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絳紫湮
-
2 # 開心的一條魚媽
我和我的兒子相處總體來說,還是挺愉快的,說說我的一點心得。
第一,把他當成一個成人來對待,用成人的對話方式來溝通。 每個人都會有一種心理,對待擁有的東西,慢慢會習慣麻木,甚至會覺得不夠,想要更多。小孩子也不例外。你永遠把他當作一個小孩,他會把寵愛當作理所當然,稍有不如意,就會覺得你做的不夠。當你沒辦法填滿孩子的慾望溝壑時,矛盾衝突就會爆發。把孩子當作一個相對成熟點的個體,家裡家務要學會分擔,該學習的就要好好學習,錯誤也一定要讓他意識到。
第二,給予不斷的認可與鼓勵。 例如,做了清潔,給予表揚,孩子一般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我很厲害哦,我都獲得表揚,掃地是我的強項哦,我要多多展示我的強項。孩子會更加願意強化這一想法,正面事情做的越多,家長當然也會更開心,相處的氣氛就會越來越融洽。當然不能盲目誇獎,每一句誇獎中,要明確針對性。譬如,你認真的樣子好帥啊,這是對良好態度的肯定。你掃的真乾淨啊,這是對做事效果對的認可。還有,你掃的真快呀,是對做事效率的肯定,這樣相信以後寫作業拖拖拉拉不會是常態啦。哈哈!
第三,對於錯誤,先轉移注意,要延遲幫助他認識錯誤,不能當時就否定並懲罰。 這是我的看法。比如,我們家兒子,有一次把家裡堅果扔的滿地都是,噼裡啪啦的。奶奶就大聲呵斥,結果他扔的更開心。我發現後,也沒生氣,開心的說:哇,地上怎麼這麼多開心果呀,看誰撿的多!兒子一聽,立馬就忘記了扔東西這個行為。刷刷就把滿屋子開心果撿完了,還屢次爬到茶几下面撿,邊撿邊數數:哇,我好厲害!撿了五十個!我慢慢走過去,哈哈,兒子真厲害!不過下次一定要注意,不要亂扔東西哦,開心果摔在地上,他們就不開心了,他們想要回家(指開心會果的罐子),不見了,他們媽媽會擔心對你!兒子一聽,立馬說:那我以後不把它們丟出家了!
-
3 # K衛東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我跟兩個孩子的關係是“知己”關係,我們之間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建立這種關係的基礎是誠實、信任、尊重、理解。
當孩子誠心誠意地跟你交流時,無論什麼事情,家長一定要給予信任,尊重孩子的想法,並給予充分的理解。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或有錯誤的想法,我從來不對孩子大吼大叫,你聲音越大,孩子就越會對你牴觸,更談不上有效溝通了。
我小兒子現在上六年級,有一段時間迷戀遊戲,以致影響到學習和休息。
一個人迷戀一件事情,絕不會一天兩天、十天半月就能從中解脫出來的。
所以,我就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兒子,媽媽不是不讓你玩遊戲,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保證不耽誤休息,不耽誤學習,否則,媽媽會非常為你擔心的,而且,媽媽也特別難過。”然後,我會跟兒子講沒有健康、不認真學習的後果。
在跟孩子溝通做錯事的問題時,家長一定要把自己難過的心情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你對他的關愛。
經過一段時間不斷地交流,我兒子現在就很自律了。
在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暫且不談理想、愛心、感恩、明辨是非等話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珍愛生命。
近幾年,大、中、小學生因不堪某方面壓力而輕生的事件頻繁發生,追蹤一下原因,大部分都是出自不足掛齒的小事情。
這說明了孩子從小沒有真正受過“敬畏生命”的教育,他們沒有體會到媽媽十月懷胎的痛楚,沒有體會到爸爸媽媽把他們撫養成人的含辛茹苦,更不會想到自己的離開會給親人帶去多麼大的傷害!
這樣的孩子,雖然拿生命當兒戲,如果真正需要見義勇為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奮不顧身地衝上去呢?
