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火焰叔叔

    曹操看到董卓等人紛紛失敗,而且自己勢力比起袁紹,公孫瓚等人弱得多,所以採取戰國時代尊王攘夷的升級版挾天子以令諸侯。

  • 2 # 洞悉歷史

    董卓率先做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掌權更多靠的是運氣,也就是何進死後,朝廷大亂從而控制了朝廷。他不顧民心所向,為了樹立威信,擅自廢立天子,這恰恰起到了反作用。董卓政治覺悟比較低,對待大臣毫不留情,手段非常殘忍,因此沒有人支援他。百姓在他統治之下也是惶惶不可終日,他的大肆屠殺不得民心。因此引起了十八路諸侯的聯合攻打,董卓也就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

    曹操借殺董卓而漸漸取得名望,慢慢的拉起隊伍,唯才是舉,麾下有許多謀臣良將,曹操先後打敗袁術、呂布、袁紹、韓遂、張魯等等,統治地區越來越大,透過這些卓著的戰功,曹操一步步樹立了自己的政治威信。曹操實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減輕民賦,深得民心。曹操採納荀彧、程昱提議,迎接漢獻帝至許昌,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待漢帝比董卓要好得多,基本上能行臣子之禮,他就是最大化的利用皇帝這張牌,取得了不凡的功績。

      

  • 3 # 布聞天下

    董卓這個蠢貨,豈能和曹孟德相提並論乎?

    挾天子以令諸候,本是一塊很好的政治資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做過,做的好可以一呼百應,做的不好容易引火燒身,董卓就明顯屬於後者。董卓這個人沒有雄才,說到底就一粗魯軍閥,硬把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董卓挾了天子卻不奉,根本不懂得尊重天子,他居然把漢少帝直接給廢了改立漢獻帝,這就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滿,這時期的董卓在天下人眼裡跟亂臣賊子沒什麼區別。

    之後的董卓並沒有因為改立天子而得到好處,於是愚蠢而又暴戾的他乾脆殺了漢少帝,自此董卓的人設盡毀,貴為天子之尊你說廢就廢說殺就殺?自此天下人都想殺掉董卓,其中就包括奸雄曹操。

    而同樣“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曹操,眼光顯然就要比董卓長遠的多。

    曹操陣營裡最早提出這一理念的是謀士毛玠,毛玠原來提出的理念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點和春秋戰國時期大賢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有異曲同工之妙,大致意思都是尊奉天子,討伐不尊重天子的謀逆之臣。

    而曹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真正做到了“奉”。

    被董卓逼的逃出長安城的漢獻帝,此時的境況十分的落魄,飢寒交迫的天子連溫飽都成了問題,這時候曹操及時趕到送上熱湯熱食,估計此時的漢獻帝是被感動的熱淚盈眶,越看曹操越親切,以至於曹操提出遷都許昌,漢獻帝也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至此曹操成功完成了“挾天子”這一步。

    雖然漢獻帝不過一傀儡,曹操自始至終也沒有動他的帝位,但曹操對其它人就沒那麼客氣了,於是很多人還是不滿曹操隻手遮天,再加上漢獻帝也不想當有名無實的皇帝,於是有了後面有名的“血帶詔”,西涼太守馬騰和梟雄劉備都參於其中,曹操殺掉了董卓馬騰他們,跑了劉備,最終也沒向漢獻帝發難,這使各路軍閥找不到勤王的理由,畢竟天子呆在那好好的,這就是曹操比董卓高明的地方。

    而穩定了天子這塊金字招牌,天下賢士盡皆聚集在這面大旗下,其中就包括著名謀臣苟彧,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苟彧表面上服務曹操陣營,實際上是忠於漢獻帝,可見這塊金字招牌,在曹操手裡才真正是發揚光大。

