水上田面,促使種子迅速伸根立苗。在紮根期,要靈活掌握水層,防凍防曬。保持秧田既有水,又通氣,以利紮根保苗。若遇到寒潮襲擊,應灌深水護苗,並要求及時排水通氣。遇到陰雨連綿,要開排水口。培育壯秧和防止爛秧是緊密聯絡不可分割的。
6、水稻爛秧藥劑防治
對由立枯菌、綿腐病侵染引起的爛秧,發現中心病株後,首選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30%惡黴靈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
5 # 湖北大老方
水稻育秧期,如何防止水稻爛種,爛芽?
水稻育秧期,防止爛種、爛芽,要做好這些工作;
一是稻種買回家,要拆開袋子,拿到Sunny下進行充分暴曬,殺死腐爛病菌。
二是將水稻重進行清水浸泡,然後漂出“半米粒”和“空殼谷”,儘量淘劣保優,以減少帶病菌入田。
三是育秧母田要整平,如果高低不平,灌水深淺不一,容易爛種。
四是接秧肥用人畜糞尿,要經過發酵處理,不能直接潑灑,否則,爛種、爛芽。
五是母田下秧後,泥土不能覆蓋過深,過深不利於稻種破胸發芽,容易導致窒息爛種爛芽。
六是育秧期間要噴霧多菌靈、滅病威,藥水稀釋液為1500倍液最好。
以上是我個人一點建議,以供農民朋友參考。
-
6 # 深圳皮皮匠
(1)選種。
要選用穀粒飽滿、發芽率和發芽勢高的種子,雜交稻種子不飽滿粒與飽滿粒要分開播種,分級管理。
(2)曬種。
種子在浸種前要曬種2~3天,以提高種子的吸水速率和發芽勢。
(3)消毒。
種子要用36%三氯異氰尿酸浸種消毒,惡苗病嚴重的地區或品種可用咪醯胺浸種消毒。(4)浸種催芽。
播種前先挑出有病和有蟲的種子,用0.0016%蕓薹素內酯浸種6~12小時,晾乾即可播種。可促進營養物質轉化和胚的萌動,提高抗低溫能力,增加發芽率和發芽勢,促進出苗整齊。
(5)保溫。
採用地膜保溫育秧是防治水稻爛秧最有效的措施,應在播種後立即蓋膜保溫,在現青前一般保持密封,以後要注意通風煉苗,提高秧苗的抗逆性,移(拋)栽前10天左右選擇晴天上午揭膜。
(6)施肥。
在秧田施足有機肥,用壯秧劑或育秧肥等具有防病、化控、營養等多種功能的水稻育秧專用肥料育秧,同時,為促進秧苗生長和分櫱,提高秧苗的抗低溫能力和吸肥強度,增強秧苗綜合素質,在揭膜後還可噴施豐碩481和追施鉀肥。
(7)灌水。
最好採用旱床育秧或拋秧盤育秧,採用溼潤育秧也應在2葉1心前保持畦面無水,以提高秧田的通氣性和促進根系的生長,增強抗逆性。旱床育秧和秧盤育秧整個秧田期旱育,溼潤育秧在2葉1心前旱育,以後可水育,但在揭膜時為防止因生理缺水而死苗,應澆水或灌水。
(8)防病。
一般在種子消毒的基礎上,再應用多功能水稻育秧肥料育秧,基本上都能達到防病的效果,但如果後期發生病害要立即用藥劑防治。
-
7 # 一生好人大司馬
要了解育秧期間如何防止水稻爛種爛芽,首先要了解爛種和爛芽的原因。
一、水稻爛種的原因
水稻在播種下田以後,不發芽就己經爛了,這樣的情況就是爛種。發生爛種的原因很多,主要因如下這些情引起的:
1.種子脫粒時受損,穀殼破傷,米粒外露,病菌侵染米粒。
2.貯存種子的方法不對,管理不善,吸潮變質,種子沒有發芽的能力。
3.浸種時疏於換水,或者消毒方法不正確,讓谷種的生活力在浸種時就已受到削弱。
4.社催芽的過程中,水溫把握不當,溫度過高,燙壞稻芽。
5.稻田泥漿過爛,谷種入泥太深,在
泥水中室息
二、水稻爛芽的原因
1.施撒化肥過多,造成爛芽。
2.因施用沒有腐爛的有機肥,在田中淹水產生有機酸等有毒物質,毒害芽谷,幼苗受害變黑,造成爛芽。
3長期深灌淹水,種芽水底泥中長時間缺氧,根不入泥中,翅根倒芽,造成爛芽。
4.氣溫過低,秧苗不能正常生長,氣溫在12度以下,綿腐病菌乘勢侵入水稻種芽,產生芽腐。
爛芽就是稻種已發芽,但不能生長現青,就爛死在田中。
三、防治爛種爛芽的措施
1.選擇優良稻種。將癟粒去淨。