願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能跟孩子交成知己,教孩子珍愛生命!
-
4 # 樺姐談養育
與孩子和諧相處,那首先就是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指責,不抱怨,多聽聽孩子說什麼,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不尊重自己,一開口就是指責,嘮叨的相處吧。
至於,如何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從我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講,父母自己首先得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影響孩子。父母自己都沒有,孩子怎麼會有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影響孩子的除了家庭,還有學校,還有社會。是這樣的。只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都隱藏在細節裡。
舉一個我朋友的例子,學校派去美國做了交換生,在美國留學2年。回國後,進了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還當了主管。我想,她又是留學生,又是外企主管,談吐舉止總歸要比很多人好吧。可,結果呢,排隊插隊還有理由,覺得不插隊是笨蛋。坐車,隨意就把垃圾往車外扔。她覺得沒什麼。聽她講了她自己的成長經歷,原來她有一個很奇葩的媽媽。
認識她之後,我才明白,父母不能跟著你一輩子,但會影響你一生。外表裝得再好,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那份氣質是裝不出來的。
其實,家庭教育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父母的觀念。當你有了正確的觀念,就會產後正確的行為,然後,就會帶來好的結果。
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給孩子不一樣,方法自然就不同。但,有了正確的觀念,父母會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方法。
反正,一句話,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沒有天生理想的父母,好父母都是後天學來的!
-
5 # 文慎初
個人建議 僅供參考
尊重 溝通 耐心 設有底線。
把孩子當做獨立的人對待,給予最大的尊重。
但要明確道德和底線。
從小要孩子明白,有些東西不能碰就是不能碰沒有商量和妥協。要告訴孩子這個時候家長作為監護人是有充分的權威和分量的。(比如吸毒等)
堅持執行。約定好的懲罰或獎勵。
大人許過的承諾。
孩子做過的承諾。
堅持執行是關鍵。
-
6 # 逗逗龍機器人
時代不同了,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早就不適用了。為什麼,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孩子在心理承受能力遠沒有以前的孩子強,還用以前的方法恐怕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孩子因作業壓力,父母打罵選擇輕生的悲劇近些年來已經不少了。
那麼現在的家庭父母想要與孩子和諧相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擺正作為父母的態度,不要以大人的思維和模樣去要求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2.給予孩子自由空間和說話的時間。
3.懂得與孩子換位思考,想想孩子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
至於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跟家庭教育和社會受教育程度脫離不了關係。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受父母行為舉止的影響,從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因此,為人父母的話,要做的就是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有著正確的價值觀(重要)。
再則,文化教育對孩子的三觀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書中有記錄作者對事物的看法,對時代的評判,孩子可以從這裡面找到自己所認為正確的,或者說是自己認同的,從而形成自己人生觀。所以說,要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榜樣必須樹立。
-
7 # 小果凍媽咪
與孩子和諧相處,那首先就是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指責,不抱怨,多聽聽孩子說什麼,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不尊重自己,一開口就是指責,嘮叨的相處吧。
至於,如何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從我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講,父母自己首先得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影響孩子。父母自己都沒有,孩子怎麼會有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影響孩子的除了家庭,還有學校,還有社會。是這樣的。只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都隱藏在細節裡。
舉一個我朋友的例子,學校派去美國做了交換生,在美國留學2年。回國後,進了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還當了主管。我想,她又是留學生,又是外企主管,談吐舉止總歸要比很多人好吧。可,結果呢,排隊插隊還有理由,覺得不插隊是笨蛋。坐車,隨意就把垃圾往車外扔。她覺得沒什麼。聽她講了她自己的成長經歷,原來她有一個很奇葩的媽媽。
認識她之後,我才明白,父母不能跟著你一輩子,但會影響你一生。外表裝得再好,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那份氣質是裝不出來的。
其實,家庭教育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父母的觀念。當你有了正確的觀念,就會產後正確的行為,然後,就會帶來好的結果。
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給孩子不一樣,方法自然就不同。但,有了正確的觀念,父母會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方法。
反正,一句話,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沒有天生理想的父母,好父母都是後天學來的!