  • 4 # 悟空說史

    “挾天子而令諸侯”在曹操袁紹之前就有很多人用過,在楚漢爭霸的時候,項羽入咸陽而殺“義帝”抱著為義帝報仇的名義,也籠絡了一批諸侯力量討伐項羽

    最先提出“挾天子”想法的是春秋時候的管仲,當時管仲輔佐齊桓公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尊王攘夷”就是把洛陽的周天子“供奉起來”,然後號令諸侯,曹操做的就是這樣,所以成功了,而董卓卻不一樣,被諸侯所剿滅。

    講到這裡,很多人已經明白了這個“金字招牌”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將皇帝“供奉起來”,在維護皇帝合法性的前提下來“挾天子令諸侯”

    董卓對於這件事情沒有看出來,反而以自己“武夫”的頭腦做出了將自己置於“絕境”的事情,直接將漢少帝給廢了,然後自己立了漢獻帝,在諸侯的目光中將皇帝玩弄於鼓掌

    我想原本董卓的意思是透過更換皇帝的方法來震懾諸侯,但沒想到起了反作用,招來了諸侯們的討伐。

    而曹操的方式卻完美的貫徹了管仲的思想,將漢獻帝迎了過去之後,不僅僅將漢室依仗,皇家儀式,宮廷所備全部備齊,甚至還讓漢獻帝有了一定的權利,這也是漢獻帝日後奪權的依仗。

    這樣一對比就可以看出來,項羽與董卓都犯了同一個錯誤,只挾天子而沒有奉天子,招來了諸侯的攻擊,屬於玩壞了,玩翻車的典型。

    而曹操就很好的看穿了這個“金字招牌”的本質,挾天子並不是令天子,是要獲取那些天子旗幟下的力量,比如,雖然曹操將漢獻帝放在了許昌,但曹操自己的力量都在兗州,也避免了落人口實。

    而曹操雖然幹著挾天子令諸侯的把戲,但諸侯們卻找不到任何攻擊曹操的地方,原因就在於曹操給了漢獻帝所有皇帝應該需要的儀仗,尤其是在潁川荀彧的投靠下,北方士族的力量也被曹操整合了,在這股力量的加持下,曹操也漸漸強大了起來。

    而且曹操的挾天子戰略在後期也發揮出了巨大的力量,這也是曹操在面對漢獻帝屢次奪權未果之後仍然不動漢獻帝本人的原因,當時的曹操需要攻打東吳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孫權的大臣們就開始了吵鬧,文武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文官的主要論點就是曹操佔據了大義他們抵抗就是“亂臣賊子”於是主降,但周瑜等人的理由就是曹操身為漢相,實為漢賊,可見在古代大義還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挾天子而令諸侯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像董卓項羽那樣傷了自己,但如果將皇帝伺候好了,也會如虎添翼!

  • 5 # 青史回聲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同樣有皇帝在手,“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董卓就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而曹操卻成了治世之能臣,那曹操的話來說,“若沒有我曹操,天下不知幾人稱孤,幾人稱王”。單這句話來說,曹操說的是沒錯的。如果沒有他一統北方,可能天下也不會有後來的三國鼎立了,也許就跟戰國時期一樣,諸侯互相征伐。

    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其實也是這樣做的,那麼他怎麼就人人得而誅之?而曹操就沒有這樣的“待遇”?

    關鍵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挾”字,如何“挾”,這裡面就有很多道道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東西就是一把雙刃劍:玩的好,就真的能用皇帝的命令,來使喚諸侯,來諸侯心服口服;可是一旦玩的不好,那就是引火燒身。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顧名思義,藉著皇帝的名號來征討不服從號令的四方諸侯。重點就是這個“挾”。我們可以換一個字,叫“奉”。也就是你在“挾天子”的前提下,同時也要“奉天子”。若權臣挾天子而不奉,那跟所謂的亂臣賊子有什麼區別?至少要把名義上的皇帝當做真正的皇帝,否則一個不好,就會落人一個“清君側”的口實,到時候不是你征討諸侯,而是諸侯們聯合起來反對你。