2.浸種前曬種1~2天,殺滅稻殼上的菌蟲,揮發潮氣,增強谷種的透氣和吸水能力,促使酶活化,提高發芽率,保持種子發芽齊。
3.為了不造成大的浪費和貽誤播種時間,先可以對稻種進行抽種發芽試驗。
4.選擇背風向陽、排灌便利的田塊作秧田
5.秧田多施農基肥,適施複合肥,墑要做平,比薄膜稍窄。
6.做好浸種催芽。把種子用清水洗乾淨,按10斤種用15斤水兌百分之八十的敵敵畏乳油15克、百分之五十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克,浸種三天。谷種浸透,用35度溫水催種露白,用30度溫水催根長芽。
7.注意收看天氣預報,瞭解天氣發展趨勢。選擇晴暖天氣播種,如可調節催芽時間速度,播後能有3天以上晴暖天氣最好,這樣有利於稻芽生長轉青的天氣最好。
8.早稻秧為預防寒潮來襲,最薄膜育秧最好。
9.播種時不能壓入泥太深,以谷稍現為宜。
10.田間管理。水稻芽期要以生根立苗為主,墑面平整、溼潤即可。不能太早深灌,如遇寒潮來時可灌水保溫護芽。
-
8 # 神農35
水稻爛種爛芽,是育秧田發生的主要病害,其發病原因是育秧田生長環境發生惡劣變化,導致發生的生理性病害,爛種爛芽黑根。最終出現青枯黃枯死秧症狀。
水稻爛種爛芽是爛秧病,是水稻育苗期間多種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總稱。
爛種:是指播種後不能萌發的種子或播後腐爛不發芽。
爛芽:指萌動發芽至轉青間,芽,根死亡的現象,可以為生理性爛芽和侵染性爛芽。
生理性爛芽包括:淤籽,播種過深或覆土過後,播種後秧田長期處於低溫狀態,導致芽鞘不能伸長而腐爛。露籽,播種後,覆土過薄導致種子露於土表,根不能插入土中而萎蔫乾枯,或種根不入土而上蹺乾枯。
侵染性爛芽包括:綿腐爛芽,在低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病,發病初期在根,芽基部的穎殼破口處產生白色膠狀物,漸長出綿毛狀絲體,後變為土褐色或綠褐色,幼芽黃褐枯死。立枯型爛芽,初始零星發生,後成簇,成片死亡。初在根芽基部有水侵狀淡褐色斑,長有綿毛狀白色菌絲,幼芽基部縊縮,易拔斷,幼根變褐腐爛。
在實際生產中,一般與催芽溫度過高,使種子受熱播種後長期遇地溫,或深水淹灌,導致幼芽缺氧室息,及播種時芽根受損導致病菌侵染髮生綿腐爛芽,爛根。那麼……!
在水稻育秧期,如何防止水稻爛種,爛芽?首先我們要在寖種前進行曬種1~2天,用亮盾或禾母包衣後寖種,或用25%氰烯菌酯寖種,溫度10~12℃,寖種7~8天,嚴禁溫度過高寖種過度,每天要翻動種袋一次,寖好種子的標誌是稻殼顏色變深。種子呈半透明狀,透過穎殼能夠看到腹白和種胚,米粒易捏斷,手捻成粉末沒有生芯。
使用恆溫催芽器催芽,保持種袋內外,上下溫度一致。破胸溫度為30~32℃,露白後催芽溫度控制溫度25℃左右。播種前每畝用25%精甲霜靈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40~60升均勻噴霧。
提高播種質量,根據水稻品種的特性,確定播種量,管控好秧田水分,低窪秧田,及排水不暢秧田應在秧田外挖排水溝,溼度大的秧田應在播種前進行曬田或揭棚通風,排出棚內的潮氣水分。播種後管控好棚內溫度溼度。棚內溼度過大時應急早揭去保溫膜。曬床促溫降低溼度。使床內能夠蒸發掉一定水分。有利於種芽生長。
回覆列表
大棚育苗在氣溫穩定透過5℃、苗床溫度穩定透過12℃時為安全播種期
採用三膜覆蓋增溫、隔離層增溫、地熱增溫、爐火增溫等綜合增溫保溫措施,確保育秧前期大棚內苗床溫度在15℃以上排除大棚四周積水,確保秧田旱育狀態,促進水稻根系發育。當秧苗進入兩葉期以後,氮素營養已基本耗盡,根據秧苗生長和秧田肥力狀況,在秧田肥力不足時,可於秧苗一葉一心期、兩葉一心期及早追施速效氮肥。及時噴灑惡黴靈、敵克松、育苗靈等殺菌劑。注意事項
必須及時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