個人建議 僅供參考
尊重 溝通 耐心 設有底線。
把孩子當做獨立的人對待,給予最大的尊重。
但要明確道德和底線。
從小要孩子明白,有些東西不能碰就是不能碰沒有商量和妥協。要告訴孩子這個時候家長作為監護人是有充分的權威和分量的。(比如吸毒等)
堅持執行。約定好的懲罰或獎勵。
大人許過的承諾。
孩子做過的承諾。
堅持執行是關鍵。
-
8 # 達令育兒
在30年前吧,我們大多人還沒有了解家庭教育的作用,對於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期望學校教育,培訓班教育。最近的二十年間,隨著我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對於孩子的教育關注起來,人們逐步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導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傳統的說法是:龍生龍,鳳生鳳,天生的耗子會打洞。這個表面看來是說本能和遺傳的作用,其實深層意思也是父母影響孩子的問題,就是後天習得的問題。現在家庭父母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正確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並不是一片文章能解決的事情,可能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教育過程,需要家長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為榜樣,才能使孩子得到正確的三觀和價值觀。
首先就是要學會尊重孩子。古時候有棍棒下面出孝子一說,但他僅僅是說出孝子,所以我們現在要摒棄掉靠打罵孩子來教育他,而是在尊重他的基礎上來引導他。尊重不是遷就他,是平等,是維護他的自尊心和珍惜他們的上進心。這樣孩子才能對父母教育引導感到親切,繼而樂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引導,不斷地學習進步,樂觀向上。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長期對孩子進行打罵,諷刺,侮辱的野蠻教育方法,使孩子感到委屈,失去對成人的尊敬和信任,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會有抵制的思想。性格也變得敏感和自卑,不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其次就是父母的身體力行。父母平時的一舉一動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媽媽覺得同情可憐,給路邊的乞丐一塊錢。那麼孩子也會覺得他、這個乞丐可憐,同情,但是如果這個媽媽覺得這個乞丐很髒很可惡,大概孩子也會覺得這樣。所以,要想有一個正確的三觀父母必須也有自己的三觀。如果自己三觀不正,很難教育處一個三觀正的孩子來。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一個好的三觀。
最後就是及時的引導教育。平常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果有明顯的與年齡段不符的事情中要及時的干涉和引導,如暴力,謾罵別人等等。當然這個方面就需要一些技巧。譬如平常多帶孩子讀一些正確三觀的故事書,並和他討論,有個明確是非的結論。這樣,在類似事件發生的時候,你一提醒,他就會努力表現要做個好孩子,改正過來。我們也需要有耐心,畢竟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但是在自制力方面肯定不如成人,所以多次犯錯,多耐心引導,就可以了。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父母要始終保持著耐心,平常心,及時的給與教育引導,只要孩子愛父母,愛家人,愛朋友,那就沒有什麼大不了,因為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三觀也差不到哪裡去,即使小時候不聽話,隨著我們正確的引導和他自己的學習,慢慢的就樹立了正確的三觀。
-
9 # 王雲育兒育己
父母要和孩子和諧相處,就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對孩子有高質量的陪伴和全心全意的愛。父母和孩子打成一片,讓孩子的小宇宙能量爆棚,且燃燒起來。讓生活中的每個地方都可以做遊戲,都變得非常有趣,非常開心。戶外活動的時候,和孩子一樣的童心,一樣的奔跑,一樣的歡騰。
我是按照教育家、北大蔡元培校長的八大關鍵點引導孩子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兒子兩歲的時候,我把每一個關鍵點都抄寫在便利貼上,貼在家裡最明顯的位置。現在孩子上一年級了,他Sunny、樂觀、善良、感恩、有教養、有夢想、有創造力、會主動尋找夥伴玩耍與合作,還很有趣。
這些好的品質都要發自內心,而且是孩子擁有的。作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做好引導。關於教養和感恩,舉個例子: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天氣很冷,風很大,有兩個爺爺站在幼兒園迎接孩子們,我和孩子說:“爺爺年齡大了,這麼冷的天還在迎接你,爺爺很辛苦的。”孩子有感恩的心,發自內心的喊爺爺早上好。這不僅僅是有禮貌,是好的教養。