    我們再回到這個問題上。董卓就是犯了這個錯誤,挾天子而不奉,擅自廢立皇帝,並且把漢少帝劉辯給鴆殺。這樣的行為,哪還像一個臣子,之前你一個臣子的樣子要做出來,可董卓並沒有。皇帝是你說廢就廢的?雖然大漢王朝日漸式微,皇帝也漸漸成了一個擺設,但只要大漢一日在,你就不能私自廢立皇帝,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所以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董卓手裡,就成了一副臭棋,沒有在這裡佔得絲毫便宜。後來十八路諸侯共同討董,你不僅廢帝,還殺帝,是可忍,孰不可忍!最終董卓在長安被王允的連環計給殺掉。接替董卓西涼軍的李榷郭汜,是屬於有勇無謀那種型別的,“大漢天子”這塊金字招牌,他們不知道用,估計也不會用。最後兩方混戰,給了曹操一個迎漢獻帝劉協去許昌的機會。而這一次,曹操充分利用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給那些諸侯好好地上了一堂教育課:什麼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漢獻帝雖然還是一個沒有啥實權的皇帝,但是曹操還是把他當做一個皇帝。即便是伏完、董承密謀誅殺曹操,但曹操只是誅殺了伏皇后和董貴妃一干人等。漢獻帝的皇位還是安安穩穩地坐著。

    當然,只會做表面文章是不夠的,曹操還是有本事,有能力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一個策略,重要的還是自身實力,它只是必要時機出的殺手鐧。

  • 6 # 81號門

    董卓和曹操都是假借天子的名義行自己之事,但從董卓的行為上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和曹操所採取的奉天子令不臣(《三國志》中記載謀士毛玠曾勸曹操,奉天子令不臣,修耕植,蓄軍資,如此則霸業可成也。翻譯成現在話講就是要用皇帝的名義號令不聽話的諸侯,發展農業生產,積蓄軍用物質這樣統一天下大業可以成功。),我們可以從挾和奉中看出倆人的政治主張不同。董卓從開始就採取以暴力壓制,而曹操採取的是奉迎恭敬從而取得漢獻帝信任。屬於溫水煮青蛙方式,待皇帝發覺已經無法改變了,方法不同結果必然不同。

    那麼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下董卓和曹操,古人講辦大事必備天時、地理、人和。那麼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分析。

    董卓作為大漢一統以來是大漢皇朝第一個以臣子身份挾持皇帝凌駕與皇權之上,這在當時受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漢朝是格格不入的,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漢朝雖然以衰敗,但還沒有達到分崩離析的階段大漢王朝還有忠於皇權的大臣和將領。所以董卓選擇的時間不對,我們都知道有句俗話叫“槍打出頭鳥”,董卓就是這隻出頭鳥,記得小時候父母教導我,遇事不要第一個出來哦,就是這意思。

    董卓作為西涼太守其大本營在西涼,董卓從主場到客場在地理上又不佔優勢。西涼的風土人情和中原的風土人情又截然不同,必然遭到嚴重碰撞和排斥。

    董卓進京後為籠絡部下縱容部下燒殺搶掠洛陽城中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以至激起民怨。同時不顧天下人的反對,廢除少帝,改立陳留王為皇帝,這在當時是不符合祖制家法的,同時也違反了封建統治的綱常倫"實屬謀逆,更主要的是董卓有取代漢獻帝自立為王的行為,嚴重威脅到各地方諸侯集團的核心利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董卓全得罪了都天天盼董卓死。天時,地理,人和一樣不佔焉能不敗。

    曹操奉迎獻帝時,漢獻帝以經歷了董卓、李催和郭汜的長期挾持受盡折磨和屈辱。當曹操奉迎漢獻帝時,獻帝如見救命恩人如久旱逢甘露非常感激曹操的。曹操為更好控制獻帝並將自己女兒嫁與皇帝。曹操同時將漢都遷都與許昌,許昌這地方原先就是曹操的根據地。現在皇帝一來許昌成為政治中心,再加上許都除隨獻帝而來的少部分文官,其除文臣武將都是曹操的其內部穩定百姓支援。衰敗的漢朝經董卓禍亂之後已經明存實亡復興漢室幾乎不可能了,沒有必要去做興復漢室的事情了。所以各諸侯忙著擴張實力以便逐鹿中原,所以曹操將獻帝控制在手中時各諸侯並沒有群而攻之,反之各路諸侯有重大的事情,需要朝廷給予一些名義上的肯定或封賞時都需要曹操溝通處理,所以曹操佔了天時、地理、人和的所有優勢。

    曹操控制皇帝帶來的其它好處,第一,政治向心為效應,形一成中央和地方之間的一種政治輻射。第二,帶動許都的商業快速發展。第三,許都成為彙集全國各類人才的聚集地,為中國文學和醫學發展做出貢獻,文學以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醫學如華倫、張仲景,一個尊為外科聖手,一個尊為醫聖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以上有不足之處,盼大家多加指教,非常感謝。

  • 7 # 何以知世

    雖然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情況不同,董卓是在漢朝還有很高的權威的時候領兵進入洛陽脅迫君王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又毒殺了太后,倒行逆施在洛陽城內,縱容部下燒殺搶掠,姦淫婦女不僅官員恨他,百姓也恨他。當然是亂臣賊子。

    漢朝崩亂,漢獻帝都沒地方去了,他的話也沒人聽了。沒人願意要他,只有曹操派人把皇帝迎接到了許昌,雖然皇帝沒有權力但是曹操並非不尊重他,給了他皇帝的尊嚴。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可以說是他與漢獻帝的一種交易,漢獻帝沒有軍隊需要曹操的保護,曹操沒有大義需要漢獻帝的聖旨。他倆正好相互依託,所以曹操和董卓並不相同。

  • 8 # 毀建策

    金字招牌在手為何董卓成為亂臣賊子,曹操卻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入京之前,甚至在火燒洛陽之前董卓董仲穎可以說都是英明神武,處處可圈可點。

    以一西部豪強地主之身,僅靠祖宗留下的微弱財富,和個人勇武,就能一步步收服羌人,抓住機會招降納叛,攏落人才,結交宦官,獻媚皇帝步步高昇,在世家林立,寒門無立錐之地的東漢成為一路軍閥,建立西梁軍事集團,實在讓人敬佩。

    而在後更借朝廷內部矛盾,巧施妙計,使其提前爆發,自相殘殺,自己擺託束縛,輕鬆算篡奪最高政治權力。

    可惜雖其在向上攀登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足夠睿智,英明,然在入主中樞,升無可升之時卻喪失理智,昏招不斷,以致大業崩摧,自己也落得個身死族滅,亂臣賊子之名為千古銘記,永遠痛罵。

    而在這之中雖然廢除劉辮另立劉協不算昏招,畢竟若不如此在太后臨期,三公存在的情況下,滿朝清沒其容身之地。甚至還會因其所做所為落得個被清算,提前身死族滅的下場。

    但相反因擁立之功,還有君主廢立,新舊交替過程申,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可打壓一部,騰出一部分位置給自己,自己人,親近自己的力量,不僅可避免此,還可使自己更上一層樓,有存在空間,立足基礎。

    如此再不該,然沒有選擇,又為什麼不做呢?

    至於由此引發的反噬,隱患也不是沒法解決,自己也不是承擔不了,再說相對於此又算什麼呢?