養育孩子細節很重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蔡元培校長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10 # 德誠科教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規範對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起指導作用,如果方向就是錯誤的,又怎麼保證會有所獲。嚴格來說,父母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對孩子有著基礎性的影響。那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1 理論化實踐
三觀概念是一個理論事物,強行灌輸給孩子只會起事倍功半效果。所以要化理論為實踐,化整為零。比如帶著孩子坐公交車,父母要以身作則,給老人讓座,無形中向孩子傳遞了中國尊老愛幼的傳統思想。比如帶孩子參加當地節日習俗:清明掃烈士塔、學習雷鋒精神、教師節安恩活動等等。
但凡是一件充滿正能量,帶有教育意義的事,都可以透過實踐傳遞給孩子,久而久之,便能形成一個牢固的認知,也就是所謂的“三觀”。
2 滲透式教育
要教好孩子,必須要全方位瞭解孩子。任何兩個時期孩子的內心世界都可能是不一樣的,作為父母,要在生活學習各個方面觀察,及時走進孩子心裡,透過談心或滿足孩子需求等方式解決隱患。父母也可以利用週末帶孩子去公園遊玩,放鬆孩子的學習壓力,也可以根據孩子興趣,利用課餘時間為孩子報興趣班,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長愛好。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下半生的希望寄託,想教好孩子真的要花大量時間,投入大量心血。留守兒童不僅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也會疏遠親子關係。
3 合理利用網路
自從網際網路問世,網路是把雙刃劍的話題就從未停止。網路暴力、網路犯罪、網路詐騙等事件逐年上升。而孩子的自控制很差,如果無節制的上網勢必會影響學習、健康各個方面,甚至是誤入歧途。這就需要父母合理安排,可以利用網路放鬆學習壓力,也可以利用網路讓孩子學習更多知識技能。
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花朵在盛開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無微不至的呵護,也需要風吹雨打的洗禮方能茁壯成長。同樣,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需要家人的教育引導,也需要經受足夠的挫折磨礪才能長大成人。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家長不要太強勢。
如果太強勢,孩子就會畏首畏尾;家長干涉和指導太多,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才好,不知道如何做,到頭來,什麼也沒做好。
想要和孩子親近,父母首先要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樣孩子對你才會無話不談,孩子才會覺得你有趣。從而接納你的意見或建議,想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不要用父母的口氣對孩子講話,讓他一定要去幹什麼,或者一定要完成某件事情,這樣講話是大忌。想讓孩子去幹什麼,就要用和他商量的語氣表達。
所以,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做家長的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學會和孩子相處是一門藝術,只有和孩子相處的融洽了,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首先作為家長要極力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用粗暴的語言傷害孩子的自尊,更不可不分場合的責罵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躲著你,遠離你。
正確的做法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表現或考試是否達到家長的預期,都不應該去責罵孩子,傷害他的自尊心,成人都難免犯錯,更何況是孩子。
如此引導孩子,孩子會養成獨立思考、認真計劃和安排一件事,慢慢地孩子就會越來越能幹,越來越優秀!
所以如果家長溫柔可親,各方面不要表現出太前強勢,尊重孩子的意見,每做一件與孩子有關的事的時候,先徵求孩子,給孩子選擇權,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同時讓他們說明為什麼選擇這件事,為什麼要這樣去選擇,對與不對,從中能總結出經驗。
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在生活中遭遇困惑時,我們父母首先要安穩好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先放下心來,然後溫和地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敢於挑戰!
家長做錯了也要主動認錯。