    即然自己要向上爬,此是必然的,也沒什麼好畏懼。

    而且劉協才真正漢靈帝想立之太子,繼承人,相反劉辯,無論個人能力,君主氣度,還是合法性都不如其弟,不過年長,還有其父其母過於強勢,擁有強大力量才奪位成功。

    自己撥亂反正,也沒什麼錯,所以……

    而殺劉辯,何太后,袁隗也是如此,不過緊急情況下為以防萬一,萬無一失,避免內亂爆發,後院起主,國家分裂,另立中,央,快刀斬亂麻所採取的必要措施吧了。

    但其千不該萬不該在戰事不利情下,主動放棄關東,遷都長安,火燒京師洛陽。

    畢竟你若再此,即使再無道,關東十八路諸侯再亂,再強大,說的再好,叫的再響亮,因數百年積威,你也是正統,其也是叛亂,天下只會聽你,而不聽他。

    你擁有,能調動無窮。而其則只有,能調動鐵桿,心腹。即便其它人不聽你的,猶疑,按兵不動,出功不出力,靜觀其變,也比直按幫對方的強。

    而相反你若退,放棄洛陽,遠走關中,或你能暫避其鋒,讓其達到目的,無力前進後自散,可各個擊破,甚至連其自己都陷入內亂,被你坐收漁翁之利,最起碼能通收縮兵力立於不敗之地。

    但這樣你一往無前,和劉漢四百年君臨天下的氣勢卻喪失,縱你擁有天子,可挾天子以命諸侯,還坐擁整個天下,世間無第二人敢否定你稱帝,不承認你是天下共主。

    然此時的你已和東遷久後的周平王沒什麼區別,不僅威望實力大損,丟掉大量地盤。更會使天子在你手中的含金量變低,無人再拿你當一會事,失去對天下的掌控力,僅淪落為一方諸侯,將手中好牌打爛,使天下人再也不看好你,失去再一次君臨天下的機會。

    所以其在此時,你無論如何再苦再難也應堅持下去,只要不敗不走,憑你所擁有的優勢,遲早勝利的天平都會向你傾斜,其它諸侯見反王聯軍不勝,必會紛紛出兵出糧勤王,幫你再定天下,立功贖罪。而反王見勢不利,再加你分化瓦解,必會自退,紛紛倒戈,如此天下必定。

    可惜其卻因為入京後的美好生活失去向上前進,冒險,一往無前的精神與鬥志,再無昔日之明白,在明明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卻選擇了一條看似穩當,卻對自己最不利的道路。坐實了自己亂臣賊子的惡名以致最後在享樂中被人設計,聯合手下所殺。

    而在這方面曹操就比其強多,雖都出身於地主豪強,甚至因為其祖父是宦官,其一家是靠當宦官起家而崛起的甚至比董卓都不如,更為人所看不起。

    但因為曹操一家祖父幾代認識到自己不足,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斷向世家靠攏,示好,甚至不犧當世家大族的打手,走狗,門客,使喚的人。為了報君,報國,不惜得罪天下人,連生命都不顧,於是美名遠揚。

    所以當其坐擁天下時,其未像董卓那樣遭人排斥,被人慾除之而後快,認為其一個和自己都是整體,不怕其人才所用,有人和其對著幹。

    雖然其得到手的漢獻帝已被董卓及其手下弄得不成人樣,威信盡失,除了天子名義什麼都不再剩下。

    但透過曹操對漢獻帝的尊重,還有曹操勢力的不斷變強,曹操巧妙利用諸侯間的矛盾,平衡,不斷封官許願,拉攏,急人所急,聯小抑大。

    水漲船高,不僅曹操的威名,勢力在變大,連漢獻帝的影響力也是如此。

    或比其強的可以不在乎漢獻帝的命令,曹操也不敢去招惹其,但比其弱的就未必了,只會讓其師出有名,拿著天子的旗幟去討伐,讓人沒法說話,不能公開支援其,方便他分化瓦解,威逼利誘……

    畢竟雖然當時雖天下諸侯已內心不認天子了,但其手下將士,文臣還有百姓卻不是如此,否則其早就稱王稱帝了,而不是還舊官相稱,有其實而無其名。

    所以天子還是有用的,可惜董卓不會用,否則要其和曹操一樣,又豈有三國?學王莽到後來直接禪讓篡位也不是不可能。可惜。

    故董卓雖有金字招牌但不會用,反將其打爛,曹操雖天子已爛,但照樣還將其供著發揮餘熱,一精明一蠢,一粗暴無禮,一精打細算。故後者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贏天下敬仰,後者卻成亂臣賊子人人喊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再次當選的普京會如